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日暮东陵: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之谜 >

第17章

日暮东陵: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之谜-第17章

小说: 日暮东陵: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之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巧0 /日暮东陵
话说得慈禧无言以对,只好强咽下一口怒气,说了句:“那就听姐姐的,先这样吧。”由于慈安的劝阻,丹陛石才免于被换。
这次丹陛石虽未被换掉,但慈禧却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念念不忘。因为这只小小的壁虎,在外人看来只不过是一点装饰或点缀,有和无都无碍大局,慈禧如此动怒,实在有些大惊小怪,骄横透顶。但内行人却知道,这只壁虎虽小,其暗含的寓意却甚大,唯鉴于其暗含的重大寓意,清宫才作为一神祖制保持、流传下来。这个隐意的来源起自于壁虎本身。相传,在清以前的皇宫内曾饲养着许多壁虎,其食物以喂殊砂为主,3 年可养成七、八斤重。养成的壁虎被逮杀后,放在阴瓦上烤干,尔后磨成细粉,用此殊粉在皇后、妃缤脸额处点一点,其色鲜艳而不退,更为奇妙的是,若宫中后、妃有乱宫的男女之事,红点自然消失。故历代王朝又将壁虎命名为“守宫”,并在宫中屡有试验和应用。清朝宫廷虽不再饲养壁虎,但对其“守宫”的声名却深信不疑,故在单独兴建的后、妃凌寝的丹陛石上都暗刻一只壁虎,以为“镇物”。这神雕刻之法,作为清宫的一种祖制保留了下来。至于慈禧而对这个“镇物”,是否想到了有辱她的尊严,或是感到自己葬入地宫后,灵魂真的被镇住而不得自由,因而暴怒异常,也只有她自己才能解释了。
不管怎么解释,慈禧对丹陛石上那只小小的壁虎产生了恐惧是肯定的,这种恐惧直到16 年后的今天都没有消失。正因为如此,决定要重修定东凌的慈禧,才下令首先将隆恩殿前的那块丹陛石换掉,重新安设没有壁虎的石雕。
对于这个明显违背祖制的诏令,再也没有人敢提出异议了。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年过六旬的慈禧已经取得了政治上的绝对权威,满朝文武也在不断地与她交手、磨擦、顶撞后,纷纷败下阵来,并渐渐变得唯命是从,心悦诚服,不敢有丝毫非分之想了。他们唯一能做到的是,将带有壁虎的石雕换下后,偷偷埋入定东陵一
第三章从正午到黄昏/151 
侧的地下,意在留给后人窥测当年的真相和评说慈禧此举的是非功过。在慈禧崩亡几十年后,这块石雕果真被清东陵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无意中挖了出来,让后人窥探到当年那段隐情的同时,也感知了这掩埋石雕的臣僚那尚未完全泯灭的文化良知和难言的苦衷。
新改换的丹陛石,长3 米,宽1 。 6 米,周边有缠枝莲花、福寿三多图案,中间雕着“凤引龙”形象图。此图依然摒弃了龙凤并排或龙在上、凤在下的雕刻形式,而是凤在上,龙在下,并采用高浮雕加透雕的工艺手法,使图案构思更加新颖,技法更加高超。尤其那龙须、龙爪、凤足、凤冠等十处透雕工艺,使整个图案的立体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龙与凤越发栩栩如生。不仅如此,重修后的陵寝内石雕建筑,无论是栏板、望柱还是隔梁,其设计指导思想和雕刻规程,都是把风置于主要的地位之上,仅隆恩殿周围的汉白玉石栏杆,就用浮雕工艺精刻了九十六幅龙凤呈祥、水浪浮云图案,每幅图案,都是彩凤在前展翅飞翔,又回首顾盼。蛟龙在后面张嘴奋须,紧紧相随。大殿内六十七根望柱上,柱头雕刻打破其它帝后陵龙凤相间的排列顺序,全部雕成凤柱头,而将龙改雕在柱身上.柱身两侧各一条。飞龙昂首向上,仰望着柱头上的翔凤,表现着慈禧势压同治、光绪两朝的非凡权威。
