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大清拆迁工 >

第396章

大清拆迁工-第396章

小说: 大清拆迁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奥匈帝国军队从后方调来炮兵,一顿猛烈炮击过后,击毁俄军坚守的火车车装甲车厢,进而夺取铁路大桥。
  奥匈帝国军队乘胜前进,第二天与俄第4集团军围绕边境重镇克拉斯尼克进行激战。俄军处于不利位置,18个师被奥匈帝国37个师左右夹击。在奥匈帝国飞机的掩护下,27日,奥匈军队突入克拉斯尼克城区。
  俄军第3步兵团固守城东居民区。于奥匈帝国军队展开了巷战。奥匈帝国匈牙利第16步兵团(克罗地亚步兵团)经过三次猛烈突击后,突破了俄军防御阵地,跟俄军进行了非常惨烈的白刃格斗后,由于俄军兵力少,最终不敌奥匈帝国军队,全部阵亡。
  消灭了城内的俄军,使得俄军再无依托可以抵抗,随后,奥匈帝国战斗机再度升空作战,俄军中央阵地被奥匈帝国军队突破,俄军被迫后撤。
  此时,奥匈帝国A集团军群已经突入俄境内120公里,战线拉的已经非常长了。不过,弗雷德里希大公仗着战斗机的巨大战争能力,毫不在乎。紧接着,A集团军群已经威胁到卢布林,完成了预定计划,并开始炮击对俄国至关重要的基辅-华沙铁路。
  与此同时,奥匈帝国A集团军群第4集团军转右翼,将普拉维将军的俄国第5集团军逐过布格河,迫使其退入俄罗斯本土。然后调过头来,和俄军第3集团军对峙,准备配合奥匈帝国第1集团军攻击卢布林,彻底切断俄国本土与波兰的联系。
  随后的几天,奥匈帝国A集团军群的两个集团军左右开攻,以钳形阵包围卢布林。俄军拼死防守,致使两个军先后被重创,被俘5000余人。不过,在这个时候,兵力的多寡便凸显了出来。俄军兵力雄厚,尚有一个半集团军还未投入战场,而奥匈帝国A集团军已经全部投入了战场,却未能完成对卢布林的合围。
  俄军西南方面军司令伊万诺夫决定使用生力军第8集团军(由勃鲁希诺夫将军指挥)和损失不大的第3集团军,不顾奥军对卢布林的围攻,利用奥匈军第2集团军尚未到位的机会,直接攻击奥匈军后方中枢林堡。
  破釜沉舟,在此一举。
  28日。俄军如幽灵般,突然出现在林堡附近,并开始突击。此时,奥匈帝国B集团军群第3集团军司令官博德曼将军只有勉强凑数的12个师的兵力。为了防御第二集团军的真空地区,第三集团军分散在近200公里长的战线上,十分的薄弱。
  俄军采取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战术,将奥匈帝国第三集团军割裂成数段。俄第3集团军向东南推进,企图将奥匈帝国8个步兵师压迫向罗马尼亚,迫使罗马尼亚对奥匈帝国宣战,以达到缓解俄国压力的目的。而俄军第8集团军集中15个步兵师急攻林堡,此刻,防守的奥匈帝国军队只有不到4个师的兵力,岌岌可危。
  罗马尼亚还不想参战,即使参战也是帮助协约国。但是不能看着奥匈帝国的军队退进罗马尼亚境内。
  于是,罗马尼亚政府立刻集结十万大军陈兵边境,意图阻止奥匈帝国军队退入罗马尼亚。
  然而,处于弱势的奥匈帝国军队认为罗马尼亚加入协约国,跟俄军一起前后夹击他们,于是人心惶惶。
  奥匈帝国第12军的罗马尼亚人首先崩溃,他们在面对俄军和罗马尼亚军队的夹击态势下,再无战斗意志。纷纷抛弃武器,像羊群一样逃向他们民族意义上的祖国:罗马尼亚。
  无独有偶,接着奥匈帝国第3军的意大利人突然起哄,造谣林堡失陷。第11军的乌克兰人心向着俄国,于是也都开始放弃武器,望风溃逃。
  博德曼严令第14军死守林堡,并将最精锐的蒂罗尔皇家猎兵部队的4个团编成一个精锐师,作为战役总预备队。同时,将边境各军管区的宪兵部队集中,和林堡的监察宪兵队合编,当作督战队和战场救火队使用。
  俄军突袭成功,围攻林堡的同时,后续部队也如潮水般涌入奥匈帝国加利西亚地区。不过,天公不作美,正赶上大雨,同时俄军突袭后,人困马乏。于是,停止了推进。在卢布林战役中受过损失的俄军第3集团军,此时又因为突破奥军防线蒙受了极大损失,被命令后退整编。
  战争总是充满了偶然因素!
