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56章

崇祯七年-第56章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去,乱哄哄的排好了队伍,等待着挑选。他们自然是害怕的,不过他们也清楚,若是离开这里,多半也是个死字。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再说了,刚才那大老爷之所以杀人,还不是因为咱们闹腾么?

    当他们看到已经升起大锅的时候,心里的怀疑便是去了大半,心中一下子涌起了希望。

    兴许,真能在这儿吃饱饭?再也不用到处流浪挨饿,不知道自己死在哪里了?

    而当大锅里面的热粥烧开,香味儿飘过来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咽了口唾沫。

    白忠旗白书吏又搬了桌子坐在桥头,不过这次是桥的西头儿。

    对于如何挑选,董策却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石进的主张是只要身体强壮的,最好是单身男女或是年轻的夫妻,千万别有孩子。一对年轻夫妻这样的结构,对于统治者来说是最好的,是能获取最大利益的。两个壮年男女,都能干活,而且没有老人和孩子这些没有生产能力之人的负担,所以他们所需的口粮就只是两人份的,能省下更多的粮食就意味着能够从他们手中剥夺更多的粮食。而少了老人和小孩儿,就少了很多麻烦。

    这个道理石进是说不出来的,但是大体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意见得到了王通、王羽等人的支持。

    但是周伯强烈反对。

    “咱们只招壮年男女,那让那些老人和孩子怎么活?附近都没有富庶点儿的县镇,他们去哪儿乞讨要饭?”周伯气得满脸通红,已经有些口不择言了:“大人,属下说句不恭敬的话,若是这样的话,就不该把他们诓到这儿来,让他们进城去讨吃的,总是一条活路!”

    说完他便是知道自己说的过了,跪下磕头道:“大人,属下失言。请大人责罚。只是这些百姓,还请大人抬抬手……”

    “起来吧!各抒己见而已,也没什么错处。”董策叹了口气,让他起来。

    他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扫过。

    石进王羽王通这几个对周伯的话显然是很不以为然,只是不好意思当众反驳。

    周仲左看看右看看,满心都是为难,他本是支持石进多一些的,只是看到自家哥子气成这般模样,这话却是不好说了。

    王浑则是一脸的不相干,谁也不支持,对他来说,董策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这么多作甚?

    翟青桐在那儿低着头冥思苦想。

    李贵在一边忙活,苏大成赶紧去给他帮把手,两人就当没听见,不掺和这个。

    董策本心里,是比较偏向于石进的,毕竟他要的是能干活儿,能当兵,能创造价值的壮劳力,而不是作为负担的老人和小孩儿。这两个群体,就相当于是消耗了自己的某部分粮食来养着他们。

    只是就这么把这些老人和孩子给撵走,也终究不是个事儿,他的心,还未曾冷硬到那等程度。

    沉吟片刻,董策道:“这事儿,我决定了,你们也都别争了。”

    “是!”众人纷纷尊令。

    “石进,你去桥东头挑选吧!记得,要骨骼健壮,骨架魁梧的。这些流民饿了这许多时日,不少人都是形销骨立,有的人伤了元气,以后便是再将养也是缓不过来,说不定成了病痨鬼,这等人,万万不能要。”

    “是!”石进领命,便要拔脚过去。

    王通忽然道:“大人,属下有个想法。”

    “你说。”

    “属下以为,恩情须得归于大人!”王通道:“得让所有流民知道,大人您才是此间主事儿的人物,才是能决定他们是否留在磐石堡,乃至于是否能够活下去的人。得让他们对您老人家感恩戴德,是以属下认为,在石进之后还得设一关,由您老人家亲自坐镇,把石进挑选的人再过一遍,决定谁能留下,哪怕是走个过场。”

    他又转向石进,笑道:“石大哥,我可不是说你。”

    石进摆摆手:“无妨,我觉得这个提议很好。”

    众人也是纷纷赞同。

    董策暗赞王通心思细腻会做人,点点头道:“那便如此吧!”

    他忽的一击掌:“你若不提醒我还忘了。这样,耶律斡里和,你在石进之后,在我之前,作为第二道关,再把这些流民筛一遍。记住,家中有四十岁以上之老人,十岁以下之孩童者,一律不准要!明白了么?”

