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换心攻略 >

第135章

换心攻略-第135章

小说: 换心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阁老黑了脸。

    苏怜可不是容易对付的人,不管这个人曾经经历过什么,总归,在大理寺里,真正是一把好手,捅得了天,也弯得下腰,他把苏怜在大理寺寺正的位置上压了好几年,想把这个人的锋芒磨灭掉一部分,否则,他派去的大理寺卿,怕就得成个光杆儿了,空有名,没有实权。现在,韩察让他去当这个说客,以苏怜那副脾性,岂有不狠咬一口的,只怕到时候大理寺卿就真成摆设了。

    但脸再黑得难看,林阁老也不能反对韩察的提议,事有轻重,如果皇帝真搞上一出爱美人不爱江山,西楚不稳,他就是争到更多的权力也没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衡量利弊之后,林阁老冲着韩察阴阴一笑,道:“令尹大人言之在理,苏少卿是你的门生,不如就由令尹大人与他说说,对他明之以理,晓之以情,必能打动他。”

    要坑也不能坑咱一个,一块儿下水吧。

    吃什么都不吃亏的老狐狸。

    韩察咬了咬牙根,露出笑容,道:“那好,本官就与阁老同去拜访苏少卿。”

    结果这二位都没有去成,因为才走到半道上,就被凌寒派人把他们一起请入了宫里,然后被凌寒抛出来的一个问题给震得七晕八素,哪里还记得苏怜是谁。

    凌寒问的是:“目下,举西楚之力,可灭秦否?”

    韩察一张白脸变成了绿的,林阁老本来就是黑脸,这下子黑得都透着紫了。

    这楚地还没消化掉,陛下您就想灭秦了,这也忒急了点。

    自辅政以来,两位顾命头一次有面对着皇帝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感觉。

    说不行?西楚和秦国正打着战,边境上就没消停过,如今西楚士气正盛,他们要是在这里泼冷水,很是不妥。

    说行?那倒也是行,只是西楚为此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还没有完全吞下的楚地指不定就会趁机闹出大乱子来,越地的越国夫人,也不是个安分的,一旦有了机会,难保她不会拉着越地自立,这样哪怕最后西楚灭了秦国,恐怕也要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

    而且,最关键的还不是行与不行的问题,而是皇帝这火急火燎的心态,太不对了,太失常了,太急切了,感觉今儿个他们要是说一声行,明儿个大军就出征了,后儿个秦国就灭了,再再后儿个,皇帝就和顾寺卿一起死了,然后留下个满目疮痍的天下,让人都不知道要怎么收拾。

    一想到这个可能,俩重臣又通通白了脸,煞白煞白的。皇帝疯了,还跟楚皇的疯不一样,楚皇的疯,是毁灭别人,皇帝的疯,是毁灭自己,还连带着天下跟着受难。这难道是芈姓血脉的通病?

    反正都是疯,不分来早与来迟。

    看着两位重臣久久不语,脸色一个比一个沉重,都是一副看疯子的眼神看着自己,凌寒揉了一下额角,道:“朕没有疯。”

    他只是急,他怕顾凤寻等不到他安排好这一切。

    好吧,是太急了,迎着两位重臣似信似疑的眼神,凌寒只能挥挥手,让他们走人。

    一走出宫门,韩察和林阁老就下意识的对视了一眼,然后二话不说,各自登车,吩咐往大理寺去。到了这个地步,也顾不上什么勾心斗角了,得赶紧请苏怜出面,入宫跟顾寺卿好生说道,皇帝再这样下去,真是离疯狂不远了。

第三百二十九章捷径() 
怎料到苏怜却是个油盐不进的,凌寒要举西楚之力灭秦,他听了只有举手赞成,绝对不会理会西楚为此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更不管这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子。

