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

第88章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第88章

小说: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呷ァ!氨鹜舜餍叹甙。 奔皱恿僮撸懿偎透庋痪浠啊
  疯透了!是吕蒙让六十岁的曹操如此疯狂。
  曹操毕竟是曹操,得知贾逵真的戴上刑具之后,怒气稍消,就下了一道命令:“贾逵并无恶意,原谅他,让他官复原职吧。”曹操还是认为应该出征。这时,他的参军(参谋)傅干再谏,曹操还是不听,执意出征。
  不杀杀吕蒙这小子的威风,曹操就活不下去了。
  结果怎么样呢?孙权严阵以待,曹操冷静了下来,下令撤军。七月出兵,十月回到邺城,前后不过三个月,除掉路上的时间,曹操此番出征,似乎就是为了把对吕蒙的怨愤发泄出去。师出无功,跟随了曹操二十多年的首席谋士荀攸还病逝途中。曹操为自己的疯狂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中国之大,也就是吕蒙能逼得曹操如此疯狂。
  


第三节 成本主义
  盘桓江东的鱼鹰——
  好消息!特大好消息!吕蒙将军担任我们的太守了!
  庐江人奔走相告。吕蒙最近人气飙升,成为江东政坛冉冉升起的一颗明星。追星的风气自古即有,人们都希望见到吕蒙。攻下皖城之后,孙权就拜吕蒙为庐江太守,所俘虏的人马都分给了吕蒙,另外又在寻阳赐给吕蒙屯田的士兵六百人,属官三十人。庐江人很自豪:吕蒙偏偏到了庐江而不是其他地方担任太守。
  可是,庐江人却很难找到自己的太守——庐江太守吕蒙基本不在庐江开展工作。
  吕蒙被借调到庐陵郡平定山越叛乱。卧薪尝胆,西施浣纱,范蠡泛舟,春秋时候的吴越之争具备大片的要素,而越人更像是华夏民族的隐者。到秦汉时候,他们被中原逐渐打压,只得躲到深山老林里去。他们的生存环境是恶劣的,所以经常出山抢掠资源。适者生存,山越族在生存的锻炼里,变得格外好武善战,野战能力尤其突出。庐陵郡山越叛乱,孙权派了一员大将去,失败;再派一员大将去,再失败;再派一员大将去,再失败……一个又一个大将,都不能解决问题。
  “鸷鸟累百,不如一鹗。”孙权引用《汉书》中的话,派吕蒙出场。吕蒙早就把《汉书》读熟了,他知道鹗,虽不如鸷鸟飞得高,飞得远,用力也不如鸷鸟,但是却最善于捕猎,因此被人们驯养为鱼鹰。小时候在稻田里劳作的时候,吕蒙就经常见到大人用鹗来收获一篓篓的鱼儿。
  打仗就如同捕猎,要讲究成本。利润=收益…成本,决定利润的,不仅仅是收益,还有成本,有时收益无法评估,风险太大,那就只能控制成本。这就是成本主义。
  来到庐陵郡以后,吕蒙采取了成本最小的做法,变全面打击为斩首行动,杀了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叛乱组织者,释放了不明真相的广大群众。平定山越的困难就在于你一打他,他就跑进山林里去,你一走,他就出来。这一进去,一出来,总得有人召集,把召集人杀了,叛乱不就平息了吗?事情本来很简单,别人没做好,是因为别人不是草根出身。吕蒙做好了,是因为吕蒙是草根出身。成本主义是草根生存最需要的哲学,因为赔不起,因此,吕蒙是最讲成本主义的。
  草根当自强,在底层打磨出来的生存智慧,更有价值。
  庐陵郡从此安定了。这时的庐陵郡太守很可能是一个叫吕岱的人。庐陵郡的稳定和谐,是庐江郡太守创造的。吕岱,你快找块豆腐撞死吧。可是,吕岱四十多年以后,活到96岁才死。输给吕蒙,根本不算是输。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