    却是让耶律斡里和来做这个恶人,不过耶律斡里和却是并不在乎,董策吩咐做什么就做什么,大大咧咧的应了下来。

    翟青桐忽的插口道:“是不是所有选来的百姓让他们在河里洗个澡?这些人流落多处,怕是身上有疫病之属,若是给他们带进来,岂不是一场大祸事?反正这水也不算太凉,洗净了身上虱子,把头发也要洗干净。”

    众人都是拿一种奇怪的眼光看着她,把她看的心里发毛,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赶紧解释道:“若是生怕他们撑不住,可吃饱饭再洗。不过若是如此,他们用过的碗筷之后都要拿沸水洗过。”

    董策叹了口气,扫了一眼众人:“你们瞧瞧,你们瞧瞧,这么重要的一点怎么地就没人想到?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若是咱们磐石堡都染上瘟疫死一个绝透,看谁还有活处!”

    他冲着翟青桐鼓励的笑笑:“你说的很好,以后就应该如此,有什么话,什么建议就说出来。”

    “像是甘河这等山中积雪消融形成的河流,河水最凉的时候乃是初春,现在是夏末初秋,天气变冷,而河水变凉的速度却不如天气变冷那么快,是以河水反倒是比外面暖和一些。”董策道:“这点倒是不用担心。”

    石进道:“不过若是这样的话,就得给他们换新衣服,若是还穿着那脏衣服,虱子是怎么都捉不完的,很快就自己生出来。”

    “说的是。”董策沉吟片刻,道:“库中不是有刘大人拨来的一百套胖袄么?还有咱们不也是做了许多衣服?”

    李贵和苏大成一直在听着这边儿的动静儿,见不吵了便也蹭了回来,闻言李贵立刻道:“大人,按照之前商议的,乃是要等秋耕完毕,征召士兵的时候给他们的战服。”

    “事急从权。”董策摆摆手:“全部调拨出来,大不了以后再做。”

    如此就算是商议完毕。

    石进走到桥东距离桥头大约十步远的距离,不丁不八的站在那儿,那些流民们瞧着他高大魁梧的身材,身上披着黑沉沉的铁甲,便是不由得安静了下来。耶律斡里和则是站在石进右手边十步外,一脸的不怀好意。董策则是站在东边桥头,白忠旗见状,赶紧把自己的凳子给他搬了过去,让他坐下。

一一八章 挑选

    李贵继续准备吃的,苏大成则是带着周伯等人回去领棉被服。

    翟青桐则是去了一边有树木遮掩的河段,毕竟有不少女人,她们要洗澡,总得避开别人之耳目。

    一切准备妥当,石进扬声道:“现在开始挑选!”

    一听这个,流民们立刻激动喧闹起来,纷纷向前拥挤推搡,生怕这位大老爷要的人数有限,去晚了就没自己的事儿了。

    “都给老子停手,安静点!”石进一声暴喝,雪亮的腰刀出鞘一截,流民们顿时又被吓住了。石进满意的点点头,指了指排在最靠近自己这一列的第一个人:“从你开始,一个一个来,谁再敢捣乱,老子劈了你!”

    队伍又重新变得齐整了一些。

    被他点到的是个大约看上去约有四十岁不到的汉子,他脸上带着讨好的笑,胆怯的走到石进面前。

    “腰板儿直起来!”石进盯着他,手在他后腰一摁,这汉子便是不由自主的挺直了腰板儿,昂起了脑袋。

    他方才佝偻着腰,看上去蔫儿蔫儿的,石进也没瞧出来,这会儿挺直了腰杆儿,石进一瞧,不由得便是喝了一声好。

    这汉子足足有一米九左右的身高,甚至要比董策还要高出一截儿,骨架子也是极大,尽管这会儿已经是饿的精瘦精瘦的了,但还是能看出来。石进让他展开双手,摆出了一个十字架的造型,然后绕着他转了一圈儿,在他身上各处都捏了捏,然后满意的点点头。

    这汉子肩膀宽,胸膛厚,臂长腿长,一双大手跟蒲扇也似的大小。若是将养上一些时日,营养跟上了,再好生训练,定然是生龙活虎一条了不得的厮杀汉。

    “多大岁数了,什么出身?”

    石进问道。

    “今年二十三,原来是西安堡的军户,逃荒到了这里。”那汉子倒是老实,一五一十的交代了。

    早些年军户逃荒乃是要杀头的重罪,不过自从万历年之后,尤其是崇祯皇帝这些年,法令废弛,纲纪紊乱,早就没多少人管了。只不过军户们一则是故土难离,二则是也没什么好去处,是以也没几个离开的,就给那些军官当佃户。

    石进暗自叹了口气,这汉子面色黝黑,脸上已经有了皱纹,哪里像是二十三的?说是四十三怕都有人信的。

    他挥挥手,指着耶律斡里和那儿:“你第一关过了,去他那儿吧!”

