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1937-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含之身边的人,也许对他最有感情的并不是他的外甥郑永,而是这个新的法务处长罗鱼勐。
这个法务处的存在目前有些特别。
罗鱼勐的公开身份是师的情报分析处少校处长,所谓的法务处也即是情报分析处。
这一点戴笠也是知道的,不过戴笠并不认为一个师的情报分析处和自己有什么利益冲突。
郑永亲自制定,由罗鱼勐、张忠华和戴笠联合实施的“洋河计划”,其中心只有一个:
…………南京!
年月日。
“恒渊啊,你来得正好,来,见见恩来先生。”见到自己的爱将进来,蒋介石春风满面地说道:“恩来啊,这位就是我最得意的部下郑永。”
“周先生好。”郑永端正的敬了一个军礼。
面前站着的这个人就是自己所仰慕的周恩来吗?
“郑将军,传奇的少将军。”周恩来没有一点架子,热情的和郑永握了下手:
“郑将军的大名我是久仰的,奉天血战,长城大捷,身先士卒,浴血疆场,乃我民族之英雄,军人之楷模啊!”
几句话便消除了隔阂,郑永谦逊了几句,在一边坐了下来。
蒋介石这次让自己来庐山,除了汇报师的情况之外,还特别嘱咐自己多准备一些关于目下局势的看法。
很显然委员长已经准备重点栽培自己了。
这两位两党最高领导者之间的会谈,自己是不能贸然插嘴的。
在边上听了会,双方讨论的关键还是军队的改编问题,在这点上显然双方分歧不小。
眼看着讨论有些激烈起来,蒋介石忽然话锋一转:“夫人美龄自上次在西安见过你之后,一直在我面前盛赞你思维敏捷,文武兼资,是当世的奇才。又问我像你这样的人才为什么就不能留在党国,恩来啊,你让我如何回答啊?”
忽然又叹息了一声:
“你我当年若不分手,中国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周恩来笑了一下,说道:
“如今国难当头,日本对我中国野心不死,你我不是共赴国难,又走到一起来了?”
蒋介石闻之展颜而笑,回首见到郑永坐在一边一声不哼:
“恒渊,说说你对目前局势的看法。”
“是。”郑永挺直了腰板:
“近日日本要求扩大塘沽协定范围,扩大冀东伪组织,驱逐二十九军,撤换宋哲元,其意已经非常明显,那就是意在北平,意在整个华北!”
眼看蒋介石的周恩来的目光都投到了自己身上,郑永走到挂在墙上的军事地图前说道:
“自去年月开始,日军就陆续增兵华北,又策划蒙古德王成立蒙古政府军,进兵绥远。
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中将,曾参加策划过。事变,对全面侵华犹为积极,将军队分为两支,分驻北平天津二地,其意昭昭。
北平东南北三面皆皆有日本驻军,只城西南丰台、宛平、芦沟桥有通道可以出入,北平已经陷入到日军数面包围之中。如果属下判断不错,日军必由芦沟桥方向发动进攻……“
第二部燃烧的大地——第三部刺刀1937 第二百二十章 军人本分
“你的意思是中日很快便会爆发全面战争?”蒋介石微微皱了下眉头:“那么你认为两国之间胜负关系如何?”
郑永略想了想,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日本虽想称霸东亚太平洋,但其势力有限,与野心极不相符。
日本有金属工厂六千家,机器业工厂九千家,化工厂四千家,大兵工厂四千家,年产钢六百万吨,汽车一百万辆,飞机……为我国十倍百倍……
再看其之军队,国民一亿,陆军常设师虽只十七个师三十八万人,但却拥有预备役兵约七十四万,后备役兵约八十七万,第一补充兵一百五十八万,第二补充兵九十万……
数项合计为四百五十万军队,仅战斗兵便近二百万。
陆军之外拥有海军舰艇九十万吨,空军飞机二千七百架,其国力军力远远在我国之上……“
蒋介石和周恩来互相看了一眼,郑永这摆明了是说中日一旦开战,中国必败?
