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败军神-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专门从伦敦赶过来敦促叶知秋维持东亚和平的英王特使还没下船,就接到了中日再次开战的消息,只好在受到叶知秋接见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往日本,会见日本天皇。
据说英美两国对于日本挑起战事的行为非常不满,美国公使更是在公开的场合指责日本是东亚的不稳定因素、麻烦制造者。
国内很多人士都乐观的认为在英美调停下,这场突然爆发的冲突很快就会平息下去,甚至有一些消息灵通人士认为日军之所以发动这场战争,是因为驻防鸭绿江边的二十八师主动挑衅,应该让肇事者去日本道歉。
就在这一片嘈杂声中,在传闻中挑起战事的吴畏安然的待在特务营里,一心推行他的三操两讲制度。
三操当然是指操课,两讲主要是讲装备使用和战术养成,偶尔赶上吴畏有什么想法的时候,也会给军官们做做时事教育、思想政治方面的讲演,不过大多数时候还是以军事方面为主。
这一天早上,吴畏给连营级军官们布置了今天的训练内容,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里。
他的桌子上摆着一封很厚的信件,还没有拆封。
这封信是汉阳厂送军火的部队带来的,当然不会有邮票,不过发信地址可不是汉阳,甚至不在国内,而在遥远的南洋。
这封信摆在吴畏的桌子上已经一天了,吴畏忙着接收新式武器,编写训练内容,一直没倒出时间来看。
现在好不容易抽出时间来,吴畏决定看看这封外皮用英语写着“吴畏先生收”的信到底是谁写的,除了托马斯,他想不出谁会给自己用英文写信,可是看这信封上的字迹,明显是出自女人的手笔。
开始的时候,他的确想过这封信会不会出自秋卫卿之手,不过他知道秋卫卿不会外文,就算再秀外慧中,也不可能学得这么快,而且以秋卫卿的性格,也不可能给他写这么厚的一封信,按吴畏的经验,能写这么厚的,要不是投稿,那就是情书了。
抽出信纸之后,吴畏惊愕的发现这封纸除了封皮是用英文写的,里面通篇都是法文,落款居然是杜迪夫人。
杜迪夫人在信里不厌其烦的给吴畏说了她拜托斯图亚特夫人从托马斯那里取得吴畏通讯地址的经过,又给吴畏说了离别后自己的旅程,除了各地的人情风貌之外,还穿插着欧洲上流社会圈子里的逸闻八卦,总之事无巨细,看这信纸上的墨痕,这封信少说也写了一个来月。
要不是确认信件的开头的确是写给自己的,吴畏简直要怀疑杜迪夫人把她的日记给自己寄过来了。
吴畏法语也就soso,看起来不勉有些吃力,杜迪夫人的信写得又长,看完整封信,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要不是杜迪夫人文笔优美、叙事生动,内容也足够精彩,笔下颇有大神风范,吴畏只怕也坚持不下来。
直到读到杜迪夫人在信件末尾的签名,吴畏才突然意识到,他已经看完了整封信。
从前在学校的时候,吴畏虽然不混情场,不过仗着人长得精神,又有大好前途,从来不缺暗恋他的小女生,情书至少收了一抽屉,要不是后来读了工科,满院子都看不着几个女生,这个数字多半还要翻几番。这要是看不出杜迪夫人是什么意思,那就只能说是装傻了。
只不过无论怎么想,吴畏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杜迪夫人会对自己情有独钟,两个人分明就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难道果然制服系有加成?
其实在船上的时候,他对这个长得有些像凯瑟琳。琼斯的杜迪夫人还是很有一点好感的,觉得这个年青的寡妇谈吐优雅,仪态雍容,不过这种感情也仅仅限于对于出色女性的欣赏,完全谈不到爱慕。
他正看着信纸发呆的时候,突然觉得屋子里有人,转头看去,赫然发现赵琅琊正站在墙边看自己在地图上画的战局推演。
他吃惊的问道:“你什么时候来的?”
“我都来了两次了。”赵琅琊苦笑道:“女人的信?”
军中谈论起女人的时候,多半有些粗鲁,虽然赵琅琊文化水平不低,不至于说什么出格的话,但是吴畏想起杜迪夫人那清丽的容颜,还是下意识的不愿意和别的男人分享记忆,笑了一下没有回答,把信收起来放进抽屉里,反正整个二十八师,除了自己之外也难找出个认识法文的主,倒不用担心有人偷看。
他向赵琅琊问道:“有什么事?”
