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解放战争 >

第8章

解放战争-第8章

小说: 解放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那个方向山高林密河流纵横。在国民党军队调动部队企图围追的几天里;突围官兵以昼夜不停的急促行军冲过平汉铁路;在几乎筋疲力尽的时候到达了丹江岸边。头上虽然有国民党军飞机在盘旋轰炸;但是地面的拦截追击部队还不多;可湍急的江水让他们付出了代价。 
  向东突围的皮定钧部一开始的任务是掩护主力部队通过平汉路。二十二岁的皮定钧率领的一支由太行山子弟组成的部队;这支部队作战勇猛顽强;老根据地的百姓都叫他们“皮司令的部队”;而共产党军队内部称他们为“皮旅”。突围的时候;包括皮定钧在内;所有官兵都准备为掩护主力突围而牺牲。为了吸引敌人;他们向国民党军重兵防御的方向突围而出。三天之后;当掩护任务完成时;“皮旅”已经深陷重围。但是;最终;“皮旅”却是整个中原军区最先成功突围、保存最完整的部队。他们的战法是:全线猛烈出击;然后突然收缩藏起来;等国民党军开始追击时;从眼皮底下把他让过去;再接着往外插。“皮旅”独立作战;左突右冲;国民党军布置的一道又一道的阻击;没能让他们退却半步。进入位于鄂豫皖交界处的金寨时;因为一直无法与中原军区取得联系;皮定钧只好要求电台呼叫延安;延安的回电只有两个字:快走!“皮旅”官兵丢掉了所有的背包;甚至忍痛将伤员留在了当地;然后一边作战一边以惊人的速度强行军;五天五夜后穿过皖中平原;最终到达华中解放区。全旅无大损失;只是数千官兵头发长如蓬草;身上衣衫褴褛;脚上是沾满污泥和血渍的破布;只有黑瘦的脸上一双眼睛依旧明亮。从此;英勇的“皮旅”成为华中野战军的一支劲旅;在皮定钧的率领下屡立殊勋。 
  李先念、王震率领的突围部队在国民党军的围追阻截下;被迫分成了两股。王震部在强渡丹江之后陷入重围;部队在一个叫鲍峪岭的隘口再次被截成两半。在冲出包围圈的战斗中;七一九团团长吴刚、政委蒋洪钧和参谋长朱佐夫相继阵亡。身材魁梧的副团长颜龙斌接替了指挥位置;颜龙斌在率部冲击时右臂受重伤;王震当即命令旅卫生部长一定要保住他的性命。在没有麻药的条件下;颜龙斌的右臂硬是被锯了下来。战士们含着眼泪要用担架抬着他转移;但他死也不肯给已疲劳至极的战士增加负担。颜龙斌以惊人的毅力跟随部队继续作战。突围部队到达陕西西南部时;因伤口被雨水浸透而严重感染的颜龙斌摇摇晃晃地倒下了。安葬颜团长的时候;王震说:“他这样的人;天不怕;地不怕;敌人见他就发抖!” 
  就在王震部在鲍峪岭与国民党军激战的时候;李先念部遭遇了胡宗南部队的阻击。胡宗南的整编第一师一旅横在了李先念部进入陕南的路上;而在中原军区官兵的身后;国民党军整编第五师、十五师正在逼近。李先念说:“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拿下对面的这道山梁。”在向陡峭的山梁发起拼死冲击的时候;三十七团官兵在炽热的火网前一批又一批地倒下。一营教导员薛国斌腹部迸裂;肠子流了出来;倒在地上依旧呐喊不止。陡峭的山梁上没有树;官兵们把刺刀插进岩缝一寸寸地向上攀爬;在距离敌人阵地只有十米远的时候;官兵们投出了成捆的手榴弹。这个让中原军区官兵血流成河的地方叫南化塘;位于湖北与陕西的交界处。 
  国民党军飞机沿着中原军区部队的突围路线撒下这样的传单: 
  中共中原军区李司令鉴: 
  第九执行小组及三十二执行小组业于七月二十三日到达西安;决做和平最后之努力;务请将军接到此信后;即刻发电以九小组贵方代表取得联络;同时派能全权负责之高级官一员于七月二十八日前来龙驹寨或者西按谈判停战及驻地给养等问题。如贵司令亲自来此;则更觉光荣;除请政府代表通知第一线;允许通过及保护外;盼先电复。专祝平安! 
