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Lebensraum),但是他也告诉他的将军们,成败的关键是那些具体的战利品:粮食、牲畜、煤炭、铅和锌。拥有了这些,德国人才能获得最终的自由。
然而并不是每个听众都对此深信不疑。希特勒声称战争将持续六周,但冯?赖歇瑙(von Reichenau)将军则小声抱怨说六年也打不完;利伯曼(Liebmann)将军也无法认同,他说,希特勒的讲话总是自吹自擂、漏洞百出、令人厌恶,根本不具备一丁点儿的理智。然而,当代研究纳粹德国的一流权威专家指出,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他。
希特勒坚信他已经找到了捍卫德国未来的道路。国内农业产量的不足是德国的一个明显软肋。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德国开始启动战争机器,并且消耗大量资源、时间和金钱的30年代,农业生产更是进一步恶化。事实上,这一时期还通过了新的法律,导致了对农业投资的大幅减少。德国无法靠国内的生产自给自足,因此只能严重依赖进口。1939年8月,在与一位但泽(Danzig)的高级外交官谈话中,希特勒提及这一让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无法承受的压力——这也是他最常谈到的主题之一。然而现在,他声称找到了答案:我们需要乌克兰,“这样就没有人能够让我们像在上一次战争中那样挨饿了”。
1939年的《互不侵犯条约》将乌克兰,或者说是其肥沃土地上的粮食收成送给了希特勒。里宾特洛甫造访苏联首都后的数月内,纳粹和苏联的官员在莫斯科和柏林之间不停往来穿梭。德国人相信,这一良好的开端终将带来进一步的协议,特别是关于里宾特洛甫在1939年8月对莫洛托夫所说的“从黑海到波罗的海之间的领土问题”。更多细节的谈判都围绕着贸易条款进行,尤其是苏联小麦、石油和其他物资的数量和价格,这些都是德国人入侵波兰以及入侵之后所必需的。斯大林正在为希特勒的战争推波助澜。
与苏联的结盟给了希特勒信心,他不仅有了入侵波兰的资源保障,而且他相信,他在东方的地位也会受到他与斯大林之间协议的保障(苏联领导人在签约时说:“我用我的名誉担保,苏联不会背叛它的盟友。”)然而,据一位更加敏锐的高级官员分析,瓜分波兰将使德国的防线更为脆弱,因为这让苏联的边界线大幅度地向西推进了。弗朗茨?哈尔德(Franz Halder)指出,德国人不如保持与苏联的友好关系,而将注意力集中在中东及地中海的英国人地盘。
1939年9月1日,在这一历史性协议签署后仅仅一周,德国军队就越过国境,毫不留情地突破了波兰的防线。德国的先头部队包围了华沙,取得控制后立刻着手消灭波兰的精英阶层。在希特勒看来,“只有上层社会被粉碎的国家才能被奴役”。于是,官员和杰出人物成为清洗的目标。德国人很清楚他们要找什么样的人。在奉命进行搜捕和消灭工作的25名德国刺杀小组指挥官中,有15位拥有博士学位,其中绝大部分主修法律和哲学。
得知德国与苏联的再次结盟以及对波兰的入侵后,英国和法国顿如冷水浇头。尽管对德国宣战,但是这两个国家都没有向波兰提供实质性的军事或后勤支援。皇家空军的确发起了有限的轰炸行动,但是到目前为止,飞越德国领空的战机上最常见的“弹药”不是燃烧物,而是一张张的传单,带着一厢情愿的甚至是完全天真的宣传语。“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宣传效果让德国的当权者感到害怕。”1939年9月初,内阁议事日程上第一项的摘要是这样写的,“我们的飞机能够安然无恙地飞越德国西北部,这足以极大地打击到德国人的士气。”会议同意,将投放更多传单,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与此同时,印度和中亚地区对局势的恐慌性预测也开始传入伦敦。因为莫洛托夫与里宾特洛甫签订的协议不仅为德国提供了必要物质资源,也为欧洲的战争铺平了道路。英国驻喀布尔公使克尔?弗雷泽?泰特勒爵士(Sir Kerr Fraser…Tytler)警告说,当地存在着大量投机分子,打赌英国在苏联入侵阿富汗时不会给予军事援助。印度官员也有着同样的忧虑,印度事务大臣给伦敦的战时内阁发来一份危言耸听的报告,将印度的防御力量——特别是在防空方面——描述得不堪一击:印度全部的防空设备不过是一座由八架三英寸口径高射炮组成的炮台。
