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统计,未来一个季度,我们需要大约三百万名工人,这一千万人中排除老弱,差不多也能消化掉,不过现在每个月外省会进入大概两百万人,所以一旦全部迁移的话,就业岗位恐怕不够。”吴彦章说道。
听取了各部门的意见,夏钧想了想说道:“这样吧迁移可以马上进行,但只是鼓励性的迁移,并非强制性的迁移,另外山区中的土地、房屋依旧归属原主,迁移出的百姓,我们需要给他们提供住房、教育等方面的保障。你们觉得如何?”
“委员长这个办法好,山区的经济本身比较闭塞,只要有这些政策,不出几年偏远山区内的人口都将迁移出来,而且不会造成就业压力。”吴彦章赞同道。
“这个办法不会引起什么矛盾,应当无碍。”赵晨生也附议道。
“再说农业调控吧我们现在的问题还是在这里,要是下半年再种这么多粮食,恐怕粮价会暴跌啊”夏钧说道,“农业部还有什么其他调控办法?”
“属下以为,当前粮价必须下跌一些,以淘汰精耕细作的种植方式,但不能将粮食跌倒让农垦公司都生存不下去的程度。如此一来,以市场调控的方式将产能正常化,其次将粮食出口国外,以解决暂时的供应过多的问题。再则,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把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到八千万亩的程度。”杨明柳说道,“并且全部施行粮食生产机械化……”
杨明柳接着给出了比较成熟的调控方案,会议进行了进半天,农业部又就调控问题与其他部门达成一致。
华东自治政府的农业调控政策很快出台,首先一个就是让水稻价格降低一些,不再太过干预水稻价格发展。
其次把那些收割上来的小麦加工成面粉出口到国外去,以减缓内部压力。
再则民政部加大对其他省份的赈济,计划每年拿出五百万吨粮食,用于救济各省贫困群体。
在这样的调控下,稻谷价格很快就下跌了。
从每公担两元跌到了每公担一点五元,稻谷价格一跌,很快就把福建、江西、浙江三省的非机耕区的粮农的收入减少了,其中地主经营不下去了。
而对于那些自耕农,以及没有施行最低工资制度的安徽地主来说,粮价跌到一点五元并无破产风险。
首先粮食产量增加了近一倍,因此就算粮价降低,比起华东自治政府上台前依旧增长了收入,加上没有税收,家里的小孩基本上是学校养,看病也不需要支出太多钱,所以更无破产风险。对于那些亏损的地主来说,他们接下来就急需进行转型,因此开始选择种植经济作物。
至于那些农垦公司并未受此影响,只是利润降低了而已。
这些农垦公司在机耕区是不能变更作物种植种类的,机耕区重什么都规划好的,虽然利润受到了压缩,但利润依旧够高。
而且夏收之后,政府收上来的粮食一部分储备了起来,一部分则拿去救济其他省份的贫民。
华东自治政府自宣布加大对其他省份的救济后,其他省份都高兴得不得了,不过华东自治政府警告各地官员,这些粮食是用于援助贫民的,谁若敢贪污的话,联合监察院将不会手软。
在忙于夏收的时候,倪嗣冲也退出了皖北,这个政治变色龙显然已经没有心思待在皖北了。
正当他打算在皖北捞一票再走的时候,各省联合宪兵队派人对倪嗣冲进行了警告,如果他敢在皖北收税,将让他上华东军事法庭。
听到华东军事法庭,倪嗣冲脸色很不好看,华东军事法庭连冯国璋都审了,要审他自然没问题。
大总统现在连冯国璋都保不住,万一华东自治政府发飙,那肯定是保不住他的,甚至袁世凯为了妥协,还将主动把他交出去。
待在皖北已经没什么意思的倪嗣冲也就退出了皖北。
……
