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当国-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峰口至多伦,设置营垒兵站,将粮草和援军一步步运送上去,将已经变成无根之水的鞑虏耗尽”
王通说的铿锵有力,虽然偏殿就只是六人,可随着他的叙述,众人好像感觉到金戈铁马,大军正在草原戈壁上行军,明军和鞑虏正在那里厮杀激斗。
偏殿又是安静了下来,万历皇帝听得入神,张鲸和邹义同时开口,出声后,张鲸却冲着邹义点点头,示意他讲,邹义清清嗓子,这样的场合,不光是和王通商议,质疑王通的计划,更重要的是,是在万历皇帝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能力,这样的机会可不能错过,而且邹义御马监当差的时间久,当年还是监军出身,对军事上也是了解,万历皇帝和张诚听得心向神驰,他和张鲸却听出来问题。
“王大人,归化城也是坚城大城,你的十日粮草只是算了去程和回程,围城攻城,素来都是苦战,难道一天破城入城,若不然,你这十日粮草在围城的时候就要耗尽,粮食在城,你如何就食,到时候鞑虏援兵来援,岂不是内外夹击。”
现在偏殿,众人的思绪都被王通引动,听到邹义质问,众人目光都是汇聚在王通的身上,王通顿了顿,朗声说道:
“一日破城,虎威军有这个把握,携带十日军粮行走在塞外,可以打退骚扰,准时到达,虎威军有这个把握”
王通说这话的时候,腰杆挺得笔直,神态上充满了自信,众人先前考虑了许多,王通一说这个话,众人都感觉有点错愕,下意识的觉得王通太过狂妄托大,可下意识的一想,王通真有资格说这句话。
自从这王通在天津卫立虎威军以来,虎威军对鞑虏,都是那种颇为辉煌的大胜,他来做还真有这个把握。
“虎威军才多少人,鞑虏几万骑,光凭这一军去,岂不是羊入虎口,太过冒险,太过冒险”
万历皇帝摇头说道,王通上前一步,开口又说道:
“陛下,虎威军可以扩军,而且以虎威军为主干,其余兵马可以用边镇边兵为辅助,这样的战斗,只需要出动一镇兵马协助,并不需要牵动九边,做倾国之战,当年虎威军布下车阵,火器施放,鞑虏就靠近不得,那时尚有不足粗疏之处,如今虎威军成军近五年,久经战阵,勤练不坠,更加精锐,鞑虏粗鄙,又怎么会是对手”
“王通,你如今也是锦衣卫指挥同知,却总想着去战阵那边,没有一点的体统气度,这等事要慎之又慎,不要脑袋热”
这却是张诚在开口,赵金亮一直在边上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不过他却能听明白一点东西,不管是万历皇帝或者是张诚,明面上听是在拒绝是在训斥,可都是为了王通好。
王通上前一步,却是跪在了万历皇帝跟前,开口说道:
“陛下,虎威军新设,和各方并无太多牵扯,关系不深,若出战不会有太多口舌,臣说句万死的画,虎威军就算覆灭塞外,也不会对江山社稷有什么损害,也不会让天下有什么动荡,但若成了,草原上诸部落离散,再无大部威胁大明北疆,至少会有百年太平,这是千秋万代的功业,臣王通愿亲率虎威军,为陛下做成这桩大事,让陛下青史留名,为大明兴圣君”
5。17两更后,已经是月中了,有几句关于情节和历史的话和大家聊聊(请务必内观)
5。7两更后,已经是月了,有几句关于情节和历史的话和大家聊聊(请务必内观)
《万历会计录》这本书在国的财会学历史上意义重大,在真实的历史上,这部书是由户部尚书王国光主持,侍郎张学颜等协助,编著而成,书所讲是小说家言,为了情节做了些许变动。
明对蒙古有几个阶段,明太祖朱元璋到明成祖朱棣,这段时间是占有绝对优势的,但到了明英宗的时候,太平日久,兵制就开始败坏了。
但大明的军队败坏,草原上的蒙古人同样是败坏,一名精研历史的朋友给过评价“这是个比烂的时代”
但综合来看,似乎是明军烂掉的更快些,所以从鞑靼小王子,到瓦剌的也先,一直到俺答,都是对大明处于攻势
