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75章

崇祯七年-第75章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多人用的是小花枪。也就是两米来长,短多了,也细得多,抖起来容易,枪头乱飞,故名花枪。

    至于第二条,矛头枪头的区别。通常来说矛的头部,较枪而言,比较长,更加扁平,两边有刃,可以刺,也可以扫或者劈,使用方式较多。而枪头往往是三棱锥或者四棱锥,多棱锥的形象,甚至接近于圆锥。往往枪头稍短,但是更加尖锐,由于没有刃,所以基本没有了扫劈的功能,一般用来刺和扎。至于西方骑士用的那种骑士长枪,除了扎更是再无其他功能。

    而长度的区别就更加直观一些。

    矛的使用时间比较早,最早的长矛在周朝时候就发明了,当时还没有大规模的骑兵,长矛是由步兵把持,用来对付车兵的。或者是车兵手持,用来冲锋。所以矛身通常较长,往往能达到两个人高也就是大约一丈一二尺的长度。而枪主要是用于步兵之间的对战,所以较矛略短,大约在比一个人的高度略长也就是六七尺左右。

    除此之外,便再无区别。

    至于红缨——许多人觉得枪有红缨,矛无红缨,实则这完全是不靠谱儿的事儿。红缨有三个作用,其一是用来装饰,为的好看;其二是红缨蓬乱开来,可以扰乱对手视线;其三则是刺中了对手之后,鲜血顺着尖头流下来,这时候红缨可以遮挡鲜血留下,以免弄得矛杆湿滑,不好握持。其实许多矛也是带缨的。

    董策听完了赵铁砧的讲解,心里立刻就有了决断——枪更适合于高手之间的单挑,矛才是战阵之用。

    他所想要的,自然是战阵之重兵。

    “你便给本官说说,长矛又有哪些?”董策来了兴致,又问道。

    他想要坐下来,扫了一眼见地上很脏,不由得皱了皱眉。

    这个微小的动作被白忠旗捕捉到了,他方才跟那些木匠讲明白之后就赶紧回来了,作为一个亲信,又是刚刚投靠还未融入到这个圈子里面的亲信,他深知要时时刻刻在上官面前出现留下印象这一道理。

    他瞧见之后,立刻转身出了工坊,很快便是拿了个胡凳回来,他把胡凳放下,用袖子擦了擦已经很赶紧的凳子面儿,脸上堆着笑道:“大人,您万事操劳,劳累得紧,快坐下歇歇吧!”

    “这厮倒是个精灵人儿。”董策赞许的看了他一眼。白忠旗心里笑开了花。

    所谓胡凳,其实便是后世的板凳了,董策忙活这许多时候,也确实是累了,往靠背儿上一靠,顿感一阵舒服。

    “长矛有长有短……”赵铁砧说到这儿,董策便是把他打断了:“只说长的。”

    “是!”赵铁砧道:“长矛长的,有沙家枪,两丈六尺长,用大竹为杆,是小人打造过最长的长矛了。还有拐突枪,长两丈四五尺,次之就是戚家军常用的长矛,传说是当年打我倭人的时候戚爷爷从蛮夷那里拿来的,长一丈八尺。”

    董策知道他所言不虚,他前世的时候曾经在军事博物馆中见到过一杆四川出土的长矛,光矛头就有八十四公分长,三棱形的矛尖儿凶气四溢,矛头简直像是一个放大了数倍的破甲锥。他问道:“有没有骑兵用的长矛?”

    “骑兵用的?”赵铁砧一愣:“马兵老爷们通常找俺们都不是打长矛。”

    董策皱眉道:“那他们用什么?”

    赵铁砧掰着手指头道:“有钩妗埂㈤谩⒓械豆鳌⒋蟀簦斜昵梗褂幸徽衫闯び萌砀硕斓某で埂㈤E耙等。”他摇摇头,再次确定了自己的话。

    董策终于是明白了,大明朝现在的骑兵和自己理想中的骑兵,完全是不同的两个体系。而自己现在想要打造的那支骑兵,完全不需要这些东西。明军武器配置杂乱,甚至因为个人喜好的不同武器都不一样,而戚家军是唯一一支注重阵型配合和兵器互补的军队。但是自己的手下根本达不到这个高度,他们只不过是一群正在学骑马的一个月前还是庄稼汉的人而已,给他们提出什么阵型配合之类的东西,他们根本做不到,也理解不了。

    或许以后会,但不是现在。

    而且董策现在给他们定位的对手也不是戚家军在蓟镇时候面对的庞大敌人,那些数以万计的蒙古骑兵,成吉思汗的后裔。

    他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的东西有限,所以越简单越好,要求也不高,只要有足够的机动力和一定的杀伤力。

    董策道:“你可会画画么?”