夏播很快就在丰收的喜悦中展开了,农业部之前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准备,因此并未发生什么混乱。
作物高产带来的一个很主要的问题就是当前的粮食种植面积太多了,因此夏播时减少了水稻和小麦的种植面积。
农业部在平原地区大量种植大豆、饲用玉米、牧草,以用于发展养殖。
靠肉食养活一个人口所需的土地是用粮食养活一个人口的七倍到八倍,大力发展养殖业,可以消化掉当前的土地。
现在的矛盾不是人口太多土地太少,而是人口太少,产量太高,农业人口又太多,工业人口太少。
这就是农业发展太快产生的失衡问题。
而现在华东自治政府只是在局部上进行调整,而整个中国还未进入调整的状态。
当前华东自治政府已经开始向其他省份提供高产作物,但这些高产作物都是经济作物,那些高产粮食绝对不给其他省。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其他省不在调控范围之内,如果整个中国都种下高产作物的话,那后果有多恐怖可想而知了。
到时候粮食价格将一跌再跌,暴跌到要倒河里的地步。
至于出口,这不是说出口就出口的,这得有时间来慢慢增加出口量,慢慢的压缩其他国家的农业,如果来个突然的暴增,那么将发生很剧烈的碰撞。
农业上的失衡,也是夏钧急于发展工业的原因。
因为夏钧兑换了大批工业设备,工厂数量迅速增加,从而带动了工业上对劳动力的需求,把过多的农业人口吸纳到城市来。
……
在中国的格局基本确定下来了之后,袁世凯开始了他的第二步计划,那就是进行军政分离。
北京政府就军政分离的问题展开了初步的政策,袁世凯对军政分离很上心,只是北洋政府要施行军政分离显然遭到了巨大的阻力。
袁世凯首先要整顿的就是东北,东北是北京的后花园,一旦东北不稳,北京便将腹背受敌。
同时袁世凯以为张作霖是个头脑简单的人物,一旦驯服,将对主人极为顺服,于是把张作霖传召进京。
为了笼络张作霖,袁世凯把张作霖召入北京觐见。
张作霖接到命令不得不去,但又有些害怕,于是带了一个营的兵力护卫着他进京。张作霖到了北京见了袁世凯,袁世凯掏出了一只金怀表,张作霖见这东西金闪闪的,不由多看了几眼。
结果等张作霖出去的时候,袁世凯便把这个金怀表,以及张作霖刚才在那端详的古玩字画都送了过去。
袁世凯再次展开金钱攻势,这种手段在满清时代自然是很好用的。
不过袁世凯忘了,这是在共和总统时代,北洋军下面都在盯着袁世凯的位置,毕竟大总统不可能当一辈子。
而且袁世凯也看错了人,张作霖乃是土匪出身,更非什么头脑简单之辈,张作霖的野心最强,可谓是众多军阀中最为毫不掩饰的一个。
张作霖收了东西,表面行当然感激涕淋。
接着袁世凯又派了拜把子兄弟张锡銮出任奉天都督,负责地方行政,以为他与张作霖会很好合作,因为张锡銮是张作霖的干爹。
然而张作霖已经羽翼丰满,手握北洋军的一个整编师,早就想独霸东北,所以就经常让张锡銮难堪。
张作霖在家中设有赌局,那些想升官的财主就在赌桌上主动输钱,钱输得越多,张作霖给的官职就越大。
但这些官职需要都督府进行批准任命,张锡銮批准万事大吉,如果张锡銮几天后还没批准,那么张作霖就会带着卫队去大闹都督府,进去就乱砸东西,张锡銮还不敢生气,经常是边拉张作霖到他的密室,边对旁人说:“他又喝醉了,这小子一喝醉就喜欢胡闹。”
张锡銮七十一岁高龄,被这个干儿子折腾的经常犯病,袁世凯见张锡銮不能镇住张作霖,而且张作霖的野心已经充分暴露。
于是袁世凯想调开张作霖,于是下了道命令,让张作霖去驻防察哈尔(内蒙地区),张作霖接到任命后急了,直接打了封电报给北京,大意说:“辛亥**和国民党二次**,你们把北方部队统统调走,要不是我老张坐镇东北,北京政权能巩固吗?”
