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第2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六年的研究,不断的技术攻关之后,第一颗原子弹终于是成功了,原子弹研究所内一片欢腾。
然而接下来的研究还有很多,如何把原子弹造得更大,如何把制造成本降低下来,这些都是要研究的。
不过相比之下,后续的研究将简单得多。
另外原子弹研制出来了,得能够投放才行。
鲲鹏Ⅰ的航程达到5000公里,投放原子弹到日本、苏联很容易,但要把原子弹投放到美国只能说是勉强,阿拉斯加并没有什么太有价值的目标。
不过配合空中加油机的话,鲲鹏Ⅰ最高记录是非了一万公里,从北极航线出发,轰炸到美国是绰绰有余了。
——————
第二更到
第一卷 第409章 军事装备更新
第409章 军事装备更新
1935年,希特勒在取得了合法**权之后,兴登堡在这一年也挂了,这让希特勒失去了最后的阻碍。
在这样的情况下,希特勒公然撕毁了凡尔赛条约,将德国陆军从十万扩充到了三十万。
英法两国的反应十分敏感,纷纷反对德国的行为。
不过这一时期的美国却是对德国的态度暧昧,因为小胡子希特勒和美国走得很近,美国许诺德国,只要与美国保持共同战线对付第三世界联盟,美国允许德国一定程度的扩张行为。
美国不反对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是因为德国边上就是已经加入了第三世界联盟的波兰,德国如果也倒向第三世界联盟,那么欧洲也就完蛋了,非洲也就不复保留,届时美国将彻底陷入第三世界联盟的包围之中。
让德国的军事力量一直空虚也不是个办法,只有让德国强壮起来,才能为美国抵御第三世界联盟的扩张。
美国的态度很快也被英国所认同,美国和英国都想祸水东引,让德国去对付第三世界联盟。
希特勒也表现出了一些仇华情绪,然而不为人知的是,中德之间却保持着很频繁的政治联系。
同时中华帝国还在给德国偷偷输入一些军用技术,甚至是把13式战车的图纸都给了德国人。
希特勒的仇华情绪自然是装出来的,为了取得美国的支持而已,希特勒未来必然要回过头去对付法国,而这又是美国所不允许的。
但夏钧也知道,中德在未来极有可能是要打上一场的。
此时希特勒的仇华情绪,未必不会变成真的。
但为了挑起白种人世界的战争,夏钧目前还是支持德国的。
……
1936年,中华帝国的经济恢复到了年6500亿亚于,虽然相差繁荣时期还要少1000亿亚元,但创造的东西实际上却是更多。
到了这一年,中华帝国的人口分布情况开始呈现出较为平均的状态,沿海居民总量开始下降。
中部、西部、北部、西南部、西北部的基础设施迅速发展,其中以中部和西南部的发展速度最快。
如四川在1936年,经济发展已经不比沿海省份差了,不过四川也是比较早发展的省份。
这次大建设中,中华帝国将80的建设资源都投入到了经济落后地区,彻底的改善了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
有了这些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就很简单了。
很多时候内陆的经济发展就是缺乏基础设施而已,至于后世的中国和此时的中国不一样。
后世的中国虽然也在内陆地区修了很多基础设施,但那时候的中国经济严重依赖出口业,自身的工业实际上并不怎么发达。
而此时的中华帝国几乎不依靠什么出口了,自身工业完全自给自足,工厂往中西部转移速度很快。
沿海的经济发展优势依旧存在,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往沿海挤。
全国各地,大量的矿区被建设了起来,大量的道路也修了起来,更是修了大量的机场,同时中华帝国加大了对自身稀缺矿产资源的进口,大量的军工业生产线也秘密建立了起来。
不管是民用工程还是军用工程,都在大规模的建设之中,建设效率之高,组织速度之快,绝对让人瞠目结舌。
整个第三世界联盟的各高级成员国都在疯狂的建设,充分的利用了各成员国的劳动力,同时还从各国调动劳动力,进行跨国建设。
虽然建设了很多东西,但人民日子却是没有以前好了。
很多国民发现,政府的税收越来越高,军费支持也在不断增加,陆军兵力在1936年已经扩招到750万了。
这750万陆军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国防军,一部分是野战军。
其中野战军兵力达到了650万,又分为四大集团军群。分别年华北集团军群、华西集团军群、华南集团军群、华中集团军群。
每个集团军群拥有160万以上兵力,各100个师,另外诸多独立旅、独立团编制,集团军群又分四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拥有25个师,每个集团军又有三个军,各8~9个师。
整个国家都在厉兵秣马,让所有国民都感觉到,战争可能是要到来了。
而整个世界,此时也陷入了军备竞赛之中。
很大程度上,整个世界都是被中华帝国给拖进军备竞赛之中的。
中华帝国将陆军扩张到750万兵力,可谓是傲视全球,哪个SB敢跟中华帝国学?
