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麻烦,可规矩总是规矩,作为驻朝大臣的唐浩然自然也不例外,大军不得不绕行越过进入碧蹄馆,这碧蹄馆虽位于一座小山丘之上,可周围也算平坦,卫队便就地于馆周扎营。
在卫队安营扎帐时,唐浩然却于馆中立着,瞧着馆内那神情敬畏的朝鲜驿丞,只是挥挥手对他吩咐道。
“准备些柴米便行了,若是有事,再让人吩咐您!”
在驿丞心怯着退出去后,唐浩然的心思却一时间难以平静,只是反复思索着明日之事,明天的那件事,关系到自己的以及中国的未来。
那件事,能顺利完成吗?
袁世凯可信吗?
诸多问题在唐浩然的脑海中闪动着,在最后一刻,人总会显得有些犹豫,甚至就连唐浩然自己都有些动摇了。
那么做会不会太过冒险了?
只有身处这个时代,唐浩然才知道是盛名之下无虚士,超越百多年的见识,并不意味着便能斗得过那些早成了人精的官场“老油条”,从张之洞到李鸿章,这些人有几个是好相与的?
即便是好不容易跳出了虎穴,来到了朝鲜,这朝鲜不还有一位盛名之士,自己可不还得靠他帮衬一二?若是他那边不配合的话,那边的后患可就……
就在这时,唐绍仪这位已经“脱岗”快两个月的驻汉城领事,却悄声走到唐浩然的身边。
“大人,您放心,袁大人是绝不会让您失望的!”
失望?
我不是怕他让他失望,我是怕他不可相信啊!
心里这般寻思着,可在嘴边却变成了另一番话。
“本官又岂不知袁兄绝不会令人失望,此事若是事成,袁兄与我必可名列青史,袁兄之功功在千秋!正因如此,本官才会……”
听着唐浩然的叹息,生怕其改变主意的唐绍仪连忙说道。
“大人可知,这碧蹄馆除去是使朝第一馆外,与我中国倒还有另一番渊源!”
借着碧蹄馆转移唐浩然注意力的唐绍仪接着说道。
“大人可知道,二百九十七年前,正是与这名不见经传的碧蹄馆,咱们和日本人在这里打了一场大战!”
唐绍仪的话顿时引起了唐浩然的兴趣,这地方难道是中日古战场?
“少川,你说的是万历年间的朝鲜之役吧!”
“正是此役,大人!若是大人有兴趣,咱们不妨到馆外看看!”
两人来到馆外,唐绍仪一边走,一边向唐浩然讲述着二百九十七年前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那场激战。
“……碧蹄馆之战,李将军所率明军以少退多,粉碎了日军在万历朝鲜之役中唯一一次歼灭成建制明军的机会,重创日军士气,为日后逼迫日军放弃王京,攻克汉城奠定了基础……”
凝视着碧蹄馆的百余白色帐蓬,唐浩然似乎产生一种幻觉,二百九十七年前的铁马金戈声似又一次浮现于眼前,而万历壬辰之役中,大明派李如松率兵救之;明军克平壤、复开城、血战碧蹄;可谓功在三韩。至于于眼前这碧蹄馆之地爆发的那场血战,明军又以寡击众、以弱克强,置身古战场上,立足丘顶静心倾听;似乎还能嗅到远方传来万马奔腾的声息。想象着当年;金戈铁马仰天长啸;壮士悲歌血染沙场;
见唐浩然整个人似渲染于历史之中,唐绍仪又试问道。
“大人,属下倒是知道有一个地方,在下想你一定会愿意去的,若非现在天色已暗,在下倒愿意引大人过去,待明日之事安顿之后,在下陪你去看看如何?”
“好去处?”
