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普京:克里姆林宫四年时光 >

第20章

普京:克里姆林宫四年时光-第20章

小说: 普京:克里姆林宫四年时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伦支海上的悲剧(1)   
  意外的灾难 
  在大多数政治观察家和记者们的眼中,“库尔斯克号”核动力潜艇的沉没无疑是2000年俄罗斯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中最引人关注的。在2000年,8月被再次验证为新俄罗斯最沉重的月份。 
  莫斯科普希金广场的地下通道爆炸案所造成的恐惧和愤怒还未平息,人们就从“北方舰队”巴伦支海海上演习区域听到了令人紧张的消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与指挥部的联系中断。这是一艘大型的、多用途的核动力潜艇。该潜艇自1995年开始服役,被认为是俄罗斯海军中设备最现代、性能最安全可靠的潜艇。 
  8月12日清晨,“库尔斯克号”正在准备进行鱼雷试射演习,并搜索打击目标。无论是对潜艇艇长根纳季·利亚钦,还是对“北方舰队”司令来说,在潜艇演习区域游弋两艘甚至三艘北约国家的潜艇早就不是什么秘密。这种现象早在冷战时期就已经存在,而且还是相互的。尽管潜艇间接近程度非常危险,甚至还发生过碰撞事件,但由于是在公海区域内,因此并不被认为违反了国际法。据一些专家们统计,在苏联和俄罗斯的海军史上,共有大约20次类似相撞事件,而且,在这些事件中责任并不总是在北约潜艇一方。在1992年和1993年,美国总统老布什和比尔·克林顿曾分别就一些危险事件道过歉。当年,俄罗斯方面接受这些道歉时,既未公开事故详情,也未做任何评论。 
  北约情报和指挥机构对“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库尔斯克号”是一艘排水量为2。4万吨的大型军用舰只,其设计、装备专门是用来消灭潜在敌人的航空母舰的。这是一艘同时装备鱼雷和导弹武器的绝无仅有的导弹巡洋舰,较美国类似级别潜艇更具威慑力。“库尔斯克号”配备的导弹没有装载核弹头,但它装备有24枚“花岗岩”巡航导弹。在必要情况下,核潜艇可以从深海海域发射导弹,同时向众多目标实施打击——可以包括地面目标、单艘舰只、大型舰队等。此外,“库尔斯克号”核潜艇还装备了28枚先进的鱼雷,既能攻击潜艇也可用来消灭水面舰只。 
  1999年秋季,“库尔斯克号”完成了在南大西洋和地中海海域的长距自给航行。在这个区域内,苏联过去曾保持过整个联合编队的存在,其中包括潜艇部队指挥系统,维修、休养和补给基地。现在,原有的这些机构已不复存在。1999年的航行是近10年来“库尔斯克号”潜艇第一次不仅要展示俄罗斯的旗帜和俄罗斯力量的存在,而且还要表明俄罗斯在地中海地区拥有的利益和能力。同时,在与北约国家海军反潜力量相抗衡这一复杂条件下,检验新一代俄罗斯潜艇的可靠性也非常必要。那次航行取得了圆满成功,潜艇司令根纳季·利亚钦不仅向海军总司令弗拉基米尔·库拉耶多夫,而且还向俄罗斯总理和代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就此专门进行了汇报。国家元首对这份报告非常满意,舰队司令还呈请批准授予根纳季·利亚钦“俄罗斯英雄”称号。 
  “库尔斯克号”的秋季航行不过是一系列新演练和演戏的开端。对于一支舰队来说,藏在海湾和港口里是无法生存下去的。海军方面还曾决定进行新的、更大规模的地中海航行,其中包括北方舰队一支大型编队以及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的军舰。无论是戈尔巴乔夫,还是叶利钦,都从来没有组织过如此大规模展示海军实力的行动。2000年8月在巴伦支海举行的海军演习,就是为这场规模宏大、困难重重的航行所做努力的一部分。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北约的海军将军们及其所有情报机构对此忧心忡忡了。但是现在,恰恰是“库尔斯克号”与指挥部中断了联系——况且不是在南大西洋,而是在距俄罗斯海岸线仅仅90公里的区域。 