中华帝国拥有六亿多人口,750万的陆军也仅占小部分人口,其他国家如果也把陆军扩充到750万,那么整个国家的生产必然大受打击。
同时整个第三世界联盟成员国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一千万,其中俄国一直保持着两百万的军力。
而且第三世界联盟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的集中。
整个联盟的高级成员国都集中亚洲和西欧,除了南洋共和国和拉希德阿拉伯之外,其他的都是陆地相连,拉希德阿拉伯和南洋共和国虽然不相连,但距离很近。南洋共和国是群岛,中华帝国在该地的军事力量分布较强,拉希德阿拉伯方面,帝国随时可以南下进攻阿富汗、波斯等英国殖民地以打通陆地连接。
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盟,首先联盟内部矛盾重重。再则,这个联盟的国家较为分散,日本和苏联都处于第三世界联盟的包围状态。
西方世界联盟此时也在疯狂的进行军备,其中苏联一直在进行军备,苏联由于有美国的工业技术支援,因此经过战后十七年的发展,此时已经变成了一个全民皆兵的国家。
日本则是到处都是防空炮,防空体系在不断强化之下,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不错的状态。
其中中华帝国当初支援给德国的88mm防空炮在战后被协约国获得,并对该炮进行了仿制,大大加强了西方联盟各成员国的防空能力。
同时日本在国土境内布置了大量的高射机枪,日本知道一旦开战,日本将直接处于中华帝国的空军打击范围之内。
至于英法两国,军事上比较萎靡。
美国在军事上看起来还是不错的,但实际上陆军士兵的意志烂得一塌糊涂。
在夏钧看来,美国大兵打打顺风仗还好,一旦失去了军事技术优势,美国大兵打不了仗的。
最有威胁的,实际上是美国的飞机和军舰,美国陆军在夏钧眼里不算什么威胁,英国陆军、法国陆军也不怎么样。
至于日本,小岛国一个,有防空炮又怎么样?鲲鹏Ⅰ远程轰炸机能飞到九千米的高空,88mm防空炮没什么用,根本打不着。
最有威胁的实际上是苏联,苏联经过长时间的疯狂军备,加上和美国结合后,苏联在生产技术上和军用技术上的劣势已经得到了弥补,唯一的制约可能就是资源上的。
不过苏联的战略缓冲此时已经很小了,因此也翻不出手掌心。
现在就看德国怎么闹了。
中华帝国在军事装备上也开始更新了,十多年来,中华帝国一直未大规模的更新核心军事装备。
不管是战车还是军用飞机,都是保留着一战时期的装备水平。
自1919年到1936年,已经十七年的时间了。
这十七年下来,中华帝国已经研制出了诸多型号的战车和军用飞机。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材料技术的进步与发动机技术的进步,使得战车和军用飞机的性能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中华帝国于1936年,开始向陆军装备一种名为‘07式’的战车,07式是一款中型战车,总重40吨。
该战车采用发动机增压技术,同时采取了比较现代化的设计外形,装备85mm加农炮,1000米外可射穿13式战车正面装甲。
同时正面、侧面、后部装甲最低达到了60mm,其中炮盾装甲达到了95mm。
功率达到10千瓦/吨,远远超出了同时期的战车。
这个时期的战车,体重最大有就是28吨,而中华帝国装备的07式战车吨位是40吨,而且这只是一种中型战车。
这么大吨位的战车,装甲实际上是能设计得更厚的,但这个时期的反坦克武器根本无法击穿这么这种程度的装甲,再厚下去也没必要,因此将吨位主要放在了速度和行程方面。
07式战车的速度达到65公里/小时,越野为35公里/小时,可以说是一款速度超快的战车。
这得益于发动机增压技术,同时07式战车用的是高效柴油机,中华帝国经过十多年的大力研发,柴油机制造上有了巨大的突破,使柴油机效率提高到了汽油机已经在战车上无法和柴油机性能相比的程度,而其他国家此时用的还是汽油机。