    所以,两大重臣联袂来请,他却只装着忙碌,一时在书案上奋笔疾书,一时爬到书架上查找旧档,就是不接这二位的话茬儿。

    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

    韩察和林阁老不得不许下许多的好处,差点没直接让苏怜搬进大理寺卿办公的地方,才终于换来了他勉为其难的一点头。

    苏怜进了宫,在含光殿里转了一圈,然后就直奔凌寒那里去了。顾凤寻吃了药正睡着,根本就不知道他来过。见了凌寒,行过礼,苏怜就一拍桌子,道:“陛下欲灭秦?臣支持,需要臣做什么,请陛下吩咐。”

    凌寒:“”

    苏怜可不是嘴上说说,他有实际行动,给了凌寒一份计划,计划一开头就列出他已经私下说动了多少个臣子支持灭秦,还信誓旦旦的表示,只要凌寒一点头,这些人就能立刻发动起来,朝里朝外的制造舆论,鼓动民意支持灭秦。这舆论战的手段,还是他跟顾凤寻学的,颇有青出于蓝的趋势。

    韩察和林阁老要是知道苏怜进宫一趟,干的竟然这事儿,估计能气得吐血。

    凌寒留下了苏怜的这份计划,百姓如蝼蛄,看似不能左右朝庭的意志,但民意如水,一旦激起了千重浪,纵然是朝中再反对,恐怕也只有被挟裹着前行的份儿。苏怜的计划不是没有可行性,但凌寒却要细思。

    终归,他还是一位冷静的帝王,不疯。民意是把双刃剑,用得好,无坚不摧,用不好,就捅了自己。苏怜给出的法子并不光明正大,与顾凤寻几次制造的舆论完全不一样,顾凤寻在对付越地、对付楚地、还有对付秦皇的时候,更多的是宣扬西楚皇的英明神武,宣扬西楚的国泰民安,顺带再踩楚皇一脚,宣扬一下楚皇的残暴不仁,还有秦皇的不义,这些虽然也是利用舆论,但大体上却是在事实的基础上稍加夸张而已,而苏怜的计划,却已经是近乎无中生有,唯恐天下不乱了。

    一旦开此先河,日后再有人心怀所图时,便毫无顾忌的肆意操弄民意,这对西楚绝非幸事。凌寒的眼光格局,早已非当日,苏怜的计划虽有可行性,但其中的弊端也太过严重,严重到凌寒也不敢轻易涉及的地步。

    细思了好几日,这份计划到底还是让凌寒给搁置了,本打算就当没这回事儿,但消息不知怎么走漏,传到了韩察和林阁老的耳朵里,两位重臣气得不轻,当了一辈子的老狐狸,临了竟让一只小狐狸给涮了,私下一合计,干脆狠下心,趁着一日大朝会的工夫,韩察在承天殿里拖住了凌寒,林阁老则假称告病不朝,实际上私闯了含光殿,把事情捅到了顾凤寻的跟前。

    顾凤寻倚在床榻上听林阁老倒了一肚子的苦水,然后客客气气送走林阁老,躺下来闭目养神没一会儿,就听到了凌寒匆匆而来的脚步声。

    夏悯通风报的信。

    他原本把林阁老挡在了含光殿外,但架不住这老儿嗓门儿大,硬是在殿外把吼声传进了殿内,让顾凤寻听到了,没奈何,夏悯只能放行,然后通风报信。

    凌寒直接扔下了一殿的朝臣就赶了过来。

    顾凤寻见了他,不由得微笑起来。

    “陛下,臣惜命。”

    未见秦亡,他怎甘心再入地狱。所以,林阁老虽然说了很多,但他只听,不想,也没打算劝什么。凌寒不是小孩子,也不是疯子,少年的坎坷磨砺了他的性情,把他从原石打磨成美玉,登基后的风浪,越发的使他坚韧,这样的帝王,不管做什么事,心里有底,不会乱来,韩察和林阁老是关心则乱了。