  8月12日的白天,“北方舰队”司令部的担心还并没有表现得太明显,尽管舰队的旗舰“彼得大帝号”巡洋舰的声纳装置曾经记录下了一次响声。后来有报道透露,美国潜艇的声纳系统也记录下了一声比另一声大的两次响声。当时,美国潜艇曾对此感到很不安,因为这个声响明显有别于发射鱼雷。后来人们还了解到, 8月12日大约中午时分,挪威地震学家也曾记录到了两次“地震事件”——一次比较“微弱”,另一次较强,前后间隔时间为2分15秒,地点恰好来自海军演习区域。 
  “北方舰队”司令、海军上将维亚切斯拉夫·波波夫命令“库尔斯克号”艇长报告核潜艇的方位和航行情况。尽管每隔半小时旗舰就向潜艇发出一次联络信号,但潜艇方面一直是一片沉寂。到了晚上,“库尔斯克号”潜艇出事的消息才被公布出去。警报发出后,舰队的搜救舰只起航,开始搜寻潜艇。8月13日早上5点,“库尔斯克号”这个毫无生气的庞然大物被水声装置搜索到了。潜艇旁边没有放置能自动上浮、以便让人们可以迅速与艇上官兵取得联系的失事专用浮标。从前,这一系统曾拯救过不止一艘潜艇。 
  “库尔斯克号”潜艇静静地横躺在海底108米深处,可“彼得大帝号”旗舰这时却束手无策:“北方舰队”的潜水员不能在深于60米的水下作业。在任何一支俄罗斯舰队里都没有专用的基地船和能够在250米深度下作业的深水潜水员(现在,这种设备一般在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上都有,但在俄罗斯的北海上没有这种类似石油钻井平台)。   
  巴伦支海上的悲剧(2)   
  8月13日早7时,俄联邦国防部长伊戈尔·谢尔盖耶夫元帅向弗拉基米尔·普京总统报告了所发生的事故。这次报告内容并没有令人特别担心之处,只是说到了“故障”和“意外情况”。在呈送给总统的报告里,说“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储存有够用一星期的空气和食品,出事范围内的辐射情况正常,两个核反应堆会自动关闭,并可得到安全的保护;救援船只和设备正向事故区域集结;用于事故情况的联络方式和人员的撤出方案均已经演练好。此外,艇长有可能通过能容纳全体船员的、超坚固的、事故中救生专用的密封舱,自主地开始撤出水手们。 
  普京没有提出任何建议:情况应当由高级专业人员掌握,总统本人对他们很了解并且很信任。8月13日,普京开始五天的短期公务休假:在索契和雅尔塔两地,他将与俄罗斯科学院主要成员以及九个独联体国家元首有一系列重要会晤。普京决定不改变自己的计划,只是要求将领们每隔两个小时向他报告一次“北方舰队”事故情况。 
  8月13日一整天,“北方舰队”的救援船只都在不停地向事故区域集中,特种专门设备和俄罗斯微型潜艇的水兵也紧张地忙碌着。8月13日晚,第一次从“阿尔泰号”救援船上下潜的是“钟”型设备。同晚,还从“米哈伊尔·鲁德尼茨基号”救援船上首次下潜了水下救援设备“普里兹号”。下潜工作一直持续到8月14日晨。8月13日,水下声纳员还报告说,他们听到了从潜艇尾舱中传出的有人敲击艇身的声音。这一点可以证明,潜艇内还有人活着。甚至还有报道说,破译出了好像是表示“SOS!”和“水!”的信号。随后,这些消息被认定是不真实的。波波夫海军上将解释说:“我们曾宁愿相信那一切都是真的。” 
  水下设备未能与潜艇尾舱的救生舱口实现对接。但是,水下救援人员也并非一无所获,他们对潜艇的外壳及其周围情况进行了初步考察。这一工作进行了五个多小时,呈现在救援人员面前的是一幅可怕的场景、一场令人难以理解的灾难。潜艇首部被完全摧毁,它坚固的艇身有一些洞隙;一些薄的舰体碎片散落在海底。沿着潜艇的外壳,有一条巨大的、被撕裂的口子。救生用弹射装置已经严重受损。潜艇倾斜成30度角,躺在海底。潜望镜已移位,证明潜望镜曾经遭到过某种意外的、却又突然的巨大撞击。在破损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无论是利用救生用“密封舱”还是给潜艇送空气,都是不现实的。所有救生舱口可能也都受损。波波夫海军上将决定将设计和建造“库尔斯克号”和该系列舰艇的设计师和科学家请到自己的流动指挥部。所有情况均向海军总司令弗·库罗耶多夫作了汇报,后者则立即将这些报告给最高统帅、总统普京。经验丰富、作为职业海军军人的库罗耶多夫做出了令人感到沉重的结论:“拯救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海军上将后来还曾公开地重复了此项声明,但是俄罗斯报纸、广播和电视对他的话却没有给予应有的注意。显而易见,人们都期望更好的结局出现。只有一家发行量很大的报纸公布了海军上将的声明,并配发了以下评论:“做出如此极端悲观的结论——意味着将自己的半个上将肩章扯下来。库罗耶多夫要么是不想对国人撒谎,要么是按照古老的海上迷信说法,展现着比实际情况更坏的场景。可水兵家属到底该信哪一个呢?” (然而过了一天,在发表讲话并首次对事件做出自己评论时,弗拉基米尔·普京说,他不打算玩“寻找替罪羊”这个俄罗斯古老游戏,他对海军指挥部和“北方舰队”领导人也没有任何不满。) 
