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埔军校-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玉珊蜀符气云粤陈长彩湘应威闽唐干林湘
王使能粤张继侯赣吴尚贵蜀孙孔文浙曾吉斋湘
王礼芹苏刘举善湘刘作仁蜀朱斌湘何朴湘陈魁湘刘志坚粤陆玉璋黔陈陶浙杨杰湘陈伟贤湘胡立生苏唐赓增粤黄敬熙苏王震鄂王志新蜀蔡藻鄂温良赣王谐辅豫楼炳谦浙马騤蜀王治平湘谭理滇黄埔军校第4期:何震华湘万宁湘李杜蘅湘谭道湘何祖琪湘钟荣福赣曹根深湘付汝尧晋方允中蜀曹惇颐湘封祖善湘严涤湘唐宗鑫桂阙一鹤浙龚居仁皖方道江鄂吴楚桢鄂黄埔军校第5期:甘射侯鄂祝贤亭湘王运武鄂向旭湘李开甲湘金斌浙方敦厚黔李建勋鄂李宗贤湘王纪蜀潮州分校第1期:古惠我粤朱仲英皖黄良湘袁维国湘何伯清粤凌清泉粤刘志怀粤邓国强粤刘镇南湘刘远权粤李振才皖吴光国皖军补班谭岳湘军官班刘文达湘晏振辏嫠镏猩较壬档蓟破沂ι骸霸谥泄テ靖锩扯挥懈锩姆芏罚锩悄岩猿晒Φ摹!币虼耍破沂ι诰潞驼窝盗凡⒅氐男7纭⑿Q笛障拢杂写笪尬返母矣谖母锩瘛;破沂ι谄蕉ㄉ掏藕脱睢⒘跖崖遥酱味飨鹁С戮济鳎约吧ǔ下肪У耐骋还愣钜酆捅狈フ秸校宸嫦菡螅趴送绲小4油骋还愣奖狈ブ性酱Χ剂粝铝嘶破沂ι墓饣哉郊ǎ破沂ι诶握蕉分姓焦蠛臀破乙黄谏闹疚牧沂浚狈ゾ懦ぃ诒狈フ秸形;破乙黄谏榻P哿沂浚狈ゾφ尾恐魅巍
之巨,深为军内外交口称赞和钦佩。这正是:东征北伐未离鞍,抗日救国铁肩担。
炉融黄埔名财淡,怒潮澎湃震山川。
第九章 军校党争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里是革命的黄埔。”这首黄埔校歌中飞舞的“党旗”,可理解为国共两党各自的党旗,因为黄埔军校是由国共两党合作办校。然而,在当时的黄埔校园中曾发生过为“党旗”而争的大辩论:是镰刀斧头?还是青天白日?这种争论,后演变成了激烈的论战,或动拳头,动棍棒,甚至在校园中出现了枪击事件,直至战争。“党旗飞舞”中,各自的旗杆下聚集了一批黄埔同学、护旗勇士,开始了对阵打擂。早期的黄埔军校,是培养中国革命人才的摇篮,那些在各自家乡都算得上英才的青年,为着理想荟萃于这里,他们为高擎理想的旗帜,在黄埔岛接受狂涛大浪的洗礼。珠江口的濛濛烟雨中,他们一同学习和成长,却因为坚持不同的主义,会聚在不同的党旗下,而最终分道扬镳。起伏跌宕的中国现代历史上,曾分裂开两股最大的政治力量,而首先撕开这道裂痕的就是这些黄埔同学,从此,历史也赋予他们个人各自不同的命运。
“宣侠父事件”初显党争征兆
黄埔军校是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的产物。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发展变化,国共两党两种思想与势力的斗争也在逐步发展变化。
1924年7月6日,军校开学仅20天,便成立了特别党部。这是孙中山根据苏联顾问鲍罗庭的建议,实行“以党治国,以党治军”的具体体现。特别党部作为军校的最高领导机构,须经选举产生。选举结果,蒋介石、严风仪、金佛庄、陈复、李之龙5人当选为执委。蒋介石对此是既喜又忧,喜的是自己顺利当选,忧的是5名执委中,除自己外,全是有共产党员身份的国民党员。尽管身为校长,但在党部只是一名普通执委,从理论上讲没有特权,自己将来在黄埔军校就谈不上有什么作为宣侠父了。如果按规矩办事,蒋介石本来不能再造次,但他很快以校长、特别党部的名义下文,直接指定各党小组长,还规定党小组长每周直接向校长书面报告党内活动及工作情况。
文件下发后,刚刚入校的第1期学生、共产党员宣侠父提出了抗议。这位日本帝国大学毕业的校长老乡,虽然被指定为党小组长,但他十分正规地给特别党部写了一份报告,毫不客气地把矛头直指蒋校长。他认为校长此举,是企图以军权代替党权,违背了孙中山先生“以党治军”的原则,把党的基层组织变相地化作手中的工具,成为强权下监督同志的特务机构。他要求特别党部应组织基层分部的选举,并监督进行。蒋介石看了报告后,气得咬牙切齿,恨不得立即赶走宣侠父。但考虑此事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大局,于是他以老乡和校长的双重身份,召见了宣侠父。
谈话很快陷入了僵局。蒋介石命令宣侠父写出悔过书,否则将开除出校。宣侠父不仅不写,3天后还愤然离开了军校。临走时,给同学留言:“大璞未完总是玉,精钢宁折不为钩。”也因为此举,黄埔军校同学录上看不到共产党员宣侠父的名字。宣侠父离校后去了上海,曾任中共临时中央局特科负责人,1938年7月在西安遭国民党特务暗害。
