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超级奶爸 >

第105章

大唐超级奶爸-第105章

小说: 大唐超级奶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顺那柔弱无骨的身子感受着李元霸那强劲有力的心跳,微摇螓首,柔声道:“夫君,妾身等你!”

    李元霸闻言微微一怔,没有说话,而是转身出了房间。

    直到此刻,李元霸才总算明白了家人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前世的他是个没爹没娘的家伙,虽说家中的那几个老家伙们对他也很不错,可也是当作知识上的继承人来培养的,从未有过让李元霸心头震颤的感觉。

    可是今日,任是朱雀大街上寒风凛冽,李元霸的心中依旧是火热的,因为他知道家中有人在等他,等他回家!

    ……

    辉煌的太极殿中,已经站满了或是身穿朝服,或是身披铠甲的文臣武将们。

    而在高高地黄金龙椅上,李世民很威严地坐在上面,只是他的脸色有些不好看,疲倦跃然那张依旧俊逸的面容。

    不用说,昨天一宿没睡,再加上一上午殚精竭虑地与李靖等人制定与薛延陀那帮瘪犊子们作战的计划,李世民是身心俱惫。

    再看站在一众文武官员之首的李靖、李绩,长孙无忌和房杜二人,也是一人挂着俩黑眼圈,脸上甚至都因为这一天一夜的不睡,多了很多条皱纹。

    倒是身穿黄色袍服的李承乾一脸地兴奋之色,就连李恪他们都是像打了鸡血一样,脸上的激动都快蹦出血来了!

    我了个擦,这几个坏小子今儿这是怎么了?一个个地像是娶了新媳妇儿一样兴奋?

    搞不明白的李元霸,晃了晃脑袋,把这个奇怪的想法甩出了脑袋。

    似乎是对于今天的事情早有预料,大殿中两排文臣武将们全都很沉默。

    毕竟皇宫之中的消息,往往传播地最快,再加上对于薛延陀大兵压境的消息,李世民并没有授意天机卫们封锁消息,大臣们能够知道也不算什么稀奇。

    文臣们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偶有四五个眼中出现了忧色,也绝对不是因为要打仗了,而是在关心自家的利益。

    对于文臣们,武将一向都是不屑一顾的,他们这些武将们在大唐的边关为国家出生入死地,这些文臣们却在背后嚼舌头根儿,什么滥杀,纵容兵丁劫掠,纵火行凶……对于敌人,不这样做,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所以,相比起文臣们而言,武将们都很热血地、很愤慨,对那些来自薛延陀部的铁勒人表现出了极度地不满,一个个急得脸红脖子粗的。

    这还是在长安城,如果真把这群无比生猛的汉子们放到边关的话,怕是当即就会跑去薛延陀的营地,跟铁勒人干起来!

    “诸位爱卿,今日唤你等前来,想必就算朕不说,你等也知晓是为了何事!昨夜朕与列位臣公仔细商议了一番,已经制定好了对薛延陀的作战就计划,可是朕依旧想听听你们的意见,来,谁先说?”

    李世民沉默了良久,终于开口了。

    “陛下,老臣以为,对薛延陀部族的铁勒人,当宽容以待,若是能和平解决的话,还是走和平路线的好,这样既可以让我大唐百姓免遭战争灾厄,又能够宣扬陛下的仁德之名,此乃两全其美!”

    李世民话音刚落,一个身穿紫红色袍服,看年纪足有六十岁的老书生蹦了出来,叽里呱啦地就是一通劝人向善的,拒绝征战的话语。

    这老家伙不是别人,正是盛世鸿儒,孔颖达!

    孔颖达,字冲远,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市)人。孔安之子,孔子三十二代孙,唐朝经学家。

    据传,孔颖达八岁就学,曾从刘焯问学,日诵千言,熟读经传,善于词章,隋大业初,选为“明经”,入唐时,任国子监祭酒。

    “胡说!”

    孔颖达的话音落地,满脸络腮胡子的程咬金立刻跳了出来,梗着脖子看着孔颖达道:“孔老夫子,我大唐以武立国,难道你要我大唐去向一个小小的薛延陀部,去向那些该死的铁勒人屈服、投降吗?”

    “程将军,你只为朝廷想,怎么不为我大唐的百姓们想想吗?”孔颖达不甘示弱地看着程咬金,冷声道:“你可知几千年前的大夏、殷商……当年的大秦是因何原因被灭掉的?”

    “哼,那夏桀,殷纣,暴秦有何资格与我大唐相提并论!”程咬金冷哼了一声,语气更是毫不客气。

    “怎么没有资格?”孔颖达道:“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哪一个王朝的更替,不是因为民怨积深,百姓忍无可忍!否则的话,百姓们怎么可能会如此轻易地被各朝的开国皇君挑动,从而推翻前朝?”

