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还巢-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况,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
正月初七,帝崩。太子即位,诏令次年加开恩科。过不几月,贺家便搬到城内居住,她祖母就开始张罗着给她爹续弦了。而她所有的倚恃不过两条:其一、知晓些旁人不知道的事,二、那几十年积累的本领。
经了舅家的事情,便知自己知晓的事情也未必全是真的,当慎重。所可倚者,唯有自身的本领。岂可因懈怠而荒废?荒废了那就是一个死。还得小心些,不特长姐发现了自己的改变,连容家的夫人们都觉得自己行止有异。这个倒不必有意去改,反显得生硬,只是以后做事要愈发小心,万不可再露出马脚来了……
贺瑶芳才打定主意,何妈妈便过来说:“老宋来了。”
宋婆子亲自过来说:“老安人说,将过年了,一年到头的,都累了,这几日不必认真功课。”算一算日子,也差不多了。要搁宫里,正经的规矩,皇子们一到了腊月,就不怎么读书了——不是腊月的时候,他们也没怎么用功过。这规矩是到了娘娘生了太子,眼盯着儿子读书之后,才略紧了些。
贺瑶芳上辈子读书就是继母为了显摆贤良,也无人紧逼着她。她哥哥贺成章倒是很用过一回功,毕竟男子要科考。她关心另有其事:“那阿婆有没有说,哥哥什么时候再读书?”这年头,既不是勋贵出身,便真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宋婆子知道她喜欢读书识字儿,只当是读书人的孩子果然也是好读书的,并不以为异,反猜她这是借着问哥哥的事儿,实是她自己想读书。对这小女孩儿的小聪明有些好笑,笑吟吟地道:“那还要问过老安人才知道呢。姐儿想读书了?”
【那就是还没安排了?到底是亲娘不在,哪家娘都先想着自己的儿。】完全不记得上一回大哥是什么时候读的书了,总在搬到城内之后吧。贺瑶芳笑眯眯地道:“是的呀。”
宋婆子趁机卖个好人,道:“老安人不会忘了姐儿的,要不,宋妈妈看看能不能给姐儿说说?”
只见贺瑶芳眼睛一亮,一拍手:“好的呀。”
宋婆子对自己的表现颇为满意。
☆、第13章 开辟新地
宋婆子在贺家大宅子里蹓了一大圈儿,两条小腿酸胀得要命,到了罗老安人跟前儿还得陪着笑脸儿,将贺丽芳几个夸了一通:“哥儿姐儿真个是长大了,小大人儿模样。哥儿也不闹,姐儿还叫倒茶呢。”
罗老安人满意地轻捻着数珠,微笑道:“总算都不算他们爹娘。”
宋婆子:“……二姐儿还问起读书的事儿呢。”
罗老安人感兴趣地一挑眉,宋婆子不消她问,自家便说了起来。二姐儿如何问她哥儿读书的事情,及被道破也想读书,眼睛也亮了。末了还赞道:“真是书香人家的姐儿,也是喜欢识文断字儿的。”
罗老安人拨弄数珠的手一顿,她还真不曾想到此节。眼下要紧的是贺敬文的恩科,贺成章毕竟还小,过了年也不过是六岁而已。晚个一年半载的,到城里再正经开蒙也来得及。是以她安排事情的时候,并不放在心上,也不觉得耽误这一阵儿有什么要紧。现在被宋婆子这么一说,她隐隐觉得有些惭愧——居然没想到孙儿才开始的学业要中断。
罗老安人心念电转,瞬间拿定了主意:“年前总是要歇的,年后便搬到城里去居住,也好请西席来!”竟是不等李氏周年过了,便要搬迁。
宋婆子小心翼翼地问道:“那娘子的周年?”
罗老安人冷笑道:“你说李家?管他们做甚?容家才搬走,他们不过来闹就谢天谢地啦。总在这里住着,离得太近,穷急了眼的人,隔三岔五上门来闹,成何体统?到了城里,自有人拿他们!”