    “谢大老爷,谢大老爷!”这汉子大喜过望,赶紧跪下给石进磕头,脑袋撞在地面上发出砰砰的声音。

    “起来吧!”石进难得和颜悦色的说了一句:“再过了他那一关,自有大人定夺,然后你就可以去吃粥了。”

    “嗯!”这汉子用力的点了点头,起身大步向着耶律斡里和走去。

    走出去几步,却又是有些犹豫,方才耶律斡里和在人群中大肆杀戮,这一幕他们可不会忘记,更别说,现在耶律斡里和还是一身的血!不过终究是硬着头皮过去,恭恭敬敬的站在他面前,叫了声老爷,耶律斡里和撩了撩眼皮子,问道:“家中有几口人呐?”

    “俺家里穷,到现在也没娶亲,爹娘都死在逃荒的路上了。”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只是略有伤痛之色,更多的却是麻木,显然这一路上,是见多了这些事儿了。

    “走吧!”出师不利,没能把第一个人刷下去,这让耶律斡里和心里很是不痛快,他不耐烦的摆摆手道。

    眼看这汉子还傻呆呆的在这儿站着,耶律斡里和两眼一瞪,凶光四射:“还不快滚?我这关你过了!”

    “啊?”这汉子欢喜的一哆嗦,还不忘也磕了个头,道了谢,走到董策面前。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眼前这个看上去似乎还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就是名震晋北的董二郎,也是现在能决定他们生死的人。这汉子心里也是忐忑不安,心里盼着,前两关都过了,这一关可千万莫要出什么岔子。

    他方才接触到的董策的目光便是一哆嗦,一屁股跪在地上,头都不敢抬。

    董策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也是颇为他高大的身材称奇,他回头瞧了一眼,周伯他们还没回来。便淡淡道:“去吧,去那儿登记姓名,便可以去吃粥了。”

    “我,我过了?我选上了?”

    这汉子不敢置信的瞪大了眼睛,满心的都是不敢置信:“我以后能吃饱肚子了?”

    他的眼圈红了,重重的在地上磕了几个响头,带着哭腔道:“多谢大老爷活我!多谢大老爷活我!”

    “以后要叫大人,在本官麾下,好好做事,不会饿肚子的。”董策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吧!”

    这一举动更是让他受宠若惊,赶紧应了声是,起身向白忠旗走去。

    白忠旗早就摆好了笔墨,不慌不忙道:“姓名,年岁,籍贯。身高几何,肩宽多少,腰粗多少,有多大力气的耍子?……”

    “俺叫魏青,可有一膀子的气力,现在这是饿的没劲儿了,给俺吃一顿饱饭,三百斤的石碌碌俺能一根胳膊举起来……”

    “魏青。”董策点点头,记下了这个名字。

    待登记完了,魏青几乎是三步并作两步的窜到那口大铁锅旁边,看着那里面翻滚的黄色小米粥还有旁边盖帘上那堆积的满满的大白馒头,馋的浑身哆嗦,却是不敢伸手。

    李贵盛了满满的一大碗米粥,又拿了两个馒头递给他,笑道:“吃吧!”

    “谢谢,谢谢……”

    魏青忙不迭的称谢,几乎是一把抢过来,也顾不得烫,端着碗便是往嘴里灌去。他连着喝了好几大口小米粥,又大口的咬着馒头,很快俩脸蛋子上便是鼓起了两个大包,使劲儿的嚼着。

    唯有狼吞虎咽四个字可以形容,他低着头,什么都顾不得了,只是一个劲儿的把吃的喝的往嘴里塞。这等形象可以让人相信,便是现在一刀剁了他。他也是不管不顾先要吃完的。

    很快,一大碗粥两个馒头便是没了,魏青根本就没吃饱,眼巴巴的看着李贵。

    “你们饿的太久,一顿吃太多肚子受不住,这道理谁都明白。”李贵又给他盛了一碗:“粥还可以再喝,馒头没了。”

    魏青赶紧又是称谢,他好歹刚才垫巴了不少,这几乎是他这两三年来吃的最饱的一次了。

    现在也不那么着急了,捧着碗喝了一口,舒服的叹了口气:“这粥真香,真厚!”

