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四书五经合集 >

第78章

四书五经合集-第78章

小说: 四书五经合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蠢,以重敝邑之罪。侨闻文公之为 盟主也,宫室卑庳(15),无观台谢(16),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17); 库厩缮修,司空以时平易道路(18),污人以时幂馆宫室(19);诸侯宾至, 甸设庭燎(20),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辖(21),隶人、 牧、圉,各瞻其事(22);百官之属各展其物;公不留宾(23),而亦无废 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宾至如归,无 宁淄患(24);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今 缇之宫数里(25),而诸侯 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盗贼公行。而天厉不戒(26)。宾 见无时,命不可知。若又匆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敢请执事, 将何所命之?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若获荐币,修垣而 行,君之惠也,敢惮勤劳(27)?”文伯复命。赵文子曰:“信(28)。我实 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29),是吾罪也。”使士文伯谢不敏焉。
  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30)。乃筑诸侯之馆。 叔向曰:“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若之何 其释辞也(31)?《诗》曰:‘辞之辑矣,民之协矣;辞之绎矣,民之莫 矣(32)。’其知之矣。”
  【注释】
  ①公:指鲁襄公。薨(hcog):诸侯死去叫薨。②相:辅佐。郑伯: 指郑简公。③坏:拆毁。馆垣:宾馆的围墙。、④士文伯:晋国大夫 士訇。让:责备。⑤属:臣属,属官。在:问候。(6)阚闳(han h6ng)。指馆舍的大门。(7)完:同“院”,指墙垣。茸:用草盖墙。 (8)共命:供给宾客所求。(9)请命:请问理由。(10)诛求:责求,勒索 贡物。无时:没有定时。(11)会:朝会。时事:随时朝贡的事。(12)输 币:送上财物。(13)暴露:露天存放。(14)荐陈:呈献并当庭陈列。 (15)卑庳(b i):低小。(16)观:门阙。台:土筑高坛。(17)公寝:国君 住的宫室。(18)司空:负责建筑的官员。平易:平整。(19)圬人:泥水 工匠。幂(m i):涂墙,粉刷。(20)甸:甸人,掌管柴火的官。庭燎:庭中 照明的火炬。(21)巾车;管理车辆的官。脂:指加油。辖。车轴头的挡铁。 (22)隶人;清洁工。瞻:看管。(23)不留宾:不让来客滞留。(24)淄: 同“灾”。(25) 缇(dT)之宫:晋侯的别宫,一在今山西沁县西南。 (26)天厉:天灾。不戒:无法防备。(27)惮(dan):怕。(28)赵文子:晋 国大夫赵武。信;确实,可信。(29)垣。这里指房舍。赢:接待。(30) 加礼:礼节特别隆重。宴:宴会。好:指宴会上送给宾客的礼物。(31)释 辞:放弃辞令。(32)这四句诗出自《诗·大雅·板》。辑:和顺。协:融洽。 绎:同“怿’,喜悦。莫:安定。
  【译文】
  鲁襄公死去的那个月,子产辅佐郑简公到晋国去,晋平公因 为鲁国有丧事的缘故,没有接见他们。子产派人把宾馆的围墙全 部拆毁,把自己的车马放进去。晋国大夫士文伯责备子产说:“敝 国由于政事和刑罚没有搞好,到处是盗贼,不知道对辱临敝国的 诸侯属官怎么办,因此派了官员修缮来宾住的馆舍,馆门造得很 高,围墙修得很厚,使宾客使者不会感到担心。现在您拆毁了围 墙,虽然您的随从能够戒备,那么对别国的宾客怎么办呢?由于 敝国是诸侯的盟主,修建馆会围墙,是用来接待宾客。如果把围 墙都拆了,怎么能满足宾客的要求呢?我们国君派我来请问你们 拆墙的理由。”子产回答说:“敝国国土狭小,处在大国的中间,大 国责求我们交纳贡物没有一定时候,所以我们不敢安居度日,只 有搜寻敝国的全部财物,以便随时前来朝见贵国。碰上您没有空, 没能见到,又没有得到命令,不知道朝见的日期。我们不敢进献 财物,又不敢把它们存放在露天。要是进献上,那就成了贵国君 王府库中的财物,不经过进献的丁式,是不敢进献的。如果把礼 物放在露天里,又怕日晒雨淋而腐烂生虫,加重敝国的罪过。