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打工皇帝唐骏 >

第3章

打工皇帝唐骏-第3章

小说: 打工皇帝唐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淖恃豆臼且患医鹑谛畔⒎窆荆湟滴穹治嚼啵阂焕嗍俏笠悼突Ш屯蹲收咛峁┎凭畔⒎瘢灰焕嗍俏突峁┘际踅饩龇桨浮L瓶タ粗械氖遣凭畔⒎瘢焊郯淖恃妒枪谧钤缣峁┙鹑谛畔⒎竦钠笠抵唬谐哪甑慕鹑谑菘饪⒔ㄉ栌胱ㄒ到鹑谛畔⒎窬椤@昧煜鹊腎T和互联网技术,港澳资讯为证券、基金、期货、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高等院校、企业、个人投资者及媒体提供金融数据、资讯、分析研究以及金融信息管理服务。他举例:海通证券就是港澳资讯的客户。唐骏介绍:港澳资讯具有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颁发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港澳资讯财经信息服务主要的服务对象是证券分析师、专业金融人员。港澳资讯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购买所有上市公司信息,集成到后台。证券分析师、专业金融人员通过港澳资讯提供的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就能方便地查阅这些信息。唐骏形象的举例:以为证券公司服务的“灵通F10”为例,大户室的客户坐在电脑前,选定自己准备买入的工商银行,按F10键,所有与工商银行有关的资讯,包括专业的分析都会显示出来供股民参考。并不只在电脑终端上能显示上述资讯,在由港澳资讯提供的pos机终端上同样可以查阅。未来,还可以在手机上、电视上查阅这些信息。现在的资讯还仅以文字形式显现,未来可能是适时图像,也可能是专家视频解说。现在的资讯还只提供给专业的证券从业人员使用,未来会提供给所有投资者,供他们参考。一如现在的Bloomberg。唐骏一句话道破本质:港澳资讯的未来是个媒体。唐骏帮助新华都并购港澳资讯已经运作一年有余。2007年中期,中银国际通过上海产权交易中心公开转让港澳资讯60%的股权,新华都联合了其他投资者,以2000万元左右的价格竞购到了这部分股权;紧接着,又以约700万元的价格收购了钱龙软件大股东所持有的约20%的股权,从而实现了对港澳资讯的绝对控股。此次新华都将再次向港澳资讯注资1亿元人民币,完成对港澳资讯的收购后,新华都集团将持有港澳资讯1706万股,占比。作者采访获悉:截至2007年底,港澳资讯净资产2888万元,实现净利润425万元。中国式Bloomberg港澳资讯是个媒体,唐骏给港澳资讯的定位是中国的Bloomberg。Bloomberg的创始人是迈克尔·布隆博格,他也是现任纽约市市长(至2010年到期),Bloomberg旗下的产品与服务包括布隆博格股票终端机、布隆博格新闻社(彭博新闻社)、布隆博格电视台、布隆博格网站等。80年代初,布隆博格是纽约华尔街大宗股票交易市场一名明星雇员。他热爱这份工作,但让他伤心的是,他被自己热爱的公司解雇了。
  被解雇后布隆博格创办了Bloomberg资讯社,Bloomberg资讯社取得的成功不是一般人能企及的,因为从某种意义说,Bloomberg资讯社改变了纽约市场华尔街的生态,当然也改变了他以前的同事,华尔街上的那些大宗股票交易市场的雇员,他们时时刻刻都在使用Bloomberg的产品,接受Bloomberg的服务。Bloomberg旗下传媒在美国影响巨大。2001年参选纽约市市长时,布隆博格公然宣称,他不接受政治捐款与公众基金作为竞选资金,完全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情。布隆博格通过旗下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系统狂拉选票。2001年11月1日,布隆博格战胜所有竞争对手成为纽约市第108任市长,旗下传媒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成功当选纽约市长后,身价超过50亿美元的他又宣称:每年只领取1美元工资,免费为市民服务。此外,他还坐地铁上班,赚足了全球人的眼球。布隆博格赚钱从政两不误,目前bloomberg的收入已经超过路透社。在唐骏看来,港澳资讯现在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已经初具Bloomberg雏形。