尽管对中亚地区的危险是否迫在眉睫表示怀疑,但是伦敦仍然意识到,德国与苏联的结盟的确会威胁到自己在东方的利益。1940年春天,英国开始打算与德国一决胜负。据总参谋长提交给战时内阁的一份名为《1940年与俄罗斯交战的军事后果》的报告阐述,“苏联进犯印度和阿富汗可能耽误不了多长时间”,这将“极大地分散盟军的力量”。另外一份清醒到令人恐惧的报告指出,德国与苏联之间有多种对盟军极为不利的合作方式:英国在伊朗和伊拉克的石油资源很有可能受到攻击,并落入敌手。
这些担心并非没有依据。20世纪30年代,德国人在中东和中亚地区十分活跃,汉莎航空公司(Lufthansa)在该地区建立了广泛的商业航班体系,而西门子和托特组织(Todt organisation)等企业大规模进入伊拉克、伊朗和阿富汗的工业市场。德国的工程师们设计了无数的道路和桥梁,其建造也是由德国技术人员负责或监督。德律风根(Telefunken)等公司的专业技术大受欢迎,承接建设了当地通信基础设施。与德国的联系在整个地区随处可见。伊斯兰世界甚至认为希特勒是一位意志坚定、追求自身信仰的领袖,这一看法促进了该地区与德国的合作深入。而德国军事情报局阿勃维尔(Abwehr)的情报人员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看法,他们积极地在地中海东岸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广袤地区拓展关系并争取支持。
事实上,到了1940年1月,德国最高统帅部正在热议应该如何鼓动苏联介入中亚和印度。德意志国防军最受人尊敬的高级军官之一约德尔(Jodl)上将,就德苏和挺进中东的行动制订了多个计划:“只需付出很少的努力”,就能够制造出“对英国的威胁”。当然,德国人还精心地设计了一个大胆的单独计划,让下台后已经定居柏林的国王阿曼努拉(Amanullah)重新统治阿富汗。因此,德国不断地在这一战略敏感地区制造混乱。“伊皮的法吉尔”(Faqīr of Ipi)可以说是20世纪30年代的奥萨马?本?拉登,他是一位禁欲的穆斯林,神秘而残忍,在宗教上十分保守,然而却支持社会革命。他被认为是破坏(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稳定、转移英国精力物力的完美人选。不过,如何找到他是个难题,他行踪不定,曾经无数次从英国人手中逃脱。另外一个难题是如何悄悄地找到他:阿勃维尔认为假扮成麻风病专家可以不那么引人注目,但两名这么做的德国情报人员却在阿富汗军队的伏击中一死一伤,这一任务也以失败告终。当最后终于与法吉尔联系上时,他反而荒谬地要求德国帮助他对抗英国人。
在该地区的其他地方,德国人同样地积极拉拢关系。许多伊朗人和伊拉克人被希特勒的活力和雄辩所征服。他们之间有着许多共同点,比如纳粹政权与一些伊斯兰杰出学者都是极端的反犹太主义者。耶路撒冷的大穆夫提(the Grand Mufti)穆罕默德?阿尔?侯赛尼(Mu?ammad al…?usaynī)对希特勒的上台表示欢迎,称其为“阿尔哈吉?穆罕默德?希特勒”(al … ?ajj Mu?ammad Hitler)。德国首脑的反犹观点很受穆斯林的支持,他们将犹太人视作“败类和病菌”。
整个地区对德国的仰慕进一步加深。一些学者指出,希特勒在20世纪30年代为德国人打造的意识形态与波斯人当时的做法极为相似:“净化”波斯语和波斯习俗,以及(像纳粹一样)努力重回半神话的黄金时代。实际上,据推测,将波斯正式改名为伊朗的决定,正是驻柏林的德黑兰外交官们向国王灌输“雅利安主义”(Aryanism)思想、强调伊朗与德国拥有共同语源和历史遗产的结果。
同样,伊拉克复兴党(Ba'ath Party)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功于纳粹的宣传和复兴思想。希特勒与沙特国王特使之间也有过交流。希特勒在1939年告诉特使:“我们将阿拉伯人视作最亲密的伙伴,其原因有三:第一,我们对阿拉伯世界没有任何领土上的欲望;第二,我们有着共同的敌人;第三,我们同样都反对犹太人。我绝不会罢手,直到最后一个犹太人被赶出德国。”
对此,伦敦和巴黎制定了一个又一个遏制德国和苏联的计划。法国陆军总司令甘末林(Gamelin)要求拟订一个据点建设计划,最好是将地点放在巴尔干半岛,如果有需要的话便可以从后方向德军施加压力。经过慎重考虑,猪一样的法国总理爱德华?达拉第(Edouard Daladier)批准了该计划,但是随后又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项大胆的进攻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计划,意图切断瑞典对德国的铁矿石供应。该计划受到了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的大力支持。丘吉尔写道:“对德国来说,没有什么比中断铁矿石进口三个月甚至六个月更致命的了。英国应该打破挪威的中立地位,并且在其沿岸水域布雷。”这些措施将削弱德国“发动战争的能力”,并威胁到其自身安全。
