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拆迁工-第4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海军出了建造五艘华盛顿级战列舰之外,还批准建造了五艘查特努加级战列巡洋舰。
查特努加级战列巡洋舰,在奥林匹亚级战列巡洋舰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性能,在火炮系统上采用华盛顿级战列舰的火炮布局,主要针对中国海军刚刚获得的德国约克级战列巡洋舰。
查特努加级战巡设计排水量4万吨,装备四座双联装406毫米主炮,16门152毫米二级火炮,8门 88毫米(3。5英寸)/45倍径炮高平两用炮廓单装 速射炮,鱼雷发射管为3门600毫米鱼雷发射管,水下安装,首部一门,两舷A炮塔下方各一门。设计航速28。4节,续航力14节5500公里。
可以说,查特努加级战巡不论性能还是战力,都超过了约克级战列巡洋舰。当然,美国人建造的战巡超过了德国造战巡,可是却无法跟中国的台湾级快速战列舰向媲美。
由于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对台湾级快速战列舰一直刻意隐瞒,使得外界认为这是一级战列巡洋舰而已。根本不知道是全新概念的快速战列舰,因此美国海军方面十分的轻视该级战舰,并没有作为真正对手来看待。
美国海军查特努加级战巡建造五艘,分别命名为查特努加号、哥拉副斯墩号、坦卡马号、克里夫兰号、圣路易斯号,预计建造时间为两年,三年后正式服役。
第603章 中美冷战
美国海军除了大规模建造水面舰艇之外。对于潜艇,美国海军终于意识到了它的巨大战争价值。德国海军就是靠着数量庞大的潜艇,将英国这个海上贸易第一强国,一下子给拉到了世界第十位置上。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损失了80%的国内商船吨位,如果不是中国将先进护航驱逐舰大规模出口给英国,英国早就战败求和了。
基于这点,美国海军从英国获得了几艘中国上个世纪出口给英国的老式潜艇,然后加以研究。
1924年,美国自制的第一艘实战型潜艇 “雀鳝”(Gar)级潜艇试验成功。其排水量1475吨,艇员59人(5名军官),1门3英寸甲板炮,2挺。50口径机枪,2挺。30口径机枪,10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24枚鱼雷),最大航速20节/水面,8节/水下,柴/电推进,双轴,马力5400/水面,2740马力/水下。潜深55米,该型艇是早期美国海军“河豚”级艇的改进型,排水量更大,可多携带2500加仑的燃油,航程也有所提高,总体水平相当于中华帝国皇家海军潜艇部队1910年水平。
考虑到中国海军水面舰艇和潜艇的巨大威胁,美国海军部批准建造了60艘该型潜艇,并且在建造过程中不断的改进,使得雀鳝级潜艇基本上每艘都不一样,到了最后一艘潜艇下水时,该艇的性能已经达到中国海军1920年的潜艇水平了。不得不说,美国在潜艇方面的进展是想当迅速的。
陆军方面,美国陆军积极模仿中国皇家陆军,建设机械化部队。此时美国还有陆军150万人,一战过后,美国陆军庞大的开销迫使其不得不削减军队。然而,中国的100万常备陆军让美国不得不保持至少150万常备军。
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因为之前的美国军队政策一直很低调,而且为了发展经济,美国陆军人数一直低于二十万。这样低的军队,使得美国没有较大的军费开支,因此得以快速发展。
可是如今不同了,美国人开始了争霸全球的计划。一战的巨大损失不但没有让美国人觉得停止争霸世界的步伐,反而令美国人激起了人类好战的天性,继续在争霸的路上走下去。
此时,美国陆军和海军一样,以中国皇家陆军作为假想敌,并在中国M2山猫主战坦克的基础上进行仿制。不过。中国的坦克设定了很多不可逆转的零部件,使得美国方面很难对其关键零部件进行仿制。整个一战过程中,美国军方不断以各种借口型协约国那里获得来自中国的坦克维修零部件,然后拿回国进行仿制。
第一辆仿制的山猫主战坦克在1919年2月1日经过一系列试验和展示后运往伊利诺斯州萨凡纳试验场,进行了3500千米的行走测验。美国陆军对它的性能基本满意,但该车在试验中也暴露出了部分问题,比如安装在底部的排气管会使发动机舱地板温度升高,不利于坦克长时间行进。
