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逆战西游-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师出关,真是可喜可贺。”
见牧长生来到了这里,李世民起身笑道:“想必国师这次闭关,功力又有进步了吧,朕在此就先向国师道喜了。”
李世民起身问候,那些文臣武将哪里还有敢视而不见的?
此时佛教在唐朝虽有传播,但并不广,且传播的还是小乘佛法,因此有很多大臣对佛门心中还是很排斥,很不待见的,所以比起佛门和尚,这些文臣武将自然还是喜欢跟道士打交道。
毕竟本土诞生的教派,比起外来的佛教来说绝对算自己人了,更何况国师神通广大,法术高强,此乃他们亲眼所见,岂会有假?
故而不管是恭维也好,真心也罢,反正这些文臣武将一个个都上前来向牧长生道喜。
还有宁无伤的父亲刑部尚书宁川,特意上来向牧长生道谢,让儿子宁无伤多活了一些日子。
只是也许因为是宁无伤出事的原因吧,此时宁川面色十分憔悴,头发也白了很多,看样子像是老了十岁。
“非也!”
哪知牧长生却笑道:“老道此番出关,并非因为练功有成,而是特来与陛下,完成当初的那个赌约的。”
“赌约……”
李世民唯一沉吟,忽然看向宁川,目光一闪道:“莫非是……”
“时机未到,请恕老道不便多言。”
牧长生道:“待到时机成熟了,陛下就该明白老道让陛下留无伤一命的良苦用心了。”
“好,那朕拭目以待。”
李世民眼中的疑惑一闪而逝,又道:“来人,给国师赐座,国师,接下来就请与朕一起听听玄奘法师的妙法如何?”
“求之不得!”
牧长生微微一笑,坐到了身后侍从搬来椅子上听唐僧讲经。
他记得在原来西游中就是唐僧在水陆大会,进行讲经的时候,观音出来把唐僧讲的,燃灯古佛的小乘佛法好好贬低了一番,把如来的大乘佛法好好夸耀了一番。
使得李世民心思立马活络了起来,要派人去西天取经,最后唐僧自告奋勇,才被李世民予以重任而踏上了西游路。
不过这水陆大会要持续七天,而观音是先来送了锦斓袈裟和九环锡杖这两件宝贝,第七天才现出真身的。
唐僧在前方讲着佛经,可是不懂佛法的李世民和众大臣而言,听的实在有些昏昏欲睡,毕竟谁也没有闲工夫钻研佛法去。
倒是牧长生盯着唐僧的背影,看上去听的津津有味,可是谁也不知道,此时牧长生心中想的却是在西游路上,怎么“招待”人家的唐御弟哥哥。
第七百二十七章 想活命,辩哭他
在一帮不懂佛法的皇帝大臣、一个不怀好意的国师前讲佛法,用对什么弹什么这个成语来形容还真是再形象不过了。
如果说起佛法牧长生是一窍不通,可是算起来他也是十分精通,因为他的佛身叫做无相,而无相继承了药师佛包括佛法,神通的一切。
要知道药师佛,可是佛门除阿弥陀佛外的四大佛祖之一,他的一身佛法与学说在生前,可是足以比肩燃灯古佛、如来、弥勒佛几个的。
哪怕观音等菩萨对上佛身无相,只要是辩论起佛法来,牧长生都相信能让观音最后丢人现眼。
一想起观音,牧长生于是马上转移目光,开始在门口百姓之中寻找起观音的身影来,因为他相信在看见他后观音为了以防万一,一定会来化生寺看看的。
果然,不久之后牧长生在化生寺外的人群中找到了一老一少两个僧人,他一眼就看出这两人正是观音与徒弟惠岸所变。
只是两人只是在人群中向里面观看,并没有要进来的意思,看起来只是为盯着他,为了以防出现万一而来。
“呵,比谁有耐心么?”
牧长生心中冷笑:“反正我不急,那我们就比比看,到底是谁最先等不住好了。”
西游之事迫在眉睫,这一年他也算到的确是个好日子,因为他就不信观音真的像外面看上去的那么淡然。
牧长生到来时已接近中午,不久后寺庙中准备好了斋饭供人享用,于是唐僧停了下来,被李世民邀请过来一同用餐。
牧长生见状没有先接触唐僧,于是到了一边找到了独自一人的宁川。
自从宁无伤犯了那件事被打入天牢,他们宁家在李世民失了宠后,虽然他还是刑部尚书,但很多以前的好友为了避免惹火上身,故而都已经疏远了他。
人情冷暖,这几个月他早已体会了个遍。
“宁尚书,近来可好啊?”
