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

第124章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124章

小说: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和在大学之中修建蹴鞠场,目的自然是希望莘莘学子们要德智体样样发展,不能只做那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大礼堂是组织大型聚会的地方,今后不仅可以让外请的名人名士来这里为学子们集中传授知识,刘和还准备将这里变成思想碰撞的一个大擂台,他要不定期的来这里向学子们抖出一些**,然后引起大家的激烈争论,引导他们在碰撞中寻找真理和答案。
  实验馆和格物院属于配套工程,刘和今后要在这里研究一种惊天动地的大杀器,然后一举让所有人看到格物之道和动手实验带来的威能。坐而论道跟反复实验相比,实在是遗祸无穷,必须要大力加以克服和戒除。
  剑道馆是传授学子们剑术的场馆,让学子们学习武技,既能磨炼心xìng意志,更能强身健体,充分体现了刘和希望燕京大学能够培养出文武兼备的人才。
  至于教授院,自然是先生们居住生活的区域,庠生院则是学生们平时居住生活的区域,大汤池就是大型公共浴池,不是喝汤的地方……
  今rì被邀请前来参加庆典的诸人,对于文教的重要xìng都有深刻认识,他们虽然无法完全理解刘和为什么要在大学之中修建蹴鞠场、剑道馆以及实验楼这些闻所未闻的建筑,但却看出了刘和创办这所大学的志向和决心。
  刘虞感慨说道:“《礼记?王制》中有云:‘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大戴礼记?保傅》中又云:‘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蓺焉,履大节焉。’《汉书?礼乐志》亦云:‘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於国,设庠序以化於邑。’今rì吾等在此为燕京大学奠基,看似平淡无奇,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众人纷纷点头,对于刘虞的这个说法表示认同。
  韩馥接着说道:“《礼记》第四十二篇题为《大学》,开篇便曾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公子世仁亲民而又明德,护卫幽州不受四方之敌侵犯,如今又极力促成燕京大学之创立,实乃天下读书人之楷模!”
  刘和虽然没完全听懂韩馥这一番掉书包的话到底有何深意,但他却听出来老韩这是在当众夸赞自己,于是赶紧站出来躬身行礼,口中连称“韩大人谬赞,小子愧不敢当!”
  大家对于刘和这中谦逊谨慎的态度很满意,于是纷纷夸赞他,似乎刘和越是表现的谦虚,得到的赞扬就会越多。
  虽然修筑这所大学会耗费幽州不少的人力财力,但刘和知道这笔“买卖”绝对是只赚不赔,而且是大赚特赚。
  姑且不说大学建成之后,今后可以为刘和提供大量人才,单就是他主导建学的这个举动,就能为刘和的声望加上很多分,更不要提这所学校今后研究出来的新技术会给大汉造多少福。
  刘和知道中国古代的高等学府与西方的学院相比,差别究竟在哪里,所以这所由他主导的学府将来一定会按照他的意志来开设教学科目,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大汉的各级官办学校,以培养治理内政的仕人和从事文化教育的文人为主,学科主要以单一的儒家经学为主,在自然学科方面十分缺乏,刘和在学校中设立了格物院和实验馆,目的就是要大力提倡和鼓励自然学科的发展。
  刘和不是大哲人,也不是大思想家,他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他只知道坐而论道解决不了大汉的边患,解决不了大汉内部的**,更解决不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
  与其从早到晚的思索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些永远也没有标准答案的扯淡问题,还不如让徐岳这样的数学家多研究有一些算数几何方面的难题,让马均那样的发明家多设计一些实用的工具,让白纸一样的年轻学子多学一些自然科学知识。
  燕京大学奠基之rì,刘和收获无数声望。
  
  