宋婆子奉承道:“谁说不是呢?城里总比乡里好讲些道理。乡里人最好不问青红皂白,只看着是亲戚,再如何作恶,也须得顺着他,真是伤了好人的心。城里好歹有些识文解字的,能分辨个是非出来。”
罗老安人欲言又止,终是将赞同的话给咽了下去——世人重宗族,若真是掰扯得太明白了,又要被人说是刻薄寡恩了。挥挥手,罗老安人道:“生累你这一日跑来跑去,也歇着去罢。横竖等搬到了城里,这烦心的事儿就少了,你我就都能清闲了。”
宋婆子直道不累,又给罗老安人端了一回茶,看小丫头上前顶着,方垂手退下了。一出门儿就捶腿,她也是累坏了。
小丫环看着罗老安人就静坐着捻数珠儿,也不说话,也不干旁的,更不曾吩咐她做些什么。有点子事儿干,活动活动,还好捱。一动不动站了半晌,将她腿都站硬了。小丫头眼巴巴地看着老安人,巴不得她有什么吩咐。老安人却已经陷入了自己的世界里,儿子再窝囊,也不能掐死扔了——这是独子;孙子看着聪明懂事儿,可惜太小;孙女儿也机灵,可是大的泼辣小的古怪,更小的那个还什么都不懂。真是傻的让人愁,聪明的也让人愁!
罗老安人最后又绕回了原题上:得给儿子续娶个能理家的周到媳妇儿!不然自己非得累死不可!就怕累死了也不能面面具到,必须给自己找个帮手!有了新亲家,便是李家要闹,自家也得一助力,有了助拳的了。
皇帝大行之后,京城百姓禁婚嫁的日子长,似这等外省又是赋税重且少有免税的地方,沐恩少的,禁的日子就短。很快就能开始了!
————————————————————————————————
这个年,过得颇为冷清。不好放爆竹,也无法张灯结彩。乡居又没什么歌舞戏曲儿,贺瑶芳无聊得厉害,何妈妈说道:“不守岁的孩子长不大。”她也没当回事儿,没熬到子时就一头扎到何妈妈怀里睡着了。
睡得是淡定从容,颇有大将风范。
何妈妈被她一脸“鱼唇的凡人,我已看穿一切”的表情给震慑住了,半晌说不出话来,梦游一般将人放回床上,除了外衣,擦了手脸,看她睡得熟了,才退回来安置绿萼。
汀芳早就睡得人事不知,贺成章还在硬撑,等两个妹妹都睡了,他也打起了哈欠,不多时也打起了小呼噜。贺丽芳熬得最晚,罗老安人看她睏得眼泪都流出来了,也命她去睡。
儿子闺女都这么省心,贺敬文只觉得是祖宗保佑,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儿女省心,就更有闲情逸志怀念妻子,心里默念几句前人写的悼亡诗,觉得古人真是懂我,元稹是我知己。
罗老安人年老觉少,本还想再念几卷经,熬一熬的,被他这一脸感怀的表情气得不轻,索性也去睡了。
过年又安排祭祖一类的事务,瑶芳皆不曾参与,只在屋子里与长姐、绿萼等玩耍,或逗着汀芳教她说话念诗。
转眼便到了灯节,老安人便说,摆着彩灯未免不相宜,不若出些简单的谜语,令孙子孙女们猜,猜中了有奖,也算是过节了。贺敬文好这个,听了便去翻书,拣那浅显的谜面儿抄了几个,留待晚间逗儿女。
不料才过晌午,就来了扫兴的——山陵崩,别逗乐了,老实跟着嚎两声儿罢!
