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情-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哲学成了被忽略的财富,“未经省察过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倘若我们的生命旅途,成长过程中缺乏对生存价值、人类理想的思索,我们必将淹没在市场化,商品化的浪潮中,成为某些哲学家所担忧的一个符号。
我们生活在时下一个信息量大,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时代,更可能陷入精神的空虚和灵魂的漂泊,只有用美来陶冶情趣,用传统文化来铸造性情,用人文品格来指导人生,才能彰显生命的价值,呵护成长的旅程,规范发展的轨迹。
第八章 人生与牵挂
第一节 何处散发弄扁舟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卷,一舟,一壶冷酒,一位高高瘦瘦的文人。朦胧中,诗仙李白吟着诗,在历史深处向我回眸浅笑。一叶扁舟,悠悠地驶向历史深处文学的长河……
我心灵上厚重的积灰仿佛一扫而空,心中有了单纯与明朗的诗意。我抬头高吟“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然而,巨幅广告牌上闪烁的霓虹灯刺痛了我的双眼;当我期盼“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动,一阵清脆的手机铃声敲碎了我的思绪。我环顾四周,同学某甲,沉浸在mp3重金属摇滚中,某乙陶醉于《一帘幽梦》,某丙……
我突然感到一种失落,好像心灵深处被人掏空了一块。于漪老师曾说:“我们的生活存在着诗意的缺失。”在我的成长岁月中,我的心灵似乎总是跟着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一起焦灼躁动,无法宁静。我害怕,我心中的那份诗意的美好会成为纤细的火柴微火,一阵令人炫目的世风袭来,就将它熄灭得连灰烬都不剩下。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可是,今天迅猛发达的信息时代,文学天空中的明月却并不皎洁。审视我们今天的文化生活,我们心中的宁静便注定要被打破。有多少人知道茨威格?有多少人能够体味到赵万里“静水流深”的意境?不敢说,我真的不敢说。毋庸置疑,时代潮流浩浩汤汤,今天我们的生活充斥了快餐文化,更有所谓“哈韩哈日”之风侵袭。快餐文化、商品化文化符合了当前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符合了争分夺秒一族的审美需求,也契合了青少年充满好奇与梦幻、极易为新鲜事物所动的心理特征,这才得以铺天盖地席卷而来。这样的文化生活充满刺激、激情与快感,然而不可避免的是,汉语真正质朴感人的诗意之美与人文关怀,伴随着青少年的成长也愈走愈远。它所造成的决非仅是几句诗的遗忘,更是心灵诗意与真正深刻隽永人文天堂的破灭,是更多单纯美好情感的流离失所。与之对立的,是拜金主义和急功近利观点的滋生和所谓大众文化的蔓延,实则是缺少文学涵养的低俗和对通俗文化的无端膜拜。
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自然无法回到天真无邪的古代,采薇而食,种菊悠然,如古人般寄情于诗意的山水之中。今天的我们在物质上得到了许多,在新兴文化中游历,而文学真正的精神家园日渐狭窄。
当我浅吟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时,我的残缺的诗意天堂中,何处有我悠然散发的扁舟?
“你永远奔驰在轮回的悲剧,一路扬着朝圣的长旗。”想起余光中的诗,但愿我们的文化生活少一份狂热的躁动,多一份诗意的静气。
第二节 魂兮归来
没有核的果实无法在自然界生存,没有米粒的稻穗总是扬着无知的头颅。那么失却了魂魄的人呢?
在这个传媒众声喧哗的年代,在这个文化、伪文化鱼目混珠的年代,我们是否已被繁花迷了眼,丢了心?
康德有云:常有二理,在手心焉;敬而畏之,与日更新;上则为星辰,下则为德性。但是在今天,当我们只会坐在草地上,四十五度仰望空中生长的朵朵浮云时(郭敬明),谁还能理解昔日哲人心中的敬畏之情?当“简单”的《老鼠爱大米》唱红大江南北时,谁还会重拾“青青子矜(衿),悠悠我心”那般泛黄的感动?
当下的文化生活常流于简单、幼稚。无可否认,青春文学确实能带来梦幻般的感动,通俗歌曲也不失为茶余饭后的消遣,但倘若这一切成为文化的主流,当一个人沉浸于其中难以自拔时,很难想象他能直面现实,让心智与身体共同成长。
当下文化生活的另一股暗流便是平庸、浮躁的喧嚣。每天,大量的娱乐新闻让人们津津有味地咀嚼名星的绯闻琐事,各类“速读名著”“小故事里的大智慧”常驻畅销书列。以至于有人不无忧心地说,当绿蒂主动投怀送抱时,维特还有什么烦恼?