一战后期,协约国的工业能力被摧残严重,英法不得不要求中国提供零部件,然后自己组装坦克,因为中国的坦克价格越来越高,让协约国吃不消。随后英国将坦克的组装改在美国本土进行。
1920年,在美国组装的外贸型山猫主战坦克被美军成功模仿了出来,接着吸收该型坦克的地盘和发动机技术,研究出美国自己的坦克。该坦克的技术也被共享给英国,因此被命名为MKⅣ主战坦克,全长10.40米,比英国自己改装的早期型MKⅢ型坦克要大一些。主要武器为2门57毫米哈奇开斯火炮(每侧1门)、7挺7.62毫米哈奇开斯机枪。火炮安装在炮座上,运输时可将炮座收回,减少宽度。有3挺机枪安装在大型半球形的枪架上。其中1挺位于坦克的固定炮塔上指向后方,另外2挺在侧门上,3挺机枪的枪架均能回旋,射击角度较大。其余4挺安装在固定枪架上,其中驾驶员炮塔每侧都有一挺。美国版MKⅣ取消了最后两挺机枪,加装了M1919勃朗宁机枪。
MKⅣ坦克在组装时先安装由角铁和钢条组成的支架,然后将钢板铆接到支架上。正面防护钢板厚度6-16毫米,其中炮塔装甲最厚。坦克内部有隔板将战斗舱和动力舱分开,隔板上有两个能够滑动的门,可以从战斗舱进入发动机舱。发动机舱右前侧装有一个换气扇.每分钟能够吸入25.5立方米的空气。该坦克采用一台12缸液冷汽油机驱动。这种发动机原先为航空发动机,1400转/分时输出功率为248.43千瓦。发动机采用电起动,战斗舱内有发动机启动手柄。
在生产型坦克上,原先的顶点系列化油器被B&B公司生产的新型化油器取代。坦克内部共3个汽油箱,每个容量为303升。油箱位于坦克车体后部,同样用隔板和发动机舱隔开。3个油箱采用气压泵将燃油压至发动机上方的小型油箱中,再利用重力将汽油送至发动机。坦克全重43吨,共有28对负重轮,负重轮和坦克底盘之间无任何减震措施,车体中部还有一个专门用来调整履带角度的支撑轮。在水平路面上,该车的前进速度约8千米/小时。
该型坦克的乘员为只有8名(即车长、驾驶员、2名炮手、3名机枪手和1名随车机械员)。驾驶员位于坦克最前侧,头部紧靠观察窗,主要操作杆共4个。其中靠近驾驶员的两根操纵杆为快速和慢速调节手柄,外侧两根则为方向手柄,另外还有脚刹和电启动装置的开关。车长的位置在固定炮塔的下方。车长的专用工具箱在战斗舱内。观察时,车长必须站在工具箱上才能够得着固定炮塔上的观察窗。坦克内部的通信通过喉头话音器来实现。话音器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其中发射器是将钮扣形的声音收集器用带子绑在乘员脖子上。驾驶员位置旁装有一个控制盒。车长通过座位旁的控制开关可以和车内的任何成员通话。
MKⅣ型坦克的出现,令中国陆军很是震惊,因为该型坦克足够威胁到M2山猫主战坦克,而且将会冲击中国对该型坦克的出口份额。
中国称美国的MKⅣ型坦克为重型坦克。不过战力依然没有中国皇家陆军现役的M1豹式主战坦克强大。
虽然中国方面这样对美国的MKⅣ型坦克不屑一顾,不过欧洲各国却认为该型坦克完全可以取代中国出口给他们的外贸型M2山猫主战坦克的地位。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各国认为装配两门主炮的MKⅣ型坦克要比只有一门主炮的山猫坦克强大。而且,美国人的MKⅣ型坦克装甲防护比山猫强,价格却只有山猫坦克的一半,对于战后各国的虚弱经济来说,显然美国的坦克更加合理一些。
于是,美国陆军高傲了起来,该型坦克的正式生产始于1920年7月5日首辆正式生产型MKⅣ正式下线。1921年6月5日第100辆坦克下线。在公路测试中,该型坦克的发动机逆火问题(燃料过早点燃)导致火灾频频,后来更换了化油器才解决了问题。在用火车运载这些坦克的过程中,重达43吨的坦克使一段铁路路基不堪重压而坍塌.导致一辆坦克翻车。
然而在MKⅣ型坦克服役后,一战已经结束,所以该型坦克只能作为步兵的战斗支援用来训练。由于体积庞大,该重型坦克逐渐暴露了其缺点,不方便运输。世界各国开始追求高速轻型装甲车,渐渐的又转向于中国的山猫轻型主战坦克。
美国人不甘心失败,因为MKⅣ坦克毕竟是花了很大力气才开发出来的,所以针对它的改进试验继续进行。为了提高可靠性,1924年有几辆改装了风冷发动机,车体左侧有大型进气口给发动机提供足够的冷却空气。同时将该坦克的重量降低,最终在1925年5月成功的制造出了美国第一型轻型坦克T5。
T5可以看作是中国M2山猫主战坦克的复制品,因为他的外形除了圆形炮塔外,其他的都跟山猫坦克差不多。中国的北方重型武器制造集团曾经就此向美国抗议。声称美国人盗版了他们公司的坦克设计。
