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聪明,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

第6章

聪明,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第6章

小说: 聪明,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爱的朋友,永不孤单地玩
  孩子天生喜欢小动物,天生喜欢交朋友,如果孩子和小动物交上朋友可是件好事。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小动物是孩子的好伴侣。”
  “小蝌蚪找妈妈”、“小蜜蜂采蜜忙”、“小蚂蚁搬家”、“小蚯蚓松土”、“小蜗牛扛房子”、“小乌龟冬眠”……几乎所有孩子的童年都是在这些可爱的小动物的世界里度过的。从图画书里虚构的故事到大自然中真实的小动物,再从大自然中真实的小动物到图画书里虚构的故事,孩子与小动物的交情从生疏到熟悉,慢慢变得如胶似漆。孩子把小动物当成有思想的、会说话的、和自己一样有家有爸爸妈妈的朋友,所以他时常对着小动物自言自语,但虔诚地以为它能听懂;他给小动物喂食,并坚信它最喜欢吃自己喂它的东西……尽管没有兄弟姐妹,但因为多了小动物这一亲密无间的特殊玩伴,孩子玩起来少了许多孤单、少了许多寂寞。
  专题12——让阅读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孩提时代由于知识经验不足,思维定式少,因此是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最佳时期。而充满想象、构思夸张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则是不可多得的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好“工具”。那么如何让阅读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从而使他在幻想的世界里恣意翱翔呢?下面就以图画故事《小蚯蚓找朋友》为例,作个比较具体的说明,希望借此给家长抛砖引玉。
  翻开故事,里面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农场上一只小蚯蚓钻出了地面。小蚯蚓先去找母鸡,想和母鸡做个朋友,可母鸡嫌弃小蚯蚓不会下蛋,不愿和他做朋友。小蚯蚓接着去找奶牛,想和奶牛做个朋友,可奶牛嫌弃小蚯蚓不会产牛奶,不愿和他做朋友。小蚯蚓又去找蜜蜂,想和蜜蜂做个朋友,可蜜蜂嫌弃小蚯蚓不会产蜜,不愿和他做朋友。小蚯蚓伤心地哭了。这时,园子里的花、树、水果、蔬菜说话了,它们告诉小蚯蚓不用伤心,因为没有他就不会有松软的土壤。在园子里,大家都是小蚯蚓的朋友。
  允许孩子为内容“添油加醋”
  孩子的思维总是十分“跳跃”的,常由一点联想到其它,尤其是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验。
  比方说,如果正在阅读《小蚯蚓找朋友》的孩子曾经去过农场,那么当他听到“农场”这个词,或是看到农场的画面时,很可能就会联想到自己上次到农场的情景,就会按捺不住“心事”,情不自禁、滔滔不绝地讲起农场里如何如何。在这种时候,家长应该接纳孩子的“触类旁通”和“节外生枝”,并允许他将自己的经验或自己知道的事加入正在阅读的故事里,为故事内容“添油加醋”。例如看到小蚯蚓遇到奶牛的那一幅画面,孩子就可以把一句“牛奶是用挤奶器挤出来的”加进去。这样,孩子便将图画书里的故事和生活中的经验揉合成了一个和孩子更加贴近的新的故事。
  这种由联想而生的想象,接着自说自话,无疑离创造又近了一步。
  引导孩子为人物“设计对白”
  阅读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上远优于电视。因为电视提供的大多是一个被动接收信息的过程,通常孩子还没来得及发挥想象呢,画面就已经转换了。图画书阅读则不然,想在哪幅画面上停留多久都可以。而图画书里隐藏的画面信息又总是多于文字表述,这便等于给孩子预留了大块展开遐想的空间。家长应该充分利用图画书的这个特点,在分享阅读时,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孩子根据画面上人物的细微表情揣测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而为人物设计“题外对白”。
  例如读到“小蚯蚓先去找母鸡,想和母鸡做个朋友”时,家长可以问孩子:“猜猜小蚯蚓会对母鸡说什么?”孩子就会说:“你好!我想和你做个朋友。”读到“可母鸡嫌弃小蚯蚓不会下蛋,不愿和他做朋友”时,家长再继续引导孩子边看画面,边猜猜母鸡是怎么说的。依此类推,让孩子给每幅画面上的每个人物都设计一段对白。那么,从头到尾地读一遍故事相当于一次读了两遍,孩子的想象不仅得到了有效释放,语言能力也随之获得了很好的发展。