 第二四零章 卢植大事不糊涂

  冀州牧卢植是一位能力出众、经历十分传奇的人物。之所以这么说,这跟他跌宕起伏的人生有莫大的关系。
  卢植字子干,幽州涿郡涿县人,跟大耳刘是地道的同乡,跟公孙瓒也算得上幽州老乡。他是当世著名的经学家,与享誉四海的大儒郑玄为同门师兄弟,门下子弟有许多人;他又是一代名将,与皇甫嵩和朱儁齐名,曾经官至北中郎将和尚书。
  在卢植去世之后,他的家族后来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家族之一。三国之后,涿县被改名为“范阳”,故而涿县卢氏又被世人称之为“范阳卢氏”。卢植之后的一千八百多年,范阳卢氏代代出英才。仅从魏晋到唐代,正史记载的卢姓名人就高达八百多位。其中,有宰相、尚书、刺史、太守、郡守等百余人。清代道光年间的两广总督、涿州人卢坤,是卢植的嫡系后裔。海外卢氏宗亲中,有韩国的两任总统卢泰愚和卢武铉。
  三国时代,英雄豪杰辈出,但能给家族后世留下如卢植这般深远影响的人物,不过荥阳郑泰、郑浑兄弟两个,至于其他诸如王允、崔琰、崔州平等五姓七望中的人物,并非兴盛宗族的始祖,只是将祖上的名望沿袭了下来而已。
  如果不是刘和的干预,那么此时的卢植已经被一抔黄土埋在了地下,根本没有今时今rì东山再起的风光无限。
  当初洛阳政变时,何进被杀,董卓进京,掌控朝政。董卓意yù废黜少帝刘辩,拥立陈留王刘协为帝,便召文武百官商讨,朝中无人敢言,唯有卢植独自一人站出来大声反对。董卓大怒,下令将卢植处死,被董卓强行征辟的大学士蔡邕为卢植求情,而议郎彭伯也赶紧出来劝阻董卓说:“卢尚书是海内大儒,士人之望!如今若杀他,天下人都会震惊失望。”董卓这才作罢,仅将卢植免职。
  从卢植这件事情来看,大学士蔡邕真心是个好人,刘和救他实在是太应该了。
  卢植狠狠的得罪了董卓,知道洛阳之地不可久留,于是以年老身体不适为由,请求返回老家涿县。等董卓批准之后,卢植便赶紧走小路离开了洛阳,结果董卓真的派人沿着大路追杀,卢植于是连老家涿县也不敢回,一头钻进幽州军都山中,从此不问世事,直至袁绍征辟他为军师。
  因为刘和的“强势插入”,袁绍没有将冀州和幽州拿下,卢植也没有被别的势力给挖走。刘和劝说老爹刘虞放下对卢植的芥蒂,终于请得卢植出山,先是在安次城外劝退了公孙瓒,接着出任渔阳郡太守之职,然后接替韩馥出任了冀州牧。
  卢植在离开洛阳时,官职是个尚书,权力虽然不小,但跟手握一州军政大权的州牧相比,却还差着好几条街。如今董卓已死,天下分崩,文武双全的卢植自然有一种重任在肩的感觉,所以自从来到冀州之后,那是格外的勤于政事和军事,把公孙瓒和袁绍两个家伙郁闷的不行。
  对于公孙瓒而言,卢植就是他面前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卢植的名望、地位、能力都是他所不及的,有卢植在冀州坐镇,公孙瓒彻底断了吞并冀州的心思,把主要兵力都放在了攻略青州方面。
  后来袁绍派使者过来跟公孙瓒暗中串联,公孙瓒虽然答应了合伙坑刘虞的提议,但还是不敢明目张胆地率军从冀州过境前往幽州,而是费了一番手脚,让公孙度派出运兵船队把他麾下三万大军从海路直接投送到了雍奴。后来公孙瓒出兵占据了涿郡之后,立即派兵将卢植的老家涿县给守卫起来,不敢在城内有任何不敬的行为。
  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卢植在冀州,那么公孙瓒这次还真就不一定能被刘和给围死在代县附近。
  原因很简单,如果还是韩馥在冀州,那么公孙瓒这次肯定是从渤海郡和中山国出兵一路打到涿郡,而不是绕道海路,这样他就可以从冀州方面调动更多的兵力来保证后方粮道安全,也不用把三万兵力分散出一万来驻守涿县、遒国和五阮关等地。
  刘和当初建议老爹擢升卢植出任冀州牧这一招,实在是太yīn险毒辣了……
  当三路大军围攻幽州的消息传到高邑之后,卢植的第一反应就是立即派出鲜于辅率领一万jīng兵从瘿陶城进入安平国境内紧邻渤海郡的关津一带,jǐng告驻守在南皮的公孙瓒军不得北上增援。
