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33章

大唐军魂-第33章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开始,队员们都习惯几个人或者一小队扎堆走在一块,走着人就挤到了一起去了。而特战队员进行中,一堆人走在一块是大忌,若碰到敌方伏击,那小小的特战队,总共不多的几名成员,可能就全部损失掉了。
  李业诩让队员们行军时交替掩护,散兵状,以战斗或者撤退队形行进,利用不同地势,用各种方法侦察前方情况,学习相互间如何联络,中间休息或者露营时如何设置明哨和暗哨,如何把营地伪装起来。
  在大山里面行进时,又教队员们怎么分辨有毒和可以食用的植物;如何观察植物和动物的足迹、粪便等痕迹来找水;怎么进行野外取水;怎么看动物行进的路径,用足印、边上树枝草丛上留下的毛发、排泄物等发现动作的踪迹,如何制作陷阱,选择设制陷阱的地点和捕捉猎物的技巧;若随身携带的武器丢失,怎样就地取材制作野外生存工具,比如弓箭、梭镖等,用这些工具来捕食,所带的干粮尽量不食用,以野外采集和捕获的食物为主。幸好这时候野生动物还挺多,一些队员原先是猎户出身,捕获的野兽竟然都吃不完。
  还教队员们如何看地形,比如身处这座山头前面和后面那座山看不到的地方是什么地形,不用爬过去,找个位置观察树木生长,还有附近的植被分布情况就基本可以了解了。
  行进中学习丛林、草地潜伏,教队员们用各种伪装技巧,利用周边的树木、灌木、藤蔓、草等植物,把自己伪装起来,融入周边环境中,长时间潜伏不动,观察目标。
  经过训练场内和山地间多次练习,队员的潜伏伪装技巧已经比较成功,在近外也基本不会被发现,到后来,甚至走到旁边,不仔细观察也发现不了。
  但队员们也说,用全部注意力观察目标,时间长了,肌肉僵硬,视线模糊,很容易疲劳。
  “让你们不动还真的什么东西都不动?!每个人一动不动一个姿势保持着,用不了多久就会全身疲劳,注意力下降。所以,你们记住,并不是身体什么地方都不动,还是适当地动一下,但是要动的有技巧。你们可以慢慢地收紧肌肉、放松,再收缩放松,如此反复,可以增加血液的流动性,减轻疲劳…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久了,视线也会模糊,会疲劳,这时候就转动眼珠,放松眼睛压力,耳朵听听四周的声音,合理分配自己的注意力…”
  “还有天气炎热和异常寒冷情况下的伪装潜伏,不要想着多热、多冷。调整自己的呼吸,适当地收紧放松肌肉增加血液循环,自然就会感觉凉爽了。还有以前也曾讲过的,抖动收紧肌肉保暖,如此这样,你们可要记住。”李业诩做着示范。
  队员们也疑惑,这些东西为何要在不同时候分别讲,即使一些相似的东西也分开来讲,而不是一次性就讲完。
  李业诩则说,技巧多了,一次说完,谁都不能全部记得住,且容易相互混淆在一起,要学一点就要熟记并掌握。
  在训练队员潜伏能力的同时,还训练队员的心理耐受力。任何一名队员都有被单独关监禁的经历。没有理由,就把一名队员拿下,单独关在一间没有窗户,没有灯光的房间,全黑的环境下把队员们关了一到两天,考察训练队员的心理承受能力。队员们经过近半年的残酷训练下来,心里耐受力都是非常出色的,大部分人从里面出来后都精神状态不错,有的人甚至把在里面的这长段时间当作休养的机会,美美地睡上一阵,出来后精神、体力状况更佳。但也有三名队员,因为弄不清为何原因被关,从里面出来后,精神恍忽,神智有些异常,遗憾地被淘汰出去。
  特战队只剩下的四十二名队员。
  训练营边上原先几个破旧的观察哨都已经修复回去,李业诩也让队员们在晚间驻守在不同的哨房内,起初由他率领几位主官及亲卫在夜间攻击哨房,后来也让各小队的队员们相互模拟搜索、摸哨位、攻击。刚开始队员们的哨位设置不合理,明哨和暗哨只象摆设,有时因训练后疲乏到晚间竟各自都睡着了,偷袭方常把哨位的上队员缴械制服,甚至哨房内的队员也一窝端。经过几次,队员们都学的精了,设置了各异的明暗哨,攻击方的成功率直线下降。