被他的话声从于古战场的感怀中拉了回来的唐浩然,随口笑问道,话说朝鲜这地方,真没好去处,无论是乡村亦或是城市皆是恶臭薰天,令人作呕,有好玩的,真亏那高丽棒子还有脸吹着韩国山美水美。
现如今这朝鲜山上大都无树,汉江水色浑浊,从仁川往汉城,全都是水土严重流失的模样,甚至唐浩然都寻思着,待主持朝鲜新政后,非得发动官府百姓于山植树不可,这荒山野岭的有好去处?
嗯,汉城附近似乎有几处温泉吧!
这勉强也算是个景,若是洗温泉的时候有几个漂亮的朝鲜侍女于一旁侍候着,到还值得一往……
“承恩祠,”
与唐浩然想象的“温汤美人”不同,唐绍仪道出了三字来。
“承恩祠?”
唐浩然好奇的重复道。
“就是朝鲜官府于前朝万历年间为感激明军击退倭寇之恩筹资所建,据说祠后还埋着数千前朝将士遗骨!”
听到这里有为明军修建的“承恩祠”,唐浩然顿时来了兴致,连连说道。
“朝鲜还有这地方?那咱们可得去看看。”
若是真有“承恩祠”,可一定要去拜祭一下,毕竟,埋骨于此的明军是自己的同胞,而且明日的大事……嗯,若是英灵在天的话,希望他们保佑自己吧!
“先前与汉城的时候,我曾听朝方外务衙门的官员说,“承恩祠”就在汉城附近,若是骑马的话,来回估计得两个钟头,今天这天色……”
瞧着天色已完全暗了下来,唐浩然点点头说道。
“天色确实晚了点,嗯……”
沉吟良久,唐浩然望着山丘外于幕色中起伏的山岭,默默的说道。
“待到明日事毕了之后,咱们一定要过去一趟!”
明日……但愿祠中所供的大明将士保佑一切顺利吧!
碧蹄馆驿站中的唐浩然向着前朝的将士魂灵祈祷的时候,在城内的南别宫,这自明朝几数百年间历代使朝华臣下榻之处,现在却是驻朝大员驻辕之地,通亮的电灯将南别宫映的通亮,橘色的灯光下,穿着号衣的淮军卫兵来回巡视着。
在这大臣驻辕的南别宫,却不见朝方仆役,便是一仆一佣亦是来自于国内,数年前宫内朝方仆役泄密后,在迫令朝方斩杀宫内的数十名太监宫女后,为驻朝大臣的袁世凯便从国内招来仆佣,此事倒也见证明了袁世凯于朝鲜专横跋扈。
但也就是靠着这专横跋扈,使得朝鲜正出王与后“两殿”之外,这汉城又有了“相问南别”的说法,这朝鲜的政令要先问过袁世凯后,方才不至引起麻烦,也正因如此,有些朝鲜官吏才会把门拜到南别,从而获得晋升,而以驻朝大臣之名总理朝鲜的袁世凯也乐意以推荐“事大派”的方式插手朝鲜政事。
也恰因如此,这南别宫大多数时候,每当夜幕降临时,但会热闹非常,于宴会上袁世凯与朝内外“事大”者联络感情,谈论国事,而今日,这南别宫却显得有些冷清——新任驻朝大臣已经人到碧蹄馆,只待明日朝鲜王与百官郊迎之后,两位大臣即会于南别宫交接,换句话来说,人走茶凉。
虽是人走茶凉,但袁世凯毕竟还有些余威,就像今日邀来的闵泳翊,这位闵妃外戚虽知袁世凯明日将离朝鲜,可却依然不得不来这南别宫与袁世凯畅饮。
其实闵泳翊与袁世凯,在早些年倒是极为亲近,当时袁世凯以帮办军务之身为朝鲜训练新军,而其与闵泳翊正是那会认识的,两人关系当年因逮捕“大院君”极为亲近,不过却又因后来袁世凯送“大院君”回朝而日趋恶劣,现在作为朝鲜的兼司仆所管辖的正是当年两人一同训练的那营步队;也正因其位置显重才得已成为是闵妃党的领袖人物。
“子相,你我兄弟相识近十年,这几年,虽有些许误会,然兄职所在,于诸事不得不为之,还望子相老弟体谅!”
