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战争地理学 >

第8章

战争地理学-第8章

小说: 战争地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够把苏军分割开来,并各个消灭。在居民稀少的北极区,道路稀疏,如果泥浆或积雪将机械化部队困在道路上时,则会严重限制其行动。正如在山地一样,非常先进的军事技术也许能以仅属猜测的方式提高在北极的机动性。直升机和雪车可以证明其优越于滑雪的轻步兵,但它们不是注重坦克的北约和华约的军队正规学说的一部分。
  重要地形
  重要地形通常是指战场上的一种地貌,控制它可使某一军队较对方军队占有很大优势。重要地形随着战场的性质、交战部队的规模和性质以及所包括的指挥官的水平和任务而明显不同。对对立的部队的每一方来说,一个战场上的重要地形甚至不一定是同一块地方。
  在越南中部的丘陵高地,山顶通常长满了草丛而且地势开阔,陡峭的山坡被灌木丛覆盖。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由于美国握有制空权。越共避开开阔的山顶,在可躲避空中观察的长满灌木丛的山地扎营设防。美国空中机动部队和越南陆军部队需要开阔的山顶作直升机降落区。战斗通常是由直升机在山顶降落而打响,美军或越南陆军向下突击,攻占越共设在长满灌木丛的山坡上的营地,而不是用防御者在山顶防守、进攻者企图夺取之而从下往上攻击的传统方法。对于越共来说,便于隐蔽的长满灌木丛的山坡是重要地形,而对空中机动部队来说,开阔的山顶空降地区则是至关紧要的。
  对当代军队来说,师和师以下部队的重要地形通常是战斗地带内的高地。从制高点上观察和控制射界,常常使占领制高点的一方占有比敌方军队明显的战术优势。但是,什么才算高地,却随着所使用武器的射程而变化。汉尼拔在特拉西湖从比标枪能掷到和弓箭能准确射到的还要低的斜坡上伏击罗马人。在美国内战中,火炮和滑膛枪的最大有效射程均为400码(加农炮发射炮弹的距离远得多,但它只有在榴霰弹的有效距离即约400码之内,方能大量杀伤士兵)。葛底斯堡墓地的隆起部在现代士兵看来实际上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高地,但在1863年,它却是一个略微高出于阿帕拉契亚大山谷的理想的火炮和步枪射击台。争夺奇卡马瓜重要地形的战斗是在斯诺德格拉斯山(一座大得多的山岭的小山脊)上进行的。在现代的1:62,500地图上,斯诺德格拉斯山在阿帕拉契亚山脉那部分区域几乎不为人所注意(连名字都没有),但在1863年,它稍高于东面的山谷,也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炮台。这个较高的狭长隆起部高得简直无法用19世纪的兵器对它进行有效地射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炮兵的射程大大增加,山顶上的观测员能够召唤间瞄火力,射击他可观察到的大部分目标。有了远程炮兵后,高地的价值不是作为武器的发射台,而是作为观察台。今天,随着能击中并摧毁一英里以外目标的坦克炮和反坦克导弹的出现,制高点再次成了既是观察台又是直射台而具有重要价值。按照美国陆军作战纲要,即FM100…5野战条令的说法,现代武器的精确性高,射程远,破坏力大,凡战场上可以看见的它都能打击,凡能打击的均可摧毁。
