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杜威-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品:小猫杜威
作者:'美' 薇奇·麦仑
内容简介:
——纽约时报当季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
——2009年温暖世界第一真情猫咪故事
——2008年美国版权拍卖破天价纪录的热门书
——风靡北美各大图书畅销榜100天飙售130万
——9到90岁妇孺老幼无不为之迷醉的酷猫传奇
——《廊桥遗梦》明星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同名大片
一个动物会有多大影响力?一只猫能感动多少人?一只遭遗弃的小猫,如何能改变一个小图书馆,拯救一个传统的美国小镇,最终闻名世界?如果没听说衣阿华州斯潘塞镇图书馆小猫杜威的故事,也许根本无从回答。
小猫杜威的故事,说来好似极其不可能。那年最冷的一个晚上,小猫杜威出生只有几周,就被丢进斯潘塞图书馆的还书箱。图书馆馆长薇奇·麦仑是单身妈妈,以前的丈夫是一个酒鬼,遭受着自家农场的破产和罹患乳腺癌的痛苦,但仍然坚强地生活着。第二天早晨,她发现了小猫杜威。小猫杜威获救后勉强撑起一瘸一拐的腿脚,以充满感激和爱的姿势,磨蹭每一只抚摸它的手,赢得了薇奇的心,也赢得了图书馆所有人的心。在随后的十九年里,小猫杜威用热情、温暖、谦虚和敏锐的第六感(小猫杜威总是知道谁最需要它),感动和吸引着小镇居民。
小猫杜威的名气,从一个小镇传到另一个小镇,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最终闻名世界。
小猫杜威不再只是一个朋友,它成为了人们的骄傲,成了逐渐从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中恢复过来的小镇的骄傲。
你肯定知道威尔伯——《夏洛的网》里的那只猪。杜威就有那种人格魅力:热情,诚实,可爱,乐观,谦逊(对一只猫来说),还有更重要的,它是每一个人的朋友。不光漂亮。不光身世特殊。杜威具有超凡的人格魅力,就像猫王或其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的人物一样。美国有几十只图书馆猫,但它们谁也没有做出杜威这样的成绩。它不是一只普通的、让人们抚摸和微笑的猫。每个定期光临图书馆的人,每一个人,都觉得他们跟杜威有着不一般的关系。杜威让每个人都觉得特殊。
正文
引子:欢迎来到衣阿华
在美国中部有一片一千英里的平原,东邻密西西比河,西接沙漠。这里没有巍峨的群山,只有起伏的丘陵;没有大江大川,只有溪流小河。风侵蚀了露出地表的岩石,把它们变成灰尘、泥、土壤,最后变成肥沃的黑土。这里,一条条漫长的道路一眼望不到头,笔直地伸向地平线。没有转弯处,只有偶尔的、几乎察觉不到的弯道。里面是一平方英里的农田。一百万个这样的平方英里串在一起,形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个农业地区。“大平原”、“面包篮”、“中心地”,或者,就像许多人所认为的,是你飞往别处时经过的地方。且让他们拥有海洋和群山,拥有海滩和滑雪胜地吧,我只要衣阿华。