说话的功夫,袁世凯又敬了一杯酒,酒是正宗的京师带来的二锅头,论其酒烈远甚于朝鲜烧酒,不过只是一个钟头的功夫,这闵泳翊便已经喝下了至少二斤烈酒,虽说其酒量颇佳,但也搁不住袁世凯这般劲,早已有八分醉意的他,虽明知自己不能再喝了,但袁世凯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且又先干为敬,他又岂能不给面子,连忙硬着舌头说道。
“慰亭兄之苦处,小弟岂能不知,今日兄不再任这大臣一职,再无公事相绊,你我二人倒也能相许兄弟之谊,亦为快事……”
舌头已经硬了的闵泳翊勉强着将一碗酒喝进肚子里,那人已经醉的不成了样子,可袁世凯却依是不饶的用其拒绝不了的借口,又连敬了数碗,不过片刻功夫,其便完全醉倒于桌案上。
“子相兄、子相兄……”
接连拍着闵泳翊的肩膀,见其都没有一丝反应,小心取下他的私章之后,袁世凯便对门外的佣人吩咐道。
“去,告诉闵大人的随员,今天闵大人与我把酒言欢,让他们进来,让伙房备上些酒菜,莫要让慢怠了他们!”
在做出这个吩咐时,袁世凯朝着北方看了一眼,嘴唇微微一扬。
“唐子然,我这边可都办好了,你那边可就看你的了!”
第13章 背华之罪(求收藏、求推荐)
慕华馆是朝鲜王朝时期迎接中国明朝和清朝敕使的国宾馆,位于朝鲜都城汉城敦义门外,紧邻迎恩门,为举行郊迎等礼仪的场所。慕华馆与其旁的迎恩门作为朝鲜王朝“郊迎”中国敕使的场所,堪称是朝鲜“事大”的象征性建筑物。
慕华馆也是中国使臣进入汉城的第一站,首先的功能就是郊迎。当使臣抵达碧蹄馆时,朝鲜国王、世子以及百官就已经在慕华馆与迎恩门前恭候使臣莅临。使臣在慕华馆接风洗尘以后,便进入城中了。使臣离开时,也在慕华馆举行饯别仪式。
数百年来,明清两清的敕使正是经慕华馆,入汉城,南别宫),作为驻朝总理大臣的唐浩然,虽无敕使之名,但依然依着规矩先往慕华馆,而朝鲜亦需要根据“使来;必须百官郊迎其书”的规矩,国王、世子以及百官亲迎。
如历史上任何一次华使来朝,昨天朝鲜官府便劳动民役打扫沿途村庄,并用黄土垫道,并派衙役巡视,清晨时分,汉城敦义门打开之后,朝鲜王的王驾以及百官侍卫便沿着刚刚垫平的道路前往慕华馆。
郊迎十里,这是迎接敕使的规矩。
在王驾上的李熙偶尔会朝左右看去,周围的侍卫持旗,旌旗猎猎好不壮观,在那猎猎旌旗间,他的心底却是一阵五味杂阵之感,尽管在内心渴望自立,无意再行“事大”,可于国中“事大”数百年,朝鲜以小国而事大,早已成为朝鲜之习惯及风俗,又岂能一日而改。
想到那专横跋扈的袁世凯即将离开朝鲜,李熙的心底的抵触,多少淡去了一些,只是不知道那唐子然是何等人物?
其当真是好相与的读书人?
想到自唐浩然沿途与迎宾官的礼让,李熙倒是希望那人真如君子一般,最好如史书上那些谦谦有礼的敕使一般,若是如此,朝鲜又岂不能自立?