  第三十二执行小组 
  七月二十四日;李先念看到传单。鉴于中原军区突围部队已十分疲惫;加之不断的战斗导致伤亡过重;还有就是那些与大部队失散的小股部队生死不明;因此;李先念致电中共中央;建议利用这一机会促成暂时停战;以利部队恢复战斗力。尽管中共中央对国民党方面的谈判诚意心存巨大的怀疑和警惕;但是为了生存;还是同意了李先念部提出的恢复谈判的请求。中央派出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处长周子健前去联络;以表明共产党方面愿意谈判;“惟须国民党停止追击中原军”。但是;胡宗南的十几万大军已经做好了进攻延安的准备;国民党方面根本不想再与共产党方面商谈停战;周子健到达军调部第三十二执行小组时;国民党方面根本没让他进入会场。由于联络不畅;中原军区的领导并不知道周子健遭遇的情况。八月初;李先念部派出了谈判小组成员;他们是:中原军区干部旅旅长张文津、干部旅政治部主任吴祖贻和毛泽东的侄子毛楚雄。 
  毛楚雄是毛泽覃烈士的遗子。一九三四年中央红军离开苏区长征后;毛泽东的小弟毛泽覃被留下;六个月后;他在瑞金附近的红林山战斗中牺牲。毛楚雄从小由年迈的外婆抚养。一九四五年七月;王震率三五九旅南下支队从延安出发;毛泽东特别相托王震路过湖南时把毛楚雄带上。现在;部队在转移中生死未卜;谁也无法预料前面还有什么样的险境;王震担心毛楚雄的安全;建议他以谈判代表的身份从敌人的重围中转移出去。但是;十九岁的毛楚雄和张文津、吴祖贻离开部队后;在前去西安的路上;被胡宗南部在宁陕县东江口镇附近扣留。李先念和王震闻讯;立即请求中共中央设法营救。尽管周恩来、叶剑英等人想尽一切办法;包括向国民党方面提出抗议;并发动舆论界广泛呼吁;但胡宗南部始终矢口否认。从此;张文津、吴祖贻和毛楚雄三人再也没有了任何消息。三十多年后;经过坚持不懈的调查;真相才得以弄清:一九四六年八月二十二日深夜;国民党军六十一师一八一团少校团长韩清雅奉胡宗南之命;将张文津、吴祖贻和毛楚雄三人活埋于东江口镇城隍庙背后石坎下的水渠边。 
  中原军区的官兵转战在深山中;粮食断绝;李先念因犯胃病口吐黄水;只好将一根绳子捆在腰上;让骡子拉着他往前走。王震部的官兵也是断粮数日。在一条山沟里休息的时候;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乡前来哭诉;说有官兵把他没有长熟的洋芋挖出来吃了。身体虚弱的王震猛地抓起身边的步枪朝天连续射击;大喊:“都给我回来!”警卫员李树森正好拿着一把准备打草鞋的草从王震身边走过;盛怒中的王震抄起一根棍子朝他的屁股打去;边打边喊:“你也犯群众纪律!”警卫员争辩说:“我没犯群众纪律;你看这是草啊!”王震说:“草也不行!”官兵们一边把李树森拉开;一边给那个老乡赔钱。王震亲自给老乡写了张字条:“一九四六年七月;三五九旅路过此地;把这家老乡的东西吃光了;革命胜利后加倍偿还。”写完了他还觉得不放心;又写了张布告贴在树干上:“本纵队全体同志;务必遵守群众纪律;真正做到秋毫无犯;违者枪毙。” 
  中原突围“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 
  河网地带 
  一九四六年六月二十六日;共产党军队开始中原突围的那一天;四十二岁的李默庵赴无锡接任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司令长官一职。 