在衣阿华西北部,到了冬天,天空吞噬了农舍。寒冷的日子,乌云掠过平原,似乎要像犁铧一样把土地彻底翻一个遍。春天,整个世界平坦而空旷,褐色的泥土和砍倒的玉米秆等待着被耕耘,天空和土地平衡得那么完美,像一只盘子立在一根棍子上。可是,如果你夏末的时候过来,肯定会说大地要托起天空,把天空从画面中推挤出去。九英尺高的玉米,鲜绿色的叶子上挂着黄灿灿的穗儿。你大部分时候都被埋在里面,周围是密密的玉米高墙,偶尔,你在微微起伏的道路的几英尺的高处,会看到无边无际戴着金帽子的绿色田野,一缕缕丝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这些丝线便是玉米的性器官,里面关着花粉,金灿灿地舞动一个月,然后在炽烈的骄阳下慢慢地干枯、发黑。
这便是我喜爱衣阿华西北部的原因: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它的变化不像郊区的变化,用一家连锁旅馆替换另一家;也不像城市的变化,拥挤的高楼大厦越建越高。它的变化是乡村的变化,慢悠悠地,摇摇晃晃地,不停地往前滑行,速度并不很快。
在姐妹咖啡馆的拐角处,一个小停车场对面,和中央大街只隔半个街区的地方,有一座低矮的灰色水泥建筑:斯潘塞公共图书馆。我的名字叫薇奇·麦仑,在这家图书馆工作了二十五年,当了二十年的馆长。我目睹了第一台电脑的光临和阅览室的增设。我注视着孩子们长大、离开,十年后又带着他们的孩子再次走进门来。斯潘塞公共图书馆可能看上去并不起眼,至少第一眼给人印象平平,却是这个“中心地”故事的核心地点、中景和心脏。我要告诉你们的关于斯潘塞的一切—周围的农庄,附近的小溪,哈特利的天主教堂,蒙内塔学校,板箱工厂,还有阿诺德公园里古旧奇妙的白色摩天轮—最终都追溯到这座小小的灰楼,追溯到这只在这里生活了十九年之久的猫。
一个动物能有多大的影响力?一只猫能触动多少人的生命?一只被遗弃的小猫,怎么可能把一座小图书馆变成聚会场所和旅游胜地,激励了一个传统的美国小镇,团结了整个这片地区,最后在全世界都出了名?只有听了杜威·读书郎·开卷(Dewey Readmore Books)—衣阿华州斯潘塞镇图书馆里这只深受宠爱的小猫的故事,你才能够回答这些问题。
第一章 最寒冷的早晨(1)
一九八八年一月十八日,星期一,在衣阿华是一个寒冷的日子。
我绝不是个习惯早起的人,特别是在一月份阴云密布的日子,但我一向非常敬业。七点半,我驱车十个街区去上班时,路上车辆很少,像往常一样,我的车是停车场里的第一辆。街对面的斯潘塞公共图书馆一片死寂—没有灯光,没有动静,没有声音,是我按动开关,使它苏醒过来。电热器在半夜里自动开启,但早晨的图书馆仍然像个冰窖。是谁想起来在衣阿华北部建了一座玻璃和水泥的建筑?我需要咖啡。
“早上好,薇奇。”馆长助理吉安·霍里斯·克拉克说,一边解下围巾,脱掉手套,“外面天气真糟糕。”
“早上好,吉安。”我把报纸放在一边,说道。
在员工休息室的中央,靠着后面墙上有一个很大的金属箱,箱盖是带铰链的。箱子两英尺高、四英尺见方,相当于一张把腿锯掉一半的双人饭桌。箱子顶上伸出一段金属滑槽,伸进墙里。滑槽另一端开在大楼后面的小巷里,是个金属投递口:是下班后读者还书的地方。
经过周末,还书箱里也会塞满了书,每个星期一,我都会把这些书放在一辆推车里,让馆员们上班的时候分门别类插在书架上。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星期一,当我推着车子回来时,吉安静静地站在房间中央。
“我听到一种声音。”
“什么样的声音?”
“是还书箱里传出来的。好像是一个动物。”
“一个什么?”
