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锦衣为王 >

第99章

锦衣为王-第99章

小说: 锦衣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怎么叫胜之不武?”曹铎一边拍打着自己身上的浮尘,一边道:“要是在战场上,我此时已经是个死人了。吾辈又不是镖师,做武将的是要出诡术奇招的,胜者为王,败者,嘿,那是什么也不要说了。”
  张佳木倒是不提防他说出这般道理来,当下也是一征。
  “总之,”曹铎闷闷的道:“我是技不如你,以后幼军的事。就是你做主好了。”
  这一次,曹铎是脸面被打光,为武将的,讲的就是一个武勇,技不如人就是输,以后在幼军之中,不论如何他说话也是没有张佳木响亮,与其自己难堪,不如主动些认输,反而更是光棍。
  张佳木也无甚可说,讪讪一笑。与曹铎又分别上马,一路奔驰往官厅方向折回。
  这一下,可与刚刚不同了。适才比试之前,大家只是听说过张佳木和曹铎的武勇。但少年人心里能真正对谁服气?没有亲眼看到,自然是谁也不信不服。况且幼军全部是军户和将门世家的子弟组成,不少人也是打小练的骑射功夫,大明将门在此时还没堕落,世家子弟也还是有真材实学的,等进了幼军天天严操猛训,大家都有点心浮气燥,对张佳木有怨言的也不在少数。到了此时,亲眼见到了张佳木的射术和骑术,便是曹铎,从他的反应和力道来看,也绝非普通的庸手,在场都是识货的人,自然就知道了,眼前这两位将军,不但这几千幼军里无人能敌,便是放在整个京师,大明京师也是军队的精华所在,以现在几十万京营和所有的亲军加起来,能敌得眼前这两人的,怕也是没有几个了。
  这一次张佳木和曹铎一路过来,所有的幼军将士已经不必再叫人鼓动,所有人都是拍掌欢呼起来。
  王大郎在人群中把手掌都拍红了,一直以来,他就是幼军中张佳木最狂热的拥护者。在没有进入幼军之前,他就听说过张佳木的名头,但那会和张佳木隔的还远,只是羡慕张佳木的武勇和运气罢了。
  他们隐约都听说过,张佳木在发达之前,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军余,和他们一样也会生计而奔波忙碌,也是一个不得志的寒门子弟。无形之中,大家对张佳木在心底都有一种说不出的亲近感,现在亲眼见了偶象的表现。王大郎把嗓子都叫哑了,等张佳木路过他身边的时候,王大郎把胸口挺的老高,满脸涨的通红,现在他脑海里已经没有任何杂念了,除了对张佳木的崇拜和无限服从的感觉之外,几乎已经找不到任何关于自己的丝毫念头。
  就算张佳木现在一伸指头,叫他们去死,这些少年也会毫无犹豫的嗷嗷叫着把自己或是敌人给砍死。
  等到了官厅,张佳木和曹铎分别下马,两人分别单膝而跪,曹铎面无表情,张佳木也只是微笑着,等太子过来,他才语意平和的笑道:“殿下,臣侥幸了。”
  “当然不是侥幸。”太子满面飞金,大家都知道张佳木和他的关系,现在张佳木有如此露脸的表现,太子也是觉得与有荣焉。
  他道:“父子两代都为幼军,你现在又是幼军提督,这么给孤长脸,真的是叫孤高兴的很。这样吧,除了银牌银杯什么的,孤也无甚可赏,这些你当然也瞧不上眼……”
  说到这,张佳木笑着打断他,只道:“太子慎言,臣可不敢说瞧不上。”
  “哎呀,你听我说吧。”太子一急,也顾不得打官腔了,轻轻跺一跺脚,急道:“我得闲写过几副大字,还看得过去,你自己挑一副吧,别嫌不好!”
