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崛起 >

第422章

帝国崛起-第422章

小说: 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点,报纸上骂内阁没事,骂陈燮本人生活**也没事,但是设计他搞出来的制度,那就肯定有事。

尽管陈燮发出的声音没有人会站出来以激烈的方式抗衡,但是陈燮每一次的政治改革,都会拿出充分的理由和证据。每一次都在媒体上先做铺垫,然后才会启动。这么做的结果,自然是效率较低,但是每次改革的成果来看,都颇为客观。

制定政策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而这个政策必须是大多数人接受的,而不是强加的。

“新的公务员制度未必完善,欢迎社会贤达斧正,敦促进一步的改良。”陈燮说到这里的时候,很多人都歪歪嘴。现在敢于在报纸上喷陈燮的人,也就是一些老家伙了。仗着活不长了,嘴大敢说。这些人都是一些过去的清流。家里估计也没啥买卖人。

陈燮在民间的声望太高了,值得一提的是,义务教育法全面实施的头一年,招致各种反对的声音。结果某些文人被读者人肉出来了。走在大街上被人指指点点都是轻的,一些大妈大婶的直接上烂白菜和臭鸡蛋。

老百姓是最现实的,陈燮执政期间,锅里有肉的时候多了,肚子能吃饱的时候多了。孩子能上学了,地主的租子收的少了。这些都是很现实的东西,现在的大明百姓可不是以前了,不说某个乡绅就能随便忽悠的。就算是穷乡僻壤的,每逢赶集,都会有人拿着喇叭宣传各种新的朝廷政策。

“大明的农民很苦,他们不到要辛勤耕作保证天下人的口粮,还要负担沉重的赋税和徭役。在大明当下的社会变革之中,国家的政治改良,农民一直不是直接受益者。这是不公平的。在此,本总理郑重恳请各位国会议员,通过全面废除徭役法。今后各地官府需要使用劳动力,一律以工薪的方式,由地方财政指出。如果是国家公路干线、大型水利等工程,则由国家出一部分,地方政府出一部分资金的方式来解决,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征徭役。”

新年伊始,报纸上就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陈相在国会的讲话。两个重点内容,一个是公务员制度改革,具体内容为,不论任何人。只要是合法的大明在籍百姓,年龄十八岁以上,接受过八年国家教育者,都可以报名参加该考试。这一考试,将起到选拨一些小官员的作用。比如说县里某个衙门办事人员了,怎么办?全国统一考试。成绩优异者录取。公务员将从国家最底层的工作做起,视政绩提拔使用,不设上限。传统的科举制度呢?怎么处置?很简单,进士依旧可以直接做官,从县令做起。举人、秀才同样具备公务员的资格,不用再考试。

这一点看似公平,实际上还是引起了民间读书人巨大的反弹。江南文风最盛之地的苏州,传统的秀才们再次举行了抗议游行,反对内阁这一不合理的政策。结果这一次游行引发了一次大规模的斗殴事件,民间另外一群读书人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利,也走上街头对抗。双方从最初的口角开始,演变成一场数千人的大规模群殴。结果自然是传统读书人大败,原因很简单,人数实在无法占有。双方斗殴的时候,经常有来自路边的助拳者,都是帮新式读书人的。

比如路边某个小店里的掌柜,十有**就是某某财会学堂毕业的,又比如某个酒馆里正在喝酒的客人,搞不好就是技术学校毕业的。这些学堂都是民间自己办的居多,但是这些民间学堂的毕业证书,政府只要承认了,就有资格参加公务员考试。江苏这个地方比较特殊,义务教育开始的最早,从三年制度到现在的五年制度,继续读到初中毕业的大有人在,就算没读初中,转而去读各种职业学校的更多了。

以前这些人的前途是注定的,到企业做事,或者去读更高一级的学堂(各类军事学堂、各类格物学堂),这些人不是当兵就是走企业的道路,从政是基本没机会的。现在机会来了,你居然敢反对?不揍你揍谁?

这一日的苏州警察局和医院人满为患,前前后后抓了一千多人,都是参与斗殴的读书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谁都没想到。第二天一早,苏州民间百姓自发对传统功名者进行抵触,做早点、赶车之类小买卖的小商贩,不做他们的生意,开店的门口,帖一张“有功名者恕不接待”的声明,就连菜市场的大叔大妈,都表示“就算菜烂掉了也不卖给他们”。

传统读书人一直是民间百姓羡慕的对象,谁都没想到在一夜之间,会发生这么激烈的事情。高人一等的功名所有人们,被这个现象吓坏了。这个时候,媒体要不跟上推波助澜,那就枉做媒体人了。为了稿费,很多同样是旧功名出身的家伙,在笔尖之下,各种挖苦自己的同类,然后各种反思。一个叫南山隐樵的笔名,洋洋洒洒的写了三千多字,最后发出一声呐喊:何为民意?走到大街上看一看,列位看官就知道了。

