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近代国造舰船志 >

第30章

近代国造舰船志-第30章

小说: 近代国造舰船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性能上,改造后的“大同”舰主机功率锐减为3884马力,最高航速只有17节,正常航速仅为12节。(30)
    武器和各种装备方面,改造后的“大同”舰武备一直到1933年10月7日才安装完成。原先的舰首100毫米炮和舰尾的65毫米炮更换为120毫米“阿姆斯特朗”速射炮,军舰中部的两门65毫米炮随着耳台的取消被撤除,改在烟囱下方的甲板室和舰尾独立的甲板室之间的空地,安装一门阿姆斯特朗75毫米炮。此外,“大同”舰还装备57毫米口径哈乞开斯单管机关炮两门,分装在驾驶室两旁舷边;20毫米厄利孔高射炮一门,装备在尾部独立的甲板室顶部;马克沁机枪六门,其中两门安装在烟囱后方,两门装于首楼末端,另两门装在飞桥两翼。原“建安”舰设置在主甲板上的两具鱼雷发射管则被取消。经过如此一番改头换面,鱼雷炮舰的身份已经当然无存,出现在民国海军档案中的“大同”舰型被修改作轻巡洋舰。(31)
    从清末到民初进行的几次军舰无线电加装活动中,“建安”都没有轮上,改造为“大同”后,终于补充上了无线电设备,安装长、短波真空管式收发报机各一台。配合无线电台的安装,“大同”舰前后桅杆都加高至24。38米,在两桅间架设无线电天线。(32)
    结合整体的改造情况分析,重建后的“大同”舰,实际呈现出了类似于“中山”、“咸宁”等舰的外观。而这种舰形,其实就是延续自日制“嵯峨”、“江元”、“楚同”、“安宅”、“桥立”等军舰,一脉发展而来的日式长江炮舰。结合民国南京政府时代,在放弃外海、扼守长江的战略下,大量建造类似长江炮舰的情况分析,对“建安”的改造就是为了使其变为一艘事实上的长江炮舰。
    尾 声
    “建安”变成“大同”后,经海军验收,认为合宜可用。1931年1月20日,南京政府海军部又电令江南造船所,要求参照“建安”改造的例子,将其姊妹舰“建威”依样改造,“以期行将起废者,复成力量强大之新舰”。
    “建威”舰的改造工程很快于1月26日开始,“约费半月之时间,乃将应拆之大件完全拆卸”。拆除工作完成后,即参照“大同”的改造方式进行修造,由于有例可循,进度较“大同”快了许多。“拆卸之工程完毕遂开始改造,有时铺铁板,有时打泡钉,有时敲刮锅炉。至3月初即次第装置大小各件。至4月底,所有锅炉、图房、桅杆、驾驶房、锚链等各种重要处所都已落成。”
    作者收藏的一张“自强”舰原始照片
    当年5月中旬,所有舰炮、电台等设备安装上舰,开始进行全舰油漆、装修。6月15日下午1时,改造一新的“建威”开始测试锅炉。经过连日的试验,检查各处仪表、接头都工作正常后,6月29日早晨6时,“建威”开出吴淞口航试,测得最大航速17。5节,正常航速14节,“起锚机、转舵、罗经等均颇合用,舰尾炮、飞机炮并机关炮等亦佳”,海军部遂将其重新命名为“自强”。(33)
    “自强”舰的外观、各种参数以及武备配置等,与“大同”舰几乎别无二致,二舰在外观上最明显的区别主要是桅杆。“大同”舰前后桅杆高度相等,都是24。38米,而“自强”的前桅杆高26米,后桅只有15米。比较两根桅杆的高度,是从外观上辨别二舰的最好依据。(34)
    从鱼雷炮舰变身成名为轻巡洋舰、实为长江炮舰后,“大同”、“自强”的编制隶属关系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从第二舰队被纳入到了第一舰队。然而从此后的一些记录看,二舰的舰况始终存在问题,尤其是动力系统方面的痼疾没有得到根治。
    改装完成后进行公试时的“自强”舰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8月11日中国海军在长江江阴至靖江江段构筑沉船阻塞线,改造新生后舰龄只有几年的“大同”、“自强”被列入首批自沉的舰船名单,为国殉难。其中“大同”自沉于北岸靖江罗家桥附近,位于阻塞线的北端位置,“自强”则沉没在长江主航道附近。自沉前,“大同”舰末任舰长为罗致通海军中校,“自强”舰末任舰长为张日章海军中校。(35)
    令人难解的是,作为首批自沉的军舰,武备拆除应有充裕的准备时间,但“大同”、“自强”的120毫米口径主炮、75毫米口径副炮、57毫米机关炮都与舰同沉,仅剩余厄利孔高射炮没有沉毁。“大同”的高射炮被挪装给“江元”舰,“自强”的高射炮出现到了“中山”舰上。(36)
    新中国成立后,江苏靖江县政府于1956年在罗家桥组建了靖江县财政局打捞队,开始在江阴阻塞线上打捞沉没物资。1957年,财政局打捞队扩大改建为靖江县打捞公司(今为江苏海洋工程公司),在罗家桥当地船民的指引下,发现了一艘枯水期距离江岸仅有20余米的沉船,遂开始用水下爆破、零捞物资的办法实施破坏性打捞,打捞过程中发现这艘沉船的身份就是原民国海军自沉的“大同”舰。
    沉没位置接近长江主航道的“自强”舰,在现代打捞档案中消失无踪。据推测,可能在大跃进时代,由上海打捞工程局打捞,拆解炼钢。因为打捞过程中没能发现可资识别的舰名标致,在档案中成了一艘无名氏船。