“一个动物。我觉得还书箱里有个动物。”
这时候,我也听见了,金属盖子下面传来一阵低低的声音。听着不像动物,倒像是个老人在努力地清着嗓子。但我不相信这是个老人。滑槽的开口只有几英寸宽,肯定特别挤。这是一个动物,对此我没有怀疑,然而是什么动物呢?我跪在地上,对着箱盖俯下身子,心里希望是一只金花鼠。
我首先感到一阵刺骨的冷风。有人把一本书卡在滑槽里,把槽门顶开了。箱子里跟外面一样寒冷,也许还要更冷,因为箱子四壁都是金属。简直可以在里面存放冻肉。我一口气还没呼出来,就看见了那只小猫。
它蜷缩在箱子的左下角,埋着脑袋,把腿缩在身子底下,拼命使自己显得更小一点。一些书乱七八糟地堆到箱子顶上,挡住了小猫的部分身体。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小心翼翼地拿开一本书。小猫慢慢地抬头看着我,充满哀伤。然后它低下脑袋,又缩进那个窝里。它不是想表现得倔强,也不是想要躲避。我甚至不认为它受了惊吓。它只希望能够得救。
我知道“心像融化了一样”是一句被说滥了的话,但我认为它恰恰表达了我当时的心情:我浑身的骨头都酥了。我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我是一个单身母亲,一个从农场走出来的女儿,一路走来历尽艰辛,可是,这,这太出人意料了。
我把小猫从箱子里抱出来。它几乎完全埋在我的双手里。后来我们弄清它已经八个星期大了,可是看上去却最多八天。它是那么瘦弱,每一根骨头都看得清楚。我能感到它的心跳,它起伏的胸腔。可怜的小猫实在太柔弱了,连脑袋都抬不起来,而且控制不住地瑟瑟发抖。它张开嘴巴,两秒钟后才发出声音,那声音有气无力,断断续续。
而且,冷。这是我记得最清楚的,因为我无法相信一个活的动物可以这么冷。它摸上去好像一点热量都没有。我把小猫抱在怀里,用自己的体温给它取暖。它没有害怕,而是紧紧偎依在我胸膛上,把脑袋贴在我的心口。
第一章 最寒冷的早晨(2)
“哦,我的天哪。”吉安说。
“可怜的小宝宝。”我说,把它搂得更紧了。
“多可爱啊。”
“我们必须采取点措施。”我说。吉安拿起一条毛巾,我们把小家伙包裹得严严实实,只有鼻子露在外面,两只大眼睛充满疑虑地从阴影里往外瞪着。“给它洗个热水澡吧,”我说,“也许那样它就不会发抖了。”
我往休息室的洗池里灌满热水,然后我怀里抱着小猫,用胳膊肘试了试水温。小猫像冰块似的滑进了水池。吉安在工艺品柜里找到一些洗发液,我慢慢地、慈爱地抚摸着小猫,几乎把它当成婴儿一样。水越来越黑,小猫剧烈的颤抖变成了低声的呜咽。我脸上露出了微笑。这只小猫很坚强。可是它太幼小了。当我终于把它从水池里抱起来时,它看上去就像一个新生儿:眼睛藏在厚厚的眼皮下,一双大耳朵从小脑袋里支棱出来,下面是比脑袋还小的身体。湿漉漉地、孤弱无助地,喵喵叫着妈妈。
我们用手工课上吹干胶水的吹风机给它吹干。不到三十秒钟,我抱在手里的就是一只漂亮的橘黄色长毛斑猫了。刚才小猫身上太脏了,我还以为它是灰色的呢。
多丽丝和基姆也来了,这样员工休息室里就有四个人了,都围着小猫逗弄它。看上去仿佛八只手同时在抚摸它。另外三个员工在互相交谈,我抱着小猫默默站着,像对待小婴儿一样轻轻摇晃着它。
“它是从哪儿来的?”
“还书箱里。”
“天!”
“是公猫还是母猫?”
我抬起头来。他们都看着我。“公猫。”我说。
“真漂亮。”
“它多大了?”
“怎么会到箱子里的?”
