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宫女卷 >

第7章

宫女卷-第7章

小说: 宫女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樊祟起兵于山东一带,把眉毛涂成红色,号称“赤眉军”;王匡起兵湖北,号称“新市兵”;王常起兵江陵,号称“下江兵”;陈牧起兵荆襄,号称“平林兵”;刘秀也从长安回到故乡,号召家乡子弟兵起而抗暴,号称“春陵兵”。
  当时刘秀和他哥哥刘缤领导的“春陵兵”与王匡、王常等人的部队合在一起,号称“绿林军”,为了顺应人心思汉的潮流,推立汉朝宗室刘玄为皇帝,以“反莽覆汉”为号召,改元更始,一路攻略,中原地区尽皆归夏。
  在消灭王莽的过程中,刘秀的功劳最大,公元二十三年,“绿林军”几千人被王莽主力四十二万人包围在昆阳城中,是刘秀带十八人突围,带回三万多援军,以少胜多,把王莽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从此,“绿林军”乘胜前进,推翻王莽的统治,进占长安。
  就在此时,随刘秀作战的阴氏兄弟,说服家人,把阴丽华嫁给了刘秀,也正因为两人的结合,刘秀才逃过了更始皇帝诛杀功臣的一劫。
  更始皇帝先是杀了刘秀的哥哥刘縯,刘秀表面还只能强颜欢笑,要哭也是晚上偷偷地哭。阴丽华劝慰丈夫:“更始皇帝气局狭小,小具规模便沉迷酒色,为求自保,不如向河北发展,也好相机独树一帜。”阴丽华的话给刘秀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一切计划妥当,十九岁的新娘回到母家暂住,刘秀以有名无实的特使虚衔,带领数百人马渡过黄河,一路抚辑流亡,废除苛政,排除万难,争取民心,赢得了河北诸郡的爱戴和拥护,刘秀就是以此作基础,建立东汉,他的“云台二十八将”也多出在这一带地区,可说阴丽华不仅使刘秀避祸,而且还使他建立了一个政权。
  当时,邯郸地方有一个以卜卦为生的术士王郎,乘群雄并起之际,许称是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自立为王,声势浩大,是刘秀在河北扩展势力的主要障碍,刘秀为了彻底击灭他,必须借重刘扬的势力,作为权宜之计,不惜答应娶刘扬的甥女郭氏为妻,终于借得精兵十万,击败王郎,廓清河北,于是他拒绝了更始皇帝的封号,另树一帜,不久即帝位于部南的千秋亭,以建武为年号,定都洛阳。
  于是在册立皇后的问题上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是立郭氏为后呢,还是以阴丽华为后,尽管郭氏是刘秀患难相随的红粉知己,虽然在戎马倥偬中,郭氏一直追随左右,并已身怀六甲,但依然只得了一个贵人的称号,阴丽华是刘秀的结发妻子,刘秀一心一意要把皇后的位置留给她,星夜派侍中傅俊将她迎来洛阳。不料阴丽华却说:“困厄之情不可忘,而况郭贵人已经生子。”坚持不肯接受皇后的册封,光武帝迫不得已,只好立郭氏为后,封阴丽华为贵人。
  阴丽华的谦德与她的家风是密不可分的。天下初定,阴丽华的哥哥阴识因随军征战有功,刘秀本拟破格封赏,以示对阴丽华的补偿,然而却受到阴识的谢绝,他说:“天下初定,将帅有功的多,臣托属外戚的关系,不能示天下以不公。”这是建武二年的事。又过了两年,阴丽华随侍光武帝征讨彭宠,在河北生下一子,就是后来的汉明帝。阴丽华的另一个兄弟阴兴当时为黄门侍郎,指挥武骑,随军征伐,算是刘秀的贴身侍卫长,每次出入,都拿一个小盖伞为刘秀遮风蔽雨。建武九年,刘秀升迁他为侍中,赐爵关内侯,印绶已经准备妥当,阴兴却坚决辞让:“臣未有先登临陷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赏,转令天下失望,诚所不愿。”事后,阴丽华私下问兄弟为什么要那样说,遭到阴兴的反唇相讥:“贵人不读书吗!亢龙有悔,盛极则衰,外戚家苦不知谦退耳!”
