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大亨-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研发原子弹的过程中出现什么意外的问题与自己的关系也不大,毕竟这是一个让原子弹提前几年横空出世的计划,至于是谁能研发出原子弹,任军自然在这个时候。不会告诉小罗斯福,如此重要的科学技术,任军可不想白忙活了半天,让小罗斯福捡了一个便宜,绕过麦克——福特财团去开发。
原来是个设想,设想也好。如果真要是有这种武器那真是太好了,不说是用这种毁灭性武器去侵略其他国家易如反掌了,如果哪个国家有了种武器,哪个国家还敢侵略这个拥有原子弹地国家呢,小罗斯福非常首先考虑到了自保,“麦克先生,这个方案可以考虑,您回去之后,立刻做出一个计划书给我提交上来,我再去军事委员会。已经国会那边争取他们一下意见好么?”
“当然。当然,我马上回去办。您放心。”任军心里高兴着想。如果麦克——福特财团能参与了原子弹研究,那么以后在军火这一块,那就是彻底的在美国政府内部扎根了,对子孙后代来说也是受益匪浅,正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自己的功德不说是名垂千古吧,也能载入史册了。
“要快。一定要保密,不能让其他企业或者国家知道。”任军临走的时候小罗斯福再一次次嘱咐道,“有什么具体消息第一时间向我报告。”
“您放心。”
无论是华盛顿大街上,还是任军路过其他城市的时候,随处映入眼帘的便是大规模地示威游戏队伍,美国志愿军惨遭屠杀,大使馆血案,梅根的死无一不在美国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创伤,他们不再因为反战而游行,恰恰相反的是他们举起了反日的大旗。
任军顾不得欣赏眼前自己一手策划的杰作,而是急急匆匆的驾车回去,打算尽快拿出原子弹方案,早一日平息小日本。
“福特,过来;快过来,告诉你件好消息。”任军神秘兮兮的招呼正在眉头审查文件的福特道。
“呵呵,老伙计你又玩什么把戏了,办公室里就你我两个人,有什么事情说吧?”福特抬头看了一眼任军,漫不经心地接着道,“我听着呢。”
“让你过来,你就过来嘛,麻利点。”任军依然是那副神秘态度,摆手招呼福特。
“哦,什么事情?照照镜子看看你那副神秘劲,总没有好事吧?”福特只好放下手里地文件,慢慢站起身来,凑乎到任军边说边笑着说,“说罢,我过来了。”
“好事,绝对是好事。”任军看了看福特那漫不经心的态度,故意站起身来咬着福特地耳朵小声的说。
“什么好事,你总得说了吧?”任军的一句话调动起了福特的积极性,刚才还漫不经心的福特,忽然非常想知道任军到底在耍什么把戏,即便是骗人也想揭示这个谜底,“我还忙着呢,要是没事我可没有时间跟你瞎白乎。”
任军这才把见到小罗斯福,关于研发原子弹的大胆设想跟福特说了一遍。
“老伙计,你这不是开玩笑了么?我们哪有什么原子弹的方案?再说了真要像你刚才所说地那样威力大。花费那么高,研发又很危险。”福特看了看任军热情洋溢的表情,无奈耸耸肩,摇摇头道,“麦克,我们现在都一大把年纪了,安安心心四平八稳的经营我们的产业就够了。参与什么原子弹研究。”
“呵呵,你想想看。我们现在还缺钱么,不缺,缺名么?不缺。如果世界上最牛B的武器是我们麦克——福特财团参与研发的,那么麦克——福特财团就彻底在美国军火业这一块稳住了,你我的名字不仅要写在美国史册上,恐怕全世界也要留名了。”
名利追求是无止境地!!!
说道了名利,福特干咽一口吐沫。虽然自己身为美国最大财团的顶端领导,比起叱咤风云地任军来自己也算一生平平,载入不载入史册倒没有多大的兴趣,如果真要是参与原子弹的研发,的确是能再度提升麦克——福特财团的大好机会。
“老伙计,可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具体的方案,怎么给小罗斯福提交方案呢?”麦克——福特财团有多少家底,福特最清楚不过的了。想想那些军火方案,哪有关于原子弹地,于是皱着眉头问。
“你不记得爱因斯坦在几年前发表过一篇《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的论文么?”任军似乎在提醒任军。
“哈哈,老伙计你不会告诉我哪个就是原子弹吧?”福特不解任军的意思,在福特的眼里爱因斯坦绝对算的上一个知识渊博的理论学家,写个论文。作个答辩的还行,要上比起像福特这样高超地技师来说,总感觉有点干说不练的意思,再说了爱因斯坦也不是什么军火专家,怎么能研究出如此大规模的杀伤里武器呢?”