    直到此刻,他还感觉自己像是做梦一样,这就能吃饱了?以后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他紧紧地抓着手里的碗,似乎这就是他所有的希望和梦想。

    有了魏青这个成功的先例在,流民们信心都是暴增,都变得很是踊跃。

    石进也不像是之前那般的仔细,而是大略的检查一下身体健康状况,有无残废之类的,一个一个的很快。而耶律斡里和那边更是简单,问问有没有老人孩子,若是有的话,再问问年龄,一旦不合规矩,立刻就清掉。

    毫无疑问的,董策这个第三关的考官收获的感激是最多的,不少人在他面前连连磕头,把额头都给磕破了。更有不少人因为太过激动,跪在地上嚎啕大哭,涕泗横流。

    这不单单是因为他地位最高,是此地的主事人,更是因为人的心理。

    这些流民过了前面的两关,因此万万是不希望第三关出什么岔子的,可以说因为前两关的铺垫,所以他们对第三关的期许格外的大!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一关往往就最是艰难。

    一切的希望都寄托于此。

    而第三关一过,心里一松,立刻就是所有情绪都流露出来。

    偏偏董策又是不会让他们失望的——因为董策在这儿,其实不过就是个摆设而已,装模作样的看上两眼,说几乎安抚人心的好话,实际上不会刷下任何人来。只要是过了第二关。他这一关就肯定过。

    而怨恨却不会落在他头上。那些身体条件不成的也赖不得别人,而因为家庭原因被刷下来的,则是把怨恨堆在了耶律斡里和身上。

    这些难民们能行到今日,老人多半都死在路上了,能活到现在,还能安稳走到这磐石堡来的,绝大部分都是青壮年男女。至于孩子,小孩儿多半就换着吃了,大一点儿的孩子还能撑下来。

    是以当流民们过了一大半儿之后,合格者竟然占到了八成还要多。

    不过终究是有不合格的。他们跪在那里,抱着石进或是耶律斡里和的大腿嚎啕大哭,不过两人都是铁石心肠的,这些年也见多了惨事,丝毫不为所动。

    而在甘河的西岸,已经合格的那些流民已经做了一地,他们围成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圈子,或是以家庭为单位,或是几个同乡凑在一起,吃着馒头,喝着里面加了鱼肉,香喷喷的米粥,满脸都是喜色,时不时的爆发出一阵欢快的笑声,两边之对比,当真是天壤之别。

    一在天堂,一个还在地狱中沉沦挣扎。

一一九章 家丁

    当初去阳高卫找刘三儿的那人便是石进了,他做这些,自然是董策的命令。虽然告示贴下来了,但是他深知,这告示是管不得什么用的,流民们不会太过相信上面的东西,便是相信,也宁可先入城待者。而一旦入了城,能活下来了,还有磐石堡什么事儿?还得需要一个颇为强力的人物在旁边引导,并且阻止这些流民进入城市,毕竟几乎所有告示都是贴在城门左近。

    而董策需要付出的银钱也不会很多,那些第一批来大石崮的流民,人数不会很多,但是他们路上会裹挟,会影响多少流民?

    现在统计出来的数字也正是如此。

    已经统计出来合格的一共是一百六十三人,其中只有二十多个人是来自阳高卫的,其它的都是在路上听他们传了这个消息之后,跟着过来的。据他们所说,一开始从阳高卫那边儿过来的很是不少,不过多半都没撑下来,死在路上了。其实何止是他们,对于所有的流民来说,每一天都有人在大量的死去。

    又有两个汉子合格了,他们两个是亲兄弟,一个十八,一个才十六,年岁不大,不过都长了一副又大又厚的身板儿。

    他们两个走到董策面前,对视一眼,忽的齐齐跪下,大声道:“大老爷,俺们失了爹娘,没了倚靠。斗胆请大老爷您发发善心,收俺们入府中,俺们定然侍奉大老爷如父。大老爷,俺们给您老人家磕头了!”

    说完两人便是以头抵地。

    董策不由得一怔:“这是怎么个意思?”

    他终究时日尚短,许多东西也都不那么明白。

    王通在他耳边低声道:“大人,他们是想做您的家丁!”

    “哦,原来如此!”董策恍然大悟。

    这就是做家丁了。

    对于家丁们来说,做了家丁,待遇等方面都会提高,而他们改姓之后,自然就被刻上了这将领的烙印,终生都不会洗去,因此忠诚度都会大大提高。

    要知道这个年代,拜义父,认干爹,就和赌咒发誓一样,是一件非常之严肃的事情,和后世为利所驱,胡拜乱认根本不一样。家丁对于主人,会众生侍奉,忠心耿耿,绝无二心。他们被打上了烙印,就算是背叛也没人会要的。

    大明军中,尤其是九边重镇的士卒,都是争先恐后的要做家丁的,能被遴选上的都以此为荣。而将领们选择家丁,也都是要考核,遴选孔武有力,武艺高强,更兼忠心耿耿之辈。

    昔日大明辽镇总兵,北天一柱李成梁,手下甚至有八千家丁!这八千家丁,人人双马,披坚执锐,战斗力极为强横!

    只是董策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要入自己府中为家丁了。

    做家丁在军中不但不是丢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