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研究表明,依据社会标准,在预测成功与否的问题上,以智商为基础的测量一般只能解释其中不到10%的原因,另外大于90%的个体差异,很难用智商测验作出解释。
勿食孩子的“聪明快餐”
为了节省时间,适应这个飞速发展时代的快节奏生活,我们偶尔可以食用物质快餐,甚至可以食用文化快餐……但万万不能食用孩子的“聪明快餐”。
家长甲:“我的孩子已经认识2000个汉字了,小学一年级不上直接跳到二年级都没问题!”
家长乙:“我的孩子英语词汇量比我的还多!”
家长丙:“我的孩子才4岁,都能数100个数了!”
这三位家长就是争食孩子“聪明快餐”的家长。为什么家长们描述下的孩子的聪明叫“聪明快餐”?因为这样的聪明,每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做到。对于孩子来说,这些甚至是再容易不过的事。可家长们有所不知,量化的、看得见的“聪明”通常是聪明的假象,真正的聪明在孩子成长的初期往往是不露痕迹的。看得见的“聪明”可以用来当做与人攀比、满足虚荣心的工具,却仅此而已;在短期内不易察觉的、内在的聪明才有可能是对孩子智力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能支撑孩子走得更长更远的聪明。
识字比阅读更方便向人展示,但后者对孩子智力发展的意义更大(与其认识2000个汉字,不如看图复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单词比交流更方便向人展示,但后者对孩子智力发展的意义更大(与其会说100个单词,不如实现一次真正的交流);数数比认数更方便向人展示,但后者对孩子智力发展的意义更大(与其倒背如流数100个数,不如实实在在地建立3个数的概念)……
教孩子认认字,数数数……在不给孩子造成负担、孩子不厌烦的情况下,未尝不可。但是,千万不能只追求以及过于追求这些,因为这些机械记忆不足以开启思维,与聪明无必然联系。要想有一个真正聪明的孩子,家长必须摒弃攀比的心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要务实,要从长计议,高度关注那些潜藏的、隐性的、直接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例如:感知觉的发展、交流的能力、运动的能力、阅读的能力、思维的水平等等。否则,恐怕就要应了那句古话:“小时聪明,大时未必!”
让孩子发挥智力优势
智力是多元而非单一的,它不是一种而是一组能力,主要有八种:语言智力、数学逻辑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人际智力、自省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每个人生下来都拥有这八种智力,但这八种智力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只有极少数人在所有的或大多数智力领域中都具有较高的水准,绝大多数人则是某些智力发达些,某些智力差些,且每个人的智力优势组合也都各不相同。这是20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这一理论突破了以往以“能写会算”为标准衡量孩子聪明与否的局限。它告诉我们,八种智力造就了千万种智力水平迥异的孩子,每个孩子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假如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天才也会变成傻瓜。例如,让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与爱因斯坦比物理,那么莎士比亚智商为零的可能都有;反之,如果让爱因斯坦写首诗与莎士比亚较量,那么爱因斯坦恐怕就不再是那个拥有最聪明大脑的人。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有一所动物学校,开设了长跑、游泳、爬行和飞行课,学校里的学生有小兔子、小鸭子、小松鼠和小鹰。学生们各自都有成绩遥遥领先的一门科目,也都有“拖考试后腿”的科目。家长们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掉队,纷纷给他们报了各种课后补习班。于是,放学后,小兔子苦练游泳,小鸭子苦练飞行,小松鼠苦练长跑,小鹰苦练爬行。一年后,小动物们的弱势科目都有了长足进步,但优势科目却都大幅度退步。
这个故事听上去十分荒唐可笑:兔子天生就是赛跑的料,为什么要强迫他去游泳?可是,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家长不也常犯同样的错误吗?总盯着孩子的弱势而忽视孩子的优势,殊不知孩子本身并不差,只是在他的弱势被夸大和过分关注的同时,他的优势(即禀赋)不幸被悄悄地埋没,受教育的空间也变得看似广阔其实狭小起来,最终只能以千篇一律的平庸告终。
所以,作为家长,在布局孩子的前程时,千万要三思而后行,切勿一味以世俗的标准左右孩子的命运。
盲目效仿别人,用自己的价值观想当然地决定孩子的发展方向并摆布他的人生,这种丢了西瓜捡芝麻的做法得不偿失,非但不能把孩子培养成才,反而会葬送孩子的幸福和快乐。别忘了,爱因斯坦之所以是最聪明的爱因斯坦,莎士比亚之所以是毫不逊色的莎士比亚,只因为他们都将自己的智力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成才,就要发挥智力优势。
性格决定聪明的成就
先来做个选择题。根据下列陈述,从A、B、C、D四个选项中挑出一个你认为最可能有所成就的孩子。
A。被誉为“数学神童”,13岁考上牛津大学主攻数学。
B。作业总是很不工整,考试从没进过前十名。
C。淘气好动,总是闲不住,经常搞破坏。
D。笨手笨脚,五岁才会说话。
想必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那么,这四个孩子到底都是谁呢?
