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20章

唯一战胜国-第20章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李世霖着手准备李诗婧出嫁的嫁妆,李家现在的财力大不如前,不过十几万银元还是拿得出手的。
  ……
  7月26日,夏钧在西乡大办酒宴,当天迎亲的是一个十几辆轿车组成的车队,这些轿车都是夏钧从平台上兑换的。
  也不是太高档的轿车,也就是30年代的那种,一辆只要500点积分,夏钧手上积分多,这点小积分一点不心疼。
  夏钧此时很注意收敛,婚礼肯定要拍照的,他要是换个奔驰宝马出来,日后怎么解释?那些历史学家会怎么看?
  夏钧自然不希望被人看出自己身上有兑换平台,至于那些施工机械,那没办法了,直接吹自己叔叔在某国制造了许多先进的工程车辆……反正先糊弄着,以后再把屁股擦干净就行了。
  婚礼还是按照中国的婚礼习俗来办,只是把轿子换成了轿车。
  ——————
  第二更到!感谢ABCTOA同学的打赏!
  第一卷 第五十一章 幸福生活
  感谢虾米吃大鲨的打赏,鞠躬!
  ————
  婚宴地点选在水西,与清军的大战结束后,夏钧将行政中心搬到了水西,水西这边有大量的地皮,而且地形十分平坦。
  水西那边没有经过开发,是一片农用地,有足够的土地可以规划,把行政中心选在那里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过了桥就是县城。
  不过建安这边确实并不适合作为一个长久的行政中心,未来肯定还要搬,最好是搬到江浙地区,那里更适合。
  夏钧的新家也布置好了,是一个小别墅,直接从系统中兑换来的那种可以搬运的别墅,这种别墅在后世的美国很常见,美国佬搬家很多都是连房子一起搬。
  别墅虽然不大,不过里面却是十分整洁明亮,同时各种生活设施齐全。
  这是自己以后的家,夏钧自然是很用心的布置。
  夏钧与李诗婧的婚宴请了很多人,几乎每个宣布自治的乡镇都有派代表参加,建州大学的师生全都请了。这场婚礼办得风风光光,夏钧倒是不是很在意,只是别亏待了女人就行。
  李盛国也从英国匆匆赶回家,见到这个姐夫一面,印象很深刻,这姐夫只比他大一岁,和姐姐同岁,动静之中带着一种军人的风格。这让李盛国对这个姐夫有些崇拜,他在国外接触过先进思想,对夏钧能在闽西北武装自治很是认同。
  李诗婧出嫁时,李世霖给的嫁妆很多,银元就给了十五万,其他金银首饰一堆,李诗婧的丫鬟梅儿也一起送了过来,成了夏钧的通房丫鬟。
  这通房丫鬟自然不是随便找的,这可是精心挑选而出。
  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儿嫁到夫家后虽然是正妻,但难免要和那些小妾争宠,还不如找个相貌好的通房丫鬟帮村着,免得吃了亏。
  ……
  拜过堂,李诗婧就被送洞房里去了,夏钧则在外面应酬,酒倒没怎么喝,也没人敢硬要他喝。
  应酬到了晚上,夏钧把人都送走后,哼着小调走进了洞房。
  洞房内装了白炽灯,因此很是明亮。
  来到李诗婧身边,轻轻掀开她的盖头,宛如天仙般的面容出现在夏钧眼前,抱得美人归,夏钧心中自然是微微得意,对着李诗婧的朱唇便亲了下去。
  李诗婧有些害羞,闪闪躲躲的。夏钧环手一抱,将李诗婧抱到了床上,直接推倒~!
  “夫君,把灯关了。”
  “不关。”
  “我要关嘛!”
  “怕什么,黑漆漆的有什么好!”
  “啊!不要,好痒……”
  ……
  第二天早晨,夏钧怀中抱着熟睡的美人,那魔鬼般的身材绝对是诱惑之极,于是再次不安份了起来,且是非常的不安份。
  不过看到床上的点点血迹,夏钧还是忍了下来。
  轻轻爬起床,让梅儿把早餐端进来。
  这丫头才15岁,长得很水灵,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楚楚可怜的容貌,让人见了很有保护欲。
  不过这小美女的身材貌似正发育中,身材还不是很丰满,看上去像个青涩的苹果,如果好好打扮下就更漂亮了,夏钧心想过两天给李诗婧和梅儿换身军装算了,那可是制服,也方便出入。
  早餐是梅儿很用心做的竹荪炖鸡,闻上去香极了。
  “姑爷,先梳洗一吧!”梅儿放下端盘,对夏钧说道。
  “好啊!”夏钧微笑着道,梅儿连忙跑出去端了盆水回来,动作十分温柔的给夏钧洗脸,夏钧心里爽到没边,娶一个还送一个,不就等于是买一送一嘛!
