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③3—7岁是拓展孩子阅读领域的关键时期,家长应该捕捉孩子的兴趣和热情,适时提供延伸阅读的材料。比如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知识性较强的读物。不过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切忌带着功利色彩一味追求知识的多而全,重点还是要看是否具有趣味性和富有想象力,并且最好能有较好的文学美感。另外,这一阶段的书,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文字量开始递增,但仍要图文并茂。
④如果说,7岁以前的孩子处于喜欢读童话和寓言故事的幻想期,那么,7—14岁就是孩子热衷于探险性的、感情色彩浓厚的、超越现实生活经历的故事的浪漫期,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选择相关图书,例如魔法丛书《哈利?波特》。
选择能够满足孩子好奇心的书
从3岁开始,孩子对知识的渴求会越来越强烈,他开始喜欢“刨根问底”,渐渐对宇宙天体、大自然等许多未知领域产生好奇。这个时候,如果阅读材料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并且家长经常鼓励他通过阅读去寻找答案,那么伴随而来的,将是孩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变得越发喜爱阅读。而带着好奇心这一内在动机的阅读无疑会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技能。可见,抓住孩子的好奇心选择阅读材料实在是一举多得的刺激阅读和增强探索欲的好办法。
英国DK公司的“背靠背”儿童科学丛书、韩国的“趣味动物乐园”、美国科普图画书名著“神奇的校车”、英国的“儿童目击者”系列,都是非常好的选择。对大一点的孩子,诸如《十万个为什么》、《宇宙探索》、《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等通俗、易懂的科普书,也都是帮助孩子解决诸多“为什么”以及不断满足和促进孩子探索欲的合适的读物。
选择充满奇思妙想的书
前面说过如何让阅读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这里说说来自读物本身的妙处。有些阅读材料本身就渗透着各种出人意料的奇思妙想,孩子读了不由自主地就会进入一个充满想象的世界,以致思想和灵魂在无形中便能受到绝好的熏陶。
《神奇的蓝色水桶》:小女孩沙娜有一个蓝色的水桶,她把它装满了水,然后把手放了进去,接着是脚、整个身体、玩具小猫、小狗、小兔子、小熊……每放一样东西,书里画面上的水桶都会变大一些,变成水缸、游泳池,直到最后一只(玩具)鲸鱼的加入,普通的水桶完全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于是鲸鱼们开始比赛谁先游到对岸……最后一页是沙娜托着腮的画面,告诉读者这一切都是沙娜想出来的。这本书从一开始就给了孩子一双想象的眼睛,使得孩子从一个小小的水桶里一步一步,慢慢看到一片博大的海。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一个纯真可爱、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小女孩爱丽丝在河边看书时睡着了。梦中她因追逐一只兔子而掉进了兔子洞,从此开始了漫长而惊险的旅行,直到最后与扑克牌国王、王后发生顶撞,急得大叫一声,才从梦中醒来,结果发现自己还在河边。这部童话以其离奇的幻想、风趣的幽默、昂然的诗情,被公认为世界儿童文学的不朽之作,每一个时代的孩子都不该错过。
《哈利?波特》:送信的猫头鹰、交头接耳的画像、恶作剧的幽灵、美丽神秘的人马、各种口味的糖果、骑着飞天扫帚在空中打球……这一切都满目新鲜,却又似曾相识。童年时代,哪个孩子不曾梦想自己在天上飞来飞去?谁不希望一觉醒来餐桌上能变出一大堆吃不完的好东西?只是这些古灵精怪的想法支离破碎又模糊不清,并且总是在头脑中一闪而过,很快就不知去向。幸好有了罗琳这位天才“魔法妈妈”,她像女巫一样悄悄将孩子的梦一一捡起,并且精妙细致、井井有条地展现出来。那么何不让孩子借此彻彻底底地目瞪口呆一下,再痛痛快快地天马行空一回呢?