A——二十几岁沦为妓女的“数学神童”索菲亚;
B——著有《时间简史》的霍金;
C——一生有2000多项发明的爱迪生;
D——写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
有点出乎意料吧?为什么聪明人反而一败涂地,天资一般的人却能成就不朽?因为,聪明是成才不可或缺的因素,但聪明却不能确保成才。爱因斯坦曾说过:“智力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上的伟大。这一点几乎超出人们通常的想象。”那么什么是性格上的伟大?是快乐、兴趣、好奇心、自信……在某种意义上,性格因素甚至比智力因素更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如果把智力因素比做操作系统,性格因素就是一个动力系统,对孩子的活动起着定向、引导、维持、强化等作用。对于孩子的成长,作为操作系统的智力因素,每时每刻都起着重要作用;而作为动力系统的性格因素往往在起决定性作用!
被同学认定永远不能成才的霍金,却是一代物理大师,因为他对物理的情有独钟和执著追求;调皮捣蛋的爱迪生多年后成为硕果累累、无人能及的大发明家,因为他那不可抑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从小并不出众,甚至智力发展有些滞后的爱因斯坦最终惊世骇俗、名垂千古,因为他对科学世界永无止境的浓厚兴趣;而13岁考上牛津大学的“数学神童”索菲亚,长大后却碌碌无为,甚至自甘堕落,因为不堪重负的脆弱心理。
原本智力并不出众的孩子,借助非同寻常的兴趣、好奇等性格因素,一步步登上了科学的高峰。在这个攀登的过程里,他的大脑一次次地得到有效训练和有益刺激,从而越用越灵活,慢慢地就变得智力超群、聪明过人,不朽的行为造就了不朽的大脑。相反,原本智力超常的孩子,因为缺少积极的性格因素这个强有力的后盾,渐渐地使聪明的大脑闲置起来,智力的优势一点点退色,最终走向平庸;当消极的心理打败自己后,便坠入堕落的深渊。可见,性格因素既能助长智力,亦能摧毁智力。
培养孩子,要重视他智力因素的发展,尽最大可能开发他的大脑潜能,因为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远远多于前几代人的教育依据和方法。作为有幸接触并利用这些科学成果的新一代家长,我们没有理由将其拒之千里。但是,无论科学怎样发展,快乐、兴趣、好奇、自信等性格因素对成才以及幸福的人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对于它们,我们必须要像重视智力因素一样地高度关注,切不能顾此失彼。因为,我们追求和期望的不是一个短期内的神童,而是一个能够活学活用、勇于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善于变通、不懈努力、健康快乐的活生生的孩子。对这样的孩子来说,成功只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能够铸就成才的聪明,才是家长想要的聪明,社会想要的聪明,时代想要的聪明,当然,也是孩子自己想要的聪明。
专题3——一个最高的标准——创造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本领。无论是从钻木取火的远古到科技迅猛发展的数字化的今天,还是某一个人从一篇小小作文中的脱颖而出到事业生涯里的压倒群芳,无一不与创造力有着不可割舍的渊源。
创造力,是知识、智力、能力、优良的个性品质以及千金难求的灵感等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体,是人类文明点滴进步的驱动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是思维的最高水平,是培养一个聪明孩子的最高标准。
因为我们需要创新型人才,而不是只能简单复制他人成果的机器人,所以我们渴望创造力,呼唤创造力。然而,创造力到底在哪里?怎样才能有?其实,创造力并没什么奥妙玄机,它是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正如佛罗里达州教育咨询服务专家波肯女士所说:“创造力在婴儿早期就开始展露了。”孩子天生具有创造的潜质,例如做一次“鬼脸”就不失为一次创造。尽管在他接下来整个成长的过程中,创造力需要不断培养(本书在后面的章节里会陆续提到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建议),但是,家长切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孩子的创造无时无刻无处不在进行,孩子身上“原生态”的创造往往最为宝贵。
在给出培养创造力的具体方法和建议前,我们有必要谈谈怎样呵护孩子“原生态”的创造力。
首先,让我们回放几个生活情景,看看孩子创造的火花常常是如何在刚开始燃烧时就被无情扑灭的,但愿能给家长一些警示和启发。
情景①:
幼儿园的课堂上,
老师:“雪融化了是什么?”
