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二十八总督-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几名英、澳、美军的高级官员,都受过这种恶作剧的戏弄。
日军把战俘当作奴隶般看待,除侮辱、打骂之外,每天还押解他们出营外,与捕捉来的华工一起修筑军事设施。劳动量很大,而每餐只有一小碗米饭,加上缺乏医疗,不少战俘被折磨得没有人样,甚至折磨致死。
日军投降后,英军找遍所有战俘集中营,都找不到港督杨慕琦。当时,人们以为他已遭受日军杀害或病死在集中营里。
后来,英伦方面接到苏联通知。说是苏军对日作战攻入中国东北时,无意之间在沈阳附近一个战俘营中,发现一个美国人和一个英国人。
原来这个美国人是驻菲律宾的美军总司令魏锐特少将;而那个英国人就是香港总督杨慕琦爵士。
港督杨慕琦向日军投降后,被囚禁在九龙半岛酒店顶楼时,东江游击队地下人员曾潜伏在半岛酒店,当厨师和侍者。本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精神,指示港九大队主动、积极地开展营救工作。他们打算把杨慕琦救出来,但因他的目标太大,日军看管严密,无法采取行动。但是,游击队员曾冒险潜入市区,深入集中营,先后成功地营救了为日军所囚禁的外国人士81名,其中英国20人,印度54人,丹麦3名,挪威2名,苏联1人,菲律宾1人。被救的英国军官有赖廉士上校、京上校、谭臣警司、祁德尊少校等。
杨慕琦总督后来被押解往台湾,至于为什么会在沈阳寻到,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
英伦内部的争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于香港问题英国内部曾发生一场争执。1941年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沦陷。新加坡、仰光先后失守,英国在远东受到沉重打击。当时英伦的殖民地部,因为日军进攻这些地区时,驻当地英军得不到殖民地居民的全力支持而提出检讨,认为过去英国在这些地区的高压政策大失民心,才会尝受到这样的苦果。
英国主管东亚事务的助理殖民地次官郑艾华指出,香港政府必须打破以前的作风,与中国方面保持密切联系,将英中关系带入一个新纪元。为了拉拢蒋介石,1942年6月3日,英国首相邱吉尔在接见中国国民党政府驻英国大使顾维钧时,曾经表示:“日本战败以后,它占领的全部中国领土,将由中国收复。”
1942年,美国从自己在远东的利益出发,开始谴责英国的殖民政策,质问英国为什么不早把香港交还中国,为什么不废除在华的治外法权。1942年初夏,英国外交部主管远东事务的助理外务次官格善理到美国去,与美国有关方面交换两国对远东事务的看法。
格善理回国后向外交部汇报说,美国政府高层人士一般都反对殖民主义,并抨击英国以往在殖民地的作为。假如中国要求收回香港,美国必会给予中国方面充分的同情和支持。而且,在他被问及香港前途时,不少美国官员都不能理解,香港陷落前,英国为什么不愿意将香港交还给中国,废除在中国行使不合理的领事裁判权?
可是,格善理的汇报触怒了殖民地部主理远东事务的郑艾华,他认为当时的外交部充满了浓厚的失败主义气氛,而格善理简直是被美国人洗了脑。
稍后,英国外交部和殖民地部举行联席会议,格善理据理力争,认为英国实力已大不如前,应该作壮士断腕而保存全身,放弃一部分不重要的殖民地,以保存和巩固一些重要属地的利益。格善理还指出,香港和马来亚本来都属于放弃之列。
郑艾华对格善理的看法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英国不能只着眼于建立国际关系,尤其是英美之间的关系,去处理殖民地问题。
1942年7月,郑艾华在香港政府政务官麦道高的协助下,草拟了一份远东政策初稿,坚持英国在战胜日本之后,重新行使对香港的统治。
在1943年11月举行的开罗会议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敦促英国把香港归还给中国。邱吉尔完全予以拒绝。他态度强硬地说:只要他还是首相,就不想使大英帝国解体。1944年,副首相艾德礼在回答议员提问时解释说:邱吉尔的话含意包括香港在内。与此同时,英国努力争取与美国达成谅解。美国出于全球战略对自身利益的考虑,态度发生变化。1944年9月,英美达成协议,美国同意战争胜利后,英国在远东的殖民地仍由英国决定处理办法。