我 听说文公从前做盟主时,宫室低小,没有门阙和台榭,”却把接待 宾客的馆舍修得十分高大,宾馆像国君的寝宫一样。仓库和马棚 也修得很好,司空按时平整道路,泥水工匠按时粉刷馆舍房间;诸 侯的宾客来到,甸人点起庭院中的火把,仆人巡视客舍,存放车 马有地方,宾客的随从有代劳的人员,管理车辆的官员给车轴加 油,打扫房间的,伺养牲口的,各自照看自己份内的事;各部门 的属官要检查招待宾客的物品;文公从不让宾客们多等,也没有 被延误了的事;与宾客同忧共乐,出了事随即巡查,有不懂的地 方就指教,有所 要就加以接济。宾客到来就好像回到家里一样, 哪里会有灾患啊;不怕有人抢劫偷盗,也不用担心干燥潮湿。现 在晋侯的 缇别宫方圆数里,却让诸侯宾客住在像奴仆住的房子 里,车辆进不了大门,又不能翻墙而入;盗贼公然横行,天灾难 防。接见宾客没有定时,召见命令也不知何时发布。如果还不拆 毁围墙,就没有地方存放礼品,我们的罪过就要加重。斗胆请教您 ,您对我们有什么指示?虽然贵国遇上鲁国丧事,可这也是敝 国的忧伤啊。如果能让我们早献上礼物,我们会把围墙修好了再走, 这是贵君的恩惠,我们哪敢害怕辛劳?”士文伯回去报告了。 赵文子说:“的确是这样。我们实在不注重培养德行,用像奴仆住 的房舍来招待诸侯,这是我们的过错啊;”于是,他派士文伯前去 道歉,承认自己不明事理。
  晋平公以隆重的礼节接见了郑简公,宴会和礼品也格外优厚, 然后让郑简公回国。晋国接著建造了接待诸侯的宾馆。叔向说:“ 辞令不可废弃就是这样的啊!子产善于辞令,诸侯靠他的辞令 得到了好处,为什么要放弃辞令呢?《诗。大雅。板》中说:‘言辞 和顺,百姓融洽;言辞动听,百姓安宁。’子产大概懂的这个道理吧。”
  【读解】
  仅仅 因为国君没有接见,就动怒拆毁了该国客舍的围墙,还 以巧妙动听的言辞,说得对方连赔不是,不仅国君出来接见,而 且还礼遇有加,满意且满载而归。初看起来还有点过分,有点儿 太“那个”了,犯得著如此大动肝火,做出如此大胆的事儿来吗?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这件表面上看来有点儿荒唐的事情的背景。 晋国是个大国,强国,诸侯盟主,一方霸主。国君不出来接见 客人,是在摆谱儿,那架子,耍弄人,那藏而不露的意思是 要让人下跪,乞求,被愚弄。郑国是个小国,夹在大国当中受气, 此行是进去献贡物,是去“朝圣”,表示对盟主的恭敬和孝顺。
  明白了这个背景,我们就不得不对子产的所作所为令眼相看, 肃然起敬,佩服他的勇气和骨气。他的举动真有点儿犯上作乱的味道:你想捉弄我、拿架子摆谱儿?哼,没门儿!我就不吃这一 套,我比你更厉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于是,就大胆地、公开的、理直气壮把围墙给拆了,还批 得敌手理屈辞穷,态度陡 然一转。
  这是讲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不分大小,地不分东西南北, 人不分多寡,财富不分贫富,大伙儿一律平等,以礼相待,、以诚 相待。这应当是国与国交往的前提。咱们现在的“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不也包含这方面的内容吗?
  这个原则也可以扩大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当中。人不分男女 老幼,黑白胖瘦,身份地位,权力大小,名气高低,大伙一律平 等,人人享有受人尊重的权利,也有尊重他人的义务。相待以诚, 相待以礼,相敬如宾,相互尊重,是起码的做人准则。上帝没有 赋予谁有特权可产藐视他人、愚弄他人、傲慢无礼、为所欲为、无 法无天、视他人为草芥。
  俗话说,人穷志不短。上天赋予人的权利是平等的,并没有 对某某人另眼相看。四海之内,普天之下,大伙都同样头顶一片 废天,同样脚踏一方土地,生来是人,死了变鬼,没有谁更优越。
  ………………………………………………
  子产不毁乡校(襄公三十一年)
  ——民心可疏导不可左右
  【原文】
  郑人游于乡校①,以论执政②。然明谓子产曰③:“毁乡校,何 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④,以议执政之善否。其 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 之?我闻忠善以损怨⑤,不闻作威以防怨(6)。岂不遽止(7)?然犹防川(8): 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9),不如吾闻而 药之也(10)。”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11)。小人实 不才(12)。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13)?”