  对师以上指挥机构来说,重要地形通常是交通线,而不是高地。军和军以上指挥员在战术上首先关心的是大部队在其作战地区实施广泛的机动。道路和铁路网对这一活动至关重要,而重要地形通常是重要路线的交叉点。这些交通枢纽常常是城市。
  在恶劣的环境中,重要地形可能是“避难”场所。沙漠中的绿洲对于古代军队和现代军队都是重要地形。在1941年…1942年严冬,苏联和德国的小部队为控制村庄而殊死战斗。在冬季暴风雪里,在开阔的平原上过夜,可能意味着整个部队都会冻死,因此,为争夺一片棚屋的战斗打得很艰苦。
  今后的战场上,将配置密集的射程远、精度高、杀伤力大的武器,这可能会迫使指挥员把有掩蔽和隐蔽的地区看作是重要地形。美国陆军的军事原则主张,对机械化部队进行防御时,轻步兵应占领“防坦克”地形,如村庄、密林、断绝地,即严重限制装甲战斗车辆的视线、射击距离和机动性的任何地貌。北约的直升机作战理论要求战时直升机作超低空飞行。直升机飞行应紧贴地面、并低于山脊线、大桥、和邻近森林的树冠。这些措施对于直升机在有现代化雷达、高射炮和导弹的战场上的生存,是非常必要的。机械化部队可能也已经感到,要在今后的战场上求得生存,就必须优先考虑掩蔽和隐蔽问题。
  洛林地区军事地理的变化
  法国东北部的洛林盆地,在巴黎盆地和莱茵河流域之间形成了一个纵向狭隘地带。它南连孚日山脉,北靠岩石嶙峋的洪斯吕克高地,是一条位于法国北部和德国中部之间的很好的行军路线。凯撒的军团挥师东进去征服莱茵河流域的日耳曼人的部落时,发现了古代凯尔特族人修筑的城堡。自那以后,许多军队为争夺洛林打过仗。从本章的目的考虑,我们将着重研究其中最后三次主要战役(1870年普法战争的最初阶段、1914年的边境战役和1944年的巴顿的洛林战役)期间这一地区的战术军事地理的变化。最后就这一地区八十年代的战争中战术问题提出一些设想。
  从1870年到1944年的四分之三的世纪中,洛林的地理状况及其山脉、气候、植被和村庄等,变化很小。然而,这期间却是军事技术飞速变化的时期。此外,洛林的战略价值在各次战争中是大不相同的。从1870年到1944年,由于敌对双方军队及其战略目标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样的乡村在军事地理上的意义却迥然不同。
  洛林的被谷地割裂的地形由起伏的平原和台地组成,台地种类颇多,从孤立的山岗到横跨入侵军队东西路线的广袤的南北山脉不等。当地高地和低地之间的地势起伏大约在300英尺到600英尺之间。台地的表面有的平坦,有的自下而上起伏,边缘常与相当陡峭的斜坡接连,特别是在其朝东的一侧。这些斜坡常被冲沟和沟壑割裂。该地区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地方长满了森林。林区几乎是一半分布在高地,一半分布在低地;往往出现大小不等的小林地,但通常形不成茂密而绵亘的林带。这里,林业已经营很久了,经过这段时期,小林地一般不再是下层林丛,它已明显地把田野和森林区分开来。所有三次战役都是直到八月或九月才开始,因为那时候谷物已收获,饲料作物也已收割。除了莱茵河和摩泽尔河流域附近的葡萄园有较小的障碍作用外,森林地和开阔地之间能与之相比的具有军事意义的地物只有植被了。洛林地区的村庄通常由石头建筑组成,在战役期间,村庄和森林成了备用的掩蔽和隐蔽场所。
  1870年普法战争的最初阶段