孩子:“雪融化了是春天。”
老师:“错!雪融化了是泥水。”
读了上面的对话,谁会不为孩子感到悲哀?不是为他缺乏基本的物理常识,而是为一双封闭的耳朵拒绝了一个诗一般浪漫而美丽的想象感到悲哀。
情景②:
上幼儿园的女儿:“妈妈,你知道苹果里面有什么吗?”
妈妈:“苹果里面有又甜又水灵的果肉,还有吃到最后剩下的果核。”
女儿:“苹果里面还有星星!”
妈妈:“净说傻话,星星在天上,不在苹果里。”
星星为什么不能在苹果里?如果改变一下常规的切法,把苹果横着放,拦腰切开,就会看到里面奇妙的图案:一颗清晰的五角星!拒绝“傻话”,可能永远无缘一见隐藏在苹果中的秘密。
情景③:
下了美术课的儿子:“妈妈,看我今天画的画!”
本来喜笑颜开的母亲见了儿子“漆黑一片的作品”,眉头顿时锁了起来:“花那么多钱就学会了画这个?”
儿子:“妈妈,你听我讲……”
妈妈:“不用讲了,下个月不去学了!”
知道小男孩要讲什么吗?他要讲:“我画的是,一个漆黑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动物园里的猴子趁着管理员睡着了,正在逃跑。”有谁会想到这么“漆黑一片”的涂鸦作品中竟蕴涵着如此生动的故事?而它不过出自一个四岁小男孩之手!拒绝倾听,哪会领略到一幅烂漫童真的美妙风景?
一次又一次的拒绝,孩子还会继续保持一颗炙热的好奇之心吗?还会继续天马行空地发挥想象吗?而没有这些又谈何创造?其实,一旦突破“拒绝”这道最难逾越的鸿沟,“呵护”并不是很难做到的事,很多时候,它只需要:
一点儿勇气
二十几年前,美国一位母亲将一位幼儿园老师告上了法庭,原因只是这位老师教自己的女儿认识黑板上的圆圈是“零”的意思。这位母亲的理由是:老师残酷地剥夺了孩子创造的权利,在被告知圆圈为“零”之前,她本可以认为它是一个纽扣、泡泡、眼睛……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曾在美国教育界引起轩然大波。孩子的母亲虽不免有些极端,但提高教育的质量有时确实需要点儿勇气,告不告上法庭暂不讨论,可没这点儿打破常规的勇气是很难助长创造力的,因为创造活动本身往往就是打破常规、独辟蹊径。
一点儿自由
沙滩上,妈妈和小男孩一起玩沙子。小男孩正在往瓶子里装沙子,他先用小铁铲盛满沙子往漏斗里倒,接着用指头堵住漏斗口慢慢把漏斗挪到瓶口,让沙子流进瓶子里。可尽管使劲用指头堵着,沙子从漏斗口漏下的速度还是太快了,每次对准瓶口时,沙子都剩不下多少。可小男孩并不泄气,不厌其烦地装着。终于,他在一次次反复中开窍了!这回,他先把空漏斗口对准瓶子,再用小铁铲往里倒沙子,沙子一粒没漏,很快,瓶子就装满了!这时,他身后一直不做声的妈妈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高兴地给儿子鼓起掌来。
妈妈给儿子鼓掌,我们是不是也该鼓鼓掌,给小男孩,也给这位没有因为孩子一开始的行为太过愚蠢而横加干涉的妈妈。一切是那么自然,一点儿自由而已,却成全了一次创造。
一点儿肯定
晚饭后,一个小女孩画了一个方方正正的苹果交给了她的妈妈。妈妈看后并没有批评她画错了,而是充满好奇地问:“苹果不是圆的吗,你怎么画成方的了?”小女孩回答道:“爸爸刚才把苹果往桌上放,不小心没放稳,苹果滚到地上摔烂了,我想苹果要是方形的该多好呀,那样就不会到处乱滚了。”妈妈听后高兴地说:“太棒了!但愿你将来能培育出方苹果。”
谁敢说若干年后不会有方苹果问世呢?一句肯定,很可能会造就奇迹的诞生!一点儿勇气、一点儿自由、一点儿肯定,对于家长来说是那么地轻而易举,可对于孩子又是那么的难能可贵!给孩子一个可以让他勇敢、自由、自信地发挥、创造的空间吧!