在英伦内部,关于是否交还香港给中国仍在争论着,郑艾华虽然驳斥格善理主张战后把香港交还给中国的论调,但他草拟的那份战后远东政策初稿也建议英国重新管治香港时,英伦当局应尽快与中国政府接头,共同研究香港的前途问题。谈判的基础是承认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而且强调在过去数年,中英两国曾并肩作战,共同进退,希望在战后,双方仍然保持战时那种互相合作和信任的精神。
这份政策初稿最使香港人士注意的部分,就是郑艾华建议:英国该向中国及国际人士表示,英国政府理解到把香港主权移交给中国,对改善国际关系的贡献。假如中国政府期望,而香港居民又赞成的话,英国政府愿意与中国政府进行谈判,签定新约,以达成上述目的。
英国殖民地部常务次官贾达在阅读过郑艾华的建议书以后表示:第一、邱吉尔首相认为,大西洋宣言关于战后让殖民地次第独立这一点,不适合在亚太地区推行;第二、把香港主权移交给中国,这个提议该有保留。
贾达只同意在战后将与中国政府讨论有关香港的前途问题。
英国殖民地大臣格保尔更强调:纵然香港的地位十分特殊,在地理上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战后英国也许需要同意把香港交还给中国;但是英国政府万万不得在这阶段决定把香港拱手奉送他人。有关香港的前途,应该与战后远东的整体安排一起研究。如果英国要交还香港,那就要中国在国内或海岸做出一些让步,使得英国得到某些利益。
郑艾华和麦道高接到这些指示后,又重新草拟一份新的意见书。他们指出:中国是一个重关税的国家,在战后,中港贸易必然会受到诸多限制,香港的经济重要性,自然会相应地下降。因此,英国实在不必再拥有香港,反而要从其他途径取得比拥有香港更大的利益。
郑艾华的意见得到英国外交部多数人士赞同,但是,英国柏德信爵士及英国印度事务大臣艾梅利却坚决反对。他们认为,在战后,英国应该重建在远东的地位,“尤其不能把英国百年来艰苦经营的成果,毫无代价的拱手让人。”
从1944年开始,英国最高当局已经决定了对香港的原则和政策。英伦内部有关香港的讨论,也就变得没有意义了。但是,这说明,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二次世界大战,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英会谈,在英国内部,关于归还香港给中国,还是继续占领,都一直存在着争论。
珍珠港事件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和英美等国变成了共同被列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四强”,中国远东战场的作用显得特别重要。美英两国为了表明对华友好,希望中国坚持抗战。美国总统罗斯福向蒋介石表示将支持中国收回香港,并开始向英国施加压力。据顾维钧回忆,罗斯福不止一次敦促丘吉尔把香港归还中国。他说,那里的居民90%以上是中国人,又十分靠近广州。
由于英国在欧洲面临着希特勒的强大攻势,无力顾及在亚洲的势力范围,香港、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相继沦陷。当时英国朝野有许多人主张把香港归还中国。有的人公开说,香港是中国的领土,居民都是中国人。一些议员认为,香港应当归还中国,对英国来说,它是个负担,难于防守。
蒋介石国民政府看到了收复香港的有利时机,打算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复失地。顾维钧曾接到外交部训令,要他在伦敦研究并试探英国对香港问题的态度。训令指出,香港是中国政府渴望尽快解决的问题之一。
1942年10月下旬,中英修约谈判在重庆举行,中方首席代表是宋子文,英方代表是驻华大使薛穆。英方提出的草案主要内容是:废除在华治外法权;中止1901年的《辛丑条约》;将上海、厦门公共租界归还中国。但对香港问题避而不谈。
中方针对英国的草案,于11月13日提出了一份“修订草案”,要求废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提出“英方在九龙租借地之行政与管理权,连同其官有资产与官有债务,应移交中华民国政府。”