  在法国与普鲁士的战争中,洛林是决定性的战场。普鲁士人及其德意志盟军通过一系列的遭遇战,打乱了法军部署,他们包围了梅斯,在色当大败法军,把巴黎围困起来。战争爆发时,双方都将其军队集结在莱茵河和摩泽尔河之间,沿着法国东北部边境摆开。法军的步枪比普军的好,而普军的炮兵又胜过法军,但关键之差在于普军在编成上占优势。法军的编制为师和军,没有编集团军,并且没有多少大规模机动的实际经验。普鲁士及其盟军具有直至野战集团军规模的固定编制,并在平时就进行了大规模的实兵演习。在大多数交战中,普军的编制和指挥控制比较强,使其能集中优势兵力投入战斗。
  法国最初打算采取防御部署,将其大部分正规部队集结在梅斯和斯特拉斯堡,而在沙隆动员后备部队。拿破仑三世改变了法国的计划,决定一有可能就入侵德国南部,将其战败,并诱使奥地利与法国联合反对普鲁士。然而,最初的防御类型的动员计划在战争爆发时依然起作用。所以法军分别由巴赞元帅和麦克马洪元帅统辖,集中兵力于海斯和斯特拉斯堡。为了防止法国对德国南部发动计划中的入侵,德国不等法国完全动员起来就先发制人,抢先进犯了洛林地区。
  在法国东北边境沿线的特里尔和莱茵河之间,普鲁士及其盟军动员了三个野战集团军。普鲁士总参谋长冯·莫特克想在战争早期快速向南推进以粉碎法军。德国人首先完成了动员。到8月2日已开始向法国进军。兵力较小的第1集团军沿摩泽尔河开进,第3集团军向斯特拉斯堡前进,要求他们攻击法军翼侧。强大的德国第2集团军位于中央,负责牵制法军。
  8月4日,德国第3集团军将法国的一个师赶出了边境城镇维桑布尔,它先派遣一个军去警戒其南翼的海格诺森林,尔后沿着索尔贝克河向西推进。麦克马洪的部队被分散去搜寻粮秣(法军的供给系统处于瘫痪状态),他命令其分散的军在沃尔思城正西面的弗罗斯威勒高地集中,去封锁德国第3集团军的道路。8月6日,德军接近了沃尔思,虽然德军司令部不打算对坚固的法军阵地发起正面突击,但由于普鲁士和巴伐利亚的先头部队发起了攻击,于是第3集团军的其余部队也开上阵地,并投入战斗。在高出沃尔思城的开阔的陡坡上,法军的步枪火力给德军造成了严重伤亡,但是,普鲁士步兵却渗透到法军右翼(或者说南翼)的一个小森林,并威胁要包抄麦克马洪的阵地。法国骑兵对森林中的普军实施反击,但是,树木和断绝地阻碍了他们的攻击,普鲁士步枪火力将其割裂成许多块。傍晚,麦克马洪后撤了。
  同一天,第1和第2集团军沿陡坡同法军在弗巴斯附近的斯宾斯林高地上的一个军展开浴血奋战遭到失败。法军担心其翼侧被包抄,当晚即从弗巴斯后撤,向梅斯转移。麦克马洪的部队撤出沃尔思后,背向梅斯的巴赞所部穿过孚日山脉,向沙隆行进。尽管8月6日的战斗在战术上不是决定性的,但法军两支集中的部队却彼此朝着相反的方向后撤。冯·莫特克失去了在边境附近粉碎法军的机会,于是就抓住法军部署笨拙这一有利条件,挥戈西进。
  第3集团军追击麦克马洪,以一个师包围斯特拉斯堡。该集团军未遇任何抵抗即通过吕内维尔和南锡。第1和第2集团军向梅斯挺进。8月14日,第1集团军在梅斯东面进行了一次非决定性的战斗。15日,第2集团军在梅斯南面渡过了摩泽尔河。16日,法军企图从梅斯后撤时,才发现西行道路已被第2集团军的一个军封锁。在一座俯视起伏地的低矮山脊上,普军占领了许多互不连接的树林。经过激烈的拉锯战,普军拖住了巴赞,使其无法向凡尔登突围。在这场战斗中,德军和法军的步兵都从树林里发起冲击,而骑兵虽然集中在小林地,但却避免从树林里发起冲击。