  黄埔军校一期学员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又文又武李默庵。” 李默庵出生于湖南长沙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虽求学艰苦但学业优异;十九岁那年考进黄埔军校一期;他的同学有徐向前、陈赓、关麟征、胡宗南、宋希濂、贺衷寒、左权等人;这似乎预示着他未来的军人生涯将与共产党人有扯不断的关联。在黄埔期间;他和共产党人关系密切;甚至一度加入过共产党组织。一九二六年;国民革命军东征时;他在第一军六十团当过党代表;该团团长是共产党人叶剑英。一年后;国共决裂;他奉命率部攻击红军鄂豫皖根据地;对手是昔日的黄埔同窗徐向前。抗日战争中;他在卫立煌的麾下作战;在山西战场又与他的同窗共产党将领左权重逢;并一起参加了惨烈的忻口作战。一九三九年;他以杰出的“敌后游击才干”出任“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教育长;副教育长是他熟识的叶剑英。 


解放战争字数:3222    字号:大 中 小   此刻;国防部向他下达的作战任务是:攻击并占领苏中和苏北解放区。 
  与南京一江之隔;是共产党人的苏中和苏北解放区。 
  李默庵一上任;就着手准备作战。他认为进攻还是有胜算把握的。因为对手只有两个师和两个纵队;共计十九个团;兵力三万多人;而他可以指挥的部队有五个师、两个旅;外加两个交通警察总队;兵力已达十二万人以上。他的部队装备优良;完全可以不把武器简陋的共产党军队放在眼里。李默庵突然想到;自己的部队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谁也没有和共产党军队真枪实弹地干过。而他自己有过与红军作战的经历;知道对共产党军队绝不可低估。李默庵要求他的师长旅长们好好研究一个人——抗战时期;日军在南京设有专门研究这个人作战特点和规律的小组;但是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研究出任何眉目来——这个人就是第一绥靖区部队将要面对的作战对手:粟裕。 
  李默庵从陆军总长顾祝同那里听到过对于粟裕描绘:个子不高;文质彬彬;寡言少语;面带杀气。一九四六年三月;国共停战调处期间;时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的顾祝同曾与粟裕吃过一次饭。粟裕灰色军装;中将军衔;席间既不举杯;也不碰那些山珍海味。顾祝同陪着笑脸劝了半天;粟裕才说他要一盘炒辣椒。一碗米饭就着炒辣椒吃完;粟裕又恢复了正襟危坐。顾祝同说:“粟将军;你很会打仗!”粟裕说:“这是讹传。我打的每一个胜仗都是毛主席的英明指挥和战士们英勇战斗的结果;我只是一名承上启下的执行者而已。” 
  这次;粟裕与毛泽东在如何应对国民党军进攻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 
  毛泽东的来电显示;中央的战略设想是:如果国民党军发动大举进攻;山东、太行两解放区主力部队即刻“实行外线出击”;从解放区内向南打出去。中共中央给华中局的指示是:粟裕率主力兵出淮南;配合山东野战军主力;攻取蚌埠至浦口间铁路;“歼灭由浦口北进之敌”。 
  中央的外线作战设想;充满了迎敌而上与之决战的气势。但问题是;毛泽东低估了国民党军的作战能力。 
  粟裕意识到在华中野战军主力转往外线作战凶多吉少。因为如果按照中央的设想;主力部队开赴淮南作战;不仅每天需要的十万斤粮草需要苏中解放区供应;就连支前的民工也需要由苏中解放区补给。主力部队走后;面对国民党军的重兵攻击;留守部队很难确保解放区不被攻占。地富人稠的苏中解放区一旦沦入敌手;不但立即可为敌人利用;淮南的作战也将失去后方保障。 
