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萧后-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皇现在总想超越汉武帝,做事任性比汉武更胜,只怕这才打下的江山经不起那么多的折腾。”
南阳公主说:“母后可以把这样的想法说给父皇听呀!他一向是敬重母后的。”
萧后摇摇头说:“可是他不喜(…提供下载)欢我过问政事,只要我一提这些,他就要我恪守自己的本分。”
第四章 母仪天下 第四十二节 侯夫人
两人正在闲话,掌管西苑后宫的黄公公求见惊慌失措的朝这里跑来,一见萧后连忙跪拜行礼。萧后问道:“有什么事吗?”
黄公公奏道:“启禀娘娘,西苑出事了,挹翠亭的一位才人上吊自尽,因发现的晚,解救下来时已经死去。”萧后大惊,自问管理后宫以来还是比较仁爱,较孤独后在时宽厚,何至于弄出人命?想着忙命摆驾西苑,南阳觉得这事自己不便过问,便告退了。
路上萧后问黄公公这位自尽宫女的情况,原来这死者不是普通的宫女,名叫侯巧文,出生于书香官宦之家,先祖原是北魏的文学近臣,父亲院靖颇受北周武帝的信任,入隋后携家隐居在宛城乡曲,过着耕读课子,与世无争的恬淡生活。侯巧文自幼饱受熏陶,习得一手好字,诗文更佳。十七岁那年,西宛建成,当时征选天下美女,侯巧文因才貌双全,被选上才人,却分配在槐阴深处的挹翠亭,管理数名宫女洒扫、烹茶。其实以侯才人的身份、姿貌、才情,完全可以与十六院夫人抗衡的,当初萧后选夫人时,她自持才貌过人,不肯放下身段,贿赂钻营而失去见萧后的机会。后来西苑的才人也是可以定期选拨到十六院伺奉隋帝的,却因不肯贿赂主持选拨工作的许廷辅,以至于次次落选。侯才人手下的宫女都劝她说:“光靠才貌是没有用的,那也得见了皇上才能起作用。有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作人何不稍微圆滑些,花些心思打通关节,才能有希望获得皇帝的恩宠。”候才人却不肯入俗流。比她低一级的宫女还可调换宫院取得见到皇上的机会,而她因为才人的身份只能定在挹翠亭中,甚至不能进入十六院窥览。
萧后来到挹翠亭,侯巧文的遗体静静地躺在地上,面容平静,宛然若生。萧后见她衣襟上系了一个锦囊,命黄公公递过来。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份金彩笺,上面用精致的小楷写着几首诗:
“自感”诗三首
其一庭绝玉辇迹,芳草渐成窠;
隐隐闻萧鼓,君恩何处多?
其二欲泣不成泪,悲来反强歌;
庭花方烂漫,无计奈春何?
其三春阳正无际,独步意如何?
不闻闲花草,反承雨露多!