我没有听。我的眼睛只盯着小猫。
“天真冷啊。” “冷得刺骨。”
“是今年最冷的一个早晨。”
停顿。然后:“肯定是有人把它放在箱子里的。”
“太可怕了。”
“说不定他们是想救它。让它避避寒。”
“不知道它多么无助啊。”
“它年龄真小。”
“它太漂亮了。哦,它简直让我心碎。”
我把它放在桌上。可怜的小猫连站都站不稳。四个爪子上的肉掌都被霜冻坏了,一个星期后它们会变白、脱落。然而小猫竟然做了一件特别令人吃惊的事。它在桌上稳住身子,慢慢地抬起头来,挨个儿看着我们的脸。然后它开始摇晃。当每个人伸手去抚摸它时,它用小脑袋蹭着她的手,嘴里发出呜噜呜噜的声音。忘记了刚来到世上时的可怕遭遇,忘记了那个把它塞进图书馆还书箱的冷酷的人。从那一刻起,它似乎想要重新感谢它遇到的每一个人,感谢他们救了它的生命。
这个时候,我已经把小猫从还书箱里抱出来二十分钟了,我有足够的时间想清楚几件事情—图书馆养猫在以前是很通行的做法,我计划让图书馆变得更加亲切、有吸引力,小猫吃饭的碗、食物和排泄物等后勤工作,还有它偎依在我怀里、抬头望着我眼睛时那副信任的表情。因此,当终于有人问我“我们拿它怎么办”时,我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
“好吧,”我说,就好像这个念头是刚刚冒出来的,“也许我们可以收养它。”
第二章 完美的新宠儿(1)
小猫最令人惊异的地方,是它在第一天就那么开心。这里对它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周围都是热心的陌生人,迫不及待地想要搂它、抱它、哄它、逗弄它,而它总是那么心平气和。不管我们怎样几次三番地把它从一只手递到另一只手,不管我们用什么姿势抱它,它都没有烦躁,没有惊慌失措。它一次也没有试图咬人或逃跑。它总是乖乖地躺在每个人的怀里,盯着她的眼睛。
这是很不简单的,因为我们不让它有一秒钟的安宁。每次有谁把它放下—毕竟,工作还是要干的—都至少有五双手等着要来抢它、抱它、爱抚它。事实上,那个第一天傍晚下班的时候,我把它放下来,足足端详了它五分钟,确信它能够跌跌撞撞地走向它的食盘和便便盒。我想,它那可怜的被霜冻坏的小脚一整天都没有着过地啊。
第二天早晨,多丽丝·阿姆斯特朗带来了一条保暖的粉红色毯子。多丽丝是做了祖母的员工,我们的热心大妈。我们都注视着她弯下腰,轻轻挠挠小猫的下巴底,然后把毯子叠好,放在一个纸板箱里。小猫小心翼翼地走进箱子,把腿蜷缩在身子底下取暖。它心满意足地闭上了眼睛,可是还没安逸几秒钟,就有人把它捞起来搂进了怀里。短短的几秒钟就足够了。许多年来,馆员们都有些貌合神离,现在大家七手八脚地给小猫安排住处,就像一家人一样,小猫显然很愿意把图书馆看做自己的家。
馆员们或许已经接受了小猫,但是,能不能收养它可不是由我们说了算的。因此,跟玛丽这样的董事会成员见面就显得格外重要。同意图书馆养动物是一回事,同意养这只动物则完全是另一回事。可爱的小猫是不能随便养在图书馆里的。如果它不友善,就会招来敌意。如果它太害羞、易受惊吓,就没有人愿意袒护它。如果它性子急躁,就会咬人。如果它任性难管,就会把环境弄得一团糟。最重要的是,它必须喜欢待在人们周围,必须让这些人喜爱它。总之,它必须是一只合适的猫。
