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箭传说-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仅是有夫之妇,而且还是章盛的孙媳,想起这些,杨诚心中顿生烦躁。
走出不远,章盛领着四人又进了一个小院。这个小院比刚才那院子,又要大上不少,院子正中却是一个不规则的水池,水池的周围,开满了不知名的小花,微风轻拂,一股花香令得众人心神为之一振。水池南边堆放着足有一亩大小地假山,嶙峋的假山之上,建着一个别致的凉亭。亭内摆放着一张古朴的八仙桌,看起来恐怕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了。八仙桌旁,公孙无忌竟已在自樽自饮,那坛青竹飘香,也不知被他喝掉多少。
看到章盛等人到来,公孙无忌尴尬地笑了笑,不过却并没有起身相迎地意思,仍然在那里自樽自饮,显然青竹飘香对他的吸引力,远比他们几个来得更甚。
看着公孙无忌地样子,章盛无奈的摇了摇头,招呼众人坐下。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杨诚和刘虎也不再拘束,左右坐下之后,看着桌上地情形,两人对视,均露出惊讶的神色。
章盛的简朴虽然二人早有听闻,不过今天是章盛的九十四岁大寿,所准备的菜也不过三素一荤一汤。就连杨诚,此时也是自愧不如,心中对章盛的敬佩,又深了一层。以章盛的身份,就算不贪污受贿,也完全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谁知道他的寿宴,竟是如此的简单。
“来,不要客气。”章盛不以为然的看了一脸有诧异的四人,举筷相邀。
“这……公主他们?”看着桌上摆放的六副碗筷,刘虎疑惑的问道。
“不用管他们,他们不在我还清静一点。嗯,这丫头的手艺,倒还真不错。”章盛一边说着,一边夹菜吃了起来。
闻言杨诚不由微微一怔,章盛与他儿子和孙子,恐怕并不融洽。连章盛的寿宴上也见不到章华父子,便可想而知了。不过他却不知道。章华父子不是不想来,而是章盛根本不允许他们来。
刘虎却不急着吃菜,而是跑到公孙无忌旁边,拎起酒坛,逐一给众人满上。然后举杯向章盛贺道:“末将恭祝大将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长命五百岁!”
听到刘虎的贺词,众人不禁莞尔,同时也对刘虎的机智赞赏不已。章盛已是九十四岁高龄,若说长命百岁,那反而是咒他只能再活几年了。章盛呵呵一笑,干杯之后笑道:“要活五百岁,那我岂不是成了老妖怪了。”
众人会心一笑之时,刘虎又倒满了酒向公孙无忌敬道:“刘虎受先生教诲,获益良多。敬先生一杯。”
公孙无忌淡淡一笑,举杯说道:“那是你小子机灵,换了别人今天却不一定能坐在这里。”
刘虎脸色微微一变,旋又笑道:“先生谬赞了,今后还希望先生多多教诲。”公孙无忌浅笑不语,自顾而饮。
刘虎开了头,杨诚三人也逐一向章盛和公孙无忌敬酒,杯觞相交,气氛极是融洽。
酒过三巡,章盛面色一整。正色说道:“四位俱是军中才杰,可知我今日为何独邀你们四人?”
见章盛终于提到正题,四人均露出关注的神色,公孙无忌似乎喝得差不多了,醉眼蒙胧地看了四人一眼。伏案不起。
“请大将军明示。”杨诚沉声说道。虽然他隐隐猜到章盛的意图,不过却不好贸然出口。
章盛笑了笑。淡淡的说道:“四位都是聪明人,不知对我大陈当前之局势,有何见解?”