袁世凯听了很生气,然而袁世凯很快得知消息,张作霖正在东北草拟‘奉天保安会章程’你。
这个所谓‘奉天保安会章程’,也就是东北地区在辛亥**中施行的一种变相的自治,这把袁世凯气得直拍桌子大骂:“好个张作霖,真是狼子野心。”
袁世凯怒是怒了,然而这次中央想要进行军政分离,下面地方长官已经有意见了,如果调派他们去征讨张作霖,那么后果将不是很理想,甚至可能出现一些更坏的局面。
……
杭州,白文升给夏钧报告了北京的情况。
军情局人员在北京和东北地区发现,张作霖正在起草保安会章程,正在与袁世凯对着干。
夏钧看了这份情报后大感兴趣,显然历史上袁世凯对张作霖实施了妥协,而张作霖这个人,正在中国历史上打内战最为积极的一个,曾经发动过两次直奉战争,战争的起因皆在于张作霖想要向关内扩张。
此人也是日本用于煽动中国内战的一个棋子,等张作霖一死,他儿子张学良则直接丢下东三省跑路了。
“既然袁世凯有意整顿地方,进行军政分离,那自然要给点助力。”夏钧看完这份报告后笑了起来。
随即一个电话打到了北京去。
自上次徐州会面后,北洋与华东两政府在沟通上有了新的发展,那就是夏钧与袁世凯两边都安装了无线电电话,所以沟通很方便。
……
这让袁世凯没什么办法,正准备向张作霖妥协的时候,夏钧的电话打来了。
“袁公可是为张作霖一事烦恼啊?”夏钧在电话那头问道,袁世凯心里一惊,暗暗防备起来,说道:“也无什么大事,只是东北那边出了点小状况。”
“是吗?不过我倒是听说张作霖在起草什么保安会章程,不知道袁公要如何应对?要知道当初我们签订《华东临时约法》时可是规定了,东北这个区域属于中央的地盘,若是这块地盘让别人占了,中央如何能收上税来?如何能还清贷款?”
袁世凯一听这口风,不对呀
这小子搞什么花样?好像很支持中央进行军政分离的样子。
“夏小子,你有什么打算?”袁世凯想不明白干脆直接问,夏钧呵呵笑了一声,说道:“中央若是不能控制东三省,我华东如何去东三省投资,那张作霖土匪出身,又有日本人在后面舞弄,袁公当即时将其取缔。”
“中央兵马还未练成,此时实在……”袁世凯正说着,夏钧打断他说道:“中央若是无力出兵,我华东愿出一个师辅助中央,军费我们都可以出,取缔张作霖后,东三省也归中央管辖。”
“此言当真?”袁世凯有些半信半疑的问道。
“自然当真,中央施行军政分离我们华东全力支持,军人本就不应插手地方行政,若是他们插手地方行政,地方定然被他们弄得一塌糊涂。”夏钧完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眼前北洋政府最让他无法容忍的就是这个军政不分的状态,这样他的联合宪兵队和联合监察院不是要成二合一版本了。
“你没条件?”袁世凯倒是把话说得很开,直接对夏钧问道。
夏钧和袁世凯在徐州已经把话说得很开了,加上两人在辛亥**之前就已有接触,所以两人私交上倒也不错吧最起码无论如何争,在政治上都会保留一个充分的回旋余地,例如某方失败了,起码生命和财产不会受到威胁。
夏钧笑道:“条件倒是有一些吧就是山西和广东并入我华东自治政府。”
“好,那便如此说定了。”袁世凯一口答应,他对山西和广东两省的状况都有了解,据他所知,山西的阎锡山和广东的陈炯明都已经投靠了华东自治政府,两省名义上虽然没有并入华东自治政府,但实际上已经是如此了。
这个条件基本上不算什么条件。
“袁公有什么具体行动,到时候打电话与我,他张作霖若是敢反抗中央,我们华东定然出兵。”夏钧说道。
“好。”袁世凯大喜中挂了电话。
晚上袁世凯吃饭时很高兴,袁克定不由诧异,刚才不是还被张作霖给气到了吗?
“爹,什么事让你这么高兴?”袁克定不解的问。
“克定,今天有好事,大好事啊”袁世凯满面红光的说道:“张作霖那小子,等着挨枪子吧”
“啊?”