我对我们这只小猫充满信心。第一天早晨,它抬起脸望着我,那双眼睛那么平静,那么欣慰,从那一刻起,我就知道它对于图书馆来说再合适不过了。我把它抱在怀里,它的心没有丝毫颤抖,眼睛里没有片刻惊慌。它百分之百地信赖我,百分之百地信赖图书馆的每位馆员。这就是它的特别之处:完全的、毫不掩饰的信赖。正因为此,我也信任它。
但是,这并不是说我把玛丽引进员工休息室时,心里没有一丝担忧。我把小猫抱在怀里,把它的脸转向玛丽时,我感觉到我的心一阵慌乱,一阵忐忑。当小猫凝视我的眼睛的时候,发生了另一件奇妙的事情:我们之间建立了联系。它对我来说不只是一只小猫。事情才过去一天,但我已经无法想象没有它的生活了。
“这就是它?”玛丽笑微微地喊道。她伸手来拍小猫的脑袋,我把小猫抱得更紧一点,但是它一点儿也没有紧张。它伸长脖子去嗅玛丽的手。
“哦,天哪,”玛丽说,“长得真俊。” 长得真俊。接下来的几天里,这句话我听了一遍又一遍,因为没有别的词汇能够形容它。这是一只俊秀的猫。毛色是鲜亮的橘黄色和白色,夹杂着一道道朦胧的深色条纹。随着小猫的长大,毛变长了,但当时只是一层厚厚的茸毛,仅脖子周围一圈长毛,很有艺术性。许多猫咪的鼻子尖尖的,或者嘴巴过于突出,或者有点儿不对称,但这只小猫的五官是那么协调。还有它的眼睛,那双金黄色的大眼睛。
第二章 完美的新宠儿(2)
然而,使它漂亮的不仅是它的相貌,还有它的性格。只要你对猫有一点点喜欢,你就忍不住要抱抱它。它脸上有某种神情,它目光里有某种东西,似乎在呼唤着爱。
“它喜欢让人抱着。”我说,一边轻轻地把它送进玛丽怀里,“不,让它仰面躺着。对了。就像婴儿一样。”
“一磅重的婴儿。”
“恐怕还没有那么重呢。”
小猫摇摇尾巴,偎依在玛丽怀里。原来,它不仅本能地信任图书馆馆员,它是信任每一个人呢。
“噢,薇奇,”玛丽说,“它真可爱。叫什么名字呢?”
“我们现在叫它杜威。用的是梅尔维尔·杜威的名字。但我们还没有最后确定一个名字呢。”
“你好,杜威。你喜欢图书馆吗?”杜威望着玛丽的脸,用脑袋蹭了蹭她的胳膊。玛丽笑着抬起头来,“我可以抱着它一整天。”
当然了,她没有这么做。她把杜威送回我怀里,我抱着它拐过墙脚。馆员们都在等着我们。“进展不错,”我说,“十有八九会成功。”
渐渐地,我们把杜威介绍给我们知道喜欢猫咪的几个固定读者。杜威还很虚弱,所以我们把它从一个人怀里直接传到另一个人怀里。马尔希·穆凯是第二天来的。她一下子就被迷住了。麦克·贝尔和他的妻子派格也喜爱它。“真是一个好主意。”他们说。这话听了真让人高兴,因为麦克也是图书馆董事会的成员。帕特·琼斯和朱迪·约翰逊认为它很可爱。实际上,斯潘塞一共有四位朱迪·约翰逊。其中两位是图书馆的固定读者,她们都成了杜威的粉丝。一个人口一万的小镇有多大呢?大到有四个朱迪·约翰逊,三个家具店,两条有红绿灯的商业街,但只有一座大厦。大家都管它叫大厦。典型的衣阿华风格—不夸张,不繁琐,事实就是事实。
一星期后,杜威的故事上了《斯潘塞每日报道》的头版,标题是“斯潘塞图书馆的完美新宠儿”。文章占了半个版面,讲述了杜威奇迹般获救的经过,并配有一张彩色照片:一只橘黄色小猫蹲在一个老式的、装图书卡片的抽屉上,害羞而信赖地望着照相机镜头。
宣传真是个很危险的东西。一星期来,杜威一直是图书馆员和几个经过挑选的读者之间的秘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