  启发孩子对情节“预测进展”
  优秀的早期儿童读物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每个故事都会围绕一个相对固定的线索展开,并且在语言和情节上存在大量重复,《小蚯蚓找朋友》就不难看出这一点。这是非常符合孩子认知发展和学习规律的。正因为如此,孩子读起来才会“得心应手”,这不仅表现在故事语言的“可把握性”上,也表现在故事情节的“可预测性”上。或许儿童文学的作者们就是有意要满足孩子的“自居心理”,愿意给孩子施展想象的机会并让他“有理有据”地预测情节的发展吧,所以总给故事一个固有的套路。既然如此,家长也应借此良机,配合并启发孩子对故事情节“预测进展”。
  例如读完了小蚯蚓找母鸡做朋友遭到拒绝的部分后,到下一个情节里,就不要急着让孩子一气呵成地读完,而是读一半后(读到“小蚯蚓接着去找奶牛,想和奶牛做个朋友”),家长故意“盖住画面”,通过提问“奶牛会不会和小蚯蚓做朋友?”等,让孩子预测接下来的情景,然后再继续读,揭晓答案。如果孩子预测的和原作一致,家长一定要积极鼓励,比方说:“你太神了!”“看来你也能当作家了!”如果孩子预测的和原作不一致,也不能因此说孩子预测错了,因为既然是预测和想象,本身就没有对与错之分,更何况很可能孩子的猜想更有意思呢?所以,通过预测故事情节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无论出现哪种情况都不要打击孩子。
  鼓励孩子对故事“演绎再现”
  演绎故事需要有大量想象的参与,因为孩子在书上看到的是静态的画面,即便有动态因素,也只是人物的一个动作而已。
  例如《小蚯蚓找朋友》里,母鸡拒绝和小蚯蚓做朋友的那一页,只有一只高傲地昂着头的母鸡。孩子在演绎故事时,必须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将静态的画面还原成具有一定连续性的动态的情景。比如模仿母鸡用看不起人的眼神和轻蔑的语气对小蚯蚓说:“连下蛋都不会,谁和你做朋友啊?”接着学母鸡的尖嗓音“咯咯咯”地嘲笑几声,再背起手,昂首挺胸,假装不可一世地踮着脚转身走开。这样,在孩子充满想象的演绎下,一个平面、静止的童话故事,就变成了一场妙趣横生的小型情景剧。
  除了想象力,一个成功的故事表演者还需要有很强的语言组织能力、肢体表现能力和惟妙惟肖的模仿能力等。所以,演绎故事是将阅读和游戏相结合的一项高难度的、极具挑战的,当然也是颇受孩子欢迎的有趣的活动。
  尽管几乎每个孩子都具备想象的天赋,但是,家长也应该知道,想象力的发展是因人而异并且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的表现,所以不能强求孩子一开始就进行尽善尽美的想象,而是要肯定并保护孩子当前表现出的想象力,即便非常有限。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启发和引导,例如通过适当提示及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一步步增加创编故事的成分,等等。
  专题13——表扬——必须用,但必须正确用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彻底颠覆了中国人千百年来“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优良传统”,不能不说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是科学教育观的体现,是孩子的“福音”。不过这里要说“但是”,我们不应该非此即彼,认为“表扬好”就使劲儿用、滥用。实际上,表扬是把“双刃剑”,用得恰当,能够“斩断”孩子的自卑,增强孩子的自信,从而有益于孩子的成长;而用得不恰当,不仅对孩子无益,还会对他有害。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海姆?G。吉诺特曾把表扬、称赞比喻成“青霉素”,提醒家长决不能随意对孩子“用药”。使用强效药有一定的标准,包括时间和剂量,必须小心谨慎地使用,因为使用不当随时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对于“表扬”这种精神药物的施用,是同一个道理。
  现在,我们已经开始接受“夸奖”胜过“棍棒”这一理念,这是非常好的开始,接着要做的就是掌握表扬、夸奖的科学方法。
  积极的“镜像自我”得益于他人的表扬