妆成诗
妆成多自恨,梦好却成悲。
不及杨花意,春来到处飞。
春梅
砌雪无消日,卷审时自颦;
庭梅对我有怜处,先露枝头一点春。
香消寒艳好,谁识是天真;
玉梅谢后阳和至,散与群芳自在春。
绝笔
悬帛朱梁上,肝肠如沸汤;
毅然就死地,从此归冥乡。
秘洞房仙卉,雕窗锁玉人;
毛君真可戮,不及写昭君。
自伤
初入承明日,深深报未央。
长门七八载,无复见君王。
寒春入骨清,独卧愁空房。
跚履步庭下,幽怀空感伤。
平日所爱惜,自待却非(提供下载…)常。
色美反成弃,命薄何可量。
君恩实疏远,妾意徒彷徨。
家岂无骨肉,偏亲老北堂。
此身无羽翼,何计出高墙。
性命诚所重,弃割亦可伤。
悬帛朱栋上,肚肠如沸汤。
引颈又自惜,有若丝牵肠。
毅然就死地,从此归冥乡。
萧后一首一首看下去,心跟着沉了下去。算起来萧后要比她幸运的多,豆蔻年华就嫁给了皇上,又和皇上感情笃深,没有侯巧文这样从满怀希望到绝望的经历。可是,才女的心意向来就是相通的,萧后一下子就走进了侯巧文那个敏感、孤傲、不平的心理世界。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就不缺乏这种人是影子,不光是象她和她诗里自比的王昭君,还有落魄不得志的一大批文人,包括屈原、后世的李白、柳宗元、苏东坡等等等等,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抱着一个被别人无法理解的远大志向,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虽然用文字告诉世人他们盖世的才华,又有多少人知道那不是他的初衷?只有那个不被人理解的理想,才是他们生存的最大目的。有人认为他们有气节,也有人认为他们不够圆通,其实他们比一般人更懂得达到目的能用的手段,只是不屑为之。他们相信自己的才华,只求一个人、一个机会,来证明他们的与众不同,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环境越差,时事越是不利于己,心理落差越大,这种需求就越强烈。心怀一个理想,就觉得每一分钟的等待都是一种煎熬,可是心里的激情却不能消退,像是一堆干草,在等待一点火星来燃烧。或许有一天回头在看当时,有着拈花一笑的从容,可是那时的忍耐,是一种无法解脱的愁。侯巧文没有等到那一天,在等了五年之后,她看不到希望,于是她选择了死亡。她这是孤注一掷,她的生命就是赌注,她要让隋帝知道,他没有选择她,不是她的遗憾,而是他的遗憾!她要在天上高高扬起她的下巴,冷傲的看着他后悔的样子,只为他没能给她一个机会,没能慧眼识珠在芸芸众宫女中一眼发现她与众不同。结果,她赢了,因为她遇到了萧后。
萧后看完了诗,合上笺,细细品味诗里的意思。黄公公在一旁问道:“娘娘!怎样处置?是不是先收殓起来?不能总让她躺在这里吧?”
萧后想了片刻说:“先不要动吧!你们先守在这里不要让人动。她是才人,品级虽低也是陛下妻妾,我去请陛下来,看看陛下的意思再做处理。”说完,便去皇上呆的院中找皇上。
这正是凉风送叶的秋季,皇上正和他的十六院夫人一起剪五色彩帛做花做树叶来妆点西苑,一看萧后来了便笑道:“你来了正好,我们一起做花吧!你看李夫人这个做的多好啊!”众夫人也把自己做的举到萧后面前看,萧后勉强笑着对她们摆摆手,把侯才人的诗递给皇上说:“陛下请看看这诗再玩吧!”
皇上一边接诗一边笑道:“你今天怎么有雅兴作诗呢?”
萧后淡淡的说:“这不是臣妾作的,这是陛下的一位才人作的,她叫侯巧文。”
“哦!”皇上惊奇的打开诗细看。素有诗情的皇上一看罢,心头登觉震撼,宫中竟有如此才情、如此的幽怨情怀的人,自己竟然没有发现。问道:“此女现在何处?”
萧后“噗通”一声跪下,黯然说:“就在一个时辰前,她用一段白帛把自己吊在挹翠亭里,等人发现的时候已经死了。臣妾请陛下去看看她,以慰她在天之灵!”
皇上听了更觉震惊,立即吩咐移驾挹翠亭。
第四章 母仪天下 第四十三节 侯夫人2
皇上率众人来到挹翠亭,侯才人躺在那里,虽已身亡,却眉间若颦,脸如桃花,让人猜得出生前的模样。皇上不禁顿足落泪道:“已死颜色,尚且美艳如花,可痛!可惜!咫尺之间,为何如此无缘。”说罢又喝道:“许廷铺何在?”旁边人一闪,中间亮出了哆哆嗦嗦的许廷铺,腿一软,跪了下去,连求饶的勇气都没了。
皇上说:“有如此才情,有如此容貌的才人你都没选出来,你当的什么选拔官?是不是只顾收受贿赂去了?要你这种人何用?来人啊!拖出去斩了!”
