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新中国近代史 >

第23章

新中国近代史-第23章

小说: 新中国近代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晕血。后来,就改学了管理,一样学的很好。但是,赵曼节改专业的事情,还是在留学生里传为笑谈。我听了,也觉得很有意思,就记住他。后来,组建卫生司的时候,就想到了赵曼节,一调查他的工作经历,感觉很合适,征求了本人的意见,就聘请赵曼节任卫生司司长。上任后,赵曼节的工作很出色。从卫生常识的宣传,垃圾分类及城市垃圾处理,居民饮用水源,到医疗体系建立,疫苗研制,传染病取样分析防治等各方面工作,都能出色完成。
  比如说,垃圾点垃圾分类存放,定时在夜晚清理,可燃的作燃料,不可燃的回收或填埋,下水道直接通向城市垃圾处理场(免税),经过沼气池等一系列操作,可利用的制成农家肥,卖给农民,不可利用的排入一段曲曲折折的半人工湿地,流淌过2公里以上的距离,再排入江河——某家的意见不错吧——直排垃圾者处以重罚,并奖励举报。
  再比如说,扶植中医药,安科余良卿号膏药店闻名遐迩,赵曼节提供优惠低息贷款,帮助其联系机械厂,研究机制中药,并进行了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福建漳州以“八宝丹”闻名的“馨苑茶庄”、胡庆余堂国药号、武汉叶开泰参药店等也大体如此。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卫生司出了一本《医疗指南》——估计中西医的比试给了赵灵感。《医疗指南》简单介绍了一些医疗常识——像三级医院一级科室,是说医疗设备差,但医生水平高——更重要的是对医疗方式的评价,常见的具体疾病采用哪种医疗方式更适合,或者某类疾病适合中/西医,等等。患者看了,就会有个大致的概念。该书每年一更新,要求所有医院都必须有,以便提供给患者参考。
  国防军的步兵师,在1914年5月前,都装备了冲锋枪。每个步兵班配备的一名狙击手(其实就是神枪手)用的狙击步枪也已定型生产了。整体而言,这是一支落后的狙击枪。瞄准镜是4倍的,而且质量很差。当时,一切镜片都是手工制造的,价钱很贵,一支瞄准镜的价钱与一挺机枪相当。以我这样的配置方式,是装备不起的。
  阿庭的光学仪器厂一开始就是研究如何机器磨制。然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技术限制,生产的瞄准镜一直不如人意。不要说与德国相比,就是与其它国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好在阿庭并没有放弃手工制造,培养了以严慕光为首的一批物理人才,手工制造了一批瞄准镜、五角测距镜和望远镜——中国人的动手能力是极强的,制作的各种工艺品巧夺天工。但是,时间和人员的限制,使手工产品数量很小——用在狙击步枪上的数量,基本可以忽视。要知道,炮镜等仪器的价格,实在不是瞄准镜所能比拟的。所以,尽管狙击枪枪管提高加工精度,延长其长度后,射程达到了1300米,但由于瞄准镜和狙击枪自身设计等问题,能准确射击的有效射程也就六七百米左右。超过八百米,很大程度上,就要靠运气了。机枪也做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如,水冷改成气冷,自由枪机,三脚支架等等。所需的技术,有的已经过了专利的保护期限,其它相关的技术,已与持有者达成协议。
  60mm和81mm口径的迫击炮早已定型,大量生产。现在只是增加了弹药的种类,如,燃烧弹、榴弹、穿甲弹、照明弹、发烟弹等等,穿甲弹采用的柱状火药技术,没有技术上的障碍,但要保密,短期内还不会迅速应用。75mm口径步兵炮和山炮,105mm和150mm口径的榴掸炮没有任何问题,迅速定型生产——通过在武器实验场的检验,使用了VIII合金钢扭膛炮管后,炮管发射寿命延长了一倍。
  对了,国防军终于全军装备了钢盔,设计采用德国的——我一直忽略了这一点,不然的话,上次战争还能少死些人。
  无论如何,联省已经基本实现了武器装备的国产化,90%以上的武器装备,安徽均能生产。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那些不能生产的武器,代表了工业技术的最高水平。
  第32章
  饿着肚子赶稿到现在,我也算可以了吧!吃饭去了!