  每个人都有种“察言观色”的本领,通常总能从他人对自己的表情、语言等细节里“看见”自己在那个人心中的印象,就像我们可以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容貌、身材和服饰一样。也就是,他人通过表情、语言等对我们的评价扮演了我们行为中“镜子”的角色。假如我们从这面“镜子”中看到一个“美丽”的自我,就会有自信,就会很开心;反之,如果我们从这面“镜子”中看到一个“丑陋”的自我,就会自卑,会很难过。这就是心理学家库利提出的所谓“镜像自我”,即指人们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自我的概念。“镜像自我”的理论也是对前面提到的心理暗示作用的另一种解读,且与“皮格马利翁效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对于一个自信心很强的成年人而言,即便从别人身上看到了一个不怎么样的“镜像自我”,也会一笑置之,不予过多理会。然而,对于正在构建自信、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他的自信心的形成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镜像”中的自我,尤其是从家长身上得到的“镜像自我”。即便是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当中相当的一部分人,依然需要通过家长给自己的正面评价来培养自信。家长的评价在孩子心中的分量非同小可,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对待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因为这涉及到能否使孩子建立积极的“镜像自我”、建立自信。
  “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老是这么不懂事!”“你太不让我省心了!”“有了你我没一天好日子过!”“你看人家……你什么时候能赶上人家一半!”“讨厌!”“滚开!”“我当没你这个孩子!”——要坚决杜绝这些很容易打击孩子自信心的尖刻话语:“你这次做的比上次好多了!”“我为你感到骄傲!”“上次……你都表现得那么好,这次一定也能行!”“我相信你!”——多说点儿这样温暖人心的话;给孩子投去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抚摸、一个真诚的拥抱……这些都是让孩子建立积极“镜像自我”的“妙招”。
  当心孩子受到表扬的“伤”
  表扬怎么可能伤到孩子?能的,就像海姆?G。吉诺特打的那个“青霉素”作用的比方一样,表扬得不恰当,会伤到孩子。
  表扬让他莫名奇妙地发脾气
  豆豆正在和妈妈一起玩搭积木。妈妈用积木搭了一座很高的“高楼”,晃晃悠悠的,最后终于架不住又一块积木的重压,“轰”地一声倒掉了。
  豆豆也搭了一座“高楼”,不过只用了3块积木,显然比妈妈搭的矮多了。
  妈妈在一旁看着豆豆搭得挺起劲儿,心想:“可不能错过这个表扬孩子的好机会。”于是,妈妈眉飞色舞地对豆豆说:“哇——豆豆好棒,搭了这么高的‘大高楼’啊!比妈妈搭的好多了。”
  听了妈妈的话,豆豆突然莫名其妙地把刚搭好的“高楼”一把就给推倒了,还大声哭闹起来:“不玩了!不玩了!”
  接着任凭妈妈怎么哄,豆豆就是不肯继续玩了。
  这下,妈妈很纳闷:“怎么还表扬出事儿来了?”
  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家长可能通常会得出“孩子脾气坏”、“孩子任性”、“孩子被我惯坏了”、“孩子做事没长性”等结论。不过,心理学家是这么给我们分析的:
  豆豆妈妈的表扬方式不当!在游戏中,妈妈分明比豆豆搭的高,豆豆心里此时其实正暗自“较劲儿”要赶上妈妈呢,没想到离目标还差得老远,妈妈却突如其来地冒出句言过其实的表扬,这简直无异于给豆豆“当头一棒”,使豆豆备感惭愧,让他觉得妈妈在故意“讨好”他。豆豆于是立刻把积木推倒,既是对妈妈“不诚实”的有力回击,也是对自己自尊心的本能保护,因为把它推倒就不至于待会积木自个儿倒掉后,自己在妈妈面前出丑了。
  所以你看,不是什么表扬都能当做培养孩子自信的“灵丹妙药”。表扬有用,但要会用。
  如何让表扬真正成为孩子的“心灵鸡汤”
  首先,家长要学会使用描述性语句,就事论事,有针对性地给孩子明确、具体的表扬,比如“刚才在车上那位叔叔给你让座位时,你说了‘谢谢’,你真有礼貌!”“你今天帮妈妈把地扫得很干净,你真棒!”“这么重的袋子你都能帮妈妈提起来,你真是个小男子汉!”“你现在都能用英语讲故事了,你的本事真是越来越大了!”这些都是根据孩子的具体行为和表现给出的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表扬,会让孩子心里感到很舒服、很实在、很得意。而类似“你真好!”“你真棒!”“你真聪明!”这些空泛的、抽象的评价性表扬以及歪曲事实的表扬,则是对孩子无益的表扬。拥有多年儿童心理诊断经验的吉诺特博士说:“在心理疗法中,心理医师从不会毫无来由地突然对孩子说‘你是个好孩子’或者‘你真棒’。这种判断和评价性的表扬是要竭力避免的,因为听到那样的话,即便孩子嘴上不说(那是因为他表达能力很有限),但心里会很焦虑,同时还会助长孩子对表扬产生依赖,将来一旦得不到表扬就很自卑。孩子只有免受评价性表扬的困扰,才不会总是向其他人寻求认可,才会变成一个真正充满自信的人。”据此,在前面那则小故事里,豆豆妈妈完全应该换一种表扬方式,例如说:“豆豆,你已经能搭3块积木了,比上次又进步了,真不错!”“豆豆,你能用这么短的时间搭3层‘高楼’,真厉害!”或者“豆豆,你搭的‘高楼’可真稳,比妈妈搭的好多了。”这种从实际出发的中肯的表扬,才会为孩子的心灵带来真正的滋养。