  一段时间下来,队员们的格斗技巧进步神速,很多队员都可以和李业诩走上几招甚至几十招,只是力度、攻击点选择、动作连惯性方面还有些欠缺。
  而攀爬训练更出色,利用攀登索,不只是训练用的城墙和边上的山头能轻松上下,连训练营边上那个瀑布的悬崖也能快速上下折返。到后来,即使不用攀登索,徒手攀爬能力也是非常出色了。
  一身紧身的作战训练衣,一把马刀,匕首、短刀、三棱刺各一把,一架小弩弓,五十支小弩箭,这是队员们标准的配备,各小队还有一架特制的弩弓。
  各种兵器的练习,对于这些队员来说,确实是小菜一碟。队员们都非常喜爱这些武器,特别是那容易上手且方便携带的小弩弓,有标准点,射击精确,使用方便。
  也有文化方面的学习。挑选的队员基本上都是能识字的,李业诩教队员们用笔或者能画出颜色的东西记下各种场面下周围的环境情况,用字条记录命令或者用特殊代号传送情报。还有绘画,从绘制简单的图画开始,到后来要求队员用随身携带的作画工具,能快速地画下临时侦察的情况。连陈雷这个本不识字的粗汉,以自己顽强的毅力,认得了很多常用的字,学会了绘画,用字条传递的命令现在也基本能看懂。
  李业诩更是加大每个小队成员间战术相互配合的练习,以每个人不同的特长,分配各小队的成员,互补组合。
  更有爱国主义和忠诚度方面的教育,方法有些类似后世传销的模式…
  以后,一个小队,就是一支可以单独执行任务的行动单位…
  --------
  终南山宗圣宫,一位翩翩少年带着两名仆从走进了后殿。
  小道童流云一脸神秘地把他们迎入殿内,关上房门。
  来者正是李业诩和李成、李万。
  李业诩利用训练间歇时间,已经好几次到宗圣宫来了,和孙思邈一起研究用硝石、硫磺、木炭,**。李业诩把配方告诉孙思邈,然后希望这个老妖道能有时间去研制一番。
  刚开始孙思邈对研制火药很有兴趣,带着几个徒弟亲自调配。没想到这老道知道研究出来会爆炸的东西可以用来杀人时,竟是一口回绝了李业诩的请求,不愿再来做试验,让李业诩很郁闷。
  而对此最感兴趣的,还是流云这个小道童,可能是少年求知的心性使然吧,对新鲜事物都抱着好奇心,也可能这个少年小道空的发闲,竟然瞒着他的师父孙思邈,和几个师兄弟偷偷地试验,孙思邈虽然知道,但也没加以阻击。
  “李公子,你来看看这个,”流云一脸神秘地拿出一罐东西。
  李业诩打开一看,竟是有抑制不住的激动,这黑色粉墨状的东西像极了黑火药,只是颗粒大小不匀而已。
  “流云小师父,你可曾试验过此物?”李业诩问道!
  “是的,”流云点点头,同样是一脸激动。
  “那我们找个地方试试…”
  几个人来到殿外山上,流云把黑色药粉倒在一个碗里,拿着一支点燃的香,凑上去点燃,黑药发出“滋滋”的声音,冒出火光燃烧着,并有噼啪的爆炸声,一会儿火光没了,剩下一堆黑炭样的东西。
  李成和李万目瞪口呆,李业诩却有些失望。
  “流云小师父,这东西烧起来不完全,杂质太多,都没有什么威力,”李业诩看着一脸自豪等着他夸奖的流云道,“这几样东西的比例还需要调整。”
  刚刚一脸喜悦的流云变得有些沮丧。
  李业诩明白,定是硝石里面所含的硝酸盐纯度不足,配制出来的火药有效成分不够,燃烧不完全,也就没什么威力。
  李业诩又和流云细细地讨论了各种成分如何研磨,如何淬练硝石,如何烘制,如何调配,叮嘱其加大硝石的量,再试验,并烘制出比较多的量来。
  李业诩思吋着,这危险的活儿还是交给别人去完成好,万一出点什么差错自己玩完就太不划算了,且自己忙着训练也没时间。这些大小道士天天在忙着炼丹的事儿,折腾这些东西比自己有经验,就让他们去做好了。待火药研制成功,由火药**时,再自己出马。
  刚刚有些泄气的流云脸上又满是兴奋,也不管李业诩几个,自个跑走了…
  第二卷 磨剑 第三十七章 寿辰(上)
  贞观四年十月二十六日,正是李靖六十大寿的日子。
  而在八月二十二日,李世民已经正式下旨以兵部尚书李靖为尚书省右仆射。
  无论李靖再低调、隐忍,这两大喜事加在一起,不庆贺都不行。
  府上早些天就张罗着给李靖庆祝寿辰了,也下帖邀请了一些李靖故交旧友、同僚部下。
