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传-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九六八年四月二十五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江青听了“山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王效禹的汇报,哭道:
“我哥哥李干卿过去很苦,为了糊口,在旧社会干了几天警察,他们就对他……对我……其实是对着我们的毛主席的呀……”①
①鲁公宣,《齐鲁一动》载《春风化雨集》上册,群众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
陈伯达则帮腔道:
“从山东搞李干卿的问题说明,原来公安部是两个公安部。一是中央的;一是刘、邓、彭、罗为首的地下公安部(引者注:指刘少奇、邓小平、彭真、罗瑞卿),上通刘、邓、彭、罗,下通全国各地,这是一条又粗又长的黑线,一定要把这条黑线挖出来,一定要把公检法彻底砸烂!”②
②鲁公室,《齐鲁一动》,载《春风化雨集》上册,群众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
急急如律令。翌日,从北京派出三名负有特殊使命的人物直奔济南。
几天之内,身患癌症的山东省公安厅厅长张国峰,副厅长李秉政,省交际处处长陈静波,省公安厅警卫处处长于杰,济南铁路局公安处副处长王茂青,分处处长曲和钧,保卫股股长史殿安,全部被捕。除张国峰病重外,其余六人于四月二十九日被用专机押往北京。
病重的张国峰受到日夜折磨,六月三十日便死去。被押往北京的六人,受尽酷刑和屈辱。
直至一九七七年八月,这桩案件才得以平反。一九七八年十月十三日,《人民日报》刊载《山东省委为一起重大政治冤案彻底平反昭雪》,这才为审查李干卿引起的风波降下大幕。
李干卿未能住进中南海,只在毛泽东一九五九年底路过济南时,在专列上见他一面,算是给了江青一点面子。
江青之姐李云霞倒是在中南海长住。李云霞的丈夫早逝,留下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叫王博文,另一个在山东游泳淹死,王博文随李云霞也住进中南海。
“体育疗法”和“文化疗法”
一九九○年夏,在上海愚园路一幢老式房子里,笔者拜访了上海市武术协会主席顾留馨。他是著名的太极拳专家,但又是一位老干部。他早在一九三四年便加入共青团,不久加人中国共产党。解放初,他是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任区长。
大抵由于他具有老革命、老武术家双重身份,他被看作政治可靠而又武艺高强的人,因此几度进入中南海,为中共高级干部教拳。
顾目馨最初的“学生”是越南的胡志明主席。那是一九五六年周恩来总理和贺龙副总理访问越南时,胡志明说及他在战争中曾从马上摔下来,受过伤,中国能否派一位太极拳拳师前来教他打太极拳,以拳术疗伤,贺龙主管体育,他回国后经过调查、选择,选中了顾留馨,派他前往越南,成为胡志明的拳师。
从此,顾留馨颇受重用,口国后,教过贺龙,教过叶剑英,教过邓颖超,以至教过宋庆龄。
消息传进江青的耳朵,她也请顾留馨教太极拳。在顾留馨的印象中,江青打拳的动作近乎舞蹈。不过,她倒很守时,总是准时前来学拳。这样的体育疗法,使江青的体质有所加强,这样,在一九六一年春夏之交,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有感而发,提倡老年人学打太极拳,一时间,向顾目馨学太极拳的高级干部纷至沓来。
打太极拳使江青尝到体育疗法的甜头,于是,她打乒乓球,打台球。从一九五九年中国运动员容国团在第二十五届乒乓球锦标赛中首次夺得男子单打冠军以来,乒乓球热席卷中国。江青早在上海当演员时就会打乒乓球,此时也投身于乒乓球热之中。她常抽杀,球技颇“凶”,属于“进攻型”。
她的游泳姿势虽差,不过,游泳是夏日最好的运动,她也就不顾游泳不如王光美以及右足六趾之类不快之事,不时下海。
这么一来,进入六十年代,江青渐渐从病魔的阴影中走出来。
这时,她又接受上海大夫的的建议,进行“文化疗养”,看戏、看电影。
后来,一九六七年四月十二日,江青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作题为《为人民立新功》讲话时,有这么一段话:
“有几年我害病,为了恢复健康,医生要我参加一些文化生活,锻炼听觉和视觉。这样,我就比较系统地接触了部分的文学艺术问题。哎呀,觉得这个问题就大啦!在舞台上、银幕上表现出来的东西,大量的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东西,或者是被歪曲了的工农兵形象。……”
