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煮酒话古人 >

第3章

煮酒话古人-第3章

小说: 煮酒话古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主是由得用合徒众“)这是明显的黑社会和富人相互勾结啊,哈哈,一般这样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张苏两人要刘备做保镖,还有一种就是认为刘备会成大业,做点前期投资了(当然也可能是被刘备逼的)。张苏两人后来在历史上没见到,这样看刘备做保镖很不成功,至于前期投资,回报期远了点,他们是享受不到了,说不定还被刘备喀嚓掉了。不过他们这样做到是在青史上留名了,虽然没利,但是有名,也不算太折本。
  再之后就是黄巾起义,他有了钱,招了点兵,包括关羽张飞两大将,跑东跑西,立了点功,做了安喜尉,不过那时年轻气盛,脾气不小,看督邮脾气大,就把他绑起来打了一顿,(这事后来在三国演义被安到张飞身上,为了是刘备的仁义之名啊,哈哈,不过太仁义就假了点,历史上的刘备还是很有个性的。)
  再之后,几番沉浮,屡次作战,但是都没交到好运,其中被黄巾军打败过,被吕布打败过,也被曹操打败。数次战败逃亡,流离失所,寄人篱下,可以说是悲惨之极。但是这不是说刘备太弱,实在是敌人太强大了。先看看当时争天下的英雄,袁家兄弟,四世五公,单凭家族传下的基业就坐了当时的头把交椅,枭雄曹操,也是世家子弟,家业甚大,而且在朝中的地位也不是刘备这个贫民可以比的。其他一干人等,多是世家高官,本来就有根基。(曹操有曹家夏侯家的兄弟子弟兵,孙策比较惨,但是也有父亲留下来的威信和基业。就连吕布也有一支强悍的部队在手)但是刘备呢,没有钱,没有父辈传下的扎实的根基和老部属,一切只能靠自己,白手起家,没什么背景,谁都可以欺负你一下,能生存成这样也不错了,尤其刘备还不喜欢向比较弱小的江东跑(一来太远,二来当时江东实在太落后,真要争天下还是要在中原争)在中原硬碰硬,由无名之辈也混出来了,还做了一州之主,也算有模有样,虽然在袁术和吕布夹击下失败。但是也主要是实力和根基不足之故,并非他不善于用兵。
  要在乱世争得一席,有三点不可少,实力,胆略,人心。实力是刘备的前天劣势,没有父辈的积累,没有扎实的根基,他起兵时连对那些黄巾军都要避让三分。而胆略刘备是有的,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曹操四处征战时,有多人提出偷袭许昌,比如袁绍手下谋士屡次提出建议,但是袁绍却不采纳,曹操与袁绍对峙时,刘备也向刘表提出偷袭许昌,刘表也是不纳,(无独有偶,江东小霸王孙策也乘想到偷袭许昌,只是身死,曹操的运气当真很好。)而且之后刘备在荆州博望击败夏侯惇,于禁,在赤壁和吴兵联手破曹操,之后取蜀,夺汉中,这些战役都是实打实自己打出来的,(当然在三国演义中把这些功劳大都归于诸葛亮了,也许诸葛亮是在中起了相当的作用,但是起决策的还是刘备,就象郭嘉荀彧虽然是曹操的谋士,但是我们说的都是曹操之功而不是郭嘉荀彧之功)所以,刘备胆略不缺,缺少的是实力和立身之地。(不过单纯从胆略看,曹操还是高于刘备,但是其他人比之就不如了。)
  既然没有实力,那就只能收拢人心了,刘备虽然反复强调自己是汉室宗亲,但是其实这对大多数的士大夫是没有用的,东汉士族制度已经开始成型,士大夫大都忠于自己的主人而不是皇室朝廷,尤其东汉末年朝政腐败,人心已经背离,不象新朝灭亡时西汉并无大过,新朝却朝政混乱,人心均思汉,所以当时都要立刘姓为王。何况当时汉室宗亲并不是刘备一人,刘表,刘焉,刘璋都是汉室宗亲,实力均比刘备强。(不过能力就差多了,刘焉例外,不过早死)。之所以强调汉室宗亲,完全是因为当年有一次汉光武帝复汉,虽然没士大夫支持,但是能骗骗老百姓还是没问题的。扯远了,回到原题,刘备在收拢人心上做的是很不错,在平原别人买通的刺客不忍杀之,在徐州陶谦让之(这是三国志上的,并不是三国演义上的内容,当然这也有当时徐州其实已经被刘备控制的情况,但是没有胆略人心如何能甘心情愿的让其让位)之后在荆州更是,“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此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这并不是一句空话,你见刘备史书上是没见他有屠杀民众这样的事。(虽然说有假仁假义之嫌疑,但是你作为乱世下的民众你是想活在哪里好呢?)
