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274章

唯一战胜国-第274章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进口,中华帝国此时不需要进口什么东西。
  只要是美国能造的, 中华帝国此时都能造。此时中华帝国重点是抢德国人的饭碗,德国人在机械制造业上有极大的优势,这也是未来中华帝国要抢占的领域。
  中华帝国的人口这么多,不能走向西方人那样的国家分工模式。
  后世的西方国家,除了美国比较全面以外,其他国家都有各自专长的产业,而美国一定程度上也依赖这些国家的专长产业,等于是进行了分工。
  中华帝国除了可以将轻工业分给其他联盟成员国,其他的高端制造业都要抓在手上,毕竟中华帝国的人口多。
  后世西方国家的那种分工,说白了就是国际资本的布局而已,对于国际资本来说,资本是没有国界的。
  对于中国资本来说,资本是存在国界的。
  当然,此时出口也是有利润的,起码能够增加国民就业岗位,增加国民收入。
  出口不是这次谈判的主要目的,这次谈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铺平下一次进攻苏联的道路。
  进攻苏联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游击队的问题,那么首先要改善新俄国在苏联人民眼中的形象。
  形象改变了,等进攻苏联之后,苏联人民也就不会进行强烈的抵抗。
  因此需要宣传俄国人民的生活是有多么多么的富裕,在物质上是有多么的充足。这需要依赖电影、电视等东西。
  苏联如果统一改革,那么苏俄停战是完全可以的。
  毕竟中华帝国此时也不想灭掉苏联,现在还太早。
  美国那边开始和苏联沟通起来,中华帝国则和新俄国沟通。
  夏钧忽悠尼古拉二世说,中华帝国内阁已经对维持巨大的军费开支非常不满了,同时现在后方补给线承受不了那么多兵员的后勤。因此暂时是不能向苏联进攻了。
  尼古拉二世超级郁闷,不过夏钧却是邀请他参观了中华帝国的核心军事技术,向尼古拉二世展示了一部分的先进军事技术,并向尼古拉二世许诺,二十年内中华帝国必然和俄国一起灭掉苏联,让俄国彻底收复失地。
  在多种手段下,尼古拉二世终于是被夏钧安抚了下去。
  尼古拉二世对于中华帝国展示出的先进军事技术十分震惊,但却也很不解的是,中华帝国现在的军事技术,完全有能力灭掉年苏联。
  夏钧则是把英美搬出来当挡箭牌。
  声称如果中国和俄国要彻底消灭苏联,那么在国际上将面临很重大的损失,英美不会坐视不管。
  中国此时还未做好全面开战的准备,然而一旦全面开战,中华帝国是必胜的。
  尼古拉二世为此不得不接受这个结果,再等十几二十年。
  不过却也十分的期待,中俄所代表的第三世界联盟和英美日这个联盟开战后的胜利,中华帝国展示的军事技术,给了他很强大的信心。
  当然,对于英美再次跳出来阻碍俄国统一,也让尼古拉二世恨得咬牙切齿。
  凭心而论,中华帝国过去做得的确很厚道了,不仅给俄国提供贷款上的帮助,而且还给俄国大量的援助,更承担了一部分对苏联作战的军费。
  中华帝国内阁有意见,尼古拉二世也是相信的。
  实际上中华帝国内阁并无意见,对苏联作战,中华帝国虽然为俄国承担了一部分军费,但实际上中华帝国没有做亏本买卖。
  中华帝国已经把势力扩张到了欧洲了,虽然名义上是俄国的,但实际上和中华帝国的没什么太大区别。
  双方首先没有关税,再则中华帝国的民族资本控制了俄国的资源。
  俄国虽然版图很大,但大多数都不适合居住,中华帝国看中的也就是那些丰富的资源,其他的无所谓。
  同时夏钧给尼古拉二世讲解了这次谈判,中华帝国提出的苏联改革条件,也都是为俄国着想的啊
  俄国应该感谢中华帝国。
  当然,成功不成功还得看美国如何给苏联做工作了。
  斯大林在接到这个美国递交过来的中俄联盟提出的改革要求时,十分的不情愿。
  但美国已经把丑话说在前头了。
  如果苏联不接受的话,美国将没有办法阻止中俄联盟明年发动彻底覆灭苏联的进攻。
  此时的苏联,等于是被中俄架了把刀在脖子上。
  美国爹虽然有点本事,但苏联毕竟不能什么也不干啊也不能光靠爹是吧那要坑爹的。如果苏联不配合,美国爹大可撒手不管。
  ————————
  昨天下大雨,所以没来城里……
  第一卷 第378章 杭州协议
  第378章 杭州协议
  苏联很快也加入到了这场谈判中,这场谈判很快变成了中、美、英、苏、俄五国的谈判,这五国之间的谈判,大体上也就是分为两大阵营,谈判的核心开始转为苏联如何改革的问题。