心下这般思索的时候,一旁骑于马上的闵泳翊那摇晃着全是副随时可能从马上摔下的模样,却让李熙心底一恼,作为朝中的兼司仆,他竟然于昨日喝的烂醉如泥,如此这般若是落入唐子然之眼,岂不让他轻视朝鲜?
轻视吧!
轻视也好,这样他就会放松警惕,自己便能继续谋求自立!
骑于矮马上的闵泳翊并不知道王上的想法,虽说清晨被袁世凯喊醒,可昨天喝的实在太多了,以至于他连上马都是靠着仆役扶上去的,这会虽说他有意坐稳,但浑身却没有一丝力气。
“这袁世凯可真是的……”
心里抱怨着,闵泳翊只觉浑身发软,若非抓住了马鞍只怕早已摔掉下马去。
浩浩荡荡的队伍往着慕华馆走去的时候,朝鲜百姓跪立于路边,垂首不敢昂望,对于他们来说,迎接敕使是其得见天颜的机会,是一件足以向子孙炫耀的光耀之事。
在朝鲜王与百官前往慕华馆的时候,早已离开碧蹄馆的唐浩然一行,同样在往慕华馆的路上,感受着周围传来的敬意,穿着一身官袍的唐浩然骑于马上,他的神情肃穆,拉着马缰的手心似乎冒出了些许汗水。
“还有多远?”
一旁的商德全闻声后,连忙答道。
“大人,还有三里,估着朝鲜王应该已经到了慕华馆!”
此时的商德全看似平静,可那平静的内心却不住的敲着鼓,他时而把视线投向身后的卫队——五百人,这是现下大人随行带来的卫队,至于其它人,嗯……都留于碧蹄馆营地。
“一、二、一……”
在碧蹄馆下方的营地上,六七百名穿着西式军装的卫队官兵正在操练着,随着军官和军士口令声,练习着齐步走,这是最简单的一项,当兵要先学会走路。
不过在口令声中,这些卫兵总会出些差子,或是其中几人的步子没有跟上节奏,进而打乱了全排的步伐,以至于各排的队列完全不成样子,以至于朝鲜驿函瞧着那乱蓬蓬的模样,甚至忍不住笑出声来。
昨日看他们倒是威风凛凛,没想到今日一操练,便现出了原形来,弄了半天,这当真是一群样子货啊。
“叭……”
棍子抽在身上火辣辣的痛,那剧痛让孙逸强吃痛的猛抽一口冷气。
“一、二、一,就是左右左……明白吗?左右左,先是左脚再是右脚,”
或许是因为这些士兵太不成气,以至于操练的军士手下一恼,朝着孙逸强的大腿,又是一棍,虽说那指粗的竹板瞧着不起眼,可抽在人身上却很是疼痛,不过只是两个来钟头,全排人差不多每人都挨了三四棍。
“别以为特么大人不在了,便能偷得着懒,告诉你们,这军饷不是那么容易吃的,于营中一天至少要操练十三个钟头,到晚上,若是不把你练的一躺到床上就像滩泥似的,老子就便是你们养的……”
军士骂骂咧咧着信誓旦旦表示不会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听着长官的话,孙逸强甚至都开始怀疑起自己的选择了——应不应该从军。
先前在路上,他还以为那个军爷说的话,不过只是安慰话,可未曾想,昨个夜里在营中,军爷们告诉他们,现在有一个机会摆在他们的面前——从军!
一个月包吃包住三两五钱的饷钱,着实不少,便是在码头上,他们累死累活的也挣不了那么多银子,可在码头上却胜在自在,那像在这,连学个走路都要挨上不知道多少棍。
“告诉你们,老子在大沽的时候,挨了几千棍才知道咋走的路,在行伍里头,就是把你身上的百姓气打碎了,扔进这炉子里练成了兵……”
嘴上嚷上,这人的眼睛一瞧,瞧着其中一人肩膀耷拉着,手中两尺长的竹棍便拖着啸声抽了上去。
“把胸挺直了!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当兵若是连这都做不到,还是兵……”
听着营地上传来的嚷喊声,李光泽、宋玉新两人无不是脸色沉着,他们时而踱着步子,时而紧张的往南看去,谁也没有说话,或者说,他们压根就不知道,应该说。
若是,若是……
不会的,不会的!