  难道这就是老爷的生活吗?真是万恶的封建社会!
  夏钧一边唾弃着这个黑暗的社会,另一边却享受着梅儿的服侍,心里偷着乐。
  一会,李诗婧也醒了,虽然昨晚坦诚相见,看见夏钧一脸笑意的目光,还是羞得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红霞。
  这家伙坏死了,竟让人家……
  李诗婧想到昨晚的一幕幕,更是羞得不行。
  “小懒猫,还不起床啊!”夏钧来到床边,伸手将李诗婧抱了起来,“夫君帮你梳洗一下。”
  “姑爷你会帮女孩子梳洗吗?”梅儿笑道。
  “正在学。”
  “那我试试。”李诗婧笑道,夏钧随即很认真的给李诗婧梳洗,不过事实证明,他完全不会。
  最复杂就的头式了,夏钧弄了半天反而把头发弄乱了,梅儿很熟练的就把一个漂亮的头式弄好了。
  吃饭时,夏钧很体贴的喂着李诗婧,‘受伤’的女人需要抚慰啊!
  “姑爷真体贴呢!”梅儿看了夸道。
  “那自然。”夏钧回了一句,关切的对李诗婧问道:“小婧,还疼不疼?”
  这一问,李诗婧直接掐上了夏钧腰上的软肉,然后转了半圈,娇嗔道:“就是这种感觉,你说疼不疼。”
  夏钧疼得直咧嘴,算我问错了!
  夏钧婚后的生活十分幸福,起居有人李诗婧和梅儿两人照顾,还可以一起商量事务,更能一起谈谈心,说说情话,做做运动。
  让夏钧心中的孤单、空旷一扫而空。
  ————
  票票有吗?
  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工业布局
  第二更到,感谢‘好寂寞啊’‘凤凰’两位同学的打赏。
  还有那十几张1。2万的崔更票看得小菜很有压力,明天晚上尝试着爆发下吧!
  最近章节字数缩水,不是小菜偷懒,反正到下榜之前,20万字会更满的。
  另外再次感谢下兄弟们,新书榜已经上升到第三了,下周的日子估计不太好过,好多大婶发新书,稀里糊涂就赶上神战了,够让人郁闷的。
  ————
  建安县水西,这片满是庄稼的地方,此时已经被征用了五分之一的地皮,一座坚固的临时浮桥在与清军作战之前就修好了。
  一群施工人员正在建新的大桥,这座桥被规划成宽八米,承重150吨,富余50吨,极限200吨。
  这座桥直接从平台上请工程队来修,绝对不存在任何偷工减料的可能,后世那些修工程的,经常把富余那一块给偷掉,有的甚至连标准都达不到,完全就是豆腐渣工程。
  各部门此时已经陆续搬迁到了水西,建州学校的校址也定在了水西,圈了一块500亩的地皮,后面还预留着500亩地。
  建州大学旁边就是各部门的大楼,这些大楼修得都比较简单,另外还将修了一个小区,提供给保安团各部门人员的家属居住。
  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区,不过在这个年代却不是很普通,不过小区还在建。
  李诗婧婚后除了照顾夏钧起居,同时也在帮夏钧打理财政,以及协助夏钧管理各工厂的运营。
  同时李诗婧还在建州大学任教,担任工商学院院长,和梅儿两人平时都是一身军装打扮,穿的是那种女兵的军官装,显得十分英气。
  夏钧已经贴出招募女兵的告示了,准备给李诗婧配一个排的女兵以保护她的安全,若不是考虑到一个排的排场已经很夸张了,夏钧甚至想弄一个连。
  同时扩军计划也在进行之中,这次扩军下来,保安团的兵力将增长到七千余人,渗透全闽将不是问题。
  扩张已经显得非常重要了,要想有煤矿、铁矿,就必须向南扩张,福建的煤铁还是比较多的,只是闽北很少。
  此时建州大学发展很快,师生已经增长到了一千二百人,由于采用的是传销模式的发展,每个月都有许多师生来到建州大学。
  扩军加上建州大学的师生人数增长,财政上虽然有农业上的收入顶着,暂时不是问题,但发展工业却需要资金,毕竟原材料一进口,一出口,资金回笼速度并不是那么快。
  当然夏钧也不放过从其他各省购买原材料。