    “你……”程咬金刚要说些什么,李元霸的声音就响了起来:“本王想请问孔夫子,那番邦蛮夷可是我大唐子民?”(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三章 决定征战薛延陀

    “这个……自然不是!”孔颖达气息一窒,明显底气不足。

    “这便是了!”李元霸哈哈一笑,道:“既然那薛延陀部的铁勒族人非我大唐子民,即便被煽动起来又如何?还不是跟着他们族内的头人们,一起来攻击我大唐?”

    “可是,可是这铁勒人也是娘生父母养的,他们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啊……”孔颖达还想要苍白无力地辩解两句,可是李元霸根本就不给他辩解的机会,直接冷笑道:

    “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与其留着铁勒人残杀我大唐百姓,还不如杀一儆百,斩草除根!”

    “斩草除根!”孔颖达愣住了,他看着李元霸,道:“王爷,此举是否过于有伤天和了?”

    李元霸面无表情地看了孔颖达一眼,道:“孔夫子,本王来问你,你可知汉武之时,那匈奴为何畏汉如同虎狼一般?”

    “自然是因为大汉朝兵强马壮,国力丰盛!”孔颖达几乎是想都没想地就脱口而出。

    大殿中其他人也全都默默颔首,对于这个回答他们还是认可的。

    同时,他们也把眸光投向了李元霸,想要看看这位武王是如何说的。

    “错,大错特错!”

    果然,李元霸满口否定了孔颖达,满目阴森地说道:“匈奴之所以畏惧汉朝,这国力丰盛自然是一方面,可是更重要的却是汉武之时,汉朝有长平侯卫青,有冠军侯霍去病!”

    大殿中的一众文臣武将们,自然听说过这两位史上最有名的汉朝名将,而且也明白汉朝的强生离不开这两位。

    可是让他们疑惑不解的是,这匈奴畏惧汉朝,与他们两位又有何干系?

    似乎没有看到一众朝臣脸上的表情,李元霸继续说道:“是不是感到很奇怪?哼。大汉朝以军功论赏,这两位之所以可以成为侯爷,那是因为他们每每在与匈奴征战之时,必然实行三光政策,即抢光,杀光,烧光!如此凶名,累至匈奴各部族不敢侵扰强汉十余载!”

    “哼!”

    说到这里,李元霸冷眼斜了孔颖达一眼,道:“若是有这十载的时间。我大唐的国力足以发展到扫灭四夷,横扫天下!只要能够让我大唐变得强盛起来,即便背上骂名又如何?更何况,历史永远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李元霸的话很冷,甚至让整个太极殿中的温度都骤降,可实际上,根据李元霸对于大汉历史的研究,这霍去病以及卫青可是比他说的还要狠得多。因为汉武帝之时,大汉朝可是全武行!

    他们的种种行为,可是给匈奴带来了如同寒冬暴雪一般的灾难!

    对于李元霸这番话,大殿上的一众朝臣们。表情各不相同,大殿中在沉寂了半晌之后,忽然彻底炸开了锅!

    “好一个背上骂名又如何!我大唐男儿,自当为了国家的强盛。抛头颅洒热血,纵然是被指责成为千古罪人,亦无悔!”

    “若为扫平四夷。俺老程纵然是拼了这条老命,也愿意!”

    这些人自然是那些浑身是燃烧着热血的铁血将军,听了李元霸的话,他们只感觉整个人都变得兴奋了起来。

    似乎军人本就该如此一般!

    “这……这篡改史书,还如何留存后世?”

    “史书本就是按照历史来书写,若是随意书写的话,如何为后世留存下珍贵的文献?荒谬,简直是荒谬!”

    相比起一众热血沸腾,杀气凛然的铁血将军们,一些老古董文臣,却是开始纠结李元霸的后半句话。

    不过也有文臣很赞同李元霸的话,比如长孙无忌、房杜二相,还有一向刚正不阿的魏征,他们便是一直低头沉默不语,一个个的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的确,李元霸的话是充满了残酷,可这也是事实,古往今来,有几个官方的史书中有对当朝皇帝的抨击?还不是后来人添加上去的?

    史书,永远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

    ……

    “嘭!”

    李世民眼见着下方像是菜市场一般变得嘈杂不堪,猛地拿起金狮镇纸砸在了龙案上。

    那沉重的力道,差点连金狮镇纸都给摔破了。

    刷!

