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贞观大闲人 >

第476章

贞观大闲人-第476章

小说: 贞观大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说得好!一肚子的不合时宜,这句话当真妙极!由此观之,你心中对朕还是颇有怨言呀。”

    李素急忙道:“陛下圣裁天下事,臣怎敢有怨言。”

    李世民敛了笑容,长叹道:“子正,朕知你心中忿忿,只因朕未纳你之谏言,朕非昏君,只是有时候做决定时,必须要做一个把握更大,更符合朕和诸多将帅意图的决定,有时候难免偏听则暗,走了歧路。数十万关中子弟的性命,朕比你更看重,所以朕不得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你不忍数十万关中子弟踏进鬼门关,朕更害怕自己在史书上留下昏聩糊涂的恶名,所以,你我虽理念不同,但殊途同归,用心与立意你与朕皆是同样的,大家都希望赢得这场战争,所以,子正啊,虽然朕未纳你之谏,但朕还是希望你不要有怨言。”

    “臣不敢,臣明白陛下的心意。”

第八百九十六章 再次攻城

    李世民亲自跑到后勤大军的营盘中来找李素,自然不是来喝酒吃肉的。

    当然,能喝上酒算是意外收获。

    因为攻城失败,李世民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接着自然想到当初未纳李素的谏言,于是心生悔意,想来找李素聊聊,这才是李世民来此的主要原因。

    君臣二人围炉而坐,喝酒吃肉无比惬意,大家坐得随意,说话也随意,将君臣礼法抛到了九霄云外。

    狠狠啃了一口羊腿肉,李世民边吃边道:“今日攻城的结果,想必你已听说了吧?”

    李素点头:“臣听说了。”

    李世民咀嚼的速度渐渐放缓,说起眼前的战事,他连吃肉的心情都没了。

    忧心忡忡地叹了口气,李世民道:“战事不利呀,攻城的法子仍如克辽东城一样,不过你所造的震天雷在这一战里似乎并未发挥作用,朕原以为今日便能攻克安市城,没想到却失败而归,安市城仍在高句丽守将手中。”

    李素也叹道:“杨万春此人,确实是个人物。”

    李世民深有所感地点头:“不错,此人就算在我大唐诸多老将里也是数一数二,只恨他偏偏是敌将,不能为朕所用。”

    “陛下,臣今日想了很久,猜测杨万春应该是听说了辽东城被攻破的经过,于是仓促迎战前匆匆加固了城墙,所以导致震天雷几乎失效,嗯,短时间内加固城墙的法子,要么是往城头砖石上淋糯米汁,如今正是冬天,糯米汁淋到城墙上迅速凝固结冰,于是城墙变得愈发坚固牢靠,所以震天雷在城头爆炸无法产生足够的威力将城墙炸塌。”

    “第二个办法,便是在城头马道上再铺一层青石,如此便可缓冲震天雷爆炸后产生的破坏力,保住青石下的城墙万无一失。臣想来想去,今日攻城失利大抵就这两个原因吧。”

    李世民大笑道:“说来也巧,牛进达恰好与你的猜测一样,不愧是你最亲近的授冠人,想法出奇的默契。”

    笑了几声,李世民的脸色渐渐沉下来,眉宇间隐带忧色,叹道:“今日不仅攻城失败,而且还中了敌人的圈套,连那辛苦操练出来的投雷手也几乎全军覆没,朕的将士今日损失不小啊,接下来这座城如何能克,说实话,朕心中竟没了主意,子正可有良策克之?朕洗耳恭听。”

    李素端杯饮了口酒,叹气道:“陛下没了主意,臣也没主意啊……”

    李世民期待地看着他:“除了震天雷,你可有创出更犀利的火器?”

    “没有。”李素果断地道。

    火器这东西太逆天了,发明震天雷都算是泄了天机,不知将原本的历史轨迹拉偏到哪个不知名的方向,若再弄出新的火器,李素害怕会被雷劈。

    其实李素能造出更新的火器,当年他想向李世民求娶东阳时,便曾画出地雷和百虎奔雷箭的图纸,打算以图纸为筹码向李世民求亲,后来李世民将他和东阳生生拆散,李素深恨之,那两张图纸也随着付之一炬,永远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能造,但不敢造。

    李世民顿时满脸失望,神情抑郁地饮了一口酒,然后长长叹息。

    “好吧,那么依子正之见,安市城可有良策克之?”李世民紧接着又问道。

    李素挠了挠头,苦笑道:“陛下,臣还是那句话,王师克辽东城后,本就不该南下攻安市城,风险太高了,如今王师在安市城下受阻,老实说,臣也想不出好办法攻破此城。”

    李世民露出失望之色,呆呆地盯着炭火,喃喃道:“莫非朕只能效隋炀帝一般,落得无功而返的结果?教朕回长安后何颜面对大唐的士子百姓,还有那些世家门阀里,不知多少人等着看朕的笑话,朕……岂能让他们如愿!”