第109章 惊变
赵琅琊来找他还真是有事情。
从昨天开始,二十八师下属的部队开始频繁调动,本来顶在太平渡周围靠着防御工事和日军慢慢磨的几支部队都开始撤换整编,师警卫团位置前移,就连二十八师师指都已经在准备向东移动,靠前指挥。
这一切的迹象都表明,王启年开始不耐烦了。
既然日军已经玩不出没什么花样来了,王启年当然不会看着日军在自己的防区里继续蹦哒,而且他在总参也不是没有扶持的人,已经暗中通知他,再不打掉进犯的日军,总参也要顶不住压力了,王启年前途正好,也实在没理由拿大好前程来开玩笑。
赵琅琊是二十八师的老人,用不着怎么费劲就打听出来,整个师里除了自己这个营之外,都已经接到了作战命令。
用不着费劲琢磨,赵琅琊也知道这次围歼战,王启年是不准备动用特务营了。
打仗当然会死人,但是没仗打就没有军功可拿,不但赵琅琊着急,下面的军官们更着急,大家跟在吴畏天天在山里摸爬滚打,可不是为了等着光荣转业回都市去当兵王的。
所以赵琅琊其实是来鼓动吴畏去师部请战的。
吴畏听了赵琅琊的意思,摇了摇头。特务营的训练水平再高,也没办法把士兵们都变成超人,那种一个兵王包打天下的事情只能发生在故事里。
生化里的爱丽丝牛x不?生四里组成军队一样是团灭的命?
所以吴畏的兴趣并不在参加反攻上面,把自己精心训练出来的士兵投入到正面战场上去当炮灰,这种赔本的买卖他可不干。
不过赵琅琊说得也对,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吴畏不是圣人,还想着在自己肩膀上炸金花呢,就算不能在这个时空里组个15军出来,起码不想当一辈子营长。
他向赵琅琊交待了一下,让他命令部队悄悄打包,准备参战,然后自己骑上马往通化城里去。
在他想来,正面攻击日军进犯部队那是普通步兵干的事,自己要干就得干个大的,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日军能做初一,国防军就能做十五,干脆把特务营带去江东,趁着日军主力粘着在鸭绿江畔,自己一路向南打过去。
独脚铜人还能搅动黄河,自己俩眼俩脚,不把朝鲜折腾翻了对得起穿越一把吗?
不过他并不知道王启年会不会批准这个计划,所以才让赵琅琊通知下面的部队悄悄准备,要不然万一王启年突然谨慎一把,传出去自己就成笑话了。
在他的想法里,王启年批准自己的全部行动计划不太可能,要向朝鲜纵深派兵那是总参的权利,但是派一支营级部队渡江骚扰敌后还是可以的,吴畏对自己的计划通过率很有信心。
没想到一路跑到通化城里,吴畏才发现师指一片混乱,参谋军官和传令兵们跑进跑出的乱成一团,乍一看还以为日军已经打到通化城外了呢。
吴畏立刻觉得不妙,只怕自己一直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他一路小跑着进了师部大院,正好看到一个熟悉的参谋军官捧着一摞地图从侧房里跑出来。
吴畏一把抓住,问道:“出了什么事?”
那军官跺脚骂道:“快放手,师长急着要地图。”
吴畏看他要翻脸的样子,只好放开手,跟着他一起跑。
军官倒也知趣,一面跑一面说道:“海军中伏,日军在旅顺登陆。”说完这句,他已经窜进了作战室里。
吴畏大吃一惊,一时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躲在基地里的海军舰队会中伏,总不成日本人出动了奥特曼?这是欺负咱们没有高达吗?
这个时候不比刚刚开战的时候,那个时候二十八师建制完整,第四团和警卫团就在通化附近。
现在因为王启年已经命令各部队向前线机动,相机进入阵地,所以整个通化城里还处在待命状态的只有吴畏的特务营。
现在突然传来警报,院子里也没有几个军官,倒是以吴畏这个中校军衔最高。
吴畏和几个警卫团的连营级军官打了个招呼,抬腿就想进作战室去,一个连长拉了他一把,低声劝道:“刚才邓营长进去,让师座给赶出来了,要不是参谋长劝,多半要革职,你就别去触这个霉头了。”
吴畏看了几个军官一眼,发现这几个军官虽然惊慌,却没有太着急的样子,多半也只是因为日军在旅顺开辟第二战场后比较惊讶,并没有察觉到其中蕴含的危险。
他想了一下,谢过那名军官,走到作战室门外,大声叫了一声“报告”,就迈步走了进去。
王启年正趴在桌子上看地图,他的防区在鸭绿江边,当然不可能有渤海湾的沙盘,墙上的大幅地图打打嘴炮还行,要查看细节就只能靠猜的,所以赶得参谋们鸡飞狗跳的给他去找详细的地图。
这时听到有人大叫“报告”,顿时火起,转身骂道:“添什么乱?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吴畏本来就脸皮厚,又知道王启年这个时候正在上火,倒也不以为意,不但没有“干什么去”,反而向王启年走了过去,大声说道:“师长,到底出什么事了?”
