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 >

第74章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第74章

小说: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心知唐子然的为人,可张之洞却还依有些疑惑,若非算计上了这边,又岂会不远千里派人于此求助?

    这个唐子然啊……一声感叹之后,张之洞却又是一笑。

    “算了,反正这银子都借给他了,便是他把这银子弄没有了,到时候老夫也有法子再挤出来,现在,就暂且由他吧!”

    (这码字码的,都忘记今个是个大日子了希望参加高考的朋友都能考个好成绩!上个好大学,再谈场不枉青春的恋爱,今个这可是第三更了,求月票,若是您看的满意,不妨再赞一下,投张月票鼓励一下无语!拜谢!PS:帝国的朝阳读者交流群:欢迎你的加入)

 第42章 谋财(第一更,求月票)

    禁烟局,再次来到禁烟局,瞧着禁烟局那高大的衙门,宋玉新的内心却是一阵感叹,当初随大人创办禁烟局时,又何尝想到这禁烟局初成之时,即是大人离任湖北之日,当初大人把一切想的太过简单,自己未尝又不是?

    不过虽是如此,恰如大人当初所料一般——这禁烟局凭着巨额烟税成为了湖北洋务的根基。

    “杰启老兄!”

    从衙门内迎出来的赵凤昌,一见着宋玉新整个人顿时便热情起来,虽说前阵子大人整顿禁烟局,着实让他一慌,可到最后那棒子不过就是高高的举,轻轻的落,于大人来说无非就是银子罢了。只要这禁烟局能按时把银子解到藩库,供大人办洋务,大人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会之所以会如此热情,说来倒也简单,却是因为这禁烟局当初是由唐浩然所办,而宋玉新是其心腹,无论如何至少在禁烟局的事情上赵凤昌都承他一个情。

    “听闻老弟随子然老弟统监朝鲜,怎么有时间来这武昌?”

    好奇之余,赵凤昌又抓紧机会说道。

    “旧地重游,有所感触吗?”。

    此行有求于人的宋玉新闻言笑说道。

    “也亏是赵大人,在数月内,即把这禁烟一事铺于湖北全省,唐大人提着此事时,对赵大人也是佩服的紧!”

    宋玉新的夸奖着实赵凤昌受用,尤其是这称赞还是来自唐浩然,面上带着些得意。嘴上却又谦虚道。

    “瞧您说的。多亏当初子然设下的规矩。我也这不过就是依着葫芦画个瓢罢了,那能当得起这个夸!”

    嘴上谦虚着,赵凤昌又把话题一转,开始询问起唐浩然于朝鲜的情况来,宋玉新则一一告知,对唐浩然统监朝鲜一事,赵凤昌自然是一番称赞,更是一番佩服。总之好话说了尽,临到了,才把话峰一转,盯着宋玉新说道。

    “杰启,你我不是外人,我与子然的交情你也是知道的,你怎么这个时候到了湖北?莫非是子然那边……”

    赵凤昌的话没说完,眼睛却是看着宋玉新。

    “大人,职下之所以来湖北,却是因我家大人现下之困。非得湖北故友之助不可。”

    宋玉新倒是没有客气,直接挑明了自己的来意——银子。

    “……所以哪。这事还非得赵大人帮衬不可,若无赵大人的禁烟局相助,只恐怕这银行于汉口设行定会无所成!”

    “嗯!这个……”

    赵凤昌先看一眼宋玉新,心里倒是犯起嘀咕,这唐子然提的要求倒也不算,无非就是把禁烟局收取特许商押金存入朝鲜银行,这事倒是不难……沉吟片刻后,他立即胸有成竹地说,

    “这事倒也不难,可老弟,即便是这银子要存进这个朝鲜银行里,恐怕还得这朝鲜银行先在汉口开行才是!”

    赵凤昌并没有一口回绝,虽说朝鲜银行是朝鲜统监府设立的银行,可若是没有制台大人的同意,其又岂能于汉口设行,若是有了大人的许可,他这个人情无论如何都得做,如若大人不同意……那可就别怪赵某人不念旧情了。

    “这……”

    迟疑了一下,宋玉新继续说道。

    “请大人放心,制台大人那边,定不会回了此事,今天能得大人这句话,职下便能和唐大人那边交待了!”

    又客套了一会,待将宋玉新送出衙门之后,赵凤昌不过是刚回到衙门里,便瞧见桑治平从内堂走了出来,似笑非笑的瞧着赵凤昌。

    “仲子先生,您这所笑为何?”

    亲自为桑治平倒上一杯茶,赵凤昌笑问道。

    “竹君,也就是你,把事都推给了大人!”

