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嫡女重生记 >

第211章

嫡女重生记-第211章

小说: 嫡女重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场的几个夫人,其他不说,就符大奶奶跟赵二奶奶都只生了女儿,没生儿子,所以许氏这话一落,两人脸色很难看。

    玉熙听了这话莞尔一笑,说道:“这话也不能这么说,全都生儿子,以后那些个孩子去哪娶媳妇呢?再者,我也不怕你们笑话,我家将军说儿子太淘了,女儿贴心,他就喜欢闺女。这胎是个女儿,以后也能帮我管下面的弟弟妹妹,我也能省口气呢!”这话就差说我这胎就算是女儿,以后还是能生儿子,你替我着什么急。

    许氏看着玉熙的样子,差点咬碎了一口银牙。

    符大奶奶站起来说道:“我家里还有事,就先回去了,下回再来看弟妹。”她可不想卷入许氏跟韩氏两人的纷争之中,还是赶紧离开为妙。

    玉熙望了一眼符大奶奶,符大奶奶想要回避的态度她又如何不清楚。只是她有些好笑,符天磊跟云擎是一起的,符大奶奶想要回避又有什么意义。该说符大奶奶天真呢,还是胆小。玉熙也没什么,当下笑着叫了曲妈妈送客。

    有了打头阵的,其他人也都站起来,寻了借口回家去了。许氏这次过来,是不想让人觉得她做贼心虚,将韩氏这次刺杀的事栽到她跟许家的头上:“弟妹既然无事,我也不打扰弟妹的休息了。”

    赵二奶奶等许氏走了,气呼呼地说道:“不就生了个儿子,以为自己多了不起似的?”好像就她一个人会生似的,想到这里,赵二奶奶心头又是一阵气闷。因为没生儿子,被大嫂压得死死的,出门在外害的被人讥笑。

    玉熙笑道:“跟她生什么气,没得气坏了身体。我最近给孩子做了几件小衣服,你帮我参谋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需要改进。”不过是转移话题,让赵二奶奶别再想着刚才的事。

    ps:十点左右还有一更。

第408章 纷争(2)

    c_t;

    秦府之内,秦钊很不客气地问了杜文书:“杜翰林,我想知道云擎为何会连升两级?”这有些质问的意思在里面了。

    杜文书有些无奈地说道:“秦将军,并不是太子让云擎连升两级的,是于相上的折子。你应该知道于相在朝中的分量,于相说云擎立下的军功远高于他现在的职位,要擢升,还云擎一个公平,其他人又如何反驳得了的?”最重要的事,于相又理有据,太子不仅不能反驳,还得大加夸赞于相处事公平公正。

    秦钊听了这话,心头浮现出不好的预感:“好好的,于相怎么会插手云擎的事?”

    杜文书也不瞒着秦钊,说道:“于家想要染指军权,他们于家拉拢不上秦将军,就将主意打到了云擎身上。太子担心云擎会投向于家,所以就派我前来安抚。秦将军请放心,太子最看重的还是将军你。”说完,从怀里掏出两封信递给秦钊,说道:“一封是太子的亲笔信,一封是娘娘给将军的信。”

    秦钊接了信,先看了太子的亲笔信,然后才看的秦的信。太子在信写的都是一些安抚的话;秦的信里则写着她怀孕了,怀了太子的孩子。

    知道秦怀孕了,秦钊面露喜色。是妹妹生下了儿子,那他在东宫可就彻底站稳了脚跟了。

    杜文书看着秦钊的脸色,说道:“将军,太子殿下知道这次的事让你难办了。不过太子也说了,等你再立军功,一定升你的职,让云擎在你之下。”问题是秦钊想要升官,首先得立有军功,要不然于相可就有话说了。

    秦钊道:“请太子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太子的期望的。”开春后的大战,他一定要立下军功才成。

    杜文书觉得秦钊云擎听话多了,而且也要安抚,不像云擎硬邦邦的,而且还不将太子的拉拢当回事。想到这里,杜文书说道:“秦将军,我明日就要回京了。以后云擎的事,就烦请你多注意一二了。”他这边肯定也有人监视这云擎了,不过是再有秦钊监视这云擎,那就双层保险了。

    秦钊想了一下说道:“云擎这个人我也算是有两分了解,桀骜不驯,嚣张跋扈,不愿意屈就于任何人之下。不过他的妻子韩氏却是个不简单的,这才嫁过来半年,就让云擎对她百依百顺。杜大人,韩国公是于家的人,我想于家要想归拢云擎,肯定会从韩氏身上着手的。”这意思是,不仅要监视云擎,还得监视韩玉熙。