同时在行程方面,07式战车的最大形成为500公里,最少可以不间断行驶300公里不出故障。
这是一款超越同时代太多的战车。
经过十多年的研发和不断的改进之后,终于是推出了一款靠谱的战车,同时还研发了诸多的战车型号,但这一款中型战车最为优秀,在测试中也最适合在泥泞和寒冷的环境下作战。
其他的战车型号则被丢到一边,07式战车则正式开始投建生产线。战车生产线是比较耗钱的东西,因此中华帝国一直没有确定下战车型号,因为一旦确定下来,如果该战车型号在实战中坑爹了,那么生产线也就报废了。
07式战车将作为未来帝国在战争中的主力战车,同时中华帝国的重型战车也确定了下来。
那是一款重53吨战车,被命名为‘霸王战车’,不论是火力还装甲,都比07式战车要强悍,但速度和行程方面比07式战车差。速度也是重型战车十分蹩脚的地方,如二战时德国的虎式坦克就是这样,而且开一段就得维修,维修起来还很麻烦。不过霸王战车可没有这个缺点,主要是因为底盘和发动机的进步。霸王战车采用的是工作方式粗暴的柴油机,不像汽油机那么娇气,同时有发动机增压系统,速度上的蹩脚问题大大改观。
霸王战车在苏联的那种气候和泥泞状态下行驶,普遍是300公里小修一次,800公里回厂大修。
霸王战车相比二战时德国的虎式坦克,更靠谱的就是对后勤所造成的压力并不大,虽然吨位不如虎式坦克,但装甲用的是特殊装甲,不过厚度确实不如虎式坦克,但重量大大减轻,而火力相比虎式坦克还要强大。
也就是说,除了装甲上比不上虎式坦克,火力和速度以及耐用方面都比虎式坦克来得强大,但装甲方面也并不比虎式坦克差多少。
同时中华帝国还开始装备了一种‘巡游者战车’,这是一款重25吨的轻型战车,最高时速达到70公里,越野达到40公里,最大行程为500公里,是一款用来巡逻、对付游击队的高速战车,但装甲厚度也不差,单兵反战车武器对巡游者战车没有任何效果。
三种战车的生产线都已经开始大量建设,产能也在不断的增加。不过这些战车目前只是小规模的秘密装备陆军,大部分生产出来后堆进了仓库。
很多汽车生产线被改造成了战车生产线,扩大产能的速度非常快。
空军方面,则开始装备十多年前研发出来的军用飞机,而且是开始大规模的换装。
……
此时的夏钧,已经有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夏平崎已经24岁了,大女儿夏筱婷也已经23岁了。
夏平崎十八岁时,就被夏钧安排去地方上当普通公务员,频繁的接触了普通民众,二十岁时被夏钧调入军中当小兵,都是以隐藏身份的方式。
进入军中之后,夏平崎很快依靠父亲为他打下的坚实基础,当了排长,现在已经成连长了。
夏平崎身体素质很好,全赖小时候父亲每天监督他锻炼,同时夏平崎自小跟着父亲习武,武力水平较高,并且有打坐冥想的习惯,虽然不是很专业的,但也提高了洞察力等方面的素质,并且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使得全面素质很高,因此当了连长。
在这一时期的中华帝国陆军,普通士兵要想当军官是有可能的,但可能性已经不是太大了。
夏平崎不论是内在还是外在,都在夏钧的安排下磨练得十分坚韧了。同时夏平崎受过良好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是高空教育,而是很贴近普通民众的教育,因此夏平崎已经具备了成为继承人的资格。
至于大女儿夏筱婷,夏钧则是为她的婚事着急,都23岁了,还没有中意的对象,帝国这么多青年才俊,夏钧选了不少,没一个中意的。
而且这丫头性情恬淡,又比较宅,最喜欢待在家里遛马,经常十天半个月不出门的。
无奈之下,夏钧把儿女的照片发了一张出去,顿时引起了轰动。夏筱婷继承了夏钧和她母亲塔娜的基因,长得十分美丽动人。这种美丽不是那种大路货的美,而是让人看了一眼忘不掉的美,属于那种眉清目秀的类型,或者说是神秀,棱角分明又不失柔美。
中华帝国各地的相师都断言,大公主神秀无比,乃是贤妻良母之面相。
加之大公主身与皇家,有良好的家教,身份又尊贵,顿时成为帝国青年朝思暮想的对象,迷倒了一大片人。