  俄军的突然停止前进,使得奥匈帝国军队得以喘口气,并将损失非常大的第12,第3和第11军撤到普米热尔要塞。
  31日,俄第3集团军补充兵力后,以15个师825门大炮的绝对优势兵力突入加利西亚。此时,奥匈帝国军队已经全部撤走,俄军如入无人之境。
  此时,奥匈帝国B集团军群的第2集团军才由火车运到厝尔塔-里帕一线,奥匈参谋总部命令第2集团军迅速反攻,解林堡之围。然而,这是个非常愚蠢的决定,第2集团军刚刚抵达,极度疲劳。而俄军第3集团军刚刚修整过,同时,奥匈帝国第3集团军已经崩溃,此时反攻等于用1个人困马乏的集团军进攻俄国第3和第8两个以逸待劳的集团军。
  俄军第8集团军司令勃鲁希诺夫将军表现出了名将之才,他留下5个师继续包围林堡,然后将10个师转向西南,和第3集团军一起迎击奥匈第2集团军。刚一交火,奥匈帝国军队便露出了疲惫之态。没有办法,奥匈帝国总参谋部的一纸调令,让第二集团军在拥挤的火车上一口气跑了一个来回,还能打仗就已经是万幸了。
  相反,俄军加上后续的增援部队,俄军以35个师1024门大炮迎击奥军第2集团军13个师700门大炮。
  两个二流国家的军队之间的PK,个人战斗力和指挥官指挥能力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哪边人多,哪边便是胜利者。结果更是没有任何悬念的,奥匈帝国第二集团军坚持不到一天便被击溃,被俘两万余人,整个第17军被打残,撤销番号。
  9月1日,由于后路被切断,奥匈帝国A集团军群第1和第4集团军放弃包围卢布林,开始撤退。俄军第4和第5集团军尾随追击,痛打落水狗。结果,奥匈帝国刚刚修建好了的野战机场,被俄军夺走,全部战斗机落入俄军手里。不过,好在俄军对战斗机虽然有兴趣,但是没人会开,无法反过来打击对方。
  奥匈帝国军队放弃了这些战斗机,虽然十分的心疼,但是却成功的摆脱了俄军的尾随追击。接着进行了一个漂亮的机动,绕过克拉兹维克,从林堡西北退入加利西亚。
  3日,奥匈军精锐蒂罗尔皇家猎兵部队和死硬的宪兵部队突围,蒂罗尔皇家猎兵部队退向匈牙利,宪兵部队退到普米热尔要塞,其余林堡守军投降。
  6日,输红了眼的奥匈参谋总长霍申道夫男爵命令四个残缺不全的集团军反攻,意图夺回林堡。结果是灾难性的,尚有战斗力的第1和第4集团军之间的缺口被撕开,第15军被粉碎。俄军从华沙调来了生力军第9集团军,形成5个集团军对3个集团军的绝对优势兵力。
  9日,俄军第5集团军开始进攻,和奥匈第4集团军打成僵持,从西北向东南的弧形战线上,俄军全线进攻,奥匈第1,第2和第4集团军全线后退。
  奥匈帝国紧急呼吁德国派兵援助,然而,德国在东普鲁士地区也跟俄军进行激战,无暇分身。为了履行德国对奥匈帝国的军事义务,德国抽调了一个军赶来。结果却遭到了俄军的埋伏,又被溃退的奥匈帝国军队冲散,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却遭受了严重的伤亡。
  第542章 普米热尔绞肉机
   【今日第一更】
  俄军哥萨克骑兵深入奥匈帝国境内后。破坏交通,后勤,袭击小队奥军,扫杀抢掠、奸淫掳掠,使奥军士气更加低落。
  11日,奥匈帝国军队全线崩溃,各部队转头狂逃,继林堡之后的新后勤基地维尔斯科卡被放弃,大军一直溃退到克拉考,普米热尔要塞连同40万奥匈帝国败军被俄军包围。