几个将士上去把许廷铺拖了出去,萧后在心里“啊!”了一声。萧后并不想因为这件事再死一个人,她把这件事告诉皇上,一是为了完成死者心愿;二是希望皇上少选一下宫女入宫,宫女太多,总会有优秀的被疏漏。这侯巧文是死了才引起大家的注意,活着的还不知有多少这样的人。根源不除,光修枝节有什么用?只要皇上这样无休止的选美女入宫,这种事就会没完没了。杀一个许廷铺,还有无数个许廷铺出来,被杀不过是点子低的问题。可是皇上才不会管这么多,在以后的日子里美女照选不误,这是后话。
接着,皇上追赠侯巧文为四品夫人,位与十六院嫔妃并列,并下诏以夫人之礼予以厚葬,亲自为其撰写祭文:长门五载,冷月寒烟;妃不遇朕,谁将妃怜?妃不遇朕,晨夜孤眠;朕不遇妃,遗恨九泉;朕伤死后,妃若生前。萧后看罢说:“皇上怜香惜玉,可是后宫这么的佳丽,皇上怜的过来吗?怜了谁,冷落了谁,总会有人心痛。”
皇上笑着说:“不管怎么样,朕都不会冷落你的呀!”
萧后说:“臣妾现在年纪渐老,即使被皇上给冷落了,也不是什么可惜的事情。只是这年年选入豆蔻年华的美少女被冷落了,岂不是耽误了她们的大好年华?”
皇上笑道:“皇后就是皇后,说出来的话总是那么与众不同,远非朕其他的妃嫔能比,你才是朕这一生的知己。这一辈子,不管朕如何流连花丛中,那都是暂时的,终归,朕的心总在你这里。”
萧后笑道:“本来臣妾是想劝谏陛下,被陛下这一说,倒叫臣妾要说的话说不出口了。”两人说说笑笑,很快就把侯巧文的事放到一边了。巧文若地下有知,又不知该作何想法呢?
两个人没有在一起共同面对过困难,没有在一起让世事来磨砺相互之间的感情,即便是读了对方的诗文,知道对方和自己是一路人,只要有机会在一起就会产生很深的感情,然而少了这一点儿机会,那就什么也不是了。心灵相通的两个人,投缘固然重要,能有在一起的机缘更重要。否则,只有遗憾了,而且这种遗憾只会在心底若有若无,对谁都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算起来,侯巧文的死,多少有那么一点不值
第五章 三征高丽 第一节 迎辇花香
皇上这天乘辇外出,洛阳城郊区,听到前面闹哄哄的,就叫张公公去看看。一会儿,一阵奇香飘了过来,张公公带了一名手持鲜花的地方官吏来见皇上。那官吏禀报说:“启禀皇上,一名采药的人,在嵩山坞中发现了这只花,香闻数里,但不知其名,便报告给小臣。小臣听说皇上今天要从这里过,特地拿来进献给皇上,”皇上听了大喜,命张公公递了上来,这花有些像并蒂莲,可是色泽更艳,香气更浓。
皇上持花回到后宫,给萧后和众妃嫔看,都啧啧称赞。萧后说:“这花没有名字多可惜啊,辜负了它的奇妙。陛下给它起个名字,赋予它与众不同的意义就好了。”
皇上想了想说:“那地方官吏进献给朕,正好朕的车辇驾到,就叫合蒂迎辇花吧!”众人纷纷叫好。皇上一回头看到袁宝儿正傻傻的看着花,满脸的娇憨,不禁一乐,叫道:“袁宝儿!”
袁宝儿一紧张:“奴婢在!陛下要奴婢做什么?”