宣侠父勇而退学的行为,那时黄埔的许多人多未能意识到,他所维护的东西正是孙中山当做命脉的“联共”。这是黄埔岛上共产党与国民党的第一次交手,共产党人却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输了。不仅如此,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军,从一开始就被蒋介石弄得偏离了正确方向,也注定了日后的悲剧。
其实,对大多数刚入校的黄埔一期学生来说,他们并不像已有1年多共产党党龄的宣侠父那样有较高的政治敏感和嗅觉,许多年轻人在这时还根本没有党派的概念,像一张白纸,就看向上面涂抹什么颜色了。黄埔军校作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最重要成果,同时又是培养未来军政干部的摇篮,谁争取到更多的学生就意味着争取到了未来,因此从一开始双方就在发展党员和支持者上展开了激烈竞争。每个黄埔学生都不可避免地卷入这种政治选择的漩涡之中,那些新来的学生没多久就会碰到这种选择和政治动员,许多人会同时收到两党动员发展入党的表格。对这两个党究竟是怎么回事,大多数学生在那时肯定说不清各自的宗旨,更说不上两党的区别。如第1期学生杜聿明同时手接两张不同的表格,他略微想了一下,把目光聚焦到了“共产”这两个字上,多年后他在回忆文章中说,他想了半天,没明白“共产”的意思,后来他对“共产”的理解,认为可能是把他老家里的财产归大家所有。把家中财产给别人,他可舍不得。就因为对这两个名称的肤浅理解,杜聿明决定还是先加入国民党,看看情况再说。另外,他又从直觉上判断,国民党是孙中山的党,不会有错,于是就填了国民党发给的那张表。不过,杜聿明可能没想到,在同他加入国民党组织差不多的时间里,他在家乡读书的未婚妻曹秀清选择的却是共产党,正在陕西榆林中学校园内举起右手,向着斧头镰刀的图案和列宁像宣誓。
黄埔第1期学生徐向前回忆说:“第一次上课是填表,集体加入国民党。大家毫无思想准备,想不到参加国民党的手续这么简单,一堂课下来,都成了清一色的国民党党员了。后来一些同志都把这件事当笑话说。”(徐向前著《历史的回顾》,第27~28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
黄埔军校的国民党组织拥有蒋介石支持之便和主义宣传之便,国民党是孙中山的党,黄埔的校歌里就是校总理孙中山的主义,他们发展党员嫌这样一个个去找人入党太麻烦,就干脆在课堂上把入党登记表当成作业发了下去,规定每个人都要填好。教官说的道理很简单:你不是想当革命军人吗,那你就得先是革命党人。于是大家都填了表,集体加入国民党,包括共产党员。当然,学生中也有不少人在那时对政治和主义之争不甚感兴趣,虽然被发展为党员,但却并无鲜明而强烈的政治意向。由于中共中央早有决议: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毛泽东、谭平山早就入了,都在国民党中执委当部长,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所以,共产党在早期黄埔军校中就有了很强的渗透力。又由于军校内有着强大的国民党左翼环境影响,共产党与国民党在黄埔军校争取学生能平分秋色。在黄埔一期学生中,原来有共产党员身份的人又填表加入了国民党,而单独新填表加入共产党的人也有不少。周恩来到校工作后,中共党员人数又有了新的发展。
由于蒋介石从黄埔军校建立开始,就一步步对共产党紧逼,后发展成为清党活动,使得共产党的发展被迫转入地下,而双方的矛盾却开始公开化,接连不断地出现了党争的事端。
“两会”的斗争与解散
黄埔军校建立后,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迅猛发展,其影响迅速扩大,统一战线内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益明显复杂,反映在军校内部革命势力与反动势力的斗争也随之尖锐起来。军校内部的斗争,集中反映在“青年军人联合会”和“孙文主义学会”两大组织之间的斗争问题上。