  公孙瓒虽然当初做过他的学生,可卢植在大是大非面前绝对不会犹豫。他教导公孙瓒的时候,教的都是经世致用的学问,可没有教他如何挖大汉朝的墙角,如何当军阀。卢植久居庙堂,对于袁绍等人泼在刘虞父子头上的那些污水,根本就不会相信,反倒是对他们这些家伙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十分反感。
  卢植在派兵牵制渤海郡的同时,还积极整军备战,严密防范着冀州南部的袁绍。
  别看冀州方面兵力薄弱,可卢植手下尚有谋士沮授和猛将太史慈两人供他调用,更有常山相孙瑾、巨鹿太守李敏等硬骨头死心塌地的跟着他,所以兵强马壮的袁绍一时半会还真是拿卢植没辙。
  当初高邑城下的一场败仗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年多,可对袁绍留下的教训却是十分的深刻,他在没有充足的把握之下,并不想再吃一场同样的败仗。
  袁绍将攻打刘虞的主力放在了并州,他在邺城时刻关注着刘和的动向,当他获悉刘和率领一万步骑混编的队伍接近兖州时,赶紧派出手下大将麹义和张旭等人,守在黄河北岸的黎阳、yīn安、沙亭等地,随时准备伏击刘和。
  谋士田丰提醒袁绍,当初韩馥之所以能够咸鱼翻身,是因为在危机关头黑山军张燕率兵前来捣乱,所以这次要避免类似的事情再度发生。
  袁绍问田丰具体的对策,田丰提醒袁绍卢植当初可是剿灭黄巾军天公将军张角的主将,虽然卢植不似皇甫嵩那么狠辣,曾在下曲阳坑杀十万黄巾俘虏,可他跟原本就是黄巾军出身的黑山张燕肯定不对付,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做一些文章。
  袁绍于是派胆大的使者潜入黑山之中,给张燕送去一封密信。
  上面提到的这些事情,大概是在刘和抵达晋阳附近时发生的,等到刘和率军返回马城之后,袁绍已经知道自己和好兄弟曹**被刘和耍了一把,在大怒之下,立即命令在黄河北岸设伏的麹义和张旭等将领率军北上,再度逼近卢植坐镇的高邑。
  卢植此时尚且不知刘和已经从并州方向突围回到马城,但他察觉了袁绍部下的异动,于是立即命令太史慈弃守瘿陶,保护城中百姓撤往高邑,做出严防死守的姿态。
  卢植的这份果断,与当初韩馥在时完全不同,因此避免了兵力过于分散而被袁绍军逐个击破的危险。
  又过了几天,好消息和坏消息相继从北方传到高邑。
  好消息是刘和率军围死了公孙瓒,蓟城方面看样子危险解除;坏消息是黑山军张燕流窜进入常山境内四处作乱,常山相孙瑾率领郡中兵士进行抵抗时失败被杀。
  卢植不受孙瑾被害的干扰,依然在高邑城内按兵不动,并未派出军队前往常山驱逐张燕。
  又过几天,好消息和坏消息再度传来。好消息是刘和弄死了公孙瓒;坏消息是卢植比较有出息的这个学生就这么挂掉了。
  卢植依然不为所动,稳坐高邑城,丝毫不为公孙瓒的败亡影响情绪。
  等到徐荣从蓟城率领一万大军南下冀州增援时,颜良忽然率领一万五千人从井陉关扑了出来,恰好在下曲阳一带截住了徐荣的道路。
  于是,卢植再次接到了一个好消息和坏消息。好消息是幽州战事基本结束,刘虞已经派出军队南下增援;坏消息是刘虞派来增援的部队被袁绍的奇兵拦在了高邑城北一百五十里外,一时半会是指望不上了。
  这一次,卢植终于动了,不过却动的令人意想不到!
  卢植竟然派人前往关津给驻守在那里的鲜于辅下令,要他立即率军进入渤海郡,趁着公孙瓒手下田楷驻军青州,南皮城内守军人心慌乱之际,一举夺下南皮,控制渤海郡。
  在援兵被阻,袁绍大军围向高邑的时候,卢植不仅没有让鲜于辅紧急回援,竟然让其趁着袁绍和田楷没有反应上来的时候占据渤海,这是怎样一份自信和气魄?
  当初刘和率军南下经过高邑时,从高邑带走了审配和张郃,然后将太史慈和鲜于辅留给了卢植,这里面自然有着削弱冀州系的考量,也算是替初来乍到的卢植打个基础。卢植一开始派鲜于辅率军前往关津,如今看来似乎早就对公孙瓒的覆灭有所预测。
  鲜于辅是什么人?那是刘和身边的哼哈二将之一,卢植让鲜于辅率军进驻树倒猢狲散的渤海郡,等于是将渤海拱手让给了刘和。
  谁说xìng格刚毅直爽的卢子干不懂政治了,人家心里明白着呢!
  