    赵铁砧点头,董策便道:“你把那些长矛的样子一一给本官画一下。”

    说完便是让白忠旗拿出随身带着的纸来。

    赵铁砧过去都是在地上或者是青石板上作画,还是第一次用这么高档的材料,不由得很是紧张,不是力道大了就是小了,把纸给划破了好几张。白忠旗翻着白眼儿掏出最后一张纸来,没好气儿道:“就这些了,你手上收着点儿劲儿!”

    董策笑道:“莫要着急,本官不会怪罪于你。”

    一听这话,赵铁砧心里踏实了许多,手上也就稳当了,他聚精会神的一一画出来。还别说,这人还真有些本事,看着粗笨憨厚,一双手却是很巧,画的很逼真,而由于他是实在干活儿的,没有什么文人乱七八糟的情怀,没有丝毫的艺术加工,而是把上面的细节都勾画出来。

    董策看的暗自点头。

    他拿过来一一的细看了,然后又把自己之前画的那一张拿出来比照一番,又做了一番修改。

    把修改之后的图拿给赵铁砧看,把上面的细节和讲究处给他一一讲解了,道:“可听明白了么?”

    赵铁砧全神贯注的盯着那图纸,一边看手还一边在地上划拉着,进入到自己熟悉的领域,他注意力明显高了许多,胆子也大了不少,有些不明白的地方竟还敢问董策。董策也不嫌烦,便一一解答,直到赵铁砧全部明白才满意的点点头。

    站在他后面的白忠旗抽冷子瞅了一眼,不由得脸色一变,倒吸一口凉气儿!大人想打出来的,是何等的一把凶器啊!然后董策又把一张图纸拿出来,上面画的,却是一柄刀的图案,刀背和刀刃都呈现出一个微微的弧度,看上去很漂亮。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一五八 射

    这一次董策并未找赵铁砧咨询,而是直接告诉了他需要注意哪些地方,显然是早就心有成竹…

    赵铁砧一一应了。

    讲解完毕,董策把那两张图纸递给赵铁砧,后者郑重的收好。董策站起身来,懒洋洋的活动了一下全身筋骨,道:“多久能打出来?”

    “怕是得五日上下。”赵铁砧有些为难道。

    “唔?”董策盯着他,神色有些不悦:“怎地要这许久?你可是在推诿?”

    “小人万万不敢,小人万万不敢!”赵铁砧吓得浑身一哆嗦,赶紧跪在地上磕头不止。

    董策面色稍微缓和一些:“起来说话,到底是为何?”

    “大人明鉴!”赵铁砧不敢起来,跪在地上战战兢兢的解释道:“着实是小人有难处。那长矛好些,矛杆选用硬木便可,听说仓库中便有现成的,矛尖也是锐、硬二字,不需其他更多,好造一些。只是那刀,大人要求极为严格,须知造刀的程序便有三十多道,是个功夫活儿。而且大人给的这些铁,虽也是上好的铁料,却不是极上乘的闽铁,里面杂质甚多,须得多次锻锤之后方才堪用,是以这世时间就更长了些。”

    耶律斡里和闷哼一声:“你敢对大人不满?”

    “小人不敢,小人不敢!”吓得赵铁砧又是一阵磕头。

    “闽铁?”董策挑了挑眉毛:“福建产的铁么?”

    根据他的估计,这一次白添福送来的那些铁应该是上等的熟铁,而由于广东福建地区的冶炼技术比较发达,所谓闽铁,应该已经是通过灌钢法炒钢法等法子冶炼出来的钢铁了,虽然定然不是什么很好的钢。

    终明一朝,作为大明朝对外开放的口岸,广东和福建无论是冶炼技术还是造枪造炮的技术,都是当之无愧的大明第一。

    不过闽铁在北方很少见,须得专门去江南购买才行,他又去哪里弄?

    “起来说话吧!”董策沉声道。

    等赵铁砧战战兢兢的站起来,董策盯着他道:“本官时间急迫,没有五日可以耽搁。最多三天,不论你想什么法子,定然要打出来!你们人多,不行便多分配一下。”

    他接着又补了一句:“若是做不到,每日一升的粮食也就没了。”

    赵铁砧一听这个,顿时是浑身一激灵。

    ……

    在安乡墩外,训练场东南的方向,差不多一里远,是一片平缓的丘陵,上面密林遍布,丘陵下面则是一大片空地,其中三面被丘陵挡住了,唯一的缺口便是西北面儿,正冲着安乡墩。丘陵和安乡墩之间是一大片耕地,这会儿正有不少董策的家奴在地里耕作。