  ****************************正文********************************
  这时代,军舰代表了最尖端技术,一个国家所造军舰,代表其自身的技术水平。而且,我清楚的知道,马汉的《海权论》在未来百年内是完全正确的,“谁控制了海洋,谁就主宰了世界”。
  德国支援的小口径舰炮技术,董氏吸收很快,127mm舰炮很快达到了德国生产的水平。203mm舰炮的生产技术,经过研究人员的努力,也在短期内完成了。但是,350mm三联舰炮,就始终逊色德国一筹。因为欧战临近,我要求的时间很紧,只好像解放初那样边试验边改进边生产了,总共32门的350mm/52倍径三联舰炮的花费是巨大的,然而,却是值得的。1914年2月350mm舰炮技术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技术指标基本达到德国水平。经过改进后,在最后7门舰炮生产时,在性能参数赶上了德国的同类产品,并在射程上略有超过。因为主要采用的是德国技术,所以使用的是轻弹,正在加紧研究重弹,但短时间内是指望不上了。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关键部分的技术并不是德国支援的,而是调查局与董氏合作的成果,许多方面的技术都是如此。可以说,联省的技术90%来自德国和美国。能收买技术人员的,就收买技术人员;能买到的,就买;能巧取豪夺的,就巧取豪夺(这个很少用);与此同时,还要刻苦研究此类技术,以培养人才,吸收技术。
  这样一批舰炮,却不是用在军舰上,而是用在炮台上。所以,性能上有些儿差距,也没有关系,我可以用厚厚的装甲来拟补。反正,这些舰艇炮不是装在船上,装甲多厚都没有关系。把射程相同放在一起,便于统一指挥。我在长江入海口的南侧修建了15座炮台,并构建了堡垒、战壕、地下通道、掩体等构成的防御体系——勘测设计早已完成自不必提。英国驻上海领事,对此提出了抗议。我义正词严的说,“难道我是在长江里修炮台,影响贵国舰艇通行了?”——这该死的英国佬!也不看看什么时候,难道你现在还敢打过来不成?
  仙德法歌大神啊,我要让小日本见识下我中华的钢铁堡垒。
  的的确确,我修的就是个钢铁堡垒,并且,是个防护墙厚达两米的钢铁堡垒。高强度的合金钢价格很贵,所需要的原料,多数要从国外进口,产量也不太多。所以,炮台使用的是优质低碳钢,只有舰炮前的装甲采用了500mm合金钢。因为蒋百里与德国的秘密约定,青岛同时也修建了堡垒和12座炮台——因为我那夸张的钢堡,我承担了高昂的费用。而且,尽管依靠德国提供的少量工业子机,董氏也能够生产高精度的滚珠、丝杠、轴承等关键配件,但是,数量毕竟有限,需要的地方又很多。所以,这次修炮台,不得不又从德国进口了一批。当然了,类似自动填装机等机械,就无须如此了,均为董氏自产。
  然而,炮台和舰炮加起来,费用支出可就数额庞大了,具体数字就别提了,想想我都心痛,太太太太太多了。
  此外,我还在杭州湾,修建了5座炮台。上海港正好在长江炮台的射程之内,所以,上海虽然没有增设炮台,却也不必担心日军攻击上海。
  上海高庙造船厂从德国进口了大批的精密机床设备,并修建了大型船坞,现在正在建造战列舰。该战列舰有一艘一模一样的,正在德国建造中。该战列舰采用重油作燃料的蒸汽动力,航速高达28节,排水量到18500吨以上,三联主炮口径达350毫米,没有装备鱼雷发射器,两舷、炮塔和指挥塔的装甲厚达330毫米。造价也高达惊人的5000万马克,折合安徽票约2800万元。如果不是德国人答应提供全部资料,同意联省派遣大批技术骨干到德国参与建造,学习造舰技术,并派工程技术人员赴上海,帮助我在高庙造船厂,建造一艘同样的战列舰,我是绝对不可能答应的。天啊,真真是太贵了,都是钱啊!如此高昂的学费,我自然要努力压榨德国派驻工程技术人员的所有潜力。皇帝不差饿兵,我相应的提供了另外一份薪水——这就微不足道了。
  我将前些时候战争中击沉的舰艇都打捞了上来——不打捞会堵塞航道,而且,就算是拆了卖废钢材,我也能收回成本,更何况,有些战舰尚能修复。现在,东南海军共有巡洋舰“海豹”、“海狮”、“海豚 ”、“海龙”、“海马”、“建安”、“应瑞”、“海琛”、“建威”八艘,驱逐舰有“江湖”、“江河”、“飞霆”、“楚谦”、“楚同”、“江汉”六艘,鱼雷艇40艘,以及运输等舰艇五艘。其中,“应瑞”、“海琛”、“楚谦”、“楚同”等舰尚在修理中,预计还需要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安庆造船厂和高庙造船厂忙的是不可开交,满负荷运转。