尤其令人望而兴叹的是,重修后的隆恩殿及东西配殿,其工艺高超规模庞大,豪华富丽,用料精致因面是糜费惊人,不仅超越了清朝历代祖陵,就连明、清两朝24 代皇帝居住的紫禁城,也没有如此奢华。清宫祖制规定,凡帝后陵的隆恩殿内,只许在4 根明柱上贴金,做缠枝莲花或盘龙行云状。哪怕是代表着皇权神威,帝王登基时受百官朝拜的紫禁城内的金蜜殿(太和殿),也才只有6 根贴金明柱。但在慈禧陵三殿内外,却有64 根金柱傲然盗立,这些金柱还不是一般的表示性的贴金,而是用铜做成半立体镂刻的盘龙,
152 /日暮东陵
铜上夔金,光华四射,闪闪耀目。尤其是在立体状的龙头上安装了带有弹簧的龙须,这龙须借助空气的流通,自行来回摆动,如群龙低吟,妙不可言。人们在惊愕慈禧奢华靡费的同时,又不能不对工艺设计者们那富有灵性的夭才杰作表示叹服和崇敬,这是卑贱的劳动者留给全人类的高贵的文化艺术财富。
三殿的彩画,也由以往的旋子彩画改成等级最高的金龙和玺彩画。这些彩画,不披麻,不挂灰,也不用其它颜色,而是直接在黄花梨木上沥粉贴金。因为重修后的三殿梁架,已全部改用名贵的黄花梨木.黄花梨木名海南植,木质坚硬,纹里细腻,防火耐腐,为木料中上品,在这样的上品木料上贴金,更显得豪华壮美,气度非凡。隆恩殿的栏板之上.也布满了“凤引龙”的雕刻图案,69 块栏板的里里外外,到处是“凤引龙追尸。全部栏板上138 组“凤引龙”连接起来,使人产生天在旋、地在转、宇宙万物在永恒运动的苍茫之感。
名义上的重修,此时已变成了重建,慈禧诏命原三大殿全部拆除,原材料一律不许迁萍使用,一切重新开始· 故凌寝三大殿,外墙全部采用山东临清特制的澄浆城砖,这类砖无不精工细做,磨砖对缝,干摆灌浆,致使墙而光洁平整,坚固异常。大殿的内壁更为别致高稚,那镶嵌着大小30 块雕砖贴金的墙而,通体达237 平方米。每面墙的中心墙壁上,都雕刻着“五福捧寿”、“四角盘长”、“断(万)字不到头”等花纹。其中“五福捧寿”为五只展翅向中心飞翔的蝙蝠.围绕着一个几何纹的变形“寿”字,其名称当是以物而取,或以名附物而作成。‘’四角盘长”为取其盘长缓带,连绵不断之意,寓吉祥如意。那“断(万)字不到头”当是取富贵永远,水无止境之意。所有雕砖外围,均饰以蔓草莲花和珠文,凡凸起的花纹,全用赤金叶子贴饰,底部略衬黄金,达到了赤黄二金,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光彩夺目的艺术效果。这一金光灿烂的贴金雕花墙,仅贴金一
第三章从正午到黄昏/l 弓3 
项就用掉黄金四千五百多两,其奢靡之至、由此可见一斑。慈禧的菩陀峪定东陵自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兴工重建,厉时14 年,直到慈禧崩亡前不久,始得完竣。其整体工艺水平、豪华程度,为中国明、清两朝24 代帝后陵寝之最。当这座独一无二的辉煌陵寝竣工的讯息,通过朝臣奏于慈禧时,躺在病榻上已病入膏育,行将归天的慈禧,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喜色,内心极其欣慰,这次总算在形式上大大地超过了慈安,并让这位自己生前死去的对手无可奈何了。