不过,因为中美关系的冷淡,实际上已经处于冷战状态了,因此美国军方大胆的开始大规模仿造中国制式武器。
因为中国的压力,欧洲各国不得不放弃采购美式装备。不过,欧洲各国利用中美的明争暗斗,从中谋取利益。中国为了遏制美国,不得不将出口欧洲的武器装备降低价格,从而让欧洲各国可以大量的获得了中国的先进武器。
随着美国陆军不断的大规模仿制中国制式武器,迫使中美两国外交大战此起彼伏,不过效果不明显。美国似乎已经做好了跟中国开战的准备。在战后各国都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美国却在短时间内将美国150万常备军实现了半机械化,相信不出几年,美军将会实现军队机械化。
同时,美国人在在飞机上下了功夫,将英国的骆驼战机,意大利的鸽式战机还有中国的黑鹰Ⅰ型战机进行全面研究。并在1926年成功的制造出了媲美中国黑鹰Ⅱ型战机的F1战机,并开始大规模的装备。而且利用各种手段,将中国航空公司挤出美国。典型的是1926年8月的间谍案,美国政府一口咬定中国航空公司在空中对美国国土战略目标进行侦查、拍照,因此驱逐了在美国境内的中国航空公司。
对此,中国方面自然很是愤怒,不过帝国政府似乎没有兴趣跟美国爆发大战。因为张云飞还想着借助第二次世界大战将欧洲列强彻底拖垮,到那时在跟美国PK。此时如果跟美国打起来的话,两个强国的战争将是非常漫长的,甚至是不可预料的结局。一个强大的国家,其国民在战争中的抵抗能力不容小觑,中国没有把握打垮美国,同样美国也没有必胜的把握赢得战争。
双方都知道两强相争,会让欧洲各国从中渔利的,因此虽然彼此剑拔弩张,但是都保持着最后的克制,都不想主动挑起战争。
这样一来,一战后的世界格局成为了中国主导的国联和美国相抗衡的局面。不过,国联不过是空壳子而已。此时,中国已经很少打理国联的事务了,完全交给了英法,让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土耳其双方相互喷口水。1925年,芬兰与瑞典为了奥兰群岛的土地拥有权产生争执。国联制止了冲突,研究了情况后决定奥兰群岛归芬兰所有。同年,波兰强占了立陶宛共和国的前首都,国联没有任何行动。1926年,德国与波兰同样争夺工业区上西里西亚的土地拥有权。国联举行了公民投票,把上西里西亚和其人民按比率归于两国。1926年,希腊由于一场争执侵略保加利亚。国联成功地命令希腊撤兵。接着希腊又和土耳其爆发了战争,国联因为土耳其是理事国而无法阻止。同年,意大利将军在希腊被谋杀。意大利**者墨索里尼率军侵略并占领了希腊科尔福的岛屿作为报复。国联却让希腊对意大利做出赔偿,赔偿费将由国联暂时保管。但作为国联的一员,墨索里尼直接收取了赔偿费,并声称自己躲过了国联权威人士的察觉。而1927年,德国停止支付《北京合约》中关于法国的战争赔偿,法国连同比利时侵略并占领了德国的工业区鲁尔。意大利和土耳其支持德国行动,英国却支持法国入侵报复同盟国。
渐渐的,国联失去了它的调节作用,谁强谁就说的算,国联名存实亡。同时,各国都只是忙着恢复元气,并希望中美打起来。因此事实上,战后的国际格局成为了中美两强争霸的局面。
1926年3月5日,中美关于美国军方仿制中国武器装备的谈判破裂,冷战拉开了序幕。
第605章 第三帝国
中美两国除了没有直接交战以外,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上全面对抗。此时,美国在政治、经济上面落后于中国,但是美国却不断的扩军备战,其军力急速膨胀,可以跟中华帝国狠狠的打一架了。
不过,令中国政府没有想到的是,欧洲的德国此时得到了美国的大量经济援助,使得德国恢复速度加快,令法国不安了起来。而德国人似乎很感激美国,在中美冷战当中,德国站到了美国一边。
1926年1月14日,道威斯告诉美国国会,目前世界政治在中国的控制之下,这对美国和中国的争霸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美国不能继续孤立下去,必须寻找盟友。然而,德国十分痛恨中国最后的参战,因此德国是美国可以拉拢的对象。
他在欧洲告诫各国,要提防在最近战争中打击德国的那些人的民族自大情绪。还谴责他们“居心险恶,利欲熏心”。“好乘人之危,落井下石”。事实上就是在指责中国,挑唆欧洲各国起来排斥中国。