“夏钧那小子和我说了,若是张作霖反抗中央,他华东定然出兵帮助中央对张作霖进行制裁。”袁世凯说道。
袁克定看不懂了,问道:“其中会不会有诈?好像很是反常。”
“没什么好反常的。”袁世凯笑道:“那小子本事是大,不过对地盘的野心并不大。不过却心系国事,看不得百姓被人欺压,再有就是爱财。”
“如果我们中央能进行军政分离,那么百姓自然好过得多,再则有利于地方稳定,这小子也能到各省去投资,这都符合他的性子。再说张作霖后面有日本人在鼓动,夏钧那小子最是防备日本人,所以忍不住了。”袁世凯说道笑道:“他甚至连军费都愿意包了。”
——————
11月19号晚7点30分。书盟为感谢小菜的读者。特意举行每月发放1000QB的活动以示感谢。欢迎各位新老读者前来报道。以后每月一次。请各位多多支持菜鸟。
想参加此次活动的同学们请加本书读者群:63796489(永远的鸟窝)。
希望大家踊跃参加,谢谢
第一卷 第九十四章 东北自治
第九十四章 东北自治
对于夏钧来说,他在武力上暂时可以统一中国了,但在行政上远远没有达到那种程度,因此支持北洋政府进行军政分离,这是对整个国家都有利的。
如果指望北洋政府弄明白这个军政分离,以北洋政府这种下面都是军事割据的局面来说基本上没有可能实现。
而这个时候,就需要华东自治政府出面帮忙了。
以华东自治政府的强大军事,完全可以镇服那些北洋军人,让他们乖乖的听话,远离地方行政。
同时东北三省可是农业重地,若是中央控制了东北三省,那么华东自治政府的那些农垦公司也就能够进入东北三省,并且是毫无阻碍的进入。
如果是张作霖,就算他肯与夏钧合作,但也没有与北洋政府进行合作那么方便,毕竟现在双方已经达成了大层面上的共识与和平。
再加上日本就是在东北地区与张作霖进行一些合作来取得东北的利益,而且通过加强张作霖的实力来煽动中国内战,所以张作霖是夏钧不允许他存在东北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给袁世凯打了电话,夏钧第二天则跑去视察夏播。
夏钧去了安徽,安徽是个农业大省,远不是福建、浙江这几个省份农业能够相比的,不过安徽气候灾害比较多,加上安徽按并入华东自治政府管辖,因此夏钧视察跑到了安徽。
在浙江的百姓基本上都实现了温饱问题,不过安徽却没有,进入安徽地界,夏钧是走到哪看到哪,多数时候都跑到农村去。
一路看下去来,让他感觉到比较满意的则是民政部的救济,基本上每个乡村都拿到了救济的粮食和衣物。
如今华东自治政府已经形成了一种廉洁行政的惯性,基本上没有哪个敢公然贪污了,贪污虽然有,但都十分隐蔽的来。
果然,夏钧进入青阳县的时候发现,有个乡村的贫困户拿到的救济竟然少了三分之一,当地村民并不知情。
委员长在青阳县发现救济粮被克扣,马上惊动了安徽省省长吴介璋,连夜赶到青阳县介入调查。
吴介璋就是辛亥**爆发时的江西都督,后来回到江苏又被华东自治政府请了出来,由于吴介璋为人敦厚正直,此次安徽并入华东自治政府,便出任了安徽省长。
调查很快有了结果,救济粮被当地乡镇的自治议会的议长给吞吃了,涉案金额达到三百多元。
这起贪污案很快在华东自治五省内引起了震动,如今华东自治政府治下已经很难发现有涉案金额超过上百元的贪污案了。
三百元的贪污足以让人们震动,记者蜂拥前往青阳县,对此事进行报道。
一直以致力于监督地方政府《申报》,在报道此次贪污事件方面写道:“根据记者了解所知,此次贪污乃是委员长下乡查访时所发现的,这次事件不得不让媒体自身反思监督力度的下降。虽然福建、浙江、江西三省的贪污已经基本出于绝迹的状态,但新并入自治的省份依旧有许多不规范之处,还需要媒体进行深入的监督……另外本报将组织两百名志愿记者进入江苏、安徽两省各乡镇进行走访调查。”
华东自治政府给记者发工资,自然是白养他们的,他们是有义务进行走访调查的,每家报纸都被要求每个月递交若干份走访记录。
走访记录应做到真实,若是作假将受到处罚。
夏钧这次出来主要是视察夏收的,当他过了长江,进入无为县地界时,看到了一个地主正在改造湿地。
湿地是自然界中的一个重要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即森林、海洋、湿地三种。
中国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在中国境内,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布,一个地区内常常有多种湿地类型,一种湿地类型又常常分布于多个地区。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湿地为誉为是地球之肾,后世中国的湿地被破坏得七七八八,生态环境变得极为糟糕。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因此对生态的破坏从古代就开始了。
古代的中国,应该是一个物种非常繁多的地方,后来慢慢的都因为农业生产而遭到破坏。
夏钧看到地主在改造湿地,马上想到了保护湿地的问题。
另外长江流域的森林也必须进行保护。
把湿地和森林保护起来,闹洪灾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少了。
夏钧把保护湿地和森林写在了记事本上,琢磨着回去后马上进行相关方面的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