贺敬文抬头一看,好大的太阳,低头一瞅,一手的谜语。只能自认晦气。什么元宵,什么乐呵都扔到一边儿了,先把全家人召集起来,一齐来哭两声儿得了。
这位皇帝,如今要称作先帝了,贺瑶芳终于把称呼给对上了号儿。这位先帝,贺瑶芳是每年都要为他穿几日素的,那时候勉强也算是先帝的儿媳妇儿——虽然不是正经的儿媳妇,非穿素不可。也曾感伤地哭过几声儿,这一回哭,倒是一点儿也不费劲。
在她的兄姐虽然明白死了皇帝不是好事儿,可就是哭不出来的时候,她已经眨眨眼睛,脸上挂了两行清泪了。抽一下鼻子,才反应过来:你娘的!哭得太好了!哪家四岁的娃儿入戏这么快的?
急忙补救。悄悄伸手先抹眼泪,然后拉拉贺敬文的衣角:“爹,别哭。”作出“你伤心我也跟着难过了”的样子来,好歹算是在别人发现之前把这事儿给糊弄了过去,自己又惊出一身汗来。
贺敬文也不是太伤心,只是哽咽一句:“东宫年少,真是令人唏嘘。”他爹死的时候他年纪也不大,这是有些物伤其类。
哭完了,一抹脸,各自回房,该干嘛干嘛去,晚上吃碗汤圆算完。此地是财赋重地,天下之税近半出自于此,阖省上下没受过多少减赋的恩惠,对他的感情实在是有限。哭两声算是给面子了,谁会对一个总是收你的钱、连折都不打的人有太浓烈的感情呢?
自上而下,不过是觉得“死了皇帝”这件事情很严重,对“皇帝”之死表示了极大的伤感与不安,借着这件事儿,展现一下情怀。至于皇帝名号下的这个人,大家又没感受过他的好,是吧?
贺瑶芳原本有一点伤感的,也全冲散了。现在还哭啥呀?先前年年哭来的,早麻木了。
于是各自回房,也不敢戏笑了。贺敬文还道女儿真是个贴心的小棉袄,发现他难过,也跟着难过,真是早慧懂事。罗老安人擦擦眼角,心道,可算有人哄住他别作乱了,要是新媳妇有二姐儿这等哄人的本事,我就可以放心啦。两位看向贺瑶芳的眼神儿就分外的慈祥。
————————————————————————————————
贺瑶芳又被两位长辈发了好评,这个好评现在还没有多大的用处,估且攒着。贺丽芳与贺成章显然也发现了这一点,贺丽芳第二天就过来,千叮万嘱:“你要听话,瞅着爹不忙的时候多陪陪她,爹要喜欢你了,就会有好事啦。”
这些话也没人教她,都是她自己东听一句、西听一句,最后自己总结来了。嗯,跟她说这些最多的,还是胡妈妈。贺大姐有时候觉得,胡妈妈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故而近来对胡妈妈又略亲近了一些。
贺成章则是踱着他的小四方步儿,伸手摸摸妹子的脑袋:“干得漂亮!”
贺瑶芳:……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正好贺成章过来了,贺瑶芳便顺口问一问他的功课怎么样了,有没有在温习。贺成章心里暗笑:二姐儿到底是小孩子,自家喜欢读书识字,遇到谁就都问这个。于是宽慰妹妹:“嗯,我也在温书,我问过阿婆了,阿婆说,出了正月就搬到城里去,聘个好先生教我们读书……”
贺瑶芳傻了,重活一回、得到弥补遗憾的机会也不是白给的,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比如就像现在这样,隔三岔五地被雷劈一回——你娘的!上一回没那么早搬的呀?!这是怎么了?如果跟上一回不一样了,那我知道那些事儿就废了呀!
她并不怕陌生的环境,也不惧危险的挑战,却很担心自己会被惯性的知识所蒙蔽,致使原本能渡过的难过因为她受记忆的影响而应对失当。
贺成章原以为妹妹听到消息会开心,不想却看到她沉着一张小脸,不由担心道:“你不开心?”不对啊?
贺瑶芳勉强笑笑:“有先生当然开心啦,不过……城里是什么样子的呢?”