“有大将军您在。当然是天下太平,盛世之始。”刘虎恭敬的说道。
“我?不过是个糟老头子而已。”章盛自嘲道。
“大将军过谦了。”谭渊一礼说道:“大将军乃国之支柱,受万众敬仰。”
章盛摇了摇头,淡淡的说道:“支柱?再坚固的支柱,总有崩塌之时。”
“大将军身体康健,怎么能这样说。”四人齐声惶然说道。章盛此言,无疑是在暗示他地时日不多了。虽然已是如此高龄,但四人之中,恐怕没有一人愿意看到他仙逝而去。
“生老病死,人之常事,谁也不能例外。”章盛一脸平静的说道。
将军现在的身体状况,就算活到一百岁,也不是难事脸认真的说道。杨诚三人也纷纷点头咐和,在他们眼里,章盛步履有力,齿坚目明,虽然须发尽白,但精神却仍如壮年一般。
章盛叹了口气,缓缓说道:“蝼蚁尚且偷生,我又何尝不是?你们几个,都是我精心挑选之人,我也不瞒你们。明年的今日,我已经不能安坐在这里了。”
“什么!”四人失声叫道,皆是一脸的震惊。看章盛的神色,根本不是在和他们说笑,正因如此,才会让四人感到如此突然。按章盛的意思,也就是他已经活不了一年了。
“若是不然,我也不会找你们来。好了,话已至此,你们先回答我的问题。”章盛略有感慨地说道。
席间的气氛顿时有些沉闷,众人显然都无法接受这个现实。过了半晌,章盛见没有一人发言,又淡然说道:“谭渊,你的年纪最长,就由你先说吧。”
谭渊点了点头,眼神中含着淡淡的悲痛之色。“末将从辽西一路而来,所经州县,无不在狂征暴敛,招兵买马,暗中训练。若是……”谭渊眉头微皱,忧虑的说道。迟疑了片刻,才下定决心似的说道:“若是大将军仙逝而去,恐怕各大世家定会再兴战火,介时必将生灵涂炭。”
章盛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世族强盛,则皇权威矣。先帝一心征讨匈奴,心力用尽而致中年而崩,是以才会有太子年幼登基,让世家坐大。”
“不仅如此。”谭渊沉声说道:“匈奴为我大陈所败,草原霸主之位顿失,却令得另外几支蛮族趁势壮大。乌桓与鲜卑均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这四年来两族几乎将匈奴的地盘瓜分一尽,势力已延伸至西域附近。两族的实力虽然远远不比以前地匈奴,可是一旦我大陈陷入内乱,却难免不会令二族生出异心。到时……”
“有谭将军镇守辽西,谅那二族也不敢乱动。”刘虎一脸肯定地说道。
谭渊却摇了摇头,毫不乐观的说道:“今时不同往日,乌桓王四年前染病而死,新任的乌桓王努那达却是个雄才大略之人。虽然我未与他交锋,不过仅看他这几年迅速一统乌桓各部势力。吞并匈奴残余各部,便可见斑。现在乌桓已有精锐骑兵六万,再加上努那达这几年不断派人潜入大陈,招揽不得志的有才之士,其野心绝不可小窥。”
“这乌桓王竟然如此厉害?”杨诚不信地问道。要知道当年柯里撒之兴起,便是任用大批大陈地人才,以为己用,若不是大陈出了个章盛这样地人才,恐怕匈奴早已入主中原了。而其后匈奴地破灭。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柯里撒死后,匈奴贵族对中原人的大力迫害,使得匈奴王庭几乎再找不到一个中原之人。就算后面大单于任命林智为军师,却仍然不能完全信任,最终导至王庭覆灭。若是努那达以汉人之智再配以草原骑兵之利,恐怕用不了多久,又一个柯里撒便会横空出世。
“不仅如此。”谭渊叹气说道:“听说努那达已经邀请七族首领会盟,准备结成同进共退的联盟。大陈强盛,倒可以太平无事,若是……”
二人均吸了口冷气。对于谭渊地担忧,二人哪里会不明白。一旦中原陷入纷争之中,这些异族肯定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若是努那达够聪明,等到中原的实力极大的损耗之后。再挥军进犯。那几乎无人可挡了。
“谭渊看得确实很清楚,也很长远。那你们呢?”章盛淡淡的说道。似乎对谭渊所说地情形,不以为然。
南乘风想了想,正色说道:“三韩这几年不断互相攻伐。不足为虑。倒是倭奴小国,表面恭顺,却心异志。若是谭兄所说真的出现,难免不会有所妄动。”
“三韩?倭奴?”杨诚和刘虎疑惑的问道。对于大陈的周边,他们二人也只熟悉匈奴和西域而已,像乌桓之类,也只听说过而已。而南乘风所说的三韩和倭奴,他们却是闻所未闻。
南乘风点了点头,解释道:“三韩为马韩、韩、辰韩,皆是乐浪郡以南之小国,其风土人情和样貌肤色均与大陈相差无己。倭奴远悬海外,是个未开化的蛮族,虽然国小民贫,却极为好斗,人口尚不及我朝一州之数,却分为上百个诸侯势力。”
“竟有这样的国家?”杨诚惊讶的说道。按南乘风的说法,倭奴的一个国家,连大陈地一个县也比不上,让他觉得简直不可思议。
章盛笑了笑,淡淡的说道:“乘风在,海上自可无忧。那南边呢?”
南边所指,便是杨诚所在的交州了。见问到自己,杨诚立即回道:“这些年南越、山黎、安南等族均与我大陈和平相处,其族人多向往大陈文化,很多人已与大陈百姓无异。想来只要不生变故,他们是不会对大陈怀有异心的。”杨诚出任交州剌史后,一改以前拼命打压夷族的做法,改而与他们平等相处,是以这几年各族与交州没有起任何地争端,相处极是融洽。
章盛赞赏地点了点头,对杨诚的做法显然极为满意。“刘虎,你呢?”
