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神箭传说 >

第341章

神箭传说-第341章

小说: 神箭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斐芬膊皇牵蛔芬膊皇恰W钒桑淙欢苑侥岩缘泄饬桨倬铮庖淮课菝芗灸岩匀盟欠⒒诱嬲盗Γ徊蛔钒桑强墒撬镆驳厍孜蓝樱衷谥魅耸艽酥卮矗羰敲挥幸坏阕魑窈蠹词顾镆膊患釉鸸郑诤佣镏锌峙乱苍傥扪彰媪恕�
  “把这些人全抓起来,不得让此事走露了任何风声。你们两个速去大郑宫请太医来!”袁翰地话顿时令亲卫骑兵们如获大赦,虽然平时因为孙安而对其极是厌恶,但此时却毫不犹豫的执行其命令来。说完话后,袁翰却是微微皱眉,叹了口气之后立即蹲了下去,十指如飞,在孙安全身不断点着。他并不是不想去追屠一万,相反,他此时简直对屠一万有着杀之而后快地愤恨。虽然他和孙尧安互相都不对眼,但孙尧安毕竟是他要保护的人,此时竟然被屠一万伤成这样,这简直就是当面刮了他一个大耳光。可是他若是追去了,那孙尧安便必死无疑,孙尧安现在对郑氏仍有重要的价值,他当然不能听任其死去,而且还是在自己的面前。
  阴差阳错之下,屠一万才侥幸捡得了一条性命。不过他临走时受了袁翰一击,却也绝不好受,奔出里许之外后,口中鲜血如泉而涌,竟直坠在一个小院之中昏了过去。
  而此时的洛阳城中,却已经乱了套了。围观地百姓足有三四百人。而且周围街道也因敌袭号声而聚满了百姓,亲卫骑兵虽然是河东铁骑的精锐,但要同时抓住这么多人,哪里能完全办到。若是让他们将这些人全杀掉。恐怕还要来得有效些。随着上百围观百姓的逃散,作为洛阳诸军统帅的孙尧安当街遇刺,生死未卜地消息顿时漫延开来。这个消息无疑是一滴水珠溅入了滚烫的油锅中,平静了数日的洛阳城顿时炸开了。
  —
  杨诚正立在土墙后刚立起的高台上,身旁一面绣有“杨”字的大旗迎风招展。虽然他背负着双手,一副悠闲的模样,可出城探查的叛军斥却无一人敢靠近这里。人的名,树的影,就算根本无法确定杨诚是不是在这里,但有杨诚射杀郑志愉的消息在前。稍有理智地人恐怕都不敢
  杨诚五百步内了。
  感觉到洛阳城中的混乱,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杨诚却是大感好奇。他之前两度暗中潜到洛阳城附近,仔细观察了洛阳城防,可是却实在找不到一处可以下手的地方。虽是敌人,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孙尧安所设下的城防,比起当初他和刘虎在长安所做的,犹要高明得多。
  碍于双方实力的差距,他倒没有立刻攻城的打算。只是想着暂时依靠几个城池还算坚固的郡县与叛军对峙,再徐徐图之。不过他没想到孙安竟然如此对待洛阳的百姓,以至于他收容的数十万饥民人人均积极要求为进攻洛阳出一分力。饥民人数虽多。但可用地却远不及一半,但胜在人心可用,杨诚便决定因势利导,充分发挥这些百姓的力量。
  叛军死守洛阳的用意已经无庸置疑。不得不说,这一选择有其高明之处。虽然叛军倾剿而出有着极大地把握打败荆州军,但同时也得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毕竟现在也经没有任何人敢小瞧了这支实际上出自交州的步兵劲旅。更何况郑氏面对的还远不止荆州军这一个敌人。潘、顾二家在大伤无气后的淡出。让他已经没有了可以凭恃的盟友了,四面皆敌地情况下。郑氏看似强大地实力其实并不能让其占有多大地优势。保存实力,理所当然的便成了其考虑地头号问题。
  可是孙尧安为了节省粮食,让洛阳城可以在没有外界支援的情况下坚持更长的时间,却做出了一件足以改变战局的事:搜掠并驱逐百姓。这一招虽然很毒,甚至足以令荆州军不战而退,但正因其太毒,郑氏便也免不了受其害。利害相较之下,杨诚与郑氏所得出的结论是完全相反的,郑氏只当这群百姓为累赘,并把这个累赘作为武器抛向了杨诚,以耗尽杨诚的粮草。但杨诚在交州四年,却深知百姓被真正调动起来后所发出的巨大力量。别的不说,就说交州那遍及诸县的官道,若是在其他州郡,只怕耗尽无数钱粮也不能这么快建起,质量上更是难以相比。
  一个百姓的力量很小,但是无数百姓的力量却大得令人难以置信。就如这道长达十里的土墙,虽然它高还不到一丈,墙身也谈不上坚固。但在近十万百姓齐心协力相助之下,一夜之间便可挖出一道深壕,筑成一道土墙。没有皮鞭的抽打,没有临工的呵斥,其效率和速度却不比强逼同等数量的壮汉逊色多少。这,才是杨诚真正的杀手锏,足令天地变色的百姓之怒!