“青年军人联合会”的前身,是1924年八九月间成立的以团结青年军人、挽救时局为宗旨的“中国青年军人代表会”,会址设在国民党中央党部。这是针对广州商团反动势力日益强大的形势,由黄埔一期“状元”、共产党员蒋先云提出来的。1925年1月23日,“中国青年军人代表会”改组成“青年军人联合会”(简称“青军会”),2月1日召开成立大会,宣告“青军会”正式成立。“青军会”的宗旨,是以团结广大革命军人,坚决执行孙中山的三大革命政策,积极巩固革命统一战线,配合军校的中心任务,开展各种革命活动。“青军会”是在周恩来指导下的,由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为核心,组成的革命群众组织。黄埔军校有8名学生当选为“青军会”干部,其中李之龙、蒋先云、王一飞等6人是共产党员。当时“青军会”最主要的负责人,是常务委员蒋先云。他们把所有驻扎在广州的、倾向于革命的青年军人联合起来,以联合的革命军人,来对付联合的反革命商团。在打击陈炯明的斗争中,“青军会”得到广大青年军人的热烈支持和拥护,参加者甚众,迅速发展壮大,成立1年多时间,会员发展了2万余人,还把教职员中的左派和共产党员金佛庄、郭俊、茅延桢、鲁易等人发展成了会员。
由于共产党员在“青军会”中起了主要领导作用,蒋介石有了危机感。黄埔军校中的右派分子,慑于“青军会”的声威,对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在“青军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更是极为不满,于是开始筹备一个与“青军会”分庭抗礼的右派组织。在蒋介石的指使与支持下,于4月间由王伯龄、冷欣、贺衷寒、杨引之等人成立了“中山主义研究社”,当时社员只有30多人。12月底正式召开成立大会,改名为“孙文主义学会”,会员发展至400多人。1926年2月,正式选举出领导机构,冷欣、杨引之、陈诚等9人为执行委员,贺衷寒等5人为候补执委,王伯龄为其后台,躲在幕后操纵指挥。后发展会员5000多人,教职员中的右派何应钦、林振雄、张叔同等人也成了会员。
“孙文主义学会”是以国民党中反共分子为骨干,以反对共产党,反对国共合作,反对三大政策为宗旨的一个右派组织,是蒋介石打击排挤共产党人,篡夺黄埔军校、第1军乃至整个国民革命军党权军权的先锋和工具。它的成立,形成以“青军会”为一方,以“孙文主义学会”为另一方,围绕着是否坚持统一战线和三大政策等问题,开展了争论。
两个组织的出现,使黄埔岛上结成了相互对立的阵营。两个组织的学生不时争吵摩擦,甚至恶语相向。在那时的黄埔军校,如果看到两伙学生吵架斗嘴的场面,不用问就知道,这是“两会”的人又碰到一起了。后来发展到整天剑拔弩张,甚至动刀动枪,轰动黄埔军校的枪击事件就在这时发生了。
黄埔军校时期的许继慎1925年5月的一天,军校政治部秘书、共产党员、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成员李汉藩、陈作为持一张清单,奉命到军校管理处领取办公用品。一名办公室人员看过后,把清单送到军校管理处长、孙文主义学会执委会成员林振雄面前,请他过目。林振雄拿起领物清单,带有情绪地说:“你们政治部,又要领这么多彩色纸回去做什么,难道能当票子花?”李汉藩不想多与他纠缠,便说:“我们要印刷传单,过几天开会用。”林振雄又追问:“印什么传单?”李汉藩不客气地说:“印什么传单,这是政治部的工作机密,没有必要告诉你!”“什么工作机密,还不是统统用做赤化宣传了!”林振雄“哗”的一声将领物清单撕得粉碎,扔在地上。
李汉藩一拳砸在桌子上,厉声道:“林振雄,有意见到校长跟前去提,别在这里撒野!”“老子今天还要揍你们这些专搞赤化的共产党崽子!”林振雄说着,一拳打在李汉藩的胸脯上。李汉藩回手给林振雄脸上就是一拳。气恼之下,林振雄趁李汉藩不备,突然拔出随身佩带的手枪,对着李汉藩就是一枪。李汉藩身子一侧,躲过了子弹。待林振雄举枪再要射击时,陈作为和办公室里其他人员从后面一把抱住林振雄持枪的右手,第二颗子弹这才没有打出去。
枪声惊动了整个黄埔军校。周逸群、杨其纲、许继慎等10余名共产党员以最快速度冲进管理处办公室,合力把林振雄按倒在地,果断下了他的枪,愤怒地找来一条长麻绳,将林振雄双手捆住,径往军校禁闭室里推去。到了军校禁闭室,李汉藩令人把禁闭室的门打开,说:“先把他关进去,听候校领导来处理。一切责任由我个人承担。”
黄埔军校内,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会员和孙文主义学会的成员都紧急出动了,双方都拿出了武器。青军会方面派出一部分人去把守军校禁闭室,孙文主义学会的成员们则集合在一处,双方的火并一触即发。
