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重生]主公要臣死 作者:南山有台 >

第73章

[重生]主公要臣死 作者:南山有台-第73章

小说: [重生]主公要臣死 作者:南山有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辞,到抚衢县保护秦方去了。
    两人回来时,杨英招的眉眼比以前更厉了,眼神比刀子都要锋利。听属下将民乱的事一一陈述,杨英招向宁晋请示道:“师兄,我在清风道观中救济过不少乞丐,或许他们知道点线索,不如先让我去查探一番。”
    秦方道:“我也去。”
    杨英招说:“事态紧急,大人不如先跟谢惊鸿这条线,等到时候抓住他谋乱策反的证据,面对姜国使节,我们会更有利一些。”
    秦方点头:“好。这件事必须在姜国使节来临之前查出来,否则他们拿此事来诟病新皇,只会让朝廷动荡,百姓不安。”
    两人多年合作,似乎培养出别人难及的默契,一言一语都契合得很。
    宁晋首肯,擢令秦方调查此案,并让杨英招继续统领铁骁骑,襄助秦方。
    春风吹过风临大关,携姜国使节一同入皇城地界。
    秦方和杨英招为了不让百姓恐慌,秘密逮捕犯人,很多乞丐受过清风道观的恩,对“同行”中有人犯下此等大罪更是不齿,但恐于他们报复,一直都不敢跟官府合作,可秦方嘴皮子上下一动,就将他们说得有些动摇,加上杨英招在旁保证铁骁骑会保护他们的安全,乞丐终于松了牙关。
    制造民乱的二百多人逐一落网,大家纷纷指认其中一人为罪魁祸首,可那人却什么都没有供出来。尽管对他们用了大刑,他们也未曾指认是谢惊鸿。
    这件事终是不了了之。
    宁晋为安抚民心,调动雁北军和铁骁骑一起拉着这群人游街示众,并贴出告示广布天下。
    此事来得突然,平息得也快,何湛代宁晋走向城墙,言此事是有人故意策划,意图扰乱民心,明话暗话都在指向即将入京的姜国;又言宁晋兢兢业业,一直要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得新皇领召,朝中为靖国安定上下齐心,才能迅速破获此案。
    百姓见城墙上的摄政王形销骨立,眉宇间可见憔悴之色,可见朝中的确将百姓安危放在心间,叛乱所带来的恐慌逐渐被归属感所取代。古言阴阳转换的道理,大致如此。物极必反,月满则亏,这次处理得妥当而迅速,皇都也因祸得福。
    至少皇都百姓此次会一致对外。
    查不出最终结果不要紧,管他这次叛乱是不是姜国策动的,现在已经是了。
    何湛选秀一事不再是焦点,他也因此落得清闲,每日去宫中陪着宁晋,倒不用真去做什么,在御书房里找本书打发时间。宁晋看折子要看好久,但时不时会看何湛一眼,看他还在,就继续再看折子。两人不用说话,就能在一起待一天。
    太监送了润喉的银耳羹来,宁晋照例先问何湛:“叔要不要喝一碗?”
    何湛的确是有些渴了,将宁晋递过来的银耳羹接过,喝得时候瞥见宁晋手边放着一页字,疑而问道:“这不是宁恪写得么?”
    “他想叫朕看看。”
    这下何湛更惊了。从前皇位之争,宁恪连个角都够不到,他也没有要争的意思,宁晋和宁恪很少有交集,但即便如此,宁恪绝对是看不惯宁晋的,为何…他的字会出现在御书房?
    宁晋说:“前几天看他练剑,有模有样的,朕就教了他几式。他还小,好学心强,那天支支吾吾要朕看看他练字,朕瞧着写得还不错。”宁晋将宁恪练习的字往前放了放,说:“练得是周字,内敛温谦,还有点儿他自己的张牙舞爪,叔觉得如何?”