    凌寒轻轻吁了一口气,自己伸手从桌上倒了一盏茶灌下去,喝完才皱眉,是顾凤寻养身的药茶,苦得难以描述。想着顾凤寻如今日日就靠着这些苦药熬日子,他的眉头皱得更紧。

    “陛下。”顾凤寻伸手轻轻抚平他的眉间川字,道,“臣有一策,献与陛下,陛下将欲灭秦,可先杀付赤川。”

    凌寒眼神一凛,谴责的看着他,说好不动心思,不耗心力的。

    “这是臣以前想过的只是这般手段,难免有伤天和,且陛下图天下,自有韬略,不必急于一时,因此臣便没有向陛下谏言。”

    他只跟韩察提了一嘴,让韩察去挑衅付赤川,进一步激化秦国文武之间的矛盾。从他这次生病之前传回来的消息来看,韩察的手段很成功,秦国的文武之争越发的激烈了。

    此时付赤川若死,完全可以栽到秦国武将们的头上,到时候文臣们激愤,秦国必然内乱。秦国武力再盛,武将打仗也需要文臣在后方进行调度支持,没有后方支持的军队,再强也没用,这就是灭秦的最好机会,只要抓住了时机,西楚完全可以在秦国反应过来之前,就破关直入,最好是跟吴地联手,至少能一举拿下秦国的半壁江山,顺便灭掉秦国半数的主力军。

    只是这样一来,就注定秦国要血流成河,秦吴之间本就有灭国之恨,吴地绝不会对秦国留手,怕是有无数无辜百姓要惨死在战争之中。

    这不会是凌寒想要看到的,这位帝王,允许战争制造死伤,但不忍无辜受到屠戮。所以,顾凤寻直到现在,才说出这一计。

    如果凌寒铁心要灭秦,这一计,就是最快的捷径,也是最残忍的。

    “朕知道了。”

    凌寒将薄被盖在顾凤寻的身上,对这一策,他不知是听明白了,还是已经根本就不在乎了,面上没什么神色,简单的四个字就结束了这个话题。

    顾凤寻便闭上嘴,顺从的躺在榻上,再不提一字。

    凌寒还得回承天殿,一殿的臣子都被他扔在那里,不喊退朝,都不能离开。按好了被角,他才转过身,才走几步,便听顾凤寻的声音轻轻传来。

    “这两日臣精神好些,让罗锋来一趟吧。”

    凌寒脚步顿了顿,吐出一个字“准”字,才又大步离开。

    在换心术这件事上,除了那次顾凤寻逼他立誓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提过这个话题。而这一次,显然,顾凤寻是要追根究底了。

    凌寒没拦,也不打算拦,顾凤寻要做的事,总能做到的,拦也拦不住。他甚至没有特意赶在罗锋入宫的时候回来听壁角,也不用听,罗锋会说什么,他心里明白,顾凤寻会说什么,他更明白。

    有些事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比如说,无论顾凤寻有多不希望换心术重现人间,但它还是在罗锋的手上成功了。

    所以,这心一定是要换的,顾凤寻跟罗锋说什么都没有用,在这一点上,凌寒和罗锋是同盟。

    为此,背弃誓言算什么,他连原则都可以放弃。

    秦国一定要灭,既然有捷径,那就走吧,由此造成的孽业,他若活,绝不逃避,他若死,那就交给他的继承人去偿还。

    于是在顾凤寻和罗锋交谈的时候,凌寒招来了韩察和林阁老,将“欲灭秦,先除付赤川”的话扔在了他们的面前,换来了林阁老震惊的眼神和韩察长久的沉默。

    林阁老确实震惊,从这句话里,他仿佛看到了无尽的血雨和涛天的血浪。而韩察却是早在顾凤寻让他去挑衅付赤川的时候,就已经隐隐意识到了这一点,只是,他刻意忽略了,因为他认定,仁明宽和的皇帝,不会走这条捷径。