    【注释】
    (1)《中国近代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版,第692页。
    (2)《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40页。
    (3)《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41页。
    (4)《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47…448页。
    (5)《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40页。
    (6)'法'巴斯蒂:“福州船政局的技术引进,1866…1912”,《船政研究集萃》,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编印,第104页。
    (7)《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63…464页。
    (8)《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79页。
    (9)《海军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547页。
    (10)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Conway Maritime Press,1979年版,第325页。
    (11)《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85…486页。
    (12)《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90页。
    (13)《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79页。关于“建威”的排水量,另有871、850吨的记载,见1879…1945,2008年版,第28…29页。池仲佑编纂的《海军实记·造舰篇》中也称850吨,转见《清末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2年版,第183页。
    (14)《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94…495页。
    (15)《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502页。
    (16)《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502页。
    (17)《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508页。
    (18)《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512页。
    (19)《船政研究集萃》,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编印,第110页。原文将裕禄1898年调任误译为四川总督,引注时已予纠正。
    (20)《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529页。
    (21)“建威”、“建安”的造成时间见:《清末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2年版,第900页。
    (22)“报验收拨归南洋使用之福建船厂新造‘建威’、‘建安’鱼雷快舰事”,(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藏清代军机处档,档案号163008。
    (23)《清末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2年版,第900页。
    (24)杜业尔被撤的情况见:《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536页。“一号江船”被宁绍公司转购的情况见:《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67页。
    (25)《近代中国海军》,海潮出版社,1994年版,第681页。
    (26)《清末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2年版,第714页。
    (27)《国家图书馆藏民国军事档案文献初编》2,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第399…407页。