  六月二十九日;经过慎重考虑;华中局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和粟裕联名致电中共中央和新四军总部;提出华中野战军主力不出淮南外线;坚持苏中内线作战以牵制敌人;待山东与太行部队完成第一阶段作战后;华中野战军主力再前至蚌浦铁路线间;配合山东部队作战;最终完成中央的战略设想。毛泽东接到电报后;经过认真考虑;回电同意苏中部队暂缓调动;待与陈毅商酌后再作决定。 
  这是解放战争初期共产党人重要的决策转变;它将影响和决定未来的战争走势。 
  七月九日;李默庵在常州又一次召开作战会议;会上确定七月十三日向苏中解放区发动进攻。但是;七月十二日;李默庵突然接到蒋介石暂时停止进攻的命令。原因是第一绥靖区的绝密作战计划不知什么缘故竟然到了马歇尔的办公桌上;马歇尔直接质问蒋介石这个向共产党军队进攻的计划是否属实?更严重的是;这份作战计划同时也到了粟裕的手上。 
  绝密作战计划的泄露;导致国民党军没能按时发动攻击;而粟裕却因此先发制人了。解放战争初期有着重要影响的“苏中战役”开始了。 
  粟裕之所以选择宣家堡和泰兴为首攻目标;是有政治考虑的。宣家堡是停战协定生效后国民党军侵占的;泰兴则是停战协定即将签署时国民党军抢占的。而从军事上讲;驻扎在宣家堡的十九旅五十六团和驻扎在泰兴的十九旅五十七团;孤单地突出于整编八十三师的整个战线;而且都因轻敌而工事不坚;苏中部队一旦拿下;便可以扩大泰州与南通两路国民党军的间距;有利于下一步作战。 
  粟裕在攻击正面投入了六个团的兵力。战斗一开始;李默庵打电话给李天霞询问情况;李天霞报告说:“这两个团战斗力都不错;两个团长打仗有办法;请司令官放心!”但是;没过多久;他就接到“共军已经攻入城内;正在展开激烈巷战”的战报。李默庵立即命令李天霞派部队前往增援;但增援部队受到猛烈阻击而无法前进。 
  国民党军整编八十三师;是整编前的国民党军第一〇〇军;抗战期间参加过第二次长沙会战、长衡会战、桂柳会战以及湘西会战;还曾随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全副的美式装备;是战斗力很强的中央军嫡系部队。李默庵百思不得其解:粟裕首战为什么要选择战斗力最强的整编八十三师?粟裕说:“首战打这个强敌是否没有根据?不;这个部队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骄傲;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我军敢于主动向他们进攻;并且到他们的进攻出发地去打。我们定将收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奇效。” 
  果然。听说粟裕打的是整编八十三师;毛泽东直接打电报给粟裕:“是否即整编八十三师?该师消灭多少?尚存多少?”粟裕回电:歼敌整编八十三师十九旅的两个团和旅属山炮营及六十三旅的一个营;共计三千余人。 
  李默庵也在急切地询问战斗结果;但整编八十三师师长李天霞的描述有点轻描淡写;只是说他的两个团吃了一点亏;但建制还在并没有大碍。此时;李天霞还不知道;跟随他多年的十九旅五十七团团长钟雄飞已经被俘虏。身为小小团长佩戴的却是少将军衔;这在国民党军中实属罕见。这个声称崇拜“闪电战”的团长兼县长被俘后一直不服;不断地唠叨说;打仗应该是一个团对一个团;人海战术算不得本事。看管他的共产党干部始终不吭声;他唠叨一句;那个干部就用手指一下贴在大门上的三个字:战俘营。 