  “大人,听闻大人征集民夫,仍在洛阳境内的关中降卒纷纷来投,在新安城下已聚五千之众。”张晋根在两名士兵的扶持下缓缓登台,大病初愈的他脸如白纸,虽然杨诚一再让他继续修养,但杨诚兵锋已到洛阳,他哪里还能坐得住。
  杨诚接替两名看护士兵,亲手扶住了张晋根。“这里风大,有事叫人通知一声就可以了,你怎么跑来了。”杨诚皱眉轻责,对张晋根的固执也有些无可奈何。
  “我们要不要留下他们呢?”张晋根似乎完全没有听到杨诚的责备一般,望着前方的洛阳城自顾说道:“粮食已经越渐不够了,就算全都喝粥,恐怕也支持不住。这五千人还只是一部分,若是消息传开,恐怕还会有更多人涌来。这虽是好事,可是却也是个大大的难题。”在交州,张识文是杨诚的管家;到了战场,张晋根和咨事营便成了总管一切的大管家了。钱粮调度,伤残阵亡将士的安排,百姓安抚,军械兵甲……除了不用亲临前线外,几乎所有的事都需要咨事营居中调度。
  杨诚闻言也不由叹了口气。现在他最头痛的,就是这粮草问题了。当然,只要有战争,粮草便永远都是一个逃不脱的重要话题。可是之前的诸多战争,粮草问题都远不如这次严峻。洛阳数十万饥民与五万大军已经吃了好几天粥了,虽然士气还没受到什么影响,但总归不能让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要是真打起仗来,不能吃饱的战士如何能发挥其全部实力。
  说起来这粮草他现在倒也不是很缺,之前关中两座巨型粮仓中的粮食都被搬入了内城,并没有遭到叛军的洗劫。作为大陈帝国战略储备的这批粮食,足以让他支撑到南方的水稻成熟。但关键是,运输补给完全跟不上。照理说交州商会拥有大陈最为庞大的车队,运输能力甚至不逊于三家当初为补给关中叛军的那支车队。
  可是现在刘虎在渭北还有着数万大军,加上潘氏那批降兵,数量便超过了十万,他们所需的军粮也全都需要从长安运去。如此一来,交州商会的车队便要负责从交州到关中,从关中到渭北,从关中到洛阳这三条运输线,同时还得保持大量的商业贸易,以赚取利润维持商会的运转。虽然接收了关中几乎全部的马车,但如此庞大而漫长的运输,也大大超过了其极限了。
  “来者不拒,全都收下!”杨诚咬了咬牙,决然说道:“十日,我们要赶在十日内筑起一座牢笼。郑氏想要死守,那我就满足他们!即使他们后悔了想要出来,我还不同意呢!”
  第七卷 第一百二十三章 决战洛阳·十七
  一千两!”陈博大声喊道,示威似瞥了一眼不远处那华贵的青年公子。陈顺坐在旁边,一边给给陈博扇着扇子,一边频频加入双方的眼神拼杀之中。唯有裴成奇坐在那里,脸上一直挂着高深莫测的笑容,至始至终都没说一个字。
  拜访过张识文后,陈博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游兴大发。原本再盘桓一两日就该走了,否则皇帝巡幸的船队抵达长沙,他这个正主却没出现,恐怕那些早就急不可耐的朝臣们立刻就要闹翻了天。可是陈博却根本没把这放在心上,独断专横的雇了两辆马车,当天便去了苍梧。在苍梧转了一天后,紧接着又去了南海。平生第一次见到大海后,陈博自然兴奋得望乎所以,就连随行的陈顺和四个护卫也是新奇、震憾。
  在海边足足呆了两天后,陈博仍是意犹未尽,竟又想随着商会的大船去珠崖。陈顺虽然一向都不敢逆陈博之意,但这次却也不敢再一声不吭了。从南海到长沙,即使快马疾驰也得两天,若是雇马车,就算日夜不停也只能勉强赶在船队到长沙时赶回。不过他哪劝得住陈博,最后还是裴成奇都有些看不过去了,好言劝说之后终于说动了陈博。要是陈博不能按时回去,那些大臣们只怕会把荆州给翻个底儿朝天来,甚至再拖久一天,连交州也不能幸免。作为杨诚的朋友,他当然不希望出现这样的局面。
  好不容易雇到了马车。连夜赶到安平时,陈博却又不肯走了。在返程地路上,他们听了不少安平今日会有盛事的传闻,陈博毕竟是少年心性。当然喜欢热闹新奇。而这一盛事,便是由交州商会组织,一个月才有一次的竞拍大会。说起来这竞拍大会,也还是张识文执掌交州后才有的新鲜事儿。自从杨诚平定交州,叶浩天定下重商之策后,极低地赋税和相对太平得多的环境,以及大量从海外贩来的新奇珍宝,当然还有后来日趋完善的各种原料生产及加工,这一切对于天下各地的商人来说,都是一个难以抵挡的诱惑。