  “建威”、“江汉”和8艘鱼雷艇是安庆造船厂新造之舰,其余20艘鱼雷艇是1912年年中在德国订购的,一同订购的还有40艘U型潜艇,以及那艘昂贵无比的战列舰。鱼雷艇和U型潜艇都已到货,战列舰却还需要九个月的时间。德国人很奇怪,我为何订购这么多潜艇?要知道,德国自己也只有20艘U型潜艇;何况,买潜艇的钱够买几艘战列舰了。我解释说“没钱”,德国人不相信,我只好说“喜欢”,这回德国人勉强接受了。为此,德国人还扩建了船坞,以完成这批订单。
  现在,舰队和潜艇已在德国教官的指导下,加以严格地训练。虽然在之前,安庆水军陆续派出的海军人员,大半已经归国,但要形成战力,还需要磨合。而各种舰艇也在德国工程师的指挥下进行改装,将主炮口径统一更换成203mm/52倍身径,副炮口径则变更为127mm/50倍径的舰炮。并且统一对舰艇的动力系统进行改造,说句实在话,联省的军舰种类较多,生产国家各不相同。这种改造,难度很大,对联省技术人员的进步,促进也很大。
  董氏自从获得德国贷款以后,就将贷款的部分购买了黄金和白银,其余部分都投资到安徽,开办工矿企业。而购买的黄金和白银,也被运抵安庆,以此为资本,成立了兴华银行,先后发行了纸币12亿元。这些纸币,有四亿元支付给了军政府,其余多投资到了工矿企业。后来,兴华银行的影响力,随着军政府的扩张而扩张。营业所遍及东南,独霸一方,以雄厚的实力,可靠的信誉,较高的利息,吸纳了大量的储金。并将吸纳的银元重铸成安徽龙圆,并以此,以及后来陆续采购的白银,再次增发纸币。与此同时,再将资金贷给有利可图的工矿企业,从而在获利时,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董氏投资工矿企业,不是简单的为了挣钱。从一开始,董氏的目标,就是建立一整套工业体系。依靠董氏在美国多年积累的技术,培养的人员,以及德国所提供的大量技术,董氏迅速在安徽取得了成效。
  首先,最重要的是钢铁,钢铁是现代工业的基础。
  经过两年的发展,马鞍山钢铁年产钢铁230万吨,其中铁85万吨,钢材145万吨,基本达到了它的极限。这个极限,不是其它,而是铁矿石的产量的限制。所以,现在,马鞍山一面在开拓新的矿区,同时,董氏(美国)在澳大利亚也控制了几座铁矿山,据说储藏量很可观。预计到明年,马鞍山钢铁的产量将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在军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汉阳铁厂的钢铁产量也有所提高,年产钢铁18万吨,其中铁11万吨,钢7万吨。军政府的优惠政策,是指对第二替代生产厂商的支持。虽然汉阳铁厂只得到了一少部分铁路用钢轨的采购,但这已经是其全部的产量了。优秀的业绩,又使其在贷款、融资方面,具备优势,目前正在扩建过程中。扩建工程共有两期,预计扩建完成后,汉阳铁厂年产钢铁会超过八十万吨。
  此外,就是中小企业了,各省都有一些,福建、山东由于历史原因,多一点。
  然后,是机械制造业。董氏的机械厂,是在原来的纺织机械厂的基础之上,合并了国外归来的机械厂和研究人员,成立的。目前的产品,以纺织机械和普通的机床为主。这不是技术原因,董氏的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只能算二流,但在亚洲就是无可比拟的。董氏生产的精密机床的加工精度,仅仅比德国产品差一级儿——当然这一级可能需要我们花上二十年时间——但是,此类的产品,是不对外出售的,只在董氏的内部使用。就算报废了,也是直接销毁,不会外卖。
  这不排除董氏技术垄断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防止技术外流到日本。日本在中国的间谍,数量很多。基本上,多数在华的日本人,都在有意无意的收集中国的情报。两局和董氏都曾发现过许多这样的人,也包括为之收集情报的中国人。于是,各种不同类型的意外,不断出现在这些人的身上,一连死了很多人,日本的行为,才收敛不少。如果,我对国内,呃,不要说国内,就是对联省内部,公开销售,那就同对日本公开销售,没有两样。日本在联省内部,就有汉口、杭州等租界。此外,各国的军舰都能够自由出入长江。日本人有太多途径,用来走私了,汉口日租界最大的交易,就是走私。