至于夏钧的小女儿,是李诗婧所生,名叫夏筱嫣,今年已经十五岁了。这个小丫头虽然才十五岁,但美丽动人的程度不下于她大姐,性情十分天真烂漫。
另外两个儿子,一个是夏钧与梅儿所生的,另外一个是和安娜斯塔西娅所生。
梅儿与他生的儿子名为夏平宇,今年十四岁。而与安娜斯塔西娅所生的儿子名为‘夏平海’,今年才五岁。
五年前,夏钧与安娜斯塔西娅生下这个儿子,尼古拉二世有些不高兴,此时俄国皇储十分虚弱。
不过当尼古拉二世听说这个外孙有诸多先天遗传病时,顿时放心不少。
实际上,夏钧的小儿子,一点毛病都没有。因为这个小儿子是用代孕手段生下来的,血友病没有遗传下来。
生这个儿子,是为将来把俄国彻底打造成傀儡而准备的。
等尼古拉二世一死,再断掉皇储的治疗药物,夏钧的小儿子就是最嫡系的俄国皇位继承人。
这个儿子虽然拥有俄国人的血统,但父亲的基因是夏钧的,而生母却是中国人,加上夏钧对这个儿子并非是冷淡的态度,因此未来绝对不会变成一个认为自己是俄国人的俄国皇帝。
将是一个认为自己是汉人的俄国皇帝。
至于二儿子夏平宇,夏钧在教育上也很上心,同样将他当成一个继承人来培养,唯一的区别就是后备继承人。
作为一个父亲,夏钧还是很平均的给出了他的父爱,但继承人只有一个,不出什么差错的话,长子继承依旧是首选。
夏钧考虑着,等以后子孙多了,是不是也搞个国民皇帝选举?
皇帝到时候要做的,主要一个就是体察民意,并监督行政内阁与执法力度,从而让皇权对官僚进行持续的制衡。
选举制度又制衡皇权。
因为未来是君主立宪,所以皇帝轮流做也是可以的。跟当总统一样,不过可以延长到五年一任期。
到时候皇家子弟,先比才学,然后选出几个最优秀的,再进行民意选举。
只不过这种想法目前夏钧也只是想一想,具体怎么搞再看了。
————
今天就一更……
第一卷 第410章 北海道海军对峙,战争临近
第410章 北海道海军对峙,战争临近
1936年,中华帝国的陆军和空军开始大规模的换装,德国陆军也在大规模的换装,德国从中华帝国那里获得了不少军事技术,使得德国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
德国的军事技术强大之后,希特勒开始按捺不住扩张的野心,在1936年底,在奥地利亲德份子的帮助下,兵不血刃的就占领了奥地利。
英法显然不愿意为奥地利承担战争风险,因此英法依旧只停留于抗议的层次。
德国开始采取军事行动之后,中华帝国的陆军换装速度明显加快,存放在仓库里的战车悉数都调出仓库,运往部队。
而那些换下来的13式战车,则交给了那些第三世界联盟成员国使用,帝国还派出了专门的教官团帮助第三世界各成员国建设和训练装甲师。
未来,加入第三世界联盟的国家将会越来越多,中华帝国的这些淘汰的装备,也有用武之地。
另外,从正规军中撤换下来的战车,还有一批装备到了二线部队。
……
1937年,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头,德国又先后攻占了捷克斯洛伐克,并在波兰边境制造了数起边境冲突。
德国与第三世界联盟的关系顿时变得十分紧张起来。
第三世界联盟当即做出反应,中华帝国华西野战军在波兰边境调派十个装甲师,并与波兰签订了长期驻军的协议。
中华帝国帝国的反应,让德国开始有了扩军的理由。
德国在1937年将30万陆军扩充到了80万,为此英法默不作声,美国同样如此,显然是在鼓励德国,让德国胆子再大一点。
为此德国在美国那里还获得了不少好处,国际资本同样也将先进的军事技术不断往德国输送,大大加强了德国的军事实力。
原定历史上,美国也是这么干的。
美国在二战爆发前显然是想扶持德国,然后让德国和苏联先拼个你死我活,然后将苏联先灭掉,再挑动英法与德国的矛盾,再支持英法,从中大发战争财。但希特勒显然没有按照美国的意图去做,美国只好采取第二套方案,即是扶持苏联来对付德国。
美国在原定历史上一点都不帮德国人,那是因为德国人太难对付了,就如此时美国敌视中华帝国一样。
苏联则是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