  随着交州的名声越来越大。来往的商人当然也就越来越多。交州虽然发展迅速,但却哪能满足如此多的商人的需求,于是便逐渐出现了货物供不应求地局面,商人们为争抢货源,几乎是挖空了心思。叶浩天在时,往往根据对方背景以及一些长远的利益作为衡量,由此来判定货物卖给哪些商人。还别说,这一招虽然并不怎么公平,但却令交州得到了更加迅速的发展,同时也令交州商会逐渐打入交州以外的各郡县。逐渐扩大了实力。
  但张识文来到交州时,各方面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与交州以外的其他势力之间也渐渐成为互相依互的关系。再不用像之前那样需要巴结别人。是以当那些商人们如往常般的找到刺史府时,张识文开始还耐心接待,但到后面知道刺史府易主的消息后,越来越多的商人都涌来了,巴望着与其搭上关系,以便能够涉足以往难以进入地利润丰厚的行业。每天成百上千的商人求见。简直让张识文不胜其烦。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便决定一改之前叶浩天地作法,以公开竞争的方式来解决商业分配的问题。
  毕竟当时的交州已经与之前完全不同。而且张识文又远不如叶浩天那般熟悉各地的势力情况,要想像叶浩天那样准确的权衡利益得失,根本就是不可能地。倒不如借此彰显官府地公平公正,一来让交州地商业在竞争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二来也可以丢掉这个沉重地包袱,要知道最初那一两个月,仅是这些商业上的问题便要占却他大半的精力,让他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处理政务。
  没想到这一举措一出,竟然获得了绝大数商人的拥戴,就连预想中会得罪一批“老关系”的局面,也没有出现。事后张识文才知道,那些通过官府而获得独占某一行业的商人们,虽然获得甚丰,但却有不少都被叶浩天盘剥去了。一年辛苦下来,赚得最多的反而是刺史府,这简直让那些商人有口难言。若是不拿出大半利润给叶浩天,那么便只得与其他商人去竞争那些利润相对较低的行业,不论精力消耗和风险都要大得多。给了叶浩天吧,那自己却也差不多是在为他打工。要知道叶浩天在他们眼里,简直就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笑面虎,往往虎口一张,你还不能讨价还价,否则付出的代价更大。
  当然,叶浩天虽然大肆敲诈这些外来的商人,但也并不是杀鸡取卯般的让其无利可图,否则哪会有如此多的商人往交州跑。而且他也不是见人就敲,整个交州的全面发展才是他所关注的。在他一手大棒一手胡箩卜的作法下,交州的弱势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太过热门的行业也得到了恰当的控制,全然在其掌握之中。对于叶浩天这种高明的手法,继任的张识文也是自叹不如,若是交州最初时便由他来主政,虽然也会日渐繁盛,但绝对不会达到如今这种程度。
  当然,叶浩天诈来的钱虽然足以让他成为巨富,但除了日常相比杨诚而显得奢侈多了的生活外,其他的钱也只是过过手,全花
  诚的飞虎营身上。否则以杨诚的为人,哪里会对此问。那些被诈的商人哀叹自己是在替叶浩天打工时,却不知道叶浩天其实也是为别人打工而已。相比之下,他还更惨,恶名全背了去,真正得利的人却在一旁悠哉游哉。不过他这些哀怨却也无处诉说,往往还没开口杨诚便会兴致勃勃的找他切磋切磋,还美其名曰是帮他进步。
  张识文自知在这些方面远不及叶浩天。是以在征得各方意见后,由商会牵头,官府认可的竞白大会便应声而生了。开始地时候这竞拍大会只是针对于那些实力较大的商人,兑拍的内容也只是取得交州一些特色行业的代理权利而已。不论背景和实力。唯出价高者得。而且必须是由商会发帖邀请地,方才有资格参加,对于那些信誉欠佳的,往往连参加的资格也没有。
  不过到了后来,竞拍大会的范围也开始渐渐扩大。从大宗商品交易,到一些奇珍异品,甚至房产店铺之类,几乎都囊括于其中。竞拍大会的时间,也从最初的半年一次,逐渐增至一月一次。甚至有时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还要专门增开一两次。参加的人员也由邀请转为自愿,只要不是被列入不受欢迎名单中的商家甚至私人,都可以参加。交州商会最近投入了大量精力承担荆州军的补给后,很多原来由商会独占的行业也因无力顾及开始放出来,这更让每一次地竞拍大会成为交州的一大盛事,几乎稍有实力的商人,都会专程赶来。