一个人可以忍受物质生活的贫困,却不能不追求精神生活的高贵。类似的文化快餐除了提供暂时的声色之娱,还有什么能留驻心田,在心湖里回荡几许波纹的呢?
个体的精神文化缺失令人遗憾,但当其成为整体性的精神信仰缺席便是可悲甚至是可怕的情形了。
中国旧有的三纲五常已被破除,新生的文化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我们,是否也成为了迷惘的一代?
魂兮,归来。
所幸的是,人文精神并未完全流失。当年轻志愿者马骅在梅里雪山间失去生命时,便将诗人的理想主义带到了那里,成为了插在精神雪峰上的标杆。当昆曲在大学校园引起轰动时,不由让人相信,传统的文化经典对于麦当劳下长大的年轻人们仍有着磁石般的吸引力。
一个人仅仅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拥有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
对于青少年而言,精神之魂也许并不在远处,而在被重重伪文化掩盖的内心深处。
第三节 一枚硬币的两面
曾几何时,小虎队的动感节奏,刘文正的童年歌谣,伴随着我们从少年步入青年,从花开到花落,从春去到秋来。
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一首好歌,能够影响一个人一辈子。回想父辈们高唱“歌唱祖国”,激励了人们为社会主义事业前赴后继,反观今日,周杰伦的歌曲“蜗牛”作为爱国主义歌曲列入学校的校歌。一石激起千层浪,可谓“冒天下之大不韪”,顿时各大媒体报纸杂志网络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而讨论的议题就是流行歌曲是否适合成为校歌,由此我想,只要是积极向上的,内容健康的歌曲,为何不能推广传唱呢。但也有人说,流行歌曲岂能登大雅之堂,更不用说作为校歌了,让大家齐声学唱。但如今我们这些年轻人,不都是整日与周杰伦为伴,孙燕姿为伍,既然都喜欢他的作品,为什么不能认同呢?
我对流行歌曲并不反感,但有一点值得肯定,这样的举措与往常相比进了一大步!我们的社会还是一个比较传统和保守的社会。尽管人们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在一些传统观念和现代思想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家长还是会告诉我们要选择前者,这其实跟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历史和思想有关。在今天社会面临大转型,文化面临大发展,传统的思维模式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为什么我们不改变一下思维方式呢?
众所周知,金庸是非常出名的武侠小说家。我也是读他的作品长大的。可以说,他的作品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太好的地方。但总体来说,还是精华多于糟粕。他里面有许多人生感悟和做人道理。有一段内容大家都印象很深,在“神雕侠侣”中,当杨过得知郭靖夫妇是他父亲的仇人后,就产生了报复心理。正在他准备对郭靖下手的当天,他陪郭靖视察襄阳城。当时,郭靖对他说了这一番话:“人们都称我为大侠,殊不知能称侠义二字,有两层含义,其一,忧国忧民,救民于水火之中,此为侠之大者。其二,救苦救难,助人于危难之中,此为侠之小者。”当时的襄阳,四面临敌,郭靖夫妇救民于水火之中,可称为侠之大者!于是,杨过顿时羞愧不已,不忍下手。这段情节,深深地感染了我。并且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我为人处事的方式。
因此,不能将流行文化一棍子打死,要审视与辨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四节 留给明天
“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高二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和她不幸被歌德这老头言中,“钟情”得厉害,“怀春”得一塌糊涂。
“红线”是文学,校文学社的小报把我的文章和她的诗歌登在了一起,同为社员的我和她便在互评作品的时候有了较深的印象。她的诗清纯且有些朦胧,我的散文热烈奔放,经过一段时间的“切磋”与“碰撞”,我终于有了感觉,我有些喜欢她了。我很内向,又很胆小,不敢去她的教室解决秋水之盼,便心如长草般等待着每周一次的文学社活动。
我发现,她似乎对我也颇有好感。文学社20多位“文学家”,女才子占了一多半,她却偏偏坐在我旁边的位子,而且时不时向我莞尔倩笑。
于是常常不顾老师口吐莲花的妙语,和她谈“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谈“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谈“诗意的栖居”,谈“思想的芦苇”;她则和我谈泰戈尔、谈惠特曼、谈顾城、谈北岛。谈谈复谈谈,惺惺亦惺惺,别的“社员”们常常在休息的间歇说笑打闹,我和她却始终“相敬如宾”。我曾听经验丰富的大人们说,这就是“好”的标志。
我和她真的“好”上了,没有明言,心有灵犀。
有人会笑话或指责我:小小年纪竟敢早恋。其实我始终反对“早恋”这个词。林黛玉与“宝哥哥”两情相悦的时候不过十多岁;翠翠对二老傩送有好感的时候大了点,也才14岁多一点;朱丽叶与罗密欧就更是绝对的“早恋”,一个14岁,一个17岁;为爱而烦恼的维特本来就是个“少年”。这些都是千古绝唱,为什么到了我这里就成了十恶不赦的罪过?更何况我们只是谈文学,从来就没有谈过“恋爱”,更不会像那些低素质的同学一样光天化日之下牵手、喂饭,更没有偷偷KISS(连想都没想过)。我和她都是很纯洁的青年,是精神境界很高的好学生。如果非要给我们安上“早恋”的罪名,那我们也只不过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而已。
高三了,文学社暂停,我和她难得再见一次面(我们学校很大)。发e…mail成了我们“精神恋爱”的主要方式。有一次,我曾大胆地在信中写进热辣辣的“情语”,好久,才收到她的回复。
“我一直把你当作最要好的同学,把你当作可信赖的哥哥。如果真的有缘,请留给明天!好吗?”
