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军魂-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贤侄,朕听从你的主意,在战事平息后,即委以金春秋、金庾信、阏川以官职,让他们到长安任职,朕希望金胜曼能自请除国,请求内附,过两天朕会与她商谈一番!”李世民说这些话的时候已经换了一副严肃的表情。
“陛下,臣觉得我大军可以以将出征倭国为由,驻重兵于新罗境内,进一步威压新罗,这样万一新罗国内有事,那也可以做出反应!”李业诩又提议道。
新罗一直听服于大唐,若强行除其国,肯定会引起新罗国内不少人的反对,若是新罗王自愿请求除国内附,那意义可是完全的不一样了,金春秋、金庾信、阏川这三人被委以高官,到长安任职的话,那新罗国内已经没有强势人物,若此时我大军进驻新罗,在其国都金城也驻以重兵的话,那一段时间后,新罗局势必定完全被我控制,失去权臣支持的金胜曼,唯有我大唐令是从的份了。
让金春秋、金庾信、阏川到长安任职,这三人很可能都是不愿意的,但皇帝与我十数万大军都在平壤,同样身处平壤的这新罗国内三大重臣没有选择的自由和余地,想必金胜曼也是不会反对的。
“唔,新罗的事朕会再考虑一番,!”李世民对李业诩如此一番说话,也很是赞同,又问道,“此番倭国竟然敢派兵援助百济,并与我大军打了几场战,朕甚恼之,明年一定要将倭国也征服!”
“陛下,倭人自不量力,妄想在熊津江口将我大军全歼,只是我水师船高炮猛,倭人是自送死,但倭人的狼子野心可见一斑,他们是想取代我大唐,控制辽东地…”
“正是如此,这口气,朕是不可忍,!”李世民脸上腾起一些杀气,但一下就没了,“贤侄,你在熊津呆的时间长了,对这一带情况熟悉,我大军如何出征倭国,你也与朕说说!”
“是,陛下!”李业诩站起身,走到挂在帐中的地图前,指着半岛南面那片地及倭国道,“陛下,从地势上来讲,从新罗南部出海,攻击倭国,那是距离最近的,臣以为,我大军在这一带战事结束后,即集大军南下,在入冬前抵达金城到金海京一带驻防,待来年春后,趁着北风,可征伐倭国!我大军尽快进入新罗境内,如此可使我军在冬天时候做好出征前准备,并可在我大军驻扎新罗境内时,将新罗的事也处理好…”
李业诩只从地图上看,就知道金海京即是后世的釜山,那是一个非常好的港口,征伐小日本那片地方,从釜山附近出发是最近的,海峡中间的那个对马岛还可以做休整。
李世民也站起了身,走到地图前,顺着李业诩的手势看着。
李世民看了会,又沉思了片刻,点头道:“言之有理!”
李业诩指着地图继续说道:“陛下,此是对马国,对马国人口不多,但一直听令于倭王,臣觉得,我大军可以先一步占领对马国,作为我大军的中间休整地。金海京离对马国只有一百五十里余地,我顺风快船一天即可抵达,据我们所探的情报,岛上面并没有倭人的驻军,只有一些当地百姓,不过万余人,及打鱼的渔民,占之应该非常的简单。待占领对马国后,我水师战船即可从此处进倭内海,直抵其京师,倭水师大部在百济时候已经被我歼灭,临时征召的战力肯定不强,据臣所观察,在百济境内与我遭遇的倭国军队,战力非常的低下,与高丽、百济军队都想去甚远,臣认为,击灭倭国应该难度不大…”
“而且,据臣在熊津时收到的最新情报,倭国内生乱,掌握国内势力的苏我氏家族被灭,倭王皇极被废黜,其他大臣拥立名为轻的一个王子为‘孝德天皇’,倭王孝德与另一位王子不合,不得不迁都至难波,难波在靠近海处,我大军在这一片海区登陆,可以直接对难波发动攻击!只是近段时间没有新的情报送来,臣不知倭国内最近情况如何了…”
难波即后来的大阪,位于海边,对于我渡海作战的大军来说,只要安全抵达难波外海,那攻破难波并非难事,更不要说现在倭国内生乱,国力大减,正是攻取的最佳时候!!