  初听到这一消息,陈博立即来了兴趣。本来交州琳琅满目的商品就已经让他眼花了,他对商会放出来的那些商机可是一点也不感兴趣。但听到每次竞拍大会上都会出现许多奇珍异宝甚至新鲜玩意儿后,他当然不肯放过了。虽然行程已经排得很紧了,但他仍然极是固执的停了下来。打听好竞拍地点后,便急冲冲的赶来了。
  还真别说,这竞拍大会果然是名不虚传,这才开始不到一个时辰,便出现了四五件让陈博双眼直放光的新鲜玩意儿。也不知道是不是陈博运气真的那么好,往往每隔一两件。便会有一件是陈博极感兴趣的东西出现。虽然皇宫中有着大量地奇珍异宝。但与兑拍大会上出现的相比。却要逊色多了。而且这些东西往往价值并不高,只是做工极是精巧。再加上其新奇,顿时让陈博乐此不彼。
  不过让陈博微微不快的是,每一次他看中一件东西,也不知道是哪家出来地富家公子,穿着简直比陈博还要华贵得多,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总是与陈博相争。陈博到底贵为天子,哪里甘心输给自己的子民,这一较上劲,两人几乎都不服输。往往一件起价十几两甚至几两的东西,到最后成交的价格达到令那些富商都为之瞠目结舌的上千两之多,就只差没把败家子这三个字公开喊出来了。
  这不,这一套由象牙雕成地海船模型,起拍价不过二十两,除了开始还有两三个商人参与外,后来便全是二人一个接一个地竞价,一口气便升到了一千两。前面地几次竞拍都是由陈博最终以极高的价格获胜,这一次众人也是一副看热闹地样子,看这两个败家子到底斗出个什么样来。
  —
  凭心而论,这副象牙海船模型用巧夺天工来形容也毫不夸张,虽然只有半尺长,但却将一艘海船的任何一处细节都雕刻得惟妙惟肖,特别是那主帆上的飞龙图案,更是精美绝伦。
  虽然一支这样大小的象牙顶多值十两银子,但经过加工后,身价翻上十倍也毫不出奇,像这样的精品,根本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过现在天下大乱,这样的奢侈品并不是这些商人所感兴趣的,在他们眼里,上千石的粮食才值得不惜血本的争抢,这象牙又不能吃,在乱世又有何用呢?当然,若是放在太平盛世,自然不会仅有二人的声音了。需求不同,价值便大相径庭,商人们可不管你是什么,关键得看能不能获得足够的回报。
  “两千两!”那富家公子回以毫不示弱的眼神,一改之前几十上百两的加价,一下子便加了一千两。
  “三千两!”陈博的声音一出,便有不少人低声惊呼。三千两,这也不算是个小数目了,以两个荆交通宝能买一斤粮食来算,差不多可以买到三十万斤粮食了。若是运这么多粮食到其他缺粮的地方,转手便至少番上一倍。以商人的眼光来看,这个现在只能作摆设的象牙海船模型,根本就没法与那堆积成山的粮食相比。当然,为了安定民生。交州现在的粮价被控制得极低,但要想大量购买,却也是不可能地,交州多余的存粮现在全部都用来供应荆州军的需要。根本很少外出售了。不过就算换成盐或铁器、木具之类紧缺的商品,那也得堆成一座小山了。
  “四千两!”之前几件东西顶天也就在三千两左右便放弃地富家公子,这次却似乎有些志在必得了。几乎没有丝毫犹豫,便报出了令不少人失声惊呼的价格。即使是一些身怀万金的巨商,此时也不由为之侧目。一掷千金的人不是没有,但是为了这么一件东西,这个价格
  有些太过了点。四千两,在座的大半商从的身家也惊异之余,已有不少人在小声议论着这两个败家子的来头了,乱世之中。像这样的人毕竟不是多见的。
  “五千两!”陈博皱了皱眉头,却是毫不认输。虽然他对金钱没什么概念,但也有些意识到这个价格似乎高了一点点。不过出于帝王的自尊,他是不允许自己在这方面有半步退缩地。更何况此行没能扬帆出海,对他来说已经是一大憾事了,这个象牙海船模型也算是让他稍稍有些安慰。
  陈顺此时表情却有些呆滞了,低头点了点手中的钱引,额头微微有些冒汗,再也顾不得为陈博壮壮声势了。他对金钱的概念当然远胜于陈博,毕竟平时宫中的花销都是由他掌握的。五千两差不多已经是宫中一个月的开销了,这还是在一众宦官雁过拔毛的情况下。当然,他也不是心疼这些钱。相反,陈博要花钱,他根本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