我知道,她比我理性。如果真如她所预言,我的明天,不,是我和她的明天一定是沐浴在眼光、春雨中的一棵橡树,一株木棉。
等待明天,用真心,用汗水。
第五节 爱在沉默中开花
她嫁给他的那一天,哭得死去活来,好像生活从此一片黑暗。
她很漂亮,大眼睛、小嘴巴,皮肤白净光洁,加上身材苗条,长发如瀑,走起路来飘飘摇摇,像一朵花儿在风中摇曳。他是村小学的老师,长得又胖又黑,还比她矮半个头。
她不爱他,一点都不爱,那时,她已经有了心上人,是省城来的地质勘探员。地质勘探员在离村子不远的河边搭起帐篷,到附近的山上寻找可开发的矿源。他长得高大威猛,有着古铜色的肌肤。她和地质勘探员一见钟情,她给他纳鞋底,给他挑手掌上的刺,给他洗衣服。对方给她讲城里的新鲜事,把她带到树林深处吻她,用滚烫的声音对她说:“我爱你。”
地质勘探员回省城时,对她说一年后一定来娶她。可还没有过一年,她就被父母强迫嫁给他。这一年,是1970年。
曾经冲动
婚后,她很痛苦,每天都感到窒息。他是一个本分到近乎迂腐的男人,不会说甜言蜜语,只是不声不响地为她做这做那。他上山摘野果,到田里捉泥鳅,拿到城里卖钱,扯来花布给她缝制衣裳;她喜欢喝粥,他就变着花样给她熬不同的粥。可她对他所做的一切没有感觉。在抱怨和无奈中,她生下三个孩子。对她来说,生活是一片毫无生机的泥沼地,她深陷其中,无力自拨。
他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孩子们懂事后,他在星期天带着他们去县城看电影,看的全是武侠片。他觉得这样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孩子们总是看得津津有味。看完电影回到家,天已经黑了。煤油灯下,孩子们一边吃饭,一边叽叽喳喳地给她讲电影里的故事,大女儿给她描述人物的穿着打扮,二女儿给她背有趣的台词,调皮的小儿子干脆拿起墙角的扁担,像电影里面的侠客那样挥舞起来。他坐在一旁,当她有不明白的地方,赶紧讲解。这一刻,她觉得生活不再是毫无生机,而是开满鲜花。
1979年的夏天,地质勘探员忽然找到了她,问她愿不愿意抛夫弃子跟他一起去省城。虽然分开了将近十年,她的心依然跳得像擂鼓一样,她想,这一定是爱情。她回到家里,胡乱收拾几件衣服,就冲出家门。他们坐上去省城的汽车。汽车在公路上飞驰,她突然感觉到惶惶不安。她向车外望去,天色已经昏暗,到该为孩子和丈夫做晚饭的时间了。她不知从哪里来的一股勇气,大声冲司机喊道:“我要下车。”地质勘探员拉着她的手,不让她走。她猛然甩开他的手,冲到车门旁,用力地砸车门,像疯了一样大喊:“我要下车!”司机停下车。她冲下去,飞快地往家的方向跑。
远远地,她看到他站在村口,正一脸焦急地四处张望。她迎上去,对他说:“我们回家吧。”他眼睛潮湿了,哽咽着说:“我们回家。”那一夜,她偎在他的怀里,睡得很安稳。
相濡以沫
1985年,他因为工作出色,调到附近的煤矿子弟学校当老师,一家人从村里搬到矿区。全家只靠他一人的工资生活,自然很艰辛。孩子们正在长身体,每天都喊饿。为了补贴家用,她平时给建筑工地挑水泥担沙子,赚点小钱贴补家用。因为营养跟不上,她好几次昏倒在工地上。
看着妻子瘦弱的样子,他心里就痛。矿工每个月的工资比教师要多30元,为了让一家老小过得好些,他下井做了矿工。他下井挖矿的第二十天,矿井发生倒塌。他拼命地往出口跑,轰隆隆的声音紧追身后,一块巨石咂下来,他失去了知觉。他醒来的时候,躺在医院里,全家人都围在他的床边。他紧紧抓住她的手,泪水止不住从眼角流出,孩子般地大哭起来,他说自己差点就永远见不到她了。她把他搂进怀里,像搂着失而复得的珍宝。她坚决不同意他再去挖矿,坚定地说:“我要你活着,什么苦我都能吃。”他乖乖地听了她的话,重新回学校做老师。