    从这个方向看过去,能瞧见在安乡墩所在的土丘下面,一个个密集的窝棚。

    那里,便是董策家奴们的住所,而耕地,则是主要集中在安乡墩的东北和东南方向,有一条小河从这片地里横穿过去。河流很窄,不过是两丈来来宽,水也不深,也就是刚到膝盖的样子,河上摆着几块大石头,平素行人便从上面过河。董策等人日常都是骑马往来,直接就从河里踏过去。

    水量虽然不大,但是给附近的这些田地提供灌溉是足够了。大约在两个多月以前,这条河周围的数百亩良田,全都是属于镇羌堡和十里铺的一些官员或者是其家眷的。

    但是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

    安乡墩是十里铺,乃至于整个镇羌堡麾下这数十个墩堡中下辖耕地面积最大的一个,足有一千五百多亩,盖因十里铺周围都是广阔的平原,便于开垦,而且还有充足的水源。这一千五百亩地中,按照官场的规矩,有一百亩是属于墩中的公产,其实也就是谁当甲长这就是谁的。还有一百多亩属于墩中的军户,剩下的那一千三百多亩地,则都是属于各级官员的。

    不过现在十里铺是董策的地盘儿,镇羌堡被一番大清洗之后,官员死伤狼藉,然后董策回来之后,便立刻把他们在安乡墩拥有的田地给占了。

    而且他并不打算还回去,现在在镇羌堡,董策也算得上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都知道他是兵备道大人刘的亲信,便是现在暂代的镇羌堡守备也得小意巴结着他。没有几个人敢来得罪他,仅仅是为了这些算不上多么丰饶肥美的田地。

    再加上墩中的军户都已经在磐石堡分了地,这安乡墩的地比磐石堡要贫瘠不少,是以都不打算种了,便舍弃了下来。

    现在安乡墩的这一千五百亩地,全都姓了董。

    当初董策因为手头上的耕地不多,对家奴们实行的也是和磐石堡百姓一般的分配方式,只不过略有增减——去掉了作为永业田的桑田,每个男丁分租地田二十亩,女丁十亩,耕牛二十亩。他手下家奴一共十二户,六十七口,男丁三十七口,十三岁以上丁男的二十九口,丁女三十口,十三岁以上丁女二十二口,每户一头牛。按照这个法子分的话,差不多要分掉一千来亩地,而当董策从镇羌堡回来之后,立刻就又发布了一条命令——开荒令。

    但凡是安乡墩周围的荒地,手下的家奴们只要是行有余力,都可以去开垦。董策不管这些抛荒的耕地原先是谁的,他只知道,从此之后,这就是他家的地了!

    在边镇就是有这么个好处,由于这里并不属于任何县治的管辖之下,因此田地都是属于军屯的性质,并没有地方官来管,占了也就占了。不像是内地,基本上所有的耕地在县衙都有注册登记,你瞧着是一片荒地,保不齐儿几十年前就是肥田,最近才抛荒了的。说不定你把这地开垦熟了,人家原主儿就回来索要了,最后是一场空。

    所以内地占田,平添了许多麻烦。

    现在安乡墩周围,已经完全成为了董策的私田。

    这片丘陵中的空地占地面积很大,足有百丈方圆,这会儿在缺口那个位置拉了一道六尺来高的木头栅栏,把缺口挡住了。

    这会儿空地上人嘶马喊,大是热闹。

    董策正在这里训练家丁骑马。

    自从那一日董策回来之后,说要改变训练方法,众人商议了许久之后,终于是拿出来一个章程。

    果然,从第二日开始,训练便是改变了法子。

    第二天一大早,董策便是把他们拉到训练场,然后开始训练射箭。

    董策从刘若宰那里得到了相当大的一批物资,其中武器清单中数量最大的就是弓箭了,有弓一百副,箭六千支,这些弓都是射程远,威力大的步弓。

    所以弓箭是绰绰有余,董策给每个人发了一张弓,五十支箭。再训练的时候就不用他动手了,王通这些手下每个都曾经在他严酷的训练中度过许多射箭射到想吐的日子,功底还是非常扎实的。更被说周仲,石进这些军中老卒,论起射箭来比董策水平只高不低。