在心里念叨着,宋玉新现在倒是后悔起来,为何当初不再劝上一劝,这一着棋未免也忒……
“崇山兄,你说……”
“杰启老弟,若不咱们下局棋吧!”
虽说心里同样紧张,可李光泽却显得极为平静,取出怀表看了眼,
“瞧着钟点,估计大人也差不多到地方了!”
依如过去迎接清使入国一般,自沿途的一些村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用净土垫了道;路面还洒了水;有点皇帝出行时黄土垫道;净水泼街的隆重;但是这一切并不能掩盖朝鲜的贫穷和落后。路边一栋栋简陋的草屋,那草屋瞧起来亦是破败不堪,给人一种随时可能坍塌的感觉。
就在唐浩然感叹着朝鲜的赤贫时,随着的朝鲜迎宾官手指着前方。
“天使大人,前面就是迎恩门,我国王上与百官已候多时……”
顺着朝鲜迎宾官手指的方向看去,一座并不算高大的牌坊式的门楼,在一旁还有一栋宫殿式建筑,想来那便是慕华馆了。
“我等速速前去,莫要让王上久等了!”
话音一落,唐浩然便轻夹马身,马速快了些许,后面的卫队也加快了脚步,因为相隔里许的关系,敕使一行加快速度的一幕同样落在李熙的眼中,这一幕倒是让他的心底一松暗道。
“看来这唐大人,也是个知礼之人!”
过去敕使来朝,便是这一里之地,也会照着三里的慢慢走,以彰显他的“敕使”威风,而这唐浩然却全然不同,虽只是稍稍加快速度,不过就是快上几分钟,可瞧在朝鲜王与百官的眼中,却让他们颇是受用,心下顿时对唐浩然生出好感来。
待到离迎恩门尚有百米时,唐浩然一勒马缰,跳下马来,稍整理下衣冠便朝着朝鲜王走去,朝鲜王与百官亦迎出迎恩门约五十米。
依着袭自明朝的定规,在唐浩然距离尚有近丈时,李熙便深冲其鞠躬,同时出言问候。
“敕使一路舟车劳顿,多有辛苦!”
相比于李熙的恭顺,唐浩然的回礼则显得有些高高在上,只是搭手相鞠罢了。
“大清驻扎总理朝鲜事务大臣唐浩然见过王上!”
而这也恰说明了中国与朝鲜的关系,便是作为三品官的唐浩然于朝鲜,亦无须在朝鲜王先行全礼后回以全礼,地位高下因而自判。
在官方式见礼的同时,唐浩然又细细打量了一下面前的李熙,这位便是所谓的“大韩帝国”的开国之君,眉宇间全没有一丝为人君者应有的气质,更谈不上所谓的“王霸之气”,甚至唐浩然心底还产生了一种错觉,眼前的李熙似乎与光绪倒有几分神似,嗯,就是那种气质中软弱。
“使君之礼,小君不盛惶恐!”
李熙忍着内心的不快,再次依着祖规行礼时,唐浩然则往前数步,扶其双臂,这次倒是没让其行全礼。
“王上客气……”
在众人的注视中,在其身后东侧数百米外的半空闪过一道红亮的信号弹时,唐浩然的笑容却突然一敛,沉声道。
“又岂能掩王上背华之罪!”
(今天两更,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求收藏、求推荐)
第14章 鸿门(求收藏、求推荐)
繁星高悬于夜空上,在夜色的笼罩下,一队士兵行走于水稻田中,此时的稻田半人深的水稻瞧着长势极为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