    何湛:“……”
    何湛不知怎么该跟宁晋解释宁恪这个孩子,连他自己都吃不准宁恪,现在他也吃不准宁晋了。
    宁晋是个寡情的人,尤其是在亲情这方面,没道理…宁晋会突然将宁恪看上眼。
    何湛顿半天,才道:“恩…他也不小了,明年就及冠了。”
    宁晋说:“这次姜国使者来,朕想让他去迎接,叔意下如何?”
    何湛低头请示道:“臣不太明白皇上的意思。”
    “他是个人才,也想保住自己和淑太妃在宫中的地位,朕何不给他这个机会?况且,叔不是一直很喜欢他吗?”
    何湛:“……”也不知道宁晋哪只眼看见他喜欢宁恪了。
    只不过宁恪上次问他关于杀人的事,他似乎对他背后的人有了怀疑之心,可知宁恪已经开始正视自我的身份和价值。何湛觉得可以好好利用这个时机,故而才时常去宫中教他念书习武。
    “四殿下是您的弟弟,若有亲族为皇上效力,也是一桩好事。”
    宁晋笑了笑,歪头看着何湛,却没再说话。
    
    第125章 计谋
    
    宁恪年纪尚轻,做事却十分稳当。宁晋派他去迎接姜国使节,何湛放不下心,派人一路跟着,据人来报说宁恪面对姜国使节不卑不亢。景昭帝所言的皇族风范,总能在宁恪身上寻着一二。
    谢惊鸿作为使节团的首领,与四公主魏瑶一同入宫,因之前民乱一事没能抓住谢惊鸿的把柄,也因此事被迅速平息,双方都未占得上风,一顿迎接宴吃得人战战兢兢,好在双方都相安无事。
    谢惊鸿以民乱为由,请宁晋将魏瑶留在宫中,以防姜国的四公主在靖国出了什么意外,言下便是要牵线搭桥,将魏瑶许配给宁晋为妃。
    宁晋笑了笑,允魏瑶住在宫中,却是给她挑了个最僻静的宫殿,别说宁晋不常去,便是在宫门口路过的奴才都没有几个。
    魏瑶几日下来不哭不闹,安安分分的,有闲心时寻了处竹林抚筝。
    筝声传得很远很远,时而静缓时而急促,泠泠如石上清泉,飒飒如高岭之风,原是在皇宫这种雕栏画栋的禁地,她的筝却有几分空山的寂寂渺渺。
    “谁在弹琴?”
    宁恪游龙式一收势,就听竹林方向传来的乐声,不禁问了句。一旁的太监说:“哦,应该是姜国来的四公主。”
    “四公主?”宁恪皱眉,“姜国的使节团不是随皇兄去春猎了吗?为何四公主尚在宫中?”
    “四公主舟车劳顿,这几天一直在宫中养病,所以就留在了宫中。”
    宁恪说:“倒显得靖国招待不周了,去请太医再去看看四公主的病,让他们好好诊治,不许怠慢。”
    太监说:“今天摄政王已经吩咐过了。”
    宁恪脸上浮了些笑,不常见,叫太监看得一愣,笑容转瞬即逝。宁恪问:“师父…没去吗?”