这时,蒋介石、廖仲恺、周恩来等校领导恰好都不在校内,总值日官张治中火速集中军校各部主任、学生队长开会,制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正在广州的廖仲恺,闻讯匆匆赶回后,以黄埔军校党代表的名义,作出了对林振雄、李汉藩二人的处理决定:林振雄身为官长,公然开枪行凶,虽未造成事实,但性质特别严重,给予撤销管理处长职务交军法处查办之处分;李汉藩与林振雄发生斗殴,并在遭受枪击后,恃众擅将林振雄缚入禁闭室关押,亦属藐视法律,给予行政记大过的处分。
廖仲恺对林、李二人的处理是非清楚,轻重有别,令全校师生心服口服,事态很快平息下来。但军校中国共两党组织成员之间的斗争,并未减弱。
校长蒋介石表面上对“两会”不偏不倚,貌似公允,实际上对“青军会”怀恨在心。直到黄埔系统选举出席国民党“二大”代表,选举结果一出来,蒋介石大吃一惊,当选的几乎全是“青军会”的共产党员,而孙文学会的人几乎全部落选。蒋介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1925年7月1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汪精卫任主席,蒋介石除早已任黄埔军校校长外,先后任广州卫戍司令、第1军军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他的羽翼渐丰,开始准备了结军校内的党争问题。12月,蒋介石在第1军政治部各级党代表会议上,提出了《调和本校党争办法》,规定校内共产党员的一切活动“均得公开”。这实际上是为了加强对共产党员的控制。会后,蒋介石要周恩来把黄埔军校和第1军中的共产党员名字都告诉他,遭到拒绝。
中国共产党人与蒋介石展开了顽强的斗争。为了争夺黄埔军校的生源,中共中央在1925年11月1日发出第62号通告,对各级党组织发出号召:“广州黄埔军校正拟招收三千名入伍生,望各地速速多选工作不甚重要之同学,少校同学及民校左派同学,自备川资和旅费,前往广州投考,以免该校为反动派所据。此事关系甚大,各地万勿忽视。投考者须一律携带民校介绍证书。本校及少校同学均须由各地委直接另给介绍书于本校广东区委。”下面的署名为“钟英白”,即“中央”的谐音“告白”,文中也使用了代号,“本校”指“共产党”,“少校”指“共青团”,“民校”指“国民党”。从这份文告中,已经显露出国共两党相争于黄埔军校的激烈程度,党争的火药味也越来越浓。
与此同时,蒋介石也加快了在黄埔军校内排除共产党势力的步伐,使党争更加公开化。“孙文主义学会”成员的气焰更加嚣张,他们盗窃共产党人的文件,不断制造殴打和枪击“青军会”会员事件。1926年4月7日,蒋介石以“两会”组织破坏了黄埔的统一,“于集体化、纪律化之旨相妨碍”为借口,下达了“一律自行取消”的校令。4月10日,“青军会”被迫发表通电,宣布自行解散。21日,“孙文主义学会”也发表了解散宣言。
“中山舰事件”
就在黄埔军校“青军会”和“孙文主义学会”闹的不可开交时,1926年3月20日,当时任海军局长兼“中山舰”舰长的军校一期生、共产党员李之龙及其他共产党人遭到逮捕,军校党争问题发展到白热化状态,这就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军校反共势力蓄谋已久的“中山舰事件”。
黄埔军校时期的李之龙本来此时的广州革命根据地处于继续大发展时期,国共合作,正共谋北伐。1925年8月,广州国民政府将所属各军改组为国民革命军。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设海军局,同时撤销原建国粤军总司令部航务处。海军局长为苏联顾问斯美洛夫,参谋厅长为欧阳琳,政治部主任为李之龙。此时的“中山舰”归海军局管辖。不久,正式组成广东舰队,至1926年12月,广东舰队共有60多艘小型舰船。
李之龙是黄埔一期生中的佼佼者,1921年加入共产党,是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负责人。他入黄埔前曾在烟台海军学校学习,因此毕业后到海军中任职。当时,海军局下的各舰,除舰长外都设党代表,共产党员和一些进步分子也加入到海军队伍,推动了各种革命活动。苏联顾问常到海军俱乐部给官兵讲政治、军事,传播进步思想。所以,在黄埔军校中即已是出类拔萃的李之龙,得天独厚地被重用为海军局政治部主任,授少将衔。192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