  在称帝后的十年之中,刘秀恩威并济,终于使天下归心,成就了大一统的局面,转而偃武修文。休养吏民,保全勋臣,崇尚义节,阴丽华也陆续生养了五名子女,终于在建武十七年,刘秀废掉郭皇后,册立阴丽华为皇后。
  刘秀亲自草拟诏书,说明废郭皇后,立阴丽华的道理,“皇后郭氏,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他子,训长异室,宫帏之内,若见鹰鹯,既无关睢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戴涉,宗正刘吉持节,缴上皇后印缓。阴贵人乡里良家,归自微贱,先是固辞后位,长久恭谨廉让,宜奉宗庙,为天下母。异常之事,非国之弱,不得上寿称庆。”刘秀对阴丽华长久的歉疚,终于得到补偿的机会。
  阴丽华虽然真的没有当皇后的念头,但由此也明白了刘秀对她的真情厚意,心中自然是十分满足。但她仍一本初衷,恭俭仁厚,谦让自抑,不喜笑谑,事上谨慎柔顺,处下矜惜慈爱,天下都称她为贤后。
  刘秀在位三十二年,每日凌晨起临朝处理朝政,直至日已西移方休,午后常召集公卿郎将,讲论经书的道理,入夜还秉烛诵读,直到更阑夜深。皇太子一次利用刘秀休息的时间加以劝说:“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生之福,愿颐养精神,优游自宁。”刘秀微笑说道:“我自乐此不疲!”
  阴丽华一生谦德可风,相夫教子,主理后宫,不曾干预朝政,更能约束家人,使刘秀无后顾之忧,专心国事,才出现了与“文景之治”并称的“光武中兴”时代。
  刘秀死后,阴丽华的儿子即位,就是汉明帝,尊阴丽华为皇太后,又过了七年,阴丽华死,享年六十岁,合葬在刘秀的原陵。
  皇帝的婚姻,鲜有幸福圆满的结果,而刘秀、阴丽华却和谐得令人羡慕,这固然是由于刘秀的宽仁厚德,惜念旧情,而阴丽华的貌美德高与安份守己,更是最重要的因素。
  尽管有阴丽华这样的皇后开了头,但东汉最终还是亡于外戚,窦太后、邓太后通过自己的父兄把持朝政,形成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是刘秀和阴丽华始料不及的。
  为国为家孙夫人左右为难
  为国呢?还是为夫呢?这就是处在两难之中的孙夫人。为国,那是父兄的基业;为夫,那是父兄的对手,虽然有时结盟,但有时是刀光剑影,杀声震天。孙夫人嫁给刘备是典型的政治婚姻。
  孙夫人的父亲孙坚,曾力斩董卓部将华雄,哥哥孙策,人称小霸王,都是英雄一时的人物,也都死于战争之中,铁马金戈,悲歌慷慨,孙策死时只二十六岁,已打下一片江山,他望着继承遗志的弟弟,叫他外事多问周瑜,内事多问张昭,当时孙权还小,二十岁左右,他继承父兄遗愿,开创了一个新的天下。孙家的天下来之不易一寸一寸的土地都是用血来换取的。在曹操欲扫平江南的时候,孙权出于无奈与刘备合作,“赤壁之战”一举击败曹军,无立身之地的刘备也从孙权手中借到荆州,荆州在今天湖北一带,不但物产丰饶,而位于长江下游一带的孙权东吴政权,军事意义更为重要。“刘备借荆州”在今天已成为一条成语,意思是有借无还,对孙权来说,这是不能容忍的,更何况当年他老子孙坚就是在夺荆州的战争中战死的。先是周瑜以武力收复荆州,无奈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徒然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被诸葛亮活活气死,在死前他留下了要孙权将妹妹嫁给刘备,以婚姻关系来羁绊刘备。