狠心母亲苦命)L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 年11 月抖日傍晚)酉刻,年仅38 岁的光绪皇帝驾崩于西苑南海中的滚台。当内务府几个臣僚闻讯匆匆赶到四面环水、与世隔绝的南海该台光绪生前被囚禁的涵元殿时,见光绪的卧室里,到处布满了乱丝丝的蜘蛛网,四璧的糊墙纸已经发黄脱落,墙角露出青绿色的墙砖,散发出一股潮湿腥燥的霉味。寒冷的湖风穿过破烂不堪的窗户,呼呼啦啦地吹动着床前的慢帐,那黄色的慢帐因岁月的剥蚀而变得异常的沉旧和惨白。床前的方砖上,残留着呕吐物和汤药的痕迹。这位倒了一辈子霉的光绪皇帝.直挺挺地僵卧在一张形似破烂的铺板上,胸腹塌陷,两押暴突,肋骨支离,嘴巴大张。那未能闭上的眼睛,放着一怨恨、悲苦的渗光,似在向来人示意着什么难言的隐情。眉宇间那道由于怨愤不平而整在一起的皱纹,依然未能伸展开来。青白的脸上泛着疹人的冷光,这种光随着光绪已出窍的灵魂,飘忽游荡于正在操持后事的太监身上,并将几张丑陋的脸染上了一层死灰色。整个涵元殿笼罩在一片死寂与恐怖之中。
154 /日暮东陵
就在光绪驾崩的第二天下午(未刻),统治大清王朝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在西苑仪莺殿撤手人寰,归天而去。
光绪和慈禧在不到24 个小时之内相继崩亡,而他们母子二人生前的关系又是那样的剑拔弩张,并欲置对方死地而后快,这不仅在清代历史上所未有,亦为中国历史上所罕见。因而,当这个清息传出时,朝野惊骇,中外哗然。慈禧的崩亡,似在情理之中,但光绪的驾崩,却让人感到突然,感到意外,感到不明不白,感到其中必然暗藏了杀机和阴谋。于是,惊愕之后,各种猜测和议论遍布庙堂之内、市井之中,关于光绪驾崩的隐秘传言也不断从宫中传向民间。据一位名叫屈桂庭的医生透露,他于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八日最后一次进宫为皇帝诊病时,发现光绪本已逐渐好转的病情突然恶化,在床上乱滚,大呼肚子痛疼难忍。三天后,光绪帝驾崩了。此言传出,又带出了一连串深宫内幕。从这些内幕来看,光绪死子谋杀有极大的可能,只是谁是凶手,却又分出几个枝节。在诸多被怀疑者中,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慈禧,这位向来以阴险、刻毒、专权著称的女人,自知病人膏育.不久于人世,她不愿让自己的政敌光绪在她死后再掌朝政,便秘密派人将光绪先行谋毙了。此种说法在当时广为流传,并为许多人所相信。还有一种传闻是,光绪帝被囚禁后,被置于李莲英的严密监视之下,同时李莲英又经常制造一些不利于光绪的谎言去告知慈禧,光绪帝自是对他痛恨异常。而与李莲英坑滋一气的太监崔玉贵,在慈禧西逃的1900 年,直接杀害了光绪帝的珍妃,光绪帝自是对他恨之入骨。正因如此,李莲英、崔玉贵在确切地得知慈禧马上就要归天的最后一刻,二人经过密谋,决定先将光绪害死,免得慈禧死后,光绪重操权柄,对自己不利。二人谋计之后,遂暗使手下一个名叫宋小胖子的太监,襟怀利刃,伺机刺杀光绪。后刺杀未果.李莲英、崔玉贵又在光绪帝的进食中暗中下毒,终使这位年轻的皇帝含恨而去。还有一种传闻,说袁世~二,。 。 J ' 。 ~闷叭卜口月曰凡~,卜.与山山币门卜,。 。 。 。 。 .一.一一..一~? ' J 刁.网汗JJ 。 ~月一一-… 
第三章从正午到黄昏/155 
凯出于和李连英、崔玉贵同样的心理,在光绪帝的进食中作了手脚,致使光绪一命呜呼!到底光绪死于谁手,这又成为晚清厉史上一大悬案,留给后人破解了。