港澳资讯作为中国领先的、最全面、最准确的金融信息数据库,内容涵盖了股票、基金、期货、债券、保险、外汇和黄金等金融品种,以及宏观经济指标、行业数据、财经信息和市场分析评论等内容。还有“灵通F10”,作为上市公司基本资料的精华缩影,在证券市场“灵通F10”已经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灵通F10”提供海量、准确、精炼的数据、丰富有深度的研究报告,客观地揭示上市公司基本面,是各类投资者了解中国证券市场、进行价值投资决策不可或缺的有力助手。还有“度量衡金融终端”,它是集金融财经资讯和机构研报、投资评级与业绩预测统计、数据浏览与挖掘、专业统计和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即时金融服务平台,是投资机构、金融研究所、金融监管部门、财经媒体、上市公司等进行资讯浏览和金融分析的理想工具。还有One To One平台、财经短信数据库及邮件数据库……唐骏看来,港澳资讯要做的努力是整合更多信息,开发更多平台,让这些信息在手机、电脑、电视、POS机等各种终端上显示。当然,显视的形式可能是文字的,也可能是视频的,还可能是文字与视频结合的,不仅有适时信息,还有专家在线适时分析。布隆博格在 1998 年说,他去世后将在《纽约时报》上拥有“一份很长的讣告”。唐骏没有布隆博格那么张扬,但他说过的一句话让人记忆犹新:继陈天桥之后,我要打造下一个中国首富。在盛大失落的梦想接受采访的过程中,唐骏不断地重复着一句话:港澳资讯是个媒体。唐骏以前也说过类似这样的话。2004年,盛大刚刚上市,唐骏也曾对陈天桥说过:盛大的未来是个媒体。为了实现这个媒体梦,盛大发动了对新浪的偷袭,发动了令业界震惊的“盒子计划”。但唐骏在盛大未能完成媒体梦,他离开盛大后曾对作者说过:“如果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当初陈天桥没有接受我的计划。”唐骏给陈天桥的计划是这样的,雅虎以10 亿美元入股盛大,一起收购新浪。计划出炉后,盛大与雅虎坐到谈判桌上,一方是陈天桥与唐骏,另一方面是雅虎创始人杨致远,条款在2005 年3 月已全面谈好。但陈天桥在签字这一刻犹豫了,让陈天桥犹豫的是,“如果盛大与新浪合并后,业绩不符预期,那么雅虎在3 年以后可以拥有对盛大的控股权。”陈天桥觉得这一项很刺目。创立盛大,陈天桥历尽艰辛,怎么可以冒险一搏,放弃盛大?因此,他最终否决了这个提案。与陈天桥不一样,马云后来选择了放手一搏,并最终获得了成功。如果这一计划实施,就不会有如今雅虎和阿里巴巴的合作。新浪抛出“毒丸计划”后,雅虎是主动找上门的。当时唐骏已经和雅虎在前面谈好,雅虎以10 亿美元注入盛大,并由盛大收购雅虎中国。巨额资金注入后,盛大完全可以收购新浪。这个计划完成后,唐骏心目中的“盛大是个媒体”的梦想或许会成为现实。目前,唐骏与盛大的“两年锁定期”还会影响他从事互联网媒体业务:两年内,唐骏不得从事与盛大业务相冲突的业务。这是唐骏自己给自己的锁定,因为盛大并没有从事互联网媒体业。也就是,港澳资讯网站可能会在两年后推出,但其他领域的推进则将大张旗鼓地进行。在新华都,找回在盛大失落的梦想不是唐骏唯一的责任。他来到新华都,已经做完了三件事情,运作紫金矿业上市,运作新华都购物上市,收购港澳资讯,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整合新华都旗下IT资源。港澳资讯除了为企业客户和投资者提供财经信息服务外,还为客户提供技术解决方案,这部分业务可能划入新华都信息科技。接下来的任务是布局十大产业。唐骏承诺,两年内,帮助新华都布局十大产业。在收购港澳资讯后,新华都将在百货、超市、地产、工程、矿产、旅游、IT、投资等十大领域布局。唐骏以10亿元天价转会曾引起业界质疑。他当时这样解释:自己一定会给新华都带来10倍于10亿元的价值。当时这句话不为人理解,现在唐骏正逐步通过自己的行动展示这句话背后隐含的意义。
  四、职业经理人现状
  Signing bonus唐骏加盟新华都,是中国首个“Signing bonus”成功案例。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IT产业迅速发展,急需传统行业的商业智慧,其中包括企业的运营、管理、战略定位、资本运作等各个方面的经验。IT行业作为一个快速成长的新兴行业,这样的管理人才处于紧缺状态。当时美国的环境并不利于传统商业智慧向IT产业流动。当时的美国传统行业,工作很稳定,薪金很高,很多高管都工作五年甚至十年,未来几年的收入可以预期,而IT行业风险大,许多公司在几年之后就烟消云散,也并不比传统行业(比如食品、零售、石油等行业)有钱,为控制成本,这也使得其薪资不见得比传统行业高。