原来是担心这个!贺成章现在还是很好骗的,马上将他也不熟悉的城中生活描绘得十分好:“有好多书铺子,有很多学问很好的人。听说,还有爹的同窗,他们家里都有读书识字的小娘子呢,你会有玩伴啦。玩得好的朋友,叫手帕交哦。”
贺瑶芳:……她上辈子在这城里,别说手帕交了,连块抹布都没结交上,净被关家里“学规矩”了。
不管她乐意不乐意,正月一过,贺家就开始收拾行李,又打发了仆人去城内收拾房舍。二月初六,全家都搬到了城里居住,乡下老宅则交由贺家的老庄头儿全权负责。
贺瑶芳被贺丽芳揽到怀里,看着车窗外的景色,思考着为什么这一回搬得如此之早。贺丽芳摸摸她的额头:“你要是觉得晕,就靠着我,别看外头啦,看得脸都绿了。”
贺瑶芳回头一笑:“不是晕的,就是看着这里太空了。对了,城里,也有娘的屋子么?”
贺丽芳的脸也黑了,她到底年长几岁,想得更多一点,大概也听到些下面人的议论,估摸着不久之后就会有个继母。这可真是恼人啊!这样的烦恼,现在还不能跟弟弟妹妹们讲,他们还小,什么用也不顶,搞不好还会添乱,不如自己去抗议,他们真的不需要一个后娘!
☆、第14章 不好的开头
贺家在城里的宅子并不小,但是贺瑶芳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就觉得它实在是过于狭窄了。且不说曾见识过宫廷的宏伟壮观,便是贺家在乡间的宅子,也比它要大得多。马车入城的时候还不觉得,反觉得大街上人来人往,两旁的店铺幌子迎风招展,又有沿街叫卖的,十分热闹。
马车渐渐驶入里弄,外面的热闹声渐消,贺瑶芳无端地觉得这里有些阴森。城内的贺宅,见证了整个贺家的兴衰荣辱。无论贺家是兴是败,它都这么默默无言地立在这里,恁般无情。
贺丽芳见妹妹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大门,放下自己的心事,咳嗽一声,对她道:“怎么?不记得了?咱们去年才从这里搬回乡下老家住的。去年爹往京里赶考,阿婆便带着我们回乡下去了。”还有一句话她没说,也是因为李氏在城中住得憋闷,罗老安人才动念,携家带口到乡下去散心。
贺瑶芳回头一笑:“是有些记不大清了。”离家那么多年了,且这宅子在柳氏进门之后又改动了许多,最后还卖给了旁人家。
贺大姐又摸摸妹妹的毛头:“嗐,看我,你去年去年才多大呀?不记得也是常有的事儿。”
贺瑶芳本自伤感,听她这么一说,“噗哧”一声笑了出来:“哈哈哈哈,你又很大了么?”贺大姐这半年多来总是在装大人,这一回的话说得越发的逗。
贺丽芳本是好意,被妹妹一笑,便有些羞怒,嗔骂一句:“你要死!好心跟你说,你还笑!我再不理你了。”说着,把妹子的脑袋揉成了个大毛球儿。
贺瑶芳一手护着脑袋,一手扯着姐姐的胳膊:“哎呀哎呀,你欺负人。”
姐妹俩在车里滚作一团,胡妈妈与何妈妈看闹得未免有些不像话,忙上前来将二人拆解了开来。何妈妈匆匆给贺瑶芳解了头绳儿重新梳头,胡妈妈给贺丽芳理衣裳。何妈妈口拙,也不大敢说话,只管利落地下手。
胡妈妈被贺丽芳冷落了一阵儿,被人看了好长时间的笑话儿,近来重得了贺丽芳的信任,便觉自己不如将心思放到正经事儿上头,反倒更加尽心了。此时一面给贺丽芳整衣服,又将她的头发拢了一下,小声说:“姐儿,如今先帝才将驾崩呢,姐儿们还在孝里,可不敢这样大声戏笑的,叫人听着了,要说姐儿们的不是了。家里长辈们宽容,知道了也只一笑过了,外人听了,又不知道姐儿们平素为人好,只会说姐儿们轻浮。”