  这样做也有好处,刘备得人心,日后投奔他处,袁绍曹操总不好杀他,一来假若杀了他,人心惟恐有失,二来也是认为他屡次失败,成不了大气(让人有一个仁义软弱的感觉也好,只是每每总能被人逃出,真够狠的,尤其是从曹操那逃出,实在是不可想象,隋末的李密运气就差多了,被李渊追上,不然当时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之后巧夺荆州,有人说他厚脸皮,这如何说起,这是夺天下,又不是过家家,假如是曹操夺了荆州,孙权更加别想安稳宝座了,之所以让刘备占了荆州,完全是战略问题,刘备是绝对不可能主动让出来的,本来就缺少的是立身之地,怎么可以随便让人,之后和孙权平分荆州实在是为了对抗曹操的需要。这如何说刘备厚脸皮呢。(何况刘备就算真赖也不会象演义那般哭哭啼啼。)
  当然之后刘备在汉中之争中获胜,关羽北进也胜利在望。(我个人认为两路进击确实有可能入主中原,当时中原被刘备的间谍搞的大乱,一旦关羽顺利,单是控制内部就够曹操受的,当然荆州是牵制,关键是由汉中入关中,有北方骑兵支持,(就是马超起作用的地方了,哈哈)再进中原,这也是当年刘邦的路线。)不过这并不是孙权和曹操都愿意看到的,曹操担心的是被刘备击败,孙权担心刘备一统,(这三国中最麻烦的就是东吴,曹魏蜀汉都有一统天下之意,就只有东吴只想保自己的地盘,不想看到任何人一统,原来孙策周瑜在还有北上之心,孙权嘛,打了几次也就想搞自己的小地盘了,三国要没了这爱守成的东吴也很难形成了。)不过孙权这样做也无可厚非,虽然假如是大丈夫,应该乘关羽北上中原之后再劫荆州或直接北上,那样所得更多,对蜀汉曹魏打击更大,孙权只看重荆州一地,实在是小家子气的狠。
  之后刘备伐吴,也是不得而为之,荆州没了,两路北上不可能,单纯一路北上,之后诸葛亮的北伐已经给了我们结果,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乘曹操身死之即,击败东吴,至少要削弱之,假若单纯取荆州,那难保下次东吴再来这么一刀,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击败东吴,夺其地,这是最好的结局,一旦成功,两路北伐,机会就大得多了。即便失败,只要力保蜀州汉中,按东吴守成的心理,也不会一再进犯。(这次伐吴虽然声势浩大,但是还是留有余地,猇亭之战在三国演义中说的是七十万大败,但是并没有这么夸张,吴军其实比蜀汉军还多,是一场以多胜少的战役,所以虽然大都说官渡赤壁以少胜多,没说猇亭以少胜多的,不过这次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很多,损失很大,刘备也可能预料不利,但是没想到这么惨。)之后很快就证明了,曹魏见两虎相争,打的不是失利的蜀汉,而是战胜的东吴,关键处就是蜀汉留有大量预备兵力防止曹魏入侵,也是因为三国的复杂形势,吴国马上就前来请和。三国演义之所以为人称道,一来是罗贯中写的好,二来也是三国的形势复杂多变,相互牵制的关系,局势跌荡起伏。
  不过自此一役,蜀汉再无一统之可能,诸葛亮北伐实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正因为这样,我觉得诸葛亮才是大丈夫,做可能完成的任务是聪明人做的事,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勇士做的事。)
  刘备由平民起家,颠簸流离,屡败屡战,终成一代帝王,虽不能再建汉室,但是其能力不容他人轻视,之后虽然很多人说要重振汉室,但是再也没人能达到象刘备这样,能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地步了。
  5 煮酒话古人之李鸿章
  说实在话,实在不想讨论晚清的人物,因为晚清怎么看也是属于近代史,我们应该说是近人才对,说笑一下。不过李鸿章这个人实在是很有趣也很容易引起话题的人物。所以就想随便谈谈他。
  李鸿章,有人骂他是汉奸(历史教科书一直以来的说法),也有人赞他是晚清的顶梁柱,为国家呕心沥血(前段时间的《走向共和》是其中的代表,把他刻画成正面人物了。)不过,在我看来,两种说法都太走极端了些。