尽管史料上谩骂羞辱,可从笔记以及那些完全不知道战争和军事是怎么回事的人记载的史料来看,明武宗正德时候还是将这个势头扭转了些,但到了嘉靖前期,因为杨廷和等人否定武宗朝所有的政策,军事也随即败坏,土默特部的俺答也应时而起,他几乎是统一了草原上的力量,而大同边镇的边将则是败坏之极,甚至和俺答约定,入塞不打大同,大同也不阻拦,结果俺答部几次入寇,都在山西和北直隶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嘉靖期之后,北有俺答,东南有倭寇,现在史书上看是轻描淡写,但那时实际上是国家存亡,险恶之极的境地,但有压力就有动力,也就是这个时候,那一代的名将开始冒头,马芳算是起始,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甚至臣的胡宗宪、谭纶,都是一代俊杰,正是因为他们的出现,几乎是彻底重建了大明的军事力量,驱逐了倭寇,对蒙古各部开始取得一定的优势。
也是天命,俺答在取得和大明互市之后,也是耽于享乐,开始佞佛,接下来草原上蒙古军事力量渐渐衰败下去,而大明的名将凋零,也是开始走下坡路。。。。。。
…
说了这么多,下面要说的就是求月票了,今日是五月十七日,算计算计,稳定更新到现在,订阅很高,不管是高订或是平均,但毕竟过了二百万字,也需要有个动力来支撑自己,各位第二张第三张月票都快看出来了,投给老白吧,和前面几名的差距并不远,各位的支持,就能让锦衣当国上几个名次,谢谢大家
第七百零八章 清流不言 富贵何来
王通说的慷慨激昂,又有极有把握,偏殿却又是安静了下来,除了赵金亮在左看看又看看之外,其余的人都在沉思。
万历皇帝和张诚以及邹义都和王通颇为亲善,不过到了这样的地位,个人关系是一回事,天下大局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王通所说的并没有多少虚妄,大战略上没有问题,这个先决已经定下,接下来就是王通和虎威军了,虎威军设立不足六年,方方面面牵扯极少,王通也是如此,他从最底层的锦衣卫校尉到现在的指挥同知也没有过十年,除却和内廷颇有关系之外,外朝各处他也是没什么关系。
这样的孤臣、孤军去往塞外,若胜了自然皆大欢喜,若不胜,那朝廷也不会受到什么损失,甚至可以连提出动议的责任都不需要担负。
如今的万历皇帝亲政之后,王通的忠心和支持并不是不可或缺的,在场的几位大佬,张诚、邹义,甚至算上赵金亮,现在都已经在宫站稳了脚跟,有没有王通这个盟友,并不会改变他们的现状。
说的刻薄些,王通如果不在了,他留下的偌大基业,反倒是会给这几个人好处,自然这只是诛心之言,偏殿各位如何考虑自然不会明言,但安静了一会之后,众人的目光都是转向了万历皇帝。
以往王通跪在地上,万历皇帝不会让他跪太久,都会说“跪着作甚,站起回话”,不过今日却没有说这句话,因为皇帝陷入了沉思之。
都知道皇帝正在权衡利害,每个人都在等待这个结果,不过其他人不管怎么权衡,都能得出一个结论,派兵出去利大于弊,而且是远远大于。
“你且站起来。”
万历皇帝闷声说了一句,他的手放在膝盖上又挪到扶手上,往复几次,王通站起之后,万历皇帝还是在那里沉吟了良久,过了会才闷声说道:
“就算不是倾国之战,擅启边衅,也是麻烦,行军打仗,内阁、兵部、户部,大同镇甚至宣府和榆林等镇都要动作,朝廷上恐怕过不了,光是吵就不知道要吵多久,更麻烦的是,事情做成做不成,恐怕到最后,还要让你扯上干碍。”
万历皇帝这番话说出,殿诸人都知道已经有了结论,天子不说此战有什么问题,而是说,开战有什么问题,那就是大方向上应允了王通的考虑,现在要考虑的是细节了,张诚和邹义交换了下眼色,又看了张鲸一眼,三个人都是微微低头,既然王通主动请战,天子又是这般态度,大家还是不要说话了。
“陛下不必担心,此事不急在此时,一年两年之内也是可能,虽说太平时节兵丁会懈怠,可三年之内不必有这个担心,这三年之,总能找到机会,到时还请陛下应允。”
万历皇帝又是缓缓的点点头,偏殿一时无话,又是安静了片刻,万历皇帝手指着:
“今日所议,不要外传,要不然那些多嘴的清流,肯定会盯着此事不罢休了”
众人都是一起躬身领命,说到这时也是无话,万历皇帝回宫,王通也是告辞离开,张诚自然去陪伴万历皇帝,张鲸去往司礼监的值房,邹义却跟了上来。
领着王通向外走的小宦官知道王通到底是什么人物,邹义在宫的地位自然也不必说,看着两人有话要讲,他知趣的在前面带路。