  谈判进展依旧很缓慢,苏联对于中俄提出的改革要求诸多不同意。
  不过这次中俄代表却是出奇的有耐心,一副丝毫不着急的模样,在会场里喝着茶,翘着脚,好似对谈判并不上心。
  或者说是有恃无恐。
  的确,此时的中俄确实是有恃无恐。
  急的是苏联,以及英美。
  主动权在中俄手上,反正拖吧拖到开春不达成协议的话,夏钧还真有可能进攻苏联,只是到时候灭不灭苏联再说。
  五国的谈判,也牵动着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面对崛起的中国,西方白种人世界普遍是排斥的。
  更有人叫嚣着,世界新一轮的*祸又要来临了。
  中国威胁论已经喧嚣尘上,在西方国家内部广为流传,也被很多白种人所认可。
  虽然说西方国家普遍支持中国威胁论,但此时也拿中国没有办法。
  此时中国已经经营得跟铁桶一般坚固,不管是军事上还是经济、政治等领域,都有绝对的主动权。
  中华帝国已经形成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体系。
  在这个世界体系内,中华帝国牢牢的掌控着话语权、决策权等方面。
  就算是此时中华帝国闭关锁国,也能发展得不比西方差。
  中华帝国并非一定需要依赖于出口,中国有自己的世界体系,有自己的市场,这个市场正在不断的壮大。
  在科技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建设是很简单的。
  加上财富没有向外部流失,因此中华帝国的这个世界体系内的成员国都在迅速的发展。
  谈判一度拖到了年末。
  1921年全年,中华帝国实现了国民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的关口,经济增长率达到了30。
  而美国的经济,国民总产值也不过900亿美元,美元此时是亚元汇率的两倍,总产值方面,美国在1921年已经比中华帝国低出100亿美元了。
  不过就总体经济来说,西方国家的经济与美国加在一起,就远超中华帝国了。
  虽然1921年中华帝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2000亿元的大关,但中华帝国在年末向社会公开的数据上显示,中华帝国的国民总产值只有1700亿,相比去年只增长了200亿。
  中华帝国却是开始藏拙了,以麻痹西方国家,让英美等国始终以为中华帝国的经济实力比不上他们。
  这个数据引起了国民的很大困惑。
  为什么今年的经济增长只有13了呢?往年一般做少都有3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是怎么回事?
  为此各媒体做出了分析和解释,说是欧战结束后,英美等国的资本重返国际市场,加上中华帝国军火出口上已经比原本减少了90以上,再加上出口开始不太景气,所以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了。
  不过各媒体又把西方国家帮出来做对比,认为在一般的发达国家,其经济增长率一般每年都不超过10,而中华帝国今年能够达到13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当然,这样的解释在英美等国家看来并非是这样的,但随后西方国家间谍从一个内部人士那里获知了内情。
  中华帝国去年经济增长速度缓慢,是因为华东集团连年将盈利抽调给政府使用,而中华帝国在很多工程建设上又亏本了,特别是将大量的钱投入到了对苏联的战争中去,因此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了。
  这个理由确实解释得通,毕竟中华帝国政府连年拿了华东集团那么多钱,华东集团作为一个垄断了中华帝国60经济的一个庞然大物,自然是没有办法进取的。
  同时中华帝国的福利太好,导致很多国民不愿意做事等等。
  美国通过间谍获知了一个消息,那就是中华帝国正打算在明年发起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总攻,意图一举摧毁苏联,从而使中华帝国从战争中抽离。
  美国政府为此即安心,又担忧。
  安心的是,中华帝国毕竟是一个没有经济发展经验的国家,而且福利太好,和美国竞争是显然竞争不了的,美国很快就能够将中国甩得远远的。
  担忧的则是苏联明年的命运,以中华帝国目前表现出来的决心,可能在明年确实要对苏联发动进攻。