    金碧辉煌的两仪大殿中顿时陷入了沉寂,除了极个别的几个人,像是李元霸,李承乾等人之外,所有人都齐刷刷地将脑袋转向了李世民。

    之间此刻的的大唐皇帝陛下,阴着一张脸,看着下方的众臣大声地呵斥道:

    “看看尔等此刻像是什么样子?朕这里是东、西市吗?你们这一个个平日里满口圣人地挂在嘴边,怎么到了现在反倒将圣人的教道弃之一旁了?朝堂之上,喧闹如同菜市场,成何体统?”

    生气了,李世民生气了!

    所有的文臣武将们都垂下了脑袋,不敢去看李世民。

    “呼!”

    狠狠地呼出一口恶气,李世民开口说道:“尔等无需在此争论,朕意已决……”

    说到这里,李世民顿了顿转头看了看大殿中的一众朝臣一眼,继续说道:“今晨,朕已与列位臣公商议好了征战方针!三水,拟旨……”

    “命,兵部尚书李绩为朔州道行军大总管,朕从左武卫、左骁骑卫、右翎卫军中调配三万骑兵,五万精锐士卒与你,两日之后起程,集朔州之精锐于朔州之内,镇守朔州边关!”

    “臣,领旨!”

    “命,左骁卫大将军牛进达为关内道行军大总管,领左金吾卫一万精骑逼进东偏,抄袭薛延陀之后路!”

    “命,兵部侍郎刘继仁为灵州道行军……”

    李市民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每一道命令的下达,便有一位朝廷大员躬身领命,半个时辰之后,命令下达完毕。

    诺大的太极大殿中,几乎是落针可闻。

    李世民的声音很低沉,充满了磁性,不过这些都跟李元霸没有关系,因为他知道,李世民肯定将最重要的一项任务留给了他,也只有他和他的神武卫能够做到!

    “武王,李元霸!”

    就在这个档口,李世民的声音陡然拔高,如鹰隼一般的眸子,猛然投向了下方面无表情的李元霸。

    李元霸淡淡地一笑,跨前一步,拱手道:“臣弟在!”

    “朕命你为陇右道行军大总管,领神武卫一万兵丁,出凉州经居延海,横穿大漠,直击薛延陀腹地!”李世民目光冷冽,隐隐还有着一丝期待的神色。

    李元霸抬起手臂,对李世民拱了拱手,道:“臣弟领旨!”

    看着李元霸半晌,李世民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元霸,你要记住!此番作战乃是赌上了我大唐的命运,若事若不可为,即刻回返!若事有可为,亦不可畏首畏尾……还记得之前你与朕提到过的,对待番邦蛮夷们的态度吗?放手施为吧!”

    说到后面的时候,李世民的语调已经是前所未有的冷酷,之前提到过的对待番邦蛮夷们的态度?

    不就是‘杀人,驱役,灭畜,断粮’吗?有了神武卫以及神机府中的火器供应,相信这一次,李元霸和他的神武卫们,必会在薛延陀腹地之内掀起一番腥风血雨!

    “好,诸君,我大唐的未来便寄托在诸位身上的!待尔等功成之时,朕亲自为尔等设宴庆功!”李叔叔站起身来,站在龙案之后向大殿中的一众朝臣们俯身行礼!

    皇帝做到这份上,也确实称得上是千古名君了!

    ……

    朝会散了,一众朝臣们都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娘,这边,李世民却是特意把李元霸给留了下来。

    坐在两仪殿里面那精致的土炕上,李世民亲自为李元霸斟了一杯酒。

    “元霸,此战颇多凶险,切记,一切要以自己的生命安全为上!”李世民一口饮尽杯中酒,很是郑重地对李元霸说道。

    “皇兄,臣弟的能力你还不清楚?”李元霸很随意地甩了甩肩膀,道:“先不说臣弟的个人武力如何,单单是神武卫兵丁们,那可都是一以当十的勇武悍将!再加上神机府研制出的种种火器神兵,对于此番征战薛延陀,臣弟是信心十足!”

    “有信心是好的,可不要过于盲目自大!阴沟里翻船的事情很多,要引以为戒!”

    李世民的表情依旧肃穆,他继续说道:“为兄曾经答应过父皇,要让你锦衣玉食的过完后半生!没曾想,你才刚刚苏醒,我大唐便发生了这一系列的事情,实在是为兄对不住你啊!”

    到底是亲兄弟,不管这番话是不是出于李世民的真心,总归是表达了李世民的关切之意。

    都说自古无情帝王家,可是在李元霸看来,不管是自家的那些大侄子、大侄女们,就算是帝王李世民,都是很有人情味的!

    “皇兄,臣弟蹉跎了一十九载,此番醒来,自然要为我大唐的发展尽一份力!区区薛延陀罢了,待臣弟将那乙失小儿的项上人头取来,叫其向皇兄请罪!”