当你急着快点儿回家,孩子却老是磨磨蹭蹭地找影子玩时,别抱怨他不懂事,总长不大——因为,形态各异的影子或许正被孩子当成天上飘动的乌云或是快乐飞翔的小鸟;当孩子执意要把太阳涂成蓝色时,别因为担心他的认知错误而忙于纠正——因为,难道蓝色不会是孩子想象中海里太阳的颜色吗?
专题4——一个最好的环境——家庭
优秀的种子需要肥沃的土壤,聪明的孩子需要良好的环境。下面这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使我们不难看出环境对于智力发展所起的作用非同小可。
聪明的老鼠,愚笨的老鼠
心理学家把四只出生不久的老鼠分成了两组,A组老鼠有三只,B组老鼠则只有一只。A组老鼠所生活的笼子里面有各式各样的玩具,B组老鼠生活的笼子里面只有少数几样玩具。几个月后,心理学家发现,A组老鼠比B组老鼠具有更多的神经键(神经之间的连接点,会随着神经纤维链的增加而增加)。
有研究证明:神经键的数量与智力有很大关系。这就是说,生活在相对“优越”环境中的A组老鼠比生活环境差一些的B组老鼠更聪明。
另有其他研究也证明了环境与智力发展的关系。罗马尼亚孤儿发育过程项目的研究人员证实:那些在条件严重缺乏(如缺乏与成人的交流、恶劣的饮食和缺乏刺激等)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和那些生活在条件丰富的环境中的孩子相比,有较小的、欠活跃的大脑;哈佛大学社会学家们在对芝加哥郊区2000名6—12岁儿童进行的长达7年的调查、分析中发现,在良好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智力水平更高;相关科学研究还表明,儿童在常规的环境中生活,大脑的各部分神经细胞按一般的速度发育,而若外界的适宜刺激更加频繁、强烈,脑神经细胞的发育速度就会更快,并趋于完善。有人估计,超前教育的儿童到了7岁,他的脑神经细胞可能已经发育了25%,而一般儿童也许只发育了10%。至于那些在贫乏环境中生活的儿童,脑神经的发育就更少。
好的环境对培养一个聪明孩子的作用可见一斑!因此,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环境事关重大。
什么样的环境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好环境
作为孩子第一所学校也是最后一所学校的家庭,其扮演的环境角色对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对智力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这个环境决不是指简单地用钱包装出来的环境,而是用“心”营造的环境。不论家庭的经济状况如何,有“心”的父母都能给孩子一个无比“优越”的环境:
一个随时随地能读到书的环境——没有书,孩子无法步入知识的殿堂;
一个可以痛痛快快“摸爬滚打”的环境——没有活动的身体,就没有活跃的大脑;
一个能够无拘无束畅谈所想的可交流的环境——没有交流,孩子不仅会变得沉默,而且会变得木讷;
一个充满理解、鼓励和尊重的环境——没有理解、鼓励和尊重,孩子不会具备快乐、自信这些宝贵的性格因素,并有可能成为断送成功的“致命因素”;
一个能够激发兴趣、好奇心和探索欲的环境——没有兴趣、好奇心和探索欲,孩子注定一事无成;
一个家庭成员间感情和睦的环境——没有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孩子的智力发展会失去安全、积极、健康的心理保障;
一个有以身作则的父母作为榜样的环境——不爱动脑、不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父母,不可能培养出才思敏捷的聪明孩子;
……
说得形象一点儿,如果把这个环境比喻成一座房子,这座房子里面的情境大致应该是这样的:卧室里、客厅里、餐厅里甚至是卫生间里,到处都有触手可及的各种图画书、故事书、百科全书……有一整面布满涂鸦作品的墙,一个不用害怕磕着、碰着的可以尽情玩耍的空旷角落和一个装满各种玩具(买来的、自制的)以及瓶瓶罐罐的大箱子。在这里,无论是优美欢快的歌曲声,还是朗朗的读书声,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