    “摄政王身子一直不大好,春猎兴高是不假,总是折腾人的。”
    宁恪点头,想去将官员进献给他母妃的一味灵芝讨来,送到忠国公府去。他从不是个服帖的人,不过念在何湛之前没少为他费过心,这点心意也是应该的。
    脚步还没迈出去,只闻竹林中的筝声忽得变了一个曲调,杀伐之气腾腾而来,声动天地,明明只有筝声,却好似将所有的一切都拉回血腥的沙场,嘶吼声、马蹄声、战鼓声、兵刃相接声一应俱全,急促若飞瀑坠地,激昂壮烈。
    连那太监听这筝声,都不由感喟一声,忌惮主子在场,没敢作出评价。
    宁恪狠狠拧起了眉,挥手遣人退下,独自一人提剑往竹林的方向走去。
    这筝声太过熟悉。
    前几年,他的“义父”会常来宫中,好似铜墙铁壁都挡不住那个人。
    义父常会给他带来他从未见过的东西,宫里那么多规矩,在义父面前都不用守。他说规矩是人定的,人要活得好,必须要成为制定规矩的人。宁恪少时乖戾非常,越是要守规矩,他就越不想守,嬉笑怒骂全凭个人意愿。周围的人见了,没有一个不斥责他的,就连那些个奴才,面上恭恭敬敬,私底下仍说他不懂教养。
    唯独有义父,常叹他为真性情,在他身边,宁恪能做他想做的任何事。
    有一次,他说他想出宫,义父只说需要些时间。他不知道义父做了什么,可他没等多久,义父就真得能带他出宫了。宁恪自小在深宫长大,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宁左的太子府,京都多少繁华,他是连见都未见过的。
    义父于他而言胜过亲父。
    他私自出宫多次,曾与义父身边的一名唤作雪仪的女子交好。雪仪比他大上几岁,虽常带着面纱,但眉眼温柔,颇像宁恪的母妃,宁恪少时见了心中不免亲近。
    宁恪性格乖僻,雪仪却是个脾气极好的人,任宁恪怎样耍混,她都不曾介意,有时还会偷偷帮他一把。
    雪仪会弹筝,这首《战长关》指法繁复,亦是雪仪独创,除了她,没有人会弹。
    可《战长关》的音色的的确确叫魏瑶弹了出来,宁恪循着筝声来时,魏瑶坐在一方翠亭中抚琴。
    前去迎接姜国使团的时候,他只远远地看了魏瑶一眼,之后她抱恙宫中,两人更没有相见的机会,直到宁恪的脚步渐近,魏瑶按下琴弦转过身来,宁恪身子一震,下意识地喊了声:“雪仪。”
    魏瑶眉眼宛然一笑:“这次倒认出来了。那天你来迎接,见你神色冷淡,还以为你认不出我了。”
    “真的是你?你怎么是…四公主?你是姜国的人?”
    “你我非要站在国家的层面上么?”魏瑶伸手抚了抚宁恪肩上的竹叶。
    宁恪一把捉住她的手,质问道:“你是故意的?为何要引我前来?”
    魏瑶笑道:“你总是很聪明。只不过我在抚琴之时想到个主意,故而想到了你。”
    “你想做什么?”
    “还不能告诉你。”魏瑶点了一下宁恪的鼻尖儿,眉宇间存着宠溺,“你不是一直想知道义父是谁吗?我领你去见他,好不好?”
    …的确,宁恪从未见过义父长什么样。
    义父言自己相貌丑陋,不愿示人。宁恪从不在意人的相貌,只要义父疼他,就算他有些不可示人的秘密,宁恪也不在意。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想知道义父究竟是谁,为何有这样神通广大的本事。
    也想知道,为何是他?为何义父偏偏要收他为义子?
    魏瑶缓缓附到宁恪耳边,轻声说:“宁恪,终于等到你长大了。义父的心愿,终于可以完成了。”
    春猎的地点定在皇家划定的围猎场,这块常供春闱武举的考核,同时皇家也会有人常来此处围猎骑射。
    营地在此驻扎,铁骁骑在外巡逻,将其围得水泄不漏,一只苍蝇都不飞进去。
    宁晋与谢惊鸿先看了一场搏戏,谢惊鸿嗓子不好,不太经常说话;宁晋跟他更没什么好说的,谢惊鸿于他而言就是个威胁,一个时时刻刻能夺走何湛的威胁,别说与他交谈,宁晋连杀他的心都有了。
    两人相对无言,一场搏戏看得沉默无比,只有随行的几个官员看到精彩绝伦之处会拍手叫好。
    夜间会场散去,谢惊鸿与宁晋请辞后就回到营帐中休息,谢老七给他添了件大氅。如今已入春,别人都渐渐着上薄衫,但谢惊鸿似乎尤其畏冷,哪怕是一阵微风吹过,都能见他瑟瑟发抖。
    谢老七收到魏瑶的消息,向谢惊鸿回禀,谢惊鸿听言笑了笑:“这个丫头…心思很多,不愧我一心提拔她。既然如此,就按照她说得去做吧。她说得有理,时机不是要等的。宁恪越来越不听话了,他也该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谁,别再像他哥一样就好。”
    谢老七领命,提笔写下一封信,信封上指名道姓要送达忠国公府。
    只是送信的“夜鹰子”还未潜出营地,就被宁晋的人放倒了。
    烛光盈满了营帐,宁晋细细描画着花样。京窑刚刚研究出烧青瓷的工艺,宁晋想叫何湛看个新鲜,亲自画样,令人做一套茶具出来。
    信被送到帐中,宁晋沉了沉心,半晌都没敢打开来看。
    一旁的太监多点了盏烛火,将营帐照得更亮,宁晋坐下将信封拆开,缓缓将其展开。
    信中寥寥数语,所言之事不过一件:宁恪已落入谢惊鸿手中,若想要其无虞,何湛必得亲自前来。
    宁晋紧绷的心松下来,不自觉地长缓一口气。信中就可看出,何湛似乎还不知道宁恪是谢惊鸿的儿子,不然谢惊鸿不会拿宁恪来威胁他。
    但这封信的目的又是什么?要跟何湛摊牌吗?要他在宁晋和父亲兄弟之间作出选择?