任军默默的叹了一口气,也难怪福特会这么说,就连爱因斯坦自己现在也不知道,正是自己的狭义相对论和著名的核动力公式E=mc2,为原子能地发现和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期间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裂变”,任军手里虽然没有具体的原子弹方案。但是却敢在小罗斯福面前大胆狂言。原因是几年前爱因斯坦曾经给自己引见过几个人,一个人就是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另两个就是德国物理学家哈恩、施特劳斯,他们都在搞核研究,任军知道他们都是研究原子弹的功臣,于是秘密的支助他们一笔研究试验经费,在他们的各自实验室搞研究。
前不久他们给任军递上一份试验报告,关于中子轰击原子核就会产生核反应,他们成功的测试出最合适引起“裂变”这一反应的元素是铀235,因为铀235在连续裂变中理论上产生的爆炸威力是同等质量TNT炸药的2000万倍!而且两次裂变之间还不到百万分之一秒,也就是说,能在极短地时间释放出巨大地能量。
有了以上的条件,研发原子弹地基础技术与理论也就基本形成了,财力,物力有国家支持,人力在任军这块也不是什么问题,当年研发原子弹的那一杆子人跟爱因斯坦的都有这样那样的密切关系。
“呵呵,当然不是了,那只不过是一个初步理论基础,前几天我们不接到了一份来自意大利的核报告了吗,军事专家主要就是利用那个提出了设想,他们说从理论的提出到核武器的成功,保守的说最短也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期间的耗费十分的巨大,所以像这样的项目之后国家才能负担的起,所以我才把这个计划告诉了小罗斯福。”
福特脑海里渐渐的浮现出来那天的情景,那个意大利物理学家确实好像说过,如果这项研究成果能用在军火武器方面,那必将带来毁灭的杀伤,当时福特也没有在意。
福特明白,既然有科学家作出了这样的预言,那不久的将来必将被那些战争魔鬼所尝试,如果这项技术真的被掌握在了那些国家的手里,那么就会给世界带来灾难,也许现在美国独家掌握这项技术,是一件好事情,所以一向呼吁和平的福特也没有什么反对意见,反而是一副支持的态度。
其实参与研究原子弹的想法已经在任军的心中隐藏了许多年了,既然自己能来到这个世界,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一定是不能错过,尤其是要用在日本人的身上,任军更是当仁不让,有种天然的兴奋感。
至于那些涉及到研究原子弹的人员,任军早已通过爱因斯坦或者其他方法联系的差不多了,大约一个星期的时间也就是召集的差不多了,他们在任军的号召下建立一个原子弹筹划组,虽然自己不是搞什么核技术研究的,为了保证这个计划万无一失,于是亲自担任了组长,开始大刀阔斧的筹划研究原子弹的方案。
虽说小罗斯福已经同意任军拿出研究原子弹的方案,但是却也发现了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小罗斯福现在还不愿意参战。
“看来是工作的还不到位。”任军一个人默默的嘀咕,一定要把美国拉入扎战争,只有这样才能缓解日本在中国给造成的压力。
且说丘吉尔派使者前往美国的说服小罗斯福的船只还没有来到,消息便传到了任军的耳朵里。
当任军听说美英国的使者已经出发,并且快要到达美国的时候,任军忽然大喜,心中一计再次的悠然而生。
这绝对是一个造势的大好机会,任军立刻召集了各大报社的记者,准备大肆宣传一下,进一步唤起美国民族反日的情绪,来影响政府的对外政策。
蔚蓝色的天空.一尘不染,晶莹透明。朵朵霞云照映在清澈的大海上面;鱼鳞的微波,碧绿的海水,增添了浮云的彩色,分外绚丽。
一艘桅杆高悬,挂着“米”旗的轮船正慢慢的向港湾靠近,海滩一大批手持相机或是录音筒的记者们,焦急望着不远处客轮。
他们在等一位大人物的来临。
第四卷 第三百四十八章 世界局势
轮船拉着长长的嘀鸣靠岸了,一个身材高大的英国人在几个持枪的卫兵保护下,慢慢的上了岸。
这个高大的英国人便是亲自参加了上海会议之后,被丘吉尔派往美国说服小罗斯福的英国大使。
英国大使上岸之后,刚要抬头远望感受一番异国风光,却猛不甚防被呼啦一下上来的人们给为一个严严实实。
“您好我上纽约时报的记者,您能讲述一下,关于上海会议的具体情况吗?”