  李靖派遣心腹亲卫李林到训练营传唤,让李业诩早些回府。
  ----------------------------
  代国公府,张灯结彩,一派喜庆景象,连府里的家仆们都换了一身崭新的衣服。
  李业诩进了府门到前厅时,却惊奇地看到父亲李德謇和另一位面貌相仿的青年男子在里面,两人模样和气质都非常的相象,儒雅风流,清秀英俊,有些方外人士的风骨。
  管家李安也在一旁。
  刚是午后,府上还没什么庆贺的客人到来。
  “孩儿见过父亲,”李业诩上去恭恭敬敬地对自己的父亲行了个礼,猜想边上那位就是自己未见过,只是听说过云游四方去的叔叔了。
  李德謇看着李业诩竟是一脸的慈爱,与上次见到时那副漠然的神情大相径庭,指着边上的青年男子对李业诩说,“翼儿,来见过你叔父”。
  “见过叔父,”李业诩也依样行了礼,对这位叔叔可是一点印象都没有,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一会得逮住李业嗣问问。
  叔父只是微微点点头,算是见过礼了。
  苏定芳也和李靖的这两位儿子行了礼。
  “少爷,老爷子在书房等着,嘱你回来后先去见见他,”管家李安走到李业诩身边轻声说道。
  “翼儿,你先去见见你祖父吧,他和你有要事相商,”李德謇也对李业诩说。
  李业诩知道李靖让他早些回府,定是有事要询问,对父亲和叔叔说道,“父亲,叔父,孩儿告退,先去见见祖父。”
  李靖在书房里写字,看到两人进来,忙搁下笔。
  “翼儿,定芳,坐,”待李业诩和苏定芳行了礼后,李靖乐呵呵地说道。
  “祖父,孙儿都差点忘记了您的寿辰了,”如果不是家人来通知,李业诩还真不知道今天是李靖的生日。
  “老夫本不愿张扬,原只想府内摆上几桌酒席,家里人热闹一下,没想到皇上也知道我的寿辰,前些天在朝会里当着众臣的面提起,还赏赐了礼物,这下,所有朝臣都知道了,也要来讨杯酒喝,”虽然嘴上这么说,李靖的神情可是大好,看来,这人啊都有虚荣心,特别这种大寿的日子,有人祝福更是开心,李靖也不例外。
  “恩师,烈忙于训练,都没来得及准备上一份寿礼,”苏定芳更是惭愧,回来匆忙间,都没想到送李靖什么好礼物,寻思着一会上街买去。
  “定芳,莫客气,心意到就行了,老夫知道你现在忙于练兵,怎么会介意,”李靖抚着胡须笑呵呵道,并神秘地对苏定芳说,“一会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恩师,”苏定芳有些惊诧…
  “翼儿,定芳,你们讲讲现在训练的情况。”
  李业诩把这段时间以来的训练情况仔仔细细地讲了一遍,苏定芳在边上补充了一些。
  李靖听了不住地点头,也问了一些细节的问题,李业诩都一一作答。
  “祖父,孙儿还想制备一些滑雪用具,”李业诩说完训练情况,从怀里取出几张图纸,交给李靖。
  “这是何物?滑雪用?”李靖指点图纸上画的滑雪板、雪撬等东西问道。
  “是的,”李业诩给李靖详细讲了这滑雪用具的用处,“下雪天,在雪中骑马行进速度不快,可以弃马用此滑雪板,行进速度更快,还可以用狗或者马匹拉着雪撬跑,载物或者载人。”
  十月底的长安天气已经有些冷意,想想离下雪的日子也不会太远了。李业诩准备把滑雪的技巧教给队员们,雪地中行进,方便快捷。
  “好,待老夫禀报皇上后,再嘱咐工部立即按你的要求制作生产。”
  “多谢祖父,孙儿还有一事相求。”
  “何事?”
  “队员不经过实战的训练,无法形成战斗力,以后的训练,必须要以训练与实兵对抗相结合,这是孙儿设定的训练计划,”李业诩把稍后几个月的实战训练方案交给李靖,并详细讲解,要李靖上呈给皇上。
  “唔,翼儿,这事老夫会告知皇上,还得照会兵部侍郎,”李靖看了训练计划后,脸上满是惊讶地说道,“你在计划里提的也太大胆了,不过,我想皇上会同意的,”
  李靖升任右仆射后,还没有新的兵部尚书到任,兵部现在主管工作的是兵部侍郎。
  “孙儿想,没有经过如此演练,不可能很快形成战斗力的。”
  “老夫明白,我也觉得可行,只是会惹恼军中那些领兵将领…待老夫先禀报皇上,由皇上来定夺吧。”
  “孙儿明白!”