    杜文书自然知道韩建明投靠了于家,不过现在在家守孝,却没想到守孝都不安分。不过秦钊的话,他也不能全信,最多就半信半疑了,当下点头说道:“这事很重要,我会回去跟太子殿下说的。”这事回了驿站,再让人好好打听一下,看看秦钊说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

    谈完了正事,接下来就是喝酒的时候了。秦钊拍了一下手,六个穿着大红色衣裳的女子从外面走进来,随着悠扬的乐声翩翩起。

    杜文书皱了一下眉头。他哪怕对云擎的态度不喜,可云擎至少在军务上恪尽职守,没丝毫的懈怠。反观秦钊这个首将,却在这里歌升平,美酒佳肴。

    杜文书身旁的矮个子随从笑着说道:“秦将军,下官瞧着这两个美人跟中原女子长得可不一样?”这六个女子身段高挑,而且眼睛是深邃的绿色,瞧着就不是中原女子。

    秦钊笑道:“这几个都是西域女子。”

    杜文书没兴趣去观赏美人,不过他也不能离开,要不然跟秦钊将关系闹僵了,到时候也不好收场。

    用过午膳,杜文书就带着一行人回了驿站。回到驿站,杜文书派遣出去打听消息的心腹也回来了。

    大半的事情都杜文书其实都已经知道了,如玉熙在榆城开了酒楼跟酒楼还有创办了清风堂这事:“除了这些还有吗?”创办清风堂,这事要怎么看?往大的说野心不小,往小的说这只是一个女人的善心。但要从这件事认为韩氏是个手段厉害的,就有些言过其实。

    心腹随从说道:“还有去年韩氏因为清风堂的事,出面去衙门递了状纸告了许家的四老爷。”然后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跟杜文书说了,还将玉熙的反击也说了。

    杜文书听完后面露凝重,说道:“那流传出来的那些事,是否是真的?”这种散播流言的方式在京城他见得多了,都是一些女人喜欢玩的把戏。再者来之前他就打听了韩氏一些事,怎么说呢,不太出彩,但也不平庸,更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要不然也不会过继到大房。所以,杜文书认为这韩玉熙是有些小聪明,但没大智慧。至于说能让云擎对她百依百顺,这女人征服男人最大的资本不是聪慧,而是容貌。很显眼,韩氏有这个资本。当然,杜文书也不为此就轻视韩氏,要知道,一个女人的枕边风也是很厉害的。

    心腹随从点头道:“都是真的,没有一句虚言。”

    杜文书听到这里面色非常难看。天天喊苦,天天喊穷,将士连件过冬的新棉衣都没有,他秦钊跟许家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在这一刻,杜文书对秦钊的印象差到极点了。

    心腹随从顿了一下又说道:“我还打听到,昨日有刺客打着敬王妃的名头想要杀韩氏,不过被韩氏身边的人识破,没成功。”

    杜文书听了这话心头一顿,问道:“这事可属实?”对于敬王让玉辰当说客的事,杜文书并不太清楚。可是发生在这个时候,他也不傻,知道肯定是太子或者敬王的意思了。

    心腹随从点头说道:“这消息是云府放出来的,应该属实。我还打听到那刺客身上有敬王府的牌子。很多人都说,这事是许家做的,为的就是报复云夫人。”

    主仆正说着话,就听到外面有人叫道:“杜大人,秦府送了东西过来,杜大人过来看一下。”所谓的东西,其实是人,就是刚才看到的几个美人,西域美人。

    那矮个子随刚才在酒宴上,那眼睛就没从这几个异域美人的身上移开过。这回见秦钊将人送来,对秦钊的知情知趣那是异常的满意。除了杜文书,其他人都非常满意。

    虽然杜文书心里不屑,但还是随便指了个女子。他这一指,表明这个女人就是他看中的。在官场上行走的人,是表现得异常清高,也走不了多远。杜文书能在三十不到就爬到五品的翰林侍读的位置,而且被太子看中,自然不是迂腐清高的人。

    杜文书第二天又去了定北军的军营里寻了云擎,想要再了解一下开春的战事准备情况。可惜,云擎没见他,依然是霍长青出来陪的他。不过对于他的各种问题,霍长青也都解释得很详细。

    傍晚的时候回到驿站,他的随从过来说道:“大人,云夫人知道我们明日要回京,送了几箱子东西过来。”

    杜文书说道:“送了些什么东西?”云擎那么拽,这韩氏在人情往来方面倒不算差。

    随从说道:“都是一些不大值钱的特产。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箱子,上了封条,说是给敬王妃的礼物。抬东西的人说箱子特别沉,箱子里放的可能是玉石。”给敬王妃送的是玉石,给他们送的就是一些干果之类的特产,这差距真不是一般大。只是因为东西是敬王妃的,也没谁敢说不送。

    杜文书见状说道:“既然送来了,那就收好吧!”