  “支援庐陵的任务完成了,我们怎么还见不到自己的太守啊!”庐江人着急地问。
  吕蒙又被派去了湘江前线,去对付天下闻名的万人敌大将——关羽。而这时的湘江前线,本来是由大都督鲁肃镇守。鲁肃的优点是这人挺好,缺点是这人太好了,好到了把荆州“借”给刘备的地步。这是千里疆土啊,他以为是三棵韭菜两根葱吗?孙权为此耿耿于怀。孙权决定用武力夺回荆州。他兵分两路,一路二万兵士,夺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这是主力,另一路屯扎在巴丘,防备关羽,是策应。按照职阶,应该是由鲁肃指挥主力部队,但是,事实上,孙权已经用吕蒙来代替他了。
  吕蒙是一只盘桓在江东的鱼鹰。从被任命为庐江太守后,吕蒙在其他郡的时间远远超过在庐江郡的时间。这说明,孙权根本没打算让吕蒙做一个简简单单的庐江太守,而是把他看成东征西战的都督。庐江人看不到自己的太守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庐江人为见不到自己的太守而抑郁时,征讨荆州南三郡的战士却无不兴高采烈,他们都认为自己撞了大运。跟着吕蒙打仗,似乎还没有失败过,总能立功。而且,吕蒙是孙权的红人,这连长江里的王八也知道。
  将士们纷纷请战,吕蒙却不理不睬,一个劲地在那里写字。吕蒙早就摘掉了吴下阿蒙的帽子,让人刮目相看了,大战在即,他却写写画画,莫非想做作家或者书法家吗?
  找托儿是降低成本的捷径——
  几天后,消息传来:长沙、桂阳二郡不战而降。原来,吕蒙那几天写写画画,是在起草劝降信。很遗憾劝降信的内容不见史载,我们无从领会吴下阿蒙让人刮目相看的文笔。但是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吕蒙能用文字摧垮长沙、桂阳二郡守将的精神防线。本来,刘备在南三郡并未渗透多少影响。刘备虽然在荆州多年,但是主要活动范围却在南郡,南三郡刘备可能也就是去视察了几次工作,给几个单位题了题词。南三郡的人才懒得为刘备死战呢!
  三个郡,两个投降了,还有一个零陵郡没投降。人心是不一样的,零陵太守郝普把吕蒙的劝降信扔到一边,加强防备,就是不打算投降。
  郝普,你真是亲人!吕蒙的手下将士简直想给郝普跪下,感谢他不投降,让他们有了打仗的机会,保留了立功的希望。
  可是,他们很快发现他们这次出征就是来打酱油的。刘备得知吕蒙夺取三郡,就亲率大军五万回到公安,并让关羽率领三万兵至益阳,摆开一副血战到底的架势。山雨欲来风满楼。孙权急忙让鲁肃率领万人由巴丘驰援益阳,同时急召吕蒙舍弃零陵,立即赶回去支援鲁肃。
  吕蒙收到这道紧急命令的时候正是深夜。命令连夜送来,可见紧急。吕蒙把命令揣进衣服里面,摁了摁,确保不会掉出来,接着他下令:“召集诸将,举行紧急会议!”
  吕蒙第一句话:“天明攻城!”诸将们兴奋无比:终于可以攻城了,可以立功了!可是,今晚列席会议的那位老先生是谁?将士们纷纷猜测。
  今天晚上的军事会议,吕蒙请了一个老头儿列席。大家一开始都以为是姜太公下凡,给东吴做军事顾问来了。后来,大家才知道这老头是南阳的邓玄之,郝普的老朋友。吕蒙在进攻酃湖的时候,把他请来(估计是绑架),本来是打算要他劝降郝普的。
  这几天,邓玄之一直摆谱,拿捏着不去劝降郝普。估计是吕蒙为了降低成本,给他的红包不够。
  今晚,吕蒙当着他的面,对部将一一部署任务,然后对部将说了最后一句话:“天明攻城!”