不过邹义和王通两人也是沉默了会,邹义先开口说道:
“王兄弟这件事,为兄真不知该如何说,现如今边境太平,戚继光愿意说这样的豪言壮语,随他说去,兄弟你何必这么在意,率军出塞,孤悬边墙之外,稍有闪失不单单是身败名裂啊,到时候回都回不来,你这是何苦。。。。。”
“陛下虽然让我等守密,恐怕申大人那三人未必守的住,这几日有的闹了”
王通没有接邹义的话,只是笑着说道,听他这般说,邹义也不再说话,只是叹了口气。
天子私下召对,并不是在朝会等公务场合,内阁辅申时行,兵部尚书张学颜和户部尚理,即便是想要掀起舆论来攻讦,或者针对某人,可也要顾忌一二,不能太过明目张胆。
而且这桩事万历皇帝并不说明来源,众人也不好妄自揣测,没有了攻击的靶子,总不能和万历皇帝针锋相对,所以五月底到六月间,天子好大喜功,要开疆拓土的消息,仅仅在一个很小的圈子内流传,大臣们上朝的时候,往往会讲到秦始皇和汉武帝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导致国家动荡的事迹,借以讽谏。
每次说这桩事,尽管万历皇帝颇不耐烦,却不做什么反应,只当听不明白,大家也觉得无趣,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称颂辅和二位尚书大人仗义直言,让天子收回妄议的赞颂和夸奖,同样,因为消息真假还不能确认,这个也没有掀起什么太大的风波。
到了六月,穿着整齐笔挺的衣甲,两人一组行走在街道上的锦衣卫,已经成了京师一景,外来的人看到之后总是会吓一跳,然后才知道这是天子脚下的规矩。
严打到现在,小偷小摸已经从街头巷尾绝迹,设局蒙骗以及烧香设坛的一干人也是绝迹,锦衣卫想要抓谁,一般是跑不了的。
最开始的清扫一个月,给设在天津卫北边的几个农庄提供了大批的劳动力,很多人游手好闲,从没有做过农活,还有人本就是好勇斗狠之辈,以往在顺天府连差役闷都不敢管的,这一干人安置到农庄后,实在是干不得什么农活。
不过也就是过了一个月,每个被抓过去的人,不管来前是什么身份什么性子,都是老老实实的在那里听话做活。
再怎么游手好闲,再怎么好勇斗狠,在天津卫虎威军、保安军还有锦衣卫的兵丁差役面前,都不过是猪羊,平日里不听管教有棍棒和皮鞭,如果还想弄出什么乱子来,还有刀剑,甚至披甲骑兵都会出场。
每个庄子都有个炮台,一门三斤炮架在上面,再有什么心思,看到这门炮,恐怕是胆寒心颤,老老实实的干活赎罪。
锦衣卫抓人,顺天府断案,抓的人太多太多,断案也都是短平快,各项罪案都有成例,只要不是那种非要判刑的,一般都是鞭子、板子伺候,然后送到农庄里劳作拘押,这还有个名目,唤作“扬善役”。
如今京师茶馆酒肆吵架,街头混混开骂,都有句时新的词“再这么呱噪,小心送你去天津卫做善事去”,说的就是这“扬善劳役”,在天津卫劳作所得,就地供应天津锦衣卫以及各衙门公用,这个法子倒是不少衙门准备照做,省得在监牢里拘押,还要花费银钱将养,养死了还要担着干系。
王通一直担心的舆论倒是没有出现,因为现在各方反映到他这边的呈报,现在京师不管是谁想要煽动舆论,都不太容易,原因很简单,原本此等事串联都和李三才以及顾宪成的活动分不开,他二人束手束脚,自然很难鼓动。
不过这也让王通对李三才和顾宪成的能力有了新的估计,两个并不能算高品的人物,居然能有这么大的能量。
但言官清流,能划进这个范围内的官员恐怕有上千人,如果不做惊人之语,恐怕这一辈子都没有什么晋身升官的机会,总有人要大言博出位。
都察院山西道御史魏允贞在六月初七上疏,奏疏说了四件事,第一件说武之用务请遵守公推,职如九卿,武职如总兵,皆应依制度由多官会推,第二件说科举应当公允,不应该因为考生的门第和靠山以及富贵人士的请托而改变成绩,科道官当具名实奏,辅臣子弟式,廷试读卷宜按例引嫌回避,第三件则是台谏之选要慎重,给事和御史要选择须选用有才干操行、刚直有气节、练达世务、明习朝章、忠实有识之人,第四则是说战守要谨慎,不可轻言战事。
这里面第一、第三,不过是说说大道理,可这第四件却明显根据最近的传闻而来,但京师众人关注的却是第二件。