  不过,就目前来看,国内无须过于精密的机床,董氏垄断了所有这些精密加工和尖端技术。国内商人的投资目标,是那些挣钱快,利润高,技术门槛低的行业,普通机床设备足以。比如说,纺织厂,经营好的话,一年就能回本,利润百分百。董氏公开销售的精密机床,只比日本销售的机床梢好一点,但应该还不如日本最好的机床。
  而董氏内部的企业则不同,不仅拥有自产的最好的精密机床,还拥有部分德国提供的精密机床,甚至少量的德国子机。
  接下来,是化工行业。化工是董氏的老本行,从基础的“三酸二盐”,一直到最高端的染料、合成纤维,甚至药品制造,董氏无处不在。在世界上,董氏也是名声显赫,足以排进化工行业的前五名。董氏在安徽建立了一系列的化工厂,提供基本原料的,生产化肥、炸药的,生产染料的,生产合成纤维的,生产日用品的,等等,等等。可以说,化工企业在董氏企业中占据了最大的数量,是的,是企业数量最多,而不是利润最高。
  说起利润率,什么也赶不上石油。董氏也把注意力,转移到了石油化工上。根据阿庭的介绍,美国标准石油垄断案,与阿庭没有什么关系。阿庭虽然能够接触到美国的高层,但是,也就是如此而已,不可能影响其决策。过去不能,现在不能,将来也不能。那是一个白种人的国家,阿庭是个黄种人,就是如此。标准石油一向支持美国共和党,是其资金的最重要来源,所以,民主党总统罗斯福趁美国民众对该公司不满时,发起了标准石油垄断案。这与阿庭无关。但是,无论如何,作为民主党的重要支持者,阿庭也不必在意,来自标准石油的直接攻击。
  所以,在短暂的回避之后,董氏石油迅速开始了在中国市场的扩张。从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等产品开始,董氏全面扩张。无论是成本、人员,还是税收,董氏具有全面优势。举个例子,军政府为了支持董氏石油,去年减免了其一切的税收,连关税都免了。这样一来,董氏石油在中国市场所向披靡。但是,董氏为了减少在美国受到的压力,与美孚石油达成协议,双方联手,几乎要把英国石油公司极出了市场,后来,依靠英国的势力,英国石油公司大力反扑,从而,各自占据了三分天下。
  因为种种原因,中国使用四轮马车的历史很短暂。但到了这时候,却成了一件好事。当欧美各过由于习惯等原因,拒绝使用汽车时,汽车却很快在中国得到了推广。当然,这与董氏在汽车上的技优势,也有一定的关系。
  太平汽车厂拥有现今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卡车生产线,可以年产卡车一万辆。虽然,流水生产线很早就建好了,但是,由于缺乏相关配套的基础产业、零部件供应商,以及熟练的技术工人,生产线一直不能正常运转。陆陆续续生产的卡车中,合格率一直不高。
  国防军在二次革命时,所配备的千多辆卡车,基本就是,汽车厂开工至此生产的所有合格品了。好在董氏预计到这些情况,一开始,就设立了大量的技术学校,在不断的培养技术工人。并不断的建设各种工厂,如,橡胶厂等。于是,董氏在比较高成本的情况下,开始了生产。至1914年,汽车厂已经能正常生产了,成本也有所降低。降低到略低于世界通常水平,这种情况是不会令人满意的。中国工人的工资待遇较低;董氏又采用了许多措施节约成本,如流水线;目前,还有许多有利条件,成本仍然与其它厂商相仿佛,怎么会令人满意?但是,事情也是没有办法。在美国,某些部件可以批量采购,供应商同时供应许多厂商,生产量很大,而产量越大成本越低。现在则不然,董氏的绝大部分,如果不说是全部的话,都要自己生产,产品多半只供应给自己,价格自然上涨很多。董氏虽然有意识想扶植一批供应商,但短期内,成效不大,暂时是不必考虑了。不过,这也不是没有好处,董氏为了降低成本,统一制定了行业标准,虽然只在内部实施,却为将来创造了条件。
  现在正以每月1100辆的速度,持续稳定地生产公牛牌重型卡车,以及逐鹿牌轻型卡车。逐鹿牌轻型卡车载重量为2。5吨,最高速度32。5km/h,。轻型卡车的生产还是在试生产阶段,以后还要看市场的反应。如果市场反应良好,那么,正在建设中的新生产线就会以生产轻型卡车为主。而刚刚建好的生产线,则是生产小汽车的,设计产量为年产一万辆,并为改造预留了空间(改造后为五~十万辆)。小汽车时速最高75km/h,经济时速50km/h,可以乘坐两人。一切均采用成熟技术,以简单、便宜、可靠、便于操作为理念——当然,外形的设计力图在不增加成本的同时,也注意了美观——所以,生产成本很低,售价应该控制在800~1000元之间,预计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