  其次,要给孩子及时的表扬。多伯森告诉我们:“孩子的每一个好的行动都应受到鼓励,哪怕他做得不到位。但如果要让赞美发挥最大的效用,就应该在最令人满意的结果出现后的短暂时间内提供奖励或表扬,让他知道自己的好的言行是有价值的,是值得继续做下去的。他也会因为这些好的言行而获得应有的信誉,这是光荣的,令人高兴的。但如果时间拖得太久,表扬的作用也会随之淡化、减弱或消失。”
  另外,间接的赞扬有时更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比如,在孩子在场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在和其他人(如亲戚、朋友或其他孩子的家长)聊天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提及孩子一些好的行为,如“我家××都能自己穿衣服、洗脸了。”“我女儿的字比以前写的工整多了。”“我儿子很喜欢动脑筋。”这些话,孩子可能装做不在意,只管在一边自己玩自己的,但他的小耳朵是张开的,听到家长谈论自己时会特别敏感,当他听到了对自己的表扬,表面无动于衷,其实心里早“乐开了花”。家长还可以向孩子转述第三者(如老师、邻居、亲戚)对他的正面评价,如“××说你每次接电话时都会先说‘你好’,真有礼貌。”“××说你最近在课堂上的表现很积极。”总之,这些不露痕迹的表扬方式对孩子往往能起到双倍的好效果。说到这,有必要讲句题外话,在他人面前间接地对孩子进行批评、讽刺、埋怨,对孩子自信心和自尊心的伤害,同样也是双倍的!
  专题14——教你忙里偷闲陪孩子玩游戏
  孩子需要一个人玩的独立游戏,需要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的群体游戏,同时也需要与家长共同玩的亲子游戏。心理学研究表明,游戏中,没有来自家长的支持,孩子的思维就会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而家长主动介入孩子的游戏,陪孩子一起玩,并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形式对孩子的游戏给予指导,对孩子心智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因此,并不像许多家长认为的那样,小孩子玩游戏与家长无关,事实恰恰相反,游戏不只是孩子自己的事,很多时候也是孩子和家长共同的事。游戏中,孩子有了玩具,有了场所,有了玩伴,也要有家长的适当参与,并且孩子年龄越小越渴望家长和他一起玩。
  再忙也要腾出时间陪孩子玩玩
  家长为什么那么忙?——因为要赚钱;赚钱为了什么?——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什么?——为了孩子的吃、穿、用和教育。然而孩子真正需要的却远远不止这些,又或者说,孩子需要的远远没有那么多。读读下面的小故事,尽管事情未必会一模一样地发生在你与你的孩子身上,但里面那个5岁小男孩的话绝对道出了大多数孩子的心声,这个心声很值得家长好好地思量,从而让自己忙得更加有道理,别忙掉最重要的事,并且也要适当有道理地闲一闲。
  10块钱的故事
  一位父亲很晚才下班回家,5岁的儿子等了他一晚上。
  儿子:“爸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疲惫的父亲不耐烦地说:“什么问题?”
  儿子:“爸爸,你1小时赚多少钱?”
  父亲有些生气:“这与你无关!为什么要问这个?”
  儿子:“我只是想知道而已,请告诉我好吗?”
  父亲极力压住怒火:“20块。”
  儿子搬弄了几下手指,接着说:“爸爸,可以借我10块钱吗?”
  父亲终于忍不住大发雷霆了:“你要钱做什么?去买无聊的玩具?知道我为了赚钱每天有多辛苦吗?你为什么就不能体谅我?真叫人失望透顶!”
  儿子有点委屈,一个人静静地回到房间,关起门,偷偷抽泣着。
  过了一会,父亲慢慢冷静下来,对刚才的“无名火”感到后悔,于是,他走到儿子跟前,说:“刚才我没听你解释要钱做什么就发了火是有些过分。那么,你到底要做什么呢?”
  儿子擦了擦眼泪:“爸爸,我已经有10块钱了,我是想如果你肯再借我10块,我就可以向你买1小时的时间。我只是想让你陪我玩一会儿,就1小时!”
  作为家长,如果你也和那位父亲一样,只有美其名曰的“忙”而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