    李素见李世民愁眉不展,不由叹道:“陛下若不想草草撤兵回长安,臣这里有一谏,请陛下纳之。”

    “有何谏,尽管说。”李世民打起精神道。

    李素缓缓道:“果断放弃攻打安市城,只留两三万兵马牵制杨万春所部兵马,大军主力拔营北上,仍回到辽东城下,然后依臣之见,王师在安市城下分兵而击,分别向北部新城,扶余城进击,南部留下的两三万兵马与张亮所部两万水军迅速会合,牵制杨万春所部,东部则主力进军,兵临都城平壤,三路分击,总有一路能打开局面,将高句丽这局棋盘活。”

    仍是老调重弹,仍是忠言逆耳,李世民皱了皱眉头,忍着没吱声儿。

    李素原本还有一肚子话要说,可他察言观色,见李世民露出这般表情,满腹的忠言戛然而止,黯然叹了口气后,便再也不肯开口了。

    营帐内的气氛莫名沉默下来,沉默中带着几分尴尬。

    沉寂许久,李世民饮了口酒,缓缓道:“今日,朕已派牛进达领两万精骑北上,驻军新城和延津城之间的要隘之上,牛进达向朕进谏,言称北部部落可能会借兵给高句丽,朕虽不信,却不得不防,子正说过那么多次分兵,朕已记在心里,纵然不甚赞同,但眼前攻取安市城已陷入僵局,分出两万精骑问题不大,说不定还能收到意外的惊喜,故而朕这次纳谏如流,允了牛进达所请,此举也与子正当初所谏的分兵之策暗合……”

    听到李世民已答应分兵,尽管只是分出两万兵马北上防范部落,李素还是心中一喜。

    不管怎么说,至少已在北部前方布下了一道防线,大唐王师主力背后遇袭的可能性减少了许多。

    见李素神情浮上欣然之色,李世民也笑了:“你看,朕也没有那么昏庸糊涂,对吧?战争看的是时与势,朕的每个决定不一定符合所有人的心意,但朕的选择一定是自认为最合时势的。”

    “陛下圣明。”李素笑着送上一记马屁。

    久违的马屁令李世民分外愉悦,心情也不知不觉开朗了许多。

    李素却偏不给他太多高兴的时间,马上补了一句:“臣敢问陛下,如今我王师在安市城下进退不得,接下来怎么办呢?”

    李世民笑容一滞,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

    “放弃攻打安市城不可能。”李世民断然道,此刻他又恢复了那个杀伐果断的冷酷帝王模样:“分出两万兵马驻于要隘,我军已无后顾之忧,接下来便是一心攻打安市城了,无论如何,安市城一定要打下来!”

    李素淡淡道:“然则,安市城主杨万春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交战两日,相信陛下已领教了此人的手段,臣观此人勇谋兼备,有枭雄之资,是高句丽最难缠的敌将,如果安市城中存粮足够的话,臣觉得以杨万春的本事,至少能守半年,可是我王师却不可能攻他半年,变数太大了,而且咱们也没那么多粮草跟杨万春耗下去,他耗得起,咱们耗不起,他不怕僵局,但我们怕。”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所以,子正的意思是,放弃攻打安市城,拔营北上直取平壤?”

    “是,臣的意思是先平其都城,都城若平,高丽王和泉盖苏文等全部被擒,高句丽国中必乱,政令无出,群龙无首,没有国主名分,国中各城池诸侯无法号召集结国中兵马,只能选择各自为战,陛下试想,若集结高句丽举国之兵,其势浩荡,少则十万,多则二十万,但若只是国中各诸侯召集兵马,少则一两万,多则三四万,高丽王和泉盖苏文在我们手中,他们的实力便被切割为一小块,我大唐王师正可分化打压,各个击破,所以臣以为,我军应该北上分兵,直取都城平壤。”

    李世民皱着眉,没有表态,李素也不着急,只是垂着头慢慢地饮酒吃肉。

    良久,李世民缓缓道:“子正所言有理,正是谋国之论,朕听进去了,但是……”

    李世民停顿了一下,道:“但是,朕还想试一试,先定下十日之期吧,这十日内,我王师不计代价不择手段攻打安市城,就赌这十日内能不能攻下它,若十日仍无法攻克,朕便下旨拔营北上,依子正所言,直取都城平壤。”