郑永喘息了一下,看了两人脸上疑惑的表情,继续说道:
“然以日本国力军力与美国、苏联相比,又是小巫见大巫,不及其十分之一。”
当下又把美国、苏联的国力军力述说了一遍,这才接着说道:“是故我以为日本必然要对中国全面开战,得中国之丰富资源,补充其国力军力之后,才会与苏联、美国开战。
此亦与田中奏折相同,先征服中国,再征服世界,这是日本的已定国策。
而目前世界大势。世界大战早晚必然爆发。英、法、美想推动德、日、意先进攻苏联,苏联惧怕德日东西夹攻,也想推动其先进攻英、法、美。
故日本进攻中国时。苏联与英、法、美一定有一个坐山观虎斗的过程,绝不会引火烧身,为拯救中国而对日本宣战。
因此在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必有一个中国对日单独作战的艰苦阶段。
若指望世界大战爆发,不凭自己力量独立与日作战。则未待世界大战爆发,中国便已灭亡。
而一旦坚持到世界大战爆发,无论是英、法、美,还是苏联,必然都需要中国的存在,那么为了保证中国的战力,必然会全力以赴地支援中国。
所以我以为只要把日本拖入战争的泥潭,中国必胜。日本必败!“
蒋介石和周恩来听得面面相觑。
尤其是蒋介石,过去虽然宠爱郑永,但也不过把他当成一员能够打仗的猛将而已,但现在却想不到此人对世界局势竟能有如此清晰地判断。
“委员长手下卧虎藏龙啊。”周恩来赞不绝口地说道:
“郑将军不光勇冠三军,而且在我看来对世界大局的走势的判断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卓越的政治家,委员长能有这样的部下,恩来由衷地感到钦佩。”
“小孩子,随口说说的。恩来不要把他夸坏了。”蒋介石的话里掩饰不住对郑永的喜爱,随后神色一正,说道:
“不过郑永的话也正是我所想的,倭寇久欲吞我中国,我蒋中正势必起全国之力,决不妥协,势与倭寇决死一战,卫我中国!”
周恩来站了起来:“委员长有这样的决心。****我们愿意全力协助!”
又商谈了一会,送走了周恩来,蒋介石揉了揉太阳**,看起来有些疲惫了。郑永正想告辞,却被蒋介石叫住留了下来:
“恒渊,恩来这人怎么样啊?”
“人中之龙。”郑永想也未想便说道。
“是啊,人中之龙。可惜到那边去了。”蒋介石的神态中显得有些惋惜:“对了。你地那番话已经准备很久了吧?”
这话不用自己准备,后来的人都知道这道理。
郑永随口敷衍了几句。接着再一次提醒道:
“委座,之前我已经分析了,胃口若要侵华,必然会从芦沟桥开始,二十九军装备、兵源虽较之前有了很大提高,但与日军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所以郑永以为还是应该加强二十九和芦沟桥方向的防御力量。”
“这点我会考虑的。”蒋介石点了点头:“还有什么,今天都说出来。”
郑永稍稍思考了会,决定在今天把想对委员长说的一点不隐瞒地说出:
“还有,一旦中日之间全面战争爆发,政府应该考虑将沿海工业内迁,同时,动员民众内迁,日人强暴,所到之处必然血雨腥风,而无论是工业还是百姓,都将是我们长期抗战的基础……”
偷眼看了一眼蒋介石,发现他一边听着一边不断点头,这才放下了心来:
“日人对上海亦早有夺取之意,当年一•;二八事变即是如此。所以加强上海方面的力量也是刻不容缓之势,上海一旦有失,首都必然振动。委员,郑永不才,愿亲率师赶赴上海!”
“什么,你要去上海?”
蒋介石地身子微微抖动了下:
“恒渊,如果诚如你所说的,战争爆发之后凇沪一线将会成为正面战场,师倾尽了政府和我本人的心血,这太危险了,太危险了……”
“委座!”
郑永上前一步,大声说道:
“身为革命军人,在此国难当头之际,若不能以身报国,又何谈军人二字?我师训练已久,军中精锐,誓死愿与倭寇决死一战!”
见蒋介石沉默在那,郑永用力说道:“委座,现在全国都知道师是精锐中的精锐,王牌里的王牌,郑永也知道我师倾注了委座全部心血。****但值此抗战之机,若委座把我师都拉了上去,全**民都看在眼里,何愁不能在委座领导之下勇赴国难!