互联网企业大潮兴起之后,IT行业这种人才紧缺状况、这种商业智慧的饥渴状态更为明显。为了引进传统商业智慧,美国的IT企业及互联网企业最初采取了两种制度:一是在工资上尽量向传统企业看齐,二是建立了期权制度。因为IT企业成长迅速,期权会在短期内迅速升值,企业高管能在期内迅速致富。但对于传统行业那些保守的职业经理人来说,期权制度对他们并不具有吸引力:期权的兑现有许多限制,其中包括兑现时间,期内必须达到预期的业绩,如果达不到预期,则什么都得不到。为了让更多的职业经理人进入IT行业特别是互联网行业,硅谷产生了职业经理人转会制度,这个制度被称为“Signing bonus”,意指签约之后这笔钱(或干股)就归属职业经理人,而没有预售时间与预售业绩的限制。当时最著名的例子是IBM的郭士纳。1993年他从RJR纳贝斯克(一家做袋装食品的传统企业),来到IBM的转会费为500万美元,全部为IBM股票,这在当年,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另一个有名的例子是惠普总裁卡莉,其跳槽至惠普的转会费是3200万美元,全部为惠普股票。经过15年的发展,职业经理人制度已经成为一种通常的制度,不仅大公司的CEO受惠于这种制度,总监、部门主管也受惠于这种制度。谷歌(google)就是一个例子,李开复从微软跳槽到谷歌,出任大中华区CEO,其转会费为150万美元。作者采访获悉,150万美元为现金。对于李开复来说,钱并不多,李开复更看中其他方面:一是中国市场的发展,二是谷歌的潜力,三是他个人想回到中国。职业经理人转会制度与风投制度基本产生于同一时期,两者相辅相成。风投制度催生了网易、雅虎、谷歌、AOL等一批企业,职业经理人运用传统行业的商业智慧,特别是资本运作手段,做大了这些企业,为这些企业带了更多投资。在美国,第一波互联网泡沫有风投的作用,也有职业经理人的推波助澜,网易、雅虎、谷歌、AOL都是这样被做大的。职业经理人困境“Signing bonus”在中国成功,有利于中国商业智慧的流动,改善了职业经理人的命运。两者互为因果,职业经理人命运改善是因,商业智慧流动是果。改革开放30年,中国成功地引进了风投制度,但“Signing bonus”制度在中国还处于缺位状态。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过去10年,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职业经理人群落,他们大多来自传统行业,也有许多人来自IT行业。职业经理人的命运大多跌宕,离开“打工”的公司大多悲情。离开时,他们体验到的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痛。前用友CEO何经华较为典型。初识王文京,他们立志要将用友做成国际化的用友,做成中国的微软,要创造一段“比尔·盖茨与鲍尔默式”的佳话。当时用友向何经华承诺,年薪500万加部分期权。三年之后,何经华选择离职,工资拿到部分,期权却一分没有拿到。当年,何经华号称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没有料到其结局如此悲情。悲情出走只是一个结果,对于何经华而言,更痛苦的是三年之内为推行新政遭遇的重重阻力。为了推行用友国际化,何经华在用友内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这种改革并不被用友管理层认同,何经华的新政遭遇多方制约。职业经理人去了一家公司一般会有两种做法:一是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二是配合原来的管理团队进行渐变。不变是不可能的,没有突破,凭什么体现价值、拿高工资、兑换期权。何经华属于前者,唐骏在盛大属于后者。
  在没有转会制度保障的情况下,受伤的一方总是职业经理人,公司可以在任何时候让职业经理人离开。在过去数年内,孙振耀、杜家滨、何经华、符标榜等先后离职。有些人离职后又找到一个新平台继续辛苦,有些人则从此销声匿迹。唐骏认为:转会制度的关键是让职业经理人的利益得到了保障。有了转会费,公司得想办法让职业经理人发挥作用,如果随便让职业经理人离职,公司则会损失转会费。在这种保障下,职业经理人的意见会得到重视,能更好地实施自己的想法。除了转会费保证职业经理人利益,加速商业智慧的流动外,美国还以一种名为“职业经理人转会俱乐部”的组织加速商业智慧的流动。