皇上笑道:“这花不是普通的花,是需要专门打理的。以后你就手持这花,站在朕边上,朕到哪儿,你就跟到哪儿。朕就封你做个‘司花女’吧!”袁宝儿毕恭毕敬的接过花,真的站到皇上边上。众人都笑嘻嘻的看着她,在想这份差事是一种荣耀呢,还是一种拖累。萧后想象了一下皇上处理国事,袁宝儿一脸虔诚的举花立在旁边的情景,忍俊不禁。
袁宝儿莫名其妙的看看萧后问道:“是不是奴婢做错了什么事让娘娘见笑了?”
萧后忍住笑说:“不是宝儿做错了,是我觉得宝儿太可爱了,怨不得陛下喜(…提供下载)欢你,今儿连我也喜(…提供下载)欢你了。”
袁宝儿红了脸说:“娘娘又在取笑奴婢了,宫里人谁都知道陛下是一直喜(…提供下载)欢娘娘的。”
皇上笑着对萧后说:“你别逗她了,她一直是不经逗的,看她脸红的,艳压桃花。”袁宝儿脸更红了。
萧后笑道:“陛下不让臣妾逗她,自己还逗呢!好了宝儿,我们一起去找个好花瓶,里面盛了水把花放上,这样花可以活的久一些。老这样举着哪儿成呐!”
袁宝儿急了,说:“娘娘,陛下叫我这样的举着的,我若不这样,岂不是违令圣旨?”
萧后回头看看皇上,皇上说:“让她举着吧!鲜花衬美女,美女衬鲜花,那是绝配。再陪在朕的身边,那不是一大雅事?”萧后只好作罢。从此以后袁宝儿就一直天天手持鲜花伺候在皇上左右,若是花蔫儿了,就再换一只,“司花女”就成了袁宝儿的代名词。
四方皆在给大隋朝贡,独不见高句丽的使者前来,隋帝不悦,让虞世南起草征辽敕。虞世南遵旨在皇上御座不远处埋头疾书。袁宝儿手持一支鲜花,在一旁看的发了呆,仍是那副憨态可掬的样子,连皇上看了她半天都没发现。皇上“噗嗤”一笑,对虞世南说:“以前传言说赵飞燕能在掌上起舞,我有些不信,以为是儒生文过饰非,人怎么能在掌上起舞呢!如今得到宝儿,才知道这是可信的!然宝儿多有憨态。刚才,宝儿一直看着你,你满腹经纶,写首诗嘲笑她。”虞世南犯了难,怕一句不称皇上的意令皇上不高兴,抬头看看袁宝儿身着半袖衫,头上涂抹着不均匀的鸭黄,一脸茫然的看看皇上,又看看他,心头灵光一闪,写下一首小诗嘲司花女》:
学画鸦黄半未成,
垂肩单袖太憨生。
缘憨却得君王惜,
长把花枝旁辇行。
虞世南写完以后拿给皇上看,没想到,皇上看诗后龙颜大悦,回头再看袁宝儿,越看越爱。虞世南又继续起草诏书。
第五章 三征高丽 第二节 备战
大业七年(公元611年),隋帝以高丽不遵臣礼为由,下诏征讨高丽,命在诏书中,隋帝适当地以古代的圣贤统治者和伟大的帝王为比喻,坚持隋朝具有美德、支配天下的力量和丰功伟绩。他严厉指责高丽王拒绝臣服,为人奸诈,勾结契丹、靺鞨侵犯隋的领土,等等。接着命天下兵卒,不论远近,都于明年春天到涿郡(现北京)集中。然而他不懂“上面一张嘴,下面跑断腿”的危害。正是他这一声命令,激起了国内的几路反军,为日后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大隋,由此转盛为衰。
在山东,从去年就在为备战发起了民众运送物资,底下的官吏只求完成上面下达的任务而不顾民生,致使承担运输的车牛只有去了,不见回来的;更惨的是运送的士卒很多不堪重负,有的竟死在运输的路上。这些过度的劳役,使耕种庄稼的时间错过,大多田地都荒芜了,米价速涨。一些贪官污吏趁此哄抬物价,中饱私囊。至于百姓,则贫困交加,财力俱竭。想和以前一样做个顺民只有死路一条,连最起码的温饱都无法保证,于是很多人铤而走险,走向了结营为盗的生涯。