“我?”刘虎微感诧异,因为他与三人相比,均是不同。三人均主一方之军政,而他之前不过是神威营地副统领。匈奴既灭,西域又已归服,中原他又不熟悉,一时便觉得自己无话可说一般。
“中心这颗黑子,说不定就是你呢?难道你就没什么可说的?”章盛淡淡的问道。
“啊!”震惊之余,刘虎地眼中不由放出喜色。“那小子斗胆,京畿虽然只有二十万军队,但却为我大陈之精锐。这支精锐只要一朝不在各大家族手中,那他们便不敢妄动!”
“好,好。”章盛连连说好,起身向外走去。四人诧异之时,章盛的声音远远传来:“谭渊,来我书房一会,你们三个稍等。”
四人相视一眼,若刚才只是试探,现在恐怕就是要单独面授机宜了。想着自己能被章盛选中,每一个人脸上均一些期待和激动之色。
第五卷 第十六章 纵论大势
诚哥,该你了。”刘虎一脸得色的从章盛的书房出来大声说道。
“大将军和你说了些什么?”杨诚站了起来,略有些紧张的问道。不知章盛有意还是无意,竟让他最后一个进书房。谭渊和南乘风从书房出来后,均是急匆匆的离去了,显然急着去办章盛交待的事情。
刘虎咧嘴一笑,道:“快去吧,晚上再说。”
杨诚瞪了刘虎一眼,当下也懒得与他计较,整了整心神,向章盛的书房走去。看着那栋古色古色的屋子越来越近,杨诚心中却说不出是什么感觉。听章盛的口气,这一次找他们四人,似乎是在安排后事一般。或许真如他所说,他已经捱不到明年了。想到支撑着大陈数十年的大将军章盛,在不久之后便会撒手而去,杨诚心中当然有着说不尽的悲伤。但死亡,却是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的。特别是像他们这样,在战场上经历过无数次生死体验的人,早已将个人的生死,看得淡了。
暗自吸了口气,杨诚举步向房门踏去。前脚还未落地,杨诚脸上突然现出惊讶之色。在那一瞬间,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杨诚突然之间,觉得一直放在身边的小黑,竟然“活”了过来!一股异常清晰的感觉从小黑身上传来,虽然明知它只是一把弓箭,却仍然感觉到它在动一般。
“你怎么了?”杨诚伸手拿出小黑,竟情不自禁的低声问道。低头审视着手中的小黑,杨诚不由面露惊讶之色。此时小黑的弓身上,正泛着一种淡淡的光彩,那一道道优美地线条。似乎也在不住跳动一般。就在那一瞬间,杨诚感觉到小黑的欢快。不错,就是欢快,那种久别重逢的欢快的感觉,正从杨诚手上不断传来。这种感觉,也只有当初康铁生剥去柯里撒覆在小黑之上的那层黄金。重回到他手中时,才感受到过。而这一次比上一次更为强烈,杨诚甚至产生一种错觉,小黑似乎在挣扎着要脱离他的手,自己冲进去一般。
杨诚猛地摇了摇头,似乎想把这个诡异地幻觉甩掉。努力克制住自己想要松开小黑的念头后,杨诚深吸一口气,将小黑放入怀中。虽然他也觉得自己的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但他却深信。章盛的书屋之中,一定有什么与小黑关系极为密切的东西,才会令得小黑如此。
带着一肚子的疑惑,杨诚轻轻的踏入章盛的书房。“过来坐。”章盛低沉的声音顿时传来。杨诚探眼望去时,后者正躺在一张竹制地长椅上,双眼微闭,神太安详。
杨诚一边依言走去,一边打量着屋子里的情况。章盛的书房比潘泽林的书房还要大上不少,不过与之不同的时,整个房内。除了章盛身后的一张长桌上堆着两摞业已发黄的书以外,其他地方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兵器。与其说这是书房,倒不如说是一个兵器库。不过这倒正合章盛的身份,章家本就不是什么书香门弟之家,章盛被皇帝赏识之前。也不过是个守门的小官而已。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我这书房名不副实啊?”章盛缓缓地睁开双眼,一边坐起来一边笑着说道。
杨诚笑了笑。恭敬的回道:“大将军的‘书房’,确实与众不同,若是一屋子的书。末将反而会感到奇怪。”
“那你是说,我这糟老头子不过是个粗人喽?”章盛故作责问的说道。
杨诚歉身一礼,正色说道:“大将军戎马一生,见闻广博,岂会拘泥于书本。天下能入得大将军眼地书,恐怕已以了了无几。”
“我还以为你是个老实人,哪知道和刘虎那小子一样,只会挑好听地说。”章盛乐呵呵的说道,指着旁边地一张椅子,未意杨诚坐下。
“哪里,末将也只是……”杨诚脸色微窘,说到拍马屁,他可比刘虎差远了。
看着杨诚那样子,章盛不由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脸皮这么薄,以后怎么指望你和三大家族斗啊?”