诸如此类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很多,它们对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是事半功倍、难能可贵的,家长可以参照上面所列的几本书的特点并根据孩子的个人喜好,寻找、选择一些给孩子读。
专题18——“挫折”有时更能让孩子快乐起来
现在很多人提倡应该对孩子从小开始进行“挫折教育”,就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故意让他“吃点苦”、“受点罪”、“碰点壁”。对这个主张褒贬不一。暂不去追究挫折是否能直接影响到成才,单说对孩子性格和情绪的作用,还真就像心理学家马斯洛讲的那样:“挫折对于孩子未必是件坏事。”因为挫折有时确实更能让孩子快乐起来。
不经历风雨,不会有见到彩虹的快乐
生活,不只有“阳光明媚”,也有“风雨雷电”。但因为风雨过后才会出现令人赏心悦目的美丽彩虹,所以不经历一下风雨,永远收获不到那些难得一见的风景和那份与众不同的快乐。既然如此,那么就不要一直让孩子生活在家长温暖的怀抱里。张开你的双臂,让孩子独立地走出去,去迎接“风雨”,去征服“风雨”,过程或许痛苦,但结果一定快乐。
令人“费解”的妈妈
有一位妈妈,在自家小区内的一所幼儿园里工作。按说这样的条件,对有小孩的年轻妈妈是最便利不过的了,正好自己上下班和接送孩子两不误,并且白天也能顺便照顾孩子,多让人羡慕啊!可这位妈妈,却在女儿刚到入托年龄(2岁半)的时候,就舍近求远地把孩子送到离家大约要40分钟车程的一所“无亲无故”的幼儿园。
在被问到为什么这样做时,这位普通的妈妈用最简单、最质朴的语言说道:“我不想让孩子在还不懂事的时候就开始享受优越。”就这样,和其他每天在家、单位、幼儿园之间疲于奔命的许多年轻家长一样,这位妈妈一直不辞辛苦地接送着女儿,直到孩子入学,从没换过幼儿园。她说:“每次看着‘风里来雨里去’的弱小的女儿,确实很心疼。尤其是我自己工作的关系,总要等到班上的孩子都被家长接走才能去接自己的女儿,很多时候我去接她的时候,已经只剩她一个人了,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不过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从小就很独立,学会了独立地和老师、小朋友相处,独立解决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时遇到的困难……所以尽管我们大家都辛苦了一点,但看到孩子每天都开开心心的,一点没有那种娇生惯养的‘恶习’,就觉得很欣慰。”
彩虹总在风雨后,快乐常在挫折后。适当地给孩子创造点“受委屈”的机会,对孩子有利无害。“处处谨小慎微”、“时时过度保护”,不但会限制孩子的成长,也让孩子永远享受不到“见到彩虹”的快乐。
专题19——劳动,既光荣又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必须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的字眼,这个字眼跟劳动、汗水、手上磨出老茧是分不开的。”如果家长因为爱孩子而事事包办代替,那么这样的爱表面上虽然是在让孩子享福,但时间久了,只能换来孩子“生在福中不知福”,不仅会养成孩子“好吃懒做”的习惯,还会剥夺孩子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的权利。下面有两位截然不同的家长,看看你更像谁?
从来“不让”儿子洗袜子的妈妈
这位妈妈从来不让宝贝儿子做任何家务事,儿子完全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妈妈从来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儿子从来都觉得这很正常。
一天有人问这个小男孩:“你的袜子谁给你洗呀?”小男孩说:“妈妈。”那人又问:“要是妈妈不在家呢?”小男孩说:“那就是爸爸洗。”“那将来你长大了不在爸爸妈妈身边怎么办?”“请保姆呗!”小男孩理直气壮地说。
从来“不给”儿子洗袜子的妈妈
这位妈妈从儿子2岁时起就不再给他洗袜子了,确切地说是不当着儿子的面给他洗袜子,而是让儿子自己洗。
2岁的孩子哪会洗袜子呀?没错,孩子是不会洗,他的动作与其说是在洗袜子,不如说是在水里玩袜子。但是这位妈妈仍然坚持让他洗,并且每次孩子洗完,她都大加赞赏道:“洗得真干净,真棒!”孩子听了总会特别高兴。随着孩子一点点长大,给自己洗袜子就变成了习惯。不仅如此,他还总是主动要求给家里其他人洗袜子,而妈妈也“不客气”,孩子要洗,就让他洗。于是,孩子就这样洗着,快乐着。
那这一家人还不整天都得穿着脏乎乎的袜子?那倒没有,因为每次趁孩子睡熟后,妈妈都会偷偷地把袜子重洗一遍,一直到孩子小学三年级。
生活中总是有这样截然不同的家长,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能看到截然不同的孩子吧。
众所周知,瑞士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瑞士的家长们绝不让自己的孩子养尊处优。十五六岁的女孩,初中毕业后就要到别人家做一年女佣,上午劳动,下午上学;男孩到一定的年龄也要参加劳动,体会挣钱的艰辛。在美国,四五岁的小孩就要靠帮忙做家务来赚取零用钱。其他许多西方国家,包括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孩子们也都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受家长有意对他们进行的劳动训练。实践证明,孩子并没有因为承担了部分劳动而产生痛苦和压力,反倒增添了劳动带来的自我价值感和荣誉感,所以这样的孩子成长得很健康、很独立、很光荣、很快乐。
专题20——习惯——左右聪明的生活力量
哲学家柏拉图有一次因为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个小男孩。
小男孩不服气:“您是赫赫有名的大哲学家,我只是个孩子。您犯得着就为这么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来谴责我吗?”