    (28)《海军期刊》2卷8期“专件”,(民国)海军部海军编译处,1930年版。
    (29)《海军期刊》2卷9期“专件”,(民国)海军部海军编译处,1930年版。
    (30)《国家图书馆藏民国军事档案文献初编》6,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第566页。刘凤翰:《国民党军事制度史》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900…901页中有关“大同”的各种参数与民国海军档案都有不同。联系到书中连“大同”的前身“建安”都错书为“成安”的情况,该书未作引注的资料可信程度令人生疑。
    (31)《国家图书馆藏民国军事档案文献初编》9,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188页。刘凤翰:《国民党军事制度史》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901页。刘著中将“大同”舰主炮口径4。7英寸(120毫米)错记为470毫米,将中部安装的3英寸(75毫米)炮错记为30毫米炮,可谓大谬。
    (32)《国家图书馆藏民国军事档案文献初编》6,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第594页。刘凤翰《国民党军事制度史》中称前桅杆高度85英尺、后桅高48英尺,与民国海军档案相差甚远,其出处为何不可考。
    (33)《海军期刊》3卷11期“专件”,(民国)海军部海军编译处,1931年版。
    (34)《国家图书馆藏民国军事档案文献初编》6,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第594页。
    (35)《中国近代海军职官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6…187页。
    (36)《国家图书馆藏民国军事档案文献初编》9,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188页。
    江海传奇(上)——“恬吉”、“操江”级炮舰
    同治元年初春,江南大地笼罩在料峭的寒意中。波澜不兴的长江江面上,由远及近,传来阵阵刺耳的机器轰鸣声。七艘船舷两旁鼓动着如同水车一般桨叶的怪船,顺流东下,迎风疾驶。
    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人久久伫立在船头,凝视着两岸熟悉的故园景色渐渐远去,胸怀“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的冲天豪情,思量着自己在中国历史舞台的初次登场将成败若何。
    三吴寻梦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太平天国战争进入到一个关键性年份。为缓解天京的军事压力,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采取围魏救赵之计,率军大举侵袭浙江,攻克省城杭州。围困天京的清军江南大营分兵救援浙江时,李秀成乘机回师,与英王陈玉成等十道兵马共同出击,从外围全面进攻兵力分散的江南大营,发起天京会战。激烈的厮杀持续了九天九夜,1860年5月6日,江南大营彻底崩溃,天京解围。随江南大营覆灭,清政府集结在长江以南地区的经制军队几乎一扫而空,受江南大营屏藩的江南财富之区,一夜之间成了真空地域。乘胜追击的太平军,犹如决堤洪水,吞噬江南,扬州、常州、无锡、苏州等江苏名城相继沦陷。
    战火即将蔓延而至,已成苏南孤岛的上海城内,士绅为免涂炭,官商各界自发组织防御。除上海的防军、团勇,以及助防的英法联军外,上海殷商杨坊等出资,聘美国人华尔和白齐文组织雇佣军洋枪队,即后来的常胜军,以此作为上海之盾。同时,应急设立的上海中外会防局还推举资历较深的在籍户部主事钱鼎铭,前往安徽安庆拜谒湘军大帅曾国藩,请求援沪。经过一番周折,曾国藩始决定派门下弟子李鸿章回籍组建淮军,以此支援上海。至1862年,即同治元年,模仿湘军制度创办的淮军规模初具,齐集安庆。当时上海外围的广大地域都在太平军占领中,如果从安徽杀开一条血路前往上海,极不现实。于是由上海绅商出资,雇佣英商麦李洋行(Mackenzie,Richardson&Co。,)的七艘明轮船,横穿太平军占领区,以每次七艘载运3000人的规模,共分三次将李鸿章的13营淮军9000余人运抵沪上助防。(1)
    率领淮勇子弟赴援上海,与太平军在江南浴血搏杀,是李鸿章一生事业的起点。其一手创办的江南制造局,则可以视作是李鸿章办理洋务事业的奠基石。
    在中西华洋的众目关注中,扛着抬枪刀矛,头裹布巾,身穿宽大的勇字号衣,脚蹬草鞋的徽乡子弟到达上海滩,成为驻防各军中兵力最多的一支,也成为清政府守住上海、收复江南的主力。李鸿章立刻被授予江苏巡抚职务,担负力挽狂澜、绝地反击的重任。“鸿章在此独立无助,惟恃此水陆万人相依为命。”(2)
