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二战全景纪实 >

第114章

二战全景纪实-第114章

小说: 二战全景纪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斯大林绝对不能允许的。
  斯大林举杯应道:“我们三大国经受了战争的冲击,从德国人手中解放了小国。
  可有些小国却似乎认为大国是迫不得已才解放小国。
  现在小国在指责大国没有考虑他们的权利。
  苏联准备同英国和美国一道维护小国权利,但我永远不能同意:任何大国的任何行动要得到小国的批准。“
  丘吉尔拍手称是,但罗斯福却不同意,把话题引到了波兰,说:“这个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美国有许多波兰人,他们都对波兰的前途极为关心。“
  斯大林更敏感的神经被触动了,答道:“可你们那里700万波兰人中只有7000人有选举权。
  18。从雅尔塔到齐格菲防线(5)
  我研究过这个问题,我没有说错。“
  “此话错得可笑。”
  罗斯福硬梆梆地说。
  一阵沉默。
  丘吉尔又出来打圆场了,提议为全世界无产者干杯。
  丘吉尔想岔开话题,没料到招来关于民族自决权的辩论,辩论的矛头后来竟对准英国殖民制度。
  丘吉尔不干了,说道:“我总被称做反动分子,但在在座的诸位中,我是惟一通过我国人民普选产生、随时会失掉职务的人。
  我为此感到自豪。“
  斯大林笑丘吉尔害怕大选。
  丘吉尔答道:“我非但不怕,还为英国人民在认为有必要的时候有权更换政府而自豪。”
  片刻,斯大林又把话题转到小国上,重申决不接受小国的指责。
  丘吉尔这次不为斯大林拍手了,说,“没有小国对大国发号施令问题。
  大国有道义上的责任,克制地显示自己的威力,尊重弱小民族的权利。“
  接着引用一句英国诗句:“雄鹰应当容许小鸟歌唱,且不问其缘何纵声啾唱。”
  罗斯福为丘吉尔拍手称是,斯大林不吱声了。
  三巨头虽舌战了一番,但整个宴会气氛热烈。
  斯大林兴致极高,直到23时30分才起身告辞。
  次日(2月5日)下午4时,罗斯福宣布第二次全体会议开始,并提议讨论有关德国的政治问题,即分割德国问题。
  在苏、美、英三国代表组成的欧洲协商委员会上讨论过这个问题,并建议将德国分为英、美、苏三国占领区。
  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曾提出一个计划,建议将德国分割为七个邦,变成一个农牧业国家。
  罗斯福似乎倾向于摩根索的主张。
  罗斯福先漫谈了他所了解的1886年的德国。
  说当时一些自由小邦很繁荣,后来柏林实行中央集权化,把德国变成世界的祸源。
  罗斯福的发言有时漫无边际,不得要领。
  斯大林有礼貌地听着,丘吉尔则摆弄手里的雪茄烟。
  丘吉尔和英国、美国的高级官员忧心忡忡,担心罗斯福的健康状况是否已经影响了思路。
  斯大林在德国问题上的看法与罗斯福相似,也主张分割德国,这时想将分割德国的方案定下来。
  但丘吉尔坚决反对,说自己对这个问题准备不足。
  两人争来争去,最后罗斯福提了一个折中方案,将是否分割德国的问题交给英国外交大臣和苏美驻英大使组成的委员会去解决。
  罗斯福接着道:“剩下的就是法国占领区问题了。”
  一提起法国占领区问题,丘吉尔立刻站起来,俨然像法国的保护人,说:“法国人想要一块占领区,我准备奉送他们一块,甚至会很高兴地给他们一块英国的地盘。”
  丘吉尔似乎极为慷慨,其实是在打自己的算盘:欧洲大陆的传统均势已被破坏,英国需要法国、甚至德国来抗衡苏联。
  因此丘吉尔不仅要给法国一个占领区,还要为法国在对德国管制委员会和联合国中争得与三大国平等的地位。
  斯大林似乎看透了丘吉尔,但还故作天真地反驳道:“接受第四个成员会使我们的工作复杂化。”
  丘吉尔没有理会斯大林的反驳,接着说道:“这是一个关系到法国在未来欧洲的作用问题。
  我认为法国能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法国人有被长期占领经验,不会宽恕德国人。
  我希望法国强大起来,这有助于使德国不会强大。“
  接着他意味深长地瞅了罗斯福一眼,说:“我不知道美国能同我们一起占领德国多久。”
  “2年。”
  罗斯福立刻答道。
  丘吉尔像是挨了一记耳光。
  他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
  斯大林两眼泛光,要求罗斯福再确切地说一遍。
  罗斯福说道:“2年。
  为了和平,我可以得到美国公众和国会的绝对合作,但不能耗费巨资在距美国3000英里的欧洲长期驻军。
  期限是2年。“
  “我希望到时情况将允许这么做,”丘吉尔竭力想掩盖自己的沮丧情绪,可还是嚷了起来:“不管怎么样,我们需要法国的帮助。”
  “法国是我们的盟国,我们已同法国订约,希望法国有强大的军队。”
  斯大林宽宏大量地说道。
  罗斯福又给了丘吉尔一击,说:“只要法国人不在发号施令的岗位上就行。”
  斯大林听出罗斯福在支持他,就兴冲冲地说:“我希望法国强大起来,但别忘记,法国向德国敞开了大门……
  管制德国只能由那些从战争一开始就反对德国的人来干。
  法国不在其列。“
  “战争开始时你在干什么?”