    桑治平的话里倒是没有客气,不过在这幕中也就只有他作为张之洞的故友入幕,能与赵凤昌这位总文案说出这样的话来。

    “瞧您说的,我也就是个话,若是朝鲜银行当真于汉口设分行,不用他宋杰启上门,也不用子然打招呼,我都会把银子存进去。”

    虽说禁烟局的烟款存在汇丰银行中,每年赵凤昌能落一厘的好处,可若是大人那边有所吩咐,他却只能跟着去办。不过他并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谈下去,而是反问道。

    “子然怎么想起来办银行了?”

    “这银行也是一门学问。”

    桑治平感叹着说道。

    “若是我没记错的话,在《泰西策》里头,子然曾提过,现代西洋诸国之银行家看上去彬彬有礼,其实大权在握,口中笔下运筹帷幄,世界金融竟全为其所左右,各国工厂商业以至政府亦仰其鼻息,其既然对银行家如此推崇,又岂能不办银行?”

    桑治平的话让赵凤昌深以为然的点下头。

    “原来如此啊!那大人的意思是……”

    沉默不语的桑治平,从袖袋里取出一个手本来,递了上去。

    “这是大人的批文,请赵大人看看。”

    慢慢地翻开大人的批文,待看清其中的内容,赵凤昌的脸色不由微微一变,制台大人不单同意朝鲜银行于湖广开办业务,更准备将海军衙门铁路专款存入银行生息,表面上是7厘的利息远高于汇丰的行息,可这举动的背后是意思?又岂需多言?

    “我明白了!”

    点点头赵凤昌连忙感激道。

    “多谢仲子先生提醒!”

    对于赵凤昌的谢,桑治平倒是没有回应,而是直接说道。

    “大人一直称赞竹君是个会读书也是会做事的人,想来即便是不需我来提醒,竹君自然也知道该如何办。”

    乍一听来。赵凤昌还不以为意。可对桑治平的话稍加思索。顿时便急得头上冒汗,想到前阵子大人于自己主持禁烟局的不满,虽说后来这解库的银子总算是“正常了”,可谁知道大人心底是否有些微词,现在桑治平的话,更是让他心下一紧,连忙恳声道:

    “这……还请仲子先生明示!”

    “竹君,你要知道。有些事情,大人想做,但没办法去做,想帮,但没办法去帮!知道这些便行了”

    桑治平笑了笑,站起身说道:

    “好了,这时间也不早了,我那边还有些事,竹君,大人的话。你自己好好想想吧!我这还要去见一见杰启!”

    丢下一句话,全不顾赵凤昌满面的急色。桑治平便径直离开了的禁烟局,在他离开禁烟局时,想他人弹劾赵凤昌主持禁烟局后贪污不下数十万两的风闻,却是冷冷一笑,旋即又摇头暗叹一声,那脸上全是一副无奈之状。

    “能帮你的也就这么多了……”

    远在汉城的唐浩然自然不知道湖北借款一事的进展,亦不知张之洞、桑治平等人的想法,依如过去一样,最近一段时间,他整个人完全被银钱之事给牵伴着,随着各项事务的展开,每天白花花的银子往外流着,眼瞧着公司和银行就要见底了,心情自然也就一日不如一日。以至于到现在,唐浩然只能完全把希望压到银行的身上。

    “靠自己的钱不够,那就得想法用别人的钱!”

    在朝着位于城北的机器局走去的时候,坐在马车上的唐浩然冲着身边的唐荣俊说道。自己的银子不够用,只能另外想法子的他,除去银元铜元之外,这会却已经把念头动在了银行的身上。

    “大人指的是借钱?”

    作为朝鲜银行总办的唐荣俊,是所有的留美幼童唯一学习金融且又有银行工作经验的人,也正因如此,他一来便被委任为朝鲜银行总办,负责创办朝鲜银行,而他的工作也极为出色——仅用一个半月便仿效汇丰银行首先制定的了银行的各项制度,并且从上海、天津等地拉来了一批外资银行内郁不得志的华裔雇员。

    现在唐浩然刚一指到用别人的钱,唐荣俊立即联系到了借款,于是便立即建言道。

    “大人,平壤那边不是来信了吗?现在已经于平壤一带发现了多处露天矿苗,其中埋层最深者亦只有不足十五英尺,若是一切顺利的话,岁末即可出煤,待到明年大同江解冻时,航运公司可首先将煤运往天津、上海等地通商口岸,待到煤路铺开后,可以把航运公司先行抵押予诸如汇丰等银行……”

    唐荣俊小心翼翼的道出了他的计划,在创建朝鲜银行的过程中,他总算是弄清楚了统监府的现况,在朝鲜看似高高在上的统监府一分钱没有,所有的资金皆是来源于“北洋实业公司”,而北洋实业实际上是唐浩然的私产,至于朝鲜银行创办的五十万元,不过是朝鲜官府交予统监府的经费,甚至其中还有二十万吊旧钱,用穷困莫名来形容统监府到出再恰当不过,这反倒让他的压力变得更大了,如何筹钱,不单是统监府的事情,同样也是他这个银行总经理的事情。