“亲眼看到美国副总统梅根被日本人杀害了吗?”
“英国的日本是什么态度?”
劈头盖脸的问题,忽闪忽闪的闪光灯,啪嚓啪嚓的拍照声已经充分的说明,这是一群无聊的记者。
大西洋上飘忽了一个多星期,足以让英国大使感到疲惫不堪,刚才还打算下了船之后,舒舒服服冲上一个温水澡,安安心心的休息一下,然后精精神神去说服小罗斯福。
蜂拥而至的记者,却让他的疲惫全无,尤其是出自记者口中的每一个敏感问题,似乎都是最提神的兴奋剂。
英国大使立刻认识到这是一次扩大日本在美国坏影响的大好时机,顺便对说服小罗斯福参战也有很好促进作用。
“大家请后退,大家请后退……”几名贴身保卫人员,奋力的去抵挡那些拥挤的人们。
“大家安静一下,大家安静一下。大家有什么问题,我一个个回答好么?”英国大使伸出了双臂一边示意大家安静下来,一边大声地呼吁。
英国大使整了整衣领子,干咳了两声,提了提精神,随即来了一个现场即兴演讲,把梅根在上海是如何为了美国人以及世界人民命呼吁正义的。又是如何惨死在日本人屠刀之下的情况经过一番特殊加工。
直到把在场的美国人说的一个个剑拔弩张,咬牙切齿。甚至是有人当场破口大骂日本人,英国人这才因为口干舌燥而停止了演讲。
第二天美国的各大报纸以“日本人的阴谋”“上海会议地真相”“民族英雄梅根”……等等一系列新闻标题报道了英国人带来的具体消息。
小罗斯福也不得站出来,充当了好人,亲自参加了梅根地追悼会,并且在全美发表了公开演讲,为梅根死表示深深的哀悼。
梅根总统的遗体在被送往华盛顿教堂的那一天,天气格外晴朗。
早饭过后。华盛顿工人,学生,与市民纷纷来到日本领事馆门前,表示要联合起来砸碎日本领事馆,为梅根讨一个说法,凡是恨透日本人万分高兴,因此,这一天前来日本使馆门前集会的人特别多。
示威游行的人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几块砖头。他们站在砖头上拿着这些天日本人的各种罪证,对大家演讲。甚至有些死难者家属,举着被日本屠杀亲人地遗像,口口声声的呼吁日本人偿命。
天变一时,事变一刻。美国人的集会演讲刚刚开始不久,情况就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日本人对美国人的演讲丝毫的不在意,几个趾高气扬的日本人在领事馆门前出出进进,让美国人难以忍受。
未等开会和组织者下令,美国便忍无可忍突然用石块猛砸日本领事馆的大门、窗户。不大一会,领事馆地门窗全被他们砸坏。
接着,美国人又拥进日本领事馆内,砸了里面的办公用品、生活设施。不到20分钟,日本领事馆被砸得稀巴烂。领事馆内的日本人从后门逃走,无一伤亡。
这时大批的日本警赶护卫人员赶来来抓人,站在门的美国人高喊着:“大家赶快走。赶快走!”
有的人听到喊声很快散开。有地人余恨未消。总觉得要把东西砸得越碎越好,房子砸得越垮越过瘾。因此他们延误了撤离的时间,大部分人认为日本人在美国的领土上根本就不敢开枪。
过了十余分钟,大批警察赶来了,面对美国人疯狂的挑衅,只好用抓人的方式来遣散这次围攻日本大使馆事件。
一波接着一波的突发事件让,美国政府与日本政府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混乱越来越说不清楚,这个时候英国大使面见了小罗斯福简单陈述了一下英国政府邀请美国参战的意图。
小罗斯福在感到日本给予强大的威胁与压力的时候,也意识到了卷入战争之后,给美国带来地经济影响,最让小罗斯福担心就是苏联现在还没有参战,将来地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即便是小日本一而再再而三的损害美国人地利益,就目前来看日本人的诚恳度还是够的。
此时的英国的被德国打击的奄奄一息,虽然说是在抗战,但是能抗战多久,这也是一个问题,一旦日后真能反击德国,也不失是美国的一个合作伙伴。
于是小罗斯福在让英国使者看到希望的时候,也看到了失望,保持了中立的态度,小罗斯福以日本与美国正在交涉为理由,一边不断的与英国政府谈合作,一边观察世界上的动静,寻找合适的契机而制定美国的战略。
且说北极熊苏联为了暂时避免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为自己赢得了扩军备战的时间,也积蓄了力量,但是同时苏联丧失了主动权,处于被动地位。
与德国的经济贸易口的是换取德国先进的武器和技术,但从另一方面却支持了德国的侵略战争。