牧长生坐到了宁川的对面道。
“国师何必取笑在下呢?”
宁川苦笑一声,看了看被人躲避,空无一人的左右,道:“你看我这样子,像近来可好吗?”
“尚书何必如此丧气,自怨自艾?”
牧长生微微一笑,道:“正所谓福祸相依,如今看起来你们宁家虽然遇到的是祸事,但是谁也说不准这坏事……以后也会变成好事?”
“早就听说国师神机妙算。”
听了这话,宁川眼前一亮,低声道:“莫非我宁家以后还会有转机,甚至因祸得福,日后会得到更大的权力?”
“唉,没想到你经历如此挫折,看清了世间的人情冷暖,却还是放不下权力二字啊!”
牧长生摇摇头,忽然道:“权力再大,你又能享用几年,难道你还想带到坟墓里去吗,你如今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说这话时,牧长生口中有一圈圈细小的音波发出,准确无误的全部进入宁川耳中,使得宁川一下子就忘记了吃饭,呆在了原地。
正是有震慑心神,令人反馈的狮子吼神通,此时被他用来开解放不下权势的宁川。
“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牧长生忽然继续用狮子吼神通,说出了红楼梦中警戒世人的两句话:“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末了!”
牧长生此言一出,再配合狮子吼神通,果然收到了奇效。
“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荒冢一堆啊,哈哈哈……”
宁川听了低声念叨了起来,可念着念着,忽然在李世民和玄奘,以及文武大臣惊愕的眼神中仰头哈哈大笑了起来。
笑完后,宁川起身来到牧长生跟前,笑着诚心一拜道:“多谢国师,我悟了。”
拜完后来到一头雾水,什么也没看出来的李世民跟前,双膝一跪,将头上官帽摘下,捧在手中向李世民一举:“启禀陛下,老臣如今五十有六,年老体衰大不如前,恐无法继续为大唐效力,今特向陛下告老辞官,望陛下应允。”
“宁卿,你……”
李世民有些不知所措,又看向宁川那张桌子上的牧长生:“国师,这……”
牧长生道:“陛下,既然宁大人心愿如此,你何不成人之美一回呢?”
“这……那好吧!”
李世民想了想后道,头轻轻一偏,一边侍奉的黄总管便上去将宁川的官帽接过。
“谢陛下成全。”
宁川拜倒在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拜完后起身大笑着,出门而去,而所有人都诧异的望着牧长生,不知道牧长生如何就让一个朝廷一品大员就这样辞官不做。
接着他们又微微躲离了牧长生一些,生怕牧长生又找上他们,让他们失去如今的高位。
对此牧长生心中不屑一笑。
凡人生死有命,要不是无相的话,就连宁川他都懒得开解,至于其他人,就让他们陪着自己最看重的权力活下去吧!
因为他不会干涉凡人自己的选择,正如他打算绝天地通一样。
他绝天地通只为凡人不再像牲口一般被神魔当做血食,也不再让他们受到神魔力量的威胁,到时他们的心灵自然得到解脱。
虽然凡人也屠宰牲畜,但是从凡人出身的牧长生这次……却不得不自私一回。
至于等他绝天地通,让凡间再无神魔可以影响凡人的时候,一切他就可以放手了,正如孩子长大了父母也会放手一样。
到时候凡人自己互相残杀,哪怕闹到自己毁灭自己的程度,他也不会再去管了,人们自己的选择他还怎么管?