自张居正当政至今,张居正、吕调阳(当时的次辅),张四维,一直到现在的申时行,他们的儿子在会试的成绩都是高,都是诗书传家,有人或许名副其实,可有人却未必,而且一次会试,拔贡殿试出来的进士就那么多名,还要被这些权贵子弟占去,清流士子,谁也不会愿意。
权贵子弟占去一个,他们就少了一个进身之阶,这是让他们最无法忍受的事情,有人揭出,立刻是甚嚣尘上,众人都是鼓噪起来。
内阁枢,对这件事并没有作出回应,不过万历皇帝很快做出了批复,魏允贞“漫逞私臆,语多过当”,贬出京师,去许州做通判。
现在众人的注意力,都不在王通这边了。。。
第七百零九章 严打数月 送匾上门
锦衣卫挎刀当街执法,京师的女官十子自然是看不顺眼的,无非是念叨两句“虎狼当道,京师不……”,但治安攻善,在京师居住的百姓们却是看在眼,自然是知道好坏,无奈百姓们知道的太多,再怎么耳好,也没人理会他们的声音。敢在京师胡作非为的,敢触犯禁令的,身后总是有这样那样的背景,锦衣卫力行惩治,得罪了不知道多少人。如果没有魏光贞这个奏疏的话,恐怕下一波的舆论攻势言官攻行就是对着锦衣卫和王通来了,但对王通的不过是因为看不顺眼”可权贵子弟侵占进士录取名额的事情上却是和每个人都生死攸关的。明人官场最重乡党,同乡是官场上彼此最大的奥援,侵占进士录取的名额,等于是断了自己同乡可能的进身之阶,断了这个,就等于是削减了自己将来的影响力,甚至是升官财之路,这个必须要争个明白。当然,宁西伯世子被当街行刑,然后往天津卫农庄行“扬善……”的事情,也是震慑了不少人,王通还真是有恃无恐。魏允贞的奏疏呈上去后,万历皇帝显然不愿意在这件事上多做纠缠,干净利索的将山西道御史魏允贞申斥,然后贬官出京。魏允贞这一次赌对了,若是从山西道御史一步步向上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更进一步,可这次他却天下扬名,被清流士子认为是敢于仗义直言,出头说话的领袖人物,他出京那一日,据说都察院与六科的御史和给事纷纷前去送行”场面极为壮观,被认为是京师这么多年来难得的盛事。六月十一这一天,魏允贞被贬斥出京,这一日的上午,天津锦衣卫千户张世强和天津司孙大海,以及三江商行的几位头面人物都是来到了王通的府邸这边”他们来京师拜见王通,自然是谈论公事,外面的护卫都是避开。六月初十来了”王通摆酒招待,第二天也不管城门外折腾着送魏允贞,关门谈事,一直是谈到了午饭时分。在府邸谈公务,王通的规矩很大,院落内不能有人在,送茶的人进院门的时候就要扬声通报,都是三江商行的几个人出门来接水壶。到了午饭时分,谭将连忙催促厨房弄几样简单的饭食,不过,侯万才却从外面赶了过来,在门前先说道:“罗侍郎家的命妇在都司衙门那边,还请王大人快些过去……”这话就让人糊涂的很,先不说如今六部左右侍郎没有姓罗的,这命妇在深宅大院里,抛头露面的来锦衣卫都指挥使司衙门作甚。不过去了衙门那边,自己也要去看看,吩咐一干天津卫来人先用饭,王通自己匆匆出了门,侯万才如今赫然是王通在锦衣卫衙门的耳目,有什么风吹草动的”经历司百户侯真都是让侯万才过来告诉,一来二去,侯万才在锦衣卫的地位也水涨船高,颇有些狐假虎威的意思,好在还算谨慎,王通一直也就用他。“罗侍郎的夫人,本官不记得六部有姓罗的侍郎……”“回大人的话,如今的确没有,还是,穆宗爷爷时候的一个户部侍郎”在任上病死了,他家本就是大兴县人士,就留在了京师……”为官者谈论历代皇帝,要称呼庙号谧号,讲究很多,下面的人,则没那么麻烦,多有称呼年号,后面加个爷爷二字的,这侯万才知道穆宗二字已经算是不错了。王通还是有些糊涂,他已经是上马,侯万才骑马落后一个马头,在后面跟着。“不是如今的,那本官也不记得和他府上有什么交道……”“大人不知道,罗侍郎有个儿子名叫罗奇风的,一个半月前因为醉酒滋事,调戏民女,被巡捕司那边给拿了,打了五鞭子,送到天津卫那边庄子关了一个月……”宁西伯那边王通上了一次门之后,巡捕司再遇到这样的富贵子弟,执法时也没遇到什么麻烦和困难,何况是罗家这等已经无人朝做官的门第,抓了也就抓了,没必要知会到王通这边来。方才侯万才的通报也包含不少信息,比如说这命妇二字,说明这罗侍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