    李素嘴唇蠕动几下,很想说战场上战机瞬间万变,十天时间已经能发生很多不可测的变故了,然而再想想李世民刚才这番话,分明已是接纳了自己的进谏,若还是不依不饶反对,恐怕今日又会和李世民不欢而散,不欢而散是小事,怕就怕李世民索性否决了自己的进谏,横下心在安市城下跟杨万春斗个你死我活。

    看李世民的表情,李素不怀疑他真会这么干,自己的谏言李世民本就答应得有些犹豫,显然从李世民的内心深处来说,他是很不愿意放弃攻打安市城的,答应十日后拔营北上,只能算是无可奈何之下的选择。

    见李素欲言又止,李世民似乎知道他心中所思,于是叹了口气,道:“朕也有难处,朕举倾国之兵东征,你们臣子百姓眼里看到的,是每一场战争的胜负,是占了多少国土,杀了多少敌军,可是朕的眼里却不能仅仅只看到这些,朕还要顾忌到大唐境内士子百姓和世家门阀的心思,朕在高句丽战场上的一举一动都被天下人密切关注着,若是战事不利,大唐的世家门阀笑话的不是数十万将士,而是朕这个皇帝……”

    “子正试想,若咱们将士在安市城下只攻打了一天,发现无法攻下便灰溜溜的撤兵改道而去,传到大唐后,世家门阀将会如何看朕?攻打安市城的战略记之史书,传之后世,千年以后的后人将如何看待朕?所以,朕必须要在安市城下再试一试,试试能不能攻下它,若是十日以后仍攻不下,那时再撤兵北上,朕也不会有太多的压力了,子正明白朕的意思吗?”

    李素点了点头,他完全明白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跑得太早了没面子。

    或许是知道李素最近心中有怨言,而李世民也不可能随时随地拿帝王威严解决臣子内心的怨气问题,所以李世民今日的姿态已经算是摆得很低了,语气温和,动情晓理。

    李素知道,能达到目前这个结果已经很不容易了,只是心中隐隐还有一些不太妙的预感,这种预感只是毫无来由的直觉,无法说出口,想了想只好算了。

    这场战争究竟打出什么结果,胜也好,败也好,李素已觉得问心无愧了。

    ****************************************************************

    第二日,中军帅帐擂鼓聚将,君臣再次商议攻城事宜。

    震天雷的作用在这一战里被大大削弱,那么剩下的便只是常规的攻城手段了。

    自古以来攻城手段繁多,上天入地,放火,挖地道,收买内应,公然招降等等,为了拿下一座城池,从古至今可谓用尽心思,当然,其中的过程不知还要付出多少条人命为代价。

    李世民召集众将,商议的也是攻城,如何用常规的办法,用最小的代价,最快的时间攻克安市城。

    招降大抵已是不可能了,杨万春是高句丽国中的枭雄,这个人谁都不服,只服自己。他的用兵手段诡谲莫测,十分高明,昨日两军一场攻守下来,竟被他完全占据了上风,而且李世民丝毫不怀疑,只要杨万春不主动放弃安市城,这座城池他能守半年以上,人家既然占着上风,当然不可能招降他,说不定此刻的安市城中,杨万春正打着招降李世民的主意呢。

    君臣聚在帅帐内,商议了整整一天,却仍商议不出太有效的办法。

    安市城位于高句丽南部,它的四周地势平坦,不依山不靠水,四面城墙首尾相连,是个椭圆形状,城墙下有护城河围绕,而且城墙皆是坚石所造,寻常的办法很难攻破,可以说,这是一座四平八稳的城池,几乎找不出破绽。

    这么一座城池,看似平凡,但久经杀阵的将军们却知道,这种城池是最令人头痛的,若是靠蛮力直接攻打,那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将士战损的数字可能要以十万为单位,若是用计……杨万春经营安市城多年,麾下将士皆是他这些年亲自操练出来的骁将悍卒,可谓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从上到下简直是一块铁板,无论从哪个方面用收买贿赂的手段都行不通。

    君臣商议了整整一天,头痛也整整一天,最后李世民只能无奈地下令,明日继续攻城,还是用震天雷,没办法,综合了君臣所有的攻城法子后,想来想去还是震天雷的胜率相对高一些。

    …………

    第二天清晨,安市城外唐军大营再次全营出动,兵临安市城下。与此同时,牛进达领着两万精骑出营朝北开拔。

    随着战鼓隆隆擂响,第二次攻城开始。

    这次仍是震天雷唱主角,上次在城墙下,唐军的两千余投雷手被出城突袭的敌军杀得几乎伤亡殆尽,这也是唐军第一次攻城最大的损失。不过好在投雷手这个兵种对技术性的要求并不高,选魁梧力大者,将投掷震天雷的流程教几遍,大抵都会了,所以这次攻城时,中军阵很快走出五千余投雷手。