“听你一番说,朕明白了,如何攻取倭国,朕会再思考一番,过几日朕会有诏命下达!”对李业诩如此一番说辞,李世民并没立即表态什么。
第四卷 军魂 第二百三十一章 平壤城下阅兵
第二日,战果统计也出来了,我方联军在攻城中共计伤亡三千五百余人,其中阵亡者近一千人,多以在攻城时打头阵的新罗军队及扶余隆所领的原百济仆从军为主。
守城的高丽军队被歼七千余人,余部尽被俘。
被俘的高丽军士都被集中安置在平壤城外,他们中的许多人将随着凯旋的大军回到关内,作为战俘处以劳役,最终被安置到江南、岭南一带,逐渐被同化。
在我大唐攻城时候投诚的高丽军士,在作一定改编后,置于我大军所领之下,一部将协助守卫城池,另一部还将参加接下来征战倭国的战事。
平壤城内外的防务都置于唐军之下,内城由羽林军及李道宗领着一部负责,外城的防务由李世绩所部担负。城内的守卫军队约三万人,其他都驻防在城外。
无论是新罗军队,还是扶余隆所领的仆从军,及改编的高丽军队,都在城外驻扎,扶余隆、金胜曼、金春秋、金庾信、阏川等主要人儿,却是住在城内,以便随时听候皇帝的召见,他们住处的守卫虽然还是他们自己的人马,但数量不多的军士,也基本是个象征性的作用。
虽然这样的安排让金春秋等人有些不舒服,但唐军各部也都如此安排,原百济王扶余隆也是如此,作为新罗王的金胜曼也没意见,金春秋等人也只得遵命。
平壤城内外的战事全部结束,清理工作完成后,李世民也马上召集各高级别人员商议军务。
随皇帝亲征的大臣,各部的领兵将领,新罗王金胜曼及属下,任熊津大都督府副大都督的扶余隆和他的几名手下,一些投诚的高丽高官及将领,还有高藏的长子,被李世民选出来准备当作高丽方面傀儡统治者的高男福也一道出席。
李世民已经宣布除高藏辽东郡王、高丽王,将辽东郡王之职授予高男福。
这个战时御前会议在原高丽王宫举行,虽然高丽王宫气势与面积无法与太极宫及还未修建完成的大明宫相比,但殿内的装饰也是不差了,比李世民一路行来,经过的那些地方都好上很多,看着殿上站着满满当当、神情各异的人,李世民心情大悦。
“诸位爱卿,朕没想到,今日在离长安数千里地的平壤行宫内,与各位商议事情,!”李世民转着眼看了看王宫内的景物,“朕希望再过一些时日,能在长安与各位爱卿商议国事…”
李世民一开口,就把高丽王宫说成了他的行宫,让那些高丽的降臣有些惊愕,这个原先他们高丽群臣商议国事的地方,一下子就变成了大唐皇帝的行宫,心理上还有些接受不了,只是没有人敢出言指责。
“兵者,凶器也!朕何尝想举兵征辽东,!”李世民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看着场内那些原高丽、百济及新罗的属臣说道,“朕一直希望辽东无战事,各蕃国相安无事,但事不如人愿,扶余义慈与高藏、泉盖苏文妄起兵事,与新罗相互攻伐,朕心急如焚,曾数次派使者劝慰,让他们止兵戈,以免百姓遭战乱之害。无奈扶余义慈与高藏都不听从朕的劝告,一意孤行,以致天人共怒,朕不得不派大军进入辽东,以息兵事,还辽东一个安和的环境,造福于此地的万千百姓。如今祸首已伏罪,战事也将平息,朕希望从今后,辽东在我大唐直接的治理下,能不再起纷争,让百姓安居乐业,朕想此也是在场各位都愿意看到的…”
听李世民如此说,站在殿下的李业诩有些想笑,不愧是脸皮厚的皇帝,这么一番话,竟然说得如此有气势,让人听着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李业诩也微转头,想看看殿下的原高丽、百济及新罗属臣们是如何应对的。
“陛下,臣之父王被小人蒙蔽,以致做出让陛下震怒之事,臣也为我父王请罪,还望陛下宽恕!”听李世民如此说,扶余隆忙站了出来,颤声说道,“臣及治下臣民,愿世代为大唐子民,唯陛下号令是从!”
扶余隆说完后,看年纪不到二十岁的高男福也马上站出来说道:“陛下,臣的父王被莫离支泉盖苏文蛊惑,妄以螳臂之力以抗天威,终是自食其恶果,父王已经悔罪,愿听从陛下之号令,臣希望陛下能不追及父王之责,臣及治下百姓皆愿尊陛下之令行事,世代做大唐子民!”