光阴似箭,眨眼间,两个女儿相继考上大学。为了供两个孩子读大学,她白天操持家务,晚上做棉鞋卖。他怕她闷,总是陪在她旁边,给她讲《红楼梦》、《三国演义》、《封神榜》里的故事。她听得入神,不知不觉间一双棉有年春天,学校组织老师去长沙旅游,不去的老师可以得到200元钱补贴。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钱一拿到手,他立即去商场买了一块巧克力。有好几次,他听她说想尝尝巧克力的滋味,但一想到女儿的学费,她渴望的眼神便黯淡下来。回到家,他把巧克力送进她嘴里,问道:“什么滋味?”她说:“真甜。”这以后,每过一段时间,他就去买巧克力。或许是因为巧克力的滋润,生活变得不再那么苦。
真爱不言
两个女儿终于读完大学,参加工作,每月都会给老两口寄一些生活费。小儿子虽然连高中都没考上,但也还争气,在矿区开了一家夜宵店,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岁月流逝,他们都老了。她渐渐变得啰嗦起来,他的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
她很想到全国各地走一走,可惜走不动了。但他自有办法,他买来地图,带着她在地图上旅游,从西安到兰州,经天水,过嘉峪关,直达梦中的敦煌;他还带着她进行文化之旅,凭吊赤壁,登岳阳楼。每一个地方,他都详细地讲解那里的风土人情、文化典故。为了搜集更多的资料,他要在城里工作的儿女们给他寄来各种旅游杂志。每次看到地图,她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只鸟,到处飞翔。她喜欢地图,那些密密麻麻地分布在图纸上的地名,在他的讲解中变成了花蕾,当他的手指指向它们时,它们就像花朵一样开放了。
三年时间,他带着她在地图上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2006年3月,她56岁生日,儿女们齐聚一堂为她贺寿,她喝了一些酒,脸上浮现出一抹红霞。调皮的二女儿向她打趣:“父亲跟你说过‘我爱你’吗?”她忽然想起,他从没有她要他说。他脸涨得通红,憋了半天,说道:“都老夫老妻了,说那肉麻话干吗啊?”她不依,一定要他说。他还是说不出口,摸着她的脸说:“你这张老脸,我咋就怎么也看不够呢?”
“这个死老头。”她举起拳头狠狠地砸向他的胸膛,落下去的时候却很轻。
他从没向她说过“我爱你”,但他是这个世界上最爱她的人。后来,她经常在儿女面前感慨:“幸亏嫁给了你们的父亲。”
鞋就做好了。
第六节 一名服刑人员苦涩而伤感的爱情故事
服刑人员阿鸣(化名)在全国监狱系统服刑人员征文比赛中获得唯一的金奖,记者征得民警同意采访他,本意是想让他谈谈获奖的奋斗经历,他却讲了自己的一个关于自己爱情故事。
记者听完这个故事后,心立刻痛得揪成了一团,所以我决定把他写出来,告诉我自己,告诉那些能看到的人,珍惜你的所有,珍惜你的爱人,就算你学不会对感情的执着坚持,也不要去轻易伤害。
下面是阿鸣口述的爱情故事:
大学毕业后,我到一家公司当了一名普通职员,我一直非常努力工作,我希望我的妻子能过上衣食无忧物质丰富的生活。
妻子梅子是我的大学同学,从相知相恋到结婚,从没有争吵过,我一直深信我们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小两口。
我不要梅子像那些普通女人那样,白天上班繁忙工作,傍晚下班围着灶台转,周末歇班还有干不完的家务,在不停的操劳中迅速老去。
结婚后,我们依然像恋爱时那般恩爱,从来没有过什么婚姻是爱情坟墓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