他不能干涉,但不代表他不想帮人活着,帮他们活的更好,而不是看着他们自己走向毁灭,因此有了无相。
因为世间有好人,也有坏人,所以他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助无相完善佛法。
完善一部可真正普度众生,让坏人听了就可以回头向善的佛法,让佛法创造一个美好的、不会产生杀戮的理想的世界。
虽然很遥远,但他在努力。
他尽最大的努力想帮人生存下去,因为他没忘记最早的时候,他就是从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凡人开始不平凡之路的。
无论什么时候,变得怎么强大,他的本质还是一个人。
第七百二十八章 观音卖宝
在化生寺用完午饭后,下午继续由玄奘法师在高台上演讲佛法,带领一千多个大唐高僧念经,超度地府中的各路冤魂。
虽然对佛法听不懂,但李世民和众大臣还是坚持到了下午,在化生寺用完素斋后,这才与牧长生摆驾回了皇宫。
水陆大会第一日就这样过去,不过牧长生依旧没有等到观音行动,售卖如来给的锦斓袈裟,九环锡杖这两件宝物。
第二日依旧如此,不过牧长生也不心急,因为他知道现在最该着急的不是他。
佛门精心策划了这场水陆大会,为的就是让玄奘出现在李世民眼前,再安排玄奘顺理成章的去西天取经。
可倘若错过了这次水陆大会,那么玄奘就又得回金山寺去修行了。
果然,在第五日玄奘法师讲经完毕,李世民摆驾回去皇宫,百官各自归家之后,不多时李世民的萧宰相忽然求见。
此时皇宫之中,李世民正在请教牧长生修炼先天纯阳功一些不懂之处与练功心得,比起听玄奘讲佛法来,李世民还是更喜欢听牧长生将练功心得
毕竟练了先天纯阳功后,他的寿元增长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他的内功修为比以前大有进境,放眼天下绝对算得上一流高手之列了,如此怎能让李世民不信心倍增?
很快宰相来到大殿之中,不过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一老一少,两个光着头赤着脚、身穿破衲衣的疥癞僧人。
其中老和尚手持一根金闪闪的九环锡杖,年轻和尚双手捧一件色泽鲜艳,一看就绝非凡品的锦斓袈裟。
坐在大殿之上左侧的牧长生一见两人,立马认出他们就是观音与惠岸,而在他打量两人时,牧长生也感觉到他们的目光也落在了自己身上。
牧长生一脸坦然,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向两人点头示意一下,见状老和尚瞳孔微缩,眼中有一丝疑惑与思索之色一闪而逝,最后也回应了一下。
李世民见状打量了两和尚一眼,诧异道:“萧卿,如今天色已晚你还来求见,可是有何重要的事情启奏?”
“启禀陛下,方才臣在归家途中偶然遇到了这两个疥癞僧人在城中大街上,叫卖这方袈裟与锡杖两件宝物。”
萧宰相跪于道:“臣见这两样宝物绝非凡品,故而想可将如此宝物予玄奘法师穿,故而领着他们前来求见陛下。”
“哦?”
李世民听了看向袈裟与锡杖,果见两件宝物之上宝光闪烁,不由眼前一亮,大喜着问道:“癞和尚,你的这锡杖与袈裟不知道怎么卖?”
老和尚也不行礼,只是悠然朗声道:“袈裟五千两,锡杖二千两。”
“咦?”
一听这话李世民吃了一惊,道:“癞和尚,你这袈裟有何妙处,居然要卖五千两?”
“陛下有所不知,我这袈裟乃是冰蚕抽丝,巧匠翻线,仙娥织就,神女机成,上边有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珠,又有那红玛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等宝物相点缀。”
老和尚听了手抚胡须,笑道:“龙披一缕可免大鹏蚕噬之灾;鹤挂一丝得超凡入圣之妙,但坐处有万神朝礼;凡举动有七佛随身……只是这袈裟得闲时折迭,遇圣方可穿。”
听着老和尚讲着袈裟的妙处,牧长生也不由暗暗点头,以他的眼力自然看的出来,观音形容袈裟的这话倒也没有虚假。
虽然她拿的袈裟与锡杖都是宝物,但若是论起价值来,袈裟远在锡杖之上。
因为这袈裟是一件十分厉害的佛宝,上面不仅点缀着那些宝物,而且还带着非常强大的法力,穿上了绝对可以妖魔辟易,万邪不侵。
只是或许是为了考验唐僧吧,所以观音才说这见袈裟平时不可穿,只有遇圣才可穿,这也使得唐长老这个听话的乖宝宝,一路多吃了不少苦头。
不过想来也是,佛门几千上万年谋划了这场西游大计,不准备东西也罢了,如果要是准备了,怎么可能随便拿一些地摊货充数?
“哦,这袈裟若是真有此神妙,那的确是一件宝物。”
李世民点点头,又看向锡杖道:“那你这锡杖有何之妙?”