    宁晋冷笑一声,将信封递到烛火上,火舌迅速将其舔卷入口,宁晋将烧起来的灰烬扔到铜盆当中,淡淡地吩咐了一声:“端出去。”
    何湛对亲情一向看重,起初也是因着这份血缘,何湛才会将宁晋带在身边。
    因谢惊鸿通敌叛国,何湛不肯与他相认,宁晋本不担忧,谁知道却偏偏出了个宁恪。
    之前为登基一事,他曾派人监察宁左。宁左似乎一直在追查一件事,宁晋派人跟了跟,不出意外地发现宁恪的身世。若换作旁人,他定毫不留情地要了此人的性命,可偏偏…宁恪是何湛的亲弟弟。
    他曾在夜里无数次抚摸过何湛的容颜,细细想着这副皮囊下究竟是真心还是假意。他是不是知道宁恪的身份?是不是…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辅佐宁恪登基?
    但凡是往深处想想,都觉揪心地疼。
    他可以忍受何湛对他的利用,也可以忍受何湛对他的欺瞒,却无法忍受何湛对他没有半点真心。
    如今从谢惊鸿这里得到答案,他从心中觉得欢喜,却又甚觉愧疚。
    若让何湛知道他曾这样疑心过,何湛又当如何?
    ——我们这样互相猜忌,又有什么意思呢?
    宁晋猛地闭上眼,不敢再细想。
    太监将铜盆端出去后,回禀道:“已经处理好了。”
    “去,派人到清风山传令杨左督来见。”
    纵然何湛不知宁恪是他的弟弟,但他一直将其视为徒弟,这封信倘若送到忠国公府,以何湛的脾性,定会毫不犹豫地前去赴约。
    一些事,何湛若是不知道,宁晋但愿他永远不知道。
    在这场抉择面前,宁晋不想给他任何选择的机会。
    
    第126章 暗算
    
    翌日天爽气清,从暖野上飘来的柳絮浮在营地的上空。搏戏之后的马术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勇士们个个都想在新皇面前一展才能,以图得天子器用。
    谢惊鸿在贵宾位上,脸上一直带着笑容,神色高深莫测,让人猜不透他在想着什么。不久,他瞧见一个人漂亮地翻身下马,轻轻为他鼓起掌来,同宁晋说:“靖国果然人杰辈出。”
    宁晋本应不应地“恩”了声,谢惊鸿再道:“不过老夫这个奴才的马术更漂亮一些,不知靖国有没有人敢同他比试比试?”他的手指指向背后的谢老七。
    谢老七闻言默然走出来,对宁晋行礼:“战场上马术对决玩得不是花样,奴才想真刀真枪地与靖国的勇士比一比,请皇上恩准。”
    宁晋没有不应的道理,就叫官员吩咐下去,从武科中挑出几个好手来跟谢老七比试。
    谢惊鸿一脸微笑,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春闱出来的年轻俊杰体力要比谢老七好很多,但始终不如他老辣。谢老七功夫甚好,宁晋观摩半晌,都有些吃不准他的路数,更别提这些初出茅庐的小子。果然不出一炷香的时间,上马的人尽数被谢老七挑下来,一个接一个跑到宁晋面前请罪,谢惊鸿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深,饶有趣味地看向宁晋。
    宁晋是个能沉住气的,连输多场都未曾变过一点神容,也未怪责任何人,只在口上不断称赞谢老七。
    谢老七走过来,沉着脸,寻不着意气风发的样子,似乎输赢于他而言无足轻重。
    输得人不觉输,赢得人不觉得人,这才是最无趣的。谢惊鸿兴致缺缺地笑了声:“前几日未见摄政王,听闻他身体已大好,不知吾等能否有幸见到他?”