“但是,我已经不止一次看到你做同样的蠢事。你经常这样做就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了。”柏拉图说,“你会因此养成一个害你一辈子的坏习惯。”
是啊,事情虽小,然而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有研究发现,一个人一天的行为当中,大约只有5%是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全部属于习惯性的。好习惯,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让人受害终生。难怪叶圣陶为所有老师和家长们留下了一句让人刻骨铭心的至理名言:“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一切从习惯开始
习惯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养成的;习惯不只有一种,既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无论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从生活的点滴小事中渐渐养成的。
那么如何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呢?
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样的习惯算得上是好习惯
就培养一个聪明的孩子而言,善于倾听的习惯、善于表达的习惯、善于运动的习惯、善于动手的习惯、善于游戏的习惯、善于阅读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善于提问的习惯、善于探索的习惯、善于创造的习惯、善于准时睡觉准时起床的习惯、善于合理饮食的习惯,这些都是要让孩子努力养成的好习惯。
其次应该知道好习惯要从孩子多大时开始培养
如果说某些习惯在胎儿期就开始养成了,你会信吗?来看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
好早起和爱晚睡的婴儿
瑞典有一位叫舒蒂尔曼的医生,曾对新生儿的睡眠类型进行了实验,发现新生儿的睡眠类型是在妈妈怀孕后几个月内由妈妈的睡眠所决定的。他把孕妈妈分为早起型和晚睡型两种,然后对这些孕妈妈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早起型妈妈所生的孩子天生就有同妈妈一样的早起习惯;而晚睡型妈妈所生的孩子也同他的妈妈一样喜欢晚睡。
于是,舒蒂尔曼医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早在胎儿期有些习惯就开始养成了,并且那时妈妈的习惯直接影响到胎儿的习惯。
读到这里,你会庆幸(假如你的孩子尚未出世)?还是遗憾(假如你的孩子早已出世多年)?其实,都不重要。之所以把这个心理学实验介绍给家长,主要想说明一件事:如果想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千万不要等!无论孩子多大,只要你意识到好习惯对他的意义,就不要迟疑,立刻开始培养。别以为孩子太小,培养习惯还早着呢,任何时候都不早,越早越好!
最后需要掌握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方法
首先要说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家长的身体力行。儿童时期,孩子的学习方式以模仿学习为主。他人的行为举止、语音语调、处事方式等等,都是孩子模仿学习的内容。孩子一般都有出人意料的模仿能力,举个例子:一位幼儿园老师,一天在课堂上教孩子们学念新儿歌《数鸭子》,她先念一句,然后让孩子们跟着念。念到第二句“哎呀哎呀数一数”时,这位老师不经意拽了下衣角,结果聚精会神地跟着她学儿歌的孩子们看到了这个细微的动作后,竟不约而同地也拽了一下自己的衣角。更有意思的是,后来在孩子们已经都能独立把这首儿歌念得滚瓜烂熟的时候,每次一念到第二句,都会不自觉地拽衣角,即便老师数次纠正他们的这个多余动作,仍有孩子一直改不过来。可见孩子的模仿能力非比寻常,榜样的力量更是可见一斑。家长、老师、同伴、公众人物、卡通形象等,都是孩子的模仿对象,不过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还是家长。有人说“孩子就是家长的镜子,看到孩子的表现就知道他的家长什么样”,也正应了那句老话“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比如:如果孩子酷爱读书,那么就几乎能够肯定他的家长一定不是厌烦读书的人;反过来,如果家长是一个懒于读书的人,那么也可以断言他的孩子不可能是酷爱读书的人。所以,要想让孩子养成善于读书、善于思考、善于运动、善于倾听等这些与智力发展密切相关的好习惯,家长首先要作出表率。