这次朝廷征兵,到贝洲漳南(今河北故城东北),又引起一人的不满,这人叫孙安祖。当时正好山东发大水,孙安祖家被淹没,身强力壮的孙安祖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妻儿被饿死却无能为力,痛不欲生。然而县令不管这些,慕名孙安祖的骁勇,仍把他加入征兵的名单。负责传达的官吏来到孙安祖临时居住的柴棚,颐指气使的宣读了上面下达的诏书,说:“孙安祖!明天一早就去报到,晚了可是要受军法处置的。”
孙安祖本来就闷了一肚子气,又是刚烈性格,见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县令都不体恤还要征他当兵,再加上官吏的无礼,登时发了怒:“打什么高句丽?人都死了还去打什么仗?你们这些当官有没有看看我们天天过的什么日子?还要我们去打什么仗?要打你们去打!”
这两个官吏一向是走到哪里都被敬老爷一样的敬着,想不到还有人这样和他们说话,可看孙安祖那只随时都准备打人的拳头,忍着气说:“好你小子牛!你等着瞧!”回去后就对县令添油加醋的说一番。县令一听还有这样的刁民那还了得,立刻吩咐几个衙役把孙安祖给抓到县衙。
再说孙安祖看两个官吏一走,冷静下来就知道自己要闯祸了,心里算计着见到县令怎么把这件事给按下来又不用去当兵。所以衙役来时他也没反抗,乖乖的跟着众衙役来到县衙。
在堂上,县令说:“孙安祖,高句丽一向兵力强壮,威胁着边防的安全。这次征兵是皇上下的诏书,为的是国家的安危,这也是需要你们为国效力的时候,你怎么能推辞呢?”
孙安祖说:“不是小人推辞,只是这次家里受了灾,小人的妻儿都饿死了,后事还需要小人来办。小人实在是没有心思应征入伍。等小人家里的事处理好了以后,再有需要小人为国效力的时候,小人一定义不容辞。”
县令拍案怒道:“孙安祖!我惜你是个人才才好言相待。你不识抬举,却这样固执,非要我鞭笞伺候吗?”
孙安祖也耐不住了,说:“大人,不是小人固执,也不是小人不肯为国效力,是你们这些当官的为我们老百姓考虑的太少了。你们想一想,这回水灾,你们管我们老百姓的死活了吗?总说高句丽威胁我们的安危,可是你们谁看到高句丽人的影子?高句丽什么时候又惹我们了?”
县令大怒,下令衙役鞭笞孙安祖,孙安祖跳起来夺过旁边一个衙役手中的大棍就向县令头上砸去。只见血溅四处,县令的头已被砸碎了,登时死去。孙安祖一看自己闯了这么大的祸,知道死罪难逃,愣了一下便向外跑去。周围的衙役目瞪口呆,没有一个人敢拦,傻看着他逃走了。
第五章 三征高丽 第三节 窦建德
天渐渐黑了,孙安祖慌不择路,没命的向前跑,不知不觉跑到一户人家前面,看上去那么熟悉,猛然想起这是窦建德的家。窦建德家世代务农,自言汉景帝太后之父安成侯窦充的后裔。从小轻财重义,有次同乡的人家中死了人没钱办丧事,当时窦建德正在田中耕种,听说了便将自家的耕牛给了乡人让他办好了丧事,从此为乡里人敬重。还有一次他一人打死了数名入室抢劫的盗贼,就更加闻名了。此后,窦建德当上了里长,因犯法出逃,遇大赦才得以回家。窦建德父亲死的时候,乡里送葬的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