  仲尼闻是语也,曰(14):“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注释】
  ①乡校;古时乡间的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的地方。 ②执政:政事。③然明:郑国大夫融蔑,然明是他的字。④退: 工作完毕后回来。⑤忠善:尽力做善事。损:减少。(6)作威;摆出 威风。(7)遽(jv):很快,迅速。(8)防:堵塞。川:河流。(9)道: 同“导”,疏通,引导。(10)药之:以之为药,用它做治病的药。(11)信: 确实,的确。可事;可以成事。()12)小人:自己的谦称。不才:没有才能。 (13)二三:这些,这几位。(14)仲尼:孔子的字。(孔子当时只有十岁, 这话是后来加上的。)
  【译文】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 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 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 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 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 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难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 易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 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 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然明说:“我从现在起 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小人确实没有才能。如果真的这样做, 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靠,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
  孔子听到了这番话后说:“照这些话看来,人们说子产不仁, 北打下如估”
  【读解】
  春秋时的乡校,让我们联想到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民主政治。在 希腊、罗马凡,自由民,都有参与政治的权利。乡校自由地议论 政治,与希腊、罗马的情形有些相似,但有一个重大差别:乡校 的平民百姓虽然可以议政,却无权参政,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因此,二者有实质性的差别。
  不过,考虑到中国传统等级制度之下的政治专制,能移开一 个口子让老百姓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地议论统治者,真是 要很 大的气魄和开阔的胸襟。真的,能做到这一点,在几千年的传统 社会中,即使不是绝无仅有,也算得上几十年、几百年才会见到 一次。
  完全可以设想到老百姓议政的内容,比如国家的繁荣昌盛,社 会的风习,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施政方针,一直到 宫廷秘闻,某个官员乃至国君的私生活。不管是什么样的话题,平 民百姓中横挑 子竖挑眼、鸡蛋里面挑骨头的人,毕竟是少数,而 大多数人的。目中都有相对公平的衡量尺度,他们眼睛盯住的是 统治者的施政实绩,而不是统治者的夸夸其谈。
  可以打个比方,老百姓的评论,是统治者所作所为的无情的 镜子。统治者可以用高压手段迫使百姓保持沉默,却无法使人们 不在心里估价,无法左右人心的向背。所以,沉默并不意味著顺 从;相反,沉默中蕴含著可怕的力量。
  ………………………………………………
  子产论为政宽猛(昭公二十年)
  ——胡萝卜和大棒都不可少
  【原文】
  郑子产有疾,谓于太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1)。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 民狎而玩之(2),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崔苻之泽③。大叔 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崔苻之盗(4),尽杀 之,盗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⑤;猛则民残,残 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6),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 劳止,讫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7)。’施之以宽也。‘母从诡 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8)。’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达, 以定我王(9)。’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竟不俅,不刚不柔,布政优 优,百禄是遒(10)。’和之至也。”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11):“古之遗爱也(12)。”