    李元霸说地慷慨激昂,就好像是喝酒吃菜一般简单。

    “嗯,此番出征之前,去见一见父皇吧!”李世民了解自己这个弟弟的脾性,他说可以做到,那就一定可以做到。

    “好!皇兄,臣弟敬你!”李元霸点点头,重新斟满酒,冲着李世民拱了拱,一饮而尽。(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四章 耍无赖地太上皇

    大安宫,翠华殿。,

    午时过后,李元霸就要去好生准备一下了:什么兵家配备,火器配置,各种弹药以及新式手炮、地雷以及粮草什么的,都需要与军随行,现在他是来和李渊道别的。

    而且按照时间上来推算,眼下是634年,李渊也就还有两年甚至是一年多的寿命,已经是聚一次少一次了。

    在李元霸看来,李渊就是一个可怜的小老头,能够安慰一下他的心灵,也算他为这具身体的前主人尽孝了!

    “太上皇呢?”

    在大殿中转了一圈,没有见到自己那便宜老爹,李元霸走到大门处,开口询问一名执勤的黑甲禁卫。

    “太上皇陛下现下正在圣安殿中,每日的这个时辰,陛下都会去那里。”守门的禁卫,听到李元霸的问话不敢怠慢,连忙恭声回道。

    “圣安殿?圣安殿在何处?”

    对于这大安宫,李元霸了解得甚少,因为不论是太极宫还是大安宫,在后世的历史资料中都少有留存,如果不是刚刚苏醒的时候,霞儿带着他满皇宫乱转的话,怕是就算在这皇宫之中,李元霸都找不到北。

    “王爷,小的带您过去吧!”禁卫小心地看了李元霸一眼,主动请缨。

    “嗯,如此就多谢你了!”李元霸微微颔首,脸上挂起了温和的笑容。

    ……

    圣安殿位于大安宫右后方,也就是整个皇宫的最北侧。

    原本李世民还住在这里的时候,这里是李世民用来管教宫中吓人的地方,后来李渊搬了过来,除了他自己之外,就从没见人进过这里了。

    这座宫殿占地很广,或许是因为风吹日晒的原因吧,那青色的殿墙上已经布满了斑驳的痕迹。铜材质的硕大匾额已经布满了青色的锈迹。

    而圣安宫几个烫金的大字。早就已经没有了昔日的光泽,变得暗淡无光,不过看得出来,这几个大字铁画银钩,骨架硕大,铁定是出自某位名家之手!

    “就是这儿?”李元霸抬头看着面前宫殿,不可思议地说道:“你是说太上皇在里面?你确定没有给本王带错路?”

    禁卫脸上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嘴上却是说道:“是的,王爷!接下来的路您自己走吧,这里是小的们的禁地。太上皇陛下曾经下令,但凡敢有擅自闯入者,杀无赦!”

    “嗯,你退下吧!”

    李元霸面色古怪地点点头,挥手让那名禁卫退了下去。

    ……

    “砰砰砰……”

    待那名禁卫走后,李元霸上前几步,使劲地拍了拍圣安殿的大门。

    “哪个该死的家伙?朕不是说过,没有朕的命令,敢有擅入者。杀无赦的吗?是哪个不要命的家伙前来打搅朕?”过了有两三个呼吸的时间,大殿中响起了一道愤怒的咆哮声。

    “父皇,是儿臣,元霸!”

    李元霸愣了一下。他没想到李渊的火气竟然会这么大,不过这年纪大了,难免有些脾气暴躁,李元霸倒也没有细想那么多。直接报了自己的名号。

    大殿内沉寂了半晌,过了约有十多个呼吸的时间,圣安殿的殿门。‘吱呀’一声由内向外打开,紧随其而来的是一番古老陈旧的气息。

    李渊那苍老的身影走了出来,站在门口看着李元霸,道:“德儿,你怎么来了?”

    李元霸笑了笑,说道:“儿臣过两日便要出征薛延陀了,今日是特来向父皇辞行的!”

    “出征薛延陀?”李渊楞了一下,旋即面色阴沉了下来,沉声道:“是老二的意思?”

    李元霸点点头,又摇了摇头,道:“皇兄原本是不想让儿臣去的,是儿臣主动请缨,再加上儿臣的那般神武卫兵将们,可是早在两个多月前就开始准备了。而今终于有了一展身手的机会,儿臣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胡闹!”李渊大声呵斥了起来:“打仗岂能是儿戏?那薛延陀集各部族铁勒族人将近二十万,齐集朔州之外四十里处!没有大军上的优势,这仗如何打?还机会,朕看你是睡了十九载,把脑袋给睡坏了!”

    “父皇!”李元霸对李渊说道:“我大唐以武立国,若是皇族子弟都因为贪生怕死,而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