  溃退是灾难性的,整个编制的部队被俘获,大量斯洛伐克士兵投向俄军,更大的损失是军官,这对奥匈帝国来说是不可弥补的,因为和其他单一民族国家不同,它的军官团的忠诚度是需要长期培养,新补充的军官短期内是无法达到的。
  然而俄军也没能追击,因为俄军后勤压力已经无法承担一百多万军队如此长距离的攻击了,加上加利西亚山脉阻隔,更加要感谢俄国铁路的脆弱运输力,使得奥匈帝国再次虎口脱险。得以喘息。
  此役,奥匈帝国军队被俘13万,死伤30万,最精锐的第14军被全歼,仅有损失惨重的蒂罗尔皇家猎兵团逃脱,其他精锐山地部队和山地炮兵部队全部损失。整个加利西亚战线上,将近一半的部队不复存在。俄军深入奥匈境内150公里,威胁匈牙利平原,包围普米热尔要塞。德罗霍比兹油田落入俄军手中。俄军死伤25万5千余人,被俘两万余人。
  奥匈帝国在塞尔维亚战场上的胜利,让同盟国声威大振,令协约国垂头丧气。然而,紧接着就发生了林堡会战的惨败消息,奥匈帝国丧失了进攻能力,只能被动防御俄国。一得一失之下,倒也勉勉强强的不赔不赚。
  普米热尔要塞,位于今天波兰东南部,位于伦贝格到克拉考之间的铁路线上,扼桑河河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奥匈加利西亚防御体系的枢纽。
  奥匈帝国从1882年开始,在普米热尔城堡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筑垒技术,投入巨资修筑现代化要塞,作为对将来对俄战争的出发阵地和一线防御屏障。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这个坚固的要塞,拖住了林堡战役后俄军的进攻浪潮。对喀尔巴纤山口保卫战形成了极大的支援。
  1914年夏,奥匈帝国普米热尔要塞共部署要塞炮兵两个团,共拥有12门280毫米口径重迫击炮和24门150毫米口径重榴弹炮。要塞共有12个炮台,核心阵地炮台5座,梅花形排列,外围东北方向上炮台5座,呈箭头状排列,西南部炮台两个,一字形排列,每个炮台都有数个升降式装甲炮塔,核心阵地外有一座3米高的钢筋水泥墙,厚达1米半,墙地基深达地下4米,墙顶向内弯折成45度角,墙内一米高处修成平台,担任防守的士兵可以趴在平台上向外射击,墙上密布射击口,担任守备的要塞炮兵团的步兵营居然没有步枪兵,全部是12人一组的重机枪班组和3人一组的轻机枪班组。
  核心工事外围挖成2米半深的壕沟,宽达3米。外围东北向5座炮台为核心,以野战工事为辅助。形成极为严密的防御体系,各炮台以交通壕连通,野战支撑点都是地下式,上面以粗大原木和波纹钢板层叠覆盖,不被大口径火炮直接命中基本无法摧毁,每个支撑点都配备一挺重机枪和数挺轻机枪。
  9月11日,奥匈帝国林堡战役失败后,部分残兵退入普米热尔要塞,又给要塞带来了大量的野战炮,这些野战炮被分配到各支撑点,给俄军后来的攻击带来了极大的杀伤。奥匈在要塞地下构筑了巨大的工事,包括兵营和仓库,储存了大量的物资,准备在对俄战争中使用。
  奥匈帝国参谋总部无视实力差距,一心进攻,伦贝格战败后本来打算把要塞中的残兵撤退到匈牙利腹地整编,好再发起反攻,然而德国担心俄军占领普米热尔要塞后,转兵向西北,攻击德国工业中心之一的西里西亚,于是通过外交手段压迫奥匈不得放弃要塞,奥匈这才停止撤退,留下大约13万部队防守普米热尔要塞,撤出了26万余人。奥匈军留下的部队,大都是匈牙利部队,后来要塞防御的核心是马扎尔部队,克罗地亚部队和宪兵部队,其他归属匈牙利部队名下的斯洛文尼亚人,乌克兰人。波兰人等则消极避战。