  李家作为福建的大官商,在商场上很有人脉,此时李世霖作为夏钧的岳父,夏钧也把原材料采购的份额交给他,不过价钱必须公道他才认账,李世霖若是乱七八糟的乱搞,夏钧才不买他的帐。
  而刘锦山那边,最近资金还未回笼,显然一时没办法提供更多的原材料。
  刘锦山算是夏钧扶持的一个商人,不过他的起点比较低,所以还得给他一定时间的资本积累才能上得了台面。
  在原材料进口上,派去福州的采购小组接触到的那个英国佬最近从印度运来了5000吨棉花。
  直接把夏钧手上的银元掏空。
  纺织厂发展得最快,由于原料还比较充足,纺织厂几乎整天都在运转,成品的棉布价格却非常便宜。
  一尺棉布的批发价只卖0。12元,而洋布的批发价是0。2元,价钱如此便宜,以至于纺织厂的棉布迅速向福建各地蔓延。
  纺织厂的利润可谓是最大的,一个月可以盈利是50万银元。造纸厂的利润也不错,不过只造普通纸,利润也就那么多,夏钧想让造纸厂向高档纸转型,不过目前没有接轨国际市场。
  为了应对资金不足,以及原材料进口上的问题,夏钧连忙让小舅子成立‘建州银行’以吸纳民资金。
  一面派出部队武装押运棉布,并在纺织厂施行三班倒生产,尽快将仓库中的棉花转换成产品卖出去以回笼资金。棉布这种东西在本土卖就可以收拢资金了,同时可以冲击洋布占据的市场。
  同时夏钧成立了一个奔赴美国成立贸易公司的小组,小组由陈家毅带领,陈家毅刚从美国留学归来,读的是贸易学。
  这个贸易公司开办起来,就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进出口问题。
  同时让福州的采购小组继续联络那个叫‘爱德华’的英国佬,这个英国佬长期往返于中国——印度——英国三地的贸易。
  显然这个英国佬显然可以为他买到印度的原材料,印度的原材料可是非常丰富的。
  同时李诗婧还写了封信给耶鲁大学的一个好同学,向她开出了没月六百块银元的薪水,也就是300美元。
  一个美国士兵的薪水只有十几美元,300美元确实是非常高了。
  根据李诗婧介绍,她请的那个同学叫塔娜,对各国专利政策非常了解,可以请来专职到各国申请专利。
  夏钧现在要申请的专利很多,拉链、香烟过滤嘴、打火机等等,这些专利都是可以抢注的。
  这些专利自然是要抢光光。
  ……
  在布置贸易公司的同时,夏钧从兑换平台上直接请了两个工程队,修了两条公路。
  一条是从建安到宁德的,夏钧打算把宁德弄成一个走私港口,以降低商品出口的成本。
  一条是从建安到蒲城,蒲城到仙霞关的。出了仙霞关,就是浙江、江西、福建三省的交界地带了,这条公路建成,就可以将商品从陆路运往内地销售。
  仙霞关虽然没掌握在手上,不过公路可以从仙霞关边上凿隧道,到时候派一个连去驻守就行。
  由于修得比较高档,加上仙霞关那边要钻隧道,所以这两条公路直接花掉了夏钧100万点积分。
  加上之前杂七杂八的花费,夏钧手上还剩下520万点积分,7月的民心收入也快到了。
  ————
  兄弟们看完记得收藏、投票!
  第一卷 第五十三章 水利工程
  第一更到,今天晚上爆发,今天的票票,兄弟们看完别忘了。
  感谢wang英雄、贝儿丹娣、‘方甫合“、超级小样、YY我最牛、天域魔猿等同学的打赏!今天打赏的人好多,不知道有没漏名单,万分感谢!
  ————
  夏钧领地内的人口现在已经增长到了235万人,由于闽西北地区很多地方刚纳入行政,所以民心指数(平均值)降低到了3。1。
  因此7月份夏钧的民心收入是731万点积分,就上原先的520万点积分,夏钧手上有1251万点积分。
  夏钧也差不多知道了积分的购买力,1点积分的购买力大概就是后世的50块人民币,不过兑换那些先进的东西时面值会缩水,越先进的东西,缩水得越厉害。
  现在夏钧缺钱,军费、薪水、工钱方面的支出倒是能支撑,虽然夏钧在到处修基础设施,但纺织厂和造纸厂的利润加上打打土匪,打打土豪,也能支撑下来。
  但进口原材料需要资金周转。兑换平台上又没有白银、黄金兑换,必须用其他方法把积分换成钱。
  什么最赚钱?