对于中方提出的仅仅要求归还九龙租借地,未要求归还整个香港地区的修正案,英国却断然不能接受。
针对中方的《修订草案》,英国外交部远东司司长格善理提出3个可供英政府选择的方案:(1)接受要求;(2)断然拒绝;(3)尽量拖延。他认为第一个方案不行,因为新界在经济和战略上对香港至关重要;第二个方案也不行,会引起美国的不满和非议。因此,他主张选择第三个方案,能拖就拖。外交大臣艾登认为格善理的主张既不坚决又不明朗,不能采纳。他倾向采取第二个方案,即断然宣布九龙不属于本次修约的讨论范围,拒绝归还。艾登的主张正合丘吉尔的意思。11月30日英国战时内阁会议上作出决议,英国不谈租借地问题。
英方代表薛穆向宋子文宣布,英国不准备同中国谈判九龙租借地问题。宋子文反复重申了中国收回该租借地的原则立场。双方发生争执,谈判触了礁。薛穆打了折扣,实际上是按格善理的第三个方案向中国解释的,他说,英国政府的态度是“急事先办”,而当前最急的问题是打赢战争,香港肯定要归还的,但是要等到战争以后。有些中国外交人士,相信了薛穆的话。
蒋介石得知英国的态度后表示,中英新约如果不包括收回新界的内容,他就拒绝在条约上签字。
本来态度坚决的宋子文发生了动摇。为了打破谈判僵局,他准备在九龙租借地问题上对英让步。他对蒋介石陈述了他的主张,蒋介石不相信英国的解释。于是宋子文请求当时正回国述职的外交界元老、驻英大使顾维钧去劝说蒋介石对英让步。
顾维钧见到蒋介石,但他不想自己先提出香港问题。经过叙谈,晚餐以后,蒋介石终于提出了这个问题。他问顾对英国关于香港问题的无理态度有哪些想法。顾维钧说,依我看来,英国是诚心打算归还香港的,不过他们正在打仗,处于生死存亡关头,情况确实十分危急,欧洲大陆几乎全在德国的势力之下。英国人真是忧心忡忡,焦虑万状。这次英国既然有意表示友好,建议缔结新约,他们这项努力如果没有结果,将会非常失望。如果我们因为新约不包括香港问题而拒绝签字,英国会认为这样未免缺乏谅解,太不近情了。这次是由英国首先采取行动同我们磋商的,他们没有料到会提出香港问题。缔结新约,这是送上门来的礼。我明白委员长的意思,该送来的礼物应当一次送来;可是英国愿意分两次送。依我看还是先收下这第一份礼为宜,可以在收礼的同时暗示一下我们在等待着第二份礼的到来,这样可以不致引起什么误解。战争期间,盟国应该表示团结一致,这点极为重要。这回英国开始看到自己过去的政策错了,或者至少看到现在需要作某些改变了。先缔约不失为外交上有利的一着;同时我们可以公开讲明,希望英国在战后归还香港。
蒋介石听得很仔细,最后对顾维钧说:“我再考虑考虑。”
在顾维钧劝说的基础上,宋子文又去找蒋介石请示最后答复。蒋介石命令宋子文径行签约,香港问题留待战后再说。
蒋介石向英国作了根本性的让步,于1942年12月31日指示国民政府正式同意不将收回九龙租借地问题与取消治外法权等问题合并提出。1943年1月11日中英在重庆签订了《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条约中只字没有涉及九龙租借地问题。同一天,宋子文照会薛穆,声明中国政府对九龙租借地“保留日后提出讨论之权”。
刘存宽、郦永庆分析认为,这次中国未能收回九龙租借地,固然是英国坚持殖民主义所致,但与国民政府争取不力、态度软弱也有直接关系。当时收回九龙租借地,有绝好的国际国内条件。本应掌握时机,据理力争,坚持原则,以求成功。在当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已经不可逆转。即使新约暂时不订,战争胜利以后,英国岂能长期保持在华特权和租借地不放?宋子文作为中方首席代表,不能洞察世界大势,目光短浅,心理软弱,企图以妥协退让来换取与英国的“团结”,结果中国愈退,英国愈进,终于造成中方有理而受挫,英方无理而制胜的局面。蒋介石虽然想收回九龙租借地,并为此作了一些努力,但在英国死硬的立场面前,仍没有坚持到底,最终还是对英国委曲求全,致使收回九龙租借地一事功亏一篑,坐失良机。
蒋介石再失收复良机
1945年日本投降,这是中国收复香港地区的好时机,但是,这个机遇被蒋介石丢掉了。