    他们一个人负责带上六七个,

    家丁们对于这个训练项目是举双手欢迎的,他们早就厌烦了枯燥的正步走,向右看齐,跑步站军姿之类的。

    但是董策并未放过他们,列队去训练场的时候照样要走正步,在开始射箭训练之前,一个时辰的军姿也是少不了的。

    所以家丁们几乎是以一种狂喜的姿态盼来了射箭训练。

    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了事实并不是这么回事儿。

    他们都很有一膀子力气,明军的步弓也不是什么变态的几石铁弓,拉开并不是很难,但是有力气并不代表着会用力气。董策先不让他们射箭,而是先锻炼他们拉空弦儿,找找感觉。

    结果就这第一步就伤了两个人,一个是用力过了,结果把膀子给拧了,疼的筋儿转。还有一个则是一时不慎之下,被弓弦给割伤了手指头。

    拉了一上午的空弦之后便开始正式练习射箭。

    一开始自然是偏得离谱,十箭里面也未必能有一箭射中靶子,这也急不得,只能慢慢来。他们在前面拉弓射箭,石进几个就在后面转悠,既是指点,也当监工。

    这是个苦力活儿,中世纪英国的长弓手,退役之后普遍的肌肉畸形,基本上拉十次弓,这力气就消耗的差不多了,须得休息一下。董策的吩咐下,几个人也不催促,让他们休息,可是他们心里掂量着时间,谁若是休息时间过长趁机偷懒,手里那马鞭便是劈头盖脸的下来了。

    石进几个曾经被董策这么狠狠收拾过,所以现在收拾这些家丁们很有快感,也很积极。

    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弓箭手需要时间,但并不像是许多人认为的时间那么长。在明军中向来有个说法,弓手要成,须得八月。也就是说要训练八个月的时间才能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弓手,这话可能有些道理。但是要知道,在大明,五天能练一次的军队就已经很少见了。而且董策对手下家丁们的要求是在四十步以内**中人形靶子的主体躯干部位。这就比要建奴要求的射中人形靶子的面门宽松许多。在皮鞭之下的训练果真是卓有成效,一上午的时间之后,这些家丁们的准头虽说还不怎么想,但是已经有模有样了。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一五九 练马

    两个时辰之后,董策宣布休息,一块去吃中午饭…

    由于这个运动量过大,所以中午董策允许他们睡觉休息,下午继续练。

    傍晚时分解散的时候,董策向众人宣读了一项命令。

    十日之后,将会对每个人都进行考校。

    每个人射箭次数以九发为额。九中者,准超等。八中者,准上上等。七中者,准上中等。六中者,准上下等。五中者,准中上等。四中三中者,准中中等。二中者,准中下等。一中者,准下上等。不中者,准下中等。不知者,准下下等。

    一共九等,各有赏罚。

    超等者,赏银三两。上上等者赏银二两。上中等者赏银一两。上下等者赏银五钱。

    中上、中中免究,余者量罚。

    中下等者,捆打二十,罚两个月饷银。下上等者,捆打四十,罚四个月饷银。下下等者,捆打八十,开革出家丁队。

    这个命令一户来,家丁们顿时都紧张起来,有想要搏个好成绩拿赏银的,更多的则是担心成绩太差被开除或者是罚月银,对于他们来说,这都是天崩地裂一般的惨痛结局,是万万不允许出现的。

    所有人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精气神儿都不一样了,有的人甚至晚上偷偷跑出来练射箭,被逮到之后站了两个时辰的军姿。

    两天的时间来训练射箭,使得他们大有长进。

    第二日董策去了磐石堡,第三天早晨一大清早就把他们拉到了这里,一个人给了一匹马,说是要训练大家的骑术。

    训练一群之前几乎从来没有接触过战马的人成为合格的骑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家丁队伍里面有十来个马术精强的前马贼也不例外。

    马林是董策的家丁马术教头,之所以让他当教头,除了他骑术确实是极为高明之外,更大的原因是因为他口舌便给,能够把心里的话说出来。而这件看上去并不难的事儿,对于许多未曾读过书,文化水平不高的马贼们来说确实是挺难的。这种能说会道的甭管去了哪儿大致混得都不会太差。

    这会儿在丘陵下面,四十七名家丁每个人都牵着一匹马,站在那里,按照各自所属的都站成整齐的队列。照样是三排,不过由于牵着马的缘故,队形也稀疏很多。

    他们中大部分人的脸上都是期盼,犹豫,恐惧,胆怯等等情绪混杂在一起,很是复杂。流露出这种情绪来的,多半都是那些流民出身的家丁,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从来没有骑过马,往日见到那些骑在马上呼啸来去的健儿都是心中羡慕,但是这会儿轮到自己了,却又是害怕,生怕自己出乖露丑,活着是干脆从马上掉下来摔个脆的。

    而那些马贼出身的则是跟他们正好相反,他们满脸都是轻松和跃跃欲试,下巴不自觉的便扬了起来,瞧着那些流民出身的家丁眼神儿就像是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