这话说得很在理,贺丽芳脸上一红,连贺瑶芳都跟着尴尬了一下。贺丽芳倒是大方,点点头:“妈妈说的很是,往后我要有这些看不到的地方,妈妈多提醒提醒我。”
胡妈妈就怕她嫌自己多事,现见她点了头,连很厉害的二姐儿也低头反省了,更觉得自己的路子走对了。忙答应了:“哎,姐儿别嫌妈妈嘴碎,到了城里,不比老家。这宅子里有什么响动,那宅子里就能听着。这里人,成天价也不用下地干活儿,各家丫头婆子彩买上的小厮儿有事无事凑一块儿也好嚼个舌头——万事小心。”
贺丽芳叹服:“妈妈不说,我还不知道呢。”
何妈妈手下飞快,已经给贺瑶芳梳好了头,车也将将停好了。
————————————————————————————————
贺瑶芳纵心里觉得这宅子忒无情,踏进门内,无端又生出一股怀念来。她真是太久没有一个家了。
与她一样心生感慨的还有罗老安人,看着这城里精致的宅子,罗老安人就有一种亲切感。老安人喜欢住在城里,不乡居,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丈夫儿子有一个争气的,能中了进士做回京官儿,回京城居住,那才叫圆满。无奈丈夫不但没用还早死,儿子到现在也只是个进士,这个愿望不知道十年之内能不能实现。
罗老安人是家里做主的人,她下了车,站在庭院里一动不动地盯着房檐发呆,旁人也不敢催。等到她感慨完了,原先打发过来洒扫屋子的管家宋平忙迎了上来:“老安人,这宅子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洒扫过了,帐幔铺盖都浆洗晾晒好了,老爷的书房也归整了。闻说哥儿读书了,老奴做主,也收拾出一间书房出来,就在老爷书房的隔壁,原先老爷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姐儿们读书做针线或玩耍的地方,也收拾出来了,就在后面小花厅的后头……”
这宋平乃是宋婆子的丈夫,也识字也会算帐,夫妻两个是老罗安人得用的人。宋婆子就襄助着老罗安人管理内宅,外面的事情便交给宋平。老家的庄田一类,才是原先贺家旧仆的领地。
罗老安人见宋平事事周到,很给自己长脸,笑道:“你想得周到。”又问贺敬文的意思。
贺敬文对这些事情很不耐烦,心情好的时候倒会指手划脚,心情不好的时候只要有人给他办完了事儿,他就懂得去管。巧了,这会儿他正想着要拜访同窗——这个还好,更要紧的是拜访老师——这个就有些难堪了,读书的时候,他学得顶好,又是同窗里最早中了秀才、进士的,本是有脸面的,不料同窗一个叫张凝的,这一回却先他中了进士!
常年占了先的人,一旦落了后,哪怕只是落后一步,他的心里就不痛快了。若是李氏还活着,每晚必得听着贺敬文说张凝素日蠢笨,这回只是撞了大运了。无奈李氏死了,贺敬文满腹的牢骚无处讲,可把他给憋坏了。到了城内,就必得再见老师同学,纵然张凝已不在此地,贺敬文还是羞于见人。
罗老安人并不知道儿子还有这等小心思,在她的想法里,中不中进士、什么时候考中,不特要有才华,还要讲究个机缘。大器晚成的多了去了,先帝他爹的时候,一代名臣李阁老,四十八了才中进士,七品官儿上熬了十几年,最后还不是做到了首辅?
男人丈夫,就应该看得开些。小心眼儿的男人并不是没有,然而贺敬文平素表现得穷大方惯了,罗老安人万想不到儿子会在这件事情上钻牛角尖儿。她还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