所有策略的核心都是切断德国的供应链。到了1940年春天,巴库又成为关注的焦点。法国空军参谋长维耶门(Vuillemin)将军支持盟军利用中东基地打击目标位于苏联阿塞拜疆等地区。盟军计划,飞行中队从英国的伊拉克以及法国的叙利亚基地发起进攻,将在两至三个月内使里海的石油产量减少一半。按照计划草案所说,这将给“俄罗斯和德国带来致命打击”。经过改进后,盟军还计划通过提高打击的频率,用更少的行动部队取得相同的效果。
轰炸里海地区的计划是激动人心的,英国的战略家们认为:这将使俄罗斯的工农业陷入混乱并逐渐瘫痪,无法继续生产;这还将打破德国利用俄罗斯的生产为自己提供物资的美梦,从而决定战争的走向。法国和英国的参谋们相信,破坏俄罗斯的石油设施是消除德国威胁的最佳方式。
然而,德国对法国发动的闪电战使得这些联合行动计划胎死腹中。在许多人看来,德国人的这次进攻可以说是战争史上的一个天才杰作,身经百战、对占领别国领土有着丰富经验的军队熟练地实现了事先精心布置的计划,通过一系列令人眩目的行动出其不意地突破了防线。不过最近的研究表明,德国人在法国取得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或许要归功于运气。开战后,希特勒不止一次失去了勇气,命令部队按兵不动。但是集团军司令部已经离开了他们本来驻扎的地点,直到推进了数英里之后才收到这些命令。勇往直前的坦克司令、普鲁士人海因茨?古德里安(Heinz Guderian)甚至因为拒不从命、继续前进而被解除了职务,尽管他很可能根本没有收到坚守阵地的命令。在此期间,连希特勒本人都认为他的军队正陷入敌人的陷阱,以至于害怕得几乎精神崩溃。因此,德军的神速推进不过是赌徒碰运气的结果。
西欧帝国的时代早在一战结束就进入了尾声;而现在,它连缓缓落幕的机会都没有了——德国人打算给予其致命一击。随着英国皇家空军准备投入不列颠战役,一个时代宣告结束。德国驻喀布尔公使忙着预测,希特勒或许将在夏末出现在伦敦。为了迎接英帝国最后的崩溃,德国向阿富汗政府提出了具体提议:如果该国放弃自开战以来的中立立场,德国承诺将把到手后的印度西北大片土地以及卡拉奇(Karachi)港口割让给阿富汗。这无疑是个诱人的建议。连英国驻喀布尔公使也意识到,英国这艘船“看起来正在下沉”,想要“留在船上赌一把”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忠诚。英国人只能做出一些微不足道的、象征性的举动,比如削减阿富汗的棉花运输成本,以维持当地经济不至于崩溃——这也显示出英国选择的余地是多么的有限。幸好在这危急关头,阿富汗人还是坚持住了,或者至少他们犹豫了,没有直接投入德国的怀抱。
1940年夏天,英国人和他们的帝国正在垂死挣扎。纳粹德国与共产主义苏联前一年夏天在莫斯科签订的协议很快就让这个世界看起来完全不同了。通过苏联,柏林与亚洲和印度次大陆建立了一系列新的联系,这将改变西欧与中亚地区未来的贸易和资源路线。
然而,这种改变极度依赖于苏联持续而坚定的支持。尽管在入侵波兰后的数月内,大批货物和原材料涌入德国,但这一过程并不总是那么顺利。谈判相当激烈,特别是涉及到小麦和石油,德国人对这两项物资的需求极为迫切。斯大林亲自过问这些交易条款,决定是否批准满足德国要求的80万吨石油,或是仅仅运发其中的一小部分。每次交货的谈判都令人担忧且耗时长久,几乎成了德国人焦虑的最大根源。
德国外交部自然意识到这种合作的脆弱,并在报告中强调对莫斯科过度依赖的危险性。不管什么原因——领导人的变更和固执己见,或者仅仅是商业上的分歧——一旦合作发生破裂,德国将立刻陷入窘境。对于志在欧洲赢得非凡军事胜利的希特勒来说,这无疑是最大的威胁。
这种忧虑和不安致使德国作出了一个以数百万德国士兵和数百万苏联士兵——以及数百万犹太人——的生命为代价的决定:入侵苏联。1940年7月,希特勒以其最典型的风格宣布了这一冒险行动,他将其描述成意识形态之战。他对约德尔上将说,现在要抓住时机消灭布尔什维克。而实际上,资源以及最重要的粮食,才是冒险的真正原因。