  18日,德国第2集团军及第1集团军的一部分攻击梅斯西面巴赞部队的阵地。法军将其阵地构筑在南面的格拉维罗特村(普军要到这里必须穿越一个陡峭的、长满树木的深谷)和北翼的圣·波利奥特村。在南面,德军打通了一条穿过长满树木的深谷的道路,但当其走出树林向开阔的高地行进时,被法军猛烈的步枪火力击退。在北面,德军利用小再生林地掩护其行动,并将其步兵编成散兵队形通过树林。他们如果无法从法军手里夺到一块再生林地,便用炮火猛轰,迫使守军撤离。圣·波利奥周围的战斗不利于法军,于是他们占领了焦茅特林地,以掩护其撤退。19日,巴赞撤到了梅斯要塞里面。在战争的剩余时间里,他的部队都有效地隐藏在该要塞里。包围梅斯之后,第2集团军的一部分加入第3集团军行列,追击麦克马洪指挥的那一半法军,于是激烈的战役移向了洛林西部。
  普法战争主要是一场步兵战,炮兵还没有主宰战场,90%以上的伤亡是由步枪火力造成的。经改进的步兵火力使骑兵冲击毫无结果,而这一地区的断绝地及分散的树林使骑兵冲击更是行不通。双方在战术和编制上都采用了经过改良的拿破仑式的方法,而没有跟上步兵火力改进的步伐。所以,作为这些战斗的特征的密集步兵突击一般都是伤亡惨重而又没有结果。集团军的编制还很小并且相当紧凑,形不成绵亘的正面。翼侧可能被包抄,障碍物或坚固支撑点可以绕过。晋军获胜是靠了在法军能就地部署足够兵力之前即威胁其翼侧或夺取要地(如梅斯…凡尔登道路)。尽管双方都利用树林来掩蔽行动或隐蔽部队,但面对火力的改进,各方似乎都未充分认识到掩护和隐蔽的价值。
  1914年边境战斗
  虽然洛林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阶段的一个重要战场,但它不是唯一的作战地区,德军挺进比利时和“马恩河奇迹”自然使其相形见绌。洛林的战略价值降低了,此外,自1870年起,军事学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火炮成了主要杀伤武器,并与机枪一起主宰了战场。集团军的规模很大,摆开来可以形成一个横贯整个法国北部的绵亘正面,象以往战争中实施的那种机动已经不可能了。如果一支部队的正面是沼泽地或敌人的一个坚固支撑点,由于其左右两侧的空间已被其友邻部队占据,所以他除了实施突破外别无他法。极少会有可以迂回的敌军暴露翼侧,因为其部队通常已形成了一个从英吉利海峡到瑞士的绵亘正面。
  在开战之前,法军再一次变更计划,把防御改为进攻,结果发生了种种事件,又迫使其退回到原先的防御态势上。1870年的惨败之后,法国总参谋部计划,如果同德国再次发生战争,开始先在边境要塞实施防御,然后发起反攻。然而,在1914年前十年,法国军事学说却主张进攻。于是制定了一个新的计划,要求通过洛林地区向萨尔河直接进攻。如果德国通过比利时和卢森堡进攻,法国在由洛林地区进发的同时,将越过阿登山脉发起攻击。
  施利芬于1905年公布的德国的最初计划主张在右翼大量集结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德军左翼佯作虚弱,以诱使法军朝莱茵河方向进攻,背离对比利时的决定性的扫荡。施利芬死后,德国的计划被修改了,变为加强左翼,即洛林地区那一翼。
  在战争的开始阶段,法军拥有一种德军无法相比的机动性强、射速快的野战炮,但德军在重型榴弹炮的装备方面占有优势,而且在机关枪的研制上走在前头。