  然后,吕蒙转头对目瞪口呆的邓玄之说:“郝普想做忠义事,是不识时务;刘备在汉中为曹操部将夏侯渊围困;关羽在南郡,而我们主公亲自率兵逼住他。最近关羽想援救酃湖,却被我方将领孙规打败,这你在酃湖也见到了。刘备和关羽解救自己都做不到,哪里还会援救零陵?”
  幸亏那时信息传播途径不畅。要是搁今天,那边刘备出发前,在微博上直播进军情况,那谁能瞒得住啊。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是与时代同步的。
  吕蒙继续说下去:“现在我军士卒精锐,人人都想效命,我们的主公孙权派的后续部队正在路上;郝普以危在旦夕的生命,等待没有希望的援救,就像在牛蹄那样大的水坑里挣扎的鱼,却想依赖长江、汉水流到自己面前救命。”邓玄之想:牛蹄子都出来了,一看这人就是苦出身,小时候放过牛。
  “如果郝普一定要坚守孤城,现在我计算力量,攻下这座孤城,简直要不了一整天,”吕蒙以悲悯的语气说,“城破之日,郝普自己死了,又对事情有什么帮助呢?再说,他的百岁老母白发苍苍却跟着受诛,岂不痛心啊!”
  吕蒙此前做足了功课,连郝普有个百岁老母亲这事儿都搬出来了。吕蒙说到这里,停了下来,让邓玄之酝酿一下悲痛的感情。
  邓玄之用颤抖的声音说:“难道……难道……事情无法挽回了吗?”吕蒙刚才布置天明攻城,就在他眼前。
  吕蒙叹口气,说:“唉,谁让我心软呢!我估计是这位郝太守得不到外边的消息,认为可以依赖救援,所以才走到这一步。您可以去见他,为他陈述祸福利害。”
  邓玄之感激涕零,急忙起身,一路小跑着向零陵城赶去。他唯恐吕蒙反悔不再让他进城劝降郝普。
  “郝普,我救你来了!”一见到郝普,邓玄之就以救世主般的语气嚷了起来,“我亲自参加了吕蒙的军事会议啊!天一亮他就要开始攻城了!你等不来救援的!”
  老朋友的话总是可信的。看邓玄之急切的样子,郝普终于害怕了,说:“好吧,为了白发老母,我就听你的。”
  “我得尽快出城报告给吕蒙,他要是反悔不允许你投降,那你就惨了……”邓玄之匆匆地走了,正如他匆匆地来。
  吕蒙带人去零陵城门口迎接郝普。郝普出来了,吕蒙迎上去,拉着他的手,陪他上了船,确保能控制住他了。这时,吕蒙掏出孙权给他的撤兵令来,递到郝普面前。
  郝普不错眼珠地看着孙权的撤兵令,吕蒙则拍着手,哈哈大笑。郝普这时才知道刘备已经来到公安,而关羽也已经推进到益阳。
  羞死人啊!郝普真想钻进地里,但这是在船上。就这样,吕蒙不费一兵一卒,轻取南三郡。
  竞争的双方,注意力都集中在对方身上,这时,就会比较容易相信第三方。找托,让第三方出现,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就会降低竞争的成本,扩大利润。吕蒙利用邓玄之为托,不费一兵一卒,取得零陵。
  将士们找吕蒙抗议:你这样搞,让我们怎能立功?他们有一句话没说出口:“你忘记了自己小时候发誓作战立功以谋富贵吗?”