不管光绪是由于自然病亡还是被谋害而死,但他作为清朝历史上最具悲剧特色的皇帝却是事实。当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大清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全军菠没,日军攻占威海卫后.慈禧等当朝执政者为挽取荀安之残局,遂强行决定,与日方签定了丧权辱国的《 马关条约》 。而自亲政以来,逐渐怀有“励精图治”之志的光绪,有感于丧师失土的莫大耻辱,悲愤至极,禁不住声泪俱下。也正是在这场不平等战争中,光绪才沉痛而清楚地认识到“国势艰难”而“殷忧危之”。因此,当他在首次得到康有为的变法奏书后,引起了自己强烈的思想共鸣,禁不住“览而喜之”,遂下定了变法求新,以图自强的决心。晚清的历史进展封此处,标志着光绪与慈禧往日那微妙关系的正式破裂,整个朝廷中的“维新派”和“保守派”之间充满了无法调和的矛盾和危机四伏的杀机。
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绪以当朝天子的威望和锐气,毅然颁布《 明定国是诏),正式宣布变法革新,许多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以无比感奋的心情和对未来充满的美好憧憬,立即投入到这场变革之中。遗憾的是,厉史没有让人看到这场伟大变革的成果,而是留下了一个极为悲惨的结局,即在光绪颁诏百日之后的八月初六日,正在紫禁城中和殿阅览奏文的光绪帝,被慈禧派来的一群太监和一队“荣禄之兵”,押至西苑南海滚台囚禁起来,变革中的前卫人士康有为、谭嗣同等人,逃的逃,死的死,这场清代历史上最后一次企图通过内部变革而拯救自己于危难之中的机会又失去了。
被囚禁的光绪尽管身陷图圈,但革新之志未泯,他在等待机会,准备东山再起。两年后的1900 年8 月14 日,八国联军攻入北
1 弘/日答东陵
京。在慈禧准备离京出逃之际,光绪见有机可乘,遂以与外使“面谈”为由请求留京。但在政治的角逐中,经历了无数次惊涛骇浪的慈禧.怎能看不出这点花招,倘自己出逃在外,光绪留京,那么这大清的政权自然也不再属于自己面归光绪了。聪明老辣的慈禧不但未能同意这个请求,为免后患她强行将光绪一同带走。在出逃西安的路上,光绪望着满地的黄尘和灼人的热浪,想着国破家亡之恨,悲感交集.忧郁终日。但积压在心中的那满腔优国之愤和图强报国之念却仍然时有所现。直到第二年被慈禧带回北京时,他还希望自己能重出图圈,继续施行变革之策。为了这个变革方略,他希望慈禧早日归天,他希望凭着自己年轻的生命和澎湃的激情,早日迎来变革的辉煌硕果。
但历史不再给予他点滴的机会了,回京后的光绪仍然被囚于南海小岛那与世隔绝的派台,他像一个实际上的民间囚徒,不仅失去了人身自由,而且还要不断地经受着慈禧的生活虐待、无端训斥和那些凶顽太监的欺凌。他每天食的是粗橱酸臭的饭菜,喝的是半开不开的腥咸皆备的温吞水,穿的是冬天难以御寒的破旧衣衫和鞋袜。面对这近似猪狗似的生活,倘光绪稍有不满,便又会招来凶险之祸。一次,光绪望着窗外喃喃自语,恰被李莲英的一个心腹小太监听见,这小太监虽没有听清内容,还是向李莲英告了密。李莲英闻报,遂凭着自己心怀恶意的推测,接着对慈禧案告道:“当今皇上自咒老佛爷,乞求神灵开眼,早拿太后归夭。”慈禧闻言大怒,亲率一群太监来到滚台,抓住光绪一顿猛打。怒愤之中,慈榕亲自上前抓住光绪的辫子,用尽了泼妇之力,一拳打掉了光绪两个门牙,光绪满嘴血流不止,痛得在地上乱滚,几夭都无法吃饭,· 一慈禧对光绪痛恨至此,绝情至此,早已失去了母子之情和人之常情,并转入了一种近似兽性的摧残与虐待,而当人一旦变成了丧尽天良的兽类,· 就会做出禽兽不如的痴狂行径。纵然光绪望眼欲穿,也一一‘; ? .口,口.峪.州.' .用.; 。 ~币‘~闷~? ' ? ; J 