4月8日,美国重新加入国联,并且进入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道维斯成为了美国代表。接着在美国的支持下,德国也加入了国联。
五月份,道威斯提出的经济全面援助德国的计划。“道威斯计划”使得美国向德国提供第一批约8亿马克(约合2亿美元)的贷款,偿还美国债务转换外汇的工作交由一个专门的兑换委员会承担,不再由德国政府负责。改组德意志银行,摆脱国家控制,发行新马克,建立一半人由美国人参加的总理事会,确保银行法规得到尊重。
“道威斯计划”实际上确立了以美国为主的金融支配机制。同时为美国私人资本流入德国。
1926年9月至1931年7月,德国从美国得到的贷款约为210亿金马克(约合50亿美元)。这样,一批又一批的美元从美国流入德国。“道威斯计划”的实施是中国外交的一次失败,从此中国才清醒的认识到,欧洲白人并非容易控制的群体,他更加倾向于美国。而美国则显示了它在欧洲事务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实际“能力”。同时也表明了美国参与欧洲事务的独特性和欲望。最后,“道威斯计划”事实上从经济上扶持了德国,造成了德国经济快速恢复。
同时,德国自从拒绝给法国赔款之后,其国内政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经从中校生为少将的希特勒,在德国军队中的说话分量已经很重了。尤其是他的死党隆美尔和赫斯,如今一个是大校,一个是中校。而且还有大批和他们臭味相投的德军军官。
德军总参谋长兴登堡十分赏识希特勒的才华,于是把一项特殊使命交给他去完成。1924年9月,兴登堡要他去调查一下一个自称“德国工人党”的小小政治团体的情况。就这样,希特勒以一个可以说是特务的身份第一次结识了当时只有54名党员的这个党。这个党的纲领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主义和反犹主义的大杂烩。由于希特勒在旁听这个小党的开会发言时,痛斥了一个主张巴伐利亚脱离普鲁士并与奥地利组成一个南德意志共和国的言论,他立即引起与会者的注意和兴趣。两天后,希特勒突然接到一张明信片,通知他己被接受参加了德国工人党,开始这令他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此时的希特勒已经军方大出风头,十万德国陆军可以说非常的精锐,其战斗力相当强悍,希特勒甚至认为这十万德军可以轻易的打垮如今的法军。
然而,希特勒知道,如今德国根本没有机会发动战争,夺回失去的东西。尤其是希特勒是个军人,顶天最后混个陆军总参谋长,永远都无法进入德国的政治,主导德国复兴。
可是,美国对德国的援助,加上中美的冷战,让希特勒看到了希望。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希特勒决定成为这个党的第55名党员,并担任了党的主席团的第七名委员。希特勒考虑到,他可以按照自己的观点和目标来改造这个党,然后他就有可能把自己在维也纳时期的思想和在中国的经历所得出的认识,在一种政治运动中付诸实现。此外,这还为他提供了一种生活保证,从此,希特勒跨出了他一生中最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希特勒加入工人党后,立即表明了他的德军少将身份,得到了工党的认可,成为了工党的领袖。接着希特勒就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党的工作中去。他从事多方面的社会交际,在国家主义者刊物《慕尼黑观察家报》上刊登党的启事,组织群众集会,发表演说宣传自己,竭尽全力扩大党的影响。希特勒在群众集会上施展演说才能,竭力向到会的大学生、小业主和军官们煽动对北京和约、“十一月罪人”及犹太人的仇恨。他的演说通俗易懂,因此其听众、特别是大战中的士兵见到他这个将军时倍感亲切,从而也使他们始终保持高度的狂热。就这样,希特勒组织的群众集会不久便名闻遐迩。他演讲的内容、语言的才华、雄辩的论据很快吸引了大批追随者。工党迅速壮大。
希特勒既有大权在手,又有了影响力,立即着手进一步巩固其在党内的地位,他重新安排了党的日常管理工作。接着又和党的主席起草了新的二十五条党纲,基调是反犹主义、国家主义和“社会要求”,其内容,除了犹太人,几乎所有人都可以从中得到一点甜头。为吸引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