  丘吉尔想这么说,但把话压了下去,道:“战争爆发时我们都极其困难。
  但法国必须有重要的地位。
  我们反对德国人时最需要法国人。
  当美国人撤回国时,我们就得想想未来了。“
  这句话似乎对斯大林起了些作用。
  的确,30年来俄国同德国打了两次恶仗,第一次被德国人用一个拳头就打败,第二次差点没亡国灭种。
  18。从雅尔塔到齐格菲防线(6)
  这时霍普金斯写了一个字条递给罗斯福总统,上面写着:“(1)法国已在欧洲协商委员会之内,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德国问题。
  (2)答应给法国一块占领区。
  (3)推迟关于德国管制委员会的决定。“
  罗斯福看罢说道:“我建议给法国占领区,但将管制委员会问题留在以后讨论。”
  “我同意。”
  斯大林说道。
  他不愿同罗斯福争执。
  会议接着讨论了德国赔款问题。
  丘吉尔又同斯大林一阵争论。
  最后决定以后研究。
  会议的第三天,即2月6日,最敏感、最棘手、无法回避的波兰问题被罗斯福提了出来。
  罗斯福在几个月来一直想迫使波兰流亡政府让步,遭丘吉尔的坚决抵制。
  丘吉尔首先就波兰问题发言。
  他慷慨激昂,两眼冒着令人生畏的目光:“英国在波兰没有任何物质上的利害关系。
  当1939年我们以劣势装备对德国宣战时,谁都知道我们冒了多大的危险。
  我们为此几乎牺牲了生命——不仅仅是帝国的生命,而且作为民族的生命。
  我们之所以拔剑而起,帮助波兰抗击希特勒的野蛮进攻,惟一的原因是荣誉。
  因此,我们对于不能给她以自由、独立、自主的任何方案,永远不能接受。
  波兰人必须当家做主,做自己灵魂的主宰……
  “目前波兰有两个政府,我们对它们的看法是有分歧的。
  如果允许这两个对立政府在三大国之间造成分裂,那么三大国要受到批评。
  我们能否在普选之前组成我们三国都承认的临时政府或执行机关?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离开会议桌向未来的和平和中欧的繁荣迈出巨大的一步。“
  斯大林两眼紧盯着丘吉尔,一言未发,最后提议休息十分钟。
  十分钟后,斯大林开始讲话。
  他在椅子后面来回踱着,阐述自己的论点:“我理解英国政府在波兰的荣誉问题,但对俄国来说,它既是荣誉问题,又是安全问题。
  所谓荣誉问题,是因为俄国人与波兰人有过多次冲突。
  所谓安全问题,不仅因为波兰是俄国的邻国,而且因为俄国历来的敌人都假道波兰入侵俄国。
  在过去的30年中,德国人两次取道波兰进攻俄国。
  俄国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波兰能用自己的力量封闭这条走廊。
  俄国人不能从外面关闭它,只能由波兰从里面关闭。
  就是因为这个理由,波兰必须自由、独立和强大。
  对于苏联来说,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苏联政府的对波政策与沙皇政府大不相同。
  沙皇政府要镇压、同化波兰;而苏联政府则是要同一个自由、独立、强大的波兰保持友好关系。“
  斯大林接着又说起苏波边界和德波边界,说:“寇松线不是俄国人的发明,是由寇松、克雷蒙梭和美国人在巴黎和会上划定的。
  俄国人没有被邀请参加和会,是违反俄国意志的。
  现在有人要俄国得到的比寇松和克雷蒙梭承诺的还少,这对我们是奇耻大辱。
  如果我们同意把利沃夫地区划归波兰,乌克兰人会找到莫斯科,作为俄国保卫者的斯大林和莫洛托夫还不如寇松和克雷蒙梭……
  波兰的领土应当以德国东部领土补偿,波德边界应当是奥得河—尼斯河。“
  斯大林早在1944年10月就提出奥得河—尼斯河为德波边界。
  丘吉尔和罗斯福对此存有疑虑。
  丘吉尔说,这只波兰鹅填满了这么多德国饲料,要消化不良,会生病的。
  斯大林说,这一地区的德国人在红军到达前都会跑光的。
  波兰的边界问题不是最困难的问题,会议话题又转到波兰政府的问题上。
  丘吉尔和斯大林又是一番舌战,互不相让。
  此时天色已晚,罗斯福建议休会。
  当晚罗斯福起草了一封信给斯大林,阐述了美国政府的立场和波兰政府问题的严重性。
  他写道:三大国如果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将来在更重大的问题上也难以取得一致意见”。
  会议的第四天(2月7日),罗斯福建议回到波兰问题上。