  可是,他们是一边笑着一边抗议的。能和吕蒙这样的人生活在一个时代,是多么荣幸的事情啊。
  功劳都在吕蒙一人身上。取得南三郡之后,孙权又把寻阳和阳新赏赐给吕蒙做奉邑。孙权不是慈善家,他是看准了吕蒙能创造非凡业绩,才给他最大红包的。
  以近乎零的成本取得南三郡,这还不是吕蒙的最佳业绩。
  


第四节 面对强者
  把所有人当托儿——
  鲁肃:横江将军,汉昌太守,周瑜之后的东吴军事统帅。
  吕蒙:虎威将军,庐江太守,濡须督,东吴区域军事统帅。
  217年,鲁肃和吕蒙的岗位和职务是这样安排的,最起码在公布文上是这样。开会的时候鲁肃绝对要坐在吕蒙上首。
  可是,官场总会有些玄奥莫测的事情出现。鲁肃自从214年在皖城之战后被拜为横江将军一直到217年去世的三年的时间里,他的官职再也没有被提过,史书也未记载此期间他受过何种赏赐。而在这三年里,吕蒙却由偏将军升到了虎威将军,与鲁肃同样是杂号将军,平级。耐人寻味的是,吕蒙还被授予左护军一职。护军不是常设职务,一旦进行战争才置都督,总领三军,一般有中、左、右护军,是作战部队的最高指挥官,这才是人们所说的大都督。周瑜曾经担任过中护军,继任周瑜的鲁肃似乎也该授予护军之职,但是孙权没有这样做,而是让吕蒙担任左护军。虽然左护军不如中护军职位高,但是鉴于周瑜之后东吴再无中护军,所以吕蒙这个左护军,可以说是大都督了。
  这是一个信号——孙权在军事行动上更多地依赖吕蒙而不是鲁肃。
  可是,向来果敢的孙权,为何不直接换掉鲁肃呢?这是因为鲁肃还有利用价值。鲁肃对孙权集团的亲善形象,对刘备集团同样具有杀伤力。例如单刀会,由鲁肃出面,关羽就会感到理亏。但是,这还不是鲁肃最重要的价值。当鲁肃与关羽联欢的时候,吕蒙却找到孙权建议说:“如今让征虏将军孙皎拒守南郡;潘璋进驻白帝;由蒋钦带领一万人的流动部队,沿长江或上或下,敌人出现在哪里就赶到哪里;而我则为主公向前占据襄阳。像这样,还担忧曹操什么?还依赖关羽什么?”
  短短几句话里,吕蒙把孙皎、潘璋、蒋钦等人的军队都安排好了任务,他不是大都督是什么?他说不用担忧曹操,不用依赖关羽,是因为鲁肃一直极力主张联合刘备同心协力对付曹操。刘备集团真的可以依赖吗?吕蒙继续说:“再说关羽他们君臣,依仗其狡诈好斗,反复无常,是不能把他们当作心腹好友对待的啊。而今关羽之所以没有立即向东侵犯我们辖境,原因就在于主公您无比圣明,我等还活着啊,如今不趁我等强壮时打他们的主意,我等一旦死去,想再施展力量,还可能吗?”
  从这番谈话里,我们知道未到四十岁的吕蒙,身体状况极端不好,甚至到了安排后事的地步。
  吕蒙与孙权一遍又一遍地推敲着进攻关羽的时机和细节。孙权之所以迟迟不发动对关羽的进攻,是因为孙权在一个二选一的题目上纠结着:A。攻打荆州;B。攻打徐州。吕蒙帮他回答了这道选择题:徐州陆路畅通,适合骑兵作战,江东今天得到徐州,曹操后天就会前来争夺,即使用七八万人守卫徐州,还是让人忧虑。要知道,曹操是以骑兵起家的。吕蒙建议选A,东吴的优势是水军,不如西取关羽,完全占据长江,那东吴的实力就会更加壮大了。
  耐人寻味的是,在鲁肃极力维系与关羽的蜜月关系的时候,吕蒙和孙权却在商量着进攻关羽的事情。人们有理由怀疑鲁肃仅仅是一个托儿,吕蒙和孙权只不过是把他推到前面,用他的友善来麻痹关羽而已。
  可是,托儿毕竟是托儿,吕蒙什么时候代替鲁肃,被推到前面去呢?可是,让鲁肃下课可是一个天大的难题啊。
  孙权是幸运的,在需要与刘备联盟的时候,鲁肃站了出来;在需要与刘备翻脸的时候,鲁肃死了。鲁肃啊鲁肃,你可真是生得伟大,死得恰到好处。要是他再晚死两年,那就有可能成为孙权讨伐关羽路上的绊脚石,那时就会君臣反目,鲁肃不是被贬谪就是被疏远,最后灰溜溜地死去。而现在,鲁肃很识趣地病死了,孙权还能够为他开追悼会,为他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周瑜死前留下遗言,推荐鲁肃为继任者。而鲁肃死前,却没有推荐吕蒙为继任者,也没有推荐其他人。是因为吕蒙实际上早就代替了他,没必要浪费生命最后时刻多此一举推荐吕蒙,还是因为觉察到吕蒙会破坏孙刘联盟呢?