    此时李鸿章的对手,是太平军中最精锐的部队。忠王李秀成部,不仅兵力雄厚,骁勇善战,而且通过走私等途径,获得了不少西式兵器。这种形势下,为获取对太平军的作战优势,淮军开始大量换装洋枪、洋炮。日常的行军、调度中,也广泛使用轮船作为工具。不仅如此,率淮军奔赴上海后,李鸿章通过亲身经历,日益感受到西方轮船、军械的威力,认为这不仅仅是平息内乱的得力工具,还是中国自立于世界的重要实力基础。到达上海未久,在与老师曾国藩的通信中,就流露出“深以中国军器逊于外洋为耻”,逐渐萌生自造西式军械的想法,“若驻上海久,而不能资取洋人长技,咎悔多矣”(3)。认为如果中国能够掌握西洋军械制造,“百年之后,长可自立”(4),“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5)。
    清代舆图,“淮军攻克苏州图”。凭借着西洋进口的枪炮,上海炸弹三局生产的弹药,淮军在攻剿太平军的战斗中如虎添翼,江南重镇苏州的收复,预示太平天国政权覆亡已不远。
    装备西式军械,采用西法训练的淮军,作战中果然如虎添翼,成了克制太平军的法宝。激烈的战争中,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弹药军火需求。当时完全依靠进口解决,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获取渠道时断时续,极不可靠。有鉴于此,李鸿章谋取自制西洋军械的努力,就从迫在眉睫的需求迈开了第一步。
    1863年,一名刚从英法联军英军中辞职的英国人,走进了李鸿章幕府。马格里(Sir Halliday Macartney),字清臣(取意为大清之臣),苏格兰人,英国爱丁堡大学医科毕业,作为英军第99联队的军医随英法联军侵华。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马格理不愿回国,辞职加入常胜军,旋又投入淮军,后来更是娶了太平天国纳王(在苏州降清)的侄女为妻,和毕乃尔等认土归宗,入中国籍的外籍军官类似,都十分中国化。成为淮军一员的马格理,急欲显示自己的价值,尽管自己并非军械本行,仍从技术角度,向李鸿章提出一项重要建议。即淮军从西方购买弹药的成本太高,“买一颗从英国炮船上偷来的很普通的12磅炮弹要费30两银子,买一万粒最差的子弹也要19两银子,即6英镑。”“我告诉他(李鸿章),欧洲各国都开办大工厂制造军火,中国若为本身利益着想,也应该建立这样的厂。”为了让李鸿章相信此事的可行性,和自己的能力,马格里借担任淮军炮队教习之便,利用简单的工具,自行制造了一颗炮弹和一些引信等配件。
    端详着马格里自制的炮弹,李鸿章自然不放心,专门寻找了机会,在不透露来源的情况下,请英法联军将领观看。最后好评压倒了疑虑,李鸿章当即命令马格里在上海松江淮军驻地附近开造军火,派直隶州知州刘佐禹配合管理,场地选择在一座古庙内。陪伴在悠扬的古刹钟声中,马格里和手下的技术工人依靠仅有的几把锤子和锉刀,开始了制造军需弹药的工作。
    与此同时,为满足淮军对弹药的大量需求,李鸿章又派参将韩殿甲“督率中国工匠尽心学习”,模仿马格里,另开设一所军火厂。不久,又奏请将在广东有仿造西洋弹药经验的候补知县丁日昌调至上海,主持开办一个新弹药工厂。这三家附属于淮军的弹药供应工厂,史称上海炸弹三局。(6)
    李鸿章的淮军使用洋枪洋炮,接连收复失地,成为举国瞩目的劲旅。其本人此时又破天荒地决策仿造西洋军火,而且颇有成绩,又成为名噪一时的新闻人物,以至清政府中央都直接从京师八旗火器营挑选弁兵,派往上海炸弹三局学习制造西式军火,而这又成为后来天津机器局的种子。
    1863年末,随着淮军战线的前推,李鸿章下令将马格里的军火工厂搬迁到刚刚收复的苏州,成立苏州洋炮局,就近生产供应。恰好当时阿思本舰队被清政府退回拍卖,根据马格里的建议,李鸿章将阿思本舰队随船携带的车床机器全部购入,用于苏州洋炮局,进一步壮大了工厂的规模。此时,李鸿章已不满足于自制弹药,而是梦想着自行生产西式军械武器了。
    与李鸿章拥有同样梦想的,是他的恩师曾国藩。
    和李鸿章经历了类似的寻梦之路,曾国藩最初也只是为了供应湘军所需的西式弹药,于1861年在安徽安庆设立了湘军安庆内军械所,网罗徐寿、华蘅芳、李善兰等国内洋务人才于其中。从生产枪炮弹药开始,逐渐试制西洋枪炮,但是成果并不乐观,所造的西式行营炮“不甚合式”。有些特殊的是,曾国藩当时就流露出了对西洋轮船的浓厚兴趣,1863年安庆内军械所试制了一艘蒸汽小轮,结果“行驶迟钝,不甚得法”。
    曾国藩,字伯涵,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出身。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曾国藩回籍办理团练,先后创建的湘军、淮军,形成两支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军政派系。曾国藩幕下人材辈出,接纳留美归来的容闳,不仅促成了江南制造局的快速发展,更进一步开阔了其眼界。鲜为人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