数日之后,某个叫吴之荣的报社记者,夜间走在路上时,被一群蒙面人套了麻袋,一顿棍棒打的个半死,这都是后话了。这一事件引发的社会动荡,传遍全国。再次引起了剧烈的争议,因为各地警察局的严防死守,各地官员根据内阁指示精神,以法律条文为依据,对于任何没有经过批准的游行举动,组织者全部都抓起来。这才避免了全国性的大规模动荡。

1675年的大明,从春天到夏天的半年内,可以说是热闹非凡,但是很多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阁以通电的方式,向全国发出通知,第一次全国性的公务员考试,将于十月金秋开始,时间定为十月三日。消息一出,举国沸腾,各种声音都有,但是再也没有人敢于用激烈的手段来阻拦。九月,地方法院根据内阁精神,本着依法治国的原则,对于苏州发生的非法游行集会一案公开审理,从快从严。未经允许的游行组织者,造成严重后果的伤亡后果,十八名生员被流放北美,三十七人被革去功名。

法院宣判并执行的这一日,苏州市区鞭炮齐鸣,满城烟火。《苏报》称:此为寻常百姓的胜利,此为民意之胜利。《明报》则称: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借口,挑战国家法律法规。否则,必将严惩不贷。又称:大明进入了法治时代,传统读书人动辄以民意为借口聚众闹事,要挟地方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第八百七十三章筑路(一)

第八百七十三章筑路(一)

任何一个热点背后都是有故事的,也会有人去寻根探源。百年以后,有作者撰文《苏州轶事》提到了这一次的热点故事,重点意外的不是文坛的反应,而在于民间的一些言论记录。该作者总结出一个惊人的结论,此事发生在内阁废除徭役之后,不能不说是有预谋的行为。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很简单,百姓常云:陈相废徭役,普天同庆,一干酸丁措大,竟敢为难陈相之举,国法制裁之前,深以不能当面而唾之为憾。

塔塔塔,马蹄声由远而近,路口处的岗亭抬起栏杆后探出一个脑袋来,朝外面来的马队招手:“陈璞,你家里来信了,居然是京师来的,你不是说自己是江南人么?”

从铁路工地上回来的马队,打头的正式一脸风尘的陈璞。小伙子被嗮成黑炭的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道:“应该是内人自京师岳家来的信。”陈璞笑着翻身下马,招呼车队进入镇子后,这才从岗亭里取了信,道了一声谢谢。

妻子为江南商户之女,所谓京师岳家,子虚乌有。应该是妻子受自己所托,去京师给老爷子请安。打开信一看,抬头就是一句:夫君,见信如晤,五年之期以过两载,离别之情,至今未敢淡忘分毫。北美荒蛮之地,夫君多多保重……。

娟秀的字迹,字里行间透出淡淡的思念,岁月逝去,不曾有分毫的减少。陈璞作为陈氏铁路的继承人,两年前主动请缨来北美主持铁路修建。从金山到盐湖城的铁路修完之后回国之日,就是他接任铁路集团总裁之时。这一点,陈璞倒是明确的告诉了妻子柳氏。

如今的盐湖城还仅仅是一个小镇,这里作为大明北美特别行政区向东发展的跳板,已经引起了各国殖民者和本地土著的关注。自从洛杉矶建立之后,北美行政区针对现状,对土著的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

比如修铁路。需要大批的劳动力,从哪来?过去都是抓土著当奴隶,省钱是省钱了,但是伤亡不可避免的同时。工作效率也不高。于是有人提出了“善待土著,睦邻友好”。

当然了,这仅仅是说法,具体实施的时候就是四个字“区别对待”,再具体一点就是“顺昌逆亡”。对待一些温和的土著。殖民者主动的与之交易,依靠大明强悍的生产力以及北美钢铁公司的产出,备受土著欢迎的铁器价格直线跳水。当然了,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愿意与大明殖民者合作,愿意纳入大明北美行政区体系的土著才有这个待遇。

小镇的住所非常简陋,就是一个三十来平米的木头房子,这还是因为他的身份优待的。随着大批人口的涌入,盐湖镇围墙之后的地方明显变得拥挤了许多。最初不过一千多人口的时候修的围墙,还是按照五千人居住的要求来修的。结果涌入了一万多人。为了安全,大家自然都挤在这个镇子内。

也有胆子大的人搬到镇子外居住,自己修建房屋,宽敞是肯定有保证的,但是安全就不好说了。这里已经深入北美大陆了,周边的土著尽管还算克制,但是落单的时候,人家真不介意客串一下强盗。陈璞想过住在镇子外头,但是被身边的两个随从坚决的阻止了。