苏联对德国的绥靖政策使两国关系处于表面风平浪静地状况,从苏联方面看。苏联
巩固了自身的安全。在对德国贸易中,换取了德国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武器,巩固了军事
国防。
以航空上业为例。德国的航空上业以麦施比特一一109、荣克—87、荣克— 88型号飞机为主,运输机以容克—52为主。同时德国还生产少量的重型歼击机:麦施比特—110;轰炸机亨克尔—111和道尔尼—217,其中麦施比特—109在德国飞机界有“空中之王”的称号。
上述飞机苏联几乎都没有。在对德贸易中,苏联提出要求供应这些型号的飞机,苏联还从德国得到一百种左右地军事技术和上业方面的产品。德国地这些武器样品经苏联上程师改进后投入生产加以利用。在以后对德的战争中发挥了作用,同时苏联利用与德国往来的时间储备了战争资源。
苏联对德国的绥靖政策没有使苏联消除战争威胁。反而丧失了战争的主动权。苏德两国签有经济贸易协定和互不侵犯条约,苏联的自卫活动像被套上了枷锁,由于这些协定和条约的束缚,苏联害怕承担违背条约地责任,对德国的挑衅不敢轻举妄动,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苏联企图用经济和边界等条约巩固中立地位,拖延与德战争的爆发。这种想法使它对德国的威胁放松了警惕。
对德国来说,阻止了英、法、苏的接近,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的危险,与苏联的贸
易增加了战略资源。就战争发起国德国来说,其惧怕地是英、法、苏的联合,那样的话,
它将不得不重蹈一战中东西两线作战的覆辙。苏联的绥靖态度使希一特勒看到了它的向西
推进计划有着“光明”地未来,苏联的绥靖政策使德国处于东线无战事的状态。
于是德国放手对付欧洲的战争。于是在几个月时间里迅速横扫欧洲,侵占了丹麦、挪威,破坏了荷兰、比利时的中立,灭亡了法国,又把军队开进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使战争向纵深发展。
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德军开始正式全面入侵法国本土。由于先前在低地国地区丧失了大部分的军事力量, 所以德国的装甲部队纷纷进行一场竞速比赛,很快的就深入了法国中央首都巴黎被攻占。
法国中部和北部三分之二的领土疆域由德国武装部队来进行实质占领,而南部地区则成立由贝当执政的附庸政权,维希政府。
从德国展开西线进攻到法国败降只经历了6个星期,闪电战地威力让法国体会到了亡国地耻辱。法国的战败令英国必须独自面对德国。
占领法国后德国空军就在法国北部集中,准备可能地登陆英国的海狮计划。德国决定首先进行空战消灭英国皇家空军,这即不列颠战役。但事实上很多人认为登陆战根本就不切实际,因为即使德国空军能够将皇家空军赶出南英格兰,剩余的英国空中力量仍有可能在英格兰中北部对德国登陆造成威胁。德国的登陆部队很有可能被英国海空力量切断。然后逐个消灭。
但是德国人似乎没有意识到这点,发动了“鹰计划”。即对英国的大规模空中打击,从而为陆军登陆扫除障碍。
在战役的高峰,德军每天平均出动1000多架飞机,凭借著数量上的优势与已经十分疲劳的皇家空军飞行员作战,虽然英国拥有先进的雷达技术,他们还是损失了四分之一的空军飞行员。
他们开始对英国的主要城市狂轰烂炸,希望能够摧毁敌人的信心,令敌人迅速投降。这为英国的飞行员提供了喘息的机会。但轰炸也对英国造成了严重影响,几乎所有的英国工业重镇遭到袭击,伦敦连续在57个夜晚遭受轰炸,其他受袭击的城市还包括工业城市考文垂和伯明翰,以及一些港口和海军基地等。
当时在欧洲大陆没有大的地面冲突,因此空战成了主要的战事。不列颠战役的最终结果是,希特勒对英国进行了狂轰乱炸之后,下令“无限期推延”海狮计划,德国登陆英国的企图宣告失败。
英国空军也不时在夜间轰炸欧洲大陆,皇家空军开始对柏林进行了轰炸。德国在关键时刻决定改变战略,他已将战略目标由西欧转向了苏联。
西线战事的顺利进行,只有英国凭借海洋的优势在拼死抵抗,让希特勒感到有机会腾出手来对付东边的大国苏联了,而德国的情报机构对苏联的错误判断,也让希特勒认为苏联是非常容易对付的国家,便开始着手制定入侵苏联的计划,计划代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