郑永一个人的命算不了什么,就算师全打光了也算不了什么,若是我四万万五千万同胞能因此猛醒,全民同心,与倭寇血战到底,那么郑永就算死了也死得有价值了。我师自整训以来,一直在等待的,就是这一天的到来!“
“恒渊那,恒渊那……”
蒋介石长长叹息了一声:“你忠诚、勇敢、爱国,是我军人地楷模,若是我全军将士都能如你一般尽忠报国,国家又哪里会落到现在这般田地。
真应该把你的这番话告诉其他人,让那些到了现在还在争权夺利、钩心斗角的人听听,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军人。
不过,去上海的事我还要考虑考虑,毕竟师整训起来不容易,万一打光的话,去吧,我再好好考虑考虑……“
郑永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看到蒋介石摆了摆手,只能退了出去。
漫无目地地闲逛了会,正好和周恩来不期而遇。“郑将军。”一如方才的热情,周恩来快步迎了上来,抓住了他地手不肯放下:
“当初在江西的时候就听到过郑将军的大名,以孤军死守奉天,可歌可泣。”
“周先生过奖了,郑永只是尽到军人的本分而已。”郑永微笑着说道。
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从自己的那个时代,到现在的这个时代,一直都对周恩来充满了好感。
“好一个军人的本分,好一个军人的本分。”周恩来叹息了一声,像是有着无限的感慨:“人人都能够尽到自己的本分,那我看日人也不会如此猖狂。”
说着,亲切的笑容又重新回到了他的脸上:
“郑将军,你的名字在我们军队里是家喻户晓啊,人人都很钦佩郑将军,就连润之先生有几次都提到过郑将军的名字。”
边走边随意闲聊了会,周恩来忽然说道:
“我听说郑将军有个部下,叫徐炎的对吧,曾经在我们那呆过,后来因为发生了一些误会,差点死在我们手里,这一点是我们的不对……”
周恩来,周恩来。
郑永心里重重叹了口气。
连这样的事他都能知道,若是这些话被徐炎听到了,只怕他当时就会痛哭流涕。
“周先生,我该走了,希望下次还能见到您!”
郑永举手敬了一个礼说道。
“我相信我们一定还会见面的。”周恩来认真地说道:
“而且我相信郑将军在未来的战场上一定能够成为民众心中永恒的抗日英雄!”
会的,自己一定会的,在抗日的战场上,自己一定会竭尽自己的所能,不是为了任何人,只是为了这个国家和民族去流血牺牲……
第二部燃烧的大地——第三部刺刀1937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七月七日芦沟桥
丰台位于北平西南方二十公里,地当北宁、平汉、平绥三跳铁路线的交汇点上,丰台特殊的地理位置,一向都为兵家必争之地。
由丰台西去七公里,是华北大河永定河。永定河别称芦沟,河上的石桥始建于年,历时三年而成,称芦沟桥。
桥长。米,宽米,两侧栏杆上共有大石狮只,小石狮只,另有两只特大守桥石狮,和四只望天吼。
芦沟桥虽历经了八百余载,屡经风雨洪水,但仍巍然屹立,堪称世之奇迹。
由芦沟桥过去,就是宛平县城。
宛平县原名拱北城,城区呈长方形,东西长米,南北宽米。城四角有角台,角台上筑有角楼。
城东西各两侧各开一门,供行人进出。南北另筑中心台,台上建岗楼,城墙上另设兵屋、射孔、了望台供守卫之用。
因控制芦沟铁路桥,扼住平汉、平津、平绥三大铁路线交汇点,又扼住北平西南咽喉要道,宛平城也一样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较丰台之战略地位,有过之而无不及。
日军进驻丰台之后,日本中国驻屯军参谋长桥本群便赴北平,于河边正三旅团长、牟田口廉也联队长至丰台巡查。
见宛平城城高墙厚,控制住芦沟桥,以区区一座县城,扼住平汉、平津、平绥三大铁路干线,乃对周围军官说道:
“支那重心。是在华北;华北重心。是在平津。若得了平津,就等于得到了华北,半个支那,都在我驻屯军一握之中。这一场功劳较之关东军占领满蒙,建立满洲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看了一眼凝神倾听的部下,桥本群微笑着说道:
“如今那个殷汝耕宣布冀东二十二县自治,德王在察哈尔成立蒙古军政府,唐山新近又有亲日政权成立。兼之我驻屯军东起榆关,西到丰台,沿北宁线驻扎,天津城四面被围,已是孤城,只靠平津铁路,经廊坊与北平相通。
北平也是东南北三面被围,只西面凭平汉线经芦沟桥于保定相通,残留着最后一口气。
若我以少量兵力,伺机夺取宛平。控制住芦沟桥,就截断了北平最后一口气。届时不费一枪一弹,平津两城。自动落入我驻屯军之手……“
“是的,愿听参谋长阁下吩咐!”