第三章从正午对黄昏/157 
没有盼到已失去夭良的慈禧开恩,将自己释放出来,他纵有千般革新谋略,万般救国激情,也只能在岁月的流逝中化为灰烬。当他终于在图圈中以忧愤之情等到被谋杀时,才知道一切的理想与希望只有等到来世再去实现了。光绪皇帝死了,紫禁城最后一颗希望之星残落了,大清王朝连回光返照的短暂机会都没有迎来,也随着光绪的怨魂寿终正寝了。
光绪驾崩后,由慈禧在最后的弥留之际亲选的年仅3 岁的溥仪继位,是为大清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建元宣统。
令入扼腕叹息的是,在光绪登基直至被谋杀的长达34 年的岁月里,不但一生竭力倡导的改革事业未能成就,图谋报国的壮志未竟,就连自己的陵寝也未兴建。直到他驾崩后,才由他的异母弟、新登基的宣统皇帝溥仪之父、醇亲王载津派人在西陵界内找了一快叫绝龙峪的地方,兴建了清王朝统治时期最后的一座皇帝陵寝.并于5 年后的民国二年(1913 年)将其草草安葬。光绪帝倒霉至此,醇亲王愚蠢至此,已无复加。生前的衰婉凄惨身陷图圈总算过去、但死后以真龙天子之身,又落到绝龙峪中,可知他的孤魂该是怎样的优愤与悲惨,可见大清王朝确也是命当该绝了。而当大清王朝正式宣告灭亡时,已驾崩三年的光绪皇帝,那硬梆梆的尸体还躺在紫禁城一间漆黑的屋于里。
与光绪不同的是,那位一生都在恃宠专权,作威作福的慈禧,生前享尽人间荣耀与辉煌,死后更是气派非凡,华贵异常。在她崩亡24 天后的十一月十六日,慈禧的“佛体”入硷于棺停之中,伴她放进棺悼的还有大量金银珠宝和其生前喜爱的宠物,整个棺撑造价昂贵,豪华无比。其木料均取自云南的深山老林,只是这些木材的运费就耗银数十万两。当禧撑成型后,先用100 匹高丽布缠裹衬垫,然后再反复油漆49 次,始装硷慈禧尸骨。在入葬前,抬棺的杠夫们要在德胜门外“演杠”十天,演习中,按正式送葬的要求,
158 /日暮东陵
杠夫们抬着一块和棺撑重量基本相同的大厚板,木板中心放着满满的一碗水,来回行走,直到碗里的水洒不出碗外为止。在经过一番辛苦的折腾和匆忙准备后,为慈禧出殡的日子终于来临,王公大臣倾巢出动,送葬的大队人马浩浩荡荡,颇为壮观。走在最前面的是由64 人组成的引蟠队.高举花花绿绿的万民旗、万民伞。接着是上千人组成的法架卤簿仪仗队,分别举着数不清的金瓜、械斧、朝天镜,一派刀枪如林,蟠旗蔽日的浩浩威势。仪仗队后面是几千名扛夫,分几十班轮流抬运那巨大棺掉,每班128 人,接连更替,退而复始,未有停止。跟在棺撑之后的是十路纵队的武装兵弃,兵弃之后是由数千辆车子组成的文武百官、皇亲国戚的车队。整个送葬队伍绵延数十里,浩浩荡荡,气势灼灼.所过之处,凡有碍行进的建筑物,一律拆除。从京城到东陵,一路之上设有几十处大小行宫,以供送葬人员食宿整休,同时每隔一段距离用优质布匹搭起芦殿、黄幌,以作临时休整之所。即是这临时的黄惺,也是玉阶金瓦.朱碧交映。那停放棺撑的芦殿,更是华丽异常,尊贵非凡,除用黄绸布围成一座内城,还要用白续子布围成外城,外城之外还有一道网城,以作防御守护之用。
从慈禧崩亡到棺撑抵达东陵,其间将近折腾了一年,最后总算于宜统元年(1009 年)十月初四日已时,将棺掉葬入菩陀峪定东艘地宫,整个殡葬共耗费白银达120 多万两,为大清历代帝王后妃葬礼之最。这个女人假如死后有知,她应该含笑久泉了。正当慈禧躺在华贵舒适的地宫里,任凭幽灵自在穿行.并为她生前死后的无尚“荣耀”而志得意满、沾沽自喜时,她没有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