  实际上,中华帝国在1921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2000亿亚元,同时国民福利虽然好,但实际上国民并未变懒不做事。
  再则,中华帝国在对苏联的战争中,虽然花了一些钱,但其实也不是伤筋动骨影响到发展的那种。
  此时中华帝国是可以印票子的,军费只要不是高到一定程度,都是不影响经济发展的。
  但藏拙是肯定要的,如果不藏拙的话,中国则会被很多国家看做是首要威胁,从而对中国太过提防。
  正如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为了引发世界大战,让国家萧条了十年,即引发了世界各国经济不景气,又给了其他国家向美国宣战的勇气,例如日本。
  如果有太强大的存在,那么其他国家可能会被压得不敢轻易发动战争。
  中华帝国此时已经开始制定出了一套全面的藏拙计划,每年除了用数据来骗人以外,还要各领域行业相配合。
  但正常的发展还是要继续。
  数据是会骗人的,但其他国家定然想不到的是,中华帝国竟然用更低的数据。
  一般的统治者,都是数据吹得越漂亮越好,是不断的唱红。而中华帝国此时是不断的唱黑。
  但为了不打击联盟成员国的士气,中华帝国在联盟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上却是大吹特吹。
  其他国家要想知道中华帝国真正的经济发展情况很难,毕竟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就算是实地考察,走了很多地区也看不到全局。
  要想看到全局的话,必须要有数据。
  而这个数据是被中华帝国全面改动的。
  这不是将数据汇总后进行改动,而是在数据汇总前就进行改动。
  这就导致了其他国家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以为中华帝国的经济发展始终落后于美国。
  而在国民平均收入上,中华帝国也做出了很多的手脚。
  今年的国民平均收入为260元,也就是130美元,之所以是这个数目,是减去税收,以及华东集团上缴的利润之后的结果。
  由于华东集团不算入其中,同时华东集团的盈利并非个人所有,而是大部分上缴国家了,因此不算个人。
  除了华东集团,中华帝国的贫富差距是很小的。因此这个260元的平均收入,水分并不大。
  同时这个平均收入,是把那些孩子都算进去的,直接用五亿人来算。
  最底层的国民,个人收入一般也都在80元左右,这还是内陆地区,内陆地区的钱更值钱,因此和沿海的居民收入,在饮食等方面的差距不大,在工业产品购买力上则有些差距。
  而在沿海地区,最底层的年收入普遍都在100元,这是最低工资了。
  当然,为了藏拙,中华帝国的民国平均收入在数据上被降低到了200元,正好符合国民总产值的数据。
  相比之下,美国的国民平均收入,则有300美元,是中华帝国的三倍。
  实际上此时的中华帝国在税收上依旧较低,相比之下美国则高得多。
  中华帝国此时在蓄养民力,所以税收依旧只维持在13左右,不过铸币税已经上升到了5,总的来说,中华帝国的税收加起来也就在18左右。
  看似两国的确差距很大,美国国民平均收入是中国的三倍,但中国因为人多,所以经济总量堆了上去。
  但实际上差距并没有那么大,就沿海地区来说,实际上生产力是不低于美国的,只是整体上劳动力成本不如美国来得高。
  这也造成了华东集团盈利很高,华东集团基本上每年的盈利都在50以上,华东集团的那部分盈利是算入国家收入部分了,不算如国民平均收入。
  如果按照正常的算法,要把夏钧的这个庞大收入算入的。美国就是没有把垄断银行家的盈利算入其中。
  按照美国的算法,中华帝国的国民平均收入的数据会高出许多。
  从数据上看,1921年中华帝国和美国的经济还是有些差距的,美国还是保持领先。
  只有中华帝国内部少数人知道,中华帝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越美国了,只是在人均上还未彻底上去。
  不过美国却知道一点,中华帝国在汽车、飞机等产业的生产规模是比美国还要巨大的,而且此时中华帝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家,人口又是世界第一,目前陆军规模也上升为世界第一。
  单比战争能力的话,美国是比不上中国的。
  那么明年中华帝国要彻底消灭苏联,是有可行性的,而且可行性极大。
  这也让美国产生了错觉,那就是同意中华帝国提出的停战条件,稳定住苏俄当面局面后,美国可以通过发展来将中国远远甩在后面。