    “这样从航运公司那里可以回收部分资金,这笔钱可用于煤矿扩建,待煤矿扩建展开后,再以煤矿抵押贷款,用于修筑铁路,首先筑通仁汉线,待其筑通后,再以其抵押……”

    听着唐荣俊道出的那个抵押复抵押的“融资方式”,只是微微一笑,这种经营方式在后世的企业扩张中极为普遍,现在唐荣俊能想出这么一个主意,倒也难为他了。

    “树奇,”

    凝视着唐荣俊,唐浩然笑着问道。

    “借钱总需要还的,再者,这么点钱解决不了问题,树奇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帮我个忙?”

    话声稍顿,唐浩然轻声说道。

    “帮我弄个千把几百万两银子来?”

    (再次厚颜求月票,求点赞,你的每一分支持都是无语始终努力坚持的最大动力!PS:帝国的朝阳读者交流群:欢迎你的加入!)

 第43章 拓财(第二更,求月票)

    “咣、咣……”

    机器局厂房内,悬空的天轴在蒸汽机的带动下,通过传动皮带将动力传至机器上,伴着机器的轰鸣一张张红铜铜板被冲制成一块块铜饼,铜饼又被制成一个个紫红色的铜元。

    在震耳欲聋轰鸣声中声,郑廷襄这位月前刚从美国来到朝鲜的机器局总办,神情略显得有些紧张,虽然在技术方面他有着足够的自信,但是他只是一个机械工程师,或许在美国参与了布鲁克林大桥的筑建,也曾于工厂中出任技术工程师,但却还是第一次主持一座工厂,这家工厂的规模或许不大,机器不过两百余部,中朝工人亦只四百余人,可毕竟是目前统监府规模最大的工厂。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座工厂关系到统监府的未来——银元以及当十铜元的制造都将在机器局内进行,而这又关乎朝鲜钱制改革能否顺利实施。为了保障钱制改革,更重要的是为统监府获取钱利以支持特区以及平壤周边矿场建设,他更是改造了数十部机器局旧设备,以用于制造铜元。

    “大人,若按每天开工一班,十一个小时计算,铸钱车间每日可制造30万枚当十铜元……”

    郑廷襄小心翼翼的汇报着铸钱进度时,唐浩然只是拿起一枚铜元仔细查看了一下,当十铜元是唐浩然亲自设计的,与记忆中的晚清铜元并没有多少区别。

    如果非要说区别的话,恐怕就是正面的梅花纹环绕的“当十文”,背面依然是蟠龙。铜元上不带有朝鲜字样。仅只有正面见光绪年号以及百枚换银币一圆的字样。之所以设计这种铜元,倒不是为了强化“宗主权”。而是为了能够让铜元于国内流通。银元也好、铜元也罢,最终都要流通至中国,只有借助中国庞大的市场,才能使统监府获得足够的钱利。

    “一天30万,也就是三千元……”

    于心底盘算着每日的利润,虽说每日利润近千元,可一年几十万银元又能干?

    抬起头。注意到厂房上高悬的电灯看去,唐浩然看着郑廷襄问道。

    “厂房中既然装了电灯,那么晚上干活是否对工作有影响?”

    电灯,或许没有这个发明于工业时代的意义更为重大了,在电灯之前人类的生产只局限于白天,而在电灯之后,人类第一次真正战胜了黑暗,而工厂于夜间生产亦成为可能。

    “电灯?”

    抬头看着头上的电灯,在美国工厂任职的经历使得郑廷襄对夜班生产并不陌生,想通大人的想法后。郑廷襄连忙回答道。

    “大人,厂房内用的电灯皆是150烛光爱迪生电灯。在晚上生产完全没有问题,大人是想再开一班?”

    “那就再开一班,毕竟,咱们现在在仁川和大同江有几千工人需要发工钱,树奇……”

    说罢,唐浩然扭头看着唐荣俊吩咐道。

    “两地的分行建的怎么样了?还有设立在山东各海口的分理处,也要办好!”

    建立分行以及分理处是为了将银元、铜元发行出去,相比之下设于山东通商港的分理处无疑更为重要,在分理处劳工家属凭单即可领取五成的工钱。

    “帮我弄个千把几百万两银子来?”

    从下了马车,唐荣俊的脑海中便反复思索着这个问题,这会听大人这么一问,他才回过神来。

    “啊……”

    回过神的唐荣俊连忙应声道。

    “大人,最迟下个月,分理处就能投入使入……”

    在提及分理处时,唐荣俊瞧着那成箱的铜元,眉头却是微微一锁,那些劳工的家属会接受朝鲜铜元吗?