  斯大林说,莫洛托夫准备好了一个与总统建议吻合的草案,晚上一块听听,现在先讨论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程序问题。
  斯大林没有忘记1939年苏联被国际联盟开除一事,提出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都应有表决权,至少对战胜德国作出重大牺牲和贡献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应有表决权。
  罗斯福的脸拉了下来。
  但丘吉尔这时出来为斯大林辩护,说他的心已经飞向伟大的俄国人民,他们流着血还把纳粹打翻在地,理应让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有表决权。
  丘吉尔其实是为英联邦的自治领、特别是战后要取得自治领地位的印度争得表决权,以增加英国的地位。
  罗斯福成了孤家寡人。
  会议的第5天(2月8日),三大国在三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上,即法国在对德国管制委员会的地位问题、联合国安理会表决程序问题和波兰政府问题,终于取得突破。
  18。从雅尔塔到齐格菲防线(7)
  罗斯福改变立场,支持丘吉尔关于法国地位问题的方案。
  斯大林举起双手说:“сдъюсь”(即“我投降”、“我同意了”)。
  在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程序上,罗斯福放弃了一国一票的设想,接受了一个妥协方案: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为联合国成员国;安理会的决议须经五个常任理事国(美、英、中、苏、法)的一致同意,即五大国有否定权。
  在波兰政府问题上,莫洛托夫的草案给了英、美两国一个台阶,同意在卢布林政府的基础上,吸收伦敦流亡政府的部分成员。
  丘吉尔虽然在这个问题上态度坚决,但不得不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波兰已在苏联红军的控制之下,只得作罢。
  在这一天,罗斯福也得到斯大林同意出兵中国东北的承诺。
  但斯大林的承诺是有条件的。
  这一天,罗斯福、斯大林、莫洛托夫和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在只有翻译(苏方为巴甫洛夫、美方为查尔理·波伦)在场的情况下,私下达成协议。
  斯大林说:“我希望讨论我国对日作战的政治条件”,并解释说,去年10月已经把这些条件告诉哈里曼大使了。
  这些条件是:1维持外蒙古现状;2萨哈林岛(库页岛)南部归还苏联;3大连港国际化;4旅顺港租借给苏联做海军基地;5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由苏中合营公司经办,保证苏联的利益;6千岛群岛移交给苏联。
  罗斯福感到棘手了。
  把千岛群岛和南萨哈林岛给苏联没有任何困难,但其余的条件都与美国为战争作出重大牺牲和贡献的盟国——中国有直接的利害关系,现在却要背着中国人,讨论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问题。
  罗斯福总统默不做声。
  斯大林知道自己的牌和对方的牌,明确说道:“如果这个条件不行,我难以向苏联人民解释我们为什么要对日作战。”
  “我没有机会同蒋介石总司令谈这个问题,我也不能代表中国讲话。”
  罗斯福道,“同中国人讲话十分困难,他们在24小时内就会把所有的谈话内容向全世界广播。”
  “现在不需要同他们谈。”
  斯大林颇理解地附和道。
  一个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协定就这样达成了,并作为一个绝密文件附在雅尔塔协定的诸文件中。
  美国国务院当时知道此事的只有三人——国务卿斯退丁纽斯、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和译员波伦。
  斯大林当天下午将此事透露给丘吉尔。
  2月11日,丘吉尔代表英国政府在这个秘密协议上签了字。
  丘吉尔后来这样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在这个秘密协议上签字:“我虽然代表英国参加这个协定,但不论我还是艾登都没有参加这个协定的拟定。