王启年这时候才看清楚来的是吴畏,他愣了一下,下意识的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
他刚接到总参和防总打过来的电报不久,就算吴畏同时接到了消息,从特务营跑过来也不可能这么快。
他的念头转得极快,立刻想到吴畏早有准备,甚至另外有消息渠道,反倒没有想到吴畏只是来求战跑了个正好,披头就问道:“特务营全员拉动要多久?”
吴畏一愣,心说这是要用特务营参战了?他以为王启年是准备先集中兵力消灭太平渡的日军,尽快转用兵力,心中大大的不以为然,却依然回答道:“最多两个小时。”
王启年心说果然不出所料,这家伙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这时代可没有快反部队,一个营级规模的部队想拉出来实战,光是各种物资装车就得几个小时,一天时间能拉出来就是快的,哪有最多两个小时的说法?吴畏这么说,肯定是早就做好了准备。
他当然不知道特务营全营都有拉练项目,那是真正的说走就走,至少营级后勤保障,他离开时已经吩咐赵琅琊装车了,如果赵琅琊动作够快,现在应该已经打包结束,就等他的消息了。
王启年一把拉住吴畏,把他拽到一幅摊开的地图前,指着海滨的一个位置说道:“你立刻带特务营向辽阳方向前进,务必在日军到达之前在辽阳一线建立防御,挡住日军。”
吴畏眨了半天眼睛,才反应过来,脱口道:“辽阳?”
心说不是太平渡吗?我跑辽阳去,那驻守奉天的三十一师跑哪去了?那片不归咱们管啊。
第110章 辽阳
公元1901年4月26日,日军以轻巡洋舰和运兵船为诱饵,引诱驻防渤海湾的共和国海军出海拦截,然后以海军主力寻求决战。
双方在海上激战三小时后,共和国海军战败,战舰沉没逃散多艘,旗舰定远退入威海卫后搁浅,共和国失去海战能力。
日军获得制海权后,不顾己方多艘战舰负伤亟待维护,立刻炮轰旅顺港炮台,在后方等待多时的运兵船在旅顺附近海滩登陆。
驻防旅顺的三十一师一团错误判断战场形势,放任日军登陆,然后在日军海陆夹击下迅速溃败,旅顺失守,日军得以获得港口,迅速输送兵力。
匆忙赶来增援的三十一师三团长途奔袭后战斗力下降严重,在东北防总的严令下不及休整就向日军阵地发起进攻,逐次添油后损失惨重,当天夜间被日军登陆部队击溃。
此时三十一师已经损失了两个团,师指和东北防总汇合后向山海关的第四师靠拢,当地政要更是闻风而逃。
此时二十八师后方防线洞开,日军随时可能挥师北上,与在太平渡顽抗的第一军夹击二十八师,一旦二十八师被歼灭,东北三省沦陷在即。
防总和三十一师匆忙撤退当中,竟然完全没有想起来通知第二十八师,王启年还是在日军登陆二十小时后才接到总参的电报警告,此时日军已经击溃三十一师防线。
吴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临危受命,带着他的特务营南下阻挡日军可能的北上企图,为王启年歼灭太平渡日军争取时间。
王启年此时已经不再奢望能够全歼太平渡日军,只求可以痛击日军后趁机脱离战场,整顿防线后与第三十二师互为犄角,等待关内友军的救援。
赵琅琊以下的一众特务营军官说什么也没想到吴畏去请战居然能请回来这么个任务,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胜券在握的战局会突然扭转,变成现在这幅模样。
吴畏倒是知道战场上往往胜负之间只有一线之隔,可也没想到会摊上这种事,果然猪队友坑人太厉害。
他想不明白海军好好的怎么会中伏,再不明白本来在第一次鸭绿江战役中表现出色的第三十一师怎么会变得如此不堪一击。
他现在最清楚的只有一件事日军既然选择了旅顺而不是威海,目地只怕不是奔袭北京,而是打算围歼东北的国防军三个主力师。
从通化到辽阳直线距离超过二百公里,真正走过去要超过三百公里,比在旅顺登录的日军多接近一百公里的距离。
特务营又比日军晚出发了接近二十四个小时,吴畏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赶在日军前面到达辽阳,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日军到底有多少兵力,是一个联队,还是一个师团。