  首先说一点,我反对说掌握着国家大权的就不会卖国这点,实际上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力,谁都可能卖国,石敬瑭是不是卖国,但是他是皇帝,赵构秦桧是不是卖国,他们一个借用金兵扣押自己的父兄,一个借用金兵打压自己的敌对势力,他们都是卖国,都是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力而卖国,在他们眼中,权力是第一位的,至于国家民族是第二位的。当然,前面说的例子都是内忧外患之中,在大部分时期,皇帝还是爱国的(他们不爱国不行啊,国家是他们的,不过不负责任的皇帝很多。)但是大臣就难说了,只要外国给他们更大的利益,卖国对他们来说巴不得。
  所以目前流行的那个掌握国家大权的李鸿章不会卖国这点是不可靠的,但是我并不认为李鸿章是一个十足的汉奸。
  先看看他的发家,那是太平天国,被曾国藩赏识,后练淮军,在镇压太平天国中起家,在灭捻军大出风头,之后渐渐执掌大权,左宗棠死后,更是成为清朝的第一执政,主掌北洋,通外交,军务,政务,可以说只在慈僖一人之下,所以说日后晚清的各种决策,他要负相当大的责任。
  先说他做的事吧,首先平太平天国和捻军,这些内战虽然是他的发家史,但是这和汉奸与否无关,也不来评论他这些事的好坏,但是有两点对透视他日后的所作所为是很重要的,一是在建淮军时他和对外国军队的战斗力有了认识,使得他建军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都购进洋枪大炮,形成了有一定战斗力的新式军队,但是同时他对外国军队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希望少打仗,多谈判。(就是说,我们国家是二流的,打是打不过的,只有谈判赔银子才行。)二是李鸿章其人,他在内战中的表现实在不好,(不是指作战,作战嘛,还可以,淮军的战斗力是日后下降的)杀降,屠杀平民,无信义,实在不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不过不苛求他,关键看他执政能力如何。
  再之后,他力主洋务,到是也做了不少事,建了不少厂,这点比那些只会说话不会做事的清流是好多了。(说实在的,这些清流实在不适合做大臣,建立议会让他们吵吵架,做做舆论监督就算了,偏偏让他们当官。)建立了北洋水师,淮军也渐渐成为了国防的主力。
  19世纪70年代,沙俄煽动新疆叛乱,这时以左宗棠与李鸿章之间发生了“疆防”和“海防”之争,在这点上要说李鸿章眼光过于短浅,一来沙俄本来就对我们的疆土跃跃欲试,已经四处点火了,假如放弃新疆,沙俄的胃口只会越来越大,当然海防也不能放弃,两者本来就相辅相成,李鸿章只重视一点实在偏颇的可以。二来放弃领土本来就是国家大忌,尤其是以财务作为借口,今日有新疆,明日就会有西藏,再后日就轮到东三省,只要有独立倾向的,在外国势力下都可以借用新疆之例独立,而各路爱国人士看到中央不管新疆,只怕会心灰意冷,中国只怕会四分五裂,李鸿章只重海防,实在不是明智的人所为,假如不是因为他看不到,那就是担忧害怕沙俄的战力(以前的恐惧有后果了)却不知有实力才有外交。
  之后左宗棠于1875出征,稳定北疆,在1880年与沙俄的谈判中获得胜利,实在是振奋人心,之所以说同治中兴,很大程度是这些胜仗,须知,国家实力是靠对抗获得而不是谈判获得的,尤其对抗外国强敌,只有打疼了他们才能好好谈判,这点左宗棠比李鸿章更加明晰国际游戏准则。
  随便说说李鸿章的外交,李鸿章在外国的外交声誉是不错,但是这不等于他做的很好,外国人的标准并不能作为衡量的标准。(秦桧在金国人的外交声誉一定不错。)当然,按实话说,李鸿章虽然在外闹出了不少笑话,但是和外国交流还是不错的,这点不能否认。但是他还是不清楚外国的游戏准则(虽然他是当时比较了解外国的中国人),当时的国际准则一向是以实力为准则,弱肉强食,谈判以实力为准绳,而李鸿章一心迷信谈判,希望西方调停,实在是不了解真正的游戏准则。
  再后面就是中法战争了,这场谈判是由李鸿章主导的,说实在确实是一个糟糕的谈判,在海军覆灭陆军有利的情况下当然应该谈,但是那种情况确实是和战败了没区别。由此看李鸿章的谈判技巧确实不怎么样,比奥地利首相梅特涅和拿破仑时代的外交大臣塔列朗起来真是不可同日而语。而这种协议使得国内人心离散,军无斗志。(这点是近代政府很大的一个毛病,宁愿得罪国人也不敢得罪外人,而一般的国家都是以争取国内势力舆论为先,我们正好相反。)