  刘备原先的夫人有甘夫人、穆夫人、糜夫人但都先后在兵荒马乱中死去。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历来就告诫刘备,蜀国的主要敌人是曹操,蜀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应是“联吴抗曹。”所以当孙权派使者鲁肃到蜀国表达了愿结秦晋之好、并共同抗曹的意见后,自然是一拍即好。
  孙权使的是美人计,刘备也确实有些疑虑,但拗不过诸葛亮的一再相劝,并有常山赵子龙的随身保护,终于在汉献帝十二年腊月下旬,率领一行从人来到京口,第二年春与孙仁正式缔结良缘。
  按稗官野史的说法,刘备到京口后,先拜访鲁肃,再厚赂乔国老,更处处讨好吴国太,终于使甘露寺相亲一幕,在刀光剑影中圆满完成,吉日良辰,流水席开过,完成了一桩政治婚姻。
  夜阑客散,两行红烛接引刘备进入洞房,但见侍婢佩剑悬刀站在两旁,刘备不禁为之失色,吓过刘备后,就有人出来打圆场,解释:“夫人自幼擅习武事,居常与传婢击剑舞刀以为乐,所以如此!”刘备立即阿Q十足地说:“厮杀半生,何惧兵器?”心中栗栗,昂首挺胸走进内室。
  刘备虽然年过半百,然而身体魁梧,相貌堂堂,有龙凤之姿与天日之表,实在是一个十分圆熟的伟丈夫,而孙仁正值妙龄,纵然这段婚姻掺和了浓厚的政治成分,然而在温馨的洞房花烛之夜,一切政治因素在男欢女爱的基本人性冲击下,都暂时地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对这种有趣的现象,后人曾作《百美诗》调侃:刀光如雪洞房秋,信有人间作婿愁;烛影摇红郎半醉,合欢床上梦荆州。
  根据当时的历史情况看,刘关张在荆州还立足未稳,北畏曹操之强,东惮孙权之通,自然不便与近在地尺的孙权翻脸,而孙权也可利用刘备屯兵荆州以抵御,使东吴身处第二线地位,当然这也是在周瑜收荆州失败之后的事,是一种亡羊补牢。难怪曹操在许昌听到这个消息,吓得面无人色,以至于落笔于地。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刘备在京口小住一段之后,在诸葛亮的安排下回到了荆州。
  男女关系,原就十分奇妙,即使是政治婚姻也是如此,孙夫人怀抱着献身国家的使命,带着许多侍女吏兵,无异于一支小小的远征军,又像是远嫁番邦的和亲公主,本是要去尽量感化,控制刘备的,想不到刘备在以雄才大略对付国家大事的同时,只以雄才小略就使孙夫人落入“嫁鸡随鸡飞,嫁狗随狗走”的世俗轮回之中。孙夫人对刘备有着相当的爱意,绝非消极的和亲公主可比。这个智勇双全的女性,追随更加智勇双全的刘备从京回到荆州,始终保持着进退自如的处境。但必竟这是孙权埋在刘备身边的一颗定时炸弹,不得不使刘备处处防范。
  看来孙权的这一招是一箭双雕,既吓得曹操将笔掉在地上,也使刘备不敢放肆,谁又能说周郎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呢?