杨诚唯唯喏喏的点了点头,像模像样地端坐在章盛面前。“大将军这么说,难道三大家族真的会……”
章盛叹了口气,正色说道:“大陈从立国到现在,一直多灾多难。从高祖起兵夺取前朝江山直到少帝在位,百余年间竟难有数年的安稳。说起来,大陈的五任皇帝,虽然称不上圣主,但也无一昏君。你可知道,却为何一直无法摆脱内忧外患,积弱不振吗?”
“末将不知。不过我大陈这些年连平匈奴与西域,国力已远远超出周围各族,声威大振,应该谈不上积弱不振吧?”杨诚疑惑的问道。
章盛摇了摇头,沉声说道:“国若强,四夷怎么敢轻易挑衅?”
“这……”杨诚一时语塞。章盛所说也并非没有他的道理,大陈连战连胜,却仍然是危机四伏。匈奴与西域才平,乌桓又起,虽然实力比起前两者均要弱,却是野心勃勃,一旦有机可乘,却未必不会挥军进犯。而且大陈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征战,虽然涌现出几支战力极强的
但国力却是大为损耗,人口钱粮,几乎是在逐年递减
“说起来,这祸根要追溯到大陈立国之时了。太祖本是前朝镇守一方之大将,虽然才能出众,但威望却并不足以服天下。之所以能夺得天下,不过是借着靠近帝都,趁着天下大乱之机,一举攻下帝都,成就帝王之业。为了让帝位稳固,太祖对当时的各大世族,均是极力笼络。对于不顺从的,又任意杀戮,不知埋下多少祸根。”章盛叹气说道。
对于这些陈年旧事,杨诚当然从未听过,当下也是颇感兴趣。“这种事情,各朝各代不是都有发生吗?”对于帝王之术,杨诚也是略知一二。自古以来。几乎所有的帝王均奉行着“顺者昌,逆者王”的信条,即使是那些为人称道的明君,也在所难免。
“不错,本来这也没什么。不过太祖当时给予各大世族的条件实在太优厚了,名义上为臣子。实际与诸侯无异。到高祖皇帝即位之时,世家地力量比起现在犹要强大。”章盛沉声说道。
“啊!”杨诚惊讶的呼道。现在三大家族的力量就已经强过朝廷了,只是因为章盛的存在,才能保持着这个微妙的平衡。照章盛说来,太祖皇帝时,各大家族的力量,不知道强到何种地步,那几乎可以严重地威胁到皇权了。
章盛点了点头,似乎早已料到杨诚会有这种表情。“高祖皇帝倒是个才能出众之人。采用分化之策,拉拢部份世家来打压另外的世家,又广纳庶族的有才之士。饶是如此,也足足花了二十年时间,才算勉强扭转了局面,使得各大世家不敢与朝廷抗衡。不过经过这二十年的争斗,朝廷与世家的实力都受到极大的损失,这才会有其后匈奴与大陈近百年的攻伐。”
—
“唉。”杨诚失望的叹了口气,眼看一个步入盛世的机会,就这样消失掉了。
端起搁在一旁地茶杯。缓缓的啜了一口后章盛继续说道:“匈奴仗着来去如风的铁骑,让我大陈四十年中竟一直无还手之力,只能借着坚城要塞,勉强支撑。所幸匈奴之前也只是以掠夺为主,并没有攻城掠池的意图。不过高祖与太宗皇帝在位期间。所有的精力也差不多用于防范匈奴和其他各族的进犯。再无力做其他了。至于后面柯里撒和我之间的争斗,想来你也有所耳闻了吧。”
杨诚点了点头。章盛的事迹,一直在军中广为流传,他又如何不知。“先帝既然让年幼的太子接任皇位。为何不指派对朝廷忠心不二之人辅佐朝政,反而要选居心叵测的三大家族呢?”杨诚疑惑地问道。
章盛摇了摇头,淡淡的说道:“对于这些豪门世族来说,哪里有什么忠心?就算有,也只是他们的家族而已。更何况,先帝对各大世家,一向极为苛刻,对辄处以重罚,令各大世家纷纷自危。是以先帝驾崩之后,各大家族才会肆无忌惮的蓄集实力,以足的抗衡朝廷来免遭迫害。”
杨诚闻言不由默然。远地不说,谭渊便是一个实在地例子,若不是章盛,恐怕他也无法活到现在了。而其他的很多家族,恐怕就没有这么幸运,永远地消失了。各大世家为求自保,难免不会生出拥兵自重的念头,不过一旦实力大到超过朝廷的力量之后,恐怕便不是仅仅为了自保了。
“那……怎么才可以阻止他们呢?”杨诚迟疑地说道。其实这也是他现在的理想,正是因为这个理想,他才会有放弃之前去隐居山林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