  奥匈帝国的大败,让中国政府感到了巨大的担忧,如果俄军再越过加利西亚山脉后,定然会威胁巴格达铁路。为了确保巴格达铁路的安全,北京内阁总参谋部得知消息后,立刻命令塞浦路斯基地紧急给予奥匈帝国武器支援。
  考虑到奥匈帝国短时间内处于防守地位,塞浦路斯基地决定提供帝秦皇家陆军现役M1907式啄木鸟重机枪,帮助奥匈帝国要塞守军守卫普米热尔要塞。
  9月20日,二十架银河运输机将100挺M1907式啄木鸟重机枪,连同五百万发子弹,运抵布达佩斯,奥匈帝国军方测试员经过一天的测试后,非常满意,第二天便通过铁路运抵普米热尔要塞。奥匈要塞司令试验了一下中国的新式武器之后,大为赞叹,立刻将该型重机枪配属到各个炮塔守军当中,搭配马克沁水冷重机枪一起使用。
  接着第二天,整个要塞进行了一次联合演习,演习中,中国的M07啄木鸟重机枪大出风头,射击时机枪子弹形成的弹幕几乎把核心工事外围变成了人间的地狱,高机动性,使得该型重机枪即有强大的火力输出。又不像马克沁水冷重机枪那么笨重,可以随时转移阵地,支援薄弱环节,让奥匈帝国士兵爱不释手,士气也有所回升。
  这批重机枪是帝秦政府给奥匈帝国军队试枪用的,如果效果不好,不要钱。
  然而,奥匈帝国总参谋部自从见识到了中国为奥匈帝国巴尔干集团军提供的战斗机、步兵装甲车的巨大战争武器之后,奥匈帝国军方已经开始倾向于中式装备了。在测试M07啄木鸟重机枪的性能之后,军方已经对中式武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由于奥匈帝国就在地中海旁边,可以得到来自塞浦路斯基地的海上直接补给。眼下巴格达铁路正在抢修,德国得到中国的战略物资还很困难,因此帝秦政府决定利用奥匈帝国来试验中国的一些武器。
  于是,中国政府应奥匈帝国请求,向奥匈帝国出口五十万支M1905年式自动步枪,2000挺M1907式重机枪,200门88毫米汽车牵引野战炮,600门M1908式60毫米迫击炮,手雷50万颗,军用悍马车辆5000辆,装甲车步兵战车600辆,黑鹰Ⅰ型战斗机100架,装配奥匈帝国A集团军群,使得奥匈帝国出现了欧洲第一个半机械化集团军群。
  奥匈帝国军方在了解了这些装备的作战性能之后,对于这些装备忍不住流口水了。按照奥匈帝国总参谋部的估计,一旦奥匈帝国A集团军群完成了这些中式先进武器的装备和训练之后,俄军根本不是奥匈军队的对手,战场态势将会出现逆转。
  如此巨大的诱惑,奥匈帝国皇室和总参谋部立刻同意了该项采购计划,向中国帝国银行借款50亿龙币,以奥匈帝国国库黄金储备作为抵押偿还中国债务。帝秦政府承诺,将会在三个月内将全部物资运抵布达佩斯,装备奥匈帝国A集团军群。而奥匈帝国军队将会经过三个月的训练,在中国教官的指导下掌握中式武器的使用。
  这样一来,加上之前奥匈帝国向中国借款采购各种战略物资的数额,奥匈帝国刚刚在战争初期的两个月内,就已经向中国借款75亿龙币,远远超过了德国的22亿马克。至此,中国已经成为了奥匈帝国最大的债权国。奥匈帝国因为借款,只能采购中国的军备武器和战略物资,同时国库的黄金储备开始向中国转运,奥匈帝国的经济逐渐被中国的龙币掌控市场。