扶余隆与高男福如此知趣,让李世民尽情大悦,眯着眼看着一脸迷茫之色的新罗王金胜曼,像是等待金胜曼的表态。
金胜曼被场上气势所迫,有些心神不宁,再听到扶余隆及高男福如此说,知道自己也肯定要表述一番效忠的话,但又不知道该如何讲。
金胜曼略一犹豫,也站了再来,“陛下,新罗也愿尊从大唐上国皇帝令,世代为大唐蕃国…”
在站出来前,金胜曼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李业诩,像是希望能从李业诩那时得到一些暗示,只是李业诩面无表情,没有任何表示,连眼睛都没看她。
听金胜曼如此说,金春秋、金庾信等人略略松了口气,还好这位女王没有如扶余隆、高男福一般说愿作大唐子民。
李世民对金胜曼此番说辞并没什么意外,只是眯着眼看了一会金胜曼,又看看没有任何表情的李业诩,脸上的笑容仍在,“诸卿如此说,朕甚是欣慰,如此辽东方可无战事,百姓才不会再遭战乱祸害…”李世民说着站起了身,看着殿内所有的人道,“我大唐兵威震天下,朕想让辽东郡王、带方郡王、乐浪郡王看看我大唐将士的风姿,因此决定,三日后,在平壤城下举行阅兵式…”
听到李世民如此说,一直听着话没有什么表示的李业诩终于露出一些笑意,这是他向李世民提议的,目的是想以军威镇住这些已经归服或者还不愿意归降的原高丽、百济及新罗的君臣。
……………………………
三天后,阳光明媚的早晨,平壤南门城头上,站着密集的人。
皇帝李世民率领群臣在这里举行盛大的阅兵式。
阅兵式在平壤城南门外平坦的河岸边举行,参加受阅的军队是李世诩部下的由李业嗣所领的第一近卫师,程处默的第三近卫师,李子和的第六近卫师,还有水师一部共约两万五千余人。
浿水道行军大总管李业诩作为此次阅兵仪式的总指挥。
参加受阅的将士们还是一身战时衣,虽然有些破旧了,但更显出战时的本色来。
巳时正,在欢快的乐曲声中,阅兵式正式开始。
作为阅兵总指挥的李业诩身着崭新锃亮的明光铠,带着两名护卫,策马来到城门楼下,等候皇帝从城内出来。
乐曲声暂停,数万将士鸦雀无声,李业诩在马上向带着一群侍卫走出城门楼的李世民行了礼,大声地报告道:“陛下,受阅将士已经做好准备,请您检阅!”
李世民还了一礼,策马前行,李业诩也跟随在李世民的身后。
乐队奏起激昂的《秦王破阵乐》,数万徒步和骑在马上的将士注视着李世民一行策马行来,在皇帝行至面前时,所在队列的将士们都举刀行礼,整齐划一,并以震天的“大唐万胜!”来回应皇帝的问候。
皇帝一圈检阅下来,带着满意的神情回到城门楼上,李业诩也跟随着李世民登上城楼。
阅兵重头戏,分列式开始。
乐队所奏的乐曲变成了雄壮的大唐军队军歌《大唐军魂》。
李业诩和薛仁贵、裴行俭两将行在最前面,带领第一近卫师的将士,率先通过平壤南门,他们是徒步行进的方队,以五十人为一列,二十列为一个方阵,共五个方阵。
将士们虽然只是在这几天进行了突击的队列训练,但出征前几年的训练下来,这些基本功都还没有忘记,经过几天的适应性训练,队列也是有模有样了。
随着乐曲的节奏,将士们踩着整齐的步伐,举着长枪,以非常严整的队列,似一堵墙般行来,排山倒海的气势,让城墙上那些没见到过这样行进队列的原高丽、百济、新罗属臣们惊讶不已。
待队列行到城门前,齐步走的队列又变成了正步走,数千双穿着马靴的脚蹬踏在地上,发出震撼人心的整齐节奏,让城头上的人心似都跟着这节奏跳动,而随着正步走的步伐,将士们手中的枪斜刺向上,整齐地举了起来,在阳光的照射下举成一片闪着寒光的枪林。
这样的场面让那些归降的属臣们更是惊叹不已,一些人眼珠子都快蹦出眼眶来了,特别是那些领过兵的降将,一支军队如此的气势,他们还从来没有见过。
将士们踢着正步走过城门楼位置,才收起枪,步伐也改成齐步走。
随后是程处默所领的第三近卫师马步方队过来,数千骑军将士,也是以五百人左右为一个方阵,策着马,以整齐的队列行进,同样,手中的马刀也举成一片让人眼睛看着生疼的刀林。
后面是拖着火炮的数千名军士过来,这些让人望而生畏的武器,许多人已经领教过他们的威力了,看到唐军中有如此数量的火炮,城上观看的那些归降的属臣们脸上的表情很是生动,惊异、畏惧、膜拜都有,金春秋等人更是面色惨白,他们如何会不知道皇帝举行阅兵式的意思。
领过兵的人都知道,行进间有如此严整的队列,整齐划一的动作,那表明这支军队号令是非常的严明,进退间也会是如此的整齐,唐军战力的强大,可见一斑。
更不要说还有如此多威力巨大的武器。
大唐军队军力如此出众,谁想与大唐作对,都要掂量再三了…
第四卷 军魂 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东大都护府的设立
阅兵式展现出来的大唐军队气势震服了高丽、百济那些归降的高官及将领,他们震撼之下深受打击,在作战时候他们已经领教过大唐军队不一般的战力,还有武器的威力,如今再看到皇帝在平壤城下公开的武力展示,也可以说是对他们的一种公开威吓,谁还敢不听服?