  “臣哪儿敢!”其实张佳木平时和太子说话,倒确实是不大在意礼节的。今天人多,他得帮太子维持形象。当下不敢再说,等太子身边的小宦官把太子手书展开的时候,四周的人都围了过来,有些头脑灵醒的又懂些文墨的,便已经开始夸赞起来。
  听着他们的话,太子也颇为自得。他真是灵性天成,才十一岁就已经是书画双绝,特别是一笔字写的已经很看的过。当今皇帝倒是幼而失学,大臣不敢匡正皇帝的字,所以皇帝的字很是一般,自己心里也很清楚,有时和李贤等大臣说话时,还会提起自己的字不好。在大明这个时候,写一笔好字就算是对帝王来说,也是一个很不小的成就了。
  太子字好,此时也是忍不住要卖弄一番。看到张佳木刚刚的表现,就算是太子这般年纪的孩童,也是忍不住有了表现和争胜之心。
  张佳木当然懂太子的心理,自己也是当真把所有的字都好好看过一次,然后也很认真的点评夸赞一番,到了最后,他才毕恭毕敬的捧起一副字来,笑着道:“殿下,臣就领这一副好了。”
  “咦!”太子诧异道:“那几副是给武将写的,你拿去正好应景,怎么选的这副?这是孤给松江一家义民题的,你要,并不大合适。”
  “合适的很,臣很喜欢。”张佳木笑mimi的展开那副写着“积善衍庆”字样的横幅,笑道:“回家之后,臣就张挂于大厅,但愿臣家以后世世代代都如此才好。”
  “好,就依你!”太子目有深意的看了张佳木一眼,笑道:“卿放心好了,一定会如卿所愿的!”
  第222章 闲谈
  张府的大厅之内。任怨手里把玩着一只漂亮的银杯,他大声念道:“天顺辛丑叙幼军校阅纪功钦赐。”
  “这杯子不坏吧?”张佳木笑嘻嘻的坐在自家大厅的花梨木圈椅里,腿很舒服的翘在一张矮几上。
  在他身边,放着宣窑出的青花小钟,茶水还冒着热气,茶叶不象北边常用的那种粗茶,而是张佳木派人从南方选别选的六安瓜片,忙了一天,傍晚时回到家里,和家人一起闲聊几句,喝一杯茶,在他来说也是很难得的享受了。
  “大哥,”张佳木的小妹也笑嘻嘻的凑过来,问道:“这次又赐这么多东西,可有什么好的给我没有?”
  “你还要?”张佳木知道妹子在撒娇,于是故意道:“平时给你买的还不够?也好,这里有什么,你自己挑好了。挑中了全拿走就是了。”
  他说完这句,又接着道:“看来女大不中留,我这妹子是要给自己攒嫁妆了。”
  一句话羞的小姑娘满脸通红,跑到母亲那里只叫着不依。叫母亲责骂大哥。
  “你们别闹了。”徐氏夫人笑着道:“外头可不少人等着见你大哥,不要给他捣乱生事。”
  现在张府已经不同往常,光是护院的家丁就好几十人,分做几班,把府邸护的严严实实,家里头管家执事仆妇家丁丫头小子小二百人,都是挑的身家清白的好人家出身进来,张佳木治府严谨,外言不入内言不出,所以在家里头,其实是很放心的了。
  除了这座堪比王府的大宅院,府里在城外还有三万多亩的庄园,十来个庄子,皇上和太子没事就赐给物品,家业兴旺如此,徐氏自然也是没有什么话好说,每天就是晚上这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也是难得的天伦之乐。
  至于任怨,也是少数能在这大厅里头说话谈笑的人物,他和张佳木年纪差不多,家世也差不多,现在又是张佳木的心腹,两家也算是通家之好,所以万事不碍的。
  提起生事的话头,张佳木倒是正经起来。他坐直身子,向着母亲笑问道:“今儿娘和妹妹都到了太子*里,殿下可还没有后妃呢,谁见的你们,又说了什么?”