  俄罗斯救援人员失利 
  8月15日凌晨,在灾难区域已经集结了20多艘水面战舰和事故救援船只以及几艘潜艇。水下救援人员已准备就绪。在核动力重型巡洋舰“彼得大帝号”上,成立了由海军上将维亚切斯拉夫·波波夫领导的行动指挥部,他本人有30年水下工作经历。一些曾参与设计和建造潜艇“库尔斯克号”以及这个赫赫有名的系列其他舰只的专家们也从圣彼得堡赶到这里。迄今为止,这一型号的潜艇还从没有发生过严重事故。 
  天气状况也对救援工作很不利:海上刮起了风暴,海浪达3米多高。许多参加救援的船只断了锚。尽管如此,载着3名潜水员的“普里兹号” 水下装置还是重新开始下潜,试图接近潜艇。一根粗大的缆绳将“普里兹号”与一艘较大的救援船连上。“普里兹号”的任务在于对接上发生事故的潜艇的紧急舱口。如果能固定住,并打开第一舱口的话,就可以在调匀转换闸的压力后打开坚固舰体部分的第二个舱,并救出12名水兵,然后再返回去,营救下一批水兵。在天气良好、海底水流不是很强、潜艇倾斜度不大以及最重要的是舱门完好的情况下,完成这一任务不是很难。 
  但无论第一次还是第二次尝试,都没成功,主要是因为潜艇严重倾斜,海底强大的水流将“普里兹号”冲向一旁。这天晚上,救援人员又两次尝试进行了对接,但均无功而返。无论是在事故现场还是在圣彼得堡的“红宝石”设计总局,“库尔斯克号”的设计者和建造者们的“智力冲锋”进行得都不顺利;潜艇遭受损失之严重,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 
  很显然,所有人都感兴趣的问题是这场意外灾难的原因。有关猜测数不胜数,但是,只有对潜艇的各舱情况、其外壳以及附近海底进行认真研究后,才能得出最终结论。这不是眼前的首要任务,当务之急是应当救出那些可能还活着的人,将牺牲的水兵的遗体从仓内打捞上来。   
  巴伦支海上的悲剧(3)   
  8月16日早9时,“别斯特尔号”救援设施的下潜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该设备有很好的抗水下潜流的性能,可以在水下停留更长时间,它每次可以将多达20名的遇难水兵由潜艇里带出水面。有关部门还可以从其他舰队向巴伦支海调来一套或两套“别斯特尔号”救援设备——它们已经紧急预备好了。这已经不少了,在两大洋,整个美国海军仅有两套类似的设备,而英国海军只有一套此类设备。美、英救援设备的技术性能可能会比俄罗斯的要好一些,但是北约潜艇上的对接口尺寸和规格可能会与俄罗斯潜艇不匹配。当伊利亚·克列巴诺夫副总理在8月15日晚谈到,俄罗斯几乎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救援设备时,他指的就是俄罗斯的设备“别斯特尔号”及其水下救援人员。这不是在欺骗,但仅仅拥有全套设备是不够的,还需要用潜水员的手。但是,这时的“北方舰队”恰恰缺少那些配备有必要设备和工具的深海潜水员。 
  在8月16日一天中,两种设备——“别斯特尔号”和“普里兹号”互相轮换着尝试停靠、吸附和固定在事故救生舱口的围栏平台上,但一切工夫都白费了。总之,无论是对于所有参与救援行动的人们,还是对于整个国家来说,这都是非常沉重的一天。俄罗斯联邦拥有150万军队、庞大的海上舰队、几千位陆海军将领、几万家国防和其他大型企业,但是,她却没有从过去的年代中留下十几位深水潜水员,要求他们能打开沉没在108米海底深处、载有118名船员的“库尔斯克号”潜艇上的救生舱口。 
  而要知道,在80年代中期,仅仅一个摩尔曼斯克就有几十位甚至能够在300米以内的深海处作业的潜水员,还曾有过这个级别的海军潜水员以及配备有专门设备的、可以在任何时候出海的潜水船。然而,这样的救援机构是无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工作的。结果,潜水部门被肢解了——而早在30~50年代它们曾是苏联的骄傲——其主要船只被廉价出售到了国外,按照合同,那些还没有到退休年龄的俄罗斯潜水员留在这些船上工作。有资料显示,摩尔曼斯克最大的潜水用船工作在北海的英国石油钻井场内。他们将波罗的海舰队最大的潜水用船卖给了希腊,根据单据,仅仅是按照1美元的象征性价格出售的。对此,伊·克列巴诺夫副总理保持沉默,大概他根本就对此事一无所知。 