她在北京看戏,在上海看戏,在杭州看戏。据“文革”中“红卫兵”所印的《文化革命的伟大旗手》说,江青在六十年代初的几年里“审查了一千三百多个京剧剧目”,得出结论“目前剧目混乱,毒草丛生”。
说江青“审查了一千三百多个京剧剧目”,未免夸大其词。不过,她进行“文化疗养”,确实看了不少戏。一九六二年三月,她在杭州养病:像《虹霓关》、《大五花洞》这样的戏都点看了。
一九六二年七月六日,江青在北京看了新编历史京剧《海瑞罢官》。她以特殊的政治嗅觉,嗅出此剧的“严重政治错误”——三年后批判此剧,成了“文革”的序幕,此是后话。
“体育疗养”、“文化疗养”果真奏效,江青经再三检查,癌症的警报解除。她舒了一口气,筹划着从后台走向前台,继续着她五十年代批电影《清宫秘史》、批电影《武训传》、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那番未了的“宏业”。
跟王光美比高低
正在这时,王光美作为刘少奇夫人,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日趋活跃,使江青颇为嫉妒。
王光美比江青小七岁,硕士生,英语纯熟,文化素养比江青高得多。笔者在一九九一年七月七日采访王光美时,她正在读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所赠英文原版《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王光美出身名门。父亲王治昌,字槐青,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律系,回国后在北洋军阀政府农商部任工商司长,还曾出使英国、美国。
王槐青曾两度丧妻,有过三次婚姻,三位夫人生下十一个子女:前两位夫人生三子,即长子王光德,次子王光倚,三子王光超。王槐青第二次续弦,夫人名叫董洁如,她生下八个子女,即王光杰、王光复、王光英、王光美、王光正、王光和、王光平。内中王光英,在王槐青出使英国时出生,王光美则在王槐青出使美国时出生。
王家子女中,王光杰在清华大学电机系学习时,结识了中共党员姚依林(即现今的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是“一二?九”学生运动领导者之一,任北平市学联党团书记。受姚依林影响,王光杰投身于“一二?九”运动。一九三八年五月,王光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姚依林在一九三六年后,出任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长、市委书记。一九三八年九月,姚依林安排王光杰在天津英租界伊甸园建立秘密地下机关,设置电台。为了掩护秘密工作,姚依林调来一位女中共党员,和王光杰装扮成夫妻,住在那里。这位女党员名叫王新,一九三六年十一月十六日加入中共,比王光杰还早。
不料,弄假成真,这对假夫妻朝夕相处,产生爱慕之情。经中共地下组织批准,他俩于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正式结婚。这么一来,在王槐青子女婿媳之中,有了两位中共党员。
王光杰和王新在家中产生影响,使王光超、王光美、王光和、王光平都倾向中共,有的参加了中共地下工作。在王槐青子女之中,也有倒向国民党的,如王光复报考了国民党空军航校。
王光美考入辅仁大学。一九四五年,她在辅仁大学理科研究所获科学硕士学位。经王光杰、王新介绍,崔月犁结识了王光美。崔月犁是中共北平市委负责人之一(后来在一九八二年四月至一九八七年三月任卫生部部长)。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美国政府派前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为总统特使来华,以“公正”的面目出现,“居中”调解国共军事冲突。
于是,在重庆成立了国、共、美三方代表组成的“军事三人小组”,即张治中、周恩来、马歇尔。不久,在北平成立了“军事调处执行部”,由国民党代表邓介民,共产党代表叶剑英和美国代表饶伯森。军事调处执行部需要翻译,经中共北平市委刘仁指示,崔月犁通知王光美,调她去那里担任中共方面的翻译(虽然这时王光美尚不是中共党员)。
一九四六年八月,马歇尔的“调处”宣告失败。王光美赴延安。
一九四八年,王光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和刘少奇结婚。对于刘少奇来说,这是他的第五次婚姻:他的第一个妻子是何宝珍,生刘允斌、刘爱琴、刘允诺两子一女;第二个妻子谢非没有留下子女;第三个妻子王前,生刘涛、刘九真一女一子;第四个妻子王建,结婚半年便离婚;第五个妻子便是王光美。