  今天校阅完事后,太子喜不自胜,皇帝也赐了不少东西,然后张佳木又把银牌等物转赐给幼军中表现突出的将士,闹腾了好一通,等回到家里时,才知道娘和妹子都被东宫来的人接到宫里头去了。
  这也是宫中笼络大臣的一种办法,每逢宫中后妃有节庆,命妇都会盛装入宫拜见后妃,然后赐宴,赐物,皇家和勋戚大臣的关系,在命妇于宫中的遭遇也能稍微看出一点什么来。
  但太子现在可是没后妃的,徐氏想也不想,当即答道:“是个叫万氏的都人见的咱们,一般的赐宴,临走的时候。又给了不少东西。”
  她说着,当女儿的就把几个镶着由红绿松石组成漂亮图案的攒盒拿了出来,除了这些盒子,还有一个精巧的宣德香炉,两把倭刀、两锭五十两一个重的永乐年间的官银,两匹上好的松江葛布,林林总总,加起来几百银子,不过也是费了不少心思,显见得万氏在挑选的时候,下了不少功夫。
  张佳木拿起两把倭刀来,抽开一看,寒光湛然,果然是极为用心打得的好刀。
  他的部下也用这种型制和倭刀近似的横刀,后来日朝战争时,大明辽东明军与倭人打了七年之久,辽东镇的将士们也很喜欢这种倭刀的式样,照样打了不少。但铸刀的工艺是没有办法模范的,虽然倭刀的锻造还是和大唐学习的,但几百年后,大明的制刀技巧已经确实是被倭人给远远抛下了。
  “九哥,”张佳木把倭刀抛给任怨,笑道:“你和周毅两人,一人一把好了。”
  普通的倭刀要值好几十两银子一把,仁宣年间,倭人一年几贡,倭刀流入也多,但回赐之时所费的金银也很不少,所以倭刀的价值也是居高不下。从正统年开始。对倭人的朝贡限制就多起来了,倭刀流入变少,价格也就更是居高不下。
  象这种镶嵌了宝刀,打造的锋利又外饰华丽的宝刀,价值更是不菲。在任怨表示感谢,并用感慨的口吻提起现在倭刀和扇子等倭人的特产流入更少,价格更高的时候,张佳木只是很随意的挥一挥手,自己又限入沉思中去了。
  万氏等太子*人的示好,其实倒是无所谓的事情。现在张佳木已经成功的跳在太子这头,除了忠于皇帝之外,他与太子的关系也是人近皆知了。
  在他看来,皇太子其实地位稳固,但是一个被废过的人来说,是巴不得自己手上的实力一天强过一天的。张佳木不知道,其实在天顺年间也闹过废太子的风波,但皇太子在一票文臣武将的支持下,顺利平安的度过。现在两人的同盟关系,究竟是谁更主动一些,还真是一件说不准的事。
  倒是任怨提到的番货越来越少,价格也越来越贵的事,很值得上一下心。
  大明的海外贸易,在洪武到永乐年间。是一种净赔的生意。张佳木去查过具体的数值,总之,在仁宣年间有一本账,大明的几百万金银在这种朝贡体制之下被挥霍一空了。有人说回赐之中有一部分是宝钞,其实回赐还是以金银和丝绸实物为主,到了正统初年时,大明国库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家底因为朝贡回赐又浪费了好多。
  至于郑和出海,也是赚赔不赚的生意。几万人规模的下西洋,用度简直是无可估量的大。每天一地,为了宣示国威,都赐下大量的金银。等那些蛮夷回来朝贡时,又给他们金银来换他们的特产,几十年下来,真是亏的不知道怎么算为好了。
  所以在宣德年间,朝臣们劝阻了想再次下西洋的皇帝,并且后来又偷偷烧掉了海盘的造宝船的图纸,用这种态度来抵制这种劳民伤财之举。后世有人说这些大臣是鼠目寸光,放弃了和西方争夺海洋……真是活见鬼,张佳木身处这个时代的时候,倒是不觉得这些文官做的有什么错。