当时,按照日本天皇裕仁的训令,所有的日本军队,都要就地向盟军所属的战区将领投降。侵占香港的日军属于日军华南派遣军第23军所辖。23军的司令田中久一又兼任香港总督,他住在广州。香港、九龙当时属于广东战区。中国战区盟军最高司令是蒋介石。毫无疑问,按理照法,香港日军属于日军第23军,该军司令兼香港总督田中久一应该向中国战区投降。英国根本就无权到香港接受日军投降。蒋介石既是中国战区最高司令,完全有权,也有责任派出中国军队赴港接受日军投降。但是,蒋介石并没有把中国人民的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将香港的主权摆到重要日程上来。相反,他却忙于四处派出军队赴南京、上海等大都市接受地盘,并积极部署打内战。直到8月21日,才想起中国南方和香港地区的接受问题。于是蒋介石命令在广西梧州的第13军开赴香港,接受日军投降。蒋介石的这个命令为时已晚。在他发出命令的前一天,英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夏悫,已率领舰队在香港登陆。
因为夏悫抵港前没有通知在广州的日军司令田中久一,所以当夏悫的旗舰驶进海军船坞登陆时,驻在海军船坞内的日军便开枪向英军的旗舰扫射,阻止英军登陆。旗舰只好用无线电与香港日军防卫队司令冈田梅吉联系。冈田梅吉亲自到旗舰上见夏悫,表示他没有接到日军大本营和第23军司令兼香港总督田中久一的命令。夏悫要冈田迅速与田中联系。田中在广州尚未接到中国方面有关受降的指示,而英军已经到达香港受降,而且带有盟军统帅命令,也就不敢反对。于是夏悫就主持接受日军防卫队司令冈田梅吉投降。
夏悫抵港不久,中国军事代表团也奉命到港,办理日军投降事宜。但是,大局已定,香港已由英军控制。8月31日,英国又派出一批参加接管香港的人员到港。9月1日,夏悫在香港电台正式宣布成立英国香港军政府。军政府命令日本人全部离开港岛,集中住在九龙威菲路兵房和附近民房,等待处理。
在由谁代表盟军主持接受日军投降仪式问题上,蒋介石从个人面子出发,也想争得个中国战区盟军最高司令名分受降,但被英国拒绝,坚持由英国派到香港的太平洋舰队司令兼香港军政府总督夏悫受降。蒋介石无奈,只好妥协。9月16日,夏悫以香港军政府总督身份,代表英国政府和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接受日军投降。日本陆军少将冈田梅吉,海军中将藤田类太郎两人,在英、中、美、加四盟国代表面前,将佩剑解下交给夏悫,然后在投降书上签字。从此,香港由日本的军事统治,又再回到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
1945年,夏悫上将向投降日军代表宣读降约。
夏悫从日军手中所接受的香港,1/4民房被炮火或空袭破坏,粮食、燃料、日用品、交通工具极度缺乏。居民衣衫褴褛,面有菜色。在夏氏军政府统治一年,居民仅能靠配给和黑市买卖维持生活,工资、物价和房租都受到管制,百业萧条,民不聊生。
杨氏政改方案
日本投降以后不久,杨慕琦从沈阳日军集中营里被苏军释放出来。杨慕琦返回伦敦,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便于1946年5月返回香港,复任总督。夏悫的军政府也在这同时宣布结束。杨慕琦复任总督以后,委任行政、立法两局新成员,恢复过去会议旧例,任命麦道轲署理辅政司;同时健全港府各种组织机构。除战前原有一些机构和军政府设立的机构外,为适应香港战后恢复发展的需要,新设立了复兴计划委员会,房屋建设委员会,扩充海港委员会,劳工仲裁委员会等,陆续开展工作,促进香港的恢复和发展。
早在日军投降之前,根据英国最高当局的决策,殖民地部设立了一个称为“香港计划小组”的机构,研究和制订战后香港的工作计划。麦道轲于1944年出任该组主任,杨慕琦从沈阳返回伦敦后,也参加这个小组的工作。英国有关当局鉴于二次大战,英国在东南亚各地被日军打败,声誉和地位日渐降低,因此,计划重返香港以后,在政制上做一些改革,以挽回失去的威信。
杨慕琦在复职演说中,向市民宣布了英国政府关于在港实行改革的决定:“英王陛下政府考虑在香港采取一种能使居民在管理他们自己的事务中承担更多责任的办法”,即设立市议会,“将政府的一些重要职能移交给它”,使香港各界人士均有通过其代表积极参政的机会。总之,“英王陛下政府的方针是尽快在开明的基础上修改宪制。”
6月8日,杨慕琦委派夏素力为改制审查专员,制定具体方案。8月28日,杨慕琦发表广播演说,提出了这个改制方案。
据余绳武、刘蜀永先生所著《20世纪的香港》一书介绍,杨氏方案的主要内容是:
(1)市议会职权所及的范围限于港岛、九龙和新九龙,不包括新界大部分地区在内。
(2)市议会议员人数共30名,其中通过直选产生的华人及非华人议员各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