  鲁肃死了,谁都以为继任者肯定是吕蒙。可是,一个让大家震惊的消息传来:孙权确定的人选是严畯,不是吕蒙!
  太诡异了!
  论专业,严畯是文臣,他从小就沉溺于治学当中,尤其擅长解说文字,要是开个文字研究的课题,非由他担纲不可。
  论经验,严畯并无作战经历,更无战功,估计一上战场即使不会吓得尿裤子,拿起刀来也会掉到自己脚面上。
  论官职,严畯是骑都尉、从事中郎。骑都尉估计也就是挂职,他前面的裨将军、偏将军、杂号将军,开会时要坐满一个操场,而他只有扒着栏杆向操场里瞧一瞧的资格。
  那就只有一个解释了:严畯家的祖坟上冒了青烟。大家虽然不理解,但还是准备向他表示祝贺。毕竟,严畯要当大都督了,以后会用得着他呢。
  可是,贺喜的人却死活找不到他。大家想不到的是,严畯这时正跪在孙权脚下辞职呢。
  “我本来就是一个书生,不懂军事。没有军事才能却占据军事职位,一定会受到责怪。”
  孙权眼皮儿也不抬:“你要勇挑重担,甘愿奉献嘛!不要只顾着自己的学问研究。”
  接下来的几天里,严畯每天的工作就是跪在孙权面前辞职,孙权的工作就是批驳严畯的辞职报告。搞到最后,严畯痛哭流涕,哀求孙权放过他。
  孙权终于被他磨没了耐心,说:“你说你不懂军事,我不信。你骑马给大家伙儿看看。”
  可怜的严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骑上马,看他那笨拙的样子,孙权要笑死了。严畯在马背上全身哆嗦,脸色煞白煞白,可是孙权还嘻嘻哈哈地往前摆手:“走两步!走两步!”严畯闭上眼睛,奋不顾身地一勒缰绳,马儿往前踏了一步,严畯“咕咚”一下掉了下来。孙权叹口气,说:“也罢,不难为你了!幸亏还有吕蒙!”
  严畯颇有自知之明,没有那个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可是,孙权为何让这个连骑马都不会的书生担任江东军事统帅?
  托儿!
  严畯是个学问家,他撰写了中国最早的潮汐学专篇《潮水论》,他兴风作浪的能力也不弱。严畯在这件事上很可能是与孙权演双簧给别人看。孙权先让最不可能做都督的严畯做都督,然后严畯再很高调地拒绝。最后,孙权就顺势推舟地说:“既然严畯因为缺少军事经验而拒绝接受任命,那就让军事经验丰富的吕蒙来担任,如何?”
  如何?还能如何啊,还不是你孙权说如何那就如何!
  为什么不直接推出吕蒙?孙权这是在搞“饥饿营销”,先让严畯拼死拼活地推辞都督职位,造成都督职位无人甘愿担当的假象,这时再顺势推出孙权早就心仪的人选——吕蒙。
  为什么非要用严畯这个托儿出场?这是因为吕蒙是草根。吕蒙起点就是一个穷小子,而且斗大的字认不到一箩筐。虽然后来非复吴下阿蒙,但是在世家清流的汉末,吕蒙洗不掉自己的贫寒气息。如何顺利地把吕蒙推上台,为他树起威信来呢?孙权这时就想了一个办法,用军事菜鸟严畯做托儿,衬托出军事达人吕蒙。吕蒙的军事才能之高,这一点大家都承认。
  严畯反复地说自己不熟悉军事,其实就是为了强化军事经验的重要性。而吕蒙只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