  刘备不久之后,占领了湖南一带,接着占领益州,即以四川为中心的广大地区,随着蜀国力量的壮大,蜀国占领荆州已经日益成为对吴国的威胁,孙权旧事重提,再一次强烈要求蜀国归还荆州。
  还在刘备进兵益州时,孙权就想到利用刘备远涉天险,未易往返这一点,断他的归路,一鼓而下荆襄,然而为了妹妹的安全,更在吴国太的阻挠下坐失了大好时机。孙权此时知道与刘备之间一场大战已在所难免。“孙权接受张昭的建议,派遣五百吏士携带一封密函,巧扮商贾模样,混进荆州偷偷地见到孙夫人,只说国太病危,思女心切,请郡主星夜返吴。孙夫人眼看刘备西去蜀地,留守荆州的谋臣宿将又防她甚严,一时之间无可作为,只好扶持太子刘阿斗随着东吴密使不辞而去,张飞、赵子龙闻讯拦截,也只把刘阿斗这个历史上的蜀国后主留下。
  孙夫人此去自然是“黄鹤一去不复还”,她和刘备的夫妻生活大约就是三年。
  孙夫人一去,吴蜀关系恶化,围绕着荆州演出一幕幕动人的悲歌。
  当时刘备镇守荆州的大将是关云长,骑赤兔马,握青龙偃月刀,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美髯飘飘,自吕布一千人死后,他就鲜有对手了,当时他刚刚水淹曹操七军,擒住曹军大将于禁,阵斩了庞德,如日中天。所以对于区区东吴,根本没有放在眼里。
  刘备这时在蜀中站稳了脚跟,孙权又觉得要武力收回刑州又比较困难,孙权又想故伎重施,希望与关云长结为儿女亲家,讨关云长的女儿做媳妇,不料被关云长拒绝,更被关云长的“虎女焉配犬子”气得昏了过去。在周密准备后,吴国年轻的将领吕蒙轻取轻敌的关云长。当年斩颜良,诛文丑,百万军中取人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的关云长,当年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关云长。这一次,败走麦城,身首异处。
  当时收复荆州,孙权就生怕这会使曹刘联合起来对付,东吴于是在收复刑州后,赶紧把关云长的首级送给曹操,一方面是为了讨好曹操,另一方面曹操处理得稍一不慎就会结祸刘备,从而也达到离间曹、刘的目的,要知道关云长可是当年与刘备桃园三结义的生死之交。曹操接过关云长的首级,就识破了孙权的计谋,他面对关云长的首级也是感慨万干。想到关云长帮他打败袁绍,想到华容道上放自己一条生路,他也是十分钟爱关云长的,他以王侯之礼厚葬了关云长的头颅,公开发丧,极尽哀荣。
  刘备听到孙吴收复刑州,关云长被杀自然是悲不可言。但由于大军的准备工作未完,同时世局又起巨变,便推迟了出兵。
  这巨变就是曹操死在洛阳,而张飞也被部将所杀。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也是个厉害角色,220年终于废了汉献帝,正式即位为皇帝,不甘居人后的刘备立即于第二年称帝。
  在刘备未出兵之前,孙权曾有求和之意,孙夫人也附着密札,备述夫妻之情与相思之苦,无奈刘备要为关云长、张飞报仇,更想利用老对头曹操已死这一有利条件,先扫平东吴,再灭魏国,混一宇内,所以拒绝了惺惺作态的吴国的要求,于建安二十六年正式出丘。
  吴国的历史有一个很有趣的特点,当年赤壁之战,青年将军周瑜用火攻打败曹军,后来青年将军吕蒙取荆州也用到火攻,这次又是一个娃娃将军陆逊,还是用火攻打败刘备。
  刘备进攻吴国一败涂地,刘备退到白帝城,愧悔交加,悒郁而死。孙夫人听到刘备的死讯,百感交集,亲至江边祭奠,投江而死。“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孙夫人在刘备生前没有做到一心一意地关心、爱护刘备,她希望九泉之下能做到。九泉之下的事情很难知道,但至少孙夫人努力想这样做。
  自知心里恨,还向影中羞。
  弦断犹可续,心去最难留。
  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
  如果说是孙权逼死了妹妹,也可说是刘备害死夫人,如果刘备始终守着诸葛亮的战略方针——“联吴拒曹”;更能明白“迁汉鼎者,罪由曹操;移刘祚者,过非孙权。”在关云长死后,不一意孤行,派人接回孙夫人又当如何呢?且不说可能就兴复了汉室,但至少会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名将美人江东二乔