  【注释】
  ①猛:严厉。②狎(xia):轻视,轻忽。③取:同“聚”。人。 指强盗。崔苻(wan fu):湖泽的名称。(4)徒兵:步兵。⑤纠:矫正。 (6)济:帮助,调节。(7)这四句诗出自《诗·大雅·民劳》。汔(qi): 也许可以。康:安。中国。指京城。绥。安抚。四方:指四方诸侯国。 (8)这四句诗出自《诗·大雅·民劳》。从:同“纵”,放纵。诡随:狡诈行骗 的人。谨:管束。遏:制止,禁止。寇虐:指抢劫行凶的人。惨:曾,乃。明: 法度。(9)这两句诗出自《诗·大雅’民劳》。柔:安抚。能:亲善。 (10)这四句诗出自《诗·商颂·长发》。竞:急。求:缓。优优:温和宽厚的样 子。道:聚集。(11)涕:眼泪。(12)遗爱:流传下来的慈惠的人。
  【译文】
  郑国的子产生了病,他对太叔说:“我死了以后,您肯定会执 政。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够用宽和的方法来使民众服从,差一 等的人不如用严厉的方法。火的特点是猛烈,百姓一看见就害怕, 所以很少有人死在火里;水的特点是柔弱,百姓轻视而玩弄它,有 很多人便死在水里,因此运用宽和的施政方法很难。”子产病了几 个月后就去世了。
  子大叔执政,不忍心严厉而用宽和方法施政。郑回的盗贼很 多,聚集在叫做崔苻的湖沼里。子太叔很后悔,说:“要是我早听 他老人家的话,就不会到这种地步了。”于是,他派步兵去攻打崔 符的盗贼,把他们全部杀了,盗贼才有所收敛。
  孔子说:“好啊!施政宽和,百姓就怠慢,百姓怠慢就用严厉 措施来纠正;施政严厉,百姓就会受到伤害,百姓受到伤害就用 宽和的方法。宽和用来调节严厉,严厉用来调节宽和,政事因此 而和谐。《诗·大雅·民劳》中说;“民众辛苦又勤劳,企盼稍稍 得安康;京城之中施仁政,四方诸侯能安抚。’这是施政宽和。 ‘不能放纵欺诈者,管束心存不良者;制止抢夺残暴者,他们从不 惧法度。’这是用严厉的方法来纠正。‘安抚远方和近邻,用此安 定我王室。’这是用和睦来安定国家。又说:‘既不急躁也不慢,既 不刚猛也不柔,施政温和又宽厚,百种福禄全聚 。’这是宽和达 到了顶点。”
  等到子产去世,孔子得到了消息,流著眼泪说:“他是古代传 下来的有仁爱的人。”
  【读解】
  凡事都有两面,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一直注意 并提倡在相反的两个方面之间寻求平衡。按照传统的观点,失去 平衡,偏重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事情就会出毛病。阴阳调和, 刚柔相济,事情就会1烦利发展,兴旺发达。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种观点陈旧过时了,总在讲寻求平衡的中 庸之道,为什么就不可以偏激一点,极端一点?为什么不可以矫 枉过正?
  当然可以。但不要忘记,极端到底,就会了引起强烈的反作用。 正如弹簧,用以压迫的力越大,反弹就越高,反作用力就越大。认 真想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仍是受著平衡律的支配。因为平 衡律是宇宙间的一条普遍规律。
  宽大仁慈,并不意味著软弱。它实№上既体现了胸襟和气度, 也体现了涵养与明智。宽大为怀,是为了征服人心,使人心服,也 是自信心的表现,可以当作笼络人心的“胡萝卜”。
  威猛严厉,也不意味著残忍。它所体现的是决心和力度,为 的是以强硬手段迫使越轨者和不法之徒循规蹈矩,遵纪守法,平 等竞争。
  过分的宽大仁慈容易使人误以为软弱,从而得寸进尺,变本加 厉;过分的威猛严厉容易导致残暴,从而引起强烈反抗,法纪 大乱。所以,宽和与严厉相互补充调节,可以避免走极端造成的 不良后果,让人们心服口服地遵纪守法。
  ………………………………………………
  晏婴叔向论 晋季世(昭公三年)
  ——末世是一个巨大的黑洞
  【原文】
  候使晏婴请继室于晋(1)。。。。。。
  既成昏②,晏子受礼,叔向从之宴,相与语。叔向曰:“ 其 何如?”晏子曰:“此季世也③,吾弗知。 其为陈氏矣(4)。公弃其 民,而归于陈氏。 旧四量:豆、区、釜、钟(5)。四升为豆,各自 其四(6),以登于釜(7),釜十则钟。陈氏三量皆登一焉(8),钟乃大矣(9)。 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10)。山木如市,弗加于山;鱼盐蜃蛤(11),弗 加于海。民三其力(12),二人于公,而衣食其一。公聚朽蠹(13),而三 老冻馁(14)。国之诸市,履贱踊贵(15)。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16),其爱 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17)。欲无获民,将焉辟之?箕伯、直柄、 虞遂、伯戏,其相胡公、大姬(18)”,已在 矣(19)!”
  叔向曰:“然。虽吾公室,今亦季世也。戎马不驾,卿无军行(20); 公乘无人,卒列无长。庶民罢敝(21),而公室滋侈。道处相望(22),而 女富益九(23)。民闻公命,如逃寇仇。奕、邵、肯、原、狐、续、庆、 伯(24),降在皂隶(25)。政在家门,民无所依。君日不悛(26),以乐滔忧(27)。 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谗鼎之 》曰(28):‘昧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