  但海禁一开,想再彻底禁绝也是绝不可能的事了。就算现在,也有不少人从事海外贸易,只是一经发现就是斩首,张佳木记得,前一阵福建发现了三十几人的海商团伙,卫所兵当场打死了十几人,后来俘虏的十几个人也被下令全部斩首了。
  就算在这种严刑峻法之下,还是有不少大海商和半海商半海盗的团伙冒了出来,再过百十年,就是中国海洋贸易的一个顶峰,有一个西班牙商人给他的国王写信,信上说,如果中国皇帝愿意,他可以叫自己的海船从泉州一路排到马尼拉。
  这就是所谓的隆万大开海带来的繁盛景像,当然,现在还只是小打小闹,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敢冒着杀头的危险来进行远洋贸易,就算是风险很小的到日本的航线,利润也是很可观的。
  别人不敢干,但锦衣卫要是也不敢干,那就成笑话了。
  随着张佳木的沉思,大厅里的气氛就沉闷下来,见张佳木如此,徐氏虽然心疼他操心太多,却也是没有什么法子可想。
  当下只是吩咐下去,叫家下人把晚饭开上来。
  饭香的香气一传来,张佳木的心思也就被打断了。他洒然一笑。向着各人道:“九哥,娘,小妹,吃饭吃饭!”
  ……
  饭在大厅左边的偏厅里开。
  张家的大厅极为高大轩敞,七开间的大厅可以同时招待过百个客人而且还不嫌拥挤,老实说,这座大厅被当成王府的正殿,也不为奇。
  很多客人头一回来张府,都会惊奇于大厅的轩敞和高大,而且也惊奇于立柱是用的整根的金丝楠,就算是在京师的公侯世家,这样的客厅也很足以傲气一番了。至于陈设,倒是很一般,张家到底是普通的锦衣卫世家,虽说老头子当过幼军,还有不小的过往值得挖掘,但是毕竟只是贫门小户的底子,现在宅院大了,家人有了,但底子不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至于庄园的出息收入,还得等这一次夏收过后再说。锦衣卫里的收入,张佳木全拿来做公款还嫌不够,就是抄逯杲的家,他也是一文钱没有落袋。
  现在正是做起大事业的时候,让一点小钱蒙了眼,张佳木不会连这点出息也没有的。
  大厅过大,而且老管家张福正带着人把太子的御笔匾额挂上去,乱遭遭的,当然不适合摆饭,饭开在格局不大的偏厅里头,一张紫檀木的饭桌,家下人抬着大理石做成的桌面进来,再套在原本的饭桌上就可,这样倒省了一样一样的端进来,省事多了。
  刚刚坐定,张小妹献宝似的打开一道银盖,笑着道:“大哥,这酒酿鸭子是我亲手做的,尝尝味道怎么样。”
  第223章 传胪
  虽然年纪不大,但贫家小儿女比大贵之家的早当家。以前小妹就能做饭,现在亲自动手的机会少的多了,现在这般,当然是心疼张佳木每天太劳累,所以才亲自下厨,特意而为。
  张佳木很是开心,笑道:“我来尝尝,前儿刚在宫里头吃过,不过,我想小妹做的肯定比御厨做的强多了。”
  正要吃,外头听差来报:“大爷,外头王老爷来了,要不要请进来?”
  换了别人,这会儿当然不必通报,叫客人等着或是回去就是。不过王勇不比旁人,彼此也算是通家至好了,所以听差才特意来回。
  “哦,请进来吧。”张佳木倒也正在等他,因笑着道:“添副碗筷的事。”
  “这人来的真对时候。”张家小妹撇一撇嘴,道:“八成是知道咱们的饭点,特意赶着这时候过来的。”
  “小妹!”张佳木断喝一声。打断了自家妹子的抱怨,没一会功夫,就听到靴声囊囊,王勇被下人引着过来。
  “吃得到,谢双脚。”隔老远,王勇就笑道:“就知道这会开饭了,来的刚好。”
  他一落座,任怨便笑道:“自己家里没饭吃,巴巴儿跑过来?”