    一行人在榆城呆了三天就启程回去了,跟着杜文书来的一行人有些怨言,不过面对杜文书强硬的态度,众人也只能妥协。

    许武与玉熙说道:“夫人,秦府并没有送任何的东西给杜翰林一行人。夫人,这事有些怪,以往京城来人秦府都会送很多的东西,这次却一反常态?”

    玉熙笑着说道:“去年的事闹得沸沸扬扬,秦家好歹是要避下嫌的。”就算要送礼,也只会私底下送了。

    紫堇听了这话说道:“夫人,秦家没送东西给那些人,反倒是我们们送了好几箱子的东西!”虽然是不值钱的东西,但别人不知道呀!别人还以为他们送了重礼了。

    玉熙听了这话好笑道:“那些东西合起来也没一百两,都不够人家帮我带玉石的费用了?就算外面的人知道,也没什么关系。要说随他们说去,谁也堵不上他们的嘴。”这些玉石大半都是玉熙淘换来的。在这里玉石不值钱,哪怕是极品的玉石价格也不太贵。

    紫堇笑道:“还说我抠呢!你那些东西还不如不送呢!”特产是特产的,但不值钱呀!

    玉熙笑道:“不过是表示下意思,而且这些东西在路上就可以吃,很实用。”云擎都没发话,难道她还自己掏腰包送上仪程。出了钱,不仅得不到好,反而会被云擎说一顿。当然,主要是玉熙觉得反正他们是不会投靠太子,跟他们不是一路人,没必要讨好。要不然,就算掏私房她也会掏的。

    ps:这是书友‘蒙蒙’打赏的加更,谢谢蒙蒙的慷慨。

第409章 善心

    c_t;

    天气渐渐暖和了,到了二月初,秋氏已经将厚重的大毛衣裳都换下,换成了薄的衣裤了。

    这日,秋氏吃完晚饭,带着两个孙子在花园里踱步。这也是她养成的习惯,天气好的话吃完饭走两刻钟。

    柳银疾步走了过来,说道:“老夫人,韩高回来了。”

    秋氏听到这话,立即让乳娘将两个孙子抱起来,说道:“走,回去。”得问问韩高,玉熙在榆城怎么样了。

    回到长乐院,就听到李妈妈回禀道:“老夫人,韩高被国公爷叫去了,等谈完事就回来。这是四姑奶奶给你的信。”

    秋氏不满地说道:“有什么事不能晚些再说呀?也不差这会呢!”不知道她着急呀?真是的。不过虽然嘴上埋怨,却没叫人去将韩高叫过来,到底儿子的正事要紧。

    韩建明在书房,看完了玉熙写给她的信。又是要大夫,又要得用的人。这些也就罢了,最重要的是竟然还让他帮人伸冤。看完信以后,韩建明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个丫头……”人家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个丫头是没半点出嫁女儿的自觉了。不过韩建明嘴上这么说,心里并不介意。玉熙要的人越多,证明她那边的势头越好。玉熙是个知恩图报的,现在付出越多,到时候得到的回报也丰厚。

    将信折好,韩建明站直了,问了韩高:“四姑奶奶在榆城过得如何?”韩高,也非常得他的信任,仅次于他身边的韩浩了。

    韩高点头说道:“四姑奶奶在榆城挺好的,我听云府内的人说,四姑爷对姑娘也是百依百顺的,府邸里的事也是里外一把抓。不仅将后院料理得井井有条,前院的护卫对夫人也是恭恭敬敬的。”

    韩建明点头道:“那就好。老夫人要寻你过去问话,你也别瞒着。老夫人问什么,你就将所见所闻都跟老夫人说。”他娘如今念叨的最多的就是在边城的玉熙了。

    韩高出去以后,韩建明立即叫来了大管家。玉熙既然开了口要人,他怎么也得满足她不是。

    相韩建明笼统地问了那么两句,秋氏就问得很细致了:“玉熙在榆城那边吃得习不习惯?有没有水土不服?是不是瘦了……”一见着韩高,秋氏就一连串地的问题,问得韩高都不知道该县回答那个。

    叶氏笑着说道:“娘,不着急,慢慢问。”安抚好秋氏,叶氏开口问道:“姑爷对四姑奶奶好不好?”