  


 第二四一章 冤家路窄

  颜良率军从太行八陉之五的井陉关内蹿出来的时候,还不知道他的拜把子好兄弟文丑已经再度当了俘虏,被赵云抓回了高柳城内。如果知道,估计他这次一定会后来了冀州。
  前段时间,颜良和文丑合力攻打徐荣镇守的幽州西线,虽然兵力超出了徐荣一倍不止,可就是死活无法突破那道该死的长城防线,虽然颜良勇武无敌,可徐荣压根就不跟他在阵前斗将,一直躲在坚固的城防之后指挥士兵们进行防守,硬是不给颜良半分可乘之机。
  颜良和文丑在高柳城下耗了一个半月,付出八千士卒的生命,终于领教到了徐荣的厉害。正当兄弟俩在担忧袁绍会不会责怪他们作战不力时,袁绍的好外甥高干向他们发来急报,声称在晋城西南发现了刘和的踪迹,让他们派兵来围堵刘和。
  颜良一琢磨,觉得在并州境内抓住刘和或者弄死刘和比攻破高柳的功劳还大,而且还能从高柳这个泥潭里面暂时撤离,不跟徐荣这个难缠的家伙死磨,于是干脆跟文丑一起率领全部兵马返回了并州。
  刘和没给颜良围困自己的机会,在晋城外面虚晃一枪就跑路了,这一下弄得兴冲冲返回并州的颜良有些恼火,他担心自己再次率军北上攻打高柳时会遭到刘和所率骑兵从后方攻击,所以便采纳了逢纪的建议,干脆不在幽州西线寻找战机,而是直接取道井陉前来切断幽州与冀州之间的联系。
  颜良这么一整,效果暂时没看到,但却实实在在的坑了两个人,一个是好兄弟文丑,一个是袁绍的盟友公孙瓒。
  如果颜良老老实实跟文丑一起率军返回并州北方的白登城,刘和就不敢在西线大唱空城计,把徐荣麾下的部队抽调到代县阻击公孙瓒,那么公孙瓒就不会这么快就走向覆灭,而整个幽州的战事也就不可能如此顺利迅速的结束,而他的好兄弟文丑也就不会中了赵云的计谋,被抓回高柳城。
  因为消息传递速度的原因,颜良暂时还不知道这些前因后果,所以当他从井陉道内穿行时,只是想着早点赶到冀州,然后协助袁绍攻打高邑。
  既然刘和已经从并州方向突围成功,那么主公袁绍在黄河沿线伏击刘和的布置全都作废,因此颜良有理由相信袁绍接下来肯定会组织大军北上再度围攻高邑。
  实际上,袁绍确实也是这么做的。
  所以,从某一点上来说,颜良这么做也没错,如果不是因为幽州方面派出徐荣南下增援冀州的话,或许颜良这一招突然的黑虎掏心,很有可能会打卢植一个措手不及。
  不是冤家不聚头,这话用来形容颜良跟徐荣,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徐荣前些时rì从高柳离开之后,几乎就没有消停过,他先是率军在代县阻击了公孙瓒,接着又赶到蓟城yīn了公孙越,然后又率军南下冀州增援卢植。尽管这一路走来十分的辛苦,可徐荣的战功那也是哗哗的往上涨,就目前来看,就连赵云的战功都没有他高。
  徐荣行军,一向谨慎,在他率军南下穿过涿郡之后,便排出大量探马和斥候到前方侦察打探,等他走到汉昌一带时,就接到了前方探马传回的消息,说是发现了一支袁军正从真定方向赶往耿乡。
  徐荣于是加快行军步伐,向着巨鹿郡最北边紧邻滹沱河的下曲阳赶来。
  行军途中派出探马和细作四处打探,这是作为主将的基本功,徐荣既然能够发现颜良的部队,那么颜良在随后发现徐荣的部队也就很正常了。别忘了,颜良身边可是跟着一个军师逢纪的。
  史书中说颜良此人“xìng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意思是说颜良气量比较狭小,虽然骁勇善战,但却不能单独统率一军。袁绍似乎看出了颜良不能独任这个弱点,因此派出谋士逢纪跟在他的身边,防止他因为一时争强好胜而落入敌军的陷阱和圈套。
  还别说,当颜良查明南下增援高邑的这支幽州军队的主将是徐荣之后,当时就想带着人马跟徐荣拼命。
  颜良心想:徐荣你这乌龟不是善于躲在城墙后面放冷箭么,这次你来到了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冀州大平原上,我以优势兵力还不能把你给收拾了?
  不过军师逢纪不似颜良的头脑这么简单,他从徐荣率军南下嗅到了危险的味道,所以死死拦下了冲动的颜良。
  逢纪对颜良说:“难道将军忘记了两年之前高邑城下的那场失礼?既然幽州方面能派徐荣率领一万步兵南下增援高邑,那就说明幽州的威胁已经解除了,而幽州的威胁为什么会解除?肯定是公孙瓒和公孙越这两路部队出问题了!”
  颜良被逢纪的这个分析吓了一跳,急忙问道:“如此说来,又该如何是好?”
  上一次,袁绍兵败高邑,就是因为小觑了幽州派来增援冀州的鲜于辅,还算计着要把人家的骑兵给吞掉,结果肥肉没吃到,反倒是把牙崩坏了好几颗。颜良当时人在并州,事后才听文丑仔细讲起这一段,所以明白这里面的厉害。
  “为今之计,先将这支援军堵在滹沱河北岸,同时派快马向主公报讯,请他定夺后续的行动!”逢纪斩钉截铁地说道。
  于是,颜良便率军赶至下曲阳一带,在河这边摆下阵势,隔河等着徐荣的到来。
  徐荣见南下增援的道路被颜良阻断,也不急于发起强攻,他一边派人返回幽州向刘和报讯,一边让有些疲惫的部队原地休整。颜良出现在这里,也是出乎了徐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