  这被认为是一件美国人的事……
  总之,事前并没有同我们商量,只是要求我们表示同意。“
  至此,三巨头就主要问题都达成了协议,都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罗斯福获得苏联对日作战的保证,确立了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程序;斯大林保住了对波兰及东欧诸国的控制;丘吉尔则为法国争得大国地位。
  其实斯大林是雅尔塔会议中最大的赢家,他不仅取得对东欧的控制权,而且在远东做了一笔好生意。
  2月11日,雅尔塔会议宣告结束。
  这次会议所确定的欧洲政治格局一直到1989年秋柏林墙倒塌后才告崩溃。
  就在罗斯福和斯大林达成雅尔塔秘密协定的当天,艾森豪威尔将军统率的百万盟军又向德军发动攻势。
  如前所述,艾森豪威尔的宽大正面战略从1944年8月下旬起就一直受到英国人的非议,在马耳他会议上争执到白热化程度。
  只是由于马歇尔将军的强硬态度和丘吉尔首相的干预,才终于以接受宽大正面战略而告终。
  艾森豪威尔将军则同意以蒙哥马利元帅指挥的盟军第2l集团军群实施主攻。
  2月8日清晨,蒙哥马利发动了酝酿已久的进攻。
  这次进攻,是从去年9月夺占的荷兰奈梅根地区出发,以克勒里将军指挥的加拿大第1集团军为铁砧,辛普森将军指挥的美国第9集团军为铁锤,向德国莱茵河城市韦塞尔发动向心进攻,突破齐格菲防线北段,消灭莱茵河西岸的德军,伺机夺取横跨莱茵河的桥梁,为进击德国心脏扫清障碍。
  加拿大第1集团军的作战代号是“真实”,美国第9集团军的进攻代号为“手榴弹”。
  蒙哥马利遇到一个困难:罗尔河上游施瓦门瑙尔大坝仍在德国人手中。
  美国第9集团军必须在水坝下游渡过罗尔河,一旦德国人炸坝,辛普森的第9集团军将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盟军一直试图夺取或摧毁施瓦门瑙尔大坝,1944年12月,布莱德雷的第12集团军群曾试图夺占这座大坝;盟军空军试图轰炸大坝,但都以失败告终。
  为保证蒙哥马利进攻成功,艾森豪威尔命令布莱德雷派部队在“真实”战役开始前占领大坝。
  布莱德雷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第1集团军第5军所属的第78师。
  2月7日清晨,第78师在780门重炮的支援下,向大坝发起冲击。
  18。从雅尔塔到齐格菲防线(8)
  德军拚命抵抗,战至日落,仍牢牢控制着大坝区。
  美军伤亡浩大,只得又派一个师。
  在午夜时分,终于有一个营冲上大坝。
  这个营立刻兵分两路,一路直扑溢洪道,另一路奔向闸门机房。
  但太晚了,德国人及时炸开了溢洪道,毁坏了机房。
  100万立方米的蓄水通过溢洪道和半开的闸门,源源不断地穿过罗尔河谷,把美国第9集团军的进攻地段变成一片汪洋。
  加拿大第1集团军的进攻虽未受罗尔河水的影响,但进攻发起不久就陷入困境。
  头一天晚上,780架英国皇家空军的重型轰炸机猛烈轰炸了德国的防御枢纽戈什。
  黎明时分,1000多门大炮开始猛轰德军阵地。
  上午9时20分,担任主攻的英国第30军在霍罗克斯将军的指挥下向德军冲击。
  霍罗克斯坐在一个修建在树上的指挥所,用望远镜观察战况。
  这位在去年9月未能杀到阿纳姆的将军一会儿就意识到,他又要倒霉了:大雨夹着雪从天而降,落在刚刚解冻的地面上,大地变成泥塘。
  一小时后,盟军的坦克和车辆陷入困境。
  德军借着沼泽、堤堰、森林顽强抗击着盟军。
  20万来自加拿大、不列颠的盟军官兵在泥水中与大自然和德军搏斗着,展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盟军经历的最艰巨、最残酷的战斗。
  此时,辛普森将军指挥的美国第9集团军面对滔滔洪水,一筹莫展。
  德军有水障保护,调兵北援,抗击加拿大第1集团军。
  克里勒将军、霍罗克斯将军和辛普森将军简直要急疯了。
  在齐格菲防线的另一端,被希特勒冷落在旁的老元帅、德军西线总司令冯·龙德施泰特也快急疯了。
  他明白,罗尔河的洪水不会永远流淌,辛普森不会永远一筹莫展。
  洪水消退之时,就是辛普森进攻之日。
  如果抵御加拿大人的德军不赶紧撤过莱茵河,一旦辛普森发起攻势,必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