  不过,控制这种欧洲二流强国的经济没有什么挑战性,中国最想控制的英法德俄等国却是八字没一撇,还得等到他们都被战争拖垮才能介入。
  9月28日,俄军彻底完成包围普米热尔要塞,奥匈总参谋部任命赫尔曼…库斯马内克将军(爵号:布格诺依施泰特骑士)为要塞防御司令。统一指挥要塞防御。而俄军担任攻击任务的是迪米特里耶夫将军的第3集团军,全军30余万人。
  俄军刚刚获得林堡战役大捷,士气正旺,迪米特里耶夫无视自己缺乏攻城重武器的弱点,决心立即进攻。
  24日中午,在稀疏地炮火准备之后,随着三发红色信号弹升空,大批俄军高呼着“乌拉”,潮水般涌向普米热尔要塞最前方的8号炮台。俄军的炮火准备没有任何作用,无论对核心堡垒内部地下工事营地内的奥匈帝国军队,还是对野战工事中的奥匈军,杀伤力甚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要塞炮火开始轰击,德国造280毫米重迫击炮发出阵阵怒吼,将三百公斤重的炮弹,一发发的砸入俄军的人潮中。每一发炮弹落下,伴随着一声巨响,仿佛晴天霹雳一般,轰然爆炸。人潮中立刻被炸开一个巨大的,直径达十米的圆形空洞,猛烈的爆炸,瞬间杀死周边的俄军士兵,血肉横飞,惨不忍睹。强烈的冲击波,将整个人掀飞到十几米的高空,做自由落体运动。顷刻间,几十上百人的生命立即终结。而水平冲击波在杀伤范围外,巨大的气浪依然将周围更远地方的俄军士兵吹倒在地。每一发炮弹产生的作用范围,扩大到直径五十米的范围内。不过,面对俄军铺天盖地的冲锋,如此巨大的空洞立刻又被后面拥上的人潮所填补。
  奥匈败军带入要塞的大量野战炮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口径加农炮被用来打平射,每一发炮弹都在俄军中打出一道血肉胡同,大口径榴弹炮则构成火网式覆盖。
  奥匈帝国先期获得的来自中国的迫击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弹道弯曲,可以攻击中近距离上的俄军,填补要塞大炮的防御盲点,给俄军带来了巨大的杀伤力。
  由于只能沿着桑河河谷进攻,俄军的攻击正面极为狭窄,而兵力又过度密集,在炮轰中伤亡极为惨重。
  24日晚,俄军停止进攻,退回出发阵地,没有前进一寸,却付出了11000人的巨大代价。
  25日凌晨,俄军替换了被打残的先锋部队,调来新锐部队,决心利用黑夜和黎明之间的疲困期,使用渗透战术,直接攻击要塞核心阵地。
  凌晨3时,俄军根本不作炮火准备,开始进攻。俄军部队不知道奥匈帝国在核心要塞附近布置了雷区,踩响了地雷,奥匈军立即进入战斗状态。
  俄军不顾伤亡,利用黑夜中奥匈军炮击威胁较小的机会,从要塞东北面5座炮台的间隙中插入,拥向核心阵地。
  第一批俄军在黑暗中跌跌撞撞地掉入壕沟,后面的俄军不明所以,继续向前拥,直到用人的身体将壕沟填满为止。俄军踩着已死或半死的战友的身体,冲向要塞外墙。
  俄军是突击队,没有准备梯子,也没有爆破筒,他们只有步枪,刺刀,手榴弹和牙齿,指甲,拿这堵墙毫无办法。少数还携带有小口径迫击炮的俄军试图轰击要塞城墙,却绝望地发现迫击炮弹砸上墙壁只出个白印子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