    李世民吃了一次亏还是长了教训,这次随着投雷手出阵的还有一万余骑兵,他们紧紧跟在投雷手方阵的后面,时刻警惕地盯着城门方向,若是杨万春故技重施,派出敌军出城击杀投雷手,唐军这一万压阵的骑兵便会以最快的速度顶上去,截断敌军的退路,将其全歼于城外。

    投雷手的规模大了近一倍,投出的震天雷也是铺天盖地,这次投雷的目标又有不同,他们放弃了朝城头投掷,而是走到护城河边,朝城门投掷震天雷。

    漫天黑影,仰头望去,半空中全是冒着青烟高速掠过的黑色小陶罐。

    小陶罐落到城门外,爆炸声如同九天雷霆,隆隆震动天地,硝烟弥漫的城门外,仿佛整座城池都在爆炸声中微微颤抖。

    相比第一天试探性的攻城,这一次唐军用尽了全力。

    李世民亲口说过的十日之期不是玩笑,作为半生戎马的帝王,他也察觉到安市城下不能久耗,迟则生变,唐军的敌人不仅仅只有杨万春,而是举国臣民和军队。

    帝王下旨,将领们层层传达,这次一定要将安市城攻下,为了激励将士们的士气,李世民甚至再次下旨,若破安市城,可允将士屠城五日,也就是说,城破之后的五日内,唐军上下可以在这座城池内为所欲为,***妇女也好,抢掠财物也好,杀人放火也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在这个年代,屠城是对将士最好的奖赏,不仅可以靠抢掠挣钱,而且还能以杀人减压,至于满城妇女,那就更是盛情难却了。

    如此丰厚的奖赏摆在面前,唐军将士的士气顿时上升到了顶点,每个人眼中冒着绿光,死死地盯着那扇被炸得不停颤栗的城门,只等着不计其数的震天雷将城门炸垮,然后大家一拥而上,冲进城内发家致富兼杀人减压。

第八百九十七章 劲敌难敌

    安市城的城门显然也被杨万春加固过,但凡有经验的守城将领都清楚,城门是整座城池防线最薄弱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敌军攻破的地方,所以城门的防守从来都是重中之重。

    安市城的北城门已被震天雷轰炸了小半个时辰,眼看着它似乎在不停颤栗,可偏偏仍未倒下,仍死死地钉在城门甬道口,城门正上方的城楼上,守军无数的箭矢疯狂地朝下面射去,简易组装的抛石车不停朝城墙下倾泻着巨石沸油,仔细观察城头守军的动态,虽然来回急促跑动,但并未见丝毫乱象,每个士卒的每个举动,皆在一丝不苟地执行将领的命令。

    整整一上午过去,战况仍没有任何进展,城门没有倒下,唐军这边的投雷手却阵亡近千,全是近距离投掷震天雷时被城楼上的守军用箭矢射杀,或是被抛石车投下的巨石砸死。

    近午时分,李世民眯着眼冷冷地盯着远处鏖战的战况,神情冷漠地哼了哼,抬手朝北城门遥遥一指,道:“过去十架抛石车,朝城内抛火油,然后点火焚城,还有弓箭营列阵,朝城楼射箭,再传令投雷手,集中一点朝城门投雷,一定要给朕把城门炸开!”

    传令将官匆匆离去,很快,中军阵内推出十架巨大的抛石车,抛石车的后面,紧跟着一个弓箭营方阵,靠近吊桥边停下,一个个巨大的陶罐安置在抛石车上,士卒狠狠一扳机括,抛石车发出刺耳的声响,腾的一声,巨大的陶罐在半空划出一道高高的抛物线,越过高耸的城楼,直接落入城内。

    陶罐内满载着极易燃烧的火油,落地而碎,火油流满一地,城外弓箭营方阵内,随着将领厉声大喝,一轮轮点燃了的火箭也划过一道抛物线射入城内。

    城内火势顿起,很快燃烧起来,黑色的浓烟滚滚扶摇而上,伴随着城内守军和百姓惊慌的喊叫声,有条不紊的防守节奏顿时被这一阵大火弄得一团混乱,城墙上的守军明显有些慌张了,在将领们的拳打脚踢和呵斥下,这才渐渐恢复平静。

    烈火焚城,也是古往今来攻城手段之一,这种手段有些残忍,城中一旦火起,则不分将士和平民,也毫不顾忌城中的建筑物,很多人就是被大火活活烧死,同时很多难以攻克的城池随着大火而陷入混乱中,军心动摇,民心不稳,不太坚定的索性便因此而打开城门投降了。

    李世民下令放火也是这个原因,大火可挫敌军士气,可动摇城中百姓民心,他的目的便是让城中混乱,唐军便可乱中取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