第三百三十章献策REens。() 
可是,韩察错了。

    那一个人,可以让皇帝连原则都放弃。清楚的认知到这一点,韩察就知道,西楚或许是真的需要换一位君王了。否则,天知道芈姓皇族骨子里那隐藏着的疯狂,什么时候会在这位皇帝身上重现。

    最终,韩察只能语重心长的劝了一句:“陛下,还请三思啊。”

    他最担心的,就是皇帝又一次任性(乾纲独断)了。

    但凌寒没有,这一次,他只是召林阁老和韩察来商议,一句“三思”,令他沉默。

    韩察和林阁老暗暗对视一眼,又同时暗暗长吁一口气,看来陛下还没有失去理智,也没有下定决心要让秦国血海滔天。

    皇帝到底还是仁和宽厚的,这是本性。

    但就在这个时候,范九斤等不及通报,一头撞入了宫中,一见皇帝和两大重臣都在,立刻道:“凤仪暗渠六百里加急密报,燕王在楚地遇刺!”

    一时,整个西京都震动了。

    燕王遇刺,谁干的?死了还是活着?

    民间众说纷云,朝中却瞒得密不透风。所以燕王到底死没死,还是受了伤,还是安然无事,这都成了百姓们最想知道的事。不过比之更热议的,却是这事儿是谁干的。

    楚国余孽?还是越国夫人?晋王?还是秦皇?所有有动机的、有实力的人选都被人在嘴上撸了个遍,但到底是谁干的,却没有定论。

    西楚也任人猜测,不透露丝毫内情,让人完全摸不清,西楚这到底是个什么意思,燕王遇刺这么大的事,就这么算了?连个水花儿都打不起来?

    有人觉得不可能,西楚皇英明神武,可不是个光挨打不还手的主儿,只怕是暗里在憋大招儿呢。也有人觉得,燕王若真有个三长两短,那卫王的地位就举足轻重了,只怕西楚眼下最重要的是保护卫王,顾不上燕王了。

    卫王府确实加强了守卫。

    但守卫的不是卫王,而是被凤仪卫秘密救回来的燕王。这次遇刺,刺客人数众多,布置精密,韩察和林阁老寒给燕王的奇人异士里,有三名燕王替身,两死一逃,燕王也身受重伤,幸亏凤仪台早留了暗手,和潜藏在楚地的暗桩一直保持联络,在燕王遇刺时,随行的凤仪密卫就当机立断立刻联络上了暗桩,第一时间就把受伤的燕王送到暗桩手上,通过密渠飞速送回楚国,然后以燕王替身为幌子,吸引了刺客的注意力,这才让燕王保住了性命。

    此事凌寒秘而不宣,就连林阁老和韩察都不知道,还以为逃走的那个燕王替身就是真正的燕王,暗地里派人赶往楚地救援,浑然不知真正的燕王已经躲在卫王府里养伤。

    凌寒按住了真相,只冷眼看着,谁会最先跳出来,谁就必然和燕王遇刺有关。民间的各种议论,自然也有他的推波助澜,网已洒下,鱼在何处?

    最先跳出来的那条鱼,一定是最蠢的。所以,晋王跳了出来。

    晋王跳出来干什么呢?他要求西楚重立储君以稳定民心。

    好吧,如果燕王真的死了,西楚确实面临着重立储君的问题。只是这个问题,该由朝臣们上表谏言,谁都能说,就是晋王不能说。可偏偏就是晋王头一个跳出来了,当真是蠢得没有下限了,每每觉得他已经蠢到家的时候,他总能告诉别人,他还可以更蠢。

    晋王真这么不识趣?不,他到底也是皇家出来的,虽然被养得有点走偏了,但至少对皇权上的事儿,他比谁都懂。他知道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成为储君的希望,做了那么多的蠢事,也无非就是“不甘心”三个字。