1940年下半年至1941年初,为入侵作准备的不仅有军方,还有制订经济计划的人。他们由农业专家赫伯特?巴克(Herbert Backe)领导。巴克在20年代初就加入了纳粹党,之后一路稳步高升,成为食品与农业部长理查德?达里(Richard Darré)的接班人。巴克对纳粹事业的绝对忠诚结合他在农业方面的特长,使他有机会在30年代的改革中负责规范进出口市场定价及设置贸易限制,并逐渐积累了自己的影响力。
俄罗斯也许就是德国人胜利的关键,巴克对这一想法念念不忘。随着俄罗斯帝国的扩张,那里从游牧民族的定居点逐渐转变为了优质粮仓,占据着平原上无边无际的广袤农田。那里的土地相当肥沃,特别是在那些土壤因矿物质丰富而呈黑色的地区。俄罗斯科学院的研究调查让人们对这片从黑海一直延伸到中亚的土地充满了期待,报告说,这里的条件非常适合大规模耕种高产作物。
1917年革命之前,随着不断增长的国内和出口需求,以及对如何种植优质小麦、如何使这片游牧民族放牧了一千多年的土地产量最大化的科学研究,使得俄罗斯南部和乌克兰地区的农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没有人比赫伯特?巴克更清楚这片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产量剧增的大平原的潜力了,他博士论文就是研究俄罗斯的粮食生产。巴克是一个戴着眼镜、穿着讲究的小个子男人,他领导的团队作了一系列分析,以明确入侵的目标。正如他向希特勒所强调的,乌克兰是关键:占据从黑海北部到里海一带的肥沃平原,将“把我们从经济压力下彻底解放出来”。如果得到这些“富得流油”的苏联土地,德国人将天下无敌,不用再看苏联人的脸色;同时,英国封锁地中海和北海的战略意义也将大打折扣。这是一个让德国人获得其所需资源的良机。
希特勒同样认为这是成败攸关的一刻,并于1941年夏发起攻击。当德军在入侵的第一天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向东推进时,元首几乎无法抑制自己的兴奋。他高兴地表示,德国永远不会放弃这块新征服的土地;它将是“我们的印度”“我们自己的伊甸园”。
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Joseph Goebbels)同样毫不怀疑入侵的目标是资源,特别是小麦和谷物。他在一篇写于1942年的文章中,以特有的冷酷无情的语言宣称,发动战争是为了“为了粮食和面包,为了充足的一日三餐”,这是德国的目标,除此之外不会要求更多。他继续写道:“东方泛着金色麦浪的广阔土地足以养育我们的人民以及所有的欧洲人,甚至还能有剩余。”
不过,眼下德国人正面临着残酷的现实:他们发现自身的粮食和物资越来越短缺,从苏联进口无法解决长期的供应问题。例如在1941年2月,德国电台称,英国的贸易封锁造成了全欧洲的粮荒;而之前播音员在提到封锁行为时,还说英国人是患上了“精神错乱”或“不列颠痴呆症”。到了1941年夏天,戈培尔在日记中记录道,柏林的商店里只剩货架了,罕有蔬菜出售。这导致了价格的波动以及黑市的繁荣,从而进一步加深了民众的焦虑。虽然还未表现出不满,但是人们已经开始质疑德国的扩张到底能带来什么好处——希特勒的宣传主管为此焦头烂额。正如一位地方官员所指出的,他治下的德国男人和女人们“疲惫而劳累”,“不理解为什么战争一定要深入到亚洲和非洲”。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现在只剩下回忆。
巴克及其率领的分析师们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巴克本人在1940年底的年度供应报告中痛苦地指出,德国国内的粮食形势正在恶化。事实上,在1941年1月由国务秘书们召开的一次关于赫尔曼?戈林(Hermann G?ring)是否胜任“四年计划”负责人的会议中,他甚至警告说,要不了多久就将不得不实行食物配给制——这一措施曾被多次否决,因为政府担心这样做会失去人们对战争和纳粹的支持。
巴克的提议十分激进。苏联幅员辽阔、气候多样,被一个自然的分界线分为两部分。在南部,包括乌克兰、南俄罗斯和高加索地区在内的土地和资源构成了一个“获利”区;北部则包含俄罗斯中北部、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各国,属于“亏损”区。在巴克看来,分界线的一边是粮食生产区,而另外一边则是粮食消耗区。德国要做的是占领前者,并且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