于是老和尚又夸耀了一番锡杖,只是这次介绍起来就没袈裟那么细致了,只是那么随便、甚至有些敷衍的夸了两句。
接下来李世民命人将袈裟展开,果然见袈裟宝光艳艳,上面点缀着舍利子、定风珠等宝物,绝对是个好宝贝。
“果然是见好宝贝儿。”
这时牧长生拍了一下手。
“既然国师都如此说了,那这就绝对是宝物无疑了,来人,取金银奉给他们。”
李世民笑道:“朕今大开善教,修水陆大会超度世间与地府冤魂,袈裟锡杖这两样宝物正好买来送予大德高僧玄奘法师。”
“陛下且慢取金银来,老僧我卖这两件宝物有个规矩:有缘人分文不取,无缘人万金不卖。”
这时老和尚忽然目光一闪,道:“既然玄奘法师乃有德之士,那这宝物老僧不要钱,情愿送予玄奘法师。”
说罢看了眼牧长生后转身就走,丝毫不拖泥带水。
“哎,两位……”
李世民见两人走就要阻拦,却被牧长生抬了抬手拦下,再去看时两人已经不见了踪影。
“国师,你为何拦朕?”
李世民苦笑道:“他们几千两卖宝贝,可如今却空手送朕,若是被人知道了,岂不说朕以强欺弱?”
牧长生笑了笑,低头掐算起来,见状李世民也知道牧长生又在算什么天机,于是不敢打扰。
“陛下,老道算出这几日水陆大会有变,这两件宝物暂时先不要动。”
片刻后牧长生目光一闪,道:“等水陆大会结束之后再赐不迟,到时可算做是陛下给他这七日辛劳的酬谢……”
李世民听了微微一想就大喜道:“国师果然是好主意,就照国师说的做。”
牧长生微微一笑,这两件宝物出现了,那取经人也就不远了。
次日,是水陆大会的第六日,依旧由玄奘在高台之上讲经,李世民带领牧长生和文武百官,前往化生寺观看,期间也没有发生什么波澜。
很快这第七日,也就是这场盛大的水陆大会最后一日到来。
这一天李世民还特意命两个将士一个托盘拖着锦斓袈裟,一个手提九环锡杖来了化生寺,准备最后奖励玄奘法师。
上午时分,玄奘正在高台讲经,可不知何时两个疥癞僧人忽然出现在场中。
老和尚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径直来到了玄奘的高台前,拍着桌子厉声问玄奘道:“法师,你怎么只会讲小乘佛法,可会讲大乘佛法么?”
第七百二十九章 谁是取经人?
见到老和尚质问,玄奘法师吃了一惊,急忙跳下高台拜了一礼,道:“老师父,以前师父所授、大唐众僧所学者皆是小乘佛法,却不知老师父的大乘佛法如何?”
这时见到自己的佛会被打扰,李世民也认出了来的是什么人,于是道:“你是前两日送袈裟的癞和尚么?”
“正是!”
老和尚也不行礼,只是道。
“和尚朕问你,既然你来听法,那在此处随意吃些斋饭便也是了。”
李世民不悦道:“可是为何要与法师乱讲,扰乱佛会误我佛事?”
“陛下有所不知,你那法师只会讲小乘佛法,度不得亡者升天。”
老和尚哈哈一笑,摇头笑道:“我有大乘的真经三藏,乃修真之道,正善之门,一可度亡者升天,二能劝世人向善,三可使众生脱苦。”
“哦?”
李世民听了眼前一亮,大喜道:“你那大乘真经现在何处?”
老和尚道:“在西天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
李世民忙道:“那和尚,你会讲大乘佛法么?”
“会讲,会讲!”
老和尚微微一笑,忽然周身神光一闪,与木吒现出真身,手托杨柳玉净瓶,离地腾空驾云直上天际。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吃了一惊,急忙起身拱手一拜,众文武大臣与百姓、以及寺庙里的僧人全都跪地焚香,诚心朝拜。
可是此地唯有一人,对于观音菩萨现身也是无动于衷,只是一动不动的坐在椅子上。
在众人礼拜之时早有李世民命善于丹青者描下观音菩萨的真像,而描画者正是日后被称为画圣的吴道子。
很快观音的祥云远去,众人见菩萨离去都不由有些失落,只有牧长生看到观音没有走,而是停留在天上隐去了身形。
毕竟取经大事重要无比,取经人还未定她如何敢放心走?
这时半空中滴溜溜落下一个帖子,而在上面写有几句颂子,曰:
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
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
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
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李世民见了简贴上的字,又知了小乘佛法不可度亡者升天,于是当场命人收了佛事,说待取来大乘佛法再重开佛会。
随后在寺中问一千多高僧,道:“哪位高僧肯愿替朕走这一遭,去西天拜佛取经?”
李世民话音未落,身旁立即闪过玄奘,跪地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走这一遭,替陛下求取真经,保我王大唐江山永固。”
“好!”
李世民大喜着扶玄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