另外,还可以合理运用“强化”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对某种行为给予正强化,就可以使这种行为反复出现,以至于内化为习惯;相反,如果对某种行为予以负强化,就会使这些行为逐渐消除。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当然要在孩子出现好的行为表现时,即时即刻地给予正强化。表扬、鼓励、赞美,都是正强化的“杀手锏”;而批评、制止、惩罚等手段则是所谓的负强化。在前面提到的柏拉图对待小男孩“愚蠢”行为的事件上,柏拉图训斥了小男孩,就是企图通过负强化来消除孩子不好的行为,避免其日久天长演变成一种坏习惯。不过,今天的教育者们纷纷主张,对待孩子应该更多地使用正强化,也就是要尽量发现孩子的优点、闪光点,并通过鼓励等积极的、“软性”的手段,帮助孩子养成尽可能多的好习惯;而要慎用很容易伤害孩子心理的惩罚手段。正所谓“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这无疑是一种更加关爱孩子、更加人性化的教育。其实,即便是负强化,也未必都要对孩子进行惩罚。大家都很熟悉的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老师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事情上,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而“温柔”的负强化的思路。
300多块钱买孩子一个好习惯,值!
李阳的小女儿3岁时,李阳的妻子发现有段时间干起家务活来特别累。原因是女儿那阵子老是特别能“折腾”她那些玩具,每次玩完后准把房间弄得一片狼藉。最让人头疼的是妈妈刚一收拾好,转眼工夫,这个“捣蛋鬼”又会来“捣毁”一切。
李阳夫妇俩想,自己累点儿是小事,要是让孩子养成没规矩、好邋遢的坏习惯可不得了。虽然孩子现在还小,但习惯不都是从小养成的吗?
于是,李阳和妻子商量好,务必“扼杀”孩子潜在的这个坏习惯。办法就是由孩子妈妈出面,郑重其事地告诉女儿:“以后玩完玩具,请你自己把它们放回装玩具的大纸箱里,好吗?”女儿听了,懂事地点了点头。
可3岁的孩子哪有那么“长记性”的?李阳和妻子早料到孩子不可能乖乖地听话。果然,女儿再玩玩具时照旧玩完走人。爸爸妈妈对女儿不打不骂、不动声色,而是开始执行第二个方针,仍由妈妈出面,不过这次“告诉”变成了“警告”:“下次再不自己收好,妈妈就会把你的玩具倒掉。”
接着,孩子照犯。妈妈不气不恼地说:“上次妈妈说你再不自己收好我就要把玩具倒掉,是不是?”女儿用诧异、怀疑的眼光看着妈妈,似懂非懂。妈妈呢,当着孩子的面,把所有玩具统统拾到纸箱里,然后把一大箱玩具抱到楼下,扔到了垃圾桶里。
打那以后,孩子再没犯过“没规矩”的毛病。李阳说:“我们算了一下,那箱玩具总共300多块钱。花300多钱买孩子一个好习惯,值!”
你可能会说李阳夫妇小题大做,而且太浪费了。当然,从珍惜物品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方式确实不值得提倡,尤其是对经济并不宽裕的家庭。但是,我们要学的是扔不扔玩具吗?不是的!我们要学那种对孩子好习惯、坏习惯的敏锐的观察力和迅速的判断力,以及坚决抵制“坏习惯”的态度、抵制“坏习惯”的策略和方法。从这个角度上,不能不说,李阳夫妇给我们在家庭教育问题上树立了榜样。
习惯来自于生活,生活即教育。任何能力、品质、性格等等,最终都可以回归到习惯。倒过来说,一切从习惯开始。中国有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习惯也是一样,好坏都不要因为“小”而不在乎。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在被问到“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时,不假思索地答道:“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朋友,学到了不拿别人的东西,学到了做错事要道歉,学到了得到别人的帮助要道谢……”说到底,这位诺贝尔奖得主认为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习惯,善于分享的习惯、诚实的习惯、礼貌的习惯、感恩的习惯……并且这些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从小事中养成的。有人说:“成也习惯,败也习惯。”那么是成是败,且让我们的教育从培养孩子的习惯中开始吧!
优秀是一种习惯,让孩子不只聪明而且卓越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初读这句话,难免有些让人摸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