俱乐部具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成员主要是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相互之间可交流;二是俱乐部同时是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交流的平台,可以通过俱乐部对人才进行考察,弥补通常考察的不足;三是俱乐部建立人才需求库与人才信息库,定期发布信息。中国尽管已经形成了职业经理人群落,但俱乐部却仍未形成。唐骏觉得,在中国,职业经理人还是弱势,强势的是企业。在国外不是这样,美国的一个软件工程师跳槽,可以得到“Signing bonus”,但在中国几乎不可能。唐骏说自己为什么是标杆?因为他希望有一天,中国的职业经理人甚至软件工程师,都可以享受到这种转会费。年轻的退休者中国职业经理人制度不健全,造就了许多年轻的退休者,孙振耀是其中的典型。2007年5月31日,孙振耀从惠普全球副总裁、惠普中国总裁的位置上退休,时年52岁。当时还是微软大中华区CEO的陈永正评价说:“他还很年轻,有许多事情可以做。” 现在,辗转近一年之后,孙振耀才出任海辉国际董事长,那是一家并不知名的软件外包公司。1982年加入惠普的孙振耀保持着两项令他自己骄傲的纪录——在惠普工作25年,是中国惠普任职时间最长的总裁(5年)。对于孙振耀的离职,中国惠普新闻发言人表示,孙振耀已加入“惠普提前退休计划”,此外没有其他原因。但在一部分惠普员工看来,孙振耀的退休与他和惠普CEO赫德之间的战略判断、管理风格以及个人性格差异有关。赫德注重数字和成本控制,风格儒雅、注重企业文化的孙振耀与此不符。赫德在惠普内部强化“左派”战略,主线偏向个人消费电子业务,比如IPG、PSG业务。而孙振耀主要擅长在“右派”领域,偏向企业级业务TSG,对“左派”业务并不擅长。同时,赫德正在推行“结果责任”的内部考评机制,比较务虚的孙振耀以及TSG在这方面缺乏亮点。赫德认为惠普的对手是戴尔、联想,孙振耀认为惠普的对手是IBM、微软,这是两人在惠普未来战略选择上的分歧。“最重要的是,对于中国区在惠普全球架构中的地位如何设定,两人也发生了分歧。”一位惠普的知情员工称,赫德认为惠普总部应加强对惠普中国的控制,而孙振耀则相反,认为应该给惠普中国更大的授权。“以前,中国市场是发展中市场,与美国迥然不同,惠普总部对中国的情况不了解,因此总部容忍孙振耀在任职期间将‘惠普中国’更名为‘中国惠普’;而现在,总部认为中国已经是一个成熟市场,在中国和在美国遇到的是同一批竞争对手,中国区毋须再搞特殊化。”上述惠普员工介绍说。“美国总部想要我回美国工作。”孙振耀5月份离职时告诉作者,“但考虑到美国工作更忙,更没有时间学习和与家人相聚,所以最后放弃了总部给的这个机会。”孙振耀寻找新工作并不顺利,辗转将近一年,才最终出任海辉国际董事长。事实上,孙振耀在海辉并不负责具体事务。孙振耀任惠普中国总裁时,任海辉国际董事,出任董事长,只是代表董事会与管理层进行沟通。这对于孙振耀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离开惠普之后的一年,孙振耀迷上了学开飞机。“9·11”事件后,美国收紧了对飞行学校为外国人提供驾驶训练的管制,但看来并没有影响孙振耀享受他的新爱好。“眼下还没有买飞机的计划,只是觉得开飞机很有挑战性,就学着玩一下。”2007年11月14日,孙振耀在北京描述自己的退休生活时说,“在惠普时太忙,好多好玩的事没时间去做,现在有了。”
  孙振耀当时发给作者的名片显示,孙当时隶属于一家名为“企业管理之道”的咨询公司,同时担任多家美国和中国公司的顾问。“以前当总裁,必须天天决策,做选择题,像考生;现在当顾问,是给高管们出题,让他们回答,像考官。”孙振耀描述自己的顾问生活说。孙振耀离开惠普时,已经52岁,其经验与精力,均处于人生的顶峰,可谓风华正茂,他一定不想将开飞机当成自己未来生活的全部。那些远去的背影孙振耀的离去,让人想起了更多消失的熟悉面孔。在2007年4月下旬的博鳌亚洲论坛的晚宴上,作者发现了不大起眼夹杂于人群中的周伟焜。他和大家一道坐大巴回住地,陪同在身边的是一位多年知交。“现在不管具体事务了,比较闲,来博鳌没有什么事,只是来看看。”周伟焜对作者说。以前,有着中国IT教父之称的周伟焜出现在博鳌亚洲论坛时,不会是这个样子。那时,周伟焜的身上有众多符号意义:人才本土化,外企CEO常青树、创新型文化等。尽管2007年年初才离开IBM大中华区CEO的位置,但这些符号似乎已经与他无关。现年61岁的周伟焜在IBM工作了40年,有“IBM的活化石”之称,曾目睹了IBM70~80年代在大型机时代的辉煌和在PC业的崛起、90年代初的衰败,以及接下来的10年逆转。1995年郭士纳空降IBM后起用重臣汤普森。接下来的5年里,IBM全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