  任怨和张佳木彼此亲兄弟一般,所以把张家小妹也当成亲妹子一样,这会见张小妹向着王勇直做鬼脸,便也在一边帮腔说话。
  “咦!”王勇一边动筷子,一边笑道:“偏你来得,我就来不得?你还不是一样,也没回家去吃,跑这里来打秋风。”
  “当然不一样。”任怨理直气壮的道:“佳木要有人陪着对练武艺,所以我才住这儿。你就不同了,是真真正正的打秋风。”
  “我也有要事才来的嘛。”王勇挟着一只鸭腿,很得意的答说。
  两人这样斗嘴也有日子了,也就这两人,一个是张佳木心腹弟兄,亲兄弟一般的交情,一个是刻意结交的朋友,而且并不是直属部下,算是有点超然的身份,这样才够资格在他这位锦衣卫都督面前这么放肆。
  他听惯了,倒是徐夫人听着不象话。训这两个小辈道:“先人说过要食不语,虽不必一字不吐,不过两位舍人也太吵了。”
  其实她倒是一番好意,怕这两个少年郎君吵出真火来,所以这就把他们给压下去。当下王勇和任怨不语,大家吃饭,好在张府的饭是精心烹饪,张佳木对厨子也格外要求,味道什么的不大讲究,合口就成,倒是原材料极为讲究,新鲜之余,亦要求整治干净,所以吃起来时比那些格外讲究花巧的大菜还要可口鲜美的多。
  一时无话,吃毕了饭,自有下人送上汤来,各人点了汤再饮茶,徐母带着小妹起身,笑道:“你们说正经事吧,我们娘儿俩就先到后院去了。”
  “是,”两个客人一起站起身来。躬身道:“吵着夫人了,还请恕罪。”
  “不妨。”徐氏笑一笑,只道:“其实听着也挺热闹,不过顽归顽,仔细伤了和气。”
  “是,请夫人放心。”两人忙都答应着,一时听着徐母起身走了,这才站直身子。看向房门口时,只见小妹扮了个鬼脸,笑道:“两个大男人,鸭子一般,呱呱的不知羞。”
  说罢,一蹦一跳的走了。如此这般,倒是叫任怨和王勇哑然失笑,隔了一会,两人才都是哈哈大笑起来。
  “舍妹还小,不要怪罪啊。”张佳木也是笑,不过他很快敛了笑容,只是道:“勇哥是来说正事的,我们书房里去谈吧。”
  这里毕竟是前院大厢,虽是偏厅,也嫌太大,三人说话,当然还是换到小书房里较为合适。
  当然,这也是普通人没有的待遇,现在张府用门庭若市来形容也不为过。每天从早到晚,锦衣卫的大小官员,京卫武官,都督府的武官。还有不少文臣,甚至是巨商富户,京师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多有往来。除了勋戚公侯碍着身份,不便常来之外,诺大的张府,经常是座中客常满,杯中酒不空,贵客盈门,张佳木回府之后会客也算是办公,有时候经常闹到起更才算完,这也算是掌实权的大人物常有的苦恼了。
  任怨和王勇还在斗嘴,进了房,自有几个丫鬟上来奉茶,然后掩门而出。张佳木书房这里,下人们除了得到吩咐能进来,等闲是不准靠近的。
  “说正事吧!”
  进了房,张佳木脸上就没有笑容了。权势越来越大,担负的责任自然也是越来越重。而且他心里清楚,文官到了顶尖还是有退路的,荣宠不衰的文官就算退休后也不会有人为难,而且在家也有很大的权势,大明太祖的规矩就是士绅也有权过问地方政务,所以退休的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