为了抢占先机,吴畏亲自带领老兵最多的第一连轻装上路,只携带弹药和干粮,一路急行军向辽阳赶去。
在吴畏的设想中,只要赶在日军前面到达辽阳,就可以在当地获得补给。
辽阳一直是东北重镇,军事地位向来重要,战前三十一师师指就设在这里。
此时虽然战火还没有烧到这里,但是因为三十一师紧急后撤,城里早已人心惶惶,逃难的老百姓扶老携幼,带着大包小包的家当沿着大路出城向着关内逃去。
三十一师留守的一个连士兵此时也早没有了维持秩序的心思,抱着枪呆呆的看着拥挤的人群,也不知道应该干什么好。
四月末的天气已经有些夏天的意思,中午时分太阳底下还是很热的。
一个士兵伸着脖子愣愣看了一会逃亡的百姓,突然骂道:“他x的咱们也不是没和小日本干过,怎么就成这样了?”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他身边的排长向地上吐了一口唾沫,骂道:“当初咱们练军能打的汉人军官调走了不少,上官又看不上满人军官,咱们早就不是前年那个三十一师了。”
就算是基层士兵也有八卦的权利,大家守着这个空城死等,早就铁了心等日本人上来,放一排枪就逃,这个时候倒也轻松。
最早说话的那个士兵伸着脖子往北方看了看,高声说道:“早知道这样,老子去投二十八师,据说从前咱们师在鸭绿江打鬼子的那个王连长在二十八师当师长,老子给好汉子牵马坠镫,也好过在这个鬼地方混日子。”
“你当二十八师日子就好过?”那个排长骂道:“咱们这一撤,二十八师的背后就算闪出来了,他们再能打能捻几根钉子?说不得也是一个散伙的命。”
正说话的时候,一队国防军士兵拖着枪从城东绕了过来。排长认识为首的军官,吃了一惊,叫道:“李康,你怎么跑这边来了?”
那个李康是个上尉连长,和这个排长是同乡,不过两个人同营不同连,彼此关系还算亲近。
李康看到熟人,大声叫道:“怎么就你们这几个人?其他人呢?”
“郭连长带着人在城里呢。”排长叫道:“怎么了?”
“前面跑回来的兄弟说日军先头部队离这里不出十里了。”李康叫道:“这城里的老百姓还没跑完,我琢磨着拉一票兄弟挡小鬼子一下。”
这句话一出,几个士兵顿时都没了声音,半晌那个排长才劝道:“当官的都不要这一方的百姓了,咱们才吃几个粮子,犯得上拿命拼吗?”
李康看了他一眼,“老二,你要走我不怪你,我要是回不来,帮我照看一下家里。一枪不放,对不起这张皮啊。”
那排长愣了一下,还想再说,李康已经挥了挥手,带着自己的几个兄弟沿着城门向城里跑去,那个排长红了眼睛,却又不想跟着去送死,只好在嘴里喃喃念道:“好兄弟……”
正没理会的时候,突然听到身后的大路上一阵马蹄声,一个东北口音的粗嗓子大叫道:“让让,别挡道,让我们过去。”
排长顺着声音抬头看去,看到两匹战马从人流中挤了出来,马身上全是汗水,在阳光下反射着光芒。马上各坐着一个穿国防军军装的汉子,都大背着一种从没见过的步枪,腰里掖着手枪,身上子弹袋鼓鼓囊囊的,还挂着几个像短棍一样一头粗一头细的东西。
两个汉子都戴着大檐帽,领口敞开,袖子高高挽起,露出坚实的肌肉。
他们看到守在城门前的这一队兵,互相看了一眼,同时勒住马匹,一个人高声叫道:“劳驾,你们是哪部分的?”
“三十一师二团的。你们是哪部分的?”
“二十八师特务营。”那个汉子叫道:“知道小鬼子到哪了吗?”
那个排长一愣,心说二十八师怎么跑这里来了,还有这个特务营是什么番号?他这样想着,突然心里一激灵,难道是二十八师打回来了?连忙把刚才李康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那汉子听了排长的话,嘀咕了一句,回头向身边的士兵说道:“你回去告诉营长,我再往那边去看看。”
那个士兵答应了一声,转身纵马而去,排长仰头问道:“你是个军官吧?怎么称呼?”
汉子哈哈一笑,纵马向城里跑去,大声说道:“老子叫王大锤……营长说了,打鬼子你们不成,让我们来!”
第111章 城门
李康和郭凯森都是三十一师二团一营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