    瞧着外观精美的铜元,唐荣俊又联系到先前大人说的那句话“帮我弄个千把几百万两银子来?”,如果仅只是靠铜元的话,至少需要制造二十亿枚铜元方才有可能实现这个目标,可制造二十亿枚铜元又需要多长时间?

    当唐荣俊思索着这些问题,恍惚着随着唐浩然、郑廷襄离开铜元厂后,一行人又来到了枪炮厂,枪炮厂就是朝鲜于十年前通过北洋军械局采购设备在北洋军械局的帮助下建立的汉城制造局,虽说拥有百余台设备亦有数十名于天津培训的熟练工匠,可过去十年间却仅只能从事枪械维修、翻新之类的工作。

    作为统监府下第一家“军工企业”,唐浩然自然对其极为看重,甚至之所以委托郑廷襄负责机器局,正是欲借其机械专长,使枪炮厂步入正轨,从而奠定军事工业的基础。

    相比于伴着机械轰鸣声显得震耳欲聋的铜元厂,不过只有数排西式厂房的枪炮厂却显得有些“安静”,现在不仅枪炮厂压制弹壳的枪弹厂已经并入铜元厂,甚至就连同工人亦并入铜元厂,在某种程度上,枪炮厂正处于停工之中。

    在厂房之中,只有十几名工匠正在维修朝鲜军使用的旧式步枪,这是目前枪炮厂仅有的“业务”。

    “仁玉,以现在枪炮厂的设备,可以生产步枪吗?”。

    瞧着车间内的同样以天轴传动的设备,唐浩然反问道,现在对于武器生产他倒不怎么上心,这倒不是因为有北洋军械局的“仓库”,而是因为资金的窘迫使得统监府不可能制造大量的武器。

    “大人,设备上完全没有问题,如果制造毛瑟式单发步枪,每日可出枪十支,如以在下来看……”

    操着并不流利的带着广东口音的官话,郑廷襄谨慎的答道。

    “若枪炮厂造枪,应仿制日制村田18式步枪,相比毛瑟步枪,其省略枪机卡笋;生产性能更为简单,若制造村田18式步枪,每日出枪可达15支……”

    既便是如此一年不过五千多支步枪,还不够一个混成协用的,这兵工厂若是不加以扩大,恐怕还真得从北洋军械局想办法,不过工厂的规模虽说不大,倒也可以作为育才,再则矿场那边还需要这边生产部分简单的设备。

    “仁玉,虽说眼前这枪炮厂不制枪炮,而要代制机器,可枪炮总归是其本职,回头我让警察部送来几支李氏步枪,你研究一下它的原理,看看能不能改进一下……”

    嘴上说着,像是想起似的唐浩然又拿出记事本,用铅笔在记事本上绘制了一个简单的草图。

    “现在卫队和警察部用的李氏步枪,虽说使用弹匣供弹,可却需要一发发的装弹,这是桥夹,五发为一夹,通过枪机上的桥夹卡槽装弹,你看看研究一下,能不能让李氏步枪使用桥夹供弹……”

    之所以会提及桥夹是因为八年后的布尔战争,使用李氏长步枪的英军被布尔人收拾的没有脾气,布尔人的毛瑟步枪是用桥夹装填的,一次就可装满弹仓。而虽然李氏步枪容量比毛瑟步枪多了一倍,但装填时只能一发一发地装,很费时间。

    “还有……”

    翻过一页后,唐浩然又继续画起了草图。

    “这是手榴弹,用铸铁制弹壳,钻孔木柄的拉火管和火炮上的拉火管差不多,只不过有三四秒的延时,用拉火绳拉发……”

    瞧着大人于纸上绘制的手榴弹草图,郑廷襄的眼睛睁大,全是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而接下来大人又绘起了另一种武器的草图,虽说只是原理但已经足以让郑廷襄为之惊叹。

    “……迫击炮相比其它火炮更简单一些,它的膛压低,可以使用普通钢管制成,考虑到现在卫队以及警察部的情况,轻便易携带的迫击炮更适合他们,仁玉,……”

    将手榴弹、迫击炮的草图交给郑廷襄时,唐浩然面上带着微笑。

    “这几种武器你可以先研究一下,试验一下,等到时机成熟了,咱们再扩建兵工厂,生产这些武器!”

    现在没有充足的资金用于生产,并不意味着不能进行试验,在天津时没有工厂为自己研制,现在自己守着一个工厂又岂能不干些?没准战争爆发后,部队还要靠着其赢得战争的胜利。

    “是,大人。”

    接过那几张“图纸”,郑廷襄恭敬的答道,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