那些日本军官的眼中露出了狂热地光芒,一起大声说道。
桥本群挥手叫过了日本中国驻屯军牟田口联队地第联队第大队少佐大队长一木清直,低低在他耳边说了好久……命令的一木清直,迅速赶赴到了预定位置,并在第一时间召来第八中队中队长清水节郎,命令其率部队举行夜间演习,以回龙庙和大瓦窑为冲击出发地,以宛平城与芦沟桥为演习之突击目标,演习内容为利用夜幕接近敌人。并在黎明时分夺取城池成功。
清水节郎生怕这样的演习会引起纠纷,一木清直却笑着说道:
“我正要引起纠纷。”
见部下一脸茫然的样子,一木清直指了指宛平城的方向,说道:
“天津被我军四面包围,北平被三面包围,若占领了芦沟桥与宛平城,则北平与天津二城不战而可以下。夺得平津而城。华北亦指日可下……”
清水节郎恍然大悟,一脸狰狞笑容的缓缓点了点头……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
清水节郎和他的第八中队二百人开始向宛平城进发,当到达宛平城外的时候已经是午后。
清水节郎立即命令部下与城内守军联系,只说要过河到长辛店方向演习,请开城借道,这一要求被中国守军断然拒绝。
这本来就是计划中的事。清水节郎命令士兵照演习计划,分为两支,一支假定为中国守军,一负责防守,另一支为日军,负责进攻。
当分派完毕之后,日军迅速开始修筑野战工事。
当工事全部修筑完毕,已经夜幕降临,清水节郎看了看表,时间为七点三十分。
十时三十分演习结束,但当队伍集合完毕后,清点人数却发现少了一名叫志村菊次郎地士兵。
正在四下搜索之时,志村菊次郎却自己跑了过来,追问原委,却原来是拉肚子了。
清水节郎立刻将部队带到西五里店的青纱帐里,等待上峰命令。
刚到西五里店,已遇到第三大队联络官,报告说一木清直少佐得到士兵失踪的消息,已经亲率第三大队主力,步兵、骑兵、工兵和炮兵总计一千多人,离开丰台军营,正在全力向宛平县城方向推进。
清水节郎立刻命令停止一切演习,准备对中国军队作战。
其后,牟田口廉也大佐的命令也到达,同意一木大队主力立即出动,占领沙岗附近地区,尔后与中国军队交涉,必要时可以不经请示以武力解除中国军队武装。
未久,一木清直之第三大队主力赶到西五里店,迅速将兵力展开,乘夜色分别占领回龙庙、大瓦窑、沙岗等战略要点,三面围住了宛平县城和芦沟桥。
中国军队第二十九军驻宛平守城守桥的部队,为三十七师第旅第团第三营,营长为金振中日军日间不同寻常的举动,已经引起了金振中的警觉。因此在日军演习才一开始,他已下令全营包括预备队在内做好战斗准备。
到了午夜时分,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是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秦德纯从北平城打来的。
秦德纯在电话里告诉金振中,日军一名演习士兵忽然失踪,又听到宛平城内传来枪声,因此怀疑失踪士兵已经在宛平遇害,日军军官要求进宛平城搜查,以验证失踪士兵是否在宛平城内为中国军队杀害。
金振中断然否认,并将午后日军诡异的行动详细说了一下。
电话里的秦德纯沉吟了一会,说道:
“按照以往经验,大凡日人挑起事端时,必会有所准备。先提条件,漫天要价,若我们屈让便会作罢,若不屈让,必须以武力解决。此番日军意味在宛平城和芦沟桥,我方绝不能后退一步以让日军得逞,记住,这是一条基本原则。”
电话里又沉默了很久,才传来了秦德纯地声音:
“宛平城与芦沟桥虽笑,却扼住了平汉线与平津线,是平津两城对外唯一联络孔道,若有任何闪失的话,北平天津都不能保,你我都将成为国家之罪人……”
“若是日军强行攻击怎么办?”金振中默默地问道。电话中的声音没有任何地迟疑:
“日军虽一兵一卒,也断然不允许如城上桥半步。若日军强行攻击,宛平城与芦沟桥便是我二十九的墓庐。全军将士,必须以血肉相拼,纵然寸土尺地,也绝不能让与日人!”
金振中本是喜峰口的英雄,调驻宛平只有数月。
自从他来到后,眼见日军在城外耀武扬威,隔三差五就来一场演习,枪炮轰鸣,搅得宛平城满城不安,心中早憋了一肚子气,但没有上峰的命令也只能把这火忍着。
但这次秦德纯命令干脆强硬,为历年来绝无仅有,顿时让金振中大喜过望。
他立即下令将东西两门都用沙包垒住,城内家家户户,门窗全部用棉被封住,以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