  “定芳,你的家人我已经差人接过来了,前些天刚刚到,现住在后园,”李靖含笑地看着苏定芳,“等过了年,老夫给你买个好园子。”
  “真的?!恩师,”苏定芳大喜过望,竟然露出少有的激动,“烈不知道如何感激恩师。”
  “你先去看看吧,”李靖朝苏定芳示意道。
  “恩师,那我去了,”苏定芳站起身施了礼后,像只兔子一样敏捷地跳起来跑走了。
  “祖父,您这是?!”李业诩吃惊于李靖如此的举动。
  “定芳家眷在翼州,老夫怕他有所牵挂,所以差人去接了来。”
  看不出,李靖笼络人心还是挺有一手的,难怪苏定芳一辈子会对李靖忠心耿耿。
  “祖父,我想问您,”李业诩竟是有些害羞的样子。
  李靖看着欲言又止的李业诩道:“翼儿,是不是想问郑家的事?”
  “是!”
  “这事成了,”李靖看上去乐呵呵的,“你母亲亲自上们说亲,郑父德通看老夫这份薄面,也知道你与郑仁泰相熟,且郑家闺女也挺喜欢你,就应允了这门亲事,你母亲啊,准备过些天挑了好日子就去把亲事定下来。一会你母亲会与你细说的…”李靖眯着看了看李业诩,“那郑府虽在朝中并无声势,郑仁泰也只是中下级军官,但郑家出自荥阳郑氏,也是世阀大家,郑家闺女还是你自己看上的姑娘,我也相信你的眼光…老夫我呀,也同意了,哈哈!”李靖抚着胡须笑哈哈道。
  “多谢祖父,”李业诩心里也是乐开花的感觉。郑家美人儿,你终逃不出我的手掌心,本公子就要实现自己的诺言了,过些日子就要把你擒在身下了…
  “你父亲这些日子啊,回家次数也多了,老夫也有些纳闷,还有你叔父,总算有些孝心,没忘记老夫的生辰,”李靖说到自己的两个儿子,不再像以前那般咬牙切齿的痛恨了,“一会你去换身衣服,也到门口去迎接客人吧,今日来的人大多是跟随老夫打过仗的军中武将,还有一些朝中重臣,你也熟识一下,以后在军中行事也可方便。”
  “是,祖父,那孙儿先去了!”
  李业诩施礼告退后,飞快地跑来自己的小园,在满脸喜色的云儿服侍下更换了衣服。
  李业诩走出园门,想了一下,转身往母亲房去。
  园子边,隐隐看到李成站着,边上还有一位看似是府中的丫环。
  李业诩走了过去,对着警觉地转过身的忠仆问道,“李成,你…”
  却看到和李成在一起的是四儿,不知道在说着什么。
  李成和四儿明显被吓了一跳。
  “少爷,我过来找您,刚好遇上四儿,”不愧经过长久训练,李成稍稍的慌乱后,马上定下神来,没忘记来找李业诩的使命,“少爷,夫人使我来唤您,恪王爷来了。”
  “少爷,”四儿赶忙上来,欲跪下行礼。
  “行了,行了,不要多礼,”李业诩转身想走,“对了,四儿,你现在做什么活?!”
  “回少爷的话,奴婢现在到夫人房中听使唤,”四儿细声说道,一张脸有些红。
  “李成,你陪四儿再聊会儿,我去了,”李业诩一脸诡秘的笑意…
  “少爷,我…”李业诩身后传来李成有些无奈的声音。
  ----------------------
  到前厅时,帅帅的李恪正朝自己小园这边过来,一双眼睛却东张西望,似在找什么来着。看到李业诩过来,全然不顾自己完美的王爷形象遭到破坏,小跑着过来。
  “业诩兄,知道你今日回来,恪特意早些来了,”李恪又来拉李业诩的手,并有些神秘地说道,“今日我可代表我父皇来给你祖父祝寿的啊…”
  “是你自己讨来的差使吧?!”李业诩一眼就看穿李恪的把戏。
  “业诩兄,恪可是好久没见你了,才向父皇央求的,”李恪像个怨妇一样唠唠叨叨,“我可是又有好多不明白的地方想问你…”
  “行,行,一会再说吧…”李业诩拉过李恪的手,“走吧!”
  这时管家李安过来,招呼李恪道,“蜀王殿下,请您进去用茶!”
  李业诩陪着李恪进了前厅,却发觉李靖和祖母张氏,母亲王氏都在前厅了。
  “殿下,请这边用茶,”李靖亲自上来招呼,对这位李世民的代表,还是要表示必要的尊敬。
  李恪则是一脸苦相,本来还想早些来,找李业诩探讨一番兵法和枪法,当下也只得乖乖地坐下和李靖吹牛打屁。过了一会李靖另去招呼客人时,李恪才逮住机会问李业诩一些不明白的事儿。
  稍后李业诩和自己的父亲、叔父在府门口迎接客人,接近傍晚,来的客人多起来了,朝中有名望的大臣都接连来了,李府内外开始人声鼎沸。
  边上的管家李安悄悄地告诉李业诩来者何人。来的大部分都是朝中身居高位的官员和武将,李业诩站在父亲和叔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