  早在8月15日,普京就原则性决定使用来自国外的帮助。8月16日,俄罗斯通过外交部向挪威和英国政府发出了求援请求——这两个国家的救援小组已经准备就绪。一批俄罗斯海军军官被派到位于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就一些细节问题同北约军官进行必要的协商。当天,普京总统与美国总统进行了长时间的电话交谈。就连中央情报局局长乔治·特尼特都赶到了莫斯科,就一些事情进行磋商。海军总司令弗·库拉耶多夫和副总理伊·克列巴诺夫飞抵北莫尔斯克,在灾难现场指挥营救工作。然而,无论是英国的还是挪威的救援者都没有能够迅速抵达沉没地点,只是到星期六至星期日——即8月19~20日的那个夜晚才等来了他们。 
  救援者和趁火打劫者 
  8月17日全天和接下来的18日,救援人员继续多次尝试着从“别斯特尔号”设备上与围栏平台实现对接,并打开救援舱门。在灾难发生地,只有少数在莫斯科获得了海军司令部特种采访证的记者被允许到现场观看救援工作。而被允许摄像的,只有主要的国家电视台——“俄罗斯电视台”的摄像师(来自该电视台新闻栏目“消息”组)。海上救援行动异常危险和艰难。但事实上,对于许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摄像师、摄影师和记者们来说,巴伦支海发生的悲剧,恰恰是具有轰动效应的“血腥秀场”,那些黄色小报热衷于用这种表演来“款待”自己的读者群。很遗憾,许多曾被认为是非常有声誉的出版物也没有能够禁得住诱惑。 
  北方舰队司令部位于北莫尔斯克,一个潜艇舰队基地设在维佳耶沃。这是两座封闭的城镇,进入这两座城市工作都需要出示证件。世界上所有拥有海军的国家基本都是这样。在北海舰队,只有很少的记者取得了采访资格。但是,还是有几百名来自俄罗斯各地和西方国家的、从事挖掘爆炸新闻的人向摩尔曼斯克和科拉半岛赶来。从8月14日起,所有飞往摩尔曼斯克的民用航班均已爆满,登机人数甚至超过了安全条例所允许的数量上限。8月16日,城里所有较好的宾馆都已经住满了客人,到第二天,连二流的旅馆和招待所也都客满。晚到的记者则租用了民宅。 
  但在摩尔曼斯克,除了那些传来传去的谣言和传闻,或者退役军官和退休水兵、潜水员们的描述之外,他们能打听到什么呢?只有那些绕开检查哨所、穿越森林和沼泽最终得以混进北莫尔斯克的少数记者,才能够得到略多一点儿信息,不过,他们见到的也不过是这个海军水兵城标准的、甚至都有些呆板的街道和楼房。所有重要的事件都发生在海面上,距离最近的海岸都有100公里。无奈,不得不开始杜撰。 
  去驳斥8月14~24日那些充斥几百家报纸、杂志或者演播室的杜撰的新闻,简直毫无意义。不过,可以从俄罗斯报刊中选取若干事例。 
  “早在5月份,这一灾难就已经计划停当。海军司令部决定在巴伦支海演习援救失事潜艇,当时选中的就是‘库尔斯克号’。不过,事态按照另一剧本发展了。”(《生意人报》)“积极的救援行动仅是到第6天才开始,而在前5天里只有无乘员的‘钟’专门设备在工作。120个小时就这样无谓地过去了。难道时间还不够长吗?”(《今日报》)“没有组织任何救援行动!在‘库尔斯克号’艇舷上悬装有核弹头,整整4枚!”(《共青团真理报》)“听说,不幸演习的指挥部就设在‘库尔斯克号’上,而在演习中潜艇翻了。潜艇里有舰队的9位高级军官,军衔甚至达到将军。”(同上)“为防备意外情况发生,军官们焊死了潜艇的救生舱口,失事浮标被死死地缠起来,而这也许是为了保密。”(《共青团真理报》)“‘彼得大帝号’旗舰发射的超级导弹击沉了潜艇。”(同上)“只有谢尔盖·绍伊古才能够救得了‘库尔斯克号’,克里姆林宫却把束手无策的伊里亚·克列巴诺夫派去事故救援现场,懒惰的当权者不想让人打扰正在休假的他。”(《交谈者》)“军事当局现在做的事情,就是拼命在掩盖这场悲剧的事实真相。”(《总结》)“‘库尔斯克号’潜艇试验了一种新型超级鱼雷,使用了与自己先前完全不同的参数,这违反了同西方国家达成的协议。利亚钦艇长清楚,他在冒死亡的危险,他告诉妻子不要等他。潜艇指挥官及其全体乘员都是英雄,他们用自己生命的代价进行了成功的试验,但试验的客体却并不胜任。”(《共同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