    韩高点头道:“姑爷对四姑奶奶很好。军中事务繁忙,但姑爷不管多晚都会回家。”

    听到这个,秋氏心里就踏实了:“玉熙是不是瘦了很多?”榆城那地方,缺吃少穿的,有钱也买不上好东西。

    韩高笑着说道:“老夫人放心,四姑奶奶气色都极好,不在京城时差。四姑奶奶还让小的带话,说让老夫人你不要担心她,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她在榆城会过得好好的。”

    听了这话,秋氏眼圈就红了,当时想着就在京城找户人家或者就在附近找个人家。

    哪里知道,这一嫁就嫁到西北去了,想见一面都不容易,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见着。

    叶氏见情况不对,立即转移了话题,问道:“我听国公爷说,四姑奶奶在榆城创办了个学堂?这个是怎么回事?”有说是学堂,有说是救济那些穷人家的孩子,众说纷纭,就连国公府的人也说不清楚。

    韩高在榆城呆了三天,自然要将这些事打听清楚了:“在边城很多人过得很苦,吃不饱穿不暖,很多孩子就在大冬天夭折了。夫人听了动了恻隐之心,就办了这个学堂,主要就是给这些孩子免费提供三餐,让他们吃饱穿暖,能安然度过寒冷的冬天。”

    叶氏听了有些怪,说道:“那直接就叫收容所,为何又叫学堂呢?”那学堂其实能随便乱叫的。

    韩高解释道:“四姑奶奶担心这些孩子放一块无事可做到时候会打架,所以就让他们上午读书认字,下午习武。这也是为什么会叫清风堂的原因。”

    秋氏想得最实际:“那么多得孩子要读书习字,那花费可不低。”读书认字是最耗钱的,也不知道玉熙手头还有没有钱。秋氏这会完全忘记了,去年年底她还送了两万多两银子给玉熙。

    韩高摇头说道:“也没很多花费。”说完,就将玉熙想出来的主意告诉了两人,说完后道:“这样也不用花多少钱。”

    秋氏听了后笑着说道:“这孩子,怪点子是一个接一个的。不过还别说,很实用。”几百个孩子读书认字,那笔墨纸砚耗费真不是一般的贵。别说玉熙了,就是他们整个府邸都供不起。不过玉熙这个法子就很好,既让这些孩子认字了,也没多大的花费。

    叶氏也不能不点赞:“四妹这脑瓜子就是聪明。”上午读书认字,下午习武。孩子学到了东西,又不会惹事,一举两得。

    秋氏问道:“一直都听说榆城那边艰难,到底有多艰难?你跟我仔细说说?”听着孩子熬不过去冬天,秋氏听了心里也不落忍的。这两年秋氏开始礼佛,这心肠是越来越软了。

    韩高对榆城的了解,都是来自韩吉的:“榆城长年累月打仗,很多将士都战死了,留下孤儿寡母的,日子大半都过得很艰难。”在榆城平头百姓很少,基本上都是军户人家。因为平头百姓过不下去可以迁移,而这些军户人家却是不能走的。军户,都是一代传一地啊,父亲死了儿子就得接替上战场,以前还有十二三岁的孩子去服兵役。后来这条被秦元帅废止了,可以让这些孩子到十四岁再去服兵役。就好像鲁柱跟鲁白两兄弟,等鲁柱满了十四岁就要去军营服兵役的。

    秋氏双手合十,说道:“阿弥陀佛……明儿有说什么时候再让人去榆城吗?”她准备捐些钱帮助这些孩子,虽然是杯水车薪,但好歹能让那些孩子也多吃几顿饱饭。

    叶氏听了这话,哪里能不明白秋氏的想法,笑着说道:“到时候我也捐点,聊表一下心意。”

    韩高跟两人说了一个情况:“当初创办学堂的时候,不少的夫人也都表示愿意捐钱,但四姑奶奶都给拒了,说是有人捐钱,到时候会揪扯不清。说他们是想要献爱心,就送些米面肉菜到学堂,给那些孩子加餐。后来榆城不少夫人都送了吃食去。”

    秋氏哪里能听不出韩高话里的意思,当下笑着说道:“别的钱她不收,难道我的钱她还不收。再者那钱也不是给她的,她怎么能拒绝?这丫头,此事可做得不大妥当?”

    叶氏笑着说道:“娘,这事四妹做事稳妥。毕竟才第一次办这个东西,没要别人掏钱,就算办得不好别人也不会说什么。是收了这些夫人的捐款办砸了,到时候岂不是就落一身的埋怨。”

    秋氏点头道:“这倒也是。”

    说完学堂的事,秋氏又问了不少的问题,都是一些非常细致的问题。如玉熙怀孕时妊娠反应强不强烈,现在孩子可安好。这些问题韩高哪里知道,木着脸站在那里一直摇头表示不知道。

    叶氏笑着说道:“你下去吧!”韩高是个大男人,哪里会去关注小姑子这些事。是婆子或者丫鬟还差不多。

    秋氏跟叶氏说道:“卿儿呀,我想将私房都拿出来送到榆城去,让玉熙多帮助那些可怜的孩子。”当然,秋氏这里说的私房是她存的银子,并不是所有的产业。秋氏现在这般大方,一来是她信佛,相信多做善事多积福德对儿孙有好处,二来是两个儿子都出息也不指靠她的钱过日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