  再之后的中日战争,左宗棠已死,作战谈判已经是李鸿章一手主导了。(慈僖光绪?他们不管是主和还是主战,最终还是要靠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和淮军去打。)这次就全面暴露了他的问题。
  首先,预测失败,假如他预先料到日本对我国有敌意,那就应该先发制人,在之前对日本发动攻击,或逼迫日本退让,至少也不能让日本登陆朝鲜,但是这些他都没有做到。(不要说什么侵略外国不好之类的事,打别人总比被别人打好,既然为了海防连新疆都敢提出来放弃,那还有什么不能做的呢。)所以这又是他的决策失误。
  再次,管理失败,洋务造了不少东西,但是最终却不敌日本,这不是银子的问题,李鸿章的北洋在外国存了不少银子这是事实,一方面要国家拨款,一方面建自己的小金库,实在不是一个有爱国之心的忠臣所应该做的,还有淮军和北洋水师,管理松懈,作战一溃千里,管理的李鸿章要负主要责任。既然承平日久,淮军出现暮气,就应该下令撤换主要带兵将领,担心兵权被夺就在内部提拔新人也可。(再说一句话,一支军队不打仗迟早会蜕变的,所以为了保证战斗力必须每十几年打一次仗,当然一般是选择小仗,在战斗中发现毛病和问题,以便解决,比如美国,他们的军队就在不断的作战中积累战斗经验,不打仗就希望军队有战斗力,那是不可能的。)战争的失败也等于是李鸿章的失败。
  最后,与日本谈判,这点说实在应该算不上李鸿章的错误,实力不济,战争失败所致,不过当时李鸿章遇刺,假如他此次乘势回国,利用此事掀起他擅长的外交干涉,那至少可以少赔一些,但是他还是滞留日本,贻误时机,这点看他的谈判技巧还是差了些,不过最终谈判结果到是不能怪他,毕竟是清廷做下的最终决定,并非李鸿章之过。(日本军进逼京城,清廷害怕了。)
  中日之战绝对有李鸿章的责任,当然最终的失败也不能全怪他,假如当时西太后和光绪能作出坚持的决策,日本的国力也支持不下去了,(当时各国已经准备介入,假如能支持一段时间,日本无法支持下去,虽然当时有很大的牺牲,但是日后的危害就小了。)而且李鸿章毕竟是汉人,不受清朝绝对的信任。(说句题外话,这也与清朝本身是少数民族政权有关,清朝一直对汉族官员防范有加,假如是一个满族大臣有才能执掌朝政,那只要解决权力斗争,但是假如是汉族大臣,那就要百般限制了,权力之争外还要有满汉之分,汉族官员很难得到完全的信任。假如真信任李鸿章,也不会扶植与他对抗的清流了。满清毕竟是少数,想控制人口大多数的汉族实在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所以满清遇到强大的外敌,也不敢联合国内力量携手对抗,而是内防汉,外防夷。有时更是宁与外人,不予家奴。这样更加激化民族矛盾,当时太平天国假如以复汉尊儒为口号,满清也难以镇压下去,至于辛亥革命,民族起义的味道更浓于民主革命。)
  中日之战后,李鸿章为逃避国人谴责,暂时归隐。(虽然李鸿章确实有错,但是要说将全部的败因归于他是不公平的,毕竟最终战败和签约是由西太后光绪决定的,准确的说,西太后光绪就象足协,李鸿章就象主教练,主教练无能,足协也无能。那中国战败是必然的。)
  直到百日维新前后又被启用,当时他曾经向维新派示好,但是维新派却不理睬于他。(维新派也只是一群没有政治经验的傲气书生,尤其是康有为,实在是有违“圣人”之誉,既无经验,又无胆魄,更无文人之风骨,比起他的学生们远远不如。)
  后来八国联军侵华,李鸿章策划“东南互保”,要说没错也没错,毕竟这确实是唯一的办法,张之洞等官员也都支持这个决定。(不过中央的决策地方官员如此藐视,这个国家基本已经完了)当时据说本来张之洞策划假如光绪和西太后死,那就成为共和国,李鸿章为总统,(这样看李鸿章在地方官员中的威信还是很高的,不过这也是为了谈判方便)假若这样,到是提前帝制结束了,不过中国分裂也是很可能的,北方尤其是新疆西藏地区很可能就此被分出去。不过这终究没成为现实。再之后谈判就没什么好说的了,那样的情况下也只有如此了。
  再最后就是《中俄密约》(俄国指定李鸿章出席,看来李鸿章已经成为外交代表的形象了,大概是决定只有李鸿章订的约才会履行吧,不过这样的形象对中国实在没什么好处,外交谈判本来就不应该讲究什么信誉,而应该是利益为先。)这次条约李鸿章爆出受贿之事,不过实在看不出快死的他还为什么贪图这点小钱,谜题难解,故放在一边。
  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