所有归降的人员在气势上更是矮了一截。
新罗国内的几个重臣,金春秋、金庾信、阏川等人则心如死灰,从他们所见识到过唐军攻坚及歼灭战能力上,还有如今阅兵式上所看到的,让这些曾领过兵的高级将领们知道,凭他们自己手中的力量,想对大唐说不,那是螳臂挡车,若与大唐对抗,只能是以卵击石。
金春秋几个已经明白,随大唐军队攻至平壤,并受唐军将领节度,是他们做出最愚蠢的决定,虽然说他们手上还有数万军队,但在十多万大唐军队的包围下,他们几个连谋划什么举动的想法都没有,他们都知道,若大唐皇帝令下来,他们几个不遵从号令的话,下场和高藏、扶余义慈一般,只有被当作战俘带到长安去,接受长安百姓的围观指点和羞辱的份。
新罗王金胜曼已经多次见识过唐军军队的战力,及这些军士在纪律方面让人无法想象的严明,此时见到阅兵式上这般情景,并没多少意外,倒是对李业诩又多了份崇敬,因为她从李世民口中得知,训练出如此军队的,正是李业诩。
…………………
接下来的日子,李世民不断地召集群臣和众将议事,只是没有了扶余隆等归降人员及金胜曼和他属臣的份了,李世民和群臣抓紧商议战后辽东及平壤一带、熊津周边事务的治理方案,还有内迁战场上俘虏人员的事务,及扶余义慈、高藏等人的去向问题,他要急于回京了。
在对这些问题的处理上,李业诩的主意与李世绩、李道宗等人意见出现了较大的分歧。
李世绩在向李世民提议时,是建议大量迁移这片地上的百姓入内地,特别是男丁,使得这片地上人口大幅地减少,没有再作乱的根本,这样可以免除出现动乱的可能,并将治理的任务交给扶余隆及高男福等人,不向他们收取赋税,驻军仍保留,但军需仍由朝廷从内地拔运。
李业诩的建议是立即宣布在原高丽、百济境内设立都护府,委任都护、都督治理,下面那些州县的官员大部还是留用原来那些人员中愿意为我大唐做事的人,同时劝服那些前朝时候因故留在高丽境内,已经娶妻生子的继续留在这里,并委以一部分人官职,再委任一批内地官员到这些新占的地方任职,对这些地方的治理采用给予政策上和税赋的一定政策优惠,但赋税必须收取,这是表明我大唐统治的一种手段,再以驻军的威压,慢慢地将这些新占地方实治。
驻军的各项支出除一部分由朝廷拔及外,大部还是就地解决,与安西、安北一样,让军队实行军事屯田,各州县在免减几年赋税后,即正常征收,并强行推广汉习和汉话、汉字,让他们对大唐的认同度增高。
在如何处置新罗的问题上,诸臣间的意见又是五花八门,杨师道等人建议还是以现在的方式对待之,仍保留新罗王及原来的臣僚体系,只对我大唐称臣、纳贡即可,而李业诩则强烈地建议李世民趁新罗国内这些最有权势的人员在平壤之际,令他们大部到长安为官,架空金胜曼,再对金胜曼施加影响,促使其自请命除国,将其纳入我大唐治下,并将其军队也收编。
李世绩、李道宗等人则对李业诩的建议有赞同又有反对,他们觉得如此强势地除新罗国,实有些趁火打劫的味道,新罗出兵助我大唐平定百济、高丽,而我大唐则要除其国,会让新罗国内臣民都不服。
再讨论如何对付反叛大唐并与高丽一道与我作战的一些靺鞨部落时,除了李业诩、苏定芳等人建议派一部军队进入靺鞨部落境内进行直接的威吓外,其他朝臣们都是建议朝臣派大臣慰抚,我大唐经历了这么多的战事,还要在来年出征倭,实不宜与北面人口虽然不多,但占地极大的靺鞨各部落开战。
所有的问题讨论的都很激烈,一些问题甚至多人发生争论,李业诩也曾与杨师道、尉迟恭,甚至与李世绩等人都发生争执,最后李世民都烦了,令这些重臣们不要再争论,如何处置待他好好考虑一番后再做出决定。
但在一些事上安排上,还是让众人嗅出了点味。
李世民命令尉迟恭所领的羽林军将士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