“少爷,回来了。这一路上还好么?”一排木屋中的一个门打开了,走出来一个五十来岁的老汉陈福。这就是陈璞的随从之一,孤儿出身,在陈家呆了一辈子。接过陈璞手里的缰绳。陈福去安置牲口。屋子里又出来一个年轻人,满脸苍白,面色黝黑,看见陈璞便艰难的笑了笑道:“少爷回来了,没想到我这一病,居然还要少爷照顾我。”

这是陈璞一起长大的仆人的孩子张麓。其母为陈璞的**娘,两人一起读书一起长大,跟兄弟差不多的关系。陈璞来北美,张麓死活要跟来帮忙。他倒不是学铁路的,而是学的财会。正好,给陈璞当了一个账房用,也算是学以致用了。

陈璞笑着上千,自己动手用压井打水,洗脸之后笑道:“你我之间何必少爷长短的?怎么说你都不听。”习惯是很可怕的东西,张麓一直这么叫,让他改太难了。每次陈璞这么说,压都是笑笑就过去了。

“路上还安全吧?”张麓上前接过脸盆,倒掉了污水。陈璞晾好毛巾道:“跟着护路队一起走的,怎么会不安全。三十几号人,全副武装的。”说着话,陈璞摘下腰带,上面还有一把左轮,挂好之后又道:“工程进展的还算顺利,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铁轨的产量不够。我们修铁路的,还要跟机械厂争夺钢铁。”

镇子上的人都不知道陈璞的身份,也没人拿他当什么陈相的孙子对待,就是一般的铁路工作人员的待遇。当然了,陈璞在公司内部,因为其个人的能力,现在是铁路工程的技术总监。众人眼中的青年俊彦,手里权利很大,也是商人们讨好的对象。

“家里来信了,也有你一封。”陈璞从口袋里掏出信来,递给张麓道:“细君在信上说,家里邮寄来了包裹,估计迟几天到,你记得查收一下。”

两人正说着话呢,一个军官急急忙忙的冲了进来道:“陈总监,五十里铺急电,数千土著围攻,请求增援。”陈璞一听这话脸色就变了,五十里铺那个地方,工程极为难修。一旦遭到破坏,再想重修会增加很多难度。

铁路工程开始至今,沿途很多路段都非常的荒凉,土著袭击事件层出不穷。五十里铺算是一个小镇子,那里有一个连的驻军,还有五六百局面和工人,应该能顶住几天的。关键是看救援了,土著袭击破坏性很大,他们喜欢扒掉铁轨,然后拿回去打工具。说起来,土著的打铁技术,还是这些年一些归顺土著学会之后流传出去的。

趴在地图上看了看,陈璞皱眉道:“奇怪。这一带的土著不是一直很合作么?怎么会突然冒出这么大的事情?”军官摇头道:“这个谁知道呢?现在要命的是,电报线路也断了,我们联系不上金山方面,也联系不上枫叶镇的驻军。”

“枫叶镇的驻军只有一个连的兵力。就算去了也是废水车薪。这样吧,你带上部下,去带上护路队。镇子里有民兵还有那么多居民,不用我们操心安全问题。”陈璞快速的说完,转身抓起腰带系上的同时。张麓已经从里头的屋子出来了,手里拿着一杆步枪道:“少爷,带上这个,我就不去给您添乱了。”

看着他满头大汗的脸,陈璞笑着点点头:“安心养病,很快就会好的。”

尖锐的哨音中,三百护路队员紧急集合,陈璞的运气不错,平时这些人都分散在附近的路段上,最近赶上一次假期。各路段的护路队员都集中到镇子里休息。护路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军队,但每一个人都是退役军人出身,人人都会骑马,而且一人双马。就装备而言,除掉机枪和山炮,其他装备都能看齐,甚至一些辅助装备还优于军队。

盐湖镇有两个连的驻军,带队的正是刚才那个军官,中尉齐恒。为了赶时间,驻军没有带山炮。只是带上了四门配到连一级的60毫米迫击炮,加上护路队带上的四门60迫击炮,火力上足够用了。现在最担心的就是道路问题,一旦公路遭到破坏。马车难以行进的话,炮弹的运输就是一个问题了。