    这一次他头一个跳出来,无非还是不甘心的心态作祟,当然,他知道西楚就算是重立储君,也只可能立卫王,而不是他,可他还是要跳出来,要展示一下他的存在感。他是晋王,不可以被人无视,他有越国夫人这个母亲,有谢谨言这个舅父,他就是干了再蠢的事儿,西楚这些人还不是只能看着,只能给他收拾烂摊子,只能好好供着他。

    一想到西楚要为他捅出来的篓子而焦头烂额,他又给凌寒添了一笔麻烦事,晋王心里就特别的痛快。

    他不好过,就谁也别想好过。

    几经受挫之后,晋王终于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他就是只蟑螂,没事儿就出来恶心一下人,反正,西楚也没人敢踩死他。

    凌寒不知道晋王是抱着什么心态跳出来的,但他确信晋王没那个能力刺杀燕王,就算加上一个赵沉香暗里相助也不可能,所以他一度怀疑晋王是又被人挑唆了,让夏悯动用潜伏在晋王府里的暗子,查了几轮也没查出晋王有被人挑唆的迹象。

    所以,晋王真的只是又犯蠢了而已。这个结论让凌寒好气又好笑,没引出蛇来,倒引出一只蟑螂,白费了一番工夫,也懒得搭理晋王。

    但不搭理晋王可以,却不能不搭理晋王抛出来的问题,真相被隐藏,朝臣们和百姓们只知道燕王生死未明,派出去救援的人又迟迟没有消息传回来,时间拖得越久,燕王生还的希望就越小,那么,重立储君的事情,就成了西楚目前最重大的一件事。

    是立,还是不立?

    朝中分成两派,争论不休,民间百姓们也议论纷纷。于是凌寒原本准备安排的灭秦的计划,不得不暂时搁浅,没有储君稳定国中形势,林阁老和韩察都不约而同的反对灭秦,哪怕是有条捷径也不能走。一统天下很好,但不能以动摇西楚根基为代价。燕王被刺这件事不处理好,那就是动摇西楚根基的大事,任何事情都不能相之相比。

    事情到这份儿上,不跟两位重臣透底儿似乎是不行了,但夏悯却给凌寒献了一策,叫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燕王的事情,瞒得过重臣,却瞒不过夏悯,因为卫王府里,潜伏着的暗子,都掌握在夏悯的手里。身为太监总管,夏悯本不该献策干政,不过灭秦之心,他和苏怜是一样的,他甚至还猜出,凌寒为什么急着要灭秦。

    他们所有人的心思,都不过是希望能实现顾凤寻的愿望,在他下一次发病救无可救之前。所以明知不应该,夏悯还是这样做了。

    明修栈道,明着派出大量人马去救援燕王,搜寻楚地余孽,暗渡陈仓,暗里调集大军,在秦楚边境集结,只等付赤川一死,秦国内乱,就立刻联手吴地剑勇军,从两面夹击秦国,等大胜的消息传回来,再把燕王遇刺的这口锅直接扣到秦国头上,让西楚师出有名。要是凌寒乐意,还可以把主帅的头衔送给燕王,只说燕王遇刺后及时脱身,隐在暗中主持了灭秦之战,凭此功绩,燕王的地位就会更加稳固,名望也会更高,运气好些,说不能还能搏个“天命之子”的称号。

    别看只是个称号,用得好了,既能提升己方士气,又能打击敌方士气,好处多得很。

    凌寒思量过后,采纳了夏悯这一策,然后派出更多的人马前往楚地,将楚地搞了个天翻地覆,却秘密召回了郑侯。集结大军,秘密调往秦楚边境,没有郑侯主持是不行的。

    连林阁老和韩察都被蒙在鼓里,粮草调度、辎重运输以及联络吴地的事,凌寒全权交给了方隐之这一脉的官员暗中进行。等到林阁老和韩察察觉到不对的时候,郑侯已经把大军集结得七七八八,差不多快进入秦楚边境了。

    随后,凌寒就放出了燕王督战的风声,一时间,西楚举国沸腾。

第三百三十一章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