内中,刘少奇的第三位妻子王前离婚后,跟聂真结婚。聂真之妹,即聂元梓,“文革”中的“明星”,江青手下的“大将”,此是后话。
王光美和刘少奇结婚后,翌年生刘平平,此后又生刘源源、刘亭亭和刘小小(即刘潇潇)。王光美性格温和,不像江青那样倔烈,她善于使这个由多位母亲生育的多子女(同父异母)的家庭和谐幸福,视刘少奇几位前妻所生子女如同己生。
解放后,王光美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
王光美不如江青之处,是她的入党时间晚了十五年,论革命资历比江青差。
然而,在一九六二年九月,当印尼总统苏加诺挽着夫人的粉臂款款步下舷梯,踏上北京机场时,作为外交礼节,刘少奇携夫人王光美前去迎接。九月二十四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刘少奇夫妇和苏加诺夫妇在一起的照片。翌日,又登载了王光美和苏加诺夫人在一起的照片。
江青看着《人民日报》,怒火中烧。她,作为“第一夫人”,从未在《人民日报》上露过面。她极力要求“战胜”王光美。
终于,她得到毛泽东的允许,第一次以毛泽东夫人的身份,参加会见贵宾——苏加诺总统和夫人。这样,毛泽东、江青和苏加诺夫妇的照片,醒目地出现在《人民日报》第一版。众多的中国读者,头一次从《人民日报》见到了江青的照片。
这张照片是一个重要的讯号:江青从幕后走到了前台,“约法三章”对于她的约束力即将失去!
康生开创“索隐式”批判恶例
就在江青要跟王光美一比高低的那些日子里,中共中央八届十中全会正在北京举行。
毛泽东在会上发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号召,强调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中国这艘庞大的航船,在向“左”偏航。
就在这次中共中央全会前夕,工人出版社忽然接到通知,要求赶印六百册小说《刘志丹》送交中共中央办公厅。
会上,不仅散发了小说《刘志丹》,还印发了两封信——那是小说《刘志丹》的作者李建彤在一九六二年写给周扬的两封信,这两封信都是批评上将、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阎红彦的。
毛泽东在会上,说了一段后来被广泛引用的话:
“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活动,是一大发明。要推翻一个政权,必须制造舆论,无产阶级是这样,资产阶级也是这样。”
毛泽东所说的“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活动”,指的便是小说《刘志丹》。
虽说对小说《刘志丹》作了“宣判”的是毛泽东,而制造这起文坛冤案的幕后策划者则是康生。
刘志丹,著名的红军将领,红军第二十六军军长,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开创者之一。一九三五年九月二十一日,毛泽东率红军长征到了哈达铺。从国民党报纸上见到刘志丹红军在陕北活动的消息,遂决定进军陕北,以陕北作为根据地。
刘志丹在一九三六年四月同国民党军队作战时,阵亡于山西中阳县三交镇,此后,刘志丹一直被作为革命先烈纪念。
一九五六年,北京的工人出版社要出版一批革命烈士传记,内中有一本《刘志丹》,约请李建彤写。
李建彤确实是很合适的作者,因为她是刘志丹的弟媳,很熟悉刘志丹的事迹。她的丈夫刘景范当年担任陕甘军委主席,是刘志丹的亲密战友。
经过两年的准备,李建彤在一九五八年开始写《刘志丹》。写了一稿又一稿,写至第六稿才得以出版。一九六二年七月二十八日至八月四日,《工人日报》还连载了李建彤的小说《刘志丹》第二卷第一部分。
本来,刘志丹早在二十多年前已经战死,年仅三十三岁,关于他的小说不会有什么麻烦。可是,完全出乎意料,《刘志丹》问世之后,有人向康生报告:“小说字里行间美化高岗,为高岗翻案!”这下子,使问题复杂化了。
高岗,曾参与陕甘边区的创建,曾任红军第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政委。一九三六年任中共陕北省委书记,陕甘宁保安司令部司令。此后,一九五四年二月,在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高岗和饶漱石遭到批判,被认为进行反党分裂活动。同年八月,高岗自杀身亡。
小说《刘志丹》中的“罗炎”,被说成是高岗。康生抓住了这一点,一下子就把《刘志丹》打成“反党小说”。
康生把这一“严重情况”向毛泽东反映。正在号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毛泽东,把这一“严重情况”视为“阶级斗争的尖锐”表现,于是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说了那么一番话。