当当当的钟声敲响了,这是镇子上在集合民兵。因为铁路征地的事情,铁路公司和镇上闹的很不愉快,平时镇长与公司方面关系有点僵,不太配合铁路方面的行动。

就在护路队和驻军完成集合的时候。镇子里突然马蹄声四起。一骑飞至,翻身下马的就是镇长顾爽,看见陈璞便板着脸道:“我听说五十里铺受到了土著围攻,这些养不熟的白牙狼。你放心,虽然我看你不顺眼,但是这种大是大非的事情,我不会为难你。根据北美地方法律,镇子上十八岁以上,四十岁一下的居民,都要加入民兵组织。现在我可以支援你五百人,留下两千人守住镇子不是问题。”

“真是太谢谢了,我还担心兵力不足呢?”陈璞赶紧谢谢,这家伙却哼了一声,掉头就走了,交代一个赶过来的民兵指挥官几句话之后,上马闪人了。搞的陈璞颇为尴尬,齐恒在一边笑道:“别介意,他就是这个脾气。征地的时候,铁路公司不肯给镇子上股份的事情,他虽然不舒服,但是也没有刁难你们不是?”

这倒是实话,实际上陈璞能理解他的想法,盐湖镇建立时间不过一年多一点,能发展到现在的格局,顾爽的能力得到了证明,这家伙就是脾气臭了点。

“顾爽,我跟你说,你现在就回去打报告,要求把盐湖镇升级为县城,这样就有资格购买铁路公司的股份了。”陈璞喊了一嗓子,顾爽听的明白,掉头又回来了,惊喜道:“你别想骗我,升级报告我都打了十几次了,金山总督府一直没有批准。”

陈璞笑道:“你把报告给我,保证一个月内批下来,别忘了,我是资本家的狗腿子。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资本家的狗腿子,这个外号是顾爽给陈璞起的,这个时候说出来,顾爽果然哈哈哈的大笑起来道:“行,你这个人干脆,我也干脆。对了,顺便给我把军需物资分配报告也交上去,没有足够的物资,镇子想扩建的工程迟迟无法动工。”

“想都不要想,护路队三千五百多人,一共才三十门迫击炮,我还想找总督府要军需物资呢。戴总督那个抠门,他能签字就是怪事一桩。”这一次陈璞一口拒绝了,顾爽也就是试一试,不行就拉到。没占到便宜而已,迫击炮这玩意到哪都是紧俏货,在北美这个地方,这种轻便的火炮,每个镇子都想多要几门。可惜的是,这东西产量有限,优先供应军队。尤其是北美陆军第二师正在筹建的当口,杀了戴志远都不会签字给炮。

三股力量汇聚,齐恒很自然的成为了指挥官,陈璞没去争这个名义,打仗也是要专业的。明兵是百人一个中队,自带马匹和步枪,弹药由镇子里提供。护路队就奢侈多了,有薪水,有装备,大队还配一个炮兵中队,加起来三百五十人。

齐恒派出一个连队为先头部队,随后跟进是另外一个连,居中的是护路队,断后的是民兵。相比之下,民兵的战术素养就差的多了,都是一群年轻小伙子,北美家家户户有枪,这帮人开枪不是问题,难的是相互之间的配合。所以,没打算用他们来打头阵。

一路向西,走出二十里地的时候,公路上果然出现了路障,这一段路挨着一个山头,先头部队比较小心,没有仓促推进,排了一个班上前去查看消息,结果这个班被滑膛枪打了个抱头鼠串,伤了一个人,还有五匹马,其他人顺利的撤了下来。

路障就是一些树木堆积而成,但是两侧的山坡上,隐隐有人在守备。如果要绕路,不说夺走十几公里,单单是安全就没有保证。看看时间,陈璞对齐恒道:“天快黑了,我们必须发起强攻,不然进入夜晚,优势被减弱不说,五十里铺那边的守备难度也加大了。”

“行,炮火准备完毕,我就带着人冲上去。”齐恒咬咬切齿的看着山坡,被陈璞拦住道:“让护路队先上,都是老兵,公司的抚恤也高。”齐恒犹豫了一点,点点头道:“好,就这么安排吧。”陈璞说的有道理,正规军里年轻人多,不像护路队,都是三十岁以上的退役老兵组成,这些人都接过婚了,孩子都会打酱油。再说了,他们挣的就是卖命钱,这些人加入护路队的原因,就是因为除了会打仗,别的都不太会。北美开发至今,类似的老兵很多,骑警队都装不下了,只好来护路队。

第八百七十四章筑路(二)

第八百七十四章筑路(二)

护路队这帮老兵每月的花销可不便宜,说穿了就是北美这个地方人太缺了,土地到处都是,就看你能种多少还能保住收成。北美铁路公司成立之后,军队奉命配合,但肯定不够。这地方对于大明人来说就是异域。为了保证筑路的顺利,护路队应运而生。北美士兵服役五年,多数人愿意留下来,少数人当兵习惯了,自己单过不适应,赶上护路队高价招人便加入了。这些人都是打仗的老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