  夏钧在兑换平台上竟然找到了假币印刷设备,那是一大堆的假币印刷设备,几乎当前所有纸币都被涵括进去了。
  这些假币印刷设备价钱有高有低,但总的来说都很贵。
  例如美元的印刷设备,一个年印刷1亿美元的造假设备,需要5000万点积分,一个印刷1亿日元的造假设备,需要1亿点积分(日元用的是银元,与中国的银元大概是1=1)。
  这个年代各国都不禁止金银的兑换,他们的钞票面值多于银元挂钩,称之为‘兑换券’,即凭借面额兑换相应的贵金属。
  只要夏钧能造出假币,就能搞到真金白银。
  这些造假设备不仅能赚到钱,而且还可以打击对方的经济,而兑换平台上兑换的造假设备,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缺点就是假钞一旦印多了,肯定会被发现。
  就算是纸面、油墨等等没有一丝差错,但编号上肯定会出问题,一旦让发行方察觉到,他们就会更换纸币,从而使设备成为一堆废铁。
  夏钧看完价格后感觉假币印刷并不如投资农场品实惠,因为系统中的哪些农产品品种最低级的只需要100万点积分就可以建造一个培育基地。
  假币其实只能作为一种攻击敌国经济的手段,但绝对不是常规手段。
  缺钱这档子事,银行应该能够解决。
  夏钧感觉应该加大民生上的投入,因为现在的民心指数只有3。1,离目前最高的6点还有点差距。
  于是开始继续加大民生建设,这个月能把整个闽西北的民心指数提高到5点最好。
  民心指数提到5,8月份的民心收入就会达到1125万点,同时再加上新增的行政地区的人口,8月获得的积分还会更高。
  而到了9月份,高产水稻投产后,民心指数就可以达到6。
  如何将民心提高到5,夏钧决定通过挥霍积分、宣传部下乡宣传、部队下乡资农等方式来全方位的提高。
  如何改善民生?那自然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给整个闽西北的居民拉上电,同时给他们铺设自来水管,让他们喝上干净、放心的自来水。
  这就涉及到水库、发电等工程。
  水电站、水库本身就是重合的,同时还可以灌溉、蓄洪、改善航道。
  水上航道当前是很重要的,这是一条重要的运输路线。
  近代,闽江是福建经济动脉,通过闽江运输的物资有大米、茶叶、木材、食盐以及其他物资,不计其数。从闽江上游各县运往福州货物称作下行货,有米、茶、木材、竹、纸、糖、笋干、香菇、莲子、中药材、樟脑、桐油、生漆、染料等,以米、茶叶、木材、竹为大宗。
  从福州输往闽江上游各县货物称作上行货,有食盐、洋布、棉纱、西药、百货、京果、铁器、五金、煤、煤油、纸烟、火柴等,其中以食盐为大宗。
  福州为省会所在地,人烟稠密,历来为缺粮区,所需米粮相当一部分由闽北产粮区供给,这种米粮称作溪米。在福州南台闽江码头下货,如果运输溪米的米船三日未到,市面米价则立即暴涨。
  据后世《光泽乡土志略》记载,光泽年产20余万石大米,其中有3万至4万石大米由闽江水道运销福州。据统计,闽北各地运往福州溪米,每年约计60万担,以闽江水系运米的麻雀船每艘平均装运100担计,每年约需6000艘麻雀船穿梭于闽江河流。
  建溪的航道只能通过三四吨的小帆船,也就是麻雀船。所以航道必须改善,这就得修水坝,起码得修到枯水期能通过30吨的机船,季节性运输可以通过50吨机船。
  夏钧打开兑换平台,在工程一栏里计算了一下。
  他要想达到让整个闽西北拉上电线,并实现整个闽西北的自来水供应,并将建溪的航道改善到可以通行30吨的机船,所需的工程、物资(水管、电线、变压设备等等),需要投资500万点积分。
  而且平台雇佣系统中的工程队仅能完成65%的施工量,例如拉电线,铺设水管这些方面都得夏钧自己找人施工。
  有投入才有回报,夏钧还是决定建设这个工程。
  而且这个工程一旦建成,夏钧可以拥有一条不错的航道,发电站还可以提供1000万千瓦时的电力。
  1000万度电,在二十世纪还不够一个城市的用电量,不过这年代居民也就点一个电灯,个人用不了多少电,所以还有大量富余电量供给工厂。
  而且夏钧还可以收电费,每个月都可以产生盈利,并且排挤掉煤油的市场,这年头人们大多点煤油照明,因为煤油相比蜡烛更便宜,而煤油大部分都是进口。
  1909~1911年这三年中,中国平均每年需要进口6。85173亿升煤油,石油寡头洛克菲勒家族成立的美孚公司为此大获其利。
  ————
  看完记得投票票!
  第一卷 第五十四章 剪辫风潮
  第二更到,晚上11点到12点之间会爆发最少四章!
  感谢YY我最牛、zhangzehui20两位同学的打赏,以及悟入魔道同学的3000字崔更。
  1。2万的崔更就不要再投了呀!今天爆发一下就超速非常多了,小菜也没存稿了耶!
  ————
  随后夏钧有兑换了1万辆拖拉机,同时兑换了十几万台打谷机,更是兑换了数百个大米加工厂的设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