    他专往宁晋心窝子里戳,非要在这张波澜不惊的脸上整出点动静不可。
    宁晋默了一会儿,眼神终于放到谢惊鸿的身上,一字一句道:“你想玩,朕陪你。”
    他挥手遣人,几个官员和服侍的下人都往后退了很远,默默在远处观望着。
    谢惊鸿“霍”地笑出来:“我倒是不明白皇上的意思了。”
    “关于宁恪。”宁晋直接点出要害,“朕想听听你的条件。”
    谢惊鸿转念想想便知宁晋截下那封信,笑意更深:“筹码在我这里,规矩由我来定。皇上若能将何湛交给我,此番邦交,姜国一定会给你丰厚的回报。至于四殿下,我不会伤他分毫,完好无缺地给皇上您送回宫。”
    宁晋阴沉着眼,冷笑道:“宁恪是你的儿子,拿他做筹码,你不觉得可笑吗?”
    谢惊鸿怔了怔,没有想到宁晋早已知情。他微微眯起眼:“奴才出身的人,能坐到皇位,果然是有几分本事。”
    宁晋说:“不想宁恪跟你一样受万人唾骂,这场规矩就该由朕来定。现在,筹码在朕手中。”
    谢惊鸿觉得更有意思了:“只要能玩,无论是谁定规矩,我都愿意试一试。”
    “若朕赢了,你就永远不要在出现在何湛面前。至于宁恪,若他想留,你带不走;若他想走,朕也不会强求。”宁晋想要的是永绝后患。
    “那…倘若是我赢了呢?”
    “你不会赢。你是他的父亲,面对你,朕不惜命。”
    “堂堂靖国皇上要拿命来跟我赌,我都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惶恐了。”
    谢惊鸿摸了摸下巴,眼里泛起邪气,似乎执意要扰乱宁晋的心神:“早知道吾儿有这等拢人心的本事,就该将他送到姜国皇宫去。姜国皇胄可比你有用多了。”
    宁晋将殷霜剑拔出鞘,眼神顺着剑身一直看向剑尖,话却是对着谢惊鸿说:“所以朕说,你不配做他的父亲。”
    谢惊鸿:“你想怎么玩?”
    宁晋冷了眼:“朕亲自跟谢老七比试,谁先从马上摔下来,算谁输。”
    被点名的谢老七没什么反应,一直在等谢惊鸿的命令。谢惊鸿不想宁晋会跟谢老七动手。尽管谢惊鸿不太能摸清宁晋底子深浅,然则宁晋师从玄机子,武功套路与凤鸣王相仿,谢老七曾在战场上与凤鸣王交过锋,双方不相上下,的确是个险局。
    可越险的局越能显出宁晋的正视——他是铁了心要断掉谢惊鸿带走何湛的念头。
    谢惊鸿点头应下,说:“若老七赢了,我要你亲自将何湛交给我。”
    “朕说过,你不会赢。”
    宁晋要亲自上阵一事遭群臣反对,就连一旁护卫他的铁骁骑都跪下请示他不要轻率,万要以安危为重。宁晋不应,安抚此次只是同谢老七过过路数,点到为止,随即亲自挑出匹好马来,提剑翻身上马。
    谢老七换了把精钢长刀,牵马上场,与宁晋相对而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