  李默庵急令整编四十九师为主攻部队。李默庵的作战目标是:拿下如皋;三路夹击;合围粟裕部主力。 
  但是;当王铁汉的整编四十九师两路迂回;侧后突然枪声大作;有报告说攻击四十九师的是粟裕部主力。李默庵一时间不知所措。从宣家店到如皋;直线距离至少一百五十里;在宣家店刚刚打完一仗的粟裕部主力;怎么能如此迅速地移动到如皋;并开始新的攻击呢?但是;情报是准确的。粟裕以多敌四倍的兵力将四十九师包围了。 
  李默庵不断地收到请求增援的报告;在命令各部队坚持下去的同时;他亲自与空军方面联系请求助战;但是王铁汉率领的四十九师直属队和二十六旅还是崩溃了。这个地方的地名叫鬼头街;王铁汉觉得自己确实碰上鬼了。他在报话机里往哪个方向调动部队;共产党官兵就往哪里打;原来他的报话机的通话频率被粟裕的指挥部寻找到并且对接上了。最后时刻;他带着少数官兵突出重围。从苏中战场逃脱后;他再也没有卷入内战;回乡当了一阵辽宁省主席;然后去了台湾;以潜心撰写东北军史料为晚年寄托。 
  二十三日拂晓;粟裕下令放弃攻击;向如皋以北撤退。 
  如皋是苏中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大敌当前;是守是弃;粟裕不能单独决定;必须与华中局和华中军区的领导一起商讨。粟裕带着一名警卫员即刻上路;他使用了一切可能利用的交通工具:先骑摩托车经盐城到湖垛镇;然后在水网纵横的乡间小路上跑步前进;半途弄了一辆自行车;但不久自行车就散了架;又雇了一辆黄包车;黄包车跑到一条河边;河上的桥断了;又被迫改乘小船;船无法行进的时候;上岸继续跑;一天一夜跑了一百八十多公里;居然到达了淮安。经过商量;华中局和军区领导认可了粟裕的意见:在适当的时机撤出海安是必要的。 
  第二天;粟裕返回海安前线。 
  李默庵说:“我部似乎没花费什么力气。经过两天时间;打了一下;整编第六十五师便占了海安;第一〇五旅占了李堡。从作战计划上来说;我部达到了目的。”李默庵不知道;他的部队在海安打得昏天黑地的时候;华中野战军三万多官兵正在距海安不到十公里的地方修整待命。 


  粟裕在等待出击的时机。 
  占领如皋、海安等地后;李默庵认为粟裕部大势已去;开始调整部队建立防御线。驻守海安的新编第七旅十九团附属炮兵部队奉命前去李堡;接替原本驻守在那里的一〇五旅的防务。十九团一出发;粟裕立即意识到:“歼敌良机已到。”十九团到达李堡;警戒还没布置;就遭到了粟裕部的分路围攻。 
  此战;新编第七旅损失九千多人。李默庵很是心疼;更让他恼火的是;尽管自己派出大量的便衣侦探四处搜集军情;但根本无法在当地百姓那里得到真实情报;致使自己对粟裕的三万人马在眼皮底下休整一无所知。 
  接着;李默庵在苏中受到的最大的打击来临了。 
  苏中战役的最后一战不仅让李默庵晕头转向;而且让他真正尝到了与粟裕作战的苦果。 
  李默庵没有想到或是难以言表的是;国民党军队闯入解放区作战;必然会面临举步维艰的处境。苏中战役中;解放区民众提出了“保田保家”;甚至“毁家纾难”的口号。在三万多人的华中野战军主力部队身后;直接参与战斗的解放区百姓达到十四万人;支前民工人数更是高达五十多万。整个苏中战役进行中;始终有一万多条转运粮食、弹药、兵员和伤员的民船跟随华中野战军穿梭于稠密的河网中。解放区的百姓在战火中不惧生死;不少百姓和官兵们一起倒在泥泞之中;倒在枪弹炮火之中。 
  苏中战役无疑是粟裕军事指挥生涯中的杰作之一。 
  只是;苏中战役并没有缓解解放区面临的严峻局面;苏中解放区的重要城镇不断丢失;面积也在不断缩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