  名将美人,用在三国东吴二乔两姐妹身上是十分恰当的。
  二乔的父亲是乔玄,因为天下大乱,失去妻子的乔玄辞去朝中的官职,带着两个女儿返回庐江郡皖县故乡,不问世事。
  有人以为二乔的父亲乔玄就是曾做过汉朝大尉的乔玄,这是错误,太尉乔玄死在汉灵帝光和六年,是睢阳人,与庐江乔玄毫不相干。
  二乔的丈夫都是英雄,大乔的丈夫是孙策,小乔的丈夫是周瑜。
  孙策在十八岁就继承父亲的遗志,三数年间使闯荡出一个辉煌的局面,曹操不得不表奏汉献帝封他为吴侯。孙策娶大乔的那年是二十岁,大乔是十八岁,可惜天妒良缘,两年后正当曹操与袁绍大战官渡,孙策正准备阴袭许昌以迎汉献帝,从曹操手中接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柄时,孙策被许贡的家客所刺杀,这位被曹操称为“虎儿”的英雄,死时年仅二十六岁。大乔和孙策仅过了三年的夫妻生活。
  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这就是大乔今后的生活。
  小乔比大乔要好一些,她与周瑜过了八年的夫妻生活。周瑜是孙策的好朋友,结婚那年他二十四岁,小乔十六岁。周瑜也是当世英雄,孙策死的时候,就把自己的弟弟孙权托给他和张昭。周瑜还容貌俊秀,精于音律,至今还流传着“曲有误,周郎顾”的民谚。小乔和周瑜的结合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以至于北宋的苏东坡还感慨地写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可惜“羽康纶巾”的周瑜敌不过也是羽扇纶巾的诸葛亮,为了荆州的借还问题,诸葛亮活活气死周瑜,不知诸葛亮后来到周瑜灵前吊孝的时候,小乔是何感慨。反正从此后,小乔应该是:“香冷金貌,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美人命薄,二乔在如诗如画的江南,过着寂寞生活。
  以上有关二乔的生活情况,一般来说,是大家熟知的,至于二乔与赤壁之战的关系则知道的人不多。
  唐代诗人杜牧写道:
  折戟沉沙铁未销,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写赤壁之战的诗中已隐隐地透露出赤壁之战与二乔的关系。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统一北方后雄心万丈,经过周密的准备,向南进兵,目标首先就是荆州。当时刘备已死,刘备的儿子刘琼举众而降,刘备败走,江东的孙权也危在旦夕,如果孙、刘联合与曹军决战,胜败尚不可知,如果单独行动,就极有可能被各个击破。是战是和,当时吴国境内却有两派,而决定关健就看周瑜。
  《三国演义》里对诸葛亮舌战群儒写得十分精彩,而事实上最管用的一脚棋却是诸葛亮和鲁肃夜访周瑜。当时周瑜正在邵阳湖训练水师,鲁肃见到周瑜开门见山地说:“曹操驱兵南侵,传檄至此,欲与主公会猎于江夏,显有并吞之意,和战二策,主公不能决,将军之意若何?”
  周瑜回答:“曹操挟天子之名,其师不可拒,其势力亦不可轻敌!”
  鲁肃大不以为然地说:“伯符遗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今正欲赖将军以保全国家啊!”
  两人争执不休,诸葛亮一言不发,眼看双方就要翻脸,不觉哈哈大笑起来,引得周瑜问他:“先生何故发笑?”
  诸葛亮从容回答:“我笑鲁肃不识时务罢了!试想曹操极善用兵,天下莫敢当。向来只有吕布,袁木,袁绍敢与对敌,今数人都被曹操所灭,天下无人了啊!只有刘备不识时务,强与争衡,如今孤身江夏,存亡未保。将军决计降曹,可以保妻子。可以全富贵,国祚迁移,又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呢!”
  鲁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