  8月14日,法军第2集团军和第1集团军的左翼向萨尔河进攻,同时经由贝耳福隘道和孚日山的各垭口向阿尔萨斯发起助攻。德军从边境后退到摩泽尔河东岸的外围的坚固阵地上,以及该阵地东面的一块沼泽地,从而控制了梅斯…斯特拉斯堡铁路线。法军第1集团军的左翼沿孚日山脉和迪兹南部沼泽地之间推进,到达萨尔希尔和萨尔河深沟,但当其试图通过深沟时被击退,因此不得不后撤,法军第2集团军用一个后备师在摩泽尔河东面的山脊佯动,而一个军沿着开阔的山脊突向迪兹城。在第2集团军右翼,3个军在沼泽中奋力前进,期望从北边走出沼泽,并顺着萨尔河东岸突击,以迂回德军阵地。沼泽中的那个军被地形分隔成许多小分队,无法强行到达北边出口。开阔山谷中的其他二个军遭到德军炮火杀伤。8月20日,集结在山顶森林中的巴伐利亚部队对其实施反攻。法军被牵制在山谷中,坚守不住。法军第2集团军撤到摩泽尔河东面的山上。法军第1集团军的左翼在渡河时行动迟缓,最后在向东延伸至孚日山脉的摩迪根河一线停了下来。法军的进攻失败使他们在洛林的部队回到了原先的防御计划上。法国东部的防御是以洛林的默兹…摩泽尔防线和孚日山脉的厄比纳尔…贝耳福防线的筑垒工事为基础的。这些防线之间的查姆斯槽谷没有设防,以引诱德军沿着这条狭窄的路线进攻使其易于遭到来自孚日山脉或摩泽尔河东面高地的反击。
  德军第6集团军打退法军第1和第2集团军之后,德军司令部将其任务由防御改为进攻。他们现在不再是穿过比利时从右翼实施一翼包围,而是在其左翼派遣第6集团军通过洛林,实施进攻,企图实施两翼包围。8月23日,德军第6集团军沿着查姆斯槽谷向南推进。德军中了法军原先的防御计划中所设置的圈套。查姆斯槽谷中的德军正面和右翼遭到了俯视的高地上密集炮兵连的轰击,同时法军第2集团军猛烈地反击其后方和西翼,德军第6集团军被迫后撤。德军认识到,必须先夺取摩泽尔河东面的高地才能沿着查姆斯槽谷前进,接着他便试图攻占南锡北面和南面的悬崖。这两个台地朝东一面是陡坡,它们被切割或一系列天然的棱堡和幕墙。在大部分地方,陡坡顶端周围的森林遮蔽了法军的炮兵和部队的行动,并隐蔽了其观察哨。德军在吕内维尔和南锡周围低地的大片森林中集结了大量兵力,猛攻西面的高地,但是,当德军步兵离开森林时,法军炮兵粉碎了冲击。法军炮手发现,顺低地道路均匀相隔的树木是极好的试射点。9月8日,德军最后一次夺取高地的企图受挫,退回到了边境附近,于是洛林在战争的剩余时间里相对安静了。
  1914年德军对洛林陡坡台地上的敌军阵地实施正面突击,像1870年的情况一样,毫无效果,唯一不同的是在1914年,机关枪和改进了的火炮使其付出的代价更大。而且,在1914年,用正面突击拖住敌人的同时没有迂回其翼侧。当时,集团军的规模、军事技术以及地形都对洛林地区的防御极为有利。然而,与1870年的情况相比,作战双方在利用森林作集结地域或掩护部队方面要自觉得多。
  1944年洛林战役
  1940年德国对法国的入侵多半是绕过洛林地区实施的,当然,法国之役的结果就由德军穿过低地国家和其装甲部队越过阿登山脉来决定了。洛林地区的激烈会战不像1870年和1914年那样发生在战争开始时,而是在接近战争尾声时。当时巴顿的第3集团军正从法国北部向莱茵河挺进。洛林是个次要战线,因为同盟国的主要方向是在阿登山脉北面,德军也是通过阿登山脉实施冬季反击。蒙哥马利的部队沿着比利时平原的莫伯日…列日轴线推进,直接威胁关键性的鲁尔地区。巴顿威胁重要性远不如鲁尔的工业区萨尔和1944年军事价值不大的曼海姆与法兰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