  在1921年的中华帝国经济数据公布后,英美苏之间也迅速达成了一致的态度。
  苏联勉强答应了改革要求,苏联改革之后,不能再宣传敌视尼古拉二世的东西,同时允许俄国影片进入苏联播放。
  苏联的这种改革,属于一种文化上的入侵。
  俄国不需要向苏联内部输入反苏联的东西,只要输入一些表现俄国民众物质生活的影片就能够改变苏联人民心目中对俄国的印象。
  苏联也有对策,美国答应苏联,在物质上可以每年给苏联提供援助。
  但只要开了口,想堵住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就算是苏联有心理准备。文化上的入侵很多时候比军事上的入侵更为可怕。
  就如后世的中国,被美国文化疯狂入侵,导致产生了一批不知不觉就给美国佬当了走狗的人。
  不给美国当走狗的,美国佬给他钱,让他当走狗。
  还有一大批是不满现状,又不懂美国佬的真实本质,以为美国的社会如何如何好,因此无意识的就给美国佬当了走狗。
  只要宣传好了,未来苏联内部就会有一大堆的走狗出现。
  而且这些走狗不会认为自己是走狗,因为他们认为这是给尼古拉二世做事。
  尼古拉二世毕竟之前是俄国皇帝,此时很多苏联民众,还是一定程度上想念尼古拉二世的,特别是原来俄国的中上级阶层,现在都被打成穷光蛋了,最是盼望尼古拉二世能够反攻欧洲。
  五国的谈判,很快就进入了收尾阶段。
  英国付出了本土和殖民地的关税利益,美国付出了一部分的轻工业关税利益,而中华帝国获得了这些利益之后,促成了苏俄的内战停火,而苏联付出了改革的代价。
  至于英国提出的限制海军吨位的问题,中华帝国提都不提,最后达成的协议也没有这档子事了。
  五过代表团,在中国杭州达成了《杭州协议》,这是一条主协议,这一协议还延伸出了《中美英贸易协议》、《中美英南美共识》、《苏俄谅解协议》。
  在南美问题上,中华帝国并未太过坚持。
  中华帝国却也没有完全同意英美提出的要求,中华帝国依旧保持着对南美的第三世界联盟成员国输送军火和提供军事指导的权力。
  不过美国也有向南美国家提供军火、军事指导的权力,但双方在提供的军火数量以及种类上都有限制。同时在海军问题上,中华帝国和美国都不能为南美国家制造最先进的战列舰等等。
  等于说,中华帝国和美国在南美问题上,进行一种公平竞争。
  对于美国来说,南美洲虽然是后花园,但这个后花园中只要不崛起一个能够以军事力量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就可以了。
  中国虽然可以继续向南美洲国家输出军火,但先进军火都被限制,那么南美的第三世界成员国也就无法在军事上对美国产生威胁。
  只要这样,就足够了。
  美国只要保持内部的关税保护政策,再加上透支消费的泡沫经济发展模式,就能够很快将中国甩得老远。
  想法确实是很美好的,以美国当前得到情报来说,这条道路理论上确实是可行的。只是现实却是与想法差出了十万八千里。
  英国却是不甘海军限制问题搁浅,虽然在这次杭州协议上没有达成目的,但却不代表英国已经放弃了。
  英国在《杭州协议》中做出的让步,自然是美国埋单,英国不会平白无故的让出利益,必须由美国来承担这一部分的损失。
  美国为此将每年3000万英镑的贷款利息,降低到了1000万英镑,算是弥补了英国的损失。
  美国看似出了很多利益,但实际上美国却没有损失什么利益。
  对于一个随时可以把别人的钱骗走的骗子来说,暂时不骗你,只是让你肥一点在去骗,最终这些钱还是骗子的。
  按照这个协议中得到的利益,英国只要在1935就能够把欠美国的债务还清。
  至于英国与中国的贷款问题,英国每年还是要向中华帝国支付大概800万英镑的利息,中华帝国当初贷款给英国的钱并不如美国那么多。
  美国贷款给英国的钱那才叫多,不过中华帝国贷款给美国的钱也不少了,也有近五亿英镑的贷款。
  这些贷款主要以军火物资的方式提供给英国,因此在成本上,中华帝国实际上只复出了一亿五千万英镑的成本。
  关是利息就能把这笔成本赚回来,而且英国还要还中华帝国五亿英镑。
  虽然英镑贬值了,但中华帝国当初是以复兴币形式贷款给英国,因此英国要用复兴币的汇率来还这笔钱。
  中华帝国的黄金储备已经比较多了,此时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坚固的金本位体系,因此虽然中华帝国印了很多票子,但在国际汇率上并未贬值。
  英国每年要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