毛泽东的话,一锤定音。于是,小说《刘志丹》被定为“反党小说”。
作者李建彤被开除党籍,监督劳动。
此案不断升级。
刘景范被打成“反革命”。
审看过《刘志丹》的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被撤消职务,“下放”到洛阳一家工厂劳动。
劳动部部长马文瑞也遭到牵连,也被撤职,以至入狱……
此案直至经历了十七个年头之后,在一九七九年八月,经邓小平批示,中共中央发出一九七九年第五十三号文件,才终于得以平反。
文件认为,《刘志丹》是一部较好的革命文艺作品,小说的主题思想和基本政治倾向是好的,有意义的,《刘志丹》不是反党小说。写作是正当的,没有什么阴谋,也没有什么“秘密反党集团”。在写作过程中接触的人,全是工作关系,不是什么“反党”关系。
文件批驳了康生,也批评了阎红彦,指出康生强加给这部小说的罪名,是制造了理论上、思想上的混乱。
文件特别指出,小说中的罗炎,并不是高岗。《刘志丹》是一部小说,不是党史,应该允许作者有运用典型化方法塑造人物的自由,而不能用索隐式的方法硬把小说人物同真人等同起来。这种索隐式的批判方法,应当铲除。
文件还认为,应当实事求是的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评价一切人的功过是非。不能割断历史——因此,小说中即使采用了高岗在陕甘时期的某些材料,也不应定为“为高岗翻案”。
所谓“索隐”,亦即附会,亦即影射。把小说《刘志丹》索隐成是“为高岗翻案”开了一个恶例。
此事给了江青莫大的鼓舞。此后,她运用康生的“索隐式”手法,把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打成“为彭德怀翻案”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江青意识到形势对她颇为有利,便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期间,约见了齐燕铭。齐燕铭担任过周恩来总理办公室主任,此时担任文化部党组书纪兼文化部部长。江青向齐燕铭指出,“舞台上牛鬼蛇神甚多,文化部要注意。”齐燕铭茫然,不知江青这番话有何来历——是江青自己的意见,还是毛泽东的意思?因为论职务,江青只是毛泽东的生活秘书,只是中宣部文艺处副处长,怎可以“训示”齐燕铭?
此后不久,江青居然召见陆定一、周扬、齐燕铭、林默涵这中宣部、文化部四位正副部长。须知,当时陆定一是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江青又一次向他们指出,“舞台上、银幕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牛鬼蛇神泛滥成灾。”部长们居然无动于衷,对于这位颐指气使的“第一夫人”的意见充耳不闻!
部长们又一次忽视了江青的“能量”。江青下决心要大干一场——她结束了“疗养生活”,插手于中国政治了……
第十二章 江记“样板”
成为上海的“女客人”
神出鬼没,江青忽地一回回南来,“隐居”在上海。
往日,她也来上海,但没有这么频繁,而且主要是为了治病。如今,她来上海的使命却是“天机不可泄”。为了行踪保密,中共上海市委规定对她一律以代号“女客人”相称。
她是“老上海”,她最喜欢住的是坐落在上海闹市区、离淮海中路不过数百公尺的锦江饭店。
锦江饭店是当年上海首屈一指的宾馆。锦江饭店的前身,即十三层的华懋公寓,上海人俗称“十三层楼”。当年,夏其言、史枚就住在“十三层楼”附近的抬安坊。
蓝苹和唐纳吵吵闹闹时,找史枚评理,便去信安坊。
华懋公寓原是英籍犹太商人沙逊的产业。解放初,由于沙逊洋行积欠了上海市政府一大笔税金,就以华懋公寓作抵押,归属上海市政府,改建为锦江宾馆。另外,附近的建于一九三五年的十八层茂名公寓,建于一九三四年的六幢三层炮台式公寓归入锦江宾馆。
在马路对面,设立了锦江俱乐部,内有弹子房、滚球房、阅览室、文娱室、温水游泳池、舞池、网球场,还有一个花团锦簇、绿茵成片的大花园。
锦江饭店中楼,设有总统套房,专供国宾下榻。那里先后住过美国总统尼克松、卡特、布什,日本首相田中、中曾根,法国总统德斯坦、西班牙国王胡安、印尼总统苏加诺、南斯拉夫总统铁托……一百二十多个国家的近千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曾在锦江饭店下榻。
江青看中上海,全然是因为中共上海市委的“首脑”跟她一拍即合。此人便是